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秦腔资源发展

秦腔资源发展

一、从民俗角度观照秦腔

秦人爱秦腔,就像爱吃“羊肉泡馍”、“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一样,由来已久,属于人文情怀,地域文化。以这种民俗思维来看秦腔的作用,我们会从中得到更有益的认识。

1.民俗思维来统领秦腔。

看秦腔、吼秦腔是一种民俗生活方式。是与其有“血缘关系”的人释放感情的载体。秦腔起始的作用很朴实,就是官府和民间敬神祭祖、喜丧礼仪用的杂剧。时至今日,秦腔活动方式之一仍为“红白喜事”演唱,“过年过会”喜庆。秦腔戏中历来贯穿着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的价值尺度和人文情怀,承担着对芸芸众生启蒙的任务和道德教化的作用,从而形成雄厚的社会文化沉淀和不灭的生命力。从古至今不论秦腔以何种生态出现,都有巨大的影响和广泛的市场。

清代同治年间,左宗棠欲杀起义头领董福祥,临刑之前董福祥高唱秦腔。左宗棠听后大为赞叹,不但不杀董福祥,还将其收为副将,老董活命,缘于秦腔。这是秦腔的人缘!在深圳,有一批喜爱秦腔的老陕,他们组织“深圳秦腔自乐班”和“秦之声”,建立“秦腔自乐班”,与兄弟省市自乐班网上交流,网上教唱和比赛。这是秦腔的情缘!秦人秦俗思乡情,无论走到哪里吼一声秦腔,就仿佛回到家乡见到乡党。这是秦腔的地缘!

如今。秦腔要发展,仅靠采取行政措施是不行的,关键要创新思维,需用“以人为本”的民俗思维来统领秦腔,而不是用官本位的“权力思维”来振兴秦腔。

2.秦腔民间活动与非民间活动双赢。

从历史上看,据《通鉴·唐纪二十七》记载,从唐代李隆基开始,就把当时民间流行的“俗乐”同专门为皇家服务的“雅乐”区别开来,设专门艺术机构,并由地位高的将军来领导。唐玄宗李隆基6岁就登台演戏。开元二年(714年)他创建了唐“梨园”,一时,“州有伶,府有戏”波及四方。“安史之乱”后,唐梨园不少艺人流落在三秦各地,自发实现了宫廷梨园艺术与民间艺术的交流结合。包括秦腔在内的中国戏曲在发展中有两方面价值取向:一方面是生长在民间,主要为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服务,即趋“俗”的民间艺人化戏曲生态:另一方面是取之民间、活跃在城市(宫廷),主要为官方(文人)和市民休闲服务,即趋“雅”的官方文人化戏曲生态。秦腔艺术分别在上述两方面价值取向上发挥作用,并在两者逐渐融合中成就自身。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居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虽然有关秦腔艺术生产的资源配置多集中在城市,但城市居民“小家庭”人际环境带来的“封闭性”。以及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使城市秦腔处在“边缘化”的状况。相反。秦腔仍适应于农村的“大家庭”人际环境和农村文化生态。因此,要发展秦腔,就要把秦腔的“话语权”交给民众,做到“三贴近”。充分发挥秦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如2006年举办的“陕西省百县千场——陕西省农村文艺调演活动”和2008年举行的“陕西省首届农民戏剧节”,极大地调动起农民朋友的戏剧热情。在那人山人海的演出现场:一双双渴望看戏的眼,一张张神情专注的脸,一阵阵开怀大笑的掌声格外动人!说明秦腔民间活动(大众自娱自乐)与非民间活动(主要是官办)都需要,而且可以互补双赢,两者之和兼顾了秦腔艺术的普及提高。促进了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同步发展,十分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

二、不断培植、发展秦腔新生态

中国戏曲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因此,相对于其他艺术种类来说,中国戏曲是真正的原生态艺术。原生态戏曲与在原生态戏曲基础上发展的“新生态”戏曲,分别担当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前者作为中国戏曲文化的瑰宝,成为馆藏艺术“文物”:后者作为戏曲文化的继承发展,继续为当代人的文化生活服务。秦腔发展要与民俗生活同步,这是戏曲大众化的内在要求。秦腔原生态是秦腔存在的“根”,培育秦腔新生态是为了发展“根”。不丢“根”是保秦腔,发展“根”是“救”秦腔。

1.易俗社文化秦腔开启秦腔新生态局面。

1912年成立的陕西易俗学社开启了秦腔新生态局面,表现在:“第一次提出秦腔‘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的宗旨,明确提出使戏曲服务于社会改革的进步主张;第一次在秦腔界按资产阶级民主方式建立了新型的领导机构(社监、社长制和委员会制);第一次在秦腔界创文人与艺人结合进行艺术改革的先声;第一次在秦腔戏曲剧团内建立了包括专业、业余在内的创作队伍:在秦腔界第一次建立了文化与业务、训练与演出相结合的戏曲学校性质的剧社;创建了分班训练(分甲、乙、丙三班),择优逐班递补的方法;在秦腔戏曲团体里建立正规的教练(导演)制度和舞台监视(监督)制度,大胆革新,艺术上自成流派(鱼闻诗、薛增禄《“古调独弹”西安易俗社解放前的历史经验》,1981年2期《戏剧艺术》)。它还请进了京剧教练和舞台美术设计,使舞台呈现有了质的变化。易俗社倡导“民主与革新”的时代精神,践行文化秦腔的建设理念,实行全新的秦腔艺术生产体制、机制,创作大量的具有进步思想的秦腔剧目。培养新型的秦腔艺术人才,提高秦腔观众的文化品位和欣赏水平,为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中国戏曲界创立“易俗社模式”,令当时和随后许多戏曲院团(江湖剧社)纷纷效仿。

2.延安革命戏剧运动开创秦腔新生态历程。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提起构建新生态戏曲,最典型的盛举莫过于伟人倡导新秦腔。1938年春,延安群众业余剧团在陕甘宁边N1人代表大会组织的晚会上演出秦腔传统戏《五典坡》、《二进宫》等。给陪同看戏的工会负责人其华说:“你们看,群众非常喜欢这种娱乐形式。群众喜欢的形式,我们应该搞,但就是内容太旧了,应该有新的革命内容。”还拿出自己的稿费300元资助民众剧团。1938年冬,马健翎编写了以抗日为内容的话剧《国魂》,对马健翎说:“这个戏写得很成功,很好。如果把它改为秦腔演出,作用就更大了。”秦腔《国魂》演出后,又建议把戏名改为《中国魂》(马凌元《关怀秦腔二三事》),还说:“秦腔对革命是有功的”。

在培育秦腔新生态的历程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做出了巨大贡献。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前身是“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1938年,柯仲平、马健翎等在延师“乡土剧团”和“群众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民众剧团连续创作了现代眉户剧《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粱秋燕》、《粮食》、《苦菜花》、《中国魂》、《雷锋》等。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民众精神”。“‘民众精神’就是贴近现实的精神,‘民众精神’就是开拓创新精神,‘民众精神’就是具有民间

立场和大众情怀的普遍精神”。1938年至2006年以来,从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共整理改编传统戏、创作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600多部,不难看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承前启后,营造了良好的戏曲发展氛围。

3.戏曲进校园拓展秦腔新生态范围。

国家教育部已推行“戏曲进校园”工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定期举办“校园戏剧节”是个好做法、好抓手。2007年5月15日至6月15日,陕西省戏剧家协会成功举办了“陕西省首届大学生戏剧节”(两年一届),参演院校27所、演出剧目100多个、参演学生1000多人,真正实现了“戏剧与美育为伴,戏剧与德育同行”。陕西省高校林立。戏曲进校园活动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如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院校经常举办戏曲演唱比赛,召开戏曲研讨会,有的还办了戏曲刊物。因此校园师生是陕西戏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4.秦腔休闲娱乐与秦腔“精品”生产并进,优化秦腔生态。

秦腔休闲娱乐与秦腔“精品”生产只有两者并进,才能起到平衡、完善、优化秦腔生态的作用。

(1)秦腔生产体制创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从人学的角度看秦腔:秦腔也是生活“必需品”。秦腔占据生活的空间大小,涉及到政府如何引导的问题。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传统戏曲“慢动作”传递的有限信息量,消解了人们当年观赏戏曲时的冲动和愉悦感。要激活现代观众看秦腔的兴趣,就得在剧目建设和优化秦腔表现方式上做文章。这些问题仅靠政府是解决不了的,“民间”问题得用“民间方式”来解决。群众是秦腔活动“运动员”,政府只做“裁判”。因此,要创新秦腔艺术生产体制,改变有“米”的不“开锅”、“开锅”的没(等待)“米”的生产状况。

(2)秦腔生产机制创新,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从戏曲经济学角度看秦腔:秦腔是文化资本,需要经营。2006年,由北京人艺排演的话剧《白鹿原》的生产营销,就完全按市场经济操作。名人、名著、名角是一个个看点、卖点(剧中《老腔》就是看点和卖点),一票难求是成功佐证。由此来看秦腔生产的市场运作:首先要了解社会需求,特别关注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这是剧本创作的依据。要在自发生产的同时注重按“订单”生产。具体操作程序是:一、组织生产班子,确定合作方式,策划剧目,核算生产成本;二、根据市场预测做好企划方案、宣传方案等;三、收集秦腔生产信息和市场反馈信息;四、做好秦腔知识产权保护;五、做好秦腔生产效益评估。

创新秦腔生产机制,关键有两条:一是建立健全与秦腔生产机制相配套的政策和法规。如政府支持的面向社会的“秦腔发展基金”和针对秦腔生产行业设立的融资机构和秦腔行业自律机构(行业资质认定,产品市场评估)等。二是大力培育以资本运作为“权威”、以资产增值为“动力”的秦腔市场,如秦腔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秦腔生产资源配置市场(公办和民办平等竞争资源共享)等。

5.秦腔事业与秦腔产业并举。转变秦腔发展方式。

秦腔不断发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秦腔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秦腔文化产业的出现。较早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秦腔的是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秦之声”自开播以来很受群众欢迎,是因为“秦之声”本身就是秦腔新生态文化产品。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接过管理西安秦腔剧院的“接力棒”后,力求市场化运作,把秦腔融入时代文化消费的潮流。如将秦腔表演打造成为西安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文化产品和品牌。说明秦腔戏曲具有不小的市场空间,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加以运作和推广。事实上,在秦腔戏曲的创作演出、中介服务、舞美设计、服装制作等生产环节,已经兴办了不少产业实体。秦腔事业与秦腔产业并举,就是实现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相统一,是实现投入性、公益性的秦腔事业与回报性、赢利性的秦腔产业双赢的重要措施。

三、合理配置秦腔资源

1.秦腔资源深厚、丰富。

秦腔原本是露天旷野土台上、农贸集市上的环境产物,当时人们看戏多为购物交易、会朋结友。而现在秦腔进了豪华剧场,反倒没有城墙下、乡村集市自乐班那么红火,原因何在?先听听过去在群众中流行的“顺口溜”吧!

说说看戏:戏上,就是世上。戏要红,先出情。

说说演戏:净角要撑,生角要弓,旦角要松,武生取当中。旦角:行不动裙,笑不露齿。青衣两手交,闺阁目不瞧,武旦风摆柳,彩旦手叉腰。须生艺要精,离不开三子功(即胡子、鞭子、帽子——耍帽翅)。

说说听戏:文戏武唱在于功,武戏文唱在于声。迷胡迷人,秦腔馋人,碗碗醉人。

说说戏联:抗战时期,西安易俗社在陕西汉中洋县演戏,在舞台两边写有一副戏名妙联:一字狱二度梅三闯辕门四进士五福堂;六月雪七星剑八仙庆寿九连灯十王庙。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20世纪40年代演出时的舞台对联:中国气派。民族形式,工农大众,喜闻乐见;明白世理,尽情尽理。有说有笑,红火热闹。横幅是:团结抗日。

说说名角:“活韩信”同州梆子须生王谋儿:“活张飞”同州梆子净角王赖赖;“活刘备”秦腔须生高步云(陆顺子);“活孔明”秦腔须生王文鹏;“活魏虎”秦腔净角赵全录;“活周瑜”秦腔小生沈和中;“活关公”秦腔红生阎国斌;“活霸王”秦腔须生刘毓中……

说说名家:看了党甘亭的《慈云庵》,哪怕回家没盘缠。快走快走,杨金凤的《杀狗》。任哲中的《夜逃》,唱的就是嫽。看了刘易平的《辕门》,不吃桥梓口的馄饨。袁克勤唱得嫽,过瘾还是《斩黄袍》。郭育民的《出五关》,阎更平的《临潼山》,高登云的《拷寇》没弹嫌……这些“顺口溜”从一个侧面道出了秦腔资源的深厚、丰富。要发展秦腔,就要合理分配艺术生产资源,特别要把这些资源向农村倾斜。

2.秦腔名家与秦腔“大家”并重。配置好秦腔生产资源。

什么是原生态秦腔,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他们喜欢听“原汁原味”的秦腔,如近几年出现的“商芳会现象”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业余演员如此受大家喜欢,表面上是专业与业余之争,实际上反映出秦腔艺术生产资源“分配不公”引起的深层次问题!

秦腔生产资源不合理的集中在城市、聚拢在“小众”身上,喜爱秦腔的大众只好清唱自乐、吼几声秦腔过过戏瘾。秦腔观众张新龙对此深有感触,当他见证了陕西省首届农民戏剧节开幕式暨首场演出的盛况后,发表了题为《秦腔民间寻源,农民享用大餐》的述评,认为:秦腔只能亲近大众,而不是远离大众。所以,首届农民戏剧节提出的“写农村、演农民、在农村演、农民演、农民看、农民喜欢”的观点是正确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张晓斌参加了陕西省首届农民戏剧节各分会场互动活动,每每被现场热烈气氛感染,他激动地呼吁:秦腔界太需要“袁隆平精神”了!看来秦腔名家脱离了“大家”就没有“家”!

3.秦腔活动方式创新,发挥群众能动性。

“关心秦腔,就是关心平民文化生活”。农村是秦腔活动的主阵地。2008年7月至9月。陕西省为农民朋友举办的农民戏剧节,把戏台搭在了家门口。当村民得知省上名演员就要到他们村上演出的消息后,兴奋地早早张灯结彩。打扫街道似过大年一样喜庆热闹!主办单位把举办农民戏剧节定位为文化惠民工程(每两年举行一次)。农民戏剧节突出了新农村建设主题,力求实现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的“互动”。这次农民戏剧节在全省选定60多个分会场演出点,有700多个农民剧团、自乐班社演出1000多个剧(节)目,参演农民约6000多人,现场观众约近100万人。并在活动方法上有所创新:一是采取点面结合、城乡互动的方法,使城镇舞台演出与农村田间地头演出同时进行。二是政府搭平台,农民唱主角。以奖代补,经费支持。不讲排场、讲实效。担任本次农民戏剧节的评委大都是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他们与农民朋友同看戏、同演出,互相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