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选取适宜的电子教学媒体辅助高效教学

选取适宜的电子教学媒体辅助高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们重视和运用,尤其是数学教学,其效果更加明显。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为小学数学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浅谈电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的艺术,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唤醒,而恰当利用多媒体课件,为不同阶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习时尤其需要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媒体课件,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来表达教学内容,能让小学生觉得课堂内容非常丰富、非常有趣。教师还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在课件中设计一个卡通形象来参与教学,当学生答对问题时,“小助手”会鼓掌祝贺,答错了它也会鼓励加油。这种情境创设不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而且起到了评价的作用。教师在运用媒体课件教学时,中、高年级的学生也必须注意创设最合适的教学情境。

2.电化教学、引发思维。在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向学生展开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圆的特征,我先提问:“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在学生回答后,我运用电教媒体显示自行车、摩托车的模型,然后再问:“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随着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椭圆形的车轮,在行驶的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接着再运用多媒体将车轮依次换成长方形、正方形,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不断地变换,把它们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的比较,在对比的情境中,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表象认识。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也更易集中,获得了深刻的表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直观演示,加深理解。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计算机媒体则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整合运用,突破难点。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知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如在进行“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感知把圆柱切开拼成长方体时,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高也和圆柱的高相等,我设计了一个动态的切割、拼合过程,让学生从视觉中去感受圆柱和长方体的关系。而这一转化的过程,也让学生明确地看到,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时,圆柱的体积没有变,从而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来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培养探究能力必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而多媒体教学就恰好具备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探究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更能激发其创新意识,发掘其创造的潜能。例如:在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后,为了提高学生对数据的采集、归纳、分析并作出解释和判断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利用计算机的超越时空,提供大量信息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将我国在历届奥运会中所获奖牌的数目、名次制成统计表,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分组利用计算机查阅历届奥运会的资料,并将我国在历届奥运会中的成绩记录下来,通过分析筛选出有用的数据,制成统计表,结合背景材料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从分析中学生可以体会到,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体育战线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创新精神,更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电化教学虽然优点很多,但也不是万能的,必须与其他教学手段整合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学生对1小时=60分很难理解。我就先在屏幕上出示一组学生从早上起床到下午放学的生活图,并配上声音,让学生边看边听边回想几点起床、几点上课、几点下课、几点放学,说明时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必须学习掌握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然后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课前准备好的钟面学具亲手拨时,学生人人参与,在反复的拨时练习中知道1时=60分。就这样在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运用中突破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时间观念,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使课堂变得轻松活泼,可以使学习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简单易懂,对我们的教学有非常大的帮助。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等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适时运用,做到“适时”“适当”“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