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林区以民族特色促进村镇经济社会发展

林区以民族特色促进村镇经济社会发展

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在美丽的神农架山脚下,神农溪源头,有一个少数民族乡———下谷坪土家族乡,这里居住着4800多名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占96%。下谷坪土家族乡是神农架林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民族文化浓郁、民族特色鲜明,素有“绿色圣地”、“生态天堂”之美称。近年来,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根据国家民委、财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立足民族乡实际,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等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了民居风格特色化、旅游产品民族化、区域环境生态化,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民族乡呈现出一派新农村气象。

齐心协力,特色民居改造成效显著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离不开基层干部的辛勤付出,离不开村民的积极配合,可以说下谷坪土家族乡特色村寨建设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晶。2011年特色村寨建设伊始,林区党委政府就从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林区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战略高度,于年初召开了专题会议,把下谷坪土家族乡特色村寨建设项目纳入全区“十大”民生重点工程项目,筹措资金2300多万元,按照“一户一策”的改造方案,对下谷坪土家族乡的金甲坪村和兴隆寺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修复和改造,对老居民区步行街、河堤、人行彩桥、护栏、防洪沟、民居房屋立面景观带、停车场、村寨美化、亮化、堂戏演出场地进行改造和扩建。为配合工程建设,下谷坪土家族乡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贾成华、乡长向贵明为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干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积极与各村支两委干部交流沟通,制定详细规划。以高标准规划引领建设。下谷坪土家族乡党委政府在充分结合乡情、民情,注重当前、长远的设计思路下,聘请了中南设计院对特色民居改造整体风格、规划进行设计。在设计中提出了高标准设计,凸显土家风情,注重长远发展的设计思路。在乡党委政府与设计院密切配合下,高起点、高标准设计完成了下谷坪土家族乡特色民居改造整体规划,为各项建设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规划保障。另外,为保证特色民居改造每个细节的完美、和谐,乡党委政府常年聘请了中南设计院一名设计师进行实地指导。以大力度宣传推动建设。特色民居改造工程最终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广大群众能否支持、参与到民居改造中来,是改造成功的关键。为引导广大群众支持建设、参与建设,乡党委政府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首先,组织工作专班深入村组召开群众会议宣传动员。将改造的重大意义,改造完成后的景观图,广泛向群众宣传,前后共召开各类会议50多场次。其次,对于部分存在疑惑的群众,帮助他们算好经济账、环境账、效益账,打消他们的观望、顾虑情绪。通过宣传组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主动参与到建设中来,营造了良好的建设氛围。以凝聚力促进建设。特色民居改造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建设项目多,范围广,仅靠几个干部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为此,下谷坪土家族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挂帅,全体班子成员、乡干部、相关二级单位50多人的特色民居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促进建设的强大合力。在具体责任分解上,给每个乡干部定任务、分指标、压担子,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格局,切实调动了广大干部参与特色民居改造的积极性,增强了推动建设的力量。以高质量保证建设。特色村寨建设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基础工程,必须有高质量作为保障。下谷坪土家族乡党委政府严把建材质量关,进入施工场地的建筑材料都要有质量合格证方可使用,从源头上确保质量。其次,常年聘请了一名监理,每天对各项建设的施工过程、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对每个工地安全文明施工进行监督,一有问题立即整改,从建设过程上杜绝质量漏洞,安全隐患。通过以上举措,保证了民居改造各项工程的高质量。现已改造45户(其中金甲坪村25户、兴隆寺村20户),基本形成了有山区特色、土家民族风情的旅游村寨。

村寨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活环境的治理是特色村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下谷坪土家族乡在前期的民居改造工程过程中,始终着眼于当地未来的发展,在设计施工时尽量保持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尽量减少对现有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都严格按标准执行。与此同时,通过大力宣传,在群众中营造了建设与保护并行的氛围,群众纷纷表示面对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他们一定会更加珍惜和守护好来之不易的整洁环境。为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防范于未然,下谷乡还着手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于污染水源、破坏环境、损毁特色建筑等现象进行教育和处罚。在这样一个立体式的特色村寨生态与生活环境保护框架内,下谷坪土家族乡的整体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由此,也进一步引导人们改变以前的生活陋习,使乡村文明风尚逐渐树立起来。如今,群众在茶余饭后,更愿意三三两两走出家门,欣赏村寨美景,享受乡村的宁静和祥和。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经济收入特色村寨建设的最终落脚点还是放在经济发展、村民增收上。下谷坪土家族乡党委政府为了使特色村寨建得好、有实效,一方面积极与上级各部门联系,争取资金,争取技术指导,建立和发展了符合当地实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有机茶叶和中药材基地,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目前,已开发出“黄连花茶”、“神农五谷”、“神农五味”、“下谷蛮蒜”、“下谷百花蜜”等绿色产品,并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产品开发潜力。为了使基地建设的效益具有持续性,下谷坪土家族乡还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投资者建设一家总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农特产品加工企业,为当地特色农产品铺好销售渠道,提升特色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下谷坪土家族乡正在酝酿着新的旅游发展目标。目前,该乡仅仅作为连结神农架与神农溪的中间站,定位于湖北“一山两江”旅游格局中的游客集散地。但随着宜巴高速和双神线改造等交通网络的完善,随着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内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该乡区位优势将会大大提升。

发掘与保护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特色村寨的“特”还凸显在其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质上。2009年国家民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在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把文化保护与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下谷坪土家族乡作为全省12个散居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具有悠久的民族历史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加强特色村寨保护,就是对千百年来下谷坪土家族乡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在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注重民族文化挖掘整理工作,由分管文化事业领导牵头,积极与乡文化名人和民族文化爱好者联系,把共属下谷坪土家族人民的民俗文化以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分类整理,把那些内嵌于群众日常生活的文化事项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记录和保存,并对其中濒临消亡的部分予以重点保护。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新路径,力图发挥民族文化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谷堂戏》和《下谷皮影戏》为依托,乡党委政府每年拿出20多万元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组建了一支9人的文艺演出队,修建了土家戏台,常年开展文艺演出。同时大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修建了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场地。这些举措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改变了群众的精神面貌。看着属于自己民族的精彩文化得到发展,大家从内心产生一种自豪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来。不少人都以能够学习、了解和至少熟知本民族一两项民族文化事项为荣。如今的下谷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已变成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缩影,把200里的神农溪源头、世界知名的神农架西大门,装点得更加多姿多彩,更加靓丽风骚,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神农架旅游核心区再添一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