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运城特色农产品营销论文

运城特色农产品营销论文

1运城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运城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粮、棉、果、菜、畜、水产六大产业蓬勃发展。小麦、蔬菜等产量均居山西省之首。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引导下,运城市依据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的目标,按照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思路,培育和发展了水果、粮棉、畜牧、蔬菜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形成了优质水果产业带、优质麦棉产业带、无公害蔬菜产业带和沿中条山畜牧产业带,建设了红枣、芦笋、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苹果、红枣、芦笋、花木、草莓、樱桃、芦笋、食用菌等十大主导农产品,已建成万亩种养基地20个。全市十大主导农产品产值和增长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农产品加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427个,2011年完成总产值84.4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9.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4个,4家企业进入部级龙头企业,占到全省的1/3以上,22家企业入围全省重点龙头企业,52家企业成为市级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集群的崛起,带动了31.1万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有效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方向发展。农产品基地从几年前的以购销合同为主建立基地,发展为现在以自办基地和订单基地为主的紧密型基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民的带动力进一步提高。但面对全市迅猛发展的农业产业,运城市却出现了农产品利润和附加值较低、精加工不足、品牌知名度不高、农民收入不高等现象。究其原因,固然有品种选择、种植方式、管理水平、加工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但营销也是决定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是否具有一支专业、敬业、高效的营销人才队伍。

2我市农产品营销人才培养的教育基础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运城市唯一具备农业教育背景,设有市场营销专业的高等院校,该专业于2002年开设,是面向农产品市场营销、营销管理等而设立的一个宽口径专业,经贸管理系具体负责该专业的教学与管理。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全市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敬业高效的营销专业人才。为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投身地方建设,学院在人才培育方面以市场为目标,以实用型人才为标准,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和转型,发展迅速,成果突出,初步实现了专业建设预期目标、人才培养价值目标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目标。

3人才培养

方案专业名称、入学要求与学习年限:市场营销专业,全日制高、职中、中专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及职业范围:2003年6月,针对新成立市场营销专业,结合人才市场需求,提出“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经过近6年的教学实践、市场需求调研和校内外专家论证,2009年培养目标更新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11年依照《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若干意见》精神,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学院培养人才的主要任务,把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农业、面向中小微工业、商业企业等从事农产品市场调研、商品采购、营销策划、市场管理、客户服务等相关工作,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农产品市场调研、推销促销、市场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客户管理、商务谈判、公关策划等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011年,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进行了教学改革,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在原有9项内容上增为12项内容,使其更加规范。课程设置调整。将原有课程即使更新为适应时代要求,适应农产品营销需要的课程,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和技能训练,调整以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更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加大实训技能比例。将旧方案中的“技能训练”、“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践”四个板块调整为“实验(训)”、“技能训练”、“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实践”五个板块。将理论实践比例由原来的6∶4调整为1∶1。突显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规格要为生产实际服务的特点,切实做到服务于生产。

4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组成立以院长为主任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务主任等为副主任,其他各系部教学副主任为成员。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市场营销专业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以“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针对性、时效性”。建立四大课程模块:即公共学习模块、专业学习模块、拓展学习模块、综合素质模块。理论教学方面,邀请有工作经验的行业、企业单位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讲授一门或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对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了解目前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发展动态,熟悉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掌握新营销策略的应用。实践教学方面,邀请农产品企业营销人员做实习指导教师,并结合实际情况,补充教材中的不足,有机地将书本内容和市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经过对教学计划的调整、优化,使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之比接近在1∶1左右。

5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该专业按照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吸收本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英语、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增设专业拓展学习课,拓宽学生视野。按照上述要求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修订。根据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任课教师的培养选派上,非常注意教师的职业素质培养,鼓励专业教师到农业企业锻炼,取得与本专业有关的资格证书。全面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实行提问式、启发式、答辩式、咨询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为适应社会对就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将“双证制”纳入教学计划,积极开展“双证书”教学。要求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还要取得有关职业资格证书。

6职业素质

教育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我院《关于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实施意见》,我们确定了“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基本思路,强化管理人才、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的新观念。市场营销专业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第二课堂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开展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咨询)工作,促进了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走上社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变化,具有较好的应变能力,积极投入事业中。

7产、学、研及工学结合教育

为了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规格,满足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切实做到服务于农业生产。为此,不仅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邀请农产品企业参与,而且在执行过程中,定期召开相关成员会议,根据用人单位意见,适时修改教学计划,微调人才培养规格,实行动态管理。理论教学方面,邀请有营销经验的农产品企业人员作兼职教师,讲授一门或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面,邀请营销成功人士做实习指导教师,并结合实际工作,补充教材中的不足。

8专业教学

管理组建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系部专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以保障教改实施方案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为保证教改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特聘请营销专家组成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指导办学。不断探索逐渐建立了比较健全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制度,开展教师互听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自评、教师互评、教师评学活动及中期教学检查,及时掌握教学信息,坚持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需求调研工作,促进专业结构调整和培养方案的优化,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作者:张晶葛红林陆玲燕单位: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运城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运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