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寺庙园林探析

寺庙园林探析

园林布局及空间营造

寺庙选址

缙云寺属于郊野山林式寺院,寺院选址于环境清幽的缙云山山腰部位,坐落于狮子峰、聚云峰之前。古人认为,“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西北地势高亢为“天门”,东南方低下为“地户”[4],缙云寺的选址充分考虑到了这一风水理论,寺院整体布局背靠西北,面朝东南,因山就势,小气候良好,朝阳且通风,地势较高又可避免山洪袭击。“天下名山僧占多”,“寺观要借景扬名,景借寺增色”[4],缙云山古时流传多种传说为其增添多层神秘色彩,加之本身环境清幽,云雾缭绕,显示了超尘出世的“佛国仙界”气氛,增加了深邃的意境,与僧侣们向往的远离尘俗、深邃玄远、纯净清雅的情操相符合,同时也可吸引香客与文人名士。并且缙云山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树木葱茏、植物资源丰富也为建寺提供了生活条件。

寺庙整体布局

中国佛教发展到明清时期,形成了中国化的寺院建筑基本布局,多数寺院以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布置山门、天王殿、大雄殿等主体殿堂,山门左右配置钟鼓楼,正殿前后与两侧布置配殿及生活、接待性建筑[5]见(图2)。缙云寺于清康熙年间的这次重建也基本符合当时寺院建筑布局的形式。之后的修葺也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其现存的建筑布局为沿中轴线向纵深展开的空间序列:从缙云山步行山道上山,进入古寨门,穿过古寨门后,以石照壁转折、继续沿梯步上山,经过石坊进入,逐级上升到达接引殿,接引殿左右两侧钟楼、鼓楼呈对峙之势,过接引殿进入大雄宝殿,过大雄宝殿为汉藏教理院校舍(据寺内僧人介绍,原为观音殿,民国时期改建为校舍),是缙云寺中轴线末端建筑,一系列建筑以地势渐次升高,采用中轴线3进并左右基本对称的手法来进行布局。其中最后一进为以大雄殿与汉藏教理院校舍、东侧祇园、西侧寮房形成的四合院落,为寺院僧人的主要生活区。大雄殿西侧为斋堂,寮房西北为方丈住所双柏精舍。从建筑整体平面来看,首先,缙云寺由于依山而建,为顺应地势,以石照壁作为了寺院空间序列布局的一个转点,并在转折过后通过梯步引导进入寺庙主题建筑群。第二,缙云寺整体建筑群布局强调了一个“稳”字,其自北向南的主轴线方向上建筑布局形状呈三角形,从照壁到原观音殿建筑的数量逐渐增多,增强了靠山向阳方向的稳定之感;第三,立面处理上,缙云寺建筑高度随地势的抬升亦层级升高,强调了寺院纵向上的高度变化,与山体相融合体依山就势,“天人合一”见(图4)。

寺庙内外园林空间的组织与营造

缙云寺周围的自然园林环境,主要是为山地自然植物空间,茂密植物丛林将整个寺院遮掩其中,随地势变化,寺院风景时隐时现,加深了寺院整体环境的幽静、隐密之感,真可谓寺借山增幽,山借寺增色。寺院内部的园林空间主要是服务于寺内宗教性质活动的园林化的公共空间,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分为宗教活动空间、公共游憩空间、僧人生活空间三类。(1)宗教活动空间是为了满足香客朝拜的活动场地,多分布于主殿前后,包括从照壁前的拜佛香道、接引殿前广场、大雄殿前的前广场,场地形状较为规整,场地上的装饰品如香炉、碑亭、石狮子、均采用规则对称的布置手法,乔木以对植为主,强化寺院的中轴线,增强佛教圣地的庄严、肃穆、威严的宗教氛围。(2)公共游憩空间主要是为来寺院朝拜的香客以及其他参观游客休息活动的场所。缙云寺内主要包括两处,一处位于接引殿西侧。由于缙云寺整体地势西高东低,该场地也成为了寺院西侧入口与寺内宗教活动空间之间的一处缓冲场地,整体氛围安静、清幽,场地上桂花成荫,树荫下立有一碑亭,碑亭周围原设有桌椅供香客、游客参禅聊天并可俯瞰寺院全景。另一处公共游憩空间位于袛园北侧,原名茶园,曾是寺院僧人讲经说法的场所。与大雄宝殿前的宗教空间通过花池分隔,场地上散植桂花、中央立有一砖砌四角亭,名曰“华昌”。此处空间较为开敞疏朗,与西侧空间形成对比,一动一静分别置于寺院两侧,满足游人的不同游憩需求。(3)僧人生活空间是寺院僧人日常生活区域,不对游人开放,环境相对私密、安静,缙云寺的僧人活动空间为寺院最后一进院落,通过大雄宝殿、汉藏教理院校舍、寮房、袛园围合形成四合院。院内对植两棵桂花,花香四溢。由于缙云山潮湿多雨,东西两侧建筑与大雄宝殿通过檐廊连接,遮挡雨水,增加了僧人出入的方便。汉藏教理院校舍前通过层级式的种植池消减了建筑基座的生硬之感,也为院中增添绿色。缙云寺的生活建筑如寮房、袛园、双柏精舍均带有内庭,丰富了建筑空间的层次变化。内庭中或孤植大树,或为观赏鱼池,室内外景色相互渗透,在增加了建筑本身采光通风的同时,也为室内营造了幽静典雅的自然情趣。

寺庙园林建筑

建筑空间的整体与连续

寺庙园林建筑常用开敞、渗透、连续和流动的空间处理手法,来打破宗教个体空间的阴森、封闭和孤立的静态空间,取得室内外空间和景色的交流,增强了建筑空间的园林化效果[6]。缙云寺整体地势西高东低,接引殿与大雄宝殿建筑西侧形成挡墙,东侧为茶园,通过一条植物种植带将茶园活动空间与宗教空间虚拟的隔离开,增强宗教空间的整体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空间的连续性。大雄宝殿与袛园与寮房则是通过连廊及建筑檐廊串联建筑空间,来增加空间之间的流动与连续。

主要建筑样式及形态

由于缙云寺经过多次重修,所保留下来的建筑风格多样,包括了晚唐时期的石照壁、宋代的石牌坊、明代的古寨门、清代的木结构接引殿及大雄宝殿、民国时期的砖墙结构的汉藏教理院校舍、以及进几十年增建的一些木亭、石亭、阁楼等。由于缙云寺处于山中,通过挖山填平所形成的场地面积有限,而寺内庙宇建筑体量的控制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与场地环境协调和谐。以下为缙云寺主要建筑的样式形态介绍。(1)照壁。据专家鉴定照壁为晚唐遗迹,青石浮雕,高4m,宽4m。照壁正中为芭蕉麒麟图,左右各有菱花图案,其下面为青狮、白象浮雕。据寺院资料记载,照壁外亭为1984年所建,以避免照壁的风雨冲刷在石照壁外建有亭子。(2)山门(石牌坊)。缙云寺的山门为3间4柱式宋代石牌坊,坊高6m,宽5m,1正楼2次楼,庑殿式檐顶。檐下有仿木式斗拱,正楼5朵,次楼各2朵。主楼字牌正面上层书有“圣旨”下层为“迦叶道场”,背面上层为“勅谕”、下层为“缙云胜境”,题字苍劲有力。枋上雕有精致的龙凤、鸟兽及祥云纹样,枋下为石刻卷草纹雀替。石坊前立有石雕青狮子一对,耽耽对望,增添肃穆气氛。(3)钟楼、鼓楼。缙云寺的钟楼、鼓楼建于2007年,分别位于接引殿殿前广场两侧,东钟西鼓呈对峙之势,为木架二层亭阁,重檐歇山顶,建于毛石基座之上,明间3.8m,次间1m,四面垂帘柱莲花垂珠及雀替卷草纹样雕琢精细。亭四周围以寻杖石栏杆,入口处垂带抱鼓石及华板上雕有莲花、花草等吉祥图案。钟楼边,一棵高大古银杏与其相依,古朴幽雅。(4)接引殿。接引殿始建于清代,于2007年进行修复改建,抬梁式结构,面阔5间,通面阔19.2m,明间4.2m,次间4.6m,稍间2.9m,进深六架椽,通进深8.7m,单檐歇山顶,透空式山花,屋脊花纹图案色彩艳丽,吻兽、仙人宝顶动作、神态栩栩如生,檐下莲花垂珠及雀替卷草纹样同样精雕细琢。殿前有石狮子一对,青苔厚重,西侧石狮子旁有一棵高大无患子古树。(5)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建于清代,抬梁式结构,该殿面阔5间,通面阔24.3m,明间5.9m,次间5.6m,稍间3.6m,进深八架椽,通进深16.2m,重檐歇山顶。檐下斗拱为4铺作,补间铺作在前后檐明间及次间各2朵,两山每间各1朵。屋脊上宝顶、吻兽更加庄严生辉,正脊雕有双龙于宝顶两侧。殿前左右两侧各有一敕赐蟠龙碑,记载了缙云寺历史重修经过,碑外建有碑亭加以保护。(6)汉藏教理院校舍(原观音殿)。观音殿于民国时期改建成砖墙结构,作为汉藏教理院的校舍,为二层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明间5.9m,次间4.6m,稍间5.8m,通面阔26.7m,房间通进深10.8m,屋前有檐廊。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

植物营造是体现园林总体环境氛围的重要手段,寺观园林的宗教氛围更是依赖于植物的烘托。缙云山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区,缙云寺四季都掩映于景色浓郁的密林之中,寺庙黄墙青瓦的鲜明色彩为绿荫山中增添了一抹亮点。寺院周围主要适宜缙云山气候生长自然植物林,包括缙云琼楠、猴欢喜、马尾松、水杉、香樟、披针叶卫矛等。寺院内部主要栽植包括桂花、银杏、无患子、罗汉松、塔柏、木槿、枇杷等带有佛、禅寓意的观赏植物。寺院中轴线上的园林空间中的植物以对称栽植为主,与建筑及园林小品共同强化寺院整体的规则对称性,如接引殿前广场规则栽植四棵桂花,大雄宝殿前对植罗汉,殿后四合院中对植两棵古桂花树,观音殿前种植池中亦对称栽植了山茶、苏铁等植物。寺内左右两侧的活动空间虽然通过改造,铺上硬质铺装,并建有景亭,但在原有天然成林植物中,自然式的方式补栽桂花、树木成荫、幽邃宁静、芳香四溢,僧人可于林中讲经、参禅,游人亦可于林中休息、交谈。可见整个缙云寺的植物栽植是一种自然包围人工,人工渗入自然,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人工自然相结合的思想。

本文作者:马莹张建林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