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古钱币应用下金融论文

古钱币应用下金融论文

1展柜设计的现状与要求

展柜是储存、展示和保护展品等综合功能的设施,目前却是展示设计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当前许多展馆的展柜不论是功能还是形式,都是比较落后和陈旧的,使展品既得不到充分的展示,也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还有一些展馆的展柜一味的模仿外国的形式,而忽略了与自身展馆相协调的问题。对于展柜设计的研究也是更多的局限于展柜的功能探讨,包括展柜的稳定性,安全性、展示性,操作性等等。显而易见,我们在讨论展柜设计时,仅仅研究他的功能性或片面强调形式是远远不足,必须结合审美学、人文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材料学等综合考虑展柜设计的目标,概括而言就是展柜设计应是艺术感和技术感的完美结合,时代感和历史感的和谐统一,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相辅相成,同时考虑展柜与展览主题相吻合,与展览环境相协调的问题。

2古钱币应用在金融系统展柜中的意义

我国具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精华的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如能从中吸取有用的养分融入展柜设计中,并加以创新,必定能从传统与现代之中孕育一种审美特质,这种特质渗透者传统的文化气质和现代的潮流趋势,这也正是文章探讨的意义所在。中国古钱币经历了四千年历史风风雨雨的考验,源远流长,琳琅满目,其形状各异,品种众多,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钱币文化体系。中国古钱币的灿烂历史文化,以及古钱币各个不同时期美妙的造型和独特材料,为展柜设计提供了养分支持和灵感源泉。在展柜设计中,以“古钱币”的概念突出银行系统的身份特征,以区别于其他商业展柜和一般的文化性展柜,突出银行系统的展柜自身的特色和品牌价值,在形式和内涵上都具有重要延伸意义。

3古钱币应用于金融系统展柜中的创意表达

古钱币在中国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后朝历代的古钱币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形式、材料和工艺各有各的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金融系统展柜设计可以对古钱币进行抽象概括,拆解重构,结合现代的设计语言,融入了钱币文化元素,突出金融系统展柜“贝”的特性,强化自身标签的同时,延伸了展柜文化内涵。文章以布币为例,探讨金融系统展柜设计的创意表达。布币产生较早,形状似铲,后来制作益精,首为实首进而为平首;足由尖足渐变为平足,继而为圆足。在海南省中国银行行使馆的展柜设计中,借鉴了布币的元素,取其形意加以概括,重点在于形体感观的意向传达,有此意念却不是简单的模仿,而且要与展柜结构力学完美结合,案例中的展柜形有“布币”缩影,同时这个形似“贝”字,造型简洁流畅,在用材上柜身用实木与金属相结合,整体为机理优美儒雅大气的实木,古朴中透出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在收口与转折的位置金属修饰,金属质地增强了展柜现代感,折射其高贵的气质与身份特质,同时金属收口,有益于增强展柜的保护作用和耐用程度。

4结束语

现代的展览展示早已不再仅仅是商品千篇一律的简单摆放和陈列,对于使用功能、个性要求、品牌价值日益重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不断推动博物馆的展示艺术效果,展柜展示更加的注重文化性和艺术性。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深厚而久远的钱币文化,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涵为展柜设计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灵感源泉。而对于古钱币的借鉴运用不能一味模仿,而应有兼容的思想,重在达意,有所选择有所创新的运用,兼有古钱币的人文内涵又融合时代精神与新代技术,兼有东方含蓄的内涵美又融合西方简约明了的形式美,最终形成具有传统内涵、又不失时代特征的展柜设计,这是必然趋势。

作者:袁玉康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