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女权主义理论实践哲学

女权主义理论实践哲学

女权主义从一种社会思潮到哲学思想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而是经历了理论和实践斗争发展的多个阶段的。从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看来,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把女权主义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由女权主义”阶段,强调女性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加入既定社会秩序的权力,在“普遍化”的背景下考虑女性问题;第二阶段“差异女权主义”阶段,强调女性内在固有的积极性,摒弃社会秩序,主张建立一种女性能够摆脱男性影响而生存的社团或群体;第三阶段则是在后现代背景下形成的当代女权主义理论,把“平等”与“差异”、“男/女”对立的二分法作为强制的形而上学范畴,女权主义的目标必定致力于发展一个超越男女性别对立的社会。

第一阶段或第一浪潮女权主义兴起和发展大约在19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女权运动与是反封建运动相结合的,早在法国大革命时就开始出现,到19世纪中叶规模壮大起来。这个阶段主要与社会自由解放的革命运动一起,成为社会革命的重要部分和衡量社会解放的标准和尺度。女性们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认为作为人类的一部分,男性与女性是平等的。到20世纪20年代,这一目标基本实现。在早期的女权主义在理论层面上的差异性研究中,主要是围绕着自然性别(sex)来展开的。女权主义性别sex的考察指出,性别是给与的或强加给女性的,描述了女性与男性在身体上的生理特征差别,具有启蒙的作用。西蒙·波伏娃《第二性》;注重生理性别(sex)差异,是指男女之间在生理上的特征表现出的自然性别,但是她破除了性别是天生的看法;波伏娃指出,所谓自然性别sex,事实上并非是天然形成的,人们的性别区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被给与的,被强加,尤其女性作为低等的性别,和男性作为优越的性别,是社会不平等的表现。在序言中,西蒙·波伏娃尖锐地指出,“女性是什么?有人说:‘女性仅不过是个子宫而已’”。但是谈到某些女性,她指出,“在今日,女性的处境指示出,女性是和男性一样是一个自由自主的个体,虽然在这个世界里男性还是尽量处处压迫她们,推到比男性次要的地位,而且希望她们永远停留在附属的地位,把她们的命运限制在狭窄的范围之内。”

第二阶段或第二浪潮女权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美国,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差别,它引发了女权主义的理论研究热潮,更多的女性为争取女性在文化、历史、习俗上的更多自由而投身到这场斗争中。注重社会性属的考察,分析了性属所造成的性格的差别,形成了各个方面的女权主义的理论创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差别;女权主义理论作为正式的学术研究,此间逐渐发展成为人文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这里《第二性》尽管发表较早(1949年),但它对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波伏娃促使女性超越生理局限,更多地关注到政治、法律对女性自由的束缚。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1969年),把“父权制”概念引入女权主义理论,并为它注入了新的含义,父权制不仅指男性作为权力中心统治女性,而且包括男性长辈对晚辈的统治。米利特将性别与政治直接且突出地联系在一起,用“父权制的男性沙文主义”统治,把男性对女性的压迫视为人类社会历史统治的最基本最普遍最不合理的政治形式,激起女性与整个人类联合起来推翻父权制的统治。米利特将这种激进的政治态度带进文学批评,以此反对当时占绝对权威的新批评理论,成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典范。

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了性属(gender)概念,即社会性别,或称其为历史性别或文化性别。性属理念是揭露性的批判,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被

社会不平等给与性别的印记,可以看到性别之间的主次划分和优越从属的区别。在《性属/社会性别机制》一文中,特利沙·德·劳力提指出,对于社会性别而言,“不仅仅是在每个词、每一符号都指代一种物体、一件事情或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这种意义上的再表现。社会性别事实上是对一种关系,一种隶属于一个阶级、一个团体、一种类别的关系的再表现。……所以说,社会性别并非指代一个个人而是指代一种关系,一种社会关系。换句话说,它为一个阶级而指代一个个人。”可说是“与社会不平等机构有机地连结在一起的”。他认为,性别—社会性别体系既是一种社会文化建构也是一种语言机制,一种指定个人在社会中的意义(身份、价值、声望、在血族关系中的位置以及社会地位等等)的再表现体系。如果社会性别的再表现代表着不同含义的社会地位的话,那么某个人被表示成或自表为男或女也就意味着承认了整个社会性别的意义体系。

发现女性被社会给与的卑下性别和社会性属的理论,导致了自然性别论的破产。社会性别的再表现也就是社会性别的建构,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社会差异就显露出来了。一方面可以看到男女之间横亘着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表现为社会价值观赋予的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之间的截然不同。社会对女性的气质的规定打造了女性形象,从而也规定了女性的命运和女性的生活状况及家庭生活状况。有的人看到,社会性别理论的贡献在于性属"gender"概念,人类才意识到,有阶级历史以来任何人类社会阶段上都有社会性别。只是没有作自觉的观察和了解。在人类认识到了性属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的身心被建构成了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性别——性属。这些过程随着时间推演而不断改变。历史学家斯科特在《社会性别:历史分析的一个有效范畴》中对性属/社会性别概括道,性属/社会性别是组成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一个成分,是区分权利关系的基本方式。在这里,他强调了两点:第一,性属/社会性别是社会关系的表现,不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第二,性属/社会性别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存在方式。

第三阶段或第三浪潮女权主义发展在20世纪80-90年代,注重对作为人的女性权力和发展的普遍性的考察,超越男女性属(gender)差别,注重关于女性更加重大的紧要问题和解决方法,对出现的各种女权主义理论作一个综合的考察;同时,女权主义学术发展成为有着众多流派分支的理论体系(如下面展述)。各种女权主义流派,关于男性中心主义的起源和性质,对于如何消除性属差异的主张各不相同,甚至有所相左,但是斗争目标是共同的,那就是消灭不平等的男性中心主义的和对女性性别歧视主义造成的社会现实。为了取得斗争成功,实现为之奋斗的政治目标,女权主义成了一面旗帜,聚集齐了众多有志之士投入和为之不懈努力。

20世纪形成了女权主义的发展的三次相对应的理论波峰。然而,发展仍在继续,近年来后现代女权主义和后女权主义等流派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后现代女权主义否定、质疑先前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既定的概念和分类,这使它区别于先前其他的女权主义流派,有的理论家才把它视为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三次浪潮”。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针对不合理的社会根源父权制,男性统治与菲勒斯中心主义,与阶级斗争和种族平等一起,构成了一个新的话语环境。但是这绝不只是一个政治行动的理论,而是全球化过程中一个权力和反抗的新阶段。在这里,不仅在社会文化的层面上女性在父权制下形成了一个受压迫的群体解放出来,而且要创造一种全新的女性文化和女性话语,对女性和被压迫的人们的解放,以及对人类的危机的解决和人类未来发展等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改变。

女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时代,通过女性文化创造而实现“从边缘回到中心的任务。”新创的女性文化表现为多种形态,比如,女性创造力/生产力表现在“从家务劳动到社会工作”;在争取平等/自由/发展的时候,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的作用;等等。纵观这一进程,女权主义哲学概括起来,对各类共同关注的理论问题和对各种成功理论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如下十大方面::

1,女性境遇的考察,女权主义发现,女性在社会地下的地位和悲惨境遇,不是男性统治者所说的那样,不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女性的性别,或是女性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角色等,都是社会不平的的现实给与的.女性是被构造的,没有选择的权力和能力;

2,女性存在的缺失,在研究中,人们发现,女性遍布存在于这个社会里,他们只是非存在的,是男性的附属者和屈从者;女性非存在的状态是社会男性强权统治和不合理的历史造成的,表现力人类整体的存在的缺失。

3,女性权力的实践: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和法律权力等等.男女平等首先是权力的平等,男女平权意识和真正的权力平等都是很重要的.可是,到了今天,女性的权利被排斥和被践踏,仍是不期而至和十分严重的;

4,女性安全的毫无保障,需要警示和社会做出保护措施;在家庭或社会公共场所里,女性经常受到男性的攻击和骚扰;男性中心单一性别统治,用强制性的和暴虐的方式对待女性和弱者,导致了女性的性恐怖主义灾难。

5,女性创造力遭受压制和被无视,女性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伟大力量,可是他们的创造性被忽视了;更有甚者,女性的创造力和创造物被男性所抢占豪夺成为他们自己所有的;女性创造力收到压制和掠夺,是社会不合理的状态所致。这是社会的损失,是全人类的不幸;

6,女性自觉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确立女性的解放与自由发展,不仅是社会的问题,更是女性自身的问题,需要自我觉醒和自觉发展。女性作为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主体,往往是不被承认的,只有依靠女性自己自强不息地自我奋斗和社会运动相结合,才可能有成功的可能。

7,女性的人道主义公正对女性遭受歧视的事实揭露,同时女性承担起实现人类的真正的公正、公平、自由和博爱的职责。包括对女性和对自然,对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对个体和对整体,都要以人道主义的公正来对待。

8,女性的组织建设重整是亟待实现的以保护女性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可是,在女性的权益受到伤害的时候,没有一个可以讨的公道的渠道,没有一个社会力量的支持;这可以说,是社会组织与男性伤害者成了共谋者,甚至是姑息养奸,是对男性伤害女性的罪责变样的支持;女性组织不仅是妇联一家,法院公安和一切社会组织都应该是女性保护的组织形式。

9,女性话语权力,话语主体和话语实践;由于男性话语和男性统治里面,不包括女性的权利,女性并不存在于其中,而且,男性话语和话语方式,充满着战争和暴力的破坏性和强制性,女性必须为了自己的崛起和人类的发展前景,创建女性的话语权力,成为女性话语实践活动的话语主体,以包容与和谐的方式建造崭新的人道主义的世界。

10,女性发展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确立女权主义者发现,女性并不住在这一个世界里,占领这世界王国的人是男性,如此大量的一个男性群体,不管其是否白色人种和拥有财富。这个世界的潜在的可信度,权威,安全和公正的报酬,对一个人的人之身份和能力的承认,是这样一个世界,某些人的行为习惯正如其与生俱来的条件,由在他们之中的不同而定。而不是由这一个社会的人性基本情况来确定,但是身份地位的特权,意向特权,存在于其他事物之中,也存在于性属之中。所以女性的发展,是在自我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从而在社会上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在社会中立足。女性的解放、自由和发展,是女权主义发展

的三部曲,归结在女性的发展,创造女性的文化,从而对整个人类走出危机境遇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做出贡献。

在本书《女权主义哲学》里,编著者从两个方面给与读者关于女权主义哲学认识,阅读它可获得很多启发和收益。本书第一部分是女权主义关注的重要问题研究;第二部分也是本书的重要特点和可关注之处,在于对纵横复杂的女权主义思潮不仅在于给了我们一个分析和批判的哲学思维,而且作了一个较系统的梳理,对20世纪80年代及其后出现的女权主义理论,按照相对区分的派别和倾向,把女权主义理论多元的价值批判和意义系统充分地反映出来,也反映了其多视角的研究方向和多元的文化创造。在本书第二部分,对较集中的8种女权主义派别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积极成果作了介绍。使中国读者对西方女权主义发展的脉络有了较完整的了解。其中有许多方面的理论见解对我们会有很好的引导、借鉴和启发的意义。特别是不同的女权主义派别特有的研究方法,对于我们理论的探究和研究的发展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一),自由解放的女权主义

自由解放的女权主义的主旨是建立社会公正,争取性属间的机会平等,实行家庭自治,获得女性的生存和发展的自由。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最终走出性属,超越社会性别差别,通过人道主义的公正而获得新的解放。

作为自由解放的女权主义政治学理论家苏珊·奥金在《公正、性属和家庭》中指出,在美国标榜的自由平等的王国里,实际上仍然存在着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她写道,“实际上,在性别之间的不平等在我们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用以经济学术语说来,第一个不平等是全职工作的女性(在一些非常最近的进步之后)赚得的薪水相当于全职工作的男性的71%的所得薪水。第二,一半的贫困人口和五分之三长期的贫困人口,包括有依赖的孩子的、由一个单亲女性家长所供养的家庭。第三,贫困率对老年女性几乎是老年男性的两倍。在政治前沿上看,第一,百分之二的美国参议院议员是女性,在高级法院中,在美国高级法院只有九分之一的女法官似乎被认为是足够的女性代表,而且在每一次国会的选举方面,选择的男性数量远远超过在国家的整个历史中被选举的女性的总数。此外,在所有的这些不平等的下面和其中的,是人们熟视无睹的在家庭中的不计报酬家务劳动和抚养孩子的职责,显示了不平等的分配。所以说,实际上,男性工作一天,女性们却干了两天的工作,女性干了两份工作——一份是在外面赚得工资的,一份是在家里没有任何报酬的工作!。。

自由解放的女权主义对于社会的公正和性别平等的努力争取,世人所共知的。与此同时,还积极倡导对社会上和家庭中的暴虐行为进行斗争和反抗。

(二),激进的女权主义

激进的女权主义看到,社会的不平等造成了性别阶级和性别阶级间的不平等。正是男性家长制(父权制/男权制,男性沙文主义)压迫着女性:那是一个被权力,支配,阶级组织和竞争等特性规定的系统——一个不可能是改革的系统,但仅仅是一个枯枝败根的系统而已。而它却不仅使得家长制统治成为合法的、政治上的、和必然倾覆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是社会的和文化的组织机构。(尤其家庭,教堂和学院)。但是激进的女权主义希望通过对社会造成的性属差异和对立的超越,实现“性别的对话”。到要达到这一步,还需要对父权制和由此产生的对女性的压迫和分离的权力进行各种揭露、斗争和抗争。

众所周知,最近去世的著名的美国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安德鲁·德沃金,给予自198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的有关色情文学和检查制度的争论带来重大启发。德沃金提出“淫秽出版物侵犯了女性的公民权”,并主张允许单个女性对因淫秽出版物而造成的损失

起诉,并应成立这一新罪名。为了把理论付诸实践,德沃金曾和另一位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凯瑟琳·麦金农共同起草了一项《市政府法令》,法令允许性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对淫秽品的作者———“对罪行负有间接责任者”提出起诉。德沃金指出古希腊的porne这一字根的原意是最下流的妓女,而淫秽出版物中的女性形象就是把女性等同于妓女。她强调说,淫秽出版物是一种暴力形式,它唤醒了男性内心深处的本能,并将其指向女性。即使有些淫秽出版物本身并没有直接描写暴力,但其人物形象背后的意识形态,仍然是男性世界观念的暴力表述。她称之为“男性真理”。她的著作、文论和演说都是极力反对色情文学描述、反对和反抗男性霸权的,她的《色情文学描述:男性对女性的占有》等一系列著作引起的广泛重视,争论今亦不绝。德沃金更懂得女性的不幸遭遇也更能激发她的仗义直言,揭开了男性政治的私密所在。

色情图文描述决不是有关自由的言论,在本书里,凯瑟琳·麦金农《色情图文描述,公民权利与言说》一文,揭示了色情图文描述实质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主义和对女性的暴力征服的强制手段。正如她指出的,“男性们都遭到了男性至上主义的伤害。(作为男性,有我所谓的男性气质状态的一致性。对于男性说来,以他们的生物性为基础但却不是他的生物学上的)。然而无论如何男性至上主义对男性的损害,身为男性的存在情形并不是由女性强行定义的从属性。看着女性遭受性滥用的所有的事实,你立马就会看到一个女性是被定义为社会上的一个人,她不管是或不是,随时可能由男性们以这些方式对而待之,并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有任何事,都将因由它而发生。正如女权主义者所说,男性是权力的一种形式,而女性是无权力的一种形式。”因此,“色情图文描述做得已经超越它的内容:它是欲望化了的性阶级组织,它是男性至上化的不平等。它把统治支配和/屈从制成了性:不平等的性是它的核心动力机制;连同权力的真实性一起来构述自由的幻影。也许因为这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原因,那受害人想必是看起来自由的,似乎有着自由的行为。……在这各色情图文描述的视野中,被迫的性是一种形式,它是性政治学一个实践力行,是性属不平等的一个组织机构而已。”“淫秽,用这种眼光看来,是一个道德的思想意识,判断一个思想意识是好的还是坏的。色情图文描述,相反地,是一个政治上的力行实践,一种有权力的和无权力的力行实践。”麦金农指出,色情图文描述允许性别的不平等,践踏了公民的权力和社会的公正。

(三),文化的女权主义

文化的女权主义强调对性属平等,以及对人的关怀,而且这种关怀是独特的和对每个个体的个性的;认为,通过自然(生态),或者通过教育(社会化),或者通过某种自然与教育的合并,男性和女性已经形成了不同的价值体系。按照这种观点,女性更注重创造和保持同他人的热烈的、亲密的和关怀的关系,而男性则对肯定他们个人、控制他们自己的和他人的命运更感兴趣。因此,文化的女权主义者反对把她们所理解的看作是对政治权力、团体地位和医疗专门技术的一种男性的追求。文化的女权主义有一种“成熟的视野”希望把在更进步的每个个人的利益基础上的竞争的组织关系,转变成基于达到一个共同目标之上的合作的组织关系。大多数的文化的女权主义不停地扪心自问,直到男女性属平等真正实现了:有没有;1,实现了一种人的关怀;2,号召这种关怀的独一无二的和特殊的个体;3,由于社会性属的原因,在一种角色里,不被一个人所产生,因为一种性属从事教育行为,另一种性属从事工具主义的行为;4,被用关怀所回报,而不仅仅用看见一个由于炫耀和

追求其他的计划而被关心的人所满足;5,在意识提高的实践和交流的框架内发生。

文化的女权主义注重以爱施以女性关怀与道德的关怀。内尔·诺丁指出,女性通常把她们自己定义为既是人又是具有关怀能力的道德的化身。当我们从自然关怀转到道德关怀时,我们将会看到这种定义的模式有很深刻的心理结构上的基础。这里的表达有两种强迫,必须区分主动关怀和被关怀。它们都是内在的强迫。一个观察者清楚地看到了选择,但是“我必须”把它看作是依赖于它所发生的那个人身上,在我们的圈子和链条中,我们既是自由的又是受约束的。

而当立足于文化女权主义立场的母性思维时,有女权主义观点的哲学家——她们中有哲学思维和女权主义的母性思维的人——直接反对这种“男性气质”的卓越幻想。她们的任务就是重新定义理性、构建它的优先权,以便有思想的人们将能概括出使女性行为可行的可能性,——例如,看护工作——对于作为整体的社会的可行性。她们相信的工作应该是一种选择的基础。道德的和认识论的观点已经被女性执行并且创造了“女性”。尽管她们拒绝二元主义和尊重差异,女权主义者的观点代表了“真正的”合理的人类生活秩序。

(四),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注重的是《女性:地位、阶级或被压迫的性别》等问题。这一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探求女性受压迫的根本原因。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的论述,其根源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由于私有制出现,男性既成为土地的主人,也成了女性的拥有者,这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第二,历史上的一夫一妻制家庭使女子处于从属地位。恩格斯根据人类学家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提供的成果,指出历史上由对偶婚过渡而来的个体婚制即一夫一妻制只是对女性而不是对男子而言。男子可以随意纳女奴为妾,而妻子则要严守贞操,丈夫在家庭中居于统治地位,妻子除了生育以外,不过是婢女的头领。可见,“现代的个体家庭建立在公开的或隐蔽的女性的家庭奴隶制之上”。第三,女性体力弱小也是其受压迫的根源之一。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女性被排除于社会生产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此时女性的家务劳作失去了往日公共的性质,成为家庭的奴仆。

里德声称女性压迫源于私有财产制度的建立,这种制度结束了人类共同体。以往所享有的任何平等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女性真正获得解放的根本前提应该是消灭私有制。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还具体设想了到达共产主义社会,为了使女性进入公共产业成为可能,孩子将由国家扶养,国家提供托幼中心、公共食堂、医疗设施等。国家承担了由家庭履行的经济职能,家庭的概念取消了,这样便能结束“家庭内丈夫是资产者、妻子则相当于无产阶级”的局面。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指出,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两性间的关系将成为仅仅和当事人有关而社会无须干涉的私事。这一点之所以能实现,是由于废除私有制和社会负责教育儿童的结果,因此,由私有制所产生的现代婚姻的两种基础,即妻子依赖丈夫,孩子依赖父母,也会消灭。这也是对道貌岸然的市侩关于共产主义公妻制的悲鸣的回答。公妻制完全是资产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现在的就是这种公妻制的充分表现。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它将随着私有制的消失而消失。因此,共产主义组织并不实行公妻制,正好相反,她要消灭公妻制。”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高度重视被压迫的女性在创造历史、推动社会伟大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如马克思所强调的“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列宁也说过:“从一切解放运动的经验来看,革命的成败取决于女性参加运动的程度。”

(五),后现代的女权主义

后现代女权主义和后女权主义的斗争方式是用女性的话语创建女性文化,争取和掌握女性的话语权,在女性的话语实践中成为话语的主体。在著名的《突围》中,西克苏斯揭露了一些二元式的分离主义表现男性的优越和女性的卑下的对子,如:积极/消极;太阳/月亮;文明/自然;白昼/黑夜;思想总是被对立面所影响;言说/写作;高/低;被双重的、统治地位的观点所影响。在西克苏斯看来,所有这些二分法在基础的二元对立——男性/女性中都能发现它们的启示——男性总是和那些积极的、文明的、光明的、高贵的或者通常是乐观的联系,而女性却总是同那些消极的、自然的、黑暗的、卑微的或者通常是悲观的相联系。而且男性/女性二分的第一个术语就是从第二个术语分离或者背离出来的。男性是自私的,女性是他的另一面。这样女性就在他的术语中存在于男性的世界里。对于男性来说,女性是他的影子,或者她是“不能思考的”,“没有思想的”。

后现代女权主义看到,女性解放运动也会遇到特别的阻碍,——如果女性允许她们自己陷入权力的陷阱中,陷入权威的比赛中,如果她们允许她们自己被“患妄想狂的”男性政治运行所玷污,她们作为女性无处可说,无事可做。女权主义者用解构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女权主义理论,克里斯蒂娃在《女性的时间》中,用时间为女性主体提供了一种区分的尺度,将女权主义的发展做了代际的划分,以此来解释女性主体概念的变化和女权主义流派之间的差异。克里斯蒂娃把时间分为:线性历史的时间和另一历史时间(永恒的时间),她指的是历史的时间,而不是永恒时间(把女性推向母性偶像)。克里斯蒂娃的“代际”概念,是时间的,也是空间的,代是指身体和欲望的心理空间,各代可以同时共存,甚至相互交织。

对后现代女权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最尖锐的批判指向它的非政治或后政治倾向,工业化基础的父权制关系由多种途径得到强化。就业合同为把女性限定在低工资、少收益和较少发展机会的位置上做了许多规定,这是男性至上主义的一个例证或说是男性至上的意识形态,即父权制建立的物质基础。资本与父权制相互联合在就业中绝对的职业隔离,引起了男女工资差别——同工不同酬和女性承受家务劳动。

后现代女权主义还关注女性权力,任何女性都该拥有与男性一样的权力,拥有、管理和运作自己的权力。实现女性从边缘到中心的回归,从缺席到在场的转变。后现代语境下女权主义学者需要探索的首要问题将是,如何使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历史叙事的怀疑与对本质主义的解构获得与女权主义社会批判力量的完美结合。女权主义理论又应当包容不同社会、时代、地域、种族与性倾向的群体的文化特色。正如南希?弗雷泽、琳达?尼科尔森指出的,“当它涉及跨文化的问题时,它的模式应当是比较主义的,而不是普遍主义的;应当是适用于变化和差异的,而不是适用于‘总体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