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成立学校心理社团的意义内容和完善建议

成立学校心理社团的意义内容和完善建议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此时期内,他们的身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生理上逐渐达到成熟,认知能力也走向成熟,经历着种种成长中的困惑。对于处于半成熟状态中的高中生来说,朋辈间相互的影响,作用更直接也更有效。因此,组建学校心理社团,很有必要。

一、组建学校心理社团的意义

1.塑造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提出六大类积极心理品质: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与爱,正义,修养与节制,以及心灵的超越。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使他们获得或塑造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2.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学生容易受到来自同辈群体的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更愿意接受同龄人的心声和见解。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传播科学的心理知识,宣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和目的,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使更多的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3.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步受到重视,校园心理咨询室也较为普遍,但是体制上没有心理老师明确的岗位及相应的职业培训支持,中学的心理老师多为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缺乏专业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即使配备了专职心理老师,师资力量也不足以面向上千学生。而心理社团的组建和活动的开展,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社团活动,能够及时地在较大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心理社团活动的内容学校心理社团活动可分为三大类:由指导老师主持的培训活动,由学生自主组织开展的活动,外延活动。

1.由指导老师主持的培训活动。此类活动主要面向骨干成员,每月一到两次,按主题开展团体活动。主题主要来源于平常个体咨询时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沟通交流的方法后,会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将整理出的《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向骨干学员作介绍,使骨干学员能够初步识别一些心理问题,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还有特定时间段学生反映的某些突出问题,如考试焦虑。此外,还有心理电影赏析、星座与心理等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主题活动。

2.由学生自主组织开展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1)主题活动的复制与传播。骨干成员接受培训后,带领社员回到班级开展同样的活动,将一些共性问题的处理办法以朋辈互助的形式传递给大家,从而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2)在班级开展初级咨询约谈。相较于老师,同龄人更容易走近学生,也更了解学生的想法,沟通起来没有障碍,给予的帮助也更容易被接受。骨干成员经过培训后,在班级里密切关注同学的心理动态,及时帮助和疏导同学遇到的困惑。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联系,并推荐同学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骨干成员既帮助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做了一些工作,也成为学生和老师之间重要的纽带。(3)参与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微博会等。心理社团可以校级大型活动为平台,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社团,扩大影响。(4)设计手抄报。经指导老师培训后,宣传部可根据培训内容设计不同主题的手抄报,张贴在校园宣传栏,以手抄报的形式向全校学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时机成熟后,将手抄报加以整合,形成校内心理月刊或季刊。(5)排演心理剧。社员先收集周围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经常遇到的问题,以事实为原型,编排心理剧,让同学们在演绎和观看的过程中学会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收获成长。(6)校园广播。社团与学校广播站合作,在课外活动时间通过点歌的形式与全体同学形成互动,既为同学们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搭建了一个平台,也通过音乐这一载体,帮助同学们调节情绪,消除一天中遇到的消极影响,释放压力。(7)校园网心理社团板块建设。心理社团板块建设主要由网络部负责,可分为以下几个小板块:社团动态,及时更新、社团组织结构、活动计划、活动通知、活动介绍等;趣味心理,如错觉图、各种小测验、漫画等;心理卫生知识,如青春期记忆和思维的发展特点、如何与家长相处、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如何处理等等。

3.外延活动。主要包括与大学心理社团合作和学长团回母校两个部分。(1)与大学心理社团合作,与高校签订协议,作为高校的实习基地,定期开展活动,交流社团管理经验,形成联动机制。(2)学长团定期回校开展讲座,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所学专业和所在大学的情况,使同学们在生涯规划上有个初步的了解。一方面宣传所在学校的一些招生政策,另一方面也指导学弟学妹的学习方法、生活安排等。作为同龄人,他们的到来也使学生与之更容易沟通、理解、产生共鸣。这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有益补充。

三、完善学校心理社团建设的建议

1.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只有指导老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才能带给社团骨干成员更为专业高效的培训,才能有效监督和指导社团活动。专业的指引和教育又能够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行动力,确保心理社团把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确保心理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对骨干成员的培训。骨干成员在社团中担任重要角色,是学校心里健康教育与学生联系的纽带与桥梁。系统的培训一方面可以满足心理社团成员对心理学、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咨询理论及技术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朋辈互助的积极性,使社团充满活力,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活动设计要切实可行。每项活动都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还要考虑到活动的可行性,设计的方案要容易操作,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便骨干成员在班级中开展。同时,还要考虑活动的效用性和普遍性,设计方案要面向大部分同学,而不是针对某一特殊群体。

4.活动要有趣味性和体验性。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关键。社团活动要做到寓教于乐,活动具有趣味性,能够体会到轻松和快乐,才能吸引同学关注,同时在玩乐过程中又能得到一些积极的体会和感悟,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样才能在学生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得到学生的支持。

5.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高中生还没有完全脱离父母,父母的观念对学生来说具有直接的影响。得到家长的支持后,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必然提高。同时,也可以发掘家长的资源,利用家长的优势,如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为学生开展讲座,介绍不同职业的真实情况,为同学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