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特教专业化制约因素分析

特教专业化制约因素分析

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中,学生的学科知识准备与实践能力不足

尽管特殊教育的对象是低能或者低智力的儿童,但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使得特殊教育实则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不是普通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化,它虽然需要关于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更需要很多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独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关于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知识、对于特殊儿童诊断和评估以及行为改变和矫正的知识。我国的一线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主要靠师范院校,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主要靠的是高等师范大学或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系)以及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前者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后者如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我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师范院校)。高等师范大学或者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所培养的学生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但由于他们进入大学以来直接进入的是特殊教育专业,没有具体的学科知识储备,导致毕业以后较难有针对性地胜任特殊教育学校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而且这部分学生显现出实践能力不强的特点。专门的特殊教育学院虽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关于各类残障儿童教育和康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但目前我国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只有一所,其学制为三年,在三年的时间里既要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学习各类残障儿童教育和康复的知识,并要参加教育见习与实习,且学生是专科层次的,因此,不管是知识的掌握还是技能的掌握都略显粗略,对于很多特殊教育和康复的技术方法有时会显现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因此,对于这一类学校,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是非常主要的发展之路,即提高生源的素质、增加在校的时间,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此外,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同样存在学科知识准备不足的特点,毕业后也较难有针对性地胜任特殊教育学校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同时,不管是哪一类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方式,在课程设置这一问题上,相对于国外许多国家来说,对于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一类课程的设置历来是一个薄弱环节,特殊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对有关特教工作的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比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了解,也须对这一领域的法律法规比较熟悉,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一职业立足法律法规保护和限定的范围内。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许多国家叠加式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即要求从事各种特殊教育的教师都须受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在已经具有教师资格的基础上接受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且更注重实践培训和实践锻炼。虽然目前我国不能实现向这一模式的转变,但可以借鉴其合理之处,如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上可采取学科专业课程+师范类课程+特殊教育专业的模式。

(二)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脱节

在特教师资职后的培训方面,虽然各级教育部门每年都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师的培训,但教师进行培训的机会仍然很少,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在培训的内容、方式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很多培训都不是真正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培训,有些培训缺乏一定的连续性,没有一个系统和整体的规划,导致很多次培训的内容是交叉重复的或者在同一次培训中,不同培训者的授课内容存在交叉之处,也使得应该培训的内容存在许多空白领域;此外,许多培训并不能与受训者的职前培养进行对接。这体现出我国重视教师的职前培养而忽视其职后培训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出教师教育的特点,即不仅注重职前的培养同样注重职后的培训,而且将职前的培养同职后的培训紧密结合,实现对接。虽然我国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人群较大,但由于很多特教工作者都没有经过专门的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探索适合我国的多样化的、多层次的、快捷方便的、经济显得非常重要,以下方式可供借鉴。各级教育部门可采取交互培训的模式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教师进行培训,即在某些方面较为优秀的特殊教育学校对其他学校进行培训,起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效果。各级教育部门在委托师范院校或者教育科研部门对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时候还可以突破以前系统知识讲授式的培训模式,采用研究型的培训模式,如帮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关于实际问题的行动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研究能力。各级培训部门进行的培训应该分层次进行,如骨干教师的培训、新教师的培训,且培训者在内容的设计上应该真正体现针对性,培训者受训结束后应该再对其所在学校未受训者进行培训。特殊教育学校本身还可以采用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本校内部培训的积极作用,既不受时间和经费的制约,又可以提高实效。

特殊教育的外部支持体系不够健全

上述提到,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接受进修和培训的机会非常少,究其原因,经费是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国的特殊教育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在国外有些国家,如美国,美国教育部下设的特殊教育办公室可以帮助或资助有志于成为特教教师的学生完成学业,特殊教育的经费不仅有来自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拨款,还有较多是来自私人团体的支持。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就能为教师的进修培训提供保障,而且他们还对参加进修培训的教师提供额外的补贴,这样便可留住优秀的特殊教育师资。

来自教师个人的因素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影响

由于特殊教育对象的特别性,教师的生活环境也会对其专业成长产生影响,如社会上许多人对于这一职业存在一定的偏见,同时由于特殊儿童的教育艰辛而效果不明显,致使许多教师较难通过这一职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满足感、认同感,同时,教师的自我期待和效能感也下降。另一方面,特殊教育教师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如家长对教师有着过高的期望、特殊儿童的不良行为管理和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需要较多的时间,而同时教师的工作条件和收入又不是很高,这些因素都会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而无暇顾及个人的专业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就会显示出低于其他教师群体的特点,如敏感、焦虑,这些实际都从根本上影响了教育者本身的成长。此外,由于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在数量上也是严重不足的,有许多都是从普通学校借调过来的,这些教师本身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知识就比较薄弱,因此,人员队伍的来源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因素。

本文作者:赵文超作者单位: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