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论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论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1操作性强

信息技术课实践性非常强。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其效果远远比听老师讲授、看老师演示要好得多。经过教师的一番讲解和示范之后,非常有必要安排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知识、掌握技术。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特别注重操作性特点,要设计出计算机以外的方法是难以做到的、必须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操作任务。多地信息教育实践表明,信息教育课的最好环境是人手一台电脑,听课的最有效方法是眼、耳、手并用,在听课的过程中动手操作。

2因材设计

(1)因材设计缘于因才施教。因为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个体差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因材设计。对于相对容易的任务,可只粗略地点出操作过程,完成后同样可以给学生一种成就感。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给出尽可能详尽的操作流程,让学生可以自主模仿“,照葫芦画瓢”。笔者发现,当所设计的任务与现实生活有很大关系并且趣味性强的时候,学生操作起来也就非常投入,兴意盎然、进步也会非常快。例如,七年级教学“输入文章”这一课,可设计一个任务叫“输入自己的一则简短文档文并保存在电脑中”,这个任务有两个内容:输入和保存,要特别指出是“自己的”,是“简短”的,体现了输入内容与学生的关系和内容的“短”,以免学生把过多时间花在与任务关系不大的输入法上。

(2)重点难点适当分布。要掌握信息技术,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规模大小、知识深浅、前后关系等。一般来讲,每个“任务”中涵盖的知识点不宜太多,情非得已,不要有两个(或)以上的难点和重点,以免增加困难,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任务份量也不能太重,否则会就与“任务驱动”的初衷发生偏差甚至背离;任务之间有所关联是较好的,但也不必强求,否则徒增任务的复杂性。任务是手段,思想和方法才是目的。是要通过“任务驱动”的手段,达到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目的。一般不必追求创设一个统帅全局的“总任务”,而要注重由小到大逐步推开。开始时先让学生有所了解,经过一个知识积累与技能熟悉的过程以后,再进一步深入探索,进入理解阶段,最后找准时机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才会实现一个飞跃。例如,在设计“保存文件”这个任务的时候,先让学生把文档存储到电脑默认位置,先不要提及“文件夹”“、路径”之类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训练以后,学生有了积累和提高,这时才会有“选择保存位置”的求知倾向,教师可趁此机会介绍“文件夹”的概念和相关操作,并设计新的任务。

(3)引入概念也用“任务驱动”方式。传统教学方法在引入新概念时,一般是遵循“提出概念——讲解概念——具体举例”的思路去展开。众所周知,感性认识在理性认识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按这一规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入新概念和知识时,可先让学生对该概念和知识有个感性认识,仍然以“任务驱动”方式自然而然地引入概念,进行教学。学生在执行“任务”时,对新概念先有了观察和接触,形成某种感性认识,教师再来分析和讲解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不失时机地加以概括归纳,得出一般性的认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例如,在教学文件体积大小的单位时,不是要求死记诸如“Byte”、“KB”、“MB”等刻板词语,而是设计一个任务——“了解文件大小、查看磁盘空间”。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后,必然对容量单位有所了解和感知,这时再启发学生总结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归结出相关概念。

(4)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在任务设计中,要着力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师生关系与角色与传统的认识不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核心参与者,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只是一个引导者,起到的是组织、向导的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为千方百计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执行任务是有目的的,是在任务驱动下,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学到技术。在此过程中,他们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技能积累和情感修养才会受到熏染和历练。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善于换位思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策略。

3场景模拟

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构建与本课时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模拟场景,引导学生带着当前任务进入模拟场景,让他们的学习更加形象、真切和直观,这是一种非常有积极意义的创造。在“场景”的影响下,一些真切生动的形象可让学生浮想联翩,唤醒他们原有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经验、感知和印象,从而将将新知识融入旧知识,使新知识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设计任务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尽可能全方位利用图像、影像、声音、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形式,设计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探索知识、投身实践,自由联想、推理、判断、解决问题,从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更上层楼。

4分组协作

计算机网络环境是开展协作学习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爱好、能力、知识、性格等个性特点,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团队)。小组之间一起协同学习。这种学习形式表现为协商或讨论,通过小组内展开讨论,集思广益,达到加深个体认知的目的。在协作探讨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启发诱导,把研究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去发现并揭示本质和规律。有了协作学习,学生的竞争关系由个体间竞争转化为团队间有竞争、团队内有合作。把传统个别学习的师生间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化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学生在这种强交互性的活动中,不仅不断增长新知识新能力,还可以增进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培养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团队意识。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要求教师精准地“拿捏”每个知识点、宏观地把握知识全局,为学生创设出一个个典型的、生动的、操作性强的“任务”,让学生在执行任务中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作者:班国华单位: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