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惠子相梁语文教案

惠子相梁语文教案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除了对课本的文言文熟读成诵外,还要拓展阅读范围,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读一些课外的浅近文言文篇目,本次练习所选的文段就是很耐人寻味的文字。

孔子发愤忘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染丝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同毕],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墨子·所染》

与腐鼠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子知之乎?失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鹞鹰)得腐鼠,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阅读上面三篇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解释“孔子发愤忘食”中加黑词的意思:

二、墨子由染丝联想到什么?把突出文章中心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你能用一个成语把这个故事概括出来吗?

三、解释下边句中加黑的词: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了来欲代子相()。”

四、“于是惠子恐”、“于是,鸱得腐鼠”这两句中的两个“于是”的意思和用法是否一样?

五、庄子对惠子所讲的“与腐鼠”这个故事用意何在?试加以说明。

六、古汉语中“而”字常用作连词,用来连接词、词组和句子,表示并列、相承转折、修饰等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并且”“和”等等,有时不必译出,例如:“康肃笑而遣之,”(“而”即“并”,连接两个动词。)

(2)表示相承关系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而”等等,有时不便译出。

例如:“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而”,“即便”,也可以不译,连接两个动宾词组)。

(3)表示转折关系的,相当于“却”、“可是”、“然而”等。例如:“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而”、“却”、“可是”,连接偏正词组和主谓词组)

(4)表示修饰关系的,放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相当于“地”、“着”,有的不便译出。例如:“久而不去”(久久地没有离开。“而”相当于“地”。)

试分辨下边句子中的“而”各属于哪一种用法,在句末括号内注明。

1、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

2、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3、夫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4、退而习之()

5、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6、终日而思()

扁鹊见秦武王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战国策·秦策二》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下边两句话都有两种以上的解释,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正确就在句末括号里打“√”

(一)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1、名医扁鹊拜见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就准备给他治疗。()

2、名医扁鹊拜见秦武王。秦武王表示了病情,扁鹊请求除去。()

3、医生扁鹊看见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就准备给他治疗。()

4、医生扁鹊见到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请求给他治疗。()

(二)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之者败之

1、您跟懂得医理的人商量好治病,又跟不懂得医理的人商量了,结果失败了。()

2、您跟懂得医理的人商量好治病,而且同不懂得医理的人一块失败了。()

3、您跟懂得医理的人商量好治病,却又被您同不懂得医理的人一起破坏了它。()

4、您跟懂得医理的人商量好治病,却被不懂得医理的人来破坏了它。()

二、把“君以告扁鹊”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比较一下,看看古汉语中这句话省略了一个什么词,它充当句子的什么成分?

三、在汉语中,常用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这种现象就叫“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也可以这样说,通假字,就是古文中通用的别字。例如:《染丝》中“五入必”,“必”通“毕”。《与腐鼠》中“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邪”,通“耶”,都属于这种通假字。阅读古代作品,要懂得这种通假现象,否则,就往往造成望文生义导致误解。试从学过的文章中找出五个通假字(说明哪两个字可相通用)

惠子善譬

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曰见,谓惠子曰:“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王曰:“善”。

《说苑·善说》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将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要注意将人物的对话弄清楚,将原文省略的主语译出来)

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若何?’应曰:‘弹之状如弹,则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王曰“善”。

二、这段对话中三个“谕”字的意义和用法是否一样?解释出来。“于此”和“于是”各作何解释?“惠子之言事也善譬”和“王曰:‘善’”两句中的“善”意思一样吗?

三、“也”字在文言文中用得很广泛,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用在句末,表示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可译作“了”、“呢”、“吧”、“呀”等,有时不译。例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表判断,“也”可不译)“他曰,驴一鸣,虎大骇,远循;以为且噬己也。”(表陈述,“也”可不译)“夫子嗜鱼,弗受何也?”(表疑问,“也”可译为“呢”)“此明于为人为己者也”。(表感叹,“也”可译为“呵”)“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表祈使,“也”可译为“了”或“吧”)一是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停顿,一般不译。例如:“惠子之言事也,善譬。”

试分辨下边各句中的“也”字的作用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

3.故染不可不慎也。()

4.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5.此乃英雄也()

作文(上海2002年高考试题)

也许你曾到过海边,也许你在荧屏、银幕上见过大海……,请以“面对大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原题为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提示:初中时曾学过巴金的《海上日出》和高尔基的《海燕》,平日看过绘画或影视作品中的海洋,你也可能读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你也许到过大海边……请展开想像,写一篇文质较美的文章。

请同学们做完练习后再看答案

孔子发愤忘食(《论语》)

染丝(《墨子·所染》)

与腐鼠(《庄子·秋水》)

一、不对:不回答女:汝以:而

二、

墨子由染丝这件小事联想到治国这样的大问题,从而引起国君的注意。突出文章中心的句子是最后一句话。这个故事后来紧缩为“染苍则苍,染黄则黄。”

三、1.在梁国(即魏国)做宰相

四、

头一个“于是”是连词,相当于现在的“于是”。第二个“于是”是介词和指示代词连起来用,相当于现在的“在这时”。

五、

其用意在于说明自己洁身自好,根本没有取代惠子的相位的意思,并表明自己对功名富贵无比蔑视。惠子的忧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六、

1.表示相承关系,“就”、“便”。

2.表示转折关系,“却”、“可是”。

3.表示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动宾词组,不译。

4.表示相承关系,“就”、“便”。

5.表示转折关系,“然而”

6.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地”

扁鹊见秦武王(《战国策·秦策二》)

一、(一)1.(√)(二)3.(√)

二、

秦武王把近臣的话告诉扁鹊。

古汉语中这句话省略了代词“之”(近代臣的话),它充当句子的宾语。

三、

1.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同“只”)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同“旋”)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齐”同“剂”)

5.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同“现”)

惠子善譬(《说苑·善说》)

一、

惠子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不知道‘弹’是什么东西的人在这里,他问你:‘弹的形状象什么?’如果回答说:‘弹的形状就象弹’,那他明白吗?”梁王说:“不明白。”惠子接着说:“在这时就应该改变说法回答他:‘弹的形状象把弓,却用竹子做它的弦’,那么他会明白吗?”梁王说:“可以明白了。”惠子说:“说话的人本来就是用人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来说明人们所不知道的东西,从而使人们真正弄懂它。现在您却叫我不打比方,这就行不通了。”梁王说:“你讲得好。”

二、

头两个“谕”是明白、理解的意思,动词。第三个“谕”是“说明”的意思,动词。

“于此”,当“在这里”讲;“于是”,当“在这时”讲。

“惠子之言事也善譬”中的“善”,是“善于”、“擅长”的意思。“王曰:‘善’”中的“善”,是表示赞许、同意的语气,可译为“你讲得好”、“对”等。

三、

1.表陈述,不译。

2.用在句中,表示语气舒缓和停顿。不译。

3.表感叹,可译作“啊”。

4.第一个“也”表判断。不译。第二个“也”表陈述。不译。

5.表判断。可译作“啊”。

作文参照

惠特曼《海边幻想》

我小时候就有过幻想,有过希望,想写点什么,也许是一首诗吧。写海岸——那使人产生联想和起划分作用的一条线,那接合点,那汇合处,固态与液态紧紧相连之处——那奇妙而潜伏的某种东西(每一客观形态最后无疑都要适合主观精神的)。虽然浩瀚,却比第一眼看它时更加意味深长,将真实与理想合而为一,真实里有理想,理想里有真实。我年轻时和刚成年时在长岛,常常去罗卡威的海边和康尼岛的海边,或是往东远至汉普顿和蒙托克,一去就是几个钟头,几天。有一次,去了汉普顿和蒙托克(是在一座灯塔旁边,就目所能及,一眼望去,四周一无所有,只有大海的动荡)。我记得很清楚,有朝一日一定要写一本描绘这关于液态的、奥妙的主题。结果呢?我记得不是什么特别的抒情诗、史诗、文学方面的愿望,而竟是这海岸成了我写作的一种看不见的影响,一种作用广泛的尺度和符契。(我这里向年轻的作家作提供一点线索。我也说不准。不过,除了海和岸之外,我也不知不觉地按这同样的标准对待其它的自然力量——避免追求用诗去写它们;太伟大,不宜按一定的格式去处理——如果我能间接地表现我同它们相遇而且相融了,即便只有一次也已足够,我就非常心满意足了——我和它们是真正地互相吸收了,互相了解了。)

多年来,一种梦想,也可以说是一种图景时时(有时是间或,不过到时候总会再来)悄悄地出现在我眼前。尽管这是想象,但我确实相信这梦想已大部分进入了我的实际生活——当然也进入了我的作品,使我的作品成形,给了我的作品的色彩。那不是别的,正是这一片无垠的白黄白黄的沙地;它坚硬、平坦、宽阔;气势雄伟的大海永远不停地向它滚滚打来,缓缓冲激,哗啦作响,溅起泡沫,象低音鼓咚声阵阵。这情景,这画面,多年来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我有时在夜晚醒来,也能清楚地听见它,看见它。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