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范文第1篇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曾做过漆园(今安徽蒙城县)小吏,生活很穷。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庄子与老子一脉相承,主张一种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同时,庄子崇尚一种“天人合一”,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精神的自由,而非名利。

二、《庄子》其文

《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庄子》本是一部哲理书,但同时又是一部情文并茂的文学著作。它用文学的手段来表现特定的哲理,寓奇特的哲理于典型的艺术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比较突出的两种艺术流派。庄子散文可当之无愧是中国最早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哺育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成长和发展。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三、课文实读《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是从《庄子・秋水》里摘录出来的一段可以独立。成篇的文字。被选入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本。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曰雏,子知之乎?夫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四、从《惠子相梁》窥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

(一)巧用寓言

善用寓言,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没有枯燥说理,而是巧用寓言故事,寓奇特的哲理于典型的艺术形象之中。

《惠子相梁》,庄子朋友多日不见,甚是想念。不远万里前来看望,一诉衷肠,哪知利益熏心的惠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却以兵相待,欲杀之而后快。原因就是他想保住他的荣华富贵,他的权势地位。于是他不顾朋友之情,扯下温情的面纱,露出狰狞的嘴脸,无情无义,丑恶之极。面对这样的老友,庄子没有胆战心惊,没有四处躲藏,更没有痛哭流涕。他君子坦荡荡,人正影不歪,人穷志很坚。他豪气十足,正气冲天,主动前往会见惠子。面对见利忘义,嫉贤妒能的昔日旧友。庄子没有拔刀相见,破口大骂,而是气定神闲,娓娓道来。用他的气质,他的智慧,他的妙喻,辛辣讽刺了庸俗势利的惠子。他用高洁的雏与低俗的鸱的故事告诉惠子,你惠子的相位对我庄子来说也就是一只腐鼠,你又何必紧张,何必劳神!

(二)妙用比喻

先秦诸子均好用比喻,但说到比喻之多,比喻之奇,则无人能超出庄子。《惠子相梁》,面对见利忘义的老友,庄子以雏(一种传说中的凤鸟),“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比喻孤标傲世、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是无心于俗务的高人隐者的写照。用以腐肉为生的鸱比喻低级趣味、心胸狭窄、热中于功名富贵的利禄之辈。几个形象比喻的运用,使文章艺术形象鲜明,故事哲理透彻。

(三)语言机智,诙谐,幽默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一个“恐”,一个“搜”,极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惠子心胸狭窄热中功名的艺术形象。鸱猜忌雏,担心雏枪它的腐肉,“于是鸱得腐鼠,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一个‘吓’字,鸱护卫腐肉的丑态,如见其状,如闻其声。讲完了故事,庄子问惠子:“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一个‘吓’字,孰为腐肉,孰为雏,不言而喻。庄子淡泊名利,无心于俗务的形象也赫然眼前。

(四)想象丰富,意境深远

惠子相梁范文第2篇

2005年4月18日,在北京一家媒体值班的笔者接到了一个热线电话,一位拥有硕士头衔的心理学医师在电话里哭诉了自己的隐私。

疑心重重,老公使用“专业手段”刺探妻子隐私

贺群生1968年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市一个偏僻的县城,从小学习优秀,但父母的过早离异使得他孤僻内向。1994年,本硕连读的他从北京一所知名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毕业后,留校做了一名老师。3年不到,他就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将近二十篇学术论文,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渐渐有了名气。

2001年9月,擅长用催眠术为治疗失眠、精神紊乱等症状的贺群生,被北京一所合资医院重金挖走,在心理科任心理治疗师。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和丰厚的收入后,他发现自己还是孑然一身。

在一次朋友聚会中,贺群生偶遇27岁的保定姑娘梁惠。姑娘身高1.76米,容貌清秀,落落大方,在一家证券公司做文员,业余时间做兼职模特。贺群生大着胆子向她递上了自己的名片,开始了热烈的爱情进攻。

梁惠对这个有房有车的“钻石王老五”也很感兴趣。交往了一段时间后,两人就确定了恋人关系。2002年9月,他们结婚了。

新婚之夜,贺群生发现梁惠的右侧腹部有一条3寸长的疤痕,一看就知道是手术留下来的。几天后,他试探地向妻子问起疤痕,妻子轻描淡写地告诉他,这是几年前突发阑尾炎动手术留下的。

一个小小的阑尾手术会有这么大的刀口?况且这个刀口也不在阑尾的位置,又想到新婚之夜梁惠没有“落红”,贺群生开始怀疑妻子曾经生过孩子,但由于没有什么证据,他也不好说什么。

2002年11月,由于演出任务突然增多,梁惠每次赶场回来都难以入睡。看着妻子疲惫的样子,贺群生决定给妻子催眠,帮助她入睡。

他一边为妻子做着全身按摩,一边和她说着话,很自然地开始了对她的催眠。

“肢体放松,抛开头脑中的杂念,想像你是在一个清凉的夏夜,周围静谧无声,在微风中,你像一片荷叶,躺在碧水盈盈的湖面上……” 十几分钟后,梁惠逐渐进入了浅睡状态。几次催眠治疗后,梁惠的失眠症状有所改善。

在催眠中,妻子腹部那个“触目惊心”的疤痕,一次又一次勾起贺群生的心事。他竟然决定用催眠法揭开这个谜团。

一天晚饭后,梁惠又在丈夫的轻拥下走进卧室。像上次那样,贺群生采用音乐和催眠术语使梁惠的身心逐渐放松下来,然后向毫无防备的她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梁惠,你有过男朋友吗?他叫什么名字?”屋子里静极了,贺群生紧盯着梁惠,看她有什么反应。“他叫龚一凡,是我中学的同学。”梁惠声音柔媚、吐字清晰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现在还想念他吗?” 梁惠眼睛睁了一下又闭上了。“你和男友第一次约会时穿的是什么衣服?”“是一件碎花的连衣裙。”梁惠的声音充满了伤感。“你和他发生过性关系吗?”梁惠脸颊转红,喉咙里含糊不清地了一声,像是被人触动了心事。“你们为什么分手了?”梁惠开始抽泣。

看到梁惠情绪不佳,怕她在催眠中出问题,也怕她发现他做“手脚”,贺群生赶紧转换话题。一个多小时后,梁惠从催眠中醒了过来,随即又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贺群生却怎么也睡不着了,他明白,催眠的切入就是试图跳过人的意识和推理,直接与潜意识沟通,这种潜意识下的表现是不加任何掩饰的。因此,梁惠在催眠中所说的话全是实话。

他起身翻看妻子的衣物,确实有一件碎花的连衣裙,浅绿色的。“这么旧了还不舍得扔,真是难以忘怀。腹上的疤痕肯定是剖腹产落下的。真晦气!捡了双旧鞋自己还当作宝。”贺群生沮丧极了。

嫉火中烧,催眠师“助”妻流产酿苦果

2003年12月底,梁惠拿着一张早早孕的化验单高兴地向丈夫报喜,贺群生也兴奋不已。

几天后,梁惠去超市买东西时,她放在桌上的手机响了,贺群生拿起来一听是个男的,忙问:“你贵姓?”对方回答:“姓龚。”

“龚一凡?”贺群生脑子里闪出了这个名字。对方淡淡地说了一句话后就挂了电话。梁惠买东西回来,看到手机上的号码时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

这个细节没有逃过贺群生的眼睛,晚上他躺在床上一点睡意也没有。“为什么梁惠突然间想要孩子?龚一凡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联想到上次催眠的结果,贺群生突然觉得妻子怀孕有问题。“这孩子是不是我的?”想到这儿,贺群生打了一个激灵。

2004年1月,正在上班的贺群生接到梁惠的电话,说她马上要去保定演出,晚上回不来了。第二天,梁惠很晚才回到家,贺群生板着脸问她为什么。

梁惠的眼神有些躲闪,贺群生更加怀疑她做了什么出轨的事。当晚,他一再追问,梁惠犹豫许久,决定向他“坦白交待”。

原来梁惠去保定是去龚一凡家。她几天前接到龚一凡的电话,说两年前他和妻子离了婚,独自带着儿子在保定生活,原本他承包了一个农场,可刚刚挣了一些钱,5岁的儿子却得了白血病,要做骨髓配型手术,整个手术至少要20多万元。山穷水尽的他只好向她求助,希望她能帮他一把。

梁惠说,虽然对他充满怨恨,但求上门来了也得帮忙。那天下午,她从自己的积蓄中取出了5万元钱,当即坐火车赶到保定交给龚一凡。

为了打消贺群生的误会,梁惠还特别说明在保定是住在父母家。哪知,她刚把话说完,贺群生就勃然大怒道:“那个孩子肯定是你和他生的,不然你怎么会一下子给他那么多钱!谁又知道你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个杂种?”

看到丈夫一改斯文,如此恶毒地侮辱她,梁惠气得失声痛哭,两人大吵一场。最后,还是梁惠委屈地保证不再和龚一凡来往,贺群生才罢休。

这次风波之后,梁惠因为心情不好,又开始失眠,整个人变得忧郁和反常。为了验证梁惠怀着的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贺群生又提议做催眠治疗,梁惠不知是计就同意了。

催眠开始,贺群生让梁惠躺在床上并戴上眼罩。当她进入似睡非睡的状态时,贺群生开始了测试。在安静、轻柔、优美的音乐中,贺群生在梁惠的耳边不停地重复着一个名字“龚一凡,龚一凡……”声音由小到大。

2分钟后,梁惠的嘴唇轻轻地动了动,她也叫了一声:“龚一凡!”这声音虽不大,但格外清晰柔美。接着贺群生又问:“他是孩子的父亲吗?请回答!”“嗯……”梁惠轻轻地一声,不置可否。“你想为他生一个孩子吗?”贺群生换了个角度又问。“我想……”梁惠再次了一声,嘴角挂着甜美的笑容,还不自觉地把手伸向腹部。

虽然没有得到梁惠肯定的回答,但贺群生从她的“肢体语言”中已经认定:“她怀的孩子是她和前男友的。”想到这里,他禁不住血往上涌,刹那间产生了一个狠毒的念头。

他起身换了一盘摇滚音乐,一下子把音量调到最大。瞬间,犹如一阵暴风骤雨,又似一条怨怒翻腾的蛇在狂舞,狂躁的音乐在房间里猛然爆发……盛怒之下,贺群生还将一个烟灰缸狠狠地摔在地板上。

陡然受到惊吓,梁惠身体猛地向上一挺,嘴里喘着粗气,浑身的肌肉绷紧,彷佛被施了魔法一样,身体呈弓形久久地挺着。此时,贺群生才意识到后果严重,他赶紧关掉音乐,将妻子的身体慢慢放平,开始轻柔地唤醒她。

在他的引导下,梁惠慢慢地从催眠中醒来。他慌乱地解释说由于自己不小心放错了音乐,让她受到了惊吓。极度疲倦的梁惠在半信半疑中昏昏睡去。当晚,梁惠在睡梦中出现了惊厥的现象,浑身冰冷,心里惊恐,不停地说:“有人想抢走我的孩子……”次日清晨,梁惠感到肚子疼痛,并有出血现象。

在梁惠被送进急诊室后不久,医生遗憾地对等在门外的贺群生说:“你爱人流产了……”

后悔莫及,忏悔能使被“催眠”的爱情重来吗?

梁惠出院后情绪非常消沉,她怀疑流产与丈夫的催眠有关。“你是不是怀疑这孩子不是你的?”梁惠愤怒了。

“龚一凡!是你自己说的……”贺群生忍不住将自己通过催眠得出的结论说了出来。

梁惠如梦方醒,大骂贺群生是畜生,几次拿东西砸向贺群生,要和他拼命。

“梁惠,你消消气。我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儿过份了。如果你能原谅我,答应我以后不再和龚一凡来往,我一定好好爱你。”心虚的贺群生躲闪着向她赔礼。这句话让梁惠渐渐平静下来,接着她哭泣着说出自己不愿提及的伤心往事。

原来,在与龚一凡谈恋爱时,她遭到歹徒的,龚一凡为此离开了她。身心遭受重创的她痛不欲生,割腕自杀。由于求死心切,她又用水果刀刺肚子,幸亏被父母及时送到医院才保住了性命。她手腕上还留有明显的伤痕。

贺群生对此很意外,他感到是自己误会了妻子。

2004年春节前的一天半夜,突然有人放鞭炮,躺在床上睡不着觉的梁惠惊恐不已,突然情绪失

控,拿起一把剪刀疯狂地扎向自己的手臂、大腿,鲜血顿时染红了床单……一周后,粱惠拿到了一张疾病诊断书:精神紊乱症。

贺群生没想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妻子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内疚极了。他知道妻子的病是催眠受刺激所致,便想通过“失忆催眠”,让妻子忘掉痛苦,可是妻子一听到催眠就害怕,贺群生无法实施。

贺群生请教导师,决定采取“阳光疗法”,让病人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并用针灸来改善她的睡眠和情绪。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贺群生特意向单位请了长假陪伴妻子,又不惜重金租下一套风景优美的别墅,请了保姆照料妻子的生活。

住进别墅后,贺群生每天都开车带妻子到医院针灸,常常陪妻子到郊外散步,打网球,看着菜谱为妻子炖鱼熬汤。渐渐地,妻子的病情有了好转。

2004年12月25日,他们回到了家。可不久,梁惠的情绪再次出现不稳定,晚上常常被恶梦惊醒,痛苦地哭泣。

2005年3月的一个周末,梁惠给贺群生留下一封信走了。信里写道:

“我的病看起来是痊愈了,但我心里的伤口是很难痊愈的。每天晚上,只要我一闭上眼睛,那些可怕的往事就会像幽灵一样缠绕着我。每当我看见躺在身边的你,就不寒而栗。群生,我们无法在一起生活了,我们分手吧!你没有必要去找我,我不会再回到这个家了。单位已经批准我到外地的一个办事处工作,我要在那里重新开始我的生活。”

贺群生拨通了妻子的电话,求她原谅自己的过错,说着说着泣不成声。

但梁惠决心已定,她只说:“离婚吧,什么时侯你想通了就给我打电话去办手续。”贺群生无语。

惠子相梁范文第3篇

下面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谈孟子的雄辩是如何炼成的。

一、深厚的德治思想铸造论辩的根基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他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这种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在当时具有非常了不起的积极意义。可以说这正是孟子论辩的精神基础。张志岳说:“孟子散文的气势固然与他善于辩论和善于运用比喻、驱使语气有密切的关联,但更重要的与他的仁政思想基础是分不开的。”

战国时期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哪个国家为臣民。而―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该国是否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因此,各个诸侯为了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梁惠王当然也不例外。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就辛辣地嘲弄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梁惠王标榜自己尽心于国的表现是赈灾救民。所以孟子面对梁惠王的谎言谬论,不得不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务;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赈灾救民是他的最起码的职责。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然等灾害面前不赈灾不救民的。光赈灾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等灾害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需要以民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艘其乐其所为,这才是为政的大道。

二、坚定的人生信条打磨论辩的锋芒

孟子在辩论中陈述事理,是非分明。孟子以“王好战”的快人快语,一下就点中梁惠王的要害之处,揭露其所谓的“移民移粟”的虚假性。孟子又用“五十步笑百步”之喻,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只有程度的差别,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他斩钉截铁地告诉梁惠王:“王知如此,则无忘民之多于邻国也”。文章最后一段揭露统治者把“途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更是一针见血――“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如此反问,掷地有声,不容置疑,让统治者的这种荒谬观点不攻自破。最后孟子态度鲜明地告诫梁惠王:“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文中两个“无”字,突出地表现了孟子面对强权毫不畏惧的气概。

孟子为什么如此直言不讳,放语不惮?

孟子生于阶级矛盾急剧转变的战国时代,列国诸侯正在变法图强,当时名利之风大盛,功利主义到处泛滥。而孟子不畏权贵,不媚诸侯,他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

孟子始终坚守自己的为人之道。孟子认为,一个人为人,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端,那么,孟子心中好的开端是什么呢?他认为一个人有四种好的开端:第一,有同情心,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第二,有羞耻心,羞耻心是义的开端;第三,有推让之心,推让之心是礼的开端;第四,有是非之心,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这四个开端好比人的四肢。所以孟子眼中的大丈夫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孟子有自己的君臣之道:“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如何“尽臣道”呢?不要靠曲意逢迎来获得宠信,不要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一定要对国家有贡献,一定要对人民有帮助。孟子始终信奉“舍生而取义”的人生信条。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浩然之气”。正因为他有如此的人生追求,所以敢对诸侯王说“不”。

三、丰富的措辞技巧淬炼论辩的方略

孟子曾经说过这样三句话:“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此可见孟子是一位深谙说话之道的人。那么孟子说话的艺术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欲擒故纵,请君入瓮

梁惠王曾提出“民不加多”的问题。孟子面对梁惠王提出的问题,不直接回答,却与梁惠王探讨起打仗逃跑的事情,看似答非所问,其实用心良苦。因为这样做可以达到三重效果:其一,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就把这种思想充分表露了出来。其二,现实生活中,人都有好为人师的心理,梁惠王当然也不例外。孟子此时语气委婉,态度谦恭,降低了自己的地位,抬高了对方的地位,使双方对话在友好、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其三,“引君入瓮”。孟子用战败一方弃甲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梁惠王正是在享受着指导他人的快乐中步入了别人的圈套。

2、步步为营,循序渐进

孟子最擅长的是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孟子面对梁惠王的提问,用打仗逃跑来比喻说理,紧接着提出问题,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这也是逃跑。这样,梁惠王在不知不觉中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然后“连锁推理”,强调了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还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义”,以解决精神文明问题,才能使民心归附,国家兴盛。

这种“连锁推理”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惠子相梁范文第4篇

国学大师梁启超自小聪明,17岁参加乡试成了举人。当时主持乡试的考官、清末著名维新派人士李瑞棼,对梁启超的才华极为赏识,当即请人做媒,将堂妹李惠仙许配给他。

然而百日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匆匆逃亡日本,李惠仙只得避居澳门。

不久,28岁的梁启超应康有为之召,前去美国檀香山办理保皇事宜,在那里邂逅了美丽大方的何惠珍。当时,梁启超在檀香山演讲,何惠珍为其担任翻译,两人配合默契,演讲活动盛况空前。此时,何惠珍对才华横溢的梁启超暗生情愫,悄悄向他表白了爱慕之情:“今生今世,我之心唯有先生……”

“不行,我家中已经有妻子了。” 梁启超明确地拒绝了她。

初遭拒绝,何惠珍不仅没有气馁,反而为梁启超的忠贞感到快慰。事后,为博取梁启超的好感,她动员父亲为康、梁捐了一笔款,并托人设宴向梁启超交接捐款事宜。席间,梁启超又一次见到何惠珍。这次何惠珍提出一个让梁启超心惊的要求:“我情愿下嫁梁先生做小。”

晚上回到寓所,梁启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何惠珍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她作出这样的决定其痴情实在令人感动。他们在事业上确实可以相互扶持,可是他和妻子李惠仙这些年来一直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怎能让妻子伤心?为此,他连夜给在日本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余归寓后,愈益思念惠珍,由敬重之心生出爱恋之念来,几乎不能自持……不知惠仙闻此事将笑我乎,抑或恼我乎?” 梁启超心想,妻子接信后,定会生出一些醋意来,大骂他一顿。

很快,妻子回信了。梁启超打开信后,这次真让他大大愣住了,妻子竟然乐意成全他的婚事。李惠仙说:“我远在日本,不能照顾,先生身边若有个情投意合的何小姐照顾,岂不更好?”

梁启超在妻子的宽容面前惭愧万分,将妻子的信转给何惠珍。何惠珍一看信,欣喜地笑了,说道:“惠仙姐贤德,我就向她学习,我们就做先生身边的娥皇、女英吧。”

然而梁启超却提笔为何惠珍写了一首诗:“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与浏阳实创之(“浏阳”指谭嗣同)。尊重公权割私爱,须将身做后人师。”聪慧的何惠珍马上明白了梁启超的意思,她眼泪汪汪地拿着梁启超赠给她的一张自题诗词的小像,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梁启超。

1924年9月,李惠仙因病逝世。痴心不改的何惠珍听到李惠仙病逝的消息,急忙找到梁启超,一面劝慰其节哀,一面寻机重续秦晋。没想到梁启超以“年迈不想再婚”为由,第三次婉拒了她。何惠珍心有不甘,多次上门,梁启超都避而不见,万般无奈的何惠珍只好挥泪告别……

梁实秋先生评价梁启超时曾说,梁(启超)先生学问是第一,道德人品是第一,他是名副其实的大师。(胤凌)

邓拓说“三十六计”

有一次,丁一岚问邓拓:“古人为什么只说三十六计呢?”

邓拓说,古人所谓三十六计,原来并没有详细的内容,只是借太阳六六之数,表示阴谋诡计多端而已。后人加以推演,才出现了不同的解释。其实像这样的问题,大可不必过于拘泥具体数字,以致食古不化。“三十六”这个数目很多,例如三十六村,三十六犬,三十六禽,三十六国,三十六行等等都是,而引申为三十六计的,大概以《南齐书・王敬则传》为最早。人们常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其实,如果没有其他计算,要走也走不了。佛教中对108这个数字也有多次记载:据古籍《鸿雪因缘记》说:“素闻撞钟之法,各有不同。河南云,前后三十六,中发三十六,共成一百零八声;京都云,紧十八,缓十八,六遍凑成一百零八。”可见各地寺院敲钟的节奏、韵律不一定相同,但敲的数均为108下。佛教中人认为有108种烦恼,敲108下,人听了便可消除这些烦恼,否极泰来。你看《水浒》中梁山泊好汉108人,《红楼梦》全书108回,书中登“情榜”的人也恰为108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大昭寺,雄狮伏战108人。青海塔尔寺的大经堂,直径一米的巨柱108条,北京天坛的下层楼板108块,青铜峡黄河岸边有12个塔群,总数恰为108,108这个数字实际成为佛语的代表。中国人喜欢和六打交道。十八般武艺,孙悟空七十二变化,都是六的倍数。因此,我们对三十六计究竟是哪些,其实没有必要去深究。

(摘自《才子邓拓》)

清初曾用假“传国玺”

清太宗皇太极于天聪九年(1635年)征剿察哈尔的贝勒多尔衮得胜回朝,自称获得了一方元代的传国玺。

清太宗对此十分重视,在宫廷举行了隆重的受宝大典:一朝文武三跪九叩,燃香吹螺。皇太极付谕说:“此玉玺乃历代帝王所用之宝。”次年他便依照汉族王朝模式建号改制,建国号为大清,并正式采用“皇帝”称号。此后一段时间,他的许多文书上都用了此宝。

然而奇怪的是这方重要的“传国玺宝”,后来突然停止了使用,因为那个皇太极时代的“传国玺”压根儿就是个假货。

到了乾隆十三年,乾隆传旨将“宝”上的字迹磨去,于是当年造假的证据被一劳永逸地销毁了。(胡忠良)

趣诗两首

(一)

有一次乾隆郊游,随从文臣甚众。当走过一座陵墓时,乾隆想考一考随从文臣的才学,便指着墓前的石像,问一翰林:“这石像叫什么名字?”

那翰林答道:“这石像叫仲翁。”

其实,石像应叫翁仲。翁仲传说为秦时巨人。秦始皇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巨人出现于临洮,高有五丈,脚印有六尺长。后来大家便把这巨人的形象铸成铜像、刻成石像,立于墓道两侧作为护墓人,通称之为翁仲。

乾隆见翰林学士翁仲说成仲翁,非常生气,便即兴写了一首诗:

翁仲如何作仲翁,

十年窗下少夫功,

而今不许为林翰,

贬到苏州作判通。

乾隆在诗中故意将“功夫”“翰林”“通判”三词统统颠倒过来,用一连串的反语对这无知的翰林进行奚落、戏弄,尤其是后尾的“判通”,与“半通”谐音,更增添了诗的嘲讽意味。

(二)

《苕溪渔隐丛话》记载,宋朝大诗人王安石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谜语:

佳人佯醉索人扶,

露出胸前白雪肤,

走入绣帏寻不见,

任它风雨满江湖。

乍一看此诗像是一首写才子佳人的艳诗。大意是:美人假装醉倒要人来扶,袒着胸露出雪白的肌肤,她躲入罗帐便隐身不见,哪管它风雨满江满湖。实际上,这是一首要人们猜四位唐宋诗人姓名的谜语。谜底四个人名,三个用谐音、一个用隐意:假倒(贾岛)、里白(李白)、罗隐、拚浪(潘阆)。(摘自《文字趣谈》)

Literary Anecdotes

Liang Qichao Said No Three Times

Liang Qichao (1873-1929) became a provincial graduate at 17. Li Ruifen, an official in charge of the empirical examination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appreciated Liang’s gift very much and knew the young man would go far. He married his cousin Li Huixian to Liang.

When the 100-Day Reform in 1889 aborted, Kang Youwei and Liang Qichao fled to Japan. Liang’s wife had to flee to Macao to avoid trouble. Shortly afterwards, the 28-year-old Liang was summoned by Kang Youwei to Honolulu to plot for royalist activities. It was in Honolulu that Liang Qichao met with He Huizhen, his interpreter at a public speech. Miss He fell in love with Liang at first sight and boldly proposed marriage to Liang. Liang said he was married.

He Huizhen did not feel discouraged. Instead, she felt happy and relieved with Liang’s fidelity. In order to win Liang’s heart, the girl asked her father to donate a sum of money and invited Liang to a banquet on the pretext of making arrangements for handing over the cash. Liang met the girl at the banquet. During the dinner, He Huizhen proposed again, saying she was willing to be Liang’s concubine.

Liang was touched. He knew that He Huizhen, a graduate from a famed US university, could help him considerably if they got married. Liang wrote to his wife in Japan. Soon her wife’s reply came. Liang was astonished to learn that his wife agreed to accept He Huizhen.

But Liang said no to the marriage proposal, saying that he had championed monogamy in China and would stick to his principle.

In September, 1924, Liang’s wife passed away. Learning the news, He Huizhen came to Liang again. She expressed her condolences and wanted to marry Liang again. Liang said he was too old to marry again. He Huizhen tried repeatedly in vein. In the end, Liang refused to see her. She gave up.

Deng Tuo Talked about 36 Strategies

Ding Yilan one day asked Deng Tuo (1912-1966, a writer who died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hy the ancient people confined themselves to thirty-six strategies only.

Deng Tuo explained that in the past thirty-six strategies were only a general number used to indicate how complicated plots were. Specific explanations came forth later.

He went on to comment, “We don’t have to be pedantic about the number of the strategies. People also talk about thirty-six houses, thirty-six dogs, thirty-six states, and thirty-six professions, to name just a few categories. Even though the best of the thirty-six strategy is said to take flight, you cannot succeed in fleeing if the strategies taken before all fail to work. Buddhist classics have descriptions about the number 108. In a Buddhist practice, the 108 strikes of a bell are organized in several subsections at different speeds at different temples. In classic novels, 108 is the number of heroes, chapters, or characters in a list, etc. In Buddhist architecture, the Grand Sutra Hall of Ta’er Temple in Qing Province has 108 stone pillars that measures 1 meter in diameter; the ground floor of the Temple of Heaven in Beijing is composed of 108 floorboards; the 12 pagoda groups near the Qingtong Gorge of the Yellow River consists of 108 pagodas altogether, etc. Chinese people have a penchant for the number 6. Therefore we don’t have to be pedantic about the thirty-six strategies.?

Fake Great Seal

In 1635, a military chief of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making came back to the court after a big victory. He submitted a great seal which he claimed to have been used by the Yuan Dynasty rulers.

Huang Taiji took the great seal seriously. A grand ceremony was held to accept the godsend. In 1636, he set up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imitation of the Chinese rulers?practice and officially called himself emperor. For a while, all the documents he issued carried the print of this great seal.

Strangely, however, the court suddenly stopped using the great seal. It turned out that they found the state seal was merely a fake.

惠子相梁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孟子》成书于战国时期,较鲜明地体现了战国词汇概貌。对《孟子》一书中“之”字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战国词汇的面貌,而且对古代汉语的研究和对后世书面语的发展状况的了解都非常有价值。《孟子》中“之”字随处可见,在对其量化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考察“之”字在《孟子》一书中有以下几种用法:即“之”作动词、连词、兼词、代词、助词。

《孟子》是一部溶哲理性和文学性为一体的先秦儒家经典著作,它的语言明快生动且富有哲理性,而且在古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在《孟子》一书中,“之”字是使用最多的字,据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中考证,光“之”字就出现了1902次,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之”在古代汉语里是一个又实又虚的词,用法非常的广泛,在《孟子》一书中大都有所体现。

一、“之”作动词、连词、代词、兼词

(一)“之”字作动词,这是其本义,可译为“前往、到……去”。《孟子》一书中“之”作动词,共出现了33次。

[1]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孟子告子下》

[2]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孟子告子下》

(二)“之”字作连词,表示并列或联合关系,相当于“与”、“及”。此用法在《孟子》一书中只出现了一次。

[3]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孟子万章上》

“‘之’字作连词的用例只见于先秦,而且数量极少。秦以后不用此用法是为了避免与助词‘之’混淆。”( [2]

(三)“之”字作兼词,在《孟子》一书中共出现了9次。

[4]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孟子告子下》

[5]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人畜之池。《孟子万章上》

[6]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沦汉,排怀泗而注之江。《孟子滕文公上》

(四)“之”字作代词,在《孟子》一书中共出现了848次。

(1)“之”所指代的对象或事物出现在上下文中或根据文义灵活译出。

[7]臣闻之胡龁曰。《孟子梁惠王上》

[8]“孰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

(2)“之”字作双宾语的间接宾语,用在动词后,“之”与后面的名词性成分同时作动词的宾语,即所谓的双宾语结构。

[9]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忘。《孟子梁惠王下》

[10]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梁惠王下》

“其中‘之’和后边的成分一起作前面动词‘谓’的宾语,构成‘谓之……’固定格式,一般用它来表示社会上对事物名称约定俗成的称谓,可译为‘叫做……’等,‘之’所代的对象包含在上文中,可不必译出。” [3]

(3)“之”字指人,形式上是指第三人称,实际上是指说话者自己,即指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11]人知之,亦嚣嚣。《孟子尽心上》

2.“之”字作指示代词。

[12]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

(2)“之”字同其他词语一起组成凝固结构,作指示代词,但已经虚化,失去指代作用,用法同于“如何”,可作状语、谓语等。

[13]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3)“之”字代比较近的事物,作宾语,可译为“这……”。

[14]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孟子梁惠王上》

[15]若固有之。《孟子尽心上》

二、“之”字作助词

“之”字作助词,可分为结构助词和语助词两种情况。

(一)“之”字作结构助词,有较强的粘附性,起着标志某种语法结构的作用。《孟子》一书中“之”字作结构助词共出现了994次。

1.“之”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可译为“的”,或根据文义灵活译出。

[16]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17]白羽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孟子告子上》

2. “之”字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能译出。

(1)前置宾语之前不用其他副词强调,形成“宾语之动词(介词)”的格式。

[18]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2)前置宾语由疑问代词“何”与另一成分组成的偏正短语充当,构成“何……之……”的格式,动词则一般常用“有”,整个格式表示反问或疑问。

[19]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孟子万章下》

(3)为强调宾语的唯一性,在宾语前再加上副词“唯(惟)”,构成“唯(惟)……之(之为,之是)……”的格式。

[20]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上》

[21]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

(二)“之”字作语助词,《玉篇之部》:“之,发声也。”表示调整语气、作词缀或使音节和谐。《孟子》一书中“之”作语助词共出现了17次。

1.用于句首、句中或句末,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22]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孟子尽心上》

[23]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2.可用于人名、地名、动植物名或其他事物名之间。凡人名一般加在姓与名之间,凡事物专名一般加在种名和属名之间。起调整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

[24]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孟子离娄下》

从上面所列举的各种用法中可以看到《孟子》中“之”字,用法灵活复杂,词性多种多样,语法修辞作用也是非常广泛。掌握了“之”字的各种用法,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孟子》的真正思想。

参考文献

[1]《常见文言虚词例释》,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第7页.

相关期刊更多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浙江省科技厅

舞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黄金时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