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本草纲目是谁写的

本草纲目是谁写的

本草纲目是谁写的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它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仅就国家《课程标准》的称谓、主要服务对象以及课程目标的上限、下限等问题,陈述一些个人的想法,供大家研究参考。同时,希望能对教学指导性文件的进一步完善有所助益。

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称谓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一概改称“课程标准”。本来,将名称视为一种符号,怎么改都非实质性的改革。尽管新的《课程标准》,从体例到内容,确实比原来的《教学大纲》有很大的改观。这些实质性的改进,就是仍沿用“教学大纲”的称谓,也未尝不可。

如果一定要问“中小学教学大纲为何改成课程标准”,非要“阐述个中缘由”,那么,从历史的角度看,似乎主要是学习外国的对象变换使然。从1912年由蔡元培任总长的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起,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止,前后40年间都是沿用“课程标准”作为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只是最初的《课程标准》,还兼有学科设置即教学计划的功能。在此期间,中国的教育,先是学习日本,然后是学习美国。从1952年起,由于全面学习苏联,原先采用的“课程标准”改成了“教学大纲”。到如今,苏联解体了,对俄罗斯与独联体的教育不但已经很少关注了,而且还有一部分学者急于摆脱苏联的教育理论的影响。外国教育我们借鉴最多的,似乎又回到了美国和日本身上。于是,“教学大纲”又改成了“课程标准”。

这是一种巧合吗?至少建国初将“课程标准”改成“教学大纲”是学习苏联的缘故,谁也不会有疑义。现在又改回来,好像很难说是学习谁的。因为美国称“课程标准”,日本叫“学习指导纲要”,其他国家也有仍沿用“教学大纲”的;就是在国内,早在1988年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就已经将“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也许是因为我们不仅需要反思当时学习苏联的片面性,而且再也不能让明显留有该时期烙印的名词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指导性文件的称谓了。

然而,如果我们抛开各种历史情结,仅就“标准”与“大纲”这两个名词的含义来看,情况又会怎样呢?

所谓“标准”,《辞海》的解释是:“衡量事物的准则”。说到标准,很自然会联想到标准化工作,联想到企业的技术标准,制造业的国家标准。我国在GB 39.5.1《标准技术基本术语》中对标准作了如下定义:“标准是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显然,标准的本质特征是统一规定,它是工业化的产物。

比较而言,“大纲”作为一种“系统排列的内容要点”,或者说旨在“纲举目张”的纲要、纲领性指导文本,其含义比“标准”要显得更为宽容、民主,可供发挥的空间更大。

由此,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新课改高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大旗,弘扬个性发展,力图改变无视人的灵性,像工业化流水线那样按照统一规格塑造人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课改的指导性文件,却变“大纲”为“标准”。

二、《课程标准》主要为“谁”服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这与1986年,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教学大纲四个作用的界定“教学的依据,考试的依据和对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以及修订教材的依据”[1]基本相同。区别只是“四个依据”的排序不同。

过去,把为教学提供依据放在首位。事实上,学习教学大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确实成了教师备课时一项必做的功课,是钻研教材的必要步骤。当时的教学大纲,除了前言(主要阐述学科性质、学习意义)、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之外,其主要的篇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数学学科的《教学大纲》为例,小学分年级列出内容要点与要求,中学按知识体系分项目(多数情况下相当于单元或章)列出内容要点与要求。这正好顺应了教师的需要。因为教师的工作安排一般多以学年为单位,比如某教师今年教二年级,明年是否跟班教上去,常常是不确定的,所以教师对学年或单元(章)的教学要求比较重视。学生升级考试的试卷,特别是统一考试的试卷,严格按大纲的要求命题,无论是命题者还是其他教师,对试题要求是否“超纲”,都很敏感。这说明《教学大纲》分年级或分单元(章)列出的教学要求,比较容易被教师所掌握。

现在,将教材编写依据提到了首位。可以认为这是依照课程开发、实施的操作顺序排定的。即编写教材在先,开展教学其次,然后才是评估和考试命题。但由于《课程标准》较多地考虑了编写不同风格教材的需要,特别是将年级或项目的教学要求改为学段教学目标,客观上在加大教材编写自由度的同时,降低了《课程标准》作为日常教学依据的作用,以致一些地区的教研部门,不得不组织教师研究《课程标准》的细化问题。由此可以认为,现在的《课程标准》,事实上是将为编写教材提供依据放到了首位。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1986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教材建设开始走向“一纲多本”(即在统一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实行教材的多样化)。这次新一轮课程改革,同样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虽说目前的教材,针对不同条件的地区、不同层次学校的明确定位少,雷同的多,由大城市的教师编给大城市的学生使用的多,教材多样化的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但《课程标准》至少是在理论上,还是应该给编写不同风格的教材留有余地。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而言,笔者十多年前参加了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修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初审稿)》的起草,近年来又参加《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和试行稿的修改,从上述过程中多次调研的情况看,广大教师对《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各种意见中,一直保持不变的一条意见是:希望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尤其是对于过去的能力培养要求,对现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总是一致要求细化,并能分解到各年级和各部分内容中去。尽管不少教师自身也清楚,这在技术上有点困难。

看来,我们面对着一个两难问题。站在《课程标准》制订者的立场上,认为“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2]然而,这种“创造空间”和“弹性”,理所当然受到教材编写者的欢迎,却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道理很简单,将年级要求改为二至三年的学段目标,使编排教材内容时调整、改动的空间成倍扩大;相反,将二年,甚至三年的学段目标科学地加以细化,恰如其分地落实到各学年、各学期的教学中,毕竟是一种费力的、创造性的工作。于是,多数教师只能把目光转向与教材配套的参考书,依据参考书,而不是依据《课程标准》来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

这里,有两个问题不应回避也无法回避。首先,《课程标准》的主要服务对象究竟是教材编写者,还是一线教师。如果从人数讲,在全国范围内,前者可以数以百计、千计,后者却以百万、千万计;从人员素质与创新能力讲,对比同样十分悬殊。如果我们回避这个问题,简单地肯定《课程标准》给教材编写者与教师相同的“创造空间”和“弹性”,这合理吗?其次,教学目标的细化、分解工作,难度也是非同小可,把它留给基层学校的教师,可行吗?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无非两种选择。要么恢复年级目标;要么维持学段目标,同时责成教材编写组完成教学目标细化工作,即给教师提供一个以学期为单位的、具体明确的三维目标体系。

也许有人认为,这个问题不该由《课程标准》制订者或教材编者来解决。因为新一轮课改就是要解放教师,就是要留出空间,放手让教师创造性地工作。这一主观愿望当然是美好的。问题是教师的现有状态与改革的期望状态差距有多大?我们能否在几年内通过现有的和能够开发、实施的培训,缩小这一差距?对此展开讨论,超出了本文论述的范围。这里只是粗略地指出两点。其一,前几次课改的前期调研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对教师现状的调研及今后若干年内发展水平的预测。由此估计教师对课改的承受能力。每个教师都明白,要达成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多么重要。类似地,要实现课改目标,深入了解教师,准确把握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同样必不可少。其二,课改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前沿性的研究,与课改的决策、实施,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片面追求课改理念、文本的先进性,就会加大课改决策的风险与实施的难度。类似地,课改实验成果的推广,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毕竟实验阶段有许多因素、许多条件,推广时会发生变化或不再起作用。

三、课程的“最低标准”与“最高标准”

笔者在1986年参加起草《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工作时提出:既然承认60分及格,能否在大纲列出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中,指出那些属于“60分”及格范畴的内容、要求。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大面积提高及格率,常对一部分基础较差、发展较迟缓的学生,重新划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范围,突出重点,放弃一些难点内容。实践表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因材施教措施。记得当时得到的答复是:《教学大纲》为国家标准,是绝大多数师生经过共同努力能够掌握的内容,能够达到的要求,不宜再从中划定“及格”范围。按笔者的理解,《大纲》规定的是学习的一般水平、平均程度(从实际情况看,整体上属于学生的中等偏上水平)。

在当时的《教学大纲》中,既列出教学内容,又描述教学要求,看似有点重复,实际是有分工的。前者规定学习的基本内容(范围),后者提出学习的一般要求(程度),即描述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或将达到的行为状态。

这次的《课程标准》,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例,不再列出知识点系列,学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都由学段教学目标描述。还有利于放宽对教学先后顺序和教材编排体系的规定。然而问题是:《课程标准》中的“具体目标”究竟是学习的最低标准(下限),还是最高标准(上限),或者平均水平?似乎并不明确。《数学课程标准》中相关的陈述是:“为了体现数学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标准》在内容标准中仅规定了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教材编者及各地区、学校,特别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实施因材施教”。显然,“基本水平”不可能是最高标准。那么是不是最低标准呢?事实是,有些“具体目标”本身就有相当难度。如第二学段要求学生“会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这在过去初中教学时,一直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又有些“具体目标”,本身看不出深浅,如“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但从《数学课程标准》提供的案例“+的结果比1大吗?”可以看出,诸如此类的估算,在众多地区的一般学校中,不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想到的。由此可以认为,《课程标准》中“具体目标”的实际水平与原《教学大纲》相似,其整体仍然属于一般水平,准确地说属于中等至中等偏上水平。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确定为最低标准或最高标准,各有利弊。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讨论。概括地讲,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取最低标准,有利于师生双方的个性发挥,有利于抑制过重的学习负担,利多弊少。

本来,教学目标不可能也不应该设置上限,因为没有哪个教师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既然如此,这里讨论《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是不是最高标准,岂非笑话?不。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用“不超纲”来限制考试题的深度与广度。这说明至少在潜意识里,大家已经将《教学大纲》的要求视为一种上限。这一思维定势,在新课改中的延续,将演变为要求试题“不超标”。理由有二:其一,《课程标准》依然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其二,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例,其中规定了不少不可逾越的上限。例如,第一学段中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限定“分母小于10”。第二学段中四则混合运算,限定“不超过三步”。第三学段数与代数部分,“不要求”“不超过”的限制就更多了。这十分清楚地表明,《课程标准》并未摆脱上述思维定势。

这种上限式的限定,付出了牺牲“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的代价,却并不就能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约束力。有命题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如果不转变评价理念,那么无论怎样限制,都有办法在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开拓性地“深挖洞”或创造性地设计“变式”,编出令师生意想不到的难题。

还有必要指出,有些上限式的限定,明显缺乏论证。比如,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恰恰在《数学课程标准》自身提供的案例中,就有至少四步运算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第二学段的案例:

“例4李阿姨想买2袋米(每袋35.4元)、14.8元的牛肉、6.7元的蔬菜和12.8元的鱼。李阿姨带了100元,够吗?”

算出总价(单位元)

35.4×2+14.8+6.7+12.8

就已经四步运算了。如果说,这里可以让学生分步列式,因而不存在混合运算超过三步的问题,那么,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具有列出三步综合算式的能力,行吗?请看《数学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案例:

“例10某书定价8元,如果购买10本以上,超过10本的部分打八折。试分析并表达出购书数量与付款金额之间的关系。”

设购书数量为x本,付款金额为y元,则

y=8×10+(x-10)×8×80%,(x≥10)

学生需要掌握列出五步混合运算式的技能,才能写出上面的关系式。显而易见,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不仅会给第二学段的数学应用带来障碍,对第三学段的数学学习也有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界定“具体目标”为“基本水平”的含义,并对部分目标作出适当的修改。

参考文献:

本草纲目是谁写的范文第2篇

有了目标,能使我们明确前进方向,避免我们浑浑噩噩、荒废人生。不知道现在的学者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作品被报社退回而自暴自弃呢?我想至少在以前有一个人是不会的,他就是海明威。酷爱写作的海明威曾经一连写了12个短片,寄出去后被全部退回,由于生活窘迫,遭到母亲的反对,深爱着他的妻子也离他而去,遭受家变的海明威并没有因此浑浑噩噩,虚度年华,“要做一流作家”的志向也没有改变,终于写出了《太阳照常升起》、《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等名篇。试想一下,如果海明威当时放弃了要当作家的目标,自暴自弃,那么他又怎么可能写下如此多的名篇佳作,获得诺贝尔奖呢?

带上目标,能给我们带来勇敢奋进的动力,激发我们无穷的潜力。李时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翻山越岭、访医采药,历时27年写成了《本草纲目》只因为他发现前人的医学书籍中有许多错误。于是李时珍就立志写一规范的医学著作,也由此激发了他对医学的潜力,使得《本草纲目》成为人们口中的佳话,流芳百世。

带上目标,能使我们战胜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使我们变地坚定、执着。读完《史记》后,不知道大家知道否司马迁为什么会写《史记》呢?其实,司马迁的父亲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自己可以写一部通史,可至死都不能了却心愿,只能将这个重担托付给儿子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司马迁排除万难,决定写《史记》了,但由于遭奸人所害,司马迁要遭受宫刑。在面对因宫刑而产生的痛苦与磨难前,司马迁仍为了自己的目标前进着,奋斗着,终于写出了第一部通史,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如果当时司马迁失去了目标,那么怎么可能会有《史记》对后世的影响呢?又怎么会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名呢?

像这样的还不胜枚举,又比如立下诺言“我要比洋人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杨振宁;引导人类走向丰衣足食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是因为他们有了目标,所以才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收获成功。让我们都带着目标上路,能使我们不至于在迷茫时迷失方向,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那么你将会采集到人生道路上的那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指导老师:沈刚

本草纲目是谁写的范文第3篇

[内容]

一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要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一个宽厚而坚实的基础,这就必须把大纲的要求科学有效地落实到起步教学之中去。为此,教师须对起步教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进行正确操作。

首先,教师必须心怀全局,从本质上把握拼音、识字、学词学句、阅读、说写句子等教学与作文起步教学的内在联系,全面培养和提高一年级儿童的语文素质,使拼音、识字、学词学句、阅读等教学为作文起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1.要教会儿童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工具

教儿童学习、掌握、运用语言工具,是作文起步教学的第一个重要任务。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有关字、词、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内容不同、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训练,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儿童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工具。在这里,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儿童对语言工具的熟练掌握和运用是依靠着教材中字、词、句各种训练所产生的合力作用,绝非某种单项训练所能奏效的。因此,要认真地搞好各项训练。如果认为作文起步教学只是造句、说话、写话等个别训练项目承担的任务,那就太狭隘了,势必要影响作文起步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让儿童获得大量的知识

一年级儿童处在启蒙阶段,让他们获得大量的知识,是作文起步教学的第二个重要任务。对一年级儿童来说,获得知识首先意味着认识外部世界。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使儿童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语言和思维、进行说话和写话的基础。一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动物、植物、节令、生态、历史、传统、民族、人文、道德、礼仪、生产、生活、器皿等等方面的简单知识,而且绝大多数配有彩图。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学习知识的时候,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首先要让儿童对客观事物建立起形状、大小、颜色、质料、气味、声音、位置、动态、静态等方面的感性认识。这是非常重要的,是儿童认识外部世界,获得知识必须经过的第一步,是儿童形象思维和发展语言的基础,也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文字内容,也要充分发挥图画和实物的作用,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去观察感知事物,在此基础上图文结合,学习、理解和运用文字,就会收到更佳效果。

3.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感情

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感情是作文起步教学的第三个重要任务。对一年级儿童来说,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分辨事物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花红叶绿、春种秋收、鸟儿唱鱼儿游、东西南北、前后左右、根茎叶花果、鸡鸭马羊牛……这许多教材都能培养儿童分辨事物的能力。在拼音、识字、学词学句教学中,教儿童辨音、辨形、辨义也是在培养儿童分辨事物的能力。不过,这种分辨能力是初步的、最基本的能力,大多是凭借感性认识的。在此基础上,使儿童的分辨能力向深层发展,那就要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农民种玉米和小猫种鱼、小白兔种菜和小灰兔吃菜、友爱的小鸭子和不听话的小公鸡、懒惰的狮子、不专心钓鱼的小猫、掰玉米的小猴子、喝水的乌鸦、送羊羔的巴特、不要金斧银斧的穷孩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沙洲坝乡亲……这些教材中包含着是与非的道理,教学中要引导、启发儿童搞清其中的道理,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丰富多彩的认识事物和辨别是非的教学中,可以逐步培养儿童热爱真、善、美,憎恨假、恶、丑的思想感情。他们喜欢蓝天、青草、鲜花,热爱大自然,热爱五星红旗,爱劳动,爱学习,团结友爱,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这些美好的思想感情不仅为作文的起步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也可为今后的做人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其次,在借助识字、学词学句、阅读、观察、说话、写话等教材,教儿童学习掌握语言工具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儿童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抓住主要矛盾,选好强化训练的着力点。

大纲规定一年级作文的要求是“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学生学会用“部分词语”说话写句子,这是在学习运用语言工具。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是句子的建筑材料,学会用词造句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学习掌握语言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我们在这个着眼于学生理解词义“会用词”的训练基础上,增加一层着眼于学生掌握句式“会用句”的训练,而且把用词与用句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词的基础上把掌握句式会用句当作强化训练的着力点,作文起步教学的效果就会更好些。比如学生学习了“小山羊和小牛一同吃青草”这个句子,理解了词义,可以用“小山羊”“小牛”和“一同”“吃”“青草”等词去造别的句子,这当然是很好的。但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和××一同×××”的句式,学生能说出或者写出“老师和我们一同唱歌”、“我和妈妈一同看电视”、“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同去玩”这样的句子,不是比学词学句、掌握语言工具的效果更好吗?

基于上述认识,我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学生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经过认真比较筛选,提出了一年级两册语文作文起步教学应该强化训练的着力点。

第一册

1.在说话、写句时会用:“一、二……十”等数词和“一把、一头、一口、一只、一个”等数量词;“上、中、下、东、南、西、北、左、右、前、后”等方位词;“进、出、来、去、大、小、日、月”等词和重叠词(如“青青的草”“蓝蓝的天”)。

2.仔细观察简单图画和事物后,练习说写句子时,着重说写:

(1)图上(或事物)有什么物,它们在做什么,或者它们怎么样。

(2)图上(或事情中)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或者他们怎么样。

3.在学词学句、看图学文、课文、基础训练、看图说话等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下列句式,能在说写中运用:

(1)我(我们)是……(例:我(我们)是小学生)

(2)谁(会)做什么……(例:老师(会)讲故事)

谁和谁(一同)做什么……(例:我和爸爸(一同)看电视)

谁做什么和什么……(例:妈妈扫地和擦桌子)

(3)谁怎么样……(例:大家很高兴)

什么怎么样……(例:大公鸡很美丽)

(4)谁不做什么……(例:爸爸不吸烟)

什么不做什么……(例:小羊不吃鱼)

谁不怎么样……(例:明明不骄傲)

什么不怎么样……(例:猴子不安静)

(5)怎么样的什么……(例:圆圆的月亮)

(6)谁在哪里做什么……(例:同学们在草地上玩)

什么在哪里做什么……(例:鸟儿在树上唱歌)

(7)谁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例:我晚上写作业)

什么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例:大雁秋天往高飞)

第二册

1.在说话、写句时会用:常用的数量词;“它、他、这、那、哪、也、非常、多么、常常、应该、真、更、很”等词;“吗、呀、呢”等疑问、感叹词。

2.能用简单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把简单的主谓宾句说写完整,不残缺、不颠倒。

3.会在句中用简单的定语、状语(例1.可爱的小燕子飞回来了。例2.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例3.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例4.王冕很爱画画。)。

4.会用“在……”表示时间、地点。会说会写“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例:明明在草丛里找蛐蛐。)

5.在学词学句、看图学文、课文、基础训练、看图说话等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下列句式,能在说写中运用:

(1)……有的……有的……还有的……

(2)……有时……有时……

(3)……又……又………

(4)……能……能……也能……

(5)……是……也是……

(6)……和……都……

(7)……和……都是……

6.会用逗号、句号、问号。

应该注意的事项:

1.要在做好所有字、词、句训练的基础上强化,绝不能丢开其他字、词、句训练而进行强化。

本草纲目是谁写的范文第4篇

名言:

1、达到目的有两个途径:即势力和毅力.势力只为少数人所有,但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却是多数人都有的,它的沉默力量往往可随时间达到无可抵抗的地步.——车尔尼雪夫斯基

2、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3、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践,是非凡毅力的真正标志.——茨威格

4、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标而产生.——斯大林?《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告诉我们:"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目的地是美好的,那里"面对大海,春暖花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但达到目的的道路却是艰难的,那里杂草丛生、荆棘遍地,蛇蟒出没,暗流汹涌.要从道上经过,护身符只有一个,那就是"毅力".

张学良戒毒:作为奉系军阀张作霖长公子的张学良年纪轻轻就染上了毒瘾.在日本入侵东三省、国难当头的时候,少帅深受刺激,伏枕大哭,决心奋起救国,并决定首先从戒毒开始.1933年3月,他把自己关在房内戒毒,把手枪放在床边,"无论我怎样痛苦叫喊,你们谁也不准给我打针,谁要胆敢走近我的床头,就一枪把他打死."张学良成功了.

议论:这是凤凰涅槃以后的重生,是要经受烈火的考验的.这期间的每一分每一秒,要是没有坚强的毅力在顽强的抵抗,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成功的背后是毅力: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大英图书馆马克思常坐的座位底下留下了清晰

本草纲目是谁写的范文第5篇

打好基础,首先要树立一个志向,而后再为之努力。

马云是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名字。他的财富与成功都着实的令人羡慕,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风光背后有多少努力与辛苦呢?

曾看过一个关于马云的访谈,全程英文对话,无一处卡顿。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少时突然想学好英语,后来这个突发的念想如注了水的气球一般越发膨胀,这是他便萌生出了一个想法——可以去给外国人当导游。就是因此,在每日与外国人的交谈中,马云学到了正宗的语法和腔调,这个要学好英语的愿望也算是达成了,还意外的获得了一个英文名杰克——一个国外女游客说自己的父亲和丈夫都叫杰克,所以就给他也取名为杰克。

看完这个访谈,我不禁对马云生出了十分的敬意,也明白了他现在的好人缘与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把握未来。

打好基础,其次要做到精益求精,对自己严苛要求。

我国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绝不马虎。比如说在写到姜时,他注意到历代典籍中都没有写多吃姜后的症状,于是他便日日食姜,数日后眼发热,他这才在书中记录,并附上“珍亲试之”几字。对于前人留下来的医术,他也仔细辨识,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这种精神,使《本草纲目》成为一代著作,流传千古,名誉中外。如果李时珍不将其放在心上,糊弄了事,我想,后事可能都不尽相同了。由此可见,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把握未来。

打好基础,最后要做到直面前进路上的挫折与考验,不畏困难。

从小就接触作家史铁生的文章,但却没有深入了解过,直到前几日看了《我与地坛》,这才明白他的一生。本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本应与朋友诗画天涯,享青春年华,可疾病夺去了他的双腿,任谁都忍受不了这般痛苦,他却仅在几年失意后幡然醒悟,重新面对生活,提笔写下诸多著作,也在作品中直面曾颓废的日子,这便是最大的成功。所以说,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把握未来。

相关期刊更多

新美术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美术学院

中医药学报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黑龙江省教育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