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字:自主学习 培养兴趣 改进教法 学习环境

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这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科学的质量观的同时,不断更新知识、研究和探讨有关的问题,十分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依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

某教师在上《中日甲午战争》一课时,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历史声情并茂、形象的再现于课堂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首先,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下列问题:(1)清政府是什么时候,怎样的情况下对日宣战的?(2)这次战争有哪些主要的战役?(3)整个战争过程中涌现出的爱国将领和投降者有哪些?(4)《中日马关条约》的性质和严重后果是什么?(5)这次战争中方失败的原因?其次叫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片《中日战争》。第三,让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提问,落实知识要点。通过一环又一环的教学,在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促使学生主动地把形象和思维融为一体。

又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当讲到山顶洞人己会人工取火时,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山顶洞人,也来钻隧取火。于是,学生把各自准备的石头、木棒拿了出来,有的将石头互相敲打,有的把石头互相磨擦,还有的拿石头敲木棒,但都没有把火钻出来,最好的一位也只达到“感到石头烫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能人工取火,为什么我们现代人还取不出火呢?学生边敲打边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现在的石头不是古时候的石头”。“我认为是我的力气太小了”。“我认为是没有掌握山顶洞人的取火方法”。……。学生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最后,学生自行归纳:山顶洞人发现人工取火的最大可能,一是用石头打野兽时,没打中,而打中了另一块大石头,而石头旁恰好有茅草,被飞溅的火星点燃。二是山顶洞人在磨制石器时,产生的火星恰巧点燃了自己穿的兽毛衣裙,否则怎么会有引火烧身这句话呢!学生的兴趣已被激发起来,思维的兴奋点都集中在教师的问题上,内心产生了对新知识的渴求。

二.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历史学习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历史

衡量历史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不在于当时让学生掌握多少基础知识,而主要在于学生能否通过我们的历史教学体验历史。如在学习破解彩陶之谜时,某教师让学生自己亲自制了一些陶制品,并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上面设计不同的图案,将他们的制作放在班内进行展览,通过展览,发现同学们设计的样式十分的新颖。而且每种图案又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尤其是一些平耐‘不爱表现的同学的作品却特别的出色,受到了全班同学的称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安排,也可让学生扮演某些历史人物,让他们“身临其境”。如在学习“北方的民族汇聚”一课时,有位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求学生自己查资料、写小剧本、分配角色,并对“孝文帝改革”一目排练成表演剧:学生把“南伐”兵士疲劳之至、苦不堪言,纷纷向孝文帝求情,停止前进,孝文帝适时提出“迁都”一事,表演的淋漓尽致,还自制“汉服”替代了“胡服”……这样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印象可谓根深蒂同,并且认识了“汉服”、“胡服”的特点,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关键是怎样设计问题。一个匠心独到的教师设计问题,往往会产生“一时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学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但不能凡事都问“为什么”。教师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内容。例如:如关于孝文帝改革历史作用的问题,先设问:“今天,在祖国大家庭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族?”然后启发学生:“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对孝文帝的汉化措施,我们应如何评价?”鼓励学生各抒已见,达成共识: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坚定和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政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对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l、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大胆创新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其创新思维流畅、创造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体

验他们的感觉。同时也要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要亲切,语言要有感染力,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感到积极紧张,又感到轻松愉快。这时的学生才真正体现其主体地位,这时的教育也才最能奏效。

2、课堂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把孩子当作“大人”。

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上课不是老师的“独角戏”,而是老师和同学们同在台上,每个同学都要在课堂教学中当主角。除了通过提问、对话、讨论等活动中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以外,教师在讲述过程中还要密切注意学生的表情,及时得到反馈,提高课堂艺术。教师还要特别关照到所谓容易被遗忘的“角落”,那些沉默寡言,不爱表达,甚至内向怪癖的学生,给他们参与教学的各种机会。还有一种历史课上的“特殊人物”――思维活跃,但并不是各科的学习都能达到优良的学生,应给他们以表现“才华”机会,培养他们自信、自意的情感。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巧用插图,激发学生兴趣

课本中直观形象的地图、表格、人像和场景,营造了良好的历史情景与氛围,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历史插图的巧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耳、嘴、眼等多种功能,进行积极思维。按照“知觉、思维、语言统一规律”的要求,边引导学生看图,边激发他们的兴趣,边作出语言的描述说明,实现“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良性循环。历史插图隐藏着丰富的知识,我们应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其功能,把观察到的现象上升为理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时,我利用课本中“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复原图”和“半坡人半穴居房屋”两幅插图,设计了以下问题: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原始聚落的房屋建筑各有什么特点?成因是什么?这样的特点各有什么好处?在对插图的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阅读第1课第2页“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的地理图,学生很快弄清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是南方和北方农耕生活的代表,他们“干栏式房屋”和“半穴居房屋”建筑是根据地理环境而设计的,南方天气潮湿,所以设计出“干栏式房屋”;北方天气寒冷,所以设计出“半穴居房屋”,有防潮御寒的功能。最后提问:请仔细观察这两种房屋的建筑风格,想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问的设计,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归纳能力。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原始聚落的建筑说明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原始人类开始步入原始农耕时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又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7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时,我组织学生重点观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铜象尊”“大盂鼎”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精品图片,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从而确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追求真正美的生活,进而在生活中创造美。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生对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以图引问,让插图鲜活起来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可见,学习历史要掌握历史空间概念的重要性。历史地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字和言语的延续、补充和发展。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研读插图,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课本中的文字材料很难让学生对“过去的事”产生兴趣,而历史插图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历史的原貌,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效率比听觉效率高出30%。因此,应充分运用历史插图的直观性和动态性,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历史概念、历史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时,我创设了三个情境。情境一: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人由神创造的,像西方的“上帝造人说”,像我国的“女蜗造人说”;一种是人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你同意哪一观点?请大家观察“从猿到人演化示意图”,相信学完本课,你一定能找到答案。情境二:展示远古人类“北京人复原胸像”的头部模型。设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人类头部模型?那时侯,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人群?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预习课文,观看“人物头像”和“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插图。情境三:播放一段有关远古人类社会生活的课件,然后提问:该片段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请大家自学课文。通过三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初步感受历史、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又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10课《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艺术”时,首先,播放音频《编钟乐团演奏――屈原问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首古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然后,展示《随县出土的全套编钟》图片,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47页关于“编钟”的插图,并告诉他们刚才演奏的古乐曲乐器是战国的编钟。为了使演奏时的音色优美、旋律和谐动听、表现力更强,人们常常把很多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钟组合在一起,这就是编钟。编钟经常被用于宴会、祭祀的活动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编钟音域宽广浑厚,音色优美丰富,这一史实反映了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音乐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图文结合,与文本对话,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化抽象为具体,移遥远于眼前,使历史概念直观化。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分析,使学生获得整体认识,从而实现生命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初中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历史插图有良好的形象记忆,使学生能借助历史插图与所学历史知识,形成知识框架,在记忆中产生“图画”。单纯的文字教学和单纯的插图教学,都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单调乏力。因此,教师必须巧用插图提取文字有效信息,同时又要将文字内容给以空间化、时间化和动态化。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6课《西周的分封》“分封诸侯”时,组织学生阅读第27页“西周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在地图上,小红点代表同姓封国,小圆圈代表异姓封国。重要的封国燕、齐、鲁、卫、晋、宋、楚、吴等都在地图上有标示,并且对这些分封诸侯的身份进行了分类说明。通过对分封示意图的分析,将本课历史史实浓缩于该示意图中,一个图涵盖了一课精髓,一个图解决了一节教学内容。在观察、分析中学生明白了西周为什么要分封,明白了分封诸侯保证了王室、贵族统治权力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学生的历史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电影;慢镜头;主题

慢镜头是一种常用的电影艺术手法,正常情况下,电影放映机和摄影机转换频率是同步的,即每秒拍24幅,放映时也是每秒24幅。这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速度。如果摄影师在拍摄时加快拍摄频率,如每秒拍48幅,那么放映时仍为每秒24幅,银幕上就会出现慢动作,这就是通常说的“慢镜头”。 慢镜头经常用于对动作的捕捉:比如运动员跑跳的运动姿态,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的高速行驶,子弹出膛的轨迹,还常在记录大自然中动物的奔跑和飞行、海浪拍打礁石等自然奇观中被运用。而慢镜头在有情节,有故事的电影中使用便被赋予了更多层次的用意和韵味。慢镜头如同论文中的关键词,话剧中的独白,舞蹈中的停止,音乐中的副歌部分。总之,慢镜头是一种注目、一种强调、一种升华、一种气氛的营造。它不仅是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所独有,在电视剧中也被广泛使用。慢镜头运用得是否恰当足以体现一部影片的水准,更能体现导演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水平。

《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影片筹备4年,投资6亿元人民币,是目前中国电影投资制作最大的一部。它瞄准全球市场,首度邀请好莱坞战争特效团队和一线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加盟,并启用数十位新人出演。故事讲述1937年12月在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下,一座教堂里一个美国神父、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中国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日寇暴行和死亡的故事。该片代表中国参加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角逐。于2011年12月15日在全国上映,当天入围第69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该片所达到的艺术水准和带给我们的震撼自不必说。笔者注意到该片中有两处慢镜头运用,在此略加品评。

第一处慢镜头的运用是在开场约12分钟处,中国军队在与日军的浴血奋战中,因为缺少打坦克的有效武器,李教官率领弟兄们用自己的身躯来携带手榴弹,以战友的身体来做掩护,让爆破手尽量靠近坦克,从而达到炸毁这个战场怪物的目的。银幕上8个士兵犹如千手观音般排成一纵队,面朝观众拼死向我们跑来,而面对他们的却是日军猛烈而精准的射杀。自此,一段长达2分钟的慢镜头开始了,几个士兵如舞蹈动作一般,随着枪弹在他们身躯上穿透的声音,随着一股股热血的喷溅,他们左右分开,依次倒下,最后一名身披手榴弹的士兵终于倒在了坦克车下,坦克轰然爆炸,士兵们也随之灰分烟灭。在前半段激烈的巷战中,这个慢镜头的运用很是让人在紧张的观赏状态中,得到些许舒缓,更使一直追着镜头观影的观众能在此时停下来用心感受战争给我们带来的残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倒下,而在慢镜头下,我们依然无法看清、记住他们的脸,虽然其中不乏是一些知名的演员。此时,他们已经面目模糊,而也正是在此时,他们那义无反顾的姿态却永远留在了观众心间。因此,此段慢镜头的运用从内在隐性地推动了剧情,成为第一个煽情段落。如果从画面感来说,这个慢镜头运用得真是独具匠心,和以往战争题材的影片当中慢镜头的使用有所不同,虽然同样是表达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场面,但能看出张导此段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仅大气恢弘,而且形式美感十足。这样的战争场面像是一副动态的油画,更像是一支舞蹈,也算是一种另类战争美学的诠释,使原本平面的银幕有了层次,有了纵深,有了造型感。

第二处慢镜头的运用是在结尾大约1小时55分钟处,十二个钓鱼巷女人已经换装成女学生,在为十二三岁的女孩们最后弹奏一曲《秦淮景》,最后展示一次她们曾经的美丽,也可以看做是对往昔岁月的回顾。尽管过去的日子并不那么美好,但若和沦为亡国奴相比,它还是那么令人留恋。所以,世人眼里最无情、最不问国事的们在这国难当头之际也作出了自己最大的牺牲和最后的抵抗。在曼妙的琵琶声中,女人们虽然身着学生装,但举手投足间依旧能够看出她们当年的风采,嘤嘤地哼唱声飘荡在整个教堂中。此时此刻,女学生书娟眼前幻化出这样一副场景:以玉墨为代表的十四个钓鱼巷女人(包括死去的豆蔻和秀兰)一字排开,穿着艳丽的服饰,手舞足蹈,边走边唱地从教堂大厅对面向小女孩走来。笔者猜测,张导演的用意是想借女学生书娟的视角想象这群钓鱼巷女人们当年的风光景象以及她们如何在这座教堂洗尽铅华,脱胎换骨,由变成了圣女。但笔者认为,这处慢镜头的运用尚不够完美——不是说慢镜头这种方式不可以用,而是说与内容组合得并不很好。它虽然和前者一样,都是一字排开,只不过一竖一横罢了。前者的一字排开,令人震撼、动容;而后者的一字排开,则有一种女红军排着队过草地的感觉,有损整体气氛的营造,说得再直接一点就是这个镜头并不那么美。本来,这里完全可以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现她们的魅力,如陈逸飞系列油画中的江南女子群像那样,结果却平面化、单一化了。按笔者粗浅的理解与设想,此段应该是这群女人当年最美艳的时刻,哪怕是在翠喜楼里嬉笑弹唱的状态都不会影响(甚至会强化)本片的深层寓意。也就是说,如果将她们当年最美的面容和如今最美的心灵相结合,岂不更能体现影片主题?当然,作为一个十二三的小女孩未必能够想象到如此丰富的画面,为了符合人物年龄,张导也许也正是出于此点考虑而设计了这样一组镜头。但我认为书娟这个人物在此片中明显带有青春萌动的色彩,她的想象空间应该可以更加宽泛、开阔,因此,我认为张导是多虑了。

尽管如此,这两处慢镜头仍然是该片的精华,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给观众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一前一后,与影片的人物和主题紧密相扣。

总结《金陵十三钗》的成功经验,笔者首先想到英国的迈·拉比杰在他的《导演工作:电影技巧和美学》一书中一再强调的那句话:电影导演要“始终集中焦点”[1]。美国剧作家兼制片人西德·菲尔德在他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说,当你着手探索主题时,“你会发现你剧本中的一切事情都是互为关联的。没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纳入的,或仅因为它机智可爱而被纳入的”[2]。

由此,我又想到了张艺谋导演的另一部电影——《英雄》。

慢镜头在武侠片中多有运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了表现大侠们的英姿煞爽、剑气凌人,慢镜头在这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卧虎藏龙》的竹林打戏已深入人心。但用到极致的恐怕还得说《英雄》。一个接一个的慢镜头形成了一幅幅动态画面给了观众极大的视觉享受,甚至已经完全不在乎是否是剧情发展之需要。

《英雄》是一部唯美主义色彩浓厚、艺术感极强的影片。它不是以惊险、离奇和曲折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观众,而是以气势恢弘的电影画面、极尽能事的浓烈色彩、单纯简约的人物造型以及充满东方意蕴的电影音乐等综合性的造型艺术合构而成,画面充满美的震撼。影片兼具中国画泼墨写意的飘逸洒脱和西方油画色块堆叠的酣畅淋漓,它具有戏剧艺术的那种程式美,更具有舞蹈艺术人物姿态的造型美。尤其在武打设计上也具有强烈的形体美和动态美。这形体美和动态美通过慢镜头的运用将它的一招一式细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可谓美轮美奂。正如张艺谋所说:“《英雄》是一部商业片,我会在这部片子里加入个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让它好看,有意思。中国已有很多人拍过动作片,我不敢说一定比他们拍得好,但我可以拍一部‘不一样’的片子。即使是武打场面,也要拍得具有美感和礼仪感,而不是那种像斗殴、打群架,拍出那种场面血腥的片子。”从这一角度来说,张导的确较完美地达到了预期效果。这其中慢镜头技巧的运用,算是立下了一大功。

善于创造奇迹的张艺谋,从影片一开始就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配以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紧紧抓住了观众的视线。《英雄》的许多画面都是极具审美价值的,甚至每一个镜头都是精雕细琢,无懈可击的。影片中慢镜头的运用更是如集锦般放送。如棋馆决斗,长空的银枪头被无名的利剑砍断,缓缓落下又弹起来的特写镜头就极富象征寓意:一个独步天下的英雄,在此为他的英雄时代画上了句号。这种夸张的刻画,影片中重复出现了多次:如飞雪在与无名的决战中,被无名一剑命中,她的宝剑撒手及轻轻飘落在沙漠上,剑柄弹起来;秦王为成全无名,向他提供行刺工具时,画面上宝剑翻飞,最后剑尖稳稳地扎在距无名不过一尺的身旁,剑柄兀自震颤,等等。

然而,纵观整部影片,由于主人公在情节发展和思想转变上缺少内在逻辑关系,这些慢镜头就变得没由头,且过多过滥,甚至令人生厌。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在他的《谈艺录》中说:无论是在写剧本还是在拍摄中,都必须避开离题的危险性。“如果有,我想我会感到沮丧,感到在把自己和别人剥光,我会仅仅出于羞耻便取消整个拍摄计划。”[3]如《英雄》中的经典片段:一片深秋时节的金黄色胡杨林,随着萧瑟秋风的洗礼,金黄色的落叶随着飞雪和如月的打斗而漫天翻飞舞动,这遍地的金黄和耀眼的火红互相牵绊,在慢镜头下,身着鲜红裙裾的飞雪和如月你来我往,上下翻飞地打斗,红与黄如液态流动般交融为一体,充满动态美感。张艺谋曾不无得意地说:“数年后,人们或许忘记了《英雄》的故事情节,但两个红衣女子在金黄色树林中飞追打斗的场景,一定会长久地留在记忆中。”[4]也许正是这一个个慢镜头的运用成就了《英雄》这部影片,使之成为慢镜头的范本教科书,但纯粹技巧的游戏成就不了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因此也正如张导所说,多年后人们还记得(也只记得)那一组慢镜头中的鲜艳色彩,却把整部影片忘到脑后……这也许是个别演员之幸,但绝非导演之幸,更不是整部影片之幸。

“电影故事,要讲得有理。”[5]这是著名导演阿罗诺夫斯基的一句至理名言。显然,《英雄》违背了这个原则——它的故事并不缜密,情节也并不贯通,这才是它不能获得国际大奖的致命伤。反过来,如果影片能在剧本上下足工夫,再将慢镜头与色彩均衡运用,不仅不会使人们忽略张导的美术功力,更能成就一部好作品。

说到底,慢镜头只是一种拍摄手法、一种镜头技巧,可以为影片增光添彩,但不能力挽狂澜,更不是一部影片成功的关键。一个导演只有在对剧本充分理解后找到自己的表现方式,将故事与镜头两股力量调试整合,拧成一股绳,虽有张有弛,但从不松套,这才能成就一部佳作。

[参考文献]

[1] [英]迈·拉比杰.导演工作:电影技巧和美学[M].伦敦:焦点出版社,1989.

[2] [美]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鲍玉珩,钟大丰,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3] [瑞典]伯格曼.伯格曼谈艺录[J].邵牧君,译.世界电影,1994(06).

[4] 孙素成.诗意视听和审美享受的盛筵——中国影片《英雄》赏析[J].电视·电影·文学,2003(02).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宋懿,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留校后出任首饰设计专业教师一职。她曾经精心打造出无数优秀的珠宝设计作品,多次斩获设计业界大奖,然而与其它设计师不同的是,她具有“双重”身份,其一就是指导和培养未来的珠宝设计师。和宋懿交谈之后不难发现,她是一个有着独立精神并且思维缜密的设计领域实践者。这个实践首先是教学实践。

“2010年最迫切需求的10种职业在2004年时根本不存在,所以老师要教给学生:胜任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不存在的科技,解决我们还未曾想到过的问题。对于四年制理工学院的学生来说,一年级所学的知识,有一半在三年级时就已经过时了。美国劳工局统计,现在的学生将在38岁时做过10~14份工作,四分之一的人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待不到一年,二分之一的人则待不到五年。所以,作为一名设计师,我的责任是思考未来,基于未来去创造,作为一名老师,我的责任是教育学生胜任未来”这就是宋懿对于设计师以及教师这两个身份的期待和定义。宋懿坦言道,“我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这个职业。当学生们大量的创意信息汇聚在一起时,分享创意成为了我的思维营养。”像大多数人一样,学生时代的她也曾为如何做出“好”设计苦恼过,而创作的过程也没有想象中那般轻松,更何谈快乐。在成为教师后,如何诱导学生“快乐设计”成为一个基本命题。一次次放肆的头脑风暴,一次次的快乐惊喜,让宋懿和学生一起享受设计。在课程中,为了同12年应试教育留下的痕迹“战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她鼓励学生设立属于自己的“portfolio本子”,收集生活财富、纪录点滴灵感。她坚持用自己独特的“游戏”教学、“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教授学生如何用设计谋生。她会把自己的成长感悟传达给学生,她说,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会认知自己,寻找特征后创造差异,找到传播途径,去做能够影响更多人的设计”

每个人都对未来都抱有美好的理想,宋懿说她很幸运能够成为一部分人通向理想之路的指路者,或者说是同行者。除去教学,设计也是宋懿工作的重要主题,在一个个设计实践中检视自己、纪录成长。但是,教育者可谓是幕后的推手,教育的结果是否对产业产生影响则更为重要。此时的她,幕后与台前并行,通过项目创造设计的商业价值。

跨界应用的协作者

宋懿的另一个身份是设计管理者,与品牌、机构进行项目合作。教师可能只是关心“设计从哪里来?”,但宋懿更关心“设计到哪里去?”教学工作之余,会带领学生以工作营形式参与社会项目,在实战项目中教育学生,同时为产业创造价值。“我很享受这样的双重身份,它们并不矛盾,甚至相辅相成”,热爱思考的她从各类项目中又认识到了自己的另一面。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团队协作,而设计最终会上升到策略和管理,宋懿就是那个头脑清晰的管理者,引导团队成员进行跨领域协作。经过磨合,她带领团队完成的创意方案获得企业的大力认可。

教学中对设计方法的探索、研究与对创新的坚持,在项目实战中发挥了作用。和一般受委托的设计机构不同,她带领的团队总能“不按常理出牌”,从“创意”的角度给予企业惊喜和启发。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形象 兴趣

不少机械专业教材理论性过强,内容抽象又枯燥,还缺乏与实际的联系。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枯燥又抽象的内容,对没有多少机械知识及机械技能基础的学生来说,要学好确非易事。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内容加以“炒制”,适当加些“调味品”,创设现代教学所倡导的情景教学以强化教育效果。

一、以俗话(成语)为先导,由现象探本质

不少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成语),其中很多是劳动实践经验积累,很贴近生活。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隐含内容,力求用俗语来总结纯理性的知识,上课时以学生能接受的俗语(成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学习。例如:第一章钢铁的冶炼教学中,可先抛出“恨铁不成钢”,简单分析众多家长“望子成龙”心情,在调动每位被寄厚望的学生学习情绪基础上,问“铁怎样才能成钢?”,“钢比铁性能好在哪里?”然后引导学生探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又如讲到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时,首先,分析古代众多雄伟壮观的宫殿等古建筑都靠木材这种脆性材料支撑起来的事实后,点出“立木顶千斤”,继而引出铸铁等脆性材料抗压性能远比抗拉性能好,故脆性材料常作受压件的实质内容。当讲到铁碳合金相图应用时,先问为何要“趁热打铁”?在学生积极思维状态下,把钢加热到1000℃至1250℃,此时钢组织为单相奥氏体,塑性好。并由此实质内容作适当引伸,以提醒学生把握良好学习机会和好的人生机遇。

二、以“趣”为主线,紧密结合实际

记得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及学习动力。故对此可挖掘教材内容,有目的地设计些“兴奋点”以激发学生兴趣。如在上热处理这章内容时,先设计些观察思考题,如“锯条两端为何是黑的?”“车削下的铁屑为何是蓝黑色?”等。然后把两学生得意之作即钳工操作课作品小铁榔头敲击后,一铁榔头工作面凹凸不平,另一先被热处理过的铁榔头工作面平整如初。同种材料所制的两铁榔头为何性能不一样?带着好奇的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把兴趣移到有关热处理这些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上……另外还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如变换教学方法,理论多结合实际,带学生下车间参观。

三、注意图形结合,辅之形象记忆

图画和图表可对知识的记录和传播起很大的作用。爱因斯坦认为,文字和数字在他的思维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不重要,他不是沿纯数字或文字的推理方式思考而是运用直观和空间的方式形象地思考。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注重图形结合,再辅之以形象地记忆,使学生较轻松地掌握那些需借助记忆的内容。例如,讲铁同素异构转变内容时注重:符号、文字、数字、图形四结合;在铁碳合金重点章节教学中,充分注重图形结合,可打乱教材课节内容的编排顺序,挂出铁碳合金相图引导学生学习五种金属组织及性能,分析一定含碳量的合金在温度变化时的相变过程。并结合形象记忆法记忆相图五个重要的相变温度。 转贴于

四、形象生动,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

科学研究表明,眼、耳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可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受设备条件限制,没有现场操作演示。若仅凭挂图及几个应用实例分析很难把枯燥、抽象的内容讲“活”,而结合录像或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化教育手段,则可把热处理工艺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这将给课堂增加很多的趣味与生动,可以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五、用事例诱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