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垃圾分类工作汇报

垃圾分类工作汇报

垃圾分类工作汇报

垃圾分类工作汇报范文第1篇

桥梓镇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紧紧围绕“振兴乡村战略 建设生态、宜居、和谐桥梓”为目标,始终以“三精一美”、“五三一”工程为重要抓手,按照市区两级具体指导和监督下,全力以赴抓落实,现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镇垃圾分类的总体情况  镇下辖24个行政村和1个铁路社区, 面积面积112.62平方公里,1.05万户,2.3万人。垃圾分类收集小屋6座,智能回收设备8台,垃圾地箱115个,保洁员及垃圾分类300多人,垃圾运输三轮车辆100余台。

严格落实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农村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搭建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先后赴浙江等地学习考察,结合我镇实际,形成“以户为主,户村结合”的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模式。2015年,在口头、北宅、后桥梓三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试点村垃圾数量减少80%左右。2017下半年镇域辖区内的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村(居)民知晓率和参与率都基本达到100%。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高度重视,层层落实。镇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经过深入调研,确定分类减量模式,制定《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指导意见》,按照“一年试点启动,三年全面推开”的目标,开展了垃圾分类减量治理工作。同时,建立镇12名二级班子成员及所有科室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包保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加强管理,互相监督。一是建立“镇村每周巡查”的督查体系,出台了《镇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并纳入绩效考核。二是各乡镇设立专门机构,针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划分管理责任区,对街路巷道、广场公园等落实监管责任人。包村的乡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党员严格落实包保责任。三是制定村两委成员、保洁员、包保人员等责任制度,明确任务职责,形成长效管理制度。  

(三)加大投入,健全保洁队伍。一是由镇政府为每个试点村垫付1万元资金用于购买垃圾桶,印制垃圾分类减量宣传单,并拨付3万元的垃圾治理经费。二是要求各村(社区)按照100户配备一名垃圾分类员的标准,落实保洁员负责村内街路巷道、公园广场的日常保洁,重点要对农户门口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分类清运,对应该由各村进行处理的垃圾,及时外运处理,对应该由农户进行分类处理的垃圾,提醒并交由农户进行处理。各村原有的垃圾房、垃圾转运站由保洁员进行垃圾二次分类,不可回收的垃圾及时运送到填埋场(点)处理。  

(四)广泛宣传,发挥主动性。一是通过在电视台、报开设专栏、在乡村张贴悬挂宣传标语、设立温馨提示牌等多种形式向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农村群众积极参与。二是镇驻村及村干部深入农户,手把手示范分类,面对面宣传引导,达到家喻户晓,人人会分类的良好氛围。村干部、党员率先在自家开展垃圾分类,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三是选择典型示范村,组织现场拉练,介绍经验作法,促进和推动垃圾分类的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落实还不到位。个别村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虽制定了垃圾分类工作责任制度、评比奖励制度。但有的村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下制定了方案,并没有严格抓好落实,有的工作责任制度不够完善,不够具体。  

(二)宣传发动工作还不够。村民对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要在短期内纠正村民的不良行为习惯有一定难度,还需加强宣传,加以正确引导,提高村民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一是部分乡镇和行政村垃圾处理设施比较简陋,还需加大投入。二是由于要求垃圾收集、填埋等场所要远离人群,运输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三是有毒有害垃圾处理还需加大治理力度。  

四、下步工作安排  围绕明年的工作目标,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统筹协调持续推进。镇政府作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主体,每月召开工作例会,讲评、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保证工作扎实推进。镇政府环境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按照分工,走村入户,加强指导、宣传、督促和检查。各村(社区)要抓好各项责任制度的执行,按制度实施奖惩,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二)加大保障经费投入。镇政府将农村生活垃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统一管理各村垃圾治理经费支出,保证专款专用。  

(三)继续抓好“五三一”工程落实。实施农村“五三一”工程,即:“五是村边、路边、河边、地边和山边;三是三条精品胡同;一个绿地微公园”,从而打造整洁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  

(四)督促检查严格考核。镇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乡镇和村进行检查,总结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考核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各村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包保干部的实绩考核力度。    

垃圾分类工作汇报范文第2篇

加快漯河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打造豫中南靓丽名片,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水平,稳步推进循环和低碳经济发展,根据国家相关精神和省、市具体要求,结合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际情况,现将我区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一、总体要求

为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治理系统,按照“市政府统一指导、区政府组织实施”的思路,结合我区区情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市场化运作、协调推进的垃圾分类制度,全面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水平,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

二、基本情况

1、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辖范围内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初步选定医专、气象局、党校、两镇镇政府、学校、福瑞家园、等1000户居民为示范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逐步扩大分类覆盖面。

2、以1000户单位居民为示范点,每5户配置1组240L分类垃圾桶,配备200组分类垃圾桶,每组分类垃圾桶分为4个,配备800个分类垃圾桶。给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发有四种垃圾袋,垃圾袋容量为8L,可降解,督促居民自觉对家庭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分类投放点选择在不妨碍交通的居民出行必经之处,确保公共场所的分类垃圾桶标识准确、醒目,以引导居民正确、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3、配备分类转运专用车辆,并建立转运机制。配备满足垃圾分类清运需求、密封性好、标志明显、节能环保的专用收运车辆。鼓励实行干湿分离的收运方式,配备4辆电动转运车,用于收集干垃圾,配备1台餐厨垃圾转运车,用于收集餐厨垃圾。

三、准备工作

1、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安排部署辖区村镇、社区、企事业单位召开全区垃圾分类工作动员会,把上级有关精神传达好,落实好,在全区范围内营造良好氛围。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国家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全区上下要提高政治责任心,扑下身子,按照既定方案,一件一件抓落实,一点一点抓细节,使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健康向前推进!

2、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协调村社区完成试点小区垃圾产生情况、垃圾成分调查;购置垃圾分类收集桶,做到合理布点、标识清晰,按要求配置专用手推车、运输车辆;确定餐厨垃圾处理单位和有资质的废物处置单位。

3、采取宣传栏、广场宣传及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等宣传手段介绍垃圾分类有关知识,提高全员做好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和准确性。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对保洁队伍组织培训,此项工作与前期准备工作同步进行。

4、在事业单位、学校和示范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收集桶及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等专门设施配置到位的情况下,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工作。

5、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对每户20元进行奖补,落实宣传活动、垃圾分类配套设施等有关经费,加快引进资源化利用及再生企业,加快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厨余垃圾处理厂的建设进程,多角度、多方位推进我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四、下步工作打算

1、加快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投入建设:示范点人口共1000户居民,每户按4人计算,约4000人,每人产生约0.5-0.75KG餐厨垃圾,日产生餐厨垃圾量约3000KG,在我区范围内建立3吨就地式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实现对餐厨垃圾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我区生活垃圾日产量约60吨左右,辖区内目前有6个垃圾中转站在运营,每个垃圾中转站容量约为8方左右,垃圾中转站清运能力薄弱,不能满足我区垃圾清运工作,可在垃圾中转站附近建立日处理量为10吨的生活垃圾、农作物垃圾处理设备,实现垃圾进行自动分选、磁选、破碎、 固液分离、油水分离、除臭、杀菌、烘干,发酵成有机肥,全部进行资源化处理,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利用、废物处置的无缝高效衔接。

垃圾分类工作汇报范文第3篇

一、总体要求

***作为垃圾分类工作试点单位之一,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武进区生态文明办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加强组织管理,坚持注重实效,着力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试点阶段垃圾分类工作的各项任务。

二、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夯实垃圾分类基础

***重点抓好住宅小区、主次干道和综合市场周边环境整治,做到垃圾分类工作与“美丽乡村”创建、示范道路(小区)创建、环境长效管理有机结合。

三、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基本情况

(一)前期准备

1、建立***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和***小区。

2、在试点小区中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次,发放宣传品***余份。使居民知晓率达到100%。

(二)制订方案,健全机构

***、***社区作为先行试点社区,按照要求对垃圾分类工作做统一部署,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按照垃圾分类工作有关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制订了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细则,以及责任主体、操作流程、管理标准等一系列制度,确保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着力宣传,营造氛围

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社区居民的支持,为了营造试点,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氛围,利用宣传栏、宣传展板、微信、微博等介绍垃圾分类有关知识,提高全员做好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和准确性。

(四)注重实效, 有序实施

按照实施方案,***广场计划发放分类垃圾亭*** 个,分类垃圾桶***组;***发放分类垃圾亭***个,分类垃圾桶***组;***发放分类垃圾亭***个,分类垃圾桶***组。***月下旬将购买垃圾亭、垃圾桶的申请报告递交至***,预计***月初资金落实到位,分类垃圾配置也及时安装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做好环境整治工作。从***月份开始,各社区、物业积极开展市容和环境整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市容环境基础。下一步,将继续巩固整治成效,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开展主次干道、住宅小区、综合市场周边市容环境的全面督查。

2、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市、区媒体资源和户外广告资源,大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标语、标识,推广垃圾分类基础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广大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3、加快垃圾分类设施的投入建设。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分类垃圾桶、分类亭、分类收集车辆等设施,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垃圾分类工作汇报范文第4篇

一是持续深化宣传动员。研究制定了《房山区党建引领垃圾分类社会动员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广泛开展社会动员,以社区为阵地,积极动员300余名社工志愿者、53家社区志愿服务组织、12家社工机构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知识和政策宣传。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依托工会服务站、社区青年汇、“妇女之家”等阵地和载体,发起“垃圾分类‘家’行动”倡议,发动广大党员带头签订承诺书,主动承诺践诺,截至目前已签订承诺书26万余份。

二是持续开展“桶前值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动“社区青年汇”“巾帼志愿服务队”“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等参与“桶前值守”,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分小萌”垃圾分类示范引导活动84场次。深化“上一线、做贡献”实践活动,推动4.6万余名在职党员、1.3万余名团员青年回社区村报到,每月至少认领2小时的“桶前值守”任务,累计服务时长超20.6万小时。加强“桶前值守”专业队伍建设,通过购买服务、公益创投、补贴奖励等方式累计动员5695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参与“桶前值守”。

三是持续强化区域联动。总结固化社区疫情防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经验做法,研究制定了《房山区巩固社区疫情防控成果推进社区治理工作方案》,将垃圾分类工作与社区治理工作有机融合,推动各级党组织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持续推动垃圾分类落地落实。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议事厅等,将垃圾分类纳入区域联动协商议事范畴,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共商共治作用。截至目前,已指导推动28个街乡、620个社区(村)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集中召开1次会议,有效解决了一批垃圾分类、物业管理等基层治理问题。

四是持续强化督导检查。建立健全“周查、月督导”机制,区社区防控组每周坚持对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并将结果以信息和周报形式报送区指挥部。区委组织部联合区城管委、区民政局共同成立五个督导组,每月以“四不两直”形式,对部分机关、学校、国企、医院和乡镇(街道)落实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了抽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区垃圾分类工作调度会上进行通报。

二、近期工作情况

垃圾分类工作汇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垃圾;城市;处置

现在城市在快速化进程的,同时城市中的建筑垃圾也在飞快增长。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同时,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带来的烦恼,其中建筑垃圾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占垃圾总量的30%~40%,因此如何处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建筑垃圾处理单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截至2011年,中国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存量已达70亿吨,可推算建筑垃圾总量为21亿至28亿吨,每年新产生建筑垃圾超过3亿吨。每年新增建筑垃圾的处理都将占1.5亿至2亿平方米用地,如果不及时处理和利用,必将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不利影响。

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于2005年6月1日起施行,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国家对建筑垃圾处置实行行政许可制,地方政府是建筑垃圾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建筑垃圾处置的迫切要求,现有的环境管理人员、技术力量的薄弱,廉洁有效地履行行政许可制度等一系列问题,成为社会管理者以及公众关注的热点。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引用电子化管理理念,从而实现科学化、标准化、透明化管理,解决环境管理人员、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避免人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二次污染,防止行政许可中出现消极腐败等问题,已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向,这一构想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果。

建筑垃圾处置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建筑垃圾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

1.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环境管理部门建筑垃圾处置行政许可审批系统体系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系统结构图

由图1.1可知,系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 日常办公:这是系统的核心部分,所有关于建筑垃圾处置行政许可审批的工作均在此模块中完成;

② 工地信息管理:系统将为每个处置工地设立的日常管理日志汇总,便于信息共享,实施动态监控;

③ 车辆信息管理:对全市建筑垃圾运输车信息进行集中式管理,为核发许可证提供基本信息数据;

④ 消纳场信息管理:系统将对消纳场信息进行日常汇总,以便于实时动态监控和查询;

⑤ 网上(垃圾处置)申报:建设施工单位及个人可随时通过网络申请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行政许可(登记)事项;

⑥ 网上(受理)审批:各旗县区环境管理部门统一通过该模块受理建筑垃圾处置行政许可(登记)事项。

⑦ 权限管理:根据不同的权限,允许不同用户执行不同操作。如各部门行政负责人有权增加、删除一个本部门用户或者修改本部门某用户的用户名、登陆密码;而一个普通部门用户只能修改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

⑧ 数据统计:对系统受理的行政许可(登记)事项进行自动分类、汇总,可按市、区、旗、县受理时间等不同要求进行统计查询。通过数据统计,系统可以有效地了解相关的信息,及时作出决策。

2. 系统运行体系设计

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系统,主要包含六个模块:网上受理申请模块、网络受理审批模块、受理权管理模块、数据汇总模块、处置工地管理模块和车辆信息管理模块等。系统的模块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系统模块结构图

由图1.2可知,系统运行模块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 网上申报模块,普通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进行项目(消纳场、垃圾处置、垃圾运输)审批的申请;

② 网上受理审批模块,单位工作人员、领导可以按照自己拥有的权限和职责范围对用户的申报进行处理;车辆管理功能,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对车辆的基本信息进行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