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讲忠诚:打铁必须自身硬,十八大以后最常出现的新语句,也是各级纪委日常工作中出现较多的语句,它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不但要业务过硬、能力过硬,政德也要过硬,政德是从政人员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思想作风、职业操守等多想素质综合体现。提高政德,不仅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做到依纪依法,更多时候还能做到以德服人,为日常政治建设营造良好政治氛围。

二、严纪律: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没有秩序不成章法,古语有云: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应坚定政治立场,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切不能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本末倒置。

三、立政德:秉持党性,廉洁自律,恪守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千百万共产党员为了完成党在各个时期的任务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忘我牺牲,开拓进取实践的升华。

通过警示教育,我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是必修课。只有坚守理想信念不动摇,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破底线、不碰红线,才能在为伟大梦想的不懈奋斗中不负重托,不断奋进。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作风。

二是恪尽职守、认真履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神圣的职责,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努力工作,恪尽职守,爱岗敬业。

三是警钟长鸣,加强纪律建设。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加强纪律建设,就要进一步加强对党章的学习,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从严治党的基础加以强化,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决不允许各行其是、阳奉阴违,自觉做到“四个服从”,坚决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和党的统一。深化思想认识,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会开展“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的重要意义 ,切实端正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以积极的心态参加警示教育,真正做到身入心入、心动行动,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四是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思想觉悟不会自然提高,党性修养也不会自然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心存敬畏戒惧,把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转化为日常行为重要规范,不断增强行为自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党组织信任、人民群众信赖的合格干部。时刻保持思考状态,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岗位的需要,才能不走弯路、不走邪路。要学理论、思规律,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要学业务、思招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知识和素质。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发展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德育的价值取向面临严峻挑战,道德危机和德育低效问题日益显著。“发展性”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用“发展性”理念反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求实的态度,也是一种建设性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用“发展性”的研究视角,首先是观念问题,而后才是实践问题。“发展性”理念的运用是基于“发展性德育”概念的提出。我国学者朱小蔓提出“发展性德育”概念,并以这一概念来认识当代德育的功能转换、目标转换和思维范式的转换。发展性德育是以发展人为目的,注重人的主体觉醒与主体发展过程的德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急待改进,可选择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对其价值理念的研究,并进行适当的理论嫁接和创新。

一、“发展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理论依据

1、社会发展层面: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因社会历史阶段而异。“综观历史和现实,世界上的德育存在三种基本形态,这就是原始形态的德育、古代学校德育和现代德育。”①从一定意义上说,三种性质的德育表明德育发展的三种水平、三个阶段,反映了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人的精神或者品德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德育的特点及其发展逻辑。社会主义德育和资本主义德育是现代德育的两种基本类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的一件法宝。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因为党注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变化的、发展的教育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历史时期、针对特定对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它的实施必然符合德育的一般规律,要同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具有“发展性”的特征。

其次,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树立科学的德育发展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指人、自然、社会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而且是指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要让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有意义,并成为主流思想,这就要求教育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我们需要一种广泛的、有活力的、有目的的总体教育观。”②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实践,扩大了道德领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目标、内容、功能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发展性”的价值理念。

2、德育实施层面:

首先,时代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发展性”转型。在全球性的社会转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一些困难。深刻的社会变迁、人的实际生存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必然冲击原有的教育思维;全球性问题对教育的挑战,片面的社会发展观使整个社会“道德衰退”;传统文化的保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化、表浅化造成了其功能上的封闭性与滞后性。教育目标“高大全”,教育主体错位,教育方式简陋,教育评价扭曲。而且,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意识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德育低效的现状不容忽视。在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构建“发展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要不断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改进创新,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

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发展性”的内在要求。“现代德育是一种科学化、民主化、社会化的德育,促进人的精神解放、个性自由的发展性德育,培养人的创造、开拓、革新精神的变革性德育。”现代德育为未来德育,即共产主义德育创造了条件,并且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这是它的内在要求。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主体性”和“发展性”是它的本质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存在着共产主义德育的因素,并且这些因素正在成长、扩大、变化着,并将实现由量变、部分质变到最终的质的飞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以共产主义德育为发展方向的,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具有“发展性”的内在要求。

3、人的发展层面:

首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德育的核心要求。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促进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促进群体的平等、协调发展,是德育活动的核心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且不断扩展的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和外延要比过去的认识深刻得多,丰富得多,它要求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个体能充分自由、全面地享有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成果;是人在体力、智力、情感和审美情趣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德育工作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这样的任务,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功能和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凸显教育的本质意义,必须真正走进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固有轨迹。大学生思想政治应贯彻主体性和发展性的价值理念,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经济伦理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教育、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等,都应成为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德育方法手段上,“发展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符合大学生发展要求的“自我教育”,并着力变“约束性自我教育”为“发展性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发展其积极的个性品质,促进大学生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从而具有悦纳自我、充满自尊、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发展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价值追求

1、本质内涵:

首先,注重大学生的主体觉醒和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性是人与自然、社会、自我关系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概括,是人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发展性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发展性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人本主义思想在其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核心,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持久的推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遗余力地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促进主体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追求人的德性自由发展这一最高价值目标。

其次,要求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情感能力协调发展。越来越多的经验和研究发现,德性发展与智育发展的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人的情感发展状态、水平,人的情感品质和能力,对于德育而言显得特别重要。传统德育发展人的道德“认知――判断”能力,但同样可能造就“只说不做”的虚伪之人、“两面派”和道德冷漠者。情感对于人的发展具有正向价值,情感最真实、内在地表征了人的意识、意愿和意向。“积极研究道德认知发展规律,这些原则得到了实验的证实。”④同时,“要克服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缺陷,这就是发展的情感方面,科尔伯格的体系没有对这种视域进行讨论。”⑤“消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道德认知水平与道德情感认同脱节的现象,因为情感不仅是得到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在个体道德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的地位、特殊的价值。”⑥通过“发展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

2、特征描述: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致力于以人为本。转变理念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源于以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其基本观点是人生来具有自我实现的内在趋向,只有充分尊重人的发展,施以合理的教育,人就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成为健全有效的人。人本主义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我教育”最为重要。“主体性”和“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十分关注学生的知、情、意、信、行的协调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人本”的角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把学生的合理利益、愿望、要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提高工作的成效。

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致力于协调性发展。致力于德育要素的协调性发展,是“发展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把德育诸要素相互关联、互动有序、协调发展才能带来根本性的价值。从人的价值视角来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社会道德与个人的道德需要相协调;从人的道德养成视角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他律与自律相协调;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与整个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的发展相协调;从人的道德理性视角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这是一个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习惯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⑦“发展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大学生德性的协调发展,使他们的价值赋予、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传递具有显著的社会本位的特征。

再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致力于连续性发展。现代德育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而连续发展的,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基于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社会新风,朝着共产主义德育方向稳步推进。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把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认为个体的品德成长就是一个按照一定的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德性的养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发展过程。主体的发展要经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凭借自身的发展水平有着量的扩张,进而才能产生阶段之间质的变化。每一阶段的协调发展又为下一阶段的可持续性打下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主体德性发展的规律,针对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发展特点,因人施教,促进其协调发展。

第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致力于超越性发展。从德育的价值特性看,超越性更甚于适应性,德育的超越性本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应该得到重视。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德育的前瞻性思考以及对将要出现的社会关系的思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有余而超越性不足。应该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培养和塑造学生,促进学生追求一种理想境界与行为方式,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状况,也要具备超越性的思维,为未来的共产主义德育打下基础。“发展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对社会现实的超越;第二,对道德理论的超越;第三,对道德个性的超越。面对道德危机和德育低效,强调德育的超越性,使德育真正成为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导向和规范作用的、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切实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体现着主动适应和能动发展的未来性特征,同时也是德育得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

注释: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33页。

[2][英]JohnHuckle,StephenSterling著,王明等译,可持续发展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34页。

[4][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等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5][英]彼得斯著,邬冬星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9页。

[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1页。

[7]周中之,伦理学[M],人民出版社,2004,第467页。

[8]傅大友、吴继霞,铸造灵魂之路--高校德育可持续发展研究[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表明,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视,也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阶级性、社会性的调整,对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共通之处在于都强调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关怀,都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关怀、尊重受教育者。然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亦具有明显地区别。人文关怀这一概念的侧重点在于“人文”二字,即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关怀,这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和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关怀。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则在于“关怀”二字,关怀思想要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不仅仅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也要全面体现关怀,要培养受教育者关怀人、关怀社会、关怀自然;在教育方法上要运用更人性化、更具关怀色彩的方法;在教育目的上,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突出受教育者的被关怀品质的培养。

    (二)关怀德育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1.此“关怀”非彼“关怀”在笔者提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以前,学术界比较广泛使用的是关怀德育这一提法。然而在细细研究现有的关怀德育理论之后,笔者发现,现有的研究与其说是关怀德育,不如称其为关怀伦理视野下的道德教育研究。可以说,关怀德育中的“关怀”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关怀”是存在着相当的差别的,可谓此“关怀”非彼“关怀”。简单地说,关怀德育中的“关怀”是狭义的“关怀”,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怀”是广义的“关怀”。关怀概念首先是作为一种伦理思想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尤其以西方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派为代表。美国学者吉利根(C.Gilligan)在批判科尔伯格“以正义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创建了关怀伦理,提出要注重道德教育中的“不同的声音”,她认为女性更加倾向于以关怀和责任作为核心价值来解决道德问题。之后,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Noddings)将关怀伦理应用到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道德教育的关怀模式。关怀伦理学的其他代表人物萨拉·拉迪克(S.Ruddick)、琼·特朗托(J.C.Tronto)亦对关怀伦理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关怀伦理逐渐地突破女性性别主义的局限,关怀的概念界定亦逐渐明确,被认为是人类共有的自然情感。可以说,西方关怀伦理学派为关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关怀理论传入我国之后,关怀伦理思想以及关怀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启示亦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亦仅局限于此,并没有把关怀放到更为广阔的古今中外思想长河中。而古今中外的关怀思想,如中国古代儒家的仁爱思想、西方的自爱、博爱思想,甚至佛教的慈悲思想、基督教的圣爱思想,这些都应该是广义关怀的应有之义。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概念,正是基于这种广义的关怀。甚至可以说,这种广义的关怀伦理思想与正义伦理思想共同构成了古今中外的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如果说正义伦理的要旨表现为做须做的事情、得应得的东西,那么关怀伦理的精义则是为了被关怀方的利益而自觉地做比须做的更多的事情、得比应得的更少的东西。”[6]可见凡是强调对人、对物、对社会重视、挂念、付出的思想,都是关怀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共同构成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这种建立在更为广泛的关怀思想基础上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更具有包容性、更富有生命力。2.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一词也可以分为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狭义的德育特指道德教育。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道德教育是指“把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可见,狭义德育,更加强调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而广义的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基本一致。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有不少学者常常以德育一词指代思想政治教育。关怀德育中的“德育”是侧重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所涵盖的教育内容则是较广泛的,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7](P4)5大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上也必然涵盖以上5个方面的内容,其关怀理念也必然贯穿于这5方面的基本内容中。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怀关系中,开展以关怀自我、关怀他人为主线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育,以关怀社会为主线的政治观、法制观教育,以关怀自然为主线的世界观教育。这也进一步说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缩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范围,而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和整个过程中,突出并坚持其中的关怀维度,以期在进行以关怀为主线的教育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

    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或形态,是关怀思想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在这一概念基础上衍生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联系在于二者都落脚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促使其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把关怀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一层更具温情的色彩。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引入关怀理念,所以在明确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前有必要对关怀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对关怀概念的理解是理解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首先,从中文字面上分析关怀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找关怀,得到的解释是“关心:关怀备至、亲切关怀,关怀青少年成长。”可见,《现代汉语词典》中关怀等同于关心。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进一步查找关心一词时,得到的解释是“(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关心群众生活,这是厂里的大事,希望大家多关点儿心。”。[8]可见,在中文释义中,关怀的对象包括人或者事物,关怀意味着对人或者事物的重视和爱护,常常关注、挂心、挂念。其次,如果我们从英文字面上对关怀概念进行分析,关怀则可以被翻译成以下英文单词或词组:carefor;showlovingcarefor;showsolicitudefor;solici-tude;thought。这些英文单词或词组的含义分别是喜欢、计较、尊重、照料;眷注、关注;挂念、渴望;思想、思索、关心。通过对关怀一词的英文释义的查找与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充分地理解关怀一词的含义,关怀不仅仅是一种尊重、挂念、爱护的心态,更是一种为了实现这种良好心态而进行的思索、照料的行为。关怀是一种在心理动机和行为结果上都强调关爱他人或事物的概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念和方法,关怀应该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关怀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主体、内容、方法等方面均有变化。而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言,与更加强调政治性或者阶级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加突出其中的关怀维度,强调关怀性和政治性并存。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关怀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上,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强调且致力于培养受教育者具有感知关怀、回应关怀、实施关怀的品质,进而最终促进被关怀者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是关怀思想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传统思政治教育中融入关怀理念,运用关怀方法,通过具有关怀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怀关系中,开展以关怀自我、关怀他人为主线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育,以关怀社会为主线的政治观教育,以关怀自然为主线的世界观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感知关怀、回应关怀、实施关怀的被关怀者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解读

    要正确理解上述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还需要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性和政治性、关系性和动态性、自然性和伦理性、情感性性和知性的辩证统一中去把握。这也构成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一)关怀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关怀性和政治性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与本质与两个不同的概念。本质属性的落脚点在于事物的一种性质,本质则落脚于事物到底是什么的事物。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的研究,迄今尚无定论。有学者坚持思想政治本质属性是一元论的观点,有的学者坚持二元论甚至是多元论。但有一点基本趋于达成共识,即认为政治性或者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之一。笔者坚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二元论,认为关怀性和政治性同时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之所以仍然把政治性视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因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强调社会或社会群体促进其成员形成符合这一社会需要的关怀取向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其中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符合这一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就明确地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在中国社会,这个“社会或社会群体”是指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这就决定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性或者阶级性的属性。这也顺应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关怀性也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符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强调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关怀理念融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试图通过更富有关怀价值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关怀敏感度、值得被关怀和懂得付出关怀的人。所以,关怀性不仅仅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一个特征,而应该上升到本质属性的地位。总之,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和关怀性的两大本质属性。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兼顾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双重目的时,更加侧重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加侧重培养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具有关怀品质和被关怀品质的人。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模范

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社会利益追求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以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范例,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及要素特征进行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这方面的专门论述相对较少。学者蓝江等人曾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都必须从参与社会实践的普遍大众出发,以培养参与社会实践的公民为目的,采用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来有效地开展思想宣传和教育”。李轩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适应生活在社会有机体里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价值取向的最普遍的全体大众的认知并与之相匹配的过程”。陈志勇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是“对主流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有效补充,是通过在课余活动、日常生活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卢岚则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草根性这一概念,指出“草根”一词具有“群众的”、“基础的”、“平民百姓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是其草根性存在的现实根基”。

另一方面,自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当代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要素解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要素、过程、结果有机联系、复杂动态的完整运行系统。其中,要素是构成有机系统的基本要件和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过程实施和结果实现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基本要素的大众化。只有充分发挥各基本要素的大众化效能,并且通过各基本要素紧密关联和互动作用,才能最终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应当从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着手,在分析、总结其各自特征的基础之上,在具体实践中加以整合,发挥其应用功效。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教育者的大众化意味着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者、传授者的角色不仅来自传统精英化色彩浓厚的专家、学者、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来自社会基层的普通民众,体现出教育者的平民化。

“‘平民’的根本含义应当指那些普通的民众,即最平凡的公民”。由普通民众担当思想政治教育者,并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否定与取代,相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视野下的教育主体拓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精 英化的一些缺陷与不足。

首先,教育者的平民化有助于优化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微妙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和效果。通常而言,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和较深的理论功底,以理性的思维进行系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是精英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特点和优点。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精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众之间的身份差距、居高临下的权威姿态和训导式灌输又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使之产生心理上的疏离,妨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事实上,“平等,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本质特征,也是处理两者关系的基本准则”,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光取决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是否进行真理的阐释、知识的传授,还取决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否平等和谐,取决于教育者能否真正为教育对象所认可和接纳。

平民化的教育者所具有的平实亲切的平民身份极大地淡化了教育者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拉近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双方建立起一种更加平等的关系,对于教育对象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例,全国道德模范是思想品德方面的楷模,是思想道德规范的引导者、教育者。但与传统精英型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同的是,他们来自群众,而且绝大多数是来自基层,他们是群众评选出的教育者,是群众身边看得见、过得硬、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优化,无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其次,教育者的平民化有助于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知到行的最终转化,离不开情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情感是个体内在或外显的主观情绪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促使认知内化和行动外化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马克思曾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列宁也认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积极的情感对于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催化、推动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传统精英型思想政治教育者常为人诟病之处就在于偏重于理性的灌输和抽象的说教,却缺乏与教育对象之间真情实感的沟通与交流。而普通民众能够胜任教育者之角色,则往往不以理论见长,而重在以情取胜。一方面,与教育对象相同、相近的生活环境或状态使他们更易对教育对象予以自觉的情感关注;另一方面,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又使他们具备了能够激发他人积极情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感化力量。人格魅力是指个体高尚的人格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一种自然的、非强制性的影响力,这种内在、持久的影响力可以促成教育对象心悦诚服的情感认同和共鸣。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在于教育者极具亲和力的平民身份、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更重要的在于教育者以其感人的事迹、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发起人们由衷的尊敬、钦佩、景仰、赞赏之情,其身体力行的表率、表里如一的言行具有更为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正是在情感力量的作用之下,人们接受心灵的洗礼,自觉提升思想道德水准,激发学习、效仿热情,从而顺利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教育对象

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进行教育、施加影响的对象。教育对象大众化是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领域和受众范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直接面向大众,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所以又可称为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教育对象全民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时代、社会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的思想意识的教育,是对人的生命的自觉关怀,本质上体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过传输科学、正确的思想理念、价值准则、行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在建构人的意义世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助于社会整体的和谐与进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针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教育,它还应当是针对社会大众的全民教育。实现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最大范围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时代背景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很多社会成员逐渐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不再隶属于某一具体的单位,具有很强的独立活动性;而另一方面,很多单位由于性质所限,也并无党政部门的实际领导。因此,以具体的单位为依托,由单位党委部门集中组织领导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整体需求。要想将游离的社会成员重新吸纳、聚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广度,必须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单位化、部门化的封闭性局限,以全体社会公众为直接教育对象,实现教育对象的全民化。

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恰恰是全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为它面向基层,面向全体大众,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群均纳入教育对象,实现了广泛的全民学习和参与。这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而且对于全体民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均有重要的意义。

3.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统领作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大众化要求正视社会发展现状和人们的思想状况实际,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不同社会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彼此区别的标志所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鲜明的共产主义方向,规定其根本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根本目标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因此,要想实现根本目标,就应当有步骤、分层次,使其与社会发展现状、与人们的思想状况实际紧密结合,使教育目标阶段化、现实化。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该规律指出,“教育者所提出的教育要求要适当超越受教育者目前的思想品德基础,有提升其思想品德水平的可能,同时这一超越又不能高到受教育者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 的高度”,两者之间应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对象从低层次、不自觉的“实然自我”向高层次、符合社会期望的“应然自我”的转变过程。教育对象在此过程中能否认可、赞同教育目标并愿意为之而努力至关重要。如果教育目标不看对象、不分层次、要求过高、跨度过大,忽视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觉悟差异,必然会脱离教育对象思想状况现实,使其“实然自我”与“应然自我”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从而导致教育对象丧失学习兴趣,放弃自我追求,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缺乏现实性,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风范作为对普通群众的道德要求,因而显得过于“远”、“大”,过于理想。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当具有不同的层次,应当是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对于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当要求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体现先进性;而对于普通群众,则首先应以基本的道德规范加以要求,循序渐进,体现广泛性。如果忽视教育对象思想道德水平的差异现实,强行“齐步走”、“一刀切”,必然会从根本上损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应当说,教育目标现实化是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重要特点。因为它旨在“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而这一目标既与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紧密关联,又十分符合广大群众的思想品德状况实际,具有努力、超越的现实可能,有助于群众提升现有思想道德水准,进而向先进目标迈进。

4.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具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客观依据。教育内容大众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回归生活世界,贴近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呈现生活化样态。

“生活世界”是西方学者胡塞尔提出的概念,标志着现代西方哲学思想的重要转向。胡塞尔批判了理性与价值分离的科学世界导致的危机,提出日常的“生活世界”是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主张回归生活世界,重新寻求人的本性存在和价值。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疏离生活世界造成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本质的要求与反映。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明显地存在着泛政治化、抽象化、理想化的弊端,表现为过多地着眼于国家、政党、社会的政治性需求,着力于抽象理论的论述、阐释,沉迷于高不可攀的道德宣讲、说教,却从根本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实践根基,忽视了对生活世界的人文关照。事实上,“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现实生活世界中主体性存在的生命个体,本质上是扎根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当源自生活、关注生活、融人生活,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满足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

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还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和建设功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从生活中来,还要到生活中去,最终是为了生活的向前向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不是对自在生活形态的简单描画和消极适应,而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自觉体现社会主导价值追求,建构主体精神世界,通过引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帮助改善其现有生存状态、提升生活品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显而易见,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教育内容生活化的生动体现。它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作为评定道德模范的标准,其实质是以此作为教育内容,对群众进行深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而社会公德是现实社会中人人都需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职业道德是道德原则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家庭美德是维系幸福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道德规范,它们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作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典范,全国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崇高品质孕育、体现于平凡、真实的社会生活。通过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可以激励、带动更多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世界之中提升道德水准、实践道德生活、充分感悟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5.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为实现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条件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众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真正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充分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众化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人性化关怀,实现教育方法的人性化。

人性化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思想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教育方法人性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向合乎人性要求的性质或状态的转变”,最终促进人的价值提升和人性完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中榜样示范法的充分运用,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性化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性化要求教育方法关注人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契合人的心理需求。需求是价值实现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是知、情、意、信、行等心理要素共同作用、均衡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有关注人的心理变化,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才能取得深入人心的教育实效。以往的榜样要求重在突出阶级立场、革命精神、共产主义道德风范等方面,因此,榜样的塑造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和拔高倾向。而在社会大众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如果还继续沿用以往的榜样塑造模式,显然无法适应时展的新形势,无法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契合了人们把握时代、关注生活、求真求实的心理需求,在榜样的塑造模式上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活动评选出的道德模范是当今社会我们身边生活着的普通民众,他们没有以往榜样“高、大、全”式的遥不可及,却如邻里朋友般真实可亲。他们的凡人善举使人们的心灵为之感动和震撼,他们的榜样示范也因此更为切实和有力。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性化要求教育方法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主体存在,人的类特性在于其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主体间性的关系表达,因此,教育方法既要有利于教育者主体的积极施教,也要有利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使其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开展自我教育。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运用的榜样示范法不同于以往自上而下、直接确立宣传榜样的传统模式,而是采取了中央发起组织和民众自下而上推荐评选相结合的做法,重在社会大众的参与和互动。人们可以选择报纸、网络和手机投票任一方式参与评选,还可以将周围的“身边好人”优先推荐。经过推荐、投票、评议、监督等环节,不仅评选出了广大群众心目中可敬、可信、可亲、可学的道德模范,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群众的教育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使群众在平等、互动的教育氛围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成为自己主动教育自己的主体,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1990年德国重新成为统一的国家,人们对于德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寄予厚望;但德国的体育政策并未遵循东德的模式即以竞技体育为中心,而是延续了西德以俱乐部体制为基础,以大众体育为核心,竞技体育良性发展的政策。德国统一以来,其体育政策呈现出俱乐部体制更加完善、大众体育进一步加强、竞技体育良性发展和学校体育自主性强等特点。第一,俱乐部体制更加完善。2006年5月德国体育联合会与德国奥委会2个独立组织合并为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DOSB),合并后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成为管理和促进德国体育发展的最高组织机构,各类体育俱乐部均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管理。这一举措使德国的俱乐部体制更加完善,有效地促进了德国体育的均衡发展,在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如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等方面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21]。第二,大众体育进一步加强。德国大众体育在体育政策、规划与措施方面除继续实施“黄金计划”和“德国体育奖章”制度外,又于1999年和2000年分别实施了“东部黄金计划”并颁布了《德国体育指南》[22],还于2000年发表了《联合声明》,而2002年开始的“体育使德国更好”活动又是一次大规模的全民健身活动。在两德合并后的近20年里,尤其是近些年,德国没有刻意追求竞技体育成绩,而是在全民中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大众从体育运动中获得乐趣。第三,竞技体育良性发展。统一后的德国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在夏季奥运会上赶超美国和俄罗斯,甚至落到了奖牌榜的第二集团,但这并不影响德国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在俱乐部体制下,越普及、越受人们喜欢的项目竞技水平越高,因此德国在冬季项目上始终保持在奖牌榜前2位。在一些影响力大的球类集体项目上,如足球、曲棍球和手球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德国统一后在2006年成功举办第2次世界杯足球赛,进一步扩大了德国竞技体育的影响力。综合以上因素,统一后的德国是名副其实的竞技体育强国,其竞技体育在俱乐部体制和宽松的体育政策下得到良性发展[12]。第四,学校体育自主性强。在学校体育方面联邦政府给予州政府很大的自主权,中小学的教学大纲均由各联邦州政府自己制定。例如,当德国的体育教育中要增加环境教育的内容时,各州制定的教学内容和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23]。此外,各联邦州均有与俱乐部合作的计划,通过这些计划进行选材或促进中小学生课外锻炼[24]。德国对体育师资的培养非常特殊,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学习2个专业,即在中小学除体育外还必须担任另外一项课程的任课教师,这样既保证了体育教师的水平,又使得中小学在调配教师资源时更加有利[25]。

    2德国体育政策发展的推动力

    2.1政治需要

    德国历史上有3个阶段(德国体操运动、纳粹政治体育和东德竞技体育发展)体育政策主要由政治需要所主导。在德国体操运动时期,这一体育活动发展成为一次声势浩大的争取改革的运动,目标是建立统一强大的德国和培养自由、自信的公民。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德国体操运动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纳粹政治体育时期,体育完全变成了政治的工具,彻底失去了它本应具有的教育内涵。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宣传人种的优越和培养战争接班人,国民意识、军事意识、种族意识、优化意识和领袖意识是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东德发展竞技体育时期,体育同样肩负着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冷战时期与西方国家对抗的政治任务。与纳粹的政治体育稍有不同的是,东德政府把重点放在发展竞技体育上,通过竞技体育的优异成绩为其政治需要服务。从以上3个历史阶段的体育政策及社会发展状况来看,当政治需要成为体育政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时,会给国家及社会带来伤害甚至灾难。

    2.2人本需求

    在另外2个历史阶段即体育教育学改革和西德平衡发展时期,德国的体育政策主要由人本需求所主导。体育教育学改革强调的是身体练习在生理学上的意义和价值,主张体育活动应注意儿童的生理、性别等特征,即将人的生理需求放在首要位置。这一阶段现代体育和女子体育开始普及,体育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有2个体育政策和制度对当时和后来德国的体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分别是“德国体育奖章”制度和“黄金计划”。西德政府采取了以大众休闲娱乐为主体、竞技体育自由发展的体育发展策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年,俱乐部体制逐渐完善,使西德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尤其是“黄金计划”的实施,使西德大众体育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以上2个历史阶段体育政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当人本需求成为体育政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时,体育事业往往能够平稳发展,其主要体育政策对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正能量。

    2.3两者平衡

    德国学者曾用一个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体育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个人与社会的相对关系(图1)。尽管体育教育政策只是体育政策中的一部分,但从图1中还是可以看出不同历史阶段体育政策的变化趋势。在博爱主义教育和德国体操运动、纳粹身体教育、东德身体教育、西德强化体育课程等几个时期,政治需要占据主导,制定体育政策更多的是考虑社会发展形势。在教育学改革和西德强调身体教育理论的时期,人本需求更加强烈,制定体育政策往往以人为本。在经历了数次从社会到个人,再从个人到社会的转变之后,现代体育教育学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在个人和社会的相对关系上如何平衡。类比到体育政策,或许人们最难把握的就是在政治需要和人本需求之间如何真正做到平衡发展。

    3对完善我国体育政策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政策经历了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深化体育改革、备战北京奥运会、和谐体育全面发展4个阶段。体育政策的演进呈现出4个特征:从竞技体育优先发展向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全面发展转变;从政府办体育向政府和社会共同办体育转变;从注重政治价值向注重经济和人文价值转变;从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转变[26]。借鉴德国体育政策发展历程及特征,对完善我国体育政策的启示如下。

    3.1真正转移发展重心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发展竞技体育、获得更多奥运金牌的最有效的体制,这种体制的效率在东德和我国均得到了最好的证明,但对竞技体育的高度重视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对大众体育的忽视。尽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提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战略,提出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协调发展”[27],但在执行时,“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要想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转移发展重心,一方面调整对于竞技体育的心态,另一方面加大大众体育的经费投入。只有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才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观及新时期国家和谐、科学发展的理念。

    3.2加大大众体育投入

    尽管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德国“黄金计划”的成功经验更多,尤其是在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管理和利用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28]。据报道,2012年我国全民健身计划中央财政投入经费14.5亿元,地方政府的投入无具体统计数据;而西德在1961—1970年平均每年投入经费为17亿德国马克(约合85亿元),当时西德人口只有我国的4.4%,未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人均投入经费已达到我国的133倍。如按照投入经费占当年GDP的比例计算,西德在1961—1970年10年间平均每年投入经费占这10年平均GDP(约为2万1584亿德国马克)的比例为我国2012年(GDP总量为51万9322亿元)的28倍;因此,我国想真正发展大众体育,政府必须大量投入经费,只有把大众体育作为公益事业来抓,通过政府无偿的投入,大量建设体育场馆设施,并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扶持社区体育俱乐部、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共同使用等方式,有效利用这些体育场馆设施,才能真正促进大众体育的开展。

    3.3逐渐转变政府职能

    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完全撤销体育政府主管部门,将其职能并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发展模式。德国虽然实行社会主导型体制,但其不同层次的政府部门也肩负着体育工作的管理职责,例如体育总体发展由内务部主管,学校体育由各联邦州文化教育部门负责,修建、分配、管理和维修体育场馆由市级体育局分管;因此,我国体育主管部门政府职能要从完全的政府主导型向混合型转变。近期可以尝试进行以下方面的调整:能够市场化的项目交给项目中心或相应的协会管理,各省、市体育局不管或者少管;暂时不能市场化的项目,尤其是我国的一些奥运优势项目,可以继续采取举国体制,由项目中心和各省、市体育局共同管理;基层体育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调整为修建、分配、管理和维护体育设施,把国家投入的经费用好,把国家建设的体育设施管好。只有政府职能转变了,才能“跳出”唯竞技体育的圈子,才能真正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更需要投入的大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