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繁殖和繁衍的区别

繁殖和繁衍的区别

繁殖和繁衍的区别

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第1篇

1、多。例句:下课了,老师布置的作业真的繁多,以至于我们没有休息时间;

2、兴盛。例句: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逐步走向世界强国;

3、生物增生新个体。例句:动物们的繁衍才可使它们的家族逐步壮大。

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第2篇

三亿五千万年前大鲵就和恐龙生活在一起,后来恐龙灭绝,它却顽强地繁衍生存下来,因此在生物分类学上,它又有“活化石”之称。

大鲵,俗称娃娃鱼,两栖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以上,体重可达180公斤以上,能存活200余岁。据资料记载,三亿五千万年前大鲵就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后来恐龙灭绝,它却顽强地繁衍生存下来,因此在生物分类学上,它又有“活化石”之称。

20多年前,秦岭山区的河流、山涧小潭边经常能见到大鲵的出没,它们的叫声听上去像婴儿在啼哭,为此当地人还视大鲵为怪物。但如今,人们已经很难再看到这种“怪物”的身影,也很少能听到它们的声音。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类频繁的捕杀,致使我国野生大鲵数量锐减,甚至濒临灭绝。

人类之所以大量捕杀大鲵,是因为它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疟疾等有显著疗效,且肉质鲜嫩、风味独特,其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因此,尽管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已将大鲵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明令禁止捕捉,但仍有不法分子为谋利铤而走险。

值得庆幸的是,有这样一支队伍始终为大鲵的繁育而活跃在秦岭的大山深处,他们就是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由张红星副研究员领衔的大鲵科研团队,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从事以大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研团队。

事业 薪尽火传

大鲵科研团队组建于1996年,当时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原所长方树淼为团队主要科研力量。方树淼是我国大鲵研究专家,多年在深山与山民和娃娃鱼打交道,在大鲵繁育生境保护、自然产苗与人工生态繁育工程技术、培养亲鲵、自然交配、产卵受精、孵化出苗等方面有许多创新发现,他设计并参与创办的陕西勉县大鲵研究所、西安就峪、宁陕县龙泉、宁陕县达文、城固胥水、佛坪沙坝等大鲵繁育场,现在均已产苗成功。方树淼还曾建议将娃娃鱼繁育项目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并编写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7年张红星调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后,一直跟随方树淼在汉中市勉县等地从事大鲵原生地自然繁苗的探索。由于此前在陕西省水产研究所长期从事水产养殖与科研一线工作,张红星积累了丰富的水产养殖知识和扎实的大鲵养殖理论,且科研技术和组织能力较强,成为了方树淼的一名得力干将。

2000年,方树淼退休,团队的科研重任落到了张红星身上,在课题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他一直坚持在野外观察和研究秦岭山区大鲵生境及繁育关键技术及大鲵仿生态人工驯养繁殖模式试验等研究,两年之后,基本掌握了这些技术所涉及的生殖和生态学问题。2003年至2005年,张红星研发的大鲵生态繁育工程与繁苗技术逐渐成熟,并在2006年产出了首批子二代大鲵苗,一举突破了大鲵繁育的关键技术难题。

2010年,大鲵科研团队迎来了两名80后硕士,分别是王启军和赵虎。像当年方树淼带领自己一样,张红星也带着两名新人在大鲵资源保护、人工繁殖、疾病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多项科研技术攻关实验。张红星没有辜负老师对他的期望,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知名度逐渐提升,所研究的技术给众多养殖企业(户)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内外同行和单位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随着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大鲵科研团队向单位领导提出拟建大鲵科学研究基地的申请,并获得大力支持,现已在宁陕龙泉大鲵养殖公司建立了“大鲵科学研究基地”。

成果 彰显实力

一张张获奖证书、一份份成果鉴定报告……这些成果都是大鲵科研团队能力的最佳佐证。风光的背后,是张红星和团队成员跋山涉水时洒下的汗水,是常年在外考察时的艰辛,是反复实验、不断测量时的坚持。每年几乎有160多天,张红星和团队成员都是在野外或养殖场度过,可张红星说这一点也不苦,一想到这项事业可以挽救濒临灭绝的娃娃鱼,就感到无上光荣。

在“大鲵规模化繁育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中,张红星带领团队在大鲵天然繁殖地蹲点实验观察,测定记录相关生态学因子的阈值,并实施大鲵繁育生境保护,设栏防洪、防逃,投放亲鲵养护,使大鲵繁苗成功。经过理论―实践―创新的不断反复,最终形成了大鲵繁育技术,并对其进行了推广应用。

2010年5月18日,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评审办公室委托陕西省水利厅,对该项目进行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项目不仅创建了大鲵规模化仿生态人工繁育模式,实现了大鲵繁育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还建立了大鲵集中繁育、分散养殖、统一销售的“大鲵养殖经济合作社”模式,具有重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最终,项目荣获第14届陕西省农业技术成果推广二等奖。

面对“秦岭山区大鲵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研究”项目,据张红星介绍,该项目通过大鲵繁殖生态学、精液离体保存、PIT标记技术应用、生长差异性研究,用基因识别与鉴定技术摸清了陕西省野生与人工养殖大鲵的基因类型、仿生态繁育场选址注意事项等,探讨了大鲵野生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因子及大鲵种群濒危机制,并制定了芯片标记与鉴定技术路线,实现了大鲵野生状态与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种质资源保护。项目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探索了秦岭山区大鲵解濒路线,形成了大鲵种质资源的保护对策,完成了人工养殖大鲵野化驯养的技术流程,此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大鲵人工养殖这一战略性新产业、当地经济和富民增收提供了科技服务和支撑,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2010年,大鲵科研团队凭借“秦岭山区大鲵规模化高效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张红星说,该项目是陕西宁陕龙泉大鲵养殖场技术人员和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渔业管理局等单位,依据秦岭地区大鲵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进展状况,特别是大鲵的繁育技术示范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提出的自选课题。“通过该项目,我们攻克了长期难以解决的大鲵规模化繁苗难关,实现了鲵―鳟兼养大鲵繁苗创新高的生产之路,使野生动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对当地自然资源和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共赢之路”。

张红星团队取得的成果远不止这些,其承担的“秦岭山区大鲵生境及繁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200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大鲵生态繁殖及种苗培育研究”项目获得2007年度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张红星发表了包括《秦岭山区大鲵生态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国大鲵的繁殖生态暨行为观察》等40余篇专业论文,并承担了“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技术研究”、“大鲵人工放流与监测”等7项科研项目,为我国大鲵种质资源保护和繁殖育苗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未来  矢志不渝

2012年是农业部渔业科技促进年,大鲵产业作为陕西省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项目,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肯定陕西省大鲵产业取得成绩的同时,陕西省渔业局局长刘兴连要求全省各地坚持“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大鲵养殖与发展园区建设并重”的原则,2012年继续做好大鲵研究工作。

在陕西省全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张红星被聘为“陕西省大鲵养殖与病害防治工作方向首席专家”,同时被选为“2011年度陕西省渔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张红星表示,业界的认可和肯定给了自己更加坚定的信心,未来团队将继续在大鲵人工养殖和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努力,并配合上级指示,在团队已经取得的业绩基础上,继续在种质资源保护、驯养繁殖、疫病防治三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第3篇

一、原核生物界

原核生物是指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不具有核膜、核仁,没有膜包围的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生物。如细菌、古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①细菌最普遍的繁殖方式是裂殖。少数进行出芽繁殖,如普通生丝微菌;有的种类还以很低的频率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将部分基因组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进行准。②放线菌通过形成孢子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③古细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多以二分分裂方式繁殖,少数支原体以出芽方式繁殖。④蓝藻又称蓝绿藻或蓝细菌,繁殖方式主要为营养繁殖,包括细胞直接分裂(即裂殖生殖)、断裂和形成段殖体(或藻殖段),少数种类可形成内、外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

二、原生生物界

原生生物是最简单的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内不具有细胞核和有膜的细胞器。大部分都是单细胞生物,亦有部分是多细胞的,但不具组织分化。

(1)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①二分裂是原生动物最普遍的一种生殖方式,包括等二分裂,如变形虫;纵二分裂,如眼虫;横二分裂,如草履虫;斜二分裂,如角藻。②出芽生殖又叫芽殖,指从生物体的母体上生长出芽,芽再经发育而形成与母体一样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变形虫。③多分裂,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多次,形成许多核之后细胞质再分裂,最后形成许多单核的子体。多分裂也称裂殖生殖,多见于孢子虫纲,如疟原虫。④质裂,这是一些多核的原生动物,如多核变形虫、蛙片虫所进行的一种无性生殖,即核先不分裂,而是由细胞质在分裂时直接包围部分细胞核形成几个多核的子体,子体再恢复成多核的新虫体。⑤孢子生殖是由亲体的特定部位产生许多称为“孢子”的生殖细胞,孢子不经结合,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如疟原虫、变形虫。

(2)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和)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①大多数原生动物的有性生殖行配子生殖,即经过两个配子的融合或受精形成一个新个体。如眼虫、变形虫、疟原虫。②接合生殖是指由两个亲体细胞相互交换一部分核物质后,再分开进行分裂生殖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如草履虫。

三、真菌界

真菌是一种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真核微生物,无光合色素,细胞壁含几丁质和纤维素。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菌,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

(1)无性生殖。指体细胞(菌丝)的断裂、体细胞分裂成子细胞、体细胞或孢子的芽殖,如酵母菌、各种无性孢子(如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的产生,每个孢子可萌生芽管,再形成菌丝体。无性生殖在真菌的繁衍和传播上起重要作用。

(2)有性生殖。真菌的两个可亲和性细胞核的结合。这种核的结合,是通过:①游动配子配合,又分为同配、异配、卵配;②配子囊,如接合菌类;③配子囊接触,如鞭毛菌、子囊菌类;④性孢子配合和体细胞配合,如担子菌类。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中核相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质配与核配相继进行;另一种是质配后,相距较长或很长时间才进行核配,即有一个相当长的双核期,以后再发生核配和减数分裂,这也是真菌独特的生殖现象。

(3)准性生殖。准性生殖是不经过减数分裂的方式导致低频的基因重组的一种生殖方式。常见于霉菌中,特别是不产生有性孢子的丝状真菌如半知菌类特有的遗传现象。

四、植物界

植物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真核生物。

(1)无性生殖。①孢子生殖是无性生殖中的高级方式。藻类、苔藓、蕨类主要行孢子生殖,称孢子植物。②营养繁殖是植物营养体(如根、茎、叶)的一部分脱离母体后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又称克隆生长,是植物界中普遍的繁殖方式。如人们常用的扦插、压条、嫁接等繁殖技术。③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

(2)有性生殖。①接合生殖是有性生殖的低等阶段,多发生在低等生物类群中。如水绵。②配子生殖。依配子间的差异程度可分为:1)同配生殖的两种相互结合的配子形态、结构、大小、运动能力相同,从形态上难以区分其性别。存在于较低等的藻类中。2)异配生殖的两种配子在形态、大小和结构方面有区别,同时有性别分化,通常大的配子活动性差,相当于雌配子;小的配子活动性强相当于雄配子,大小配子融合形成合子,合子长成新个体。多见于低等藻类。3)卵式生殖的两种配子其大小和形状相差悬殊。雌配子较大,常为卵形,无鞭毛,不具运动能力,特称为卵;雄配子较小,细长,有些种类的具鞭毛,可运动,特称为。精卵结合成为合子(受精卵),再发育成新个体,这是高等植物中最普遍的生殖方式。

(3)单性生殖。单性生殖是指由雌性或雄性生殖细胞未经受精而独立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包括孤雌生殖和孤雄生殖。如蒲公英和一些早熟禾类常可见孤雌生殖,也见于黄瓜、番茄中。

五、动物界

动物是自身无法合成有机物,须以动植物或微生物为营养,以进行或维持生命活动的多细胞真核生物。

(1)无性生殖。①再生作用是指生物体的一部分重新生成完整机体的过程。如涡虫、海星、海胆、水螅、海绵、蚯蚓等。②出芽生殖。如水螅、海绵、水母、珊瑚虫等。③克隆是指人工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是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组成的一群细胞或者生物的个体。

(2)有性生殖。①卵式生殖是大多数动物的普遍的生殖方式。依受精卵的发育方式又可分为:卵生、卵胎生和胎生。②单性生殖。可见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无脊椎动物中,昆虫中常见的蜜蜂、蚂蚁、家蚕、蚜虫和竹节虫等都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的。

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第4篇

如今的大丰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麋鹿保护区,繁衍出世界上最多的麋鹿种群,培育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麋鹿基因库。而在研究麋鹿的过程中,丁玉华明白,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就必须保护其生存环境——湿地。

结缘麋鹿

盘腿坐在床上的丁玉华,一开口便是麋鹿的“家长里短”。

1977年,从江苏盐城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毕业的丁玉华被分配到一家农场从事兽医工作。

在麋鹿回国之前,这个年轻的畜牧技术员并没有见过传说中的“四不像”。他只是听说这种动物“其角似鹿非鹿、面孔似马非马、尾巴似驴非驴、四蹄似牛非牛”。

实际上,这种不为世人所熟悉的动物曾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物,清朝时期只能被供养于皇家猎苑。只可惜1894年北京永定河河水泛滥成灾,冲毁了拥有120余只麋鹿的皇家园林。这些麋鹿最终流落荒野并被流民果腹。史料记载,不到1900年,中国再无麋鹿。

谁都没有想到,近一个世纪后,1986年8月14日,在江苏大丰的黄海公路上,一群蓝眼黄发的外国人驾驶数辆卡车,将39只麋鹿送到中国。

丁玉华回忆说,20世纪80年代,中英两国就香港回归问题达成一致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为庆祝这一谈判成果,决定赠给中国一批麋鹿。

最终负责“将麋鹿带回中国”的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科学家们。他们几经考察发现,江苏大丰的湿地环境最适合麋鹿的生存。“更可贵的是,当地政府也热忱欢迎麋鹿归来,他们不仅愿意拿出1.5万亩湿地,还可以提供几万亩后备土地供保护区使用。”丁玉华说。

作为整个大丰县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兽医丁玉华,被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选中,成为保护区的首位兽医技术员。“我当时特别高兴。”丁玉华回忆说,自己与麋鹿的缘分由此开始。

从“一无所有”到“世界之最”

“那是1986年5月27日。”丁玉华清楚地记着首次去往大丰保护区的情形,“我一上路就很兴奋。”

可是当他骑着自行车来到保护区,发现满眼都是一人多高的狼尾草,根本找不到所谓的办公地点。他沿着小路不知转了多少圈,才在高草深处找到一间简陋的茅屋。

“这里既是我们的办公室,也是会议室、会客室和招待所。大家进出门都要低头才行。” 身为技术员的丁玉华和保护区主任、保护区管理员三个人挤在这间屋里,甚至连张桌子都再难放进去了。“我们吃饭只能蹲在地上吃,喝的水要骑车到十几里路之外运回来。幸亏后来打了一眼井,才解决了喝水问题。”

艰苦的条件并未让丁玉华放弃。“麋鹿是中国特有的国宝动物。这个物种能不能在中国重引入(生态学名词,指把已经消失的物种重新引回原产地,以努力恢复其自然种群的行为)成功,能不能繁衍下来,这个责任很大。”丁玉华告诉记者,“我就是想让世界看看,中国人可以把麋鹿保护这件事做好。”

丁玉华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麋鹿回国后需要进行麻醉,以便进行病虫检疫。可是当时保护区里没人敢给麋鹿麻醉。丁玉华在求助外国专家时,专家的一句“如果你们做不了,可以邀请我们做”让他终生难忘。

决心给中国人争口气的丁玉华选择了自己动手。经过一年时间的摸索,他掌握了麻醉麋鹿的用药品种和麻醉剂量等关键技术指标。“没有麻醉技术,就不可能做好野生动物科研工作。在后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对超过300头次的麋鹿进行了麻醉,成功率是百分之百。”

在丁玉华看来,有些人的话是一种刺激,有些人的话则是莫大的鼓励。39只麋鹿在大丰生活一段时间后,时任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区负责人埃利奥特在对保护区进行一番考察后,由衷地对丁玉华说:“这里的麋鹿就靠你了。”

丁玉华和他的团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目前大丰保护区的麋鹿数量从1986年的39只增加到现在的1902头,已经占据世界麋鹿种群总数的48%。其中有196只麋鹿已经由全圈养变为全野生。丁玉华说,这在全世界也算得上是拯救濒危物种的伟大成就。“这个成就不是我个人的,是整个保护区的,是全中国的。”

1992年,丁玉华开始担任大丰保护区副主任。随着他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保护区的总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5万亩逐步扩建到4万亩。这里不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麋鹿保护区,在中国繁衍出世界上最多的麋鹿种群,更是在中国培育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麋鹿基因库。

保护麋鹿就是保护湿地

在丁玉华保护和繁衍麋鹿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到,要保护这种珍贵物种就必须保护它的栖息地——湿地。

“我们不仅要保护麋鹿,更重要的是研究麋鹿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丁玉华认为,只有把麋鹿本身的研究和环境栖息地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高效保护与管理。

丁玉华告诉记者:“我们的工作既让麋鹿得到繁衍,同时也保护了大丰这片湿地。”令大家惊喜的是,其他不少野生动物也在这片湿地上安家落户。

“我们这些年一共观察到了18类新增鸟类,而此前这些鸟类从未在大丰出现过。甚至还有些鸟类因为‘爱上’了大丰湿地而改变迁徙习惯。”丁玉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世界濒危鸟类东方白鹳本属候鸟,原本应该是每年冬季飞来大丰过冬,春天回到北方繁殖。但因为眷恋大丰湿地的优质环境,一对白鹳竟然改变了迁徙习惯,变成大丰的留鸟。“这对白鹳在前年繁殖了一对幼鸟,去年繁殖了三只,今年繁殖了两只。”

丁玉华告诉记者,保护湿地,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单靠保护区的几名员工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断向老百姓宣传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告诉他们保护湿地也能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

作为优质的旅游资源,湿地类生态系统也在近几年成为公众接近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选择之一。大丰保护区早已开展了生态旅游的开发。丁玉华认为,湿地资源应该“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在他看来,开展生态旅游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保护濒危物种、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让全社会都知道国家花费这么多精力去保护湿地和濒危动物的意义是什么。只有当人们真正了解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后,才会自发地参与保护。”

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第5篇

人类在生物界得到的帮助与启示最多的莫过于鸟类,鸟的自由飞翔助推飞行器的产生,改变了世界的距离,婉转动听的鸣叫催生了音乐的出现,丰富了人类生活,华彩靓丽的羽毛色,启发设计师的灵感,制作华贵的服装装点人类,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众多领域莫不以鸟为师,屡创奇迹。鸟类是自然界中具有超凡智能与技能的生物类群,千姿百态,魅力无穷,哪里有鸟鸣,哪里就充满生机。到过新疆的人都领略其地域之大,自然景观之美,民俗之特殊,资源之丰富,而观鸟拍鸟的朋友,只要光顾新疆,莫不流连忘返、回忆万千。新疆是鸟类的乐园,是观鸟和拍鸟人必访的福地。神灵的使者带给我们生命的召唤,自由的生灵扩展我们极致的想象,野生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伙伴。观鸟旅游将会和风光旅游、民俗旅游迅猛发展为新疆旅游的三大主流。

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孕育了多种多样的野生鸟种类

新疆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特点决定了野生鸟类的种类,三山夹两盆的格局造就出鸟类的生存环境,新疆生活着450多种野生鸟类,它们隶属于21目,65科,196属,占中国鸟目100%,科80.2%,种34%,其中140多种和亚种都是中国的特有或主要分布区。如白尾地鸦,全世界仅生活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是中国特有物种,同时也是世界濒危鸟。白头硬尾鸭、金雕、中亚夜鹰等也是新特的资源。全世界飞得最高的高山兀鹫、大天鹅,要高飞9000米,翻过珠穆朗玛峰,它们在新疆繁殖。重量最大的大鸨,体重28公斤,也在新疆繁殖。在其他省份难得见到的石雀、家八哥、赤胸朱顶雀、斛鸫,新疆一年四季都可见到。新疆是中国鸟类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在新疆我们可以领略惊鸿一瞥的美妙,也可以欣赏一鹤冲天的壮观。

新疆已经划定了38个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我区面积的13.1%。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生存繁衍提供了保障。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风光宜人,九曲十八弯孕育着美丽的天鹅,保护区建立以来,天鹅数量逐年增加,数量由1980年保护区成立时的2000余只恢复到目前的5000只~8000只,这也是新疆唯一为保护野生鸟类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湿地是鸟类较为集中的区域,如艾比湖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种类可占新疆鸟类的55%,青格达湖湿地鸟类达200种以上。

最近新疆天山申遗成功,被批准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自然遗产目录,这也是鸟类保护的一大福音。天山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冰川共有6890多条,总面积达95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冰川面积的16%,许多河流都发源于此。天山森林茂密、草原辽阔、水草丰美,各种植被类型齐全,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新疆的大部分鸟种都能在这个区域内见到,不用深入深山老林,只要驱车前往前山地带,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新疆是中国陆地面积第一大、国土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总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高低、南北、东西跨度都具全国之首,分别与八国相邻。沙漠、戈壁、裸岩和高山冰雪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占了一半以上;适宜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地方,除了大部分在山区的天然牧场以外,主要的还是大小河流出山口后形成的片片绿洲。分布在南北疆盆地边缘灌溉绿洲上的农田和居民点,其面积之和,仅占全疆总面积的3.6%,这种特殊的地貌环境却给鸟类生存留下了空间。如波斑鸨,对自然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生活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植被为蒿草一假木贼小半灌木,其间低地镶嵌分布着条块状的猪毛菜、骆驼刺等,为波斑鸨提供食物和隐藏躲避天敌,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该物种属跨国境迁飞的候鸟,迁飞路线和越冬、繁殖区域遍及中东至中亚以及印度西北部。我国是波斑鸨的主要繁殖国,每年波斑鸨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及周边繁殖,9月~10月几乎沿相同的路线飞回阿拉伯半岛越冬。因此,我国波斑鸨繁殖种群的保护状况,一直受到国际社会关注。近年来,新疆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高,波斑鸨繁殖条件得到改善,数量也有所增加。

植被种类丰富野生鸟天然的庇护所

新疆植被类型丰富,不同习性的野生鸟类都可以找到丰盛的食源和庇护的场所。主要植被分为草原区和荒漠区,植被类型7种,1.荒漠:年降水200mm,超旱生小型木本植物,占全疆42%。棕树鸲、沙即、漠即、棕尾伯劳、凤头百灵、亚洲短趾百灵、角百灵、草原百灵、巨嘴沙雀、蒙古沙雀、黑腹沙鸡、毛腿沙鸡、斑翅山鹑等荒漠鸟类生活在这里。2.草原:荒漠草原、夏草原、草甸草原、寒生草原。黑喉石即、白头鹀、黍鹀、灰白喉林莺、平原鹨、草地鹨、粉红椋鸟、紫翅椋鸟、云雀、棕尾其他鵟、普通鵟等很活跃。3.森林:乔木树种为主。星鸦、三趾啄木鸟,黑、绿啄木鸟,小斑、大斑啄木鸟等就很容易见到。4.灌丛:针叶和阔叶灌丛。金黄鹂喜欢在新疆高大的白杨树上筑巢,繁衍后代,白冠攀雀却喜欢在三五米的灌木上编织吊葫芦似精致的球形巢。宽尾树莺、靴篱莺、赛氏篱莺、新疆歌鸲等喜欢低矮灌丛。5.草甸:高山、亚高山、山地、低地和河漫滩草甸。鹀、岩鹨类大都生活在这样的区域。6.沼泽和水生植被:草本淡沼泽和盐沼泽。鹭、鹳、鹆鹬类喜欢这样的环境。7.高山植被:高山冻原,高山座垫植被,高山石堆稀疏植被。白翅雪雀,高原岩鹨,红、黄嘴山鸦,岩、柳雷鸟是这里的主人。全区地处73°40′E~96°18′E。34°25′N~48°10′N之间,在气候变化影响下,鸟类分布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区移动,速度比以往加快,繁殖和非繁殖的分布移动变化并不相同,多数分布范围缩小,物候期发生复杂变化,种群数量下降明显。新疆在我国处于较高纬度,海拔垂直落差大,鸟类冬季向低海拔偏移,夏季向高海拔偏移,活动区域面积大,这也是鸟类丰富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