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八下生物知识总结

八下生物知识总结

八下生物知识总结

八下生物知识总结范文第1篇

一、基本情况概述:

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教育改革精神,狠抓基础教育,努力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切实保证教育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有些概念很抽象,对于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同学们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窄,两级分化较突出,所带八(1)、(2)班学生差距较大,八(1)班学生活跃;八(2)班学生相对而言比较沉默寡言。

3、教材分析: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期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四、各章要求和课时分配

第六章力和机械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2:能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4:课时安排

本章一共6节,建议全章教学用8课时,其中新课每节1课时,复习总结和作品交流用2课时。

第七章运动和力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物质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用语言表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5: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6:课时安排

本章共4节,建议全章教学用6课时,其中第3节用2课时,其余每节各用1课时,总结用1课时。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估计自己站立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了解液体压强

的大小跟液体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4: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初步认识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课时安排

全章共3节,建议本章教学用5课时,其中第一节用2课时,后面每章用1课时,复习总结1课时。

第九章浮力与升力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4: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潜水艇浮沉原理。

5: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度的关系。简单解释飞机的升力。

6课时安排

本章共4节,建议用7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节用1课时,2节用2课时,3节用2课时,4节用1课时,复习1课时。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3: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4: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和宇宙的历程。

八下生物知识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八年级学生;持久性;主动学习;物理

没上八年级之前学生们听说物理可解开很多现象之谜,对物理充满着兴趣和期盼,但步入八年级之后,很多学生却出现了困惑,使得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减弱,慢慢地对物理产生了畏惧。作为八年级的物理教师应如何让这些刚上八年级的学生能持久地主动学习物理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上好第一堂物理课,开启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之门

第一堂物理课是物理教师开启学生学习物理之门的开始,它关系到学生今后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那么,该怎样上好第一堂物理课呢?

1.故事式引课

实践证明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引领知识和说明问题,能够使人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在上第一堂物理课时不可忽视故事式引课。义务教育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序言“科学之旅”,是以“海边拾贝壳的孩子”的故事来引入课题的,比喻学习科学的过程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充满乐趣和艰辛,从而轻松地给全书定下了科学探究的基调。为此,我们不可忽略了故事对新学习物理的学生所发挥的引领作用。

2.增强物理演示实验对学生的视觉刺激

物理实验对刚接触物理的学生而言,既新鲜,又神秘,正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和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最好时机。在第一堂物理课上除演示教材中“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和“小‘人’为什么会随着音乐起舞?”的实验,还可增设“往水杯中加满水,盖上硬纸板后倒转,观察里面的水会不会洒出来”、“往两张自由下垂的白纸中间向下吹气观察两纸是向外张开还是向中间靠拢”和“利用两个塑料吸盘互相挤压后,让学生亲自拔一下,体会大气压强存在的威力”等一些视觉效果较好的实验。这些实验现象与学生日常见识不同,学生实际观察到,就会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

3.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在观察了奇特的演示实验后,学生们就会非常想自己动手做实验了。这时可让学生做一做教材“想想做做”的简单实验:①用放大镜看自己指纹,是放大的;看窗外物体,是缩小的。②在倒置的漏斗里托一个乒乓球,从斗口用力往下吹气,移开手,小球不会掉下来。学生通过这些实验,经历猜想、假设和过程,得出意想不到的结果,就会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4.用事例说明物理学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除教材中牛顿将白光分解;彩色电视;万有引力;人造地球卫星;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机械摆钟制作等例外,还可增加爱迪生发明电灯;人造小太阳;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太阳能电池应用等在推动社会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的物理学家和事例。使学生知道推动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学,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5.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①善于观察,乐于动手;②勤于思考,重在理解;③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有了良好的学习物理方法,就如顺水行舟,学生也就更加乐于学习物理了。

有了开始的投入,才会有今后主动学习的持久性,所以作为八年级的物理教师不要忽视了上好第一堂物理课的作用。

二、在每节物理课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激情

当学生走进了有趣的物理世界之后,我们还要在每节物理课中不断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激情。下面提几点做法:

1.理论联系实际,物理就在身边

引入新的物理知识要多引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得出概念、结论后,再让学生寻思身边有哪些实例用到了这些知识。如:①可用蟋蟀声、锣鼓声和说话声等学生们常听到的声音来探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知识点去解释身边常听到的各种琴声、钟声和机械声等发声的原因。②在学习影响蒸发的因素时,可让学生思考:日常晾衣服和被单时,为什么要摊开晾在有阳光和通风的地方?从中讨论、归纳得出结论后,再让学生利用这些结论回答:平时晒稻草应怎样做?为什么?③在复习物态变化时,可用最常见的水蒸气、水和冰之间的转化来总结六种物态变化,然后让学生分析自然界中霜、雪、露、雾、冰雹和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亲切地感到物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就在身边,主动学习物理的热情自然就会高涨起来。

2.让学生参与更多实验探究

在演示实验中,要尽量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帮助安装器材;寻找实验现象;读写、核实数据;参与讨论和归纳。要注重开展学生实验,教材中测平均速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利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测量物质的密度等实验非常适合学生分组实验,从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协作能力和科学素养。另外,不要忽视布置课外实验,让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并做一些作品成果。有成就感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会增强。

3.在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给予适当的鼓励、引导和表扬

对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甚至基础好的学生有时回答问题,不能答到点子上,教师不能就此放过,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得出正确答案后,还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表扬,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

三、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从而增强学生对学习物理的自信,促使主动学习物理

学习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法之一,物理成绩如何,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作为物理教师该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呢?

1.教师应熟悉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

教师只有熟悉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让学生清楚哪些是需要认识、理解、操作和探究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自然就会好。

2.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

在课堂上教师对讲授的物理知识要进行设计,做到齐全、精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气氛活跃。另外,要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巩固练习和作业。

3.对物理知识要有系统性的复习

零碎的知识学生较易遗忘,而且刚上八年级的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归纳的能力较弱,所以在新知识学完后,指导学生对章节知识进行系统化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4.要有针对性的测试

学生只有在各种针对性测试中,才能高效地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学习中的不足,以便改进、补救和提高。

四、多与学生沟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性别和学习掌握层次不同,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心理影响。所以,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俗话说:“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了更多沟通,才有进一步交流,才能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发展。

另外,老师要以榜样去感染学生,作为物理教师应能体现出科学知识丰富,务实上进,有勇于创新、探究的科学精神。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才能更好地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八下生物知识总结范文第3篇

一、主题节日背景: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以往,这一天人们都会煮上香糯甜美的腊八粥,当吃着香粥时也预示着新年的脚步已越来越进。而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二、主题总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气氛。

2.了解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积极主动的参与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共度节日,给爷爷奶奶送上腊八粥。

三、主题领域目标:

健康:认识各种常见粗粮,知道人体需要吸收不同的食物营养,了解一些食物搭配的相关知识。

语言:乐意主动地欣赏诗歌体裁的作品,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话,态度自然,声音响亮。

科学: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的意识。

艺术: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引导幼儿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感受不同音乐形式的演唱风格,对音乐活动产生学习的兴趣。

社会:体验人与人相互交流、合作、沟通、关爱的重要和快乐,乐于与人交流。

四、主题参考课程

健康《多吃粗粮身体好》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基本的外形特征,并用清楚、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2.能主动地参与粗粮的观察与操作活动,合作地完成操作任务。

3.了解粗粮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懂得要爱惜粮食。

数学《数一数》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语言《腊日》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幼儿喜欢朗读古诗,并能通过声音和动作进行表演。

音乐《拾豆豆》

活动目标:

1、受和表现京剧曲调的韵味,并边唱边表演

2.初步懂得丰收不忘爱惜劳动果实的道理

科学《认识各种豆》

活动目标:

1.在感知各种豆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豆类的特征及用途。

2.了解、认识各种豆类食品,激发幼儿喜欢吃豆类食品。

美术《豆豆贴画》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豆子的特征及其作用。

2.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各种豆子进行贴画。

娱乐游戏《炒豆豆》

活动目标:

1. 学会念儿歌“炒黄豆”,并能边念边做动作。

2.掌握立滚翻的技巧,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乐意和同伴结对玩耍,体验民间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五、主题家长社会资源:

1. 建议家长在日常饮食中,特别是在吃腊八粥时,有意的介绍一些粗粮给孩子认识,并了解粗粮的营养价值。

2. 请家长讲一讲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以及风俗习惯,让孩子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准备。

3. 情感资源:邀请爷爷奶来幼儿园吃腊八粥,感受节日的快乐,增进情感。

六、环境创设:

1. 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 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 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 教室外墙制作两颗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 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

八下生物知识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明;科普教育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70-1

2007年国家林业局党组提出了建设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战略发展目标,旨在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全面提升林业对现代文明的引领作用。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隶属于北京市八达岭林场,现在已经被列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北京市校外教育协会会员单位。作为面向大众的开放性森林公园和科普教育基地,公园在生态文明和科普基地的建设中,主要是通过生态文化和科普基地的建设中实现。生态文化担当着普及生态文明的重任,它对于全体人民了解生态科学、热爱生态文明是非常必要的,特别对于青少年树立生态科学思想和生态文明观有很好的作用。

1 公园概况

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万里长城八达岭和居庸关之间,总面积4.4×104亩,公园隶属于北京四大国有林场之一北京市八达岭林场。公园最高峰海拔1238m,分布植物539种、动物158种、林木绿化率达到96%,为中国首家通过FSC国际认证的生态公益林区。公园主要景区有红叶岭风景区、青龙谷风景区、丁香谷风景区。

红叶映残长城是公园的最佳景观,其他还有暴马丁香、杏花、梨花、“望龙”系列景点等高价值独特景观资源。詹天佑修建的中华第一条铁路一“人”字形铁路位于公园境内。

因海拔高(平均750m)、森林茂盛和古长城隔挡作用,公园常年气温比市区低5℃,负氧离子含量极丰富,是首都春天离开最晚、夏日最清凉、秋彩来临最早且最艳、冬雪最富意境的地方。

2 生态文化和科普建设

公园自建设之初就非常注重生态文化建设,在全面调查公园分析公园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并在近几年初见成效。

根据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兴建了青龙谷景区入口近一公里科普长廊,长廊由十六块动植物卡通造型、生动各异的生态科普展示牌组成,通过形象的视觉效果处理来实现通俗易懂的森林生态文化宣传,并提供了系统的生物生态知识的阐释:建立完备的人性化指路系统,指路牌上不只标注了景点名还有距离元素,让人们清楚的了解现在人们所处的位置;丰富林业科普宣传牌示,公园以八达岭林场强大的林业技术支持为依托,建立了多样的林业科普宣传牌;景点解说系统与公园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相结合,让人们在游览的同时,了解本地区的生态文化;植物科普展牌,公园物种丰富,为人们了解植物,在美景如画的环境中学习生态文化知识。

森林公园具有丰富而多样的自然、人文资源,生态文化底蕴丰厚,是建立各类教育基地的理想场所。公园不断加大投入,提高科普解说牌的科学性、趣味性,寓教于乐,使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增长对自然的认知,接受自然生态科普教育,真正达到知性之旅。

生态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总和。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园积极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建设,建造展览牌示,展示人与自然关系;每年春天公园组织单位集体及个人进行义务植树活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公园内安装有人工鸟巢和动物饮水处,通过实物展示,加强生态道德的传播。

深度挖掘本地区的生态文化,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生态旅游,接受生态文化知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在综合调查公园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公园资源特点,公园策划了六大生态文化节,具体为杏花节,梨花节、丁香节、避暑节、红叶节、冰雪节;(2)开展生态林场一日游,让人们在参观生态林场的过程中学习生态文化;(3)建立碳汇造林示范基地,引导社会公众关注气候变化,提高全民保护气候的意识,为国家生态安全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做贡献;(4)“中国艺术家生态文化园”落户在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丁香谷,依托八达岭长城影响力大、人员往来频繁的优势,宣传生态文化,号召公众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祖国生态建设。

3 问题与建议

虽然公园在过去的五年中在生态文化和科普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限制公园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生态文化形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够,生态文化建设队伍薄弱等问题。

为了公园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1)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景区内的景点建设、牌示系统建设、观景台建设、游憩区建设、林问小木屋建设、生态文化建设、风景绿地的改造等;(2)加大生态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训练有素、具有森林保健基础知识的导游员和专业护理人员将深受欢迎。(3)加强生态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要在森林公园内逐步建立起一支生态科普教育的人才队伍,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到自然、生态知识的教育普及,广泛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深入人心。(4)加强生态文化产品的保护,积极采取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措施,加强幼林抚育和森林经营,尽快恢复森林环境,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5)不断开发生态文化新产品,重视对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开发一系列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丰富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向社会提供更多、更精彩、更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扩大林业对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建立森林体验营地、森林体验攀爬架、观鸟平台等。

八下生物知识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电学 重难点 方法 突破

一、避轻就重,巧抓重点

重点知识与其它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知识点往往由重点知识派生而来,教学中应集中主要精力,去讲深进透重点知识,非重点知识便迎刃而解了。若不深入挖掘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最终只会导致“剪不断,理还乱”的结果。当然,忽视非重点也是有失偏颇的,教学中应将重点、非重点知识结合起来,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使思维得到强化的训练,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例如,在初中阶段,一般认为电流表的电阻为零,电压表的电阻为无限大。把电流表当作导线,电压表视为开路;用字母标出电路图中三条导线相交的结点;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根据电流的路径及各个结点的位置画出简单的电路图;电流表和电压表复位。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计算的核心。它揭示了电学三个最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在运用欧姆定律时,应特别注意:⑴要明确定律中涉及的U、I、R。是同一部分电路的三个物理量。决不能张冠李戴把不属于同一电路中的U、I、R代入公式中计算;⑵公式I=U/R、U=IR 、R=U/I,单从数学意义上并无本质不同,但从物理角度必须注意因果关系,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是阻碍电流的内阻,不能错误地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也不能认为“导体两端没有电压就没有电阻”。

二、精讲善导,启发智能

启发教学是启发学生智能的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都明确了教学这一认识活动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过程,是学生这一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去接受教育的过程。事实说明,只有把教学中的主体思维启发起来,他们才能够主动地吸收新的知识,接受新的思想,教学过程中,强化对重点知识的启发,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实践能力。例如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可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

三、综合分析,总结方法

在进行知识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分析、归纳问题,对他们进行解题方法指导,强化系列训练是巩固、理解物理概念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有不少学生沉迷于题海之中,遇到困难头皮发麻、束手无策。究其原因,除了概念不清、规律不明、能力薄弱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抓住本质去透彻理解,不善于归纳总结解题的经验方法。例如不少初中学生反映,电学习题涉及概念、公式多,解题头绪多,容易出错。要突破这个难点,关键在于整理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在这里可以使用“表格法”帮助学生整理解题思路。表格的列,列出有关用电器的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四个物理量。

四、和谐统一,遵循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