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区域合作;云南;泛珠三角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02―5006(2006)07―0048―06

旅游产品结构是指旅游产品的构成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内容不同,可以把旅游产品结构分为组合结构、要素结构、地域结构、部门结构等,本文所指的旅游产品结构是指旅游产品的组合结构。根据国内外旅游产品的发展历程,可以将旅游产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的旅游产品结构都较单一,多以基础层次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国内外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变化,使得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同时,区域合作也对地方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必须在立足于区域内其他地方的旅游资源赋存状况、旅游产品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来确定自身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内容。

1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概况

1.1 泛珠三角区域整体旅游产品结构概况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湖南、福建、江西、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等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区)整体上是我国旅游业较发达的地区,受我国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市场特点的影响,泛珠三角区域的旅游产品也多以观光型产品为主,但与我国其他主要旅游区域(如长三角旅游区、环渤海旅游区等)的旅游产品现状相比较,泛珠三角区域的旅游产品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

从旅游产品结构看,虽然泛珠三角区域总体旅游产品还是以基础层次的观光型产品为主,但区域内务省(区)旅游产品构成差异仍较大。从整个珠江流域来看,其中,处于珠江出海口(下游)的广东、香港、澳门和海南主要以商务会展、美食购物、海洋度假、娱乐、主题公园、现代城市观光等旅游产品为主;处于珠江中游地区的江西、湖南和福建3省主要以山水观光、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为主;而处于珠江上游地区的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4省(区)则主要以自然奇观、民族风情等旅游产品为主(见图1)。区域内旅游产品结构的差异、旅游资源的差异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使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关系,进而为处于旅游业不同发展水平的各省(区)之间提供了较大的合作空间。

1.2 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旅游产品结构分析

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省(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旅游产品结构差异也较大(见表1)。

(1)香港、澳门旅游区位良好,旅游业发展较早,旅游业发展水平最高,两者的旅游产品发展层次都较高,香港以基础层次的都市观光,提高层次的购物、美食、娱乐和专门层次的商务会展等旅游产品为主,已形成观光、娱乐度假、专项旅游三足鼎立的产品结构;澳门则以提高层次的娱乐旅游产品为主。

(2)广东旅游区位良好,旅游业发展也较早,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主要旅游产品有基础层次的现代城市观光、山水观光,提高层次的主题公园娱乐、温泉度假,以及专门层次的商务会展等,但总体上仍以基础层次的观光型产品为主,正处于基础层次的旅游产品向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的旅游产品过渡的阶段。

(3)海南旅游区位良好,海洋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度假旅游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旅游业发展也较快,但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度假旅游产品没有得到突破性的发展。目前仍以基础层次的热带海洋观光、民族风情观赏等旅游产品为主,提高层次的热带海洋度假旅游产品虽已有较大发展,但仍未能形成主要旅游产品。

(4)福建、湖南、江西3省所处旅游区位都较好,但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福建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在泛珠三角区域内地9省区中仅次于广东;湖南、江西两省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在泛珠三角区域中处于中下水平,仅高于贵州和海南。但3省之间旅游资源类型较相似,山水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各有世界遗产地一处(分别为福建的武夷山、湖南的张家界、江西的庐山),故旅游产品结构也较相似,都以基础层次的自然山水观光、民族风情观赏等旅游产品为主。

(5)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4省(区)旅游资源都较丰富,但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四川、云南多年来处于全国第10位左右,广西处于全国第15位左右,3省(区)在泛珠三角区域中处于中上水平;而贵州多年来一直处于全国倒数10名内。4省(区)之间旅游资源类型较相似,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旅游产品结构都以基础层次的自然山水观光、民族文化考察等旅游产品为主,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的旅游产品发展缓慢。

2 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

2.1 泛珠背景下的云南旅游产品结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旅游业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培育起步、90年代的快速发展之后,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云南旅游业发展水平已居全国前10位左右和西部地区前列。但从旅游产品结构看,云南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基础层次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体的产品结构,多年来旅游产品结构一直没有变化,只是不同特色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不断完善和丰富(见表2),与旅游市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相比,云南旅游产品结构已不适应广大游客的需求。

在泛珠三角区域中,当前云南旅游产品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以基础层次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云南旅游资源丰度大、品位高、组合好,可开发的旅游产品层次齐全。但到目前为止,云南已开发旅游产品基本上都属于基础层次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基础层次的旅游产品所占比例过高,度假、娱乐、商务、生态旅游等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的旅游产品开发滞后,发展缓慢,规模小,所占比重极低,三个层次的旅游产品构成比例严重失衡,与云南多样高质的旅游资源赋存极不协调。

(2)主体(观光型)旅游产品开发水平层次较低。云南已开发的观光型旅游产品,档次较低,缺少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旅游资源大多还停留在表层开发阶段,旅游产品附加值较低,经营效益不高。旅游产品的开发水平层次较低,尚处于静态观光型的“初级产品”阶段,存在观光旅游资源的高等性能与已开发旅游产品的初级性的矛盾。在泛珠三角区域中,旅游产品的开发水平明显低于港澳、广东和福建。

(3)与泛珠三角区域其他省(区)旅游产品结构趋同。云南以基础层次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的旅游产品结构,与四川、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区)存在结构趋同现象。在旅游资源上与周边省(区)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所开发旅游产品类型也较相似。旅游产品结构和旅游产品类型的这种趋同性、相似性,加剧了各省(区)之间旅游产品的竞争,削弱了云南旅游产品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

2.2 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

2。2.1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市场对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

泛珠三角区域地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梯度,区域经济差异明显,由此而导致的区域旅游市场内部差异极大,各次级旅游市场对云南旅游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样。

(1)香港、澳门旅游市场强度最大,是我国内地最主要的入境旅游市场,也是云南主要的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目前,基础层次的港澳观光旅游市场发展已较成熟,急需向港澳市场推出能重复消费的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的旅游产品。

(2)广东、福建两省旅游市场强度很大,是国内主要的旅游客源地,也是云南主要的省外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该地区的观光旅游市场发展也相对成熟,对云南提高层次的避暑度假和专门层次的商贸、康体运动等旅游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3)湖南、江西两省旅游市场强度较大,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主要客源市场之一,但在云南的客源市场中所占比重很低,对云南的旅游产品尚不很熟悉,云南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对该市场的吸引力仍然较大。

(4)海南、广西、贵州和四川4省(区)旅游市场强度较小,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功能比客源地要强得多,但由于在地缘上与云南接近,也是云南重要的省外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对云南与本省(区)类型、层次不同的旅游产品较感兴趣。

2.2.2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对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

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之间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都较大,但内地9省(区)之间旅游产品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同构现象。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要求将泛珠三角区域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立足区域内各省(区)的旅游资源赋存、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产品结构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旅游产业整合、培育区域优势旅游产品等途径,推动整个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层次化。

(1)根据区域内旅游资源优势互补、旅游产品合理分工的原则,统筹泛珠三角区域和云南自身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配合区域整体旅游资源优势,结合区域旅游大环境,确定云南在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目标,实现区域内旅游产品的合理分布,最终形成分布合理、协调发展的泛珠三角区域整体旅游产品体系。

(2)把云南的旅游产品开发建设与泛珠三角区域整体旅游发展,通过产品合理分工与客源互送等,有效结合起来;配合区域内旅游产业各生产要素的整合工作,逐步解决区域内旅游产品重复建设、产品结构趋同等问题,推进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快区域整体旅游产品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进一步提升泛珠三角区域整体旅游产业竞争力。

(3)加强云南省人民政府与泛珠三角区域其他省(区)人民政府之间的旅游协作,加强与“大珠三角”地区的客源市场开拓与合作、与周边省(区)的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共同协商制定区域性的旅游产业政策,以调控区域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升级,解决各省(区)之间旅游发展各自为政、旅游产品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共同促进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和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和高层次化。

3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优化

3.1 调整方向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活动的日益普及,国内外旅游需求正不断向个性化和多样化转变。根据泛珠三角区域内外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及云南自身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优化的需要,云南必须提升基础层次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实现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的高级化;大力发展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逐渐形成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三个层次旅游产品三足鼎立的局面(见表3)。

3.2 调整内容

在泛珠三角区域中,除香港、澳门外,内地9省(区)基本上都以基础层次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急需进行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提升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旅游产品的比重,以促进泛珠三角区域整体旅游产品结构的合理优化。各省(区)在进行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时,应配合区域整体旅游资源优势,注意旅游产品的合理分布,开发特色旅游产品,避免出现旅游产品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

在泛珠三角区域中,云南具有开发高原湖泊度假、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较高层次旅游产品的独特优势;但从目前云南旅游发展状况看,云南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仍有较大的观光客源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因此,云南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近期(2006―2010年)应以提升基础层次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实现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的高级化为主,适当发展提高层次、专门层次的旅游产品;中远期(2010年以后)大力发展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的旅游产品,逐渐形成基础层次、提高层次、专门层次三个层次旅游产品三足鼎立的局面,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泛珠三角区域整体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见表4)。

3.3 调整途径

3.3.1 使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高级化

发挥云南自然生态、地质地貌、动植物资源等优势,大力提升石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玉龙雪山、苍山洱海、腾冲火山热海、珠江源、九乡溶洞等传统或已开发的自然观光旅游产品的观赏性和体验性,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增强旅游产品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合理开发“三江并流”、梅里雪山、老君山、高黎贡山、独龙江、大盈江等新兴自然风光旅游产品,对旅游资源进行精深加工,提高旅游区(点)的建设水平,对新开发旅游产品进行精心包装,建设成为泛珠三角区域内新的旅游亮点。

依托云南25个少数民族绚丽奇异的民俗风情,提高西双版纳傣族园、云南民族村、大理古城(白族)、丽江古城(纳西族)、宁蒗泸沽湖(摩梭族)、香格里拉(藏族)等已开发民族风情观赏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和娱乐性,丰富产品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深入挖掘云南丰富的民族风情和地方文化,适度开发德宏景颇族、元江哈尼族、沧源佤族、贡山独龙族、澜沧拉祜族、维西傈僳族、兰坪普米族等云南特有的民族风情旅游产品,打造泛珠三角区域内规模最大、特色最明显的民族旅游胜地。

3.3.2 大力发展提高层次的度假休闲、康体娱乐旅游产品

充分利用云南众多高原湖泊的资源优势,依托 部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新开发的度假休闲地,加强湖泊型部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加快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将其发展成为泛珠三角区域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度假区;加快抚仙湖、玉龙雪山、大理、西双版纳、腾冲、阳宗海、泸沽湖、普者黑等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将其建设成为泛珠三角区域内重要的旅游度假区。发挥云南为我国三大地热温泉密集区之一的资源优势,全力培育安宁、腾冲火山热海等以温泉康复疗养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温泉SPA”旅游产品。建设和培育一批以满足省内居民节日度假、城市休闲为重点的旅游度假休闲区。

充分发挥云南四季如春的气候优势和得天独厚的高原体育运动环境,根据泛珠三角区域内外康乐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开发和建设以高尔夫旅游为重点的康体娱乐旅游产品。抓好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发展,培育有影响力的国际高尔夫赛事,逐步实现云南高尔夫运动旅游的全面提升,形成在泛珠三角区域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尔夫旅游品牌,成为在泛珠区域内、国内和东南亚、东亚旅游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高尔夫旅游度假胜地。把红塔体育基地和海埂、呈贡等体育训练基地建设成为国际体育名队训练基地,发展高原体育训练产业,培育体育竞赛市场,带动云南康体旅游的发展。

3.3.3 积极发展商务会展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专门层次的旅游产品

充分发挥云南毗邻东南亚、南亚的良好区位优势和四季如春的气候优势,加快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及周边国家市场的商务会展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加快商务会展基地建设,把昆明建设成为泛珠三角区域内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商务会展基地,把玉溪、大理、西双版纳、腾冲、曲靖等建成次级商务会展旅游基地,在重点旅游区和度假休闲地发展一批中小型会展中心;加大各种会展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昆明国际贸易中心的改造和扩建;培育会展企业和中介组织,引入泛珠三角区域内国际商务会展管理经验,加快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商务会展组织和管理水平,打造泛珠三角区域内的国际知名会展品牌。

依托云南独特的地质地貌、动植物王国及世界生物基因库的资源优势,开发建设一批森林公园、热带雨林、高原湖泊、高山峡谷、草原风光、珍稀动植物等多样性生态和生物类型的精品生态旅游产品。依托“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把滇西北开发建设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基地;依托西双版纳、高黎贡山等世界生物圈和部级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泛珠区域内知名的热带雨林和森林生态旅游基地;依托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种类齐全的喀斯特景观,开发建设以石林、溶洞、沙林、土林、火山、泥石流等为重点的泛珠区域内著名的地质科考科普生态旅游基地;发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势,开发建设以西双版纳植物园和野象谷、维西萨马阁(滇金丝猴)、昭通大山包(黑颈鹤)等为重点的泛珠区域内知名的动植物生态旅游基地。

把加快云南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和文化产业建设相结合,以民族风情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小城镇、民族村寨等为重点,开发和建设民族文化旅游产品。重点抓好云南民族村、西双版纳傣族园、德宏景颇风情园、丽江黄山乡、大理喜州镇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民族村寨和民俗风情旅游区(点)的规划和建设;抓好昆明、大理、景洪、瑞丽、丽江、香格里拉、腾冲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保护提升丽江古城区大研镇、安宁温泉镇、景洪勐罕镇等一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小城镇,规划储备贡山丙中洛乡、勐海打洛镇、罗平鲁布革等一批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明显的旅游小城镇;进一步提升和办好以“泼水节”、“三月街”、“火把节”、“目瑙纵歌节”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增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对泛珠区域内外旅游市场的吸引力。

利用云南丰富的动植物、地质地貌、矿藏、古生物化石及文化古迹等资源,重点开发建设“三江并流”生态文化、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禄丰恐龙、帽天山古生物化石、李家山青铜文化、腾冲地热火山等在泛珠区域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精晶科考旅游产品。

发挥云南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烟草、水电、花卉等特色工农业资源优势,开发泛珠区域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吸引力的工农业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云南旅游产品内容。突出红塔烟草旅游、云南红葡萄酒业观光、云南白药、澜沧江百里长湖水电工业旅游和个旧、东川矿业旅游等工业旅游产品的建设;抓好滇中花卉生产、罗平万亩油菜花观光、西双版纳天然橡胶园、思茅万亩茶园、洱海梅果等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依托农家乐、民族村寨、生态文化示范村等的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品。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范文第2篇

的贸易结合度,表明双方关系十分密切,正是西南次区域和东盟的这种密切关系,使得双方的贸易交往不断增长。在这种增长中,西南次区域与东盟的主要贸易商品呈现出互补性,但是具体到农产品和机电产品,又各自呈现不同的特点。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上述阐述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西南次区域;泛珠;东盟;贸易关系

泛珠三角区域处于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和中心区位,它的形成和区域内的经济合作,成为中国和东盟开展贸易和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区域,而对区域内的西南次区域(广西、四川、云南和贵州)来说,融入区域经济,借助区域合作的力量,依托泛珠三角,开展和东盟的经贸往来,为谋求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一、泛珠内地9省区、西南次区域与东盟双边贸易规模情况

我们将泛珠内地9省区和东盟双边进出口总额统计后,制成表1以方便分析。

从表1中可知,横向来看,泛珠内地9省区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中,贸易总额主要由广东提升,广东在其中居于最大份额,对双方的经贸关系的发展贡献最大,西南次区域则处于比较次要的位置,比重较小,可见,在泛珠内地9省区和东盟的双边贸易关系中,西南次区域对泛珠与东盟贸易发展的贡献还是比较小的;从纵向看,西南次区域在5年中,与东盟的贸易量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在2003年突然发力,此后发展相当迅速,直到2005年,达到历史最高,这主要是因为泛珠在2003年筹划建立,形成泛珠区域后,西南次区域因其与东盟在地缘、历史等方面的密切关系,从此依托泛珠,加大了东盟的贸易往来,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其密切关系我们可以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来分析。

二、泛珠西南地区与东盟贸易结合度的分析

贸易结合度指数iij可以用下式来表示,即:

iij = ( xij / xi ) / (mj / xw )

式中的xij / xi 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占i国出口总额的比率,mj / xw表示j国的进口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率,如果iij>1,就说明i国和j国在贸易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果iij<1,则说明i国和j国在贸易上较为疏远。利用贸易结合度的公式,计算出泛珠9省区和东盟的贸易结合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到,泛珠东南、西南和中部三个次区域中,西南次区域的贸易结合度最大,远远超过其他地区,与东盟的贸易关系最密切,其中,云南贸易结合度排在第一,相比之下,与东盟贸易总额最大的以广东为代表的东南部却是最小的,这是因为广东虽然贸易额大,但是与西南次区域比起来,西南四省区的对东盟的出口占自身的比重要远远大于广东对东盟的出口占自身的比重,可见,与东盟的贸易对西南四省来说,对其经济推动和发展的意义要比东南部大的多,同时,从长远来看,这种密切的关系也会推动西南与东盟双方贸易关系的发展。此外,双方贸易结合度指数比较大也说明了西南次区域与东盟在比较成本优势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动态来分析,西南次区域2003年贸易结合度最大,为5.01,可是到了2004年却下降到4.76,贸易量上升,但是贸易结合度却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措施的实施(如2003年的中泰零关税的实施),对泛珠各省区和东盟的出口贸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农产品方面,包括西南四省区在内的泛珠地区与东盟的贸易受到极大的冲击,2005年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全面降税,对泛珠的冲击更大;另外,随着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除泛珠外中国其他地区与东盟的贸易发展非常迅速,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到泛珠与东盟的双边贸易。

三、泛珠西南次区域与东盟主要商品贸易关系的分析

从上述贸易结合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与东南和中部次区域相比,西南次区域与东盟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且这种亲密的关系也促进了双方日益增长的双边贸易总量,其密切的关系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的,这种必然性体现在西南次区域和东盟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方面各有所长,并形成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因而在贸易商品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泛珠和东盟的主要贸易商品表明:在农产品等自然资源产品上,东盟国家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如动植物油脂、木材及木材制品等产品,约占泛珠三角从东盟进口额的50%,其中,农产品方面,西南次区域约占10%;而在机电、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泛珠三角出口的比较优势强于东盟国家。如鞋类、纺织品与服装、金属制品和各式制造品等产品,约占泛珠三角对东盟出口额的五成,其中,西南次区域约占20%。在高新技术产品上,泛珠三角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对东盟出口较大,优势较强。近几年,东盟向泛珠三角出口的商品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矿物燃料和以木材、纸浆为主的非食品原料,泛珠三角向东盟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以交通工具、机电器为主的一般机械产品和纺织服装产品,西南次区域主要进口资源性产品,出口纺织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

在分析双边主要贸易商品的时候,农产品和机电产品作为西南次区域具有最主要地位的产品,是我们分析的对象,我们运用双边贸易专业化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定量分析方法,从双边的外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的角度来分析双方农产品和机电产品等主要贸易商品的特点。

(一)基于外生比较优势形成的产品竞争力分析

基于资源禀赋的外生比较优势形成的产品竞争力的特征,可以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双边贸易专业化指数)nx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nxij=(xij-mij)/ (xij+mij)

xij为i国第j种产品的出口值; mij为 i国第j种产品的进口值。 如果 nx的值大于0,则表示 i国是第j种产品的净出口国,表明该国这种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贸易竞争优势,且数值越大,优势越大;如果 nx的值小于0,则表明i国为第j种产品的净进口国,i国的第j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处于竞争劣势,绝对值较大,劣势越大。 该指数越大表明竞争力越强,如果以0.5为界作为竞争力标准,>0.5表明双方该产品属于垂直分工,或者说属于有明显贸易专业化分工倾向。

据此公式测算出泛珠西南次区域-东盟农产品、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到:

农产品方面。西南次区域的nx指数大于0,说明西南次区域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生产效率较高,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优势,但是,如果以0.5为界分析,西南次区域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并没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倾向,双方在农产品上竞争性还是比较大的,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中泰零关税实施后,包括西南次区域在内的泛珠会受到来自东盟水果和蔬菜的强烈冲击;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在西南四省区中,贵州的nx指数最大,和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是处于纯出口的地位,双方农产品专业化垂直分工程度最高,互补性大;而广西的最小,仅为0.14。

从机电产品看,西南次区域与东盟nx指数非常高,超过了0.5,说明西南次区域和东盟在机电产品上具有很强的贸易竞争优势,同时,与东盟在该类产品上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这种竞争优势体现在西南次区域在机电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与东盟的互补度较大,其中,广西、云南的nx最大,而贵州最小,且为负数,可见,广西、云南与东盟在诸如机电产品的贸易上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由于机电产品占了制成品的较大比例,以上nx也说明了,西南次区域与东盟的优势在于工业制成品,而在农产品等资源型产品方面的竞争优势略逊色一些。

(二)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内贸易

在对西南次区域和东盟主要商品的数据统计中,显示出农产品、机电产品同时存在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额,表明在该商品中有着互补性的贸易需求。我们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分析。计算公式如下:iit=[(xij+mij)-(xij-mij)]/(xij+mij)×100

其中:xij—— i国第j种产品的出口值;

mij—— i国第j种产品的进口值。

iit取值(0,100)之间,当iit=0,所有贸易都是产业间的;如果进口量都与出口量相同,则iit=100,当iit在(0,100)时,既有产业间贸易也有产业内贸易。如果以50为界,当iit>=50,主要是产业内贸易,当0<=iit<50时,主要是产业间贸易。据此,计算出西南次区域和东盟农产品、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见表4)

显而易见,农产品方面,双方iit>50,有较大的产业内贸易,是基于水平分工的贸易往来,从各省区看,这种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广西贡献的,广西的iit是西南四省区里唯一超过50的,并且大于75,说明了广西和东盟在农产品上有着高度的水平分工,与此同时,其他各省仍主要属于产业间贸易。

机电产品方面,西南iit很小,双方既有产业内贸易也有产业间贸易,但总的来说,仍主要是基于垂直分工而形成的产业间贸易,从各省区看,贵州的iit稍稍大于50。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2003年泛珠三角组建后,西南次区域依托泛珠三角,和东盟的贸易往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贸易增长十分迅速。随着双方贸易的增长,西南次区域和东盟的主要贸易商品呈现较强的互补性,具体到农产品、机电产品,西南次区域在机电产品贸易方面具有竞争优势,而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比东盟要差,此外,双方贸易商品虽已有产业内贸易的趋势,但是具体到农产品和制成品情况却不一样:农产品贸易在产业间贸易的基础上,呈现产业内贸易趋势,机电产品因为西南次区域基础相对较好,技术较强,所以,与东盟的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二)建议

1.西南次区域与东盟的贸易结合度高,与东盟的关系相当密切,当前要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质性推进、泛珠三角的组建等历史机遇,次区域内各省区加强区域合作,增强自身应对未来统一区域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通过积极改善交通运输、加快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以及加速建设网络信息系统等,加快发展和东盟的经贸关系,在不断克服障碍中取得双边贸易的增长

2.基于双方在以农产品为代表的资源性产品方面存在较强的竞争性,而且在此类产品中,西南次区域往往处于劣势,我们应当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重点培育具有较强竞争性的产品,避开没有竞争性或竞争性较弱的产品,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在包装、外形、品种等方面,实行产品差异化策略,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3.制造业方面,比如机电产品,泛珠三角机电产品工业门类齐全,配套协作能力强,具有优势,潜力较大,而东盟国家的基础工业相对薄弱,双方互补性大,机电产品需求较大,每年进口400-500亿美元,大部分属于中、低档机电产品,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质量较好但价格昂贵的机电产品而言,西南次区域此类产品物美价廉,与欧美产品相比,具有性价比优势,在东盟更容易打开市场。西南次区域应该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的机遇,加大对东盟出口竞争能力强的机电设备,特别是东盟急需的大型机电设备。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范文第3篇

1.1园区发展进程及规模

杭州市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从1999年至2002年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阶段。全市共投人资金6.39亿元,建成以大田作物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型园区252个,总面积34.42万亩(其中市级69个),主要体现了农业的生产功能,对于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从2003年至今的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阶段。根据((杭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和《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的建设目标,到2007年底,共投入资金16.97亿元(其中市财政扶持4750万元),建成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279个,总面积50.34万亩(2072甸个),养殖规模1121.38万头(羽、只),带动农户27.82万户,连接各类基地136.2万亩。通过开展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都市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

1.2园区的主要功能和成效

农业园区作为提升都市农业的重要发展模式和有效建设载体,在园区建设总体上遵循了依据规划建园区、因地制宜建园区、注重效益建园区、强化带动建园区等四项原则,基本形成了“可看可学可推广,有效益能带动”的发展态势,实现了三大功能,取得了三大成效。

三大功能是:从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文化功能来看,杭州市已建的279个都市农业示范园区主要体现了“一个突出一个重视二个拓展”的方针,即突出农业生产(产业)功能,重视农业生态功能,拓展农业的生活、文化功能。所有园区均体现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提高农业效益生产(产业)功能,如西湖区的龙井茶叶园区、萧山区的花卉苗木园区、余杭区的中华鳖园区、富阳市的芦笋园区、临安市的山核桃园区、桐庐县的蜜梨园区、建德市的蛋鸡园区、淳安县的蚕桑园区;以山区农业圈为重点,利用山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行农牧水产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生态农产品,重视农业的生态功能,如桐庐万强生态农业园区(果园一牧场);在杭州周边和小城镇附近,根据当地特点,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的基础,拓展农业体验休闲观光的生活功能和农业素质教育、农产品节日、历史传承的文化功能,如名胜区梅家坞茶文化村的茶叶园区、萧山区永富乐开心农庄蜜梨园区、余杭区鱼佬大农庄水产园区、富阳市新登半山鲜桃园区等。农业示范园区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发挥科技创新应用、先进展示示范、产业辐射带动等方面作用,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大成效是:

—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凸现。在已建成的279个园区中,主导产业为优势产业的有171个,占61.3%;特色产业64个,占22.9%;传统产业25个,占8.9%;以高效生态为特色的多种经营19个,占6.8%。由于坚持了高起点建园、规模化生产,强调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并充分考虑各地自然经济条件和产业基础,从而使园区成为产业区域发展的示范龙头,促进了各地自然经济条件与产业基础相协调的区域布局。如在城市农业圈中形成了余杭、萧山、西湖的花卉苗木园区、生产型休闲观光园区;在平原农业圈中形成了萧山、余杭、富阳、西湖等的特色水产、设施蔬菜、规模生猪园区;在山区农业圈形成了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的蚕桑、茶叶、干水果、中药材、高山蔬菜、竹业、生态种养园区。

—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示范应用,促进了生产能力提升。在园区建设中,采取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科技与基础设施的投人力度,279个园区投人总资金16.97万元,平均每个园区为608.24万元。园区内机耕道路、排灌沟渠(池)、生产贮藏加工等基础设施明显完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科技成果孵化等工作,园区成为了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的先行区。目前,无性系茶树、农桑12、农桑14和水产健康养殖、粮油轻型栽培、蔬菜设施栽培、畜牧无害化处理、水果套袋、微蓄微灌、频振式杀虫灯等一大批良种良法在园区率先示范应用,园区内良种覆盖率达到95%一100%,农产品产量和效益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注重龙头示范带动,综合效益增强。园区建设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企业化运作为主体的原则,注重产销一体化和品牌的建设,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并形成了“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基地+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基地十农户”、“农业产业协会十基地+农户”等运作模式。通过实行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与服务,园区内一大批农产品通过“三品”认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名牌(著名商标)产品认定,种植业(粮食除外)平均亩产值比全市平均水平提高了20%以上,提升示范园区内的产业水平,而且辐射带动了周边农业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全市园区建设带动农户27.82万户,连接各类基地136.2万亩,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共增。同时,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生产、高效经营管理方式均在园区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园区已成为提升全市农业产业的领头羊。

1.3园区的薄弱环节

杭州市园区建设虽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在都市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相对新形势下深化都市农业的要求而言,仍然存在三方面的不足。

—发展模式有待完善。虽然目前杭州市的都市农业园区建设规模较大,种植业、林业、水产等产业园区集中面积1000亩或区域面积3000亩以上的要求已经达到,实际平均规模达到了2072亩,初步呈现了核心区和示范区的发展格局。但是园区核心区一示范区一辐射区的发展模式尚未完全形成。一是辐射区不明确,示范区较小,影响了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部分园区核心区的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应用、生产经营水平不能同时领先全市同类产业,即核心区建设不突出,影响了园区的先进性和示范作用;三是园区规模差异性较大,小的园区只有500亩,大的达到10000万亩以上,造成园区功能发挥不平衡。

—产业功能有待强化。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目标是要突出其生产功能,即产业功能。目前虽然总体上达到了这个目标,但是产业功能还有待强化。如园区建设以核心区生产条件改善、生产技术设施应用为重点,园区内农业一产规模不够集聚,二、三产业不够发达或不配套,影响了农业区域块状经济的形成,不利于深化都市农业进程中产业带建设的整体推进。同样,由于基地建设规模不够大,园区的产业功能与其他生态、生活、文化功能较难兼顾、拓展、融合,影响了园区的综合效益。

—长效管理有待加强。经过2003年以来第二轮的园区建设,到2008年全市累计建成都市农业示范园区329个,点状产业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升级。但是,一方面,由于园区采取认定后一次性奖励的扶持政策,动态管理无抓手,加上点多面广,影响了园区长效管理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由于客观清况的变化,如一些园区因城市化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遭到破坏或毁损;一些园区因建设主体变更、土地承包到期而放松了建设管理;一些园区因市场或生产形势变化主导产业发生转变而滑坡;一些园区管理用地、银行信贷、农业保险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等等,凡此种种很大程度影响了园区持续作用的发挥。

2关于都市农业示范园区新发展的思考

围绕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强化都市农业战略定位,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按照《杭州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和《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实施意见》要求,笔者对今后乃至“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农业园区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设想,供共同探讨。

2.1关于园区的发展模式

园区建设的目的是树立先进典型,带动农业整体发展。因此,今后园区发展要实行“核心区一示范区一辐射区”三位一体的模式,这就要充分利用现有园区和基地建设的基础,从三方面人手:一是科学规划。依据都市农业和农业产业带布局规划,围绕优势特色和战略基础产业规划园区的布局、类型和数量,每个园区明确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建设的范围。二是突出重点。强化核心区建设、示范区管理、辐射区服务,要突出第一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延伸。三是扩大规模。要依托都市农业专业村、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强(状元)镇(乡)的产业集聚基础,将园区总面积起点扩大到10000亩,有利于“三区合一”建园、农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农民增收。

2.2关于园区的功能定位

园区要在建立杭州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的进程中发挥作用,就必须继续突出园区的产业功能,重视生态功能,拓展生活、文化功能,其关键是强化园区的产业功能。为此,可采取三项措施:一是明确主体,控制核心区规模。核心区的建设主体应为市场化基地的直接生产经营者,并保持规模适度(如主导产业500亩一1000亩),这样可以确保建设到位,提高生产能力,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示范功能。二是增加投人,促进农业三次产业集聚。支农资金要向园区倾斜,对认定为新一轮园区内的农业生产发展、贮藏加工、流通服务等项目要优先重点安排,以整体提升园区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强化园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三是实施动态管理,控制园区数量。万亩园区可以逐步推进,总量控制在30一50个,实行项目带动、优保劣汰的动态管理,建立园区的长效管理和扶持机制,确保园区功能的持续性。

2.3关于园区的建设内容

按照园区的发展模式和功能定位,园区的建设应围绕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的先行区、示范区、推广区来进行,园区不但要成为农业一产中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科技创新与良种良法应用、标准化实施与质量安全控制、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行等各方面的典范,而且要成为农业三次产业拓展融合提升的平台,如配套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产业型休闲观光农业基地。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广西农产品 区域品牌 产业聚集 特色农产品

[论文摘要]农产品品牌建设已成为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重要手段。广西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加速推进和实施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既是广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历史选择,也是走广西农业向世界的必然趋势。

农业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绝大多数农产品已从品种、数量短缺转为区域性和结构性过剩,消费方式也由纯粹的有形物质消费方式向通过物质消费追求精神享受的文化消费方式转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转向了品牌竞争。农产品销售难现象突出,增产不增收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农产品以价格参与国际竞争的时代将即过去,农产品品牌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品牌就是竞争力,农产品品牌建设已成为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重要手段,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农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保证,是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一、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义

广西南临北部湾,东接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西南出海大通道贯穿其中,是中国与东盟多区域合作的重要交汇点,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也是中国唯一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随着中国东盟国际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南宁及以中国和东盟两大经济实体为依托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环北部湾地区正在形成一个跨省区、跨世界的“环北部湾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被看成是中国沿海地区继环渤海湾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之后的新增长极。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广西成为大西南与外界经济联系的纽带,也将广西推向了大西南参与国际竞争的排头兵。2006年,广西将区域开放开发与国家战略利益紧密融合,提出“一轴两翼”的“M”型以及“两廊一圈”战略构思,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全局的基础上搭建了更加有效参与多区域合作的战略平台,广西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多区域合作的开放大格局中。 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无疑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广西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但广西农业发展十分落后,农产品生产经营满足不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农产品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的新的需求。广西农村一家一户式的生产方式十分普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极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落后,缺乏龙头企业,农户间、企业间缺乏合作协同,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十分突出。广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严重削弱了农产品竞争能力,直接影响农产品供给和价格、品质的稳定性末叶极大地制约了广西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广西农产品品牌少,整体品牌竞争力不强,高知名度的品牌不多。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滞后直接影响到了广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市场的开拓,阻碍了广西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的发展。

品牌就是竞争力,加速推进和实施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既是广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历史选择,也是走广西农业向世界、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农产品市场竞争水平的高低与农产品产地(区域)有密切关系,创建区域品牌是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广西既要做农产品品牌,还要做具有广西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国际化,使广西不仅仅是农业大省,还是农产品品牌大省,真正提高广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

农产品品牌,是使用在农产品上,用以区别其他同类和类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显著标记。农产品品牌是以农产品的产地、品种、质量等差异为基础,以商标、口号、包装、形象等为表现形式,帮助消费者识别农产品质量并形成购买偏好,传递农产品与竞争产品相区别的核心利益。农产品品牌也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为自己的商品或服务所确定的具有个性特色和竞争优势,并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名称和标志的组合,是消费者接受得到的对选购商品有支持作用的重要信息源。

品牌竞争是农产品竞争的主要方式,品牌竞争的核心体现在所塑造的品牌是否具强势、是否是名牌。农产品有品牌,但不一定是名牌。名牌是指在一定的行销区域内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信誉良好、经济效益显著的产品,是品牌做大做强后“质量、市场、效益”统一的结果,是一个集知名度和美誉度双高于一身的品牌。名牌一旦被创立则会在市场上产生一种张力和征服效应,反过来名牌的连锁效应会带动和推进更多的品牌成为名牌。名牌是强势品牌,名牌往往上升为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形成以生产区域地址为名的品牌。区域品牌具有区域性和品牌效应两个内容。区域性是指品牌一般被限定在一个地区范围内,并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品牌效应则指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域品牌既有一般品牌的特点,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强烈的个性;既代表特定的商品属性,又体现特定区域的价值感和文化。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个地域内农业生产经营者用的公共品牌的标志,它是以特定特色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的地域集聚为基础的。区域品牌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某种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品牌、乡镇级区域品牌、县市级区域品牌、地市级区域品牌、省级区域品牌以及跨行政区域品牌等。农产品区域品牌更便于消费者获取识别效应,区别其它地区同类产品和服务。良好的区域品牌具有正向的外部性,能够产生“晕轮效益”,使区域内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产品获得美好的形象,更加容易获得市场的青睐。区域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和机会、利益共享的特点。区域品牌的这种公共特征决定了品牌的“集体”或“联合”意义,使得诸多分散的小规模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能够利用“区域品牌”,以及分享品牌带来的增值收益。

根据品牌的使用体态,区域品牌有实体品牌和虚拟品牌两种类型。实体区域品牌和虚拟区域品牌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注册、以及感觉上的具体和抽象两方面。农产品是具体、可以感触得到的,因此经过注册就成为了具有实体表现形式的实体品牌,实体农产品品牌能够直接区别不同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产品,如“桂林三花酒”;区域名称经过注册成地理标志(区别特定原产地的标记)的均属于实体区域品牌。然而多数区域品牌是虚拟品牌,即是未经过或不能够注册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品牌,它仅仅是消费者对某一地域农产品的综合感受,如“广西龙眼”,虚拟区域品牌的形成是市场对该区域农产品品牌以及名牌接纳的结果,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虚拟区域品牌的培育更加具挑战性。无论是实体区域品牌,还是虚拟区域品牌,都是一个特定区域的共同品牌,是区域农产品的“代言人”。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则其同一性便决定了品牌的共创性和资源共享等特点,区域品牌为一个地域所共同拥有,这样便为地域农产品创“全国第一”、“世界闻名”等奠定了基础。区域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特定区域(县、乡、市或省)的“脸面”、是一张经济名片。 "

三、广西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对策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实现农产品品牌经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农产品区域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区域品牌建设与区域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应充分挖掘广西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做好产业聚集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农产品产业带和优势产业区,促使广西资源优势和特有区域优势转变为农产品品牌的竞争优势。

首先,明确品牌定位,突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清晰的品牌定位才有品牌核心价值的稳定,区域品牌的定位要从本区域的实际出发,在区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建立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蕴含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脱离了特定区域,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及产品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坚持独特性、优势性、创造性的原则,着力挖掘广西农业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挖掘广西地域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广西区域品牌既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又兼顾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品牌建设更有针对性。广西可借东盟国际博览会东道主地位,通过举办如农博会、农产品贸易洽谈会、招商会等形式进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地飞歌”、“三月三”民歌节和“印象刘三姐”、“梦幻漓江”等平台实施农产品的整合营销。还可运用区域品牌及其包含的资本进行发展、延伸,结合产业和产品档次,突出广西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兼容性”,树立起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提升广西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次,依托农业产业化,获取农产品品牌聚集效应。农业属于零散产业,单个农户或中小企业规模不利于区域品牌形象的树立,农业产业化是区域品牌创建的基础条件,农产品产业化经营能够满足品牌对农产品质量、规模和科技含量的市场要求。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实际上是农产品产业链条的延伸,是“你无我有、你小我大、你劣我优”的资源整合。广西可通过发展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的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提高聚集度,获取规模效应。如通过各种中介组织、或龙头企业将分散农户经营同市场需求联系起来,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生产和流通的各个主体有机结合、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机制。通过“农工商”联合,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市场化运作,降低农户的风险程度,而且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以及树立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

广西还应依托产业聚集获取农产品品牌聚集效应。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围绕某一主导产业的种植、养殖等大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组织、协会、科研院所等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并形成产业强势竞争力的现象。从产业集群的聚集性和区域品牌的关系来看,产业集群的发展将使当地产生优势产业群,从而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形成。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共同构成了地区农产品产业竞争力,良好的区域品牌必然是以大量良好的企业强势品牌为基础的,强势企业品牌构筑和充实强势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有效结合,既能表现地方名特农产品的统一形象,又能突出企业产品的个性和特点,两者相互促进、交互发展。

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也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重要条件。要建立农产品区域品牌就要有规模大品质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广西应以农产品“区域品牌”为介质,通过对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形成“虚拟营销组织”,使处于分散状态下的生产者、经营者实现集中,从而使广西区内“农户、基地、企业”获取聚集规模经济效应,增加集聚系统内产业对产品的有效供给,从根本上增强广西农产品及其产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再次,发展特色农产品,化差异、稀缺为区域品牌优势。品牌建设可促进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规模种植基地建设和专业化生产,反过来,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市场价值的提升,是农产品产业化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广西应努力瞄准市场需求和消费热点,依据农产品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重点抓优质新兴优势产业的发展,并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如广西桂北地区的罗汉果种植区,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九成。积极发展名、特、优、新等精品农产品,实现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转变到质量优化型增长。发展特色农产品可从农产品基地抓起,要树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意识。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打破地区、县、乡镇行政区划分界限,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绿色环保性、保健性、特色性和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低价位等比较优势,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整合区域资源,实行优化布局,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化战略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促进区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经济的形成。

确立广西农产品品牌特色,塑造品牌形象,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特色优势,化差异、稀缺为区域品牌优势。一方面以现有品牌企业带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另一方面以地域传统名优农产品和特有文化为基础注册商标,形成区域品牌,避免众多农户分散注册带来的品牌“窜货”;加大广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提升了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如广西“田阳香芒”等3个产品获得原产地证明商标,“容县沙田柚”等6个产品获得原产地域产品标志称号,灵山等23个县(乡、镇)被评为中国特产之乡,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品牌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品牌已不再是简单的标识或信号,区域品牌的效应与区域市场经济有着互为表里、互为中介、互相融通的关系。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定科学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规划,要结合当地农产品竞争力和资源现状,把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区域品牌建设结合在一起,并将区域品牌发展规划纳入到广西区域发展战略中。目前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品牌文化的国际融合性、区域内整体的整合营销能力、品牌资产及其增值、品牌管理组织及其制度等问题,如何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如何进一步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加强农产品自主创新等将成为广西品牌建设中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2]夏曾玉,优先发展区域品牌,商业时代[J]2003(18)

[3]翟艳平等,区域品牌建设于农产品竞争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4)

[4]熊明华,地域品牌的形象建设与农业产业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2)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范文第5篇

摘要:我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和区位抉择,不仅受到转出区产业结构和区位特点的影响,还受到转入区产业结构和区位特点的影响。本文对上海及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上海和西部地区的区位商判断上海最适宜转移的行业及转向的地区。结果表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上海集聚,而其他制造业正从上海转移出去;上海未来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更有可能是转向重庆、四川和内蒙古三省。

关键词 :上海;西部地区;产业转移

一、导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是制约经济有序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产业转移作为一种资源重新配置、产业全盘整合的市场自发调整方式,被认为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受到冲击经济增速放缓,原本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面临改变,为工业向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转移带来了机遇。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当前我国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中,上海产业转移形势更为迫切,产业转移趋势也更为明显。然而,上海应该转移何种产业,转向哪些地区,需要根据产业和区位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基于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分析

在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国民经济开始向前发展。这个过程也反映在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之上。图一可以看到,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明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92年,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二产业比重整体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国民经济处于恢复徘徊时期;第二阶段从1993年至1998年,三次产业的比重较为稳定,国民经济处于蓄势待发时期;从1999年至今,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平稳增长,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

图一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有关数据整理。

目前,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在10%左右,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在40%以上,产业结构向着良性方向发展。但是,就省市一级的三次产业结构数据看,各省之间差异较大。根据近十年各省市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情况,可将内地31省市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第二产业发展期已经或即将过去,开始步入第三产业发展期的省市,具体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第二类是第二产业正在发展,工业化顺利进行的省市,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6个省市;第三类是第二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态势良好的省市,包括湖南、广西、西藏和新疆;第四类是在第二产业发展上受阻或未表现出发展第二产业倾向的省市,包括海南、贵州、云南和甘肃。

由上述可知,上海属于第一类产业结构,目前工业化已完成,第三产业逐渐代替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动力。西部地区中,内蒙古、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和宁夏第二产业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在逐步走向工业化;广西、西藏和新疆虽还未迎来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的势头却发展良好,正在为步入工业化做准备;贵州、云南和甘肃却因为各种原因,要么没有工业化倾向,要么工业化发展势头受阻。由于产业转移要顺应各地分工的发展倾向,以目前来看,上海的第三产业已形成较强的集聚力,且第一产业比重已很小,未来将挤占第二产业份额,促使第二产业向外省转移。西部地区中,属于第二类产业结构的内蒙古等省份由于第二产业是未来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力,集聚力较大,因分工而产生的引力较足,成为上海转出的第二产业的承接地的可能性较大;属于第三类产业结构的广西等三省因未完全步入工业化,虽然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较强劲,比之拥有第二类产业结构的省份而言,分工程度较低,集聚力较弱;属于第四类产业结构的贵州、云南、甘肃三省则由于产业结构不偏重第二产业发展而难以成为上海产业的承接地。

三、基于第二产业内部分工的分析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是第二产业的主要部分。就上海而言,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属于高工业、低建筑业的典型结构,主要年份建筑业占比均在10%以下;西部地区相对而言建筑业占比较高,其中以西藏最为突出,2011年其建筑业地区生产值占到其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的84%。可见上海若要向西部地区转移第二产业,还需要考虑各地区第二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问题。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引入GDP区位商(Q)指标来进行分析。

GDP 区位商(Q)=即将A 地区i 产业的GDP()占全国i产业GDP()的比例与A地区的GDP()占全国的GDP(Y)的比例进行比较。如果区位商Q>1,则说明A地区i产业的生产优势大于全国该产业的平均水平,接近专业化;若区位商Q>2,则说明A地区i产业主要为区外服务,完全专业化。通过计算2002年~2011年上海和西部地区工业和建筑业的区位商,我们发现,上海的工业区位商大于1,建筑业区位商小于1,工业相对于建筑业更为专业化;但是,上海工业区位商呈下降趋势,建筑业区位商呈上升趋势,工业正处于向外转移的倾向中。西部地区中,除内蒙古外其他省份的工业区位商均未大于1,建筑业区位商除内蒙古外均未小于1,建筑业相对于工业在西部地区集聚程度更高,其中青海和新疆建筑业区位商一度大于2,而西藏建筑业区位商至2011年已超过6.35,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他省份建筑业区位商处于上升态势的还有云南和宁夏。这三省的建筑业专业化倾向不利于承接上海的工业转移。

四、基于制造业内部分工的分析

根据上述对地方产业专业化的分析,工业将是上海向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门类。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最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工业被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鉴于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且上海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均占比很小,这里以制造业为主要对象进行区域分工考察。

根据已有数据,选取制造业中20 个门类的产业历年总产值来进行制造业内部区域分工测度。为方便起见,现将20个产业进行编号:M1 农副食品加工业;M2食品制造业;M3饮料制造业;M4烟草制品业;M5纺织业;M6造纸及纸制品业;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医药制造业;M10化学纤维制造业;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14金属制品业;M15通用设备制造业;M16专用设备制造业;M1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M1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M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M2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然后将以上20 个产业分为四个大类:M1~M6 称消费品制造业,特点是资源依赖度低、化学污染小、产业产值低;M7~M11 称化学品制造业,特点是资源依赖度中,化学污染高、产业产值中;M11~M14称矿物加工制造业,特点是资源依赖度高,物理污染高、产业产值中;M15~M20称机械制造业,特点是资源依赖度低,技术密集度高,污染中或小,产值高。

通过计算上海和西部地区各省市2001年和2010年的制造业区位商,得出以下结论:

上海的制造业生产结构正在转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机械制造业为主导。其中M15通用设备制造业、M16专用设备制造业、M1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M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区位商均处于上升状态且大于1,M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区位商更是已突破2,成为地区主导产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M14金属制品业的区位商从原本2001年大于1的状态下降至1以下,专业化趋势越来越弱,可见以矿物加工和制造业为主的其他制造业正逐渐从上海转移出去。

西部地区的制造业生产结构以非机械制造业为主,但各省之间又有分化。

消费品制造业在诸省分工程度都较高,其中2010年内蒙古、广西、四川、新疆M1农副食品加工业区位商大于1,广西的区位商更大于2,是其主导产业之一;M2食品制造业在四川、贵州、西藏、陕西、青海、宁夏和新疆区位商大于1,在内蒙古的区位商大于2;M3饮料制造业区位商除在重庆和宁夏小于1 外,其余皆大于1,四川、贵州和西藏更大于2;M4烟草制品业在广西、重庆、陕西、甘肃区位商大于1,在贵州和云南大于2;M5纺织业区位商在内蒙古和宁夏大于1;M6造纸及纸制品业在广西、四川和宁夏区位商大于1。化学品制造业和矿物加工制造业方面,除重庆、四川、西藏外各省皆有集聚趋势,如2001年和2010年内蒙古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皆大于1,而M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 医药制造业和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区位商从2001年的小于1上升至2010年的大于1;广西M9医药制造业、M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2001年和2010年区位商皆大于1,而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也从原本的小于1变为大于1;贵州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医药制造业、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01 年和2010 年区位商皆大于1,且M8、M9、M11、M12 区位商皆处于上升趋势;云南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医药制造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在2001年和2010年皆大于1,且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区位商上升至大于1,M13的区位商也在上升;陕西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M9 医药制造业区位商2001 年和2010年皆大于1,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已大于1且正在上升;甘肃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1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01年和2010年区位商大于1,且M12区位商处上升状态;青海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医药制造业、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M1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2001年和2010年大于1,且M8区位商2010年已大于2;宁夏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在2001年和2010年皆大于1,且M8和M13区位商已大于2;新疆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始终大于1,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10化学纤维制造业区位商至2010年也升至显著状态,其中M7、M10区位商更大于2。在重庆和四川,这些产业的分工程度正在减弱,比如,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10 化学纤维制造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的区位商正下降或保持稳定;西藏由于制造业门类还很不齐全,除M9医药制造业和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外其他相关产业区位商皆不显著。由于污染较高、资源依赖性较强的化学品制造业和矿物加工制造业在该地区集聚,导致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此处逃离,比如,陕西、宁夏等地M15通用设备制造业、M16专用设备制造业、M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M2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区位商正在显著下降。

五、结论

通过以上对上海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和制造业内部结构的逐层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从产业结构上看,上海目前的产业结构演进倾向于发展第三产业,所以第二产业成为上海对外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上看,工业是上海第二产业的主体,并且其分工地位日渐下降,是对外转移的主力。从制造业内部结构上看,上海的机械制造业正在集聚,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尤为突出,无有外力影响很难对外转移,所以转移的主体是其他非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从产业结构上看,西部地区主要有三种产业结构。其中属于第二类产业结构的内蒙古、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和宁夏第二产业正逐渐发展成熟,有较好的承接基础;属于第三类产业结构的广西、西藏和新疆第二产业发展已经起步,表现出良好的上升倾向,承接条件次优;属于第四类产业结构的贵州、云南和甘肃则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倾向不利于发展第二产业,从而不适合承接产业转移。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上看,内蒙古工业比之建筑业分工优势更明显,适合承接工业转移;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建筑业比工业分工优势更明显,但已处于下降趋势,承接条件次优;西藏、云南、宁夏三省建筑业分工倾向呈上升趋势,不利于承接工业转移,其中以西藏最不适合。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消费品制造业在西部地区总体发展良好,呈集聚趋势;机械制造业在西部地区分布较少,发展势头走弱;化学品制造业和矿物加工制造业等高污染、高资源依赖型制造业在西部地区呈集聚趋势。其中,重庆和四川污染和资源依赖型制造业转移倾向正在增强,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吸引力正在增大;西藏由于缺乏制造业基础而难以提供承接制造业转移的基本条件,其分工倾向发展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建筑业更相关;其余省市的区域分工正走向发展污染和资源依赖型工业之路,并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产生排斥。

综上所述,上海由于区域分工倾向,转移传统非机械制造业的动力较足;西部地区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从区域分工上来说,引力最强的是重庆、四川两地,其次是内蒙古,广西、陕西、青海、新疆,宁夏、甘肃、贵州、云南稍差,其中以西藏最为微弱。所以,上海未来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更有可能是转向重庆、四川和内蒙古三省。

参考文献

[1]刘秉镰,胡玉莹.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识别与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0(15):82-85.

[2]俞毅. GDP 增长与能源消耗的非线性门限——对中国传统产业省际转移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12):57-65.

[3]万永坤.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效应的实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04-108.

4]龚晓菊,刘祥东.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及行业选择[J].产业经济研究,2012(04):89-94.

[5]罗哲,邓生菊,关兵.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分析与规模测度[J].甘肃社会科学,2012(06):90-94.

[6]叶茂升,肖德.我国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解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08):83-94.

相关期刊更多

曲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社区医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戏曲艺术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