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方寸之间教案

方寸之间教案

方寸之间教案

方寸之间教案范文第1篇

本次教学研究对象为两个班级共计72位学生,分4批分别实施项目教学。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一)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二)学制:三年制大专;(三)阶段:第三学期;(四)知识背景:具有制图、设计能力,掌握传统的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项目的基本信息

(一)本项目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本教学团队根据电加工的职业要求,综合考虑电加工课程的前后衔接,利用8课时,对本次实验课程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安全间隙、放电间隙、平动量的概念;2.能正确计算平动量;3.掌握电极的尺寸设计方法;4.掌握直壁型腔的精度控制方法。

(二)项目案例的选择

本团队设计了圆形直壁型腔的精加工作为教学案例(忽略深度方向的精度问题)。此案例有以下特点:1.具有代表性。此案例所包含的电极缩放、平动补偿等基本问题是绝大多数精密电火花成型加工要面临的问题;此案例所采用的方法适合所有曲率连续的直壁型腔的精加工。2.简单易操作。型腔和电极的形状很简单,容易被学生接受;型腔容易测量、电极容易制造,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参与程度。3.简化次要问题,突出主要问题。本项目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忽略了深度方向的精度控制问题,重点解决水平方向的精度问题。同时也放宽了加工精度的要求,降低测量困难,便于集中精力解决平动补偿等主要问题。

三、项目的准备工作

项目开始前应保证机床正常,准备好待加工的零件、夹具、量具以及制作电极的材料和车床、刀具。每一批参与的学生为16~20人,按4人一组分组教学,分为4~5组。

四、项目实施

(一)提出任务

提出零件的加工任务。指定加工条件C131~C126,要求学生制作电极、编写程序并加工。

(二)引导分析,提出任务并分组、分工

在教师的引导下,将项目划分成4个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小组的任务分别为:电极设计、手工编程、电极加工和检测及零件加工和检测。

(三)电极设计

1.在教师的引导下,首先讨论电极的尺寸的设计与型腔尺寸、放电间隙、加工余量的关系,厘清电极尺寸的设计思路;2.提出安全间隙的概念,用安全间隙代替放电间隙和加工余量;3.按照首条件(C131)的安全间隙对电极进行缩放;4.引导学生绘制电极图,标注尺寸。

(四)手工编程

引导学生参照数控铣加工的G代码编程经验进行放电加工编程。在编程过程中将遇到平动补偿问题,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在后续加工过程中,放电间隙变小,无法再放电,怎么解决?2.在后续加工中要不断减小加工余量,怎么实现?经过讨论,提出平动的概念。给出简化的经验公式,计算出平动量的理论值(数据填入略)。

(五)电极加工

1.在加工电极之前组织全体同学探讨以下问题:你能否将电极刚好加工到设计的尺寸?你能将误差缩小到什么程度?2.讨论之后,确定电极的制造公差并对电极标注进行修改,然后进行加工。

(六)电极测量

测量出电极的实际尺寸,在小组内讨论:电极尺寸小于原来设计的尺寸,会对型腔加工造成什么影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根据讨论的结果修改平动量(第一次修正),与之前的理论值进行比较。然后修改程序中的平动量。

(七)放电加工与检测

放电加工,然后引导学生测量型腔。如果型腔小于尺寸要求,则再次引导学生执行修改平动量(第二次修正)———加工———检验的过程,直到结果符合要求,加工任务结束。

(八)项目总结

1.教师引导,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1)电极尺寸是根据什么设计的?(2)为什么需要平动量?程序中的平动量是如何确定的?(3)怎样保证加工结果在公差范围内?2.请每个小组总结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参与本次任务学到了什么技能?

(九)项目执行效果评估

为了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了考核试题进行摸底考查(时间60分钟)。1.阐述放电间隙、安全间隙和平动量的概念。2.针对一个Φ150-0.06深10的型腔设计电极。采用的加工条件指定为C129~C124:请完成以下工作:(1)根据型腔要求和初始条件设计电极,画出草图,标出尺寸;(2)假设加工出来的电极尺寸为Φ14.55,请编写放电加工程序。

(十)评价结果与分析

方寸之间教案范文第2篇

课程设计应该提前准备,紧跟课程内容,充分挖掘业余时间,在不同阶段不断地修改完善相应的内容。把课程设计与教学同步进行。这样,在不增加停课设计时间的情况下,加大了课程设计的时间跨度,从而为提高课程设计质量提供了条件。通过系统教学把设计能力的培养扩展到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这两个教学环节中,使两个教学环节成为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对建筑设计能力的掌握。

1.1建筑施工图方案草图设计阶段

通常的情况下,课程上完了绪论、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也就是前四章的内容后,再加上早期工程制图已上完,学生对房屋施工图的方案设计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可以布置任务书,任务书的内容可以按教材上的任务书,单元式多层住宅楼设计。设计之前可查阅有关资料,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先进行草图构思,解决建筑功能分区与环境协调、平面构成、平立剖相互关系等问题,可要求学生做出若干个方案进行比较,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较为合理和完整的方案,并进一步细化尺寸及构造。平面设计是关键,先从平面入手,同时认真分析剖面及立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综合考虑三者的关系,按完整的三维空间概念去进行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单个房间设计是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而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使用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它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单个房间合理地组合起来。施工图的方案设计完后,上交进行第一次修改。

1.2构造设计阶段

民用建筑的组成分为六大部分,即墙体、基础、楼板地面、楼梯、屋顶、门窗。在课程中每一组成部分分一章讲解,每讲完一章指导学生在自已的建筑施工方案图上作出相应部分的细部修改,课程上完后整个修改过程就进行完毕。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夯实基础,又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学生也能把看似松散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体。同时利用了课后时间,节省了课程设计的时间。楼梯是建筑物中重要的部件。楼梯的净高在平台部位应大于2m;在梯段部位上应大于2.2m。在平台下设出入口,当净高不足2m时,可采用长短跑或利用室内外地面高差等方法予以解决。所以在本章节中作一个楼梯的大作业,包括平面图及剖面图的设计,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设计周阶段

在设计周阶段,指导老师要拿出详细的指导任务书,以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规定的完整施工图的设计。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实践经验,不知道一套建筑施工图的完整内容,容易漏掉一些细节,并且对图纸的内容往往表达不全,不完整,并且对已学过的制图规范记得不清,画图顺序颠倒,因此画图前要作出相应的要求和规定,以便作出质量较高、幅面较为整洁的设计图纸。对于设计指导任务书,其主要内容如下。

2.1图纸一律用手工绘制

2.2合理的图面布置

要进行合理的图面布置(包括图样、图名、尺寸、文字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做到主次分明、排列均匀紧凑、线型分明、表达清晰、投影关系正确,符合制图标准。

2.3绘图顺序

一般是先平面,然后剖面、立面和详图;先用硬铅笔打底稿,再加深;同一方向或同一线型的线条相继绘出,先画水平线(从上到下),后画铅直线或斜线(从左到右);先画图,后注写尺寸和说明。一律采用工程字体书写,以增强图面效果。

2.4重视尺寸及名称的标注

①外部尺寸、内部尺寸、纵、横定位轴线编号及门窗编号、标注房屋各组成部分的标高情况、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出楼梯的位置、楼梯间的尺寸、起步方向、楼梯段宽度、平台宽度、栏杆位置、踏步级数、楼梯走向等内容;②注意线型的粗、中粗、细线的应用区别;③在底层平面图中,通常将建筑剖面图的剖切位置用剖切符号表达出来;④建筑平面图的下方标注图名及比例,底层平面图应附有指北针表明建筑的朝向;⑤建筑平面中应表示出各种设备的位置、尺寸、规格、型号等,它与专业设备施工网相配合供施工等用,有的局部详细构造做法用详图索引符号表示。

3注意问题

方寸之间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功能;课桌椅;创新设计

1多功能课桌椅研究背景

“机构分析与零件设计课程案例教学法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项目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协作精神,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高职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机械创新、设计、制作的实践工作能力。根据教改目标设计了学生非常熟悉的课题“教室用设备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作为学生的课后任务。教学改革课题组选定“新型多功能课桌椅的创新设计”作为课堂案例教学法创新实践的课题,以引导学生通过本案例的学习能举一反三完成自己的课题任务,从而实现机构分析与零件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的目标。课桌椅是学校的主要设施,是学生上课和学习的主要用具。目前大学教室最普通的一种课桌椅是双人或多人桌椅连体式的,无法根据学生身高来调节,其舒适性不够,而且这种桌椅还特别不适用于一些边讲边练的设计课程以及自由分组需求。此外,利用计算机和手持终端进行学习并通过互联网完成作业成为未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趋势。基于这种情况,现有的课桌椅已经不能满足个性化的生活和学习的需求,迫切需要设计舒适、简洁、个性、有型且能满足现在和未来大学教学所需的课桌椅[1]。

2多功能课桌椅设计目标和实现方案

2.1设计目标

教室课桌椅的基本功能包括坐、书写、阅读、收纳、绘图、手工、实验等。考虑到便携式计算机会被引入课堂,因此课桌椅要兼具电脑桌功能。另外,大学宿舍离教学楼较远,因此课桌椅既要能满足上课学习的需要,又要能满足空闲时休息和做课后作业的需要。课桌椅还要能充分运用人体工程学,舒适、简洁、个性、有型,适合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有些课堂还需要课桌椅能进行自由组合。课桌椅的设计目标就是尽量满足这些功能要求。

2.2实现方案

基于以上目标,将课桌椅的主要功能概括为以下几点:①桌子作为普通课桌使用,桌面水平;②作为电脑桌和制图桌使用,桌面可调节成水平或倾斜,提高计算机操作和绘图时的舒适性;③桌子可轻松地自由移动,方便教学需要时自由组合,不移动时桌腿放置稳固;④课桌椅要能作为具有书写功能的沙发休闲椅,满足空闲时休息和做课后作业的需要。与方案二、三比较,方案一在桌腿与高度调节装置使用齿轮齿条高度调节机构,其零件制作与装配要求较高,工艺性与经济性较差。方案二由于桌面分成两块且支架安装在桌体侧面,相比整体美观性比其他两种方案差,加之没有增加高度调节机构,创新性也较差。3种方案的评分见表2,选取得分最高的方案三为本次设计的实施方案。

3多功能课桌椅的各项设计及材料选择

3.1总体尺寸设计

根据《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GB/T3976—2002)中高校非固定式课桌和课椅的主要尺寸,结合设计目标确定课桌椅的关键尺寸,详见表3。桌面宽度与桌面深度比国家标准尺寸大是考虑到这张课桌要作为制图桌和电脑桌使用,靠背上缘距座面的高度和座面的有效深度也在标准尺寸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可提高使用者休息时的舒适性。

3.2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总原则是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尽量采用学校现有的废料,尽量运用型材以减少机加工,从而降低设计和制造成本。1)桌椅框架设计。桌体考虑装箱体积最小和运输方便的需要,采用分块设计制作组装成体的方法。试制时为了减少加工量可做成一体。先根据总体尺寸确定桌面板的尺寸为800mm×600mm×20mm,考虑到美观性和安全性在其四角上要倒圆角。后板宽度和厚度要与桌面相同,组装后才能贴合,外观也更合理;因为桌体在转换后作为座椅使用,所以后板的高度尺寸要与靠背上缘距座面高度一致,尺寸确定为800mm×400mm×20mm,考虑美观性和安全性,后板上面两角要设计R100的圆角。底板的尺寸由后板和桌面确定为750mm×495mm×20mm,但考虑人体工程学,底板前侧切去一R500弧形,使人腿放置得更舒适。侧板的三侧面分别与后板、底板和桌面连接,考虑人体工程学的需要,桌面组装后要与水平面倾斜8°,侧板的上侧面应为8°斜面,其余尺寸由与之连接的板料尺寸决定。所有板料的厚度可根据所选材料强度的不同进行调整。为连接可靠和装拆方便,各块板的连接构件可采用长螺栓与特制异型螺母连接。2)三角架与桌面角度调节装置设计。三角架上面与桌底板连接,下面与竖杆连接,在装配体中起支撑桌体的作用。因为三角形的稳固性故采用这种形式,又因为桌面的角度需要调节,因此支架的前支撑需要能调节长度。因为桌子高度较高,只有左右两个三角架与桌体连接,其上下和前后的强度足够,但左右方向会发生弯曲,特别是作为椅子使用时,要承受人体的重量,需在两侧三角架中间增加一个横档连接,增加左右方向的稳固性和承重能力。三角架与横档采用螺钉连接。桌面角度的调节装置机构原理如图2所示[2],机构运动处于粗实线位置时,桌面与水平面成8°倾角,当机构运动到虚线位置时,桌面成水平。3)脚架与高度调节装置设计。脚架下面要安装小脚和轮子。由于桌子高度需要调节,所以脚架上还要安装高度调节装置,为了保证其强度,将脚架设计成工字型结构,工字的四角上安装小脚,中间横档上安装高度调节装置。在横档的两端安装两根竖杆,使三角架能在竖杆上自由上下滑动。桌子高度调节装置用丝杆螺母传动机构来完成,丝杆的长度由桌子高度调节行程决定,采用上下两头加上行程限位销。为减少加工面,将螺母设计成分体式,螺母装在套筒内,套筒既起到保护丝杆的作用,又起固定螺母的作用,套筒的长度由丝杆的调节长度确定,为防止螺母在套筒内转动,径向加一沉头螺钉。套筒与脚架用螺栓连接。丝杆的顶头设计一个手柄安装孔,丝杆穿过上横杆中间孔,在横杆上下都用销来限位,以保证丝杆带动横杆一起上下移动。在丝杆螺母机构中,螺母不动,丝杆旋转带动上横杆、三角架和桌椅框架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桌子的高度。脚架与丝杆螺母调节机构图见图3。4)桌脚设计。桌脚是桌子的重要部件,它直接与地面接触且承受桌子自重及桌上物体与人体的重量。本桌子要轻松地自由移动,方便教学需要时自由组合,每个桌脚要装一个万向轮。万向轮的尺寸根据桌腿的宽度确定,直接从配件市场找到合适的规格买回。每个万向轮与桌腿用4个M4的螺钉连接。桌子不移动时,桌脚要能固定且保护万向轮,因此其尺寸要比万向轮的外轮廓大。因此采用U型的结构,桌脚与腿的连接采用铰接,这样将桌脚转动后抬起,使轮子着地,桌子就可轻松移动。此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桌脚的两种工作状态如图4所示。5)桌面支撑装置设计。桌面有两个位置,一个是与桌体连接,还有一个是在桌体作为椅子座位使用时,桌面放置在人的前面。因此,要设计一个装置,使桌面与桌体分离后能支撑桌面,且该装置不影响桌子的外观。经用三维软件多次仿真模拟,决定采用图5所示的转动导杆机构作为桌面支撑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且不影响外观的特点。收起时放置在桌肚内,放开后,导杆处于前面位置,使桌面放置其上,实物效果如图6所示。

3.3材料选择

课桌椅按使用材料分为4类:木制课桌椅、钢木课桌椅、塑钢课桌椅、混合材料课桌椅。考虑到桌子的多功能性,桌体和桌面采用实木制作,考虑到试制时间和成本,用木工板代替。支架和桌腿材料要具有一定强度和良好的焊接性能,因此选用碳素结构钢Q235-A。采用管材,从而在保证同样强度和刚度条件下能减轻桌子的重量。桌面倾斜角度调节装置及桌子高度调节装置采用铝合金,重量轻,易加工,便于操作。

3.4外观设计

运用三维设计软件对课桌装配体和零件进行外观色彩设计和渲染。考虑到学习环境需要宁静和自然,桌体选择灰白色作为底色,蓝色为点缀。桌腿用黑色体现其支撑稳固有力。桌脚的色彩为蓝色,好比桌子穿上了水晶鞋,从而使整个桌子灵动起来,有较强的艺术性,如图7所示。多张桌子布置的教室一改沉闷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4新型多功能课桌椅的创新特色与预期应用前景

该新型多功能课桌椅是在分析研究现阶段和未来大学教学过程与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的。设计时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其创新点在于能经简单调节实现多功能课桌和舒适型单人学习桌椅两种不同使用模式。作为多功能课桌使用时桌面可调节成倾斜,能提高使用便携式计算机和看书时的舒适性;桌子脚可调节成固定式和自由移动式两种形式,自由移动式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分组学习时课桌的自由组合;桌子带有挂钩,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电源插座可根据需要添加在后板上。作品色彩经过精心设计,搭配和谐美观。该多功能课桌椅适用于制图教室、计算机教室、普通教室以及实验实训室等场合,特别适用于工程类专业课程设计等实训课程教学,具有学习和休息双重功能,有利于制造师生互动的友好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兴趣。该桌椅也可作为车间技术人员的工作桌,以便车间技术人员的现场工作和休息之用。它还适用于现代家庭作为孩子的学习桌,孩子上大学后还可作为电脑桌或书房沙发椅使用,也是一件理想的现代多功能家具。

作者:鞠昌娟 茅志玉 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吕文生,吴珊,韩巧云.大学生身高调查及合理课桌椅设计[J].装配前沿,2012,273(15):3-6.

方寸之间教案范文第4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感觉这部分知识不好掌握。如何讲好尺寸链课,培养学生在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熟练运用尺寸链原理的能力?就此,谈谈个人体会。

一、课前资料准备

1.教学前广泛收集关于本课题的相关内容,拓宽对课题内容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2.从实际生产的应用中去研究本课的实际案例,让教学内容和生产紧密联系,提高知识的应用性,避免知识板结。

二、熟练掌握工艺尺寸链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1.师生互动,引出话题。

如何引入尺寸链的概念是抓住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从简单的。学生熟悉的图例开始引入尺寸链的概念:需加工台阶面的一张零件图。在加工过程确定之后发现,能通过直接加工或测量的尺寸是A1,和A2,那么A2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保证A。的尺寸在设计给定的范围内? Al,A2,A。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尺寸就构成了一个尺寸链。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和探究心理。

2.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解与尺寸链基本术语。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从听众变成实际参与者,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和积极探讨状态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持续自我学习的兴致.提高课堂自主学习效率。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到相关概念。

通过对概念的学习联想到:①一个尺寸链至少应该包括3个环,即1个封闭环和2个组成环;②封闭环和增环有同向变化性,封闭环和减环有反向变化性。

三、判断封闭环、增环、减环,画尺寸链

1.判断封闭环。

封闭环的判断是利用尺寸链解决问题时的关键的一步。如果封闭环判断错误,后边的计算、分析则全都是错的。

由于封闭环的尺寸是在加工中,间接获得的或者是在加工过程中最后形成的,所以在判断封闭环时可根据封闭环的特征找出封闭环。

例:工艺尺寸链示例:工件A、C面已加工好,现以A面定位用调整法加工B面,要求保证B、C面距离A0

计算图a中零件B、C面间的尺寸A0。首先进行工艺分析:以A面为基准加工平面C保证尺寸[A1];以A面为基准加工平面B保证尺寸[A2]。反应B、C面位置关系的尺寸A0,最后形成,且是间接得到,因此它就是封闭环(A。)。命名时封闭环的下标为0。

2.增、减环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当尺寸链中的组成环较少时,根据定义来区别增、减环。

(2)尺寸链回路法:当尺寸链中的组成环较多时,根据尺寸链图法方法来判断。

方法:①在尺寸链简图中,先在封闭环上任定一方向画一箭头;②沿箭头指定的方向,由封闭环的一端顺序地在各组成环上方标出箭头,直到与封闭环另一端封闭为止。③根据箭头方向确定增减环:凡是组成h上所画箭头方向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同的为减环,相反的为增环。

3.利用尺寸链解决问题时首先耍确立尺寸链

画尺寸链图可采用一种简单的平移法画尺寸链简图。即画尺寸链图的方向和零件的图样上标尺寸方向一致。

例:结合图1所示工件,画出尺寸简图(图2)。平行于尺寸6O的方向在简图中画出[A1]的尺寸线和其左右的边界线,根据尺寸链中的相关尺寸首尾相连的特点,找尺寸6O的右边界面相连的是尺寸3O,接着就画尺寸3O所对应的简图中的A2尺寸和尺寸边界线,然后从刚画出的尺寸边界线的找出相关的尺寸,画出相对应的尺寸和尺寸边界,最终形成封闭的尺寸链简图。

方寸之间教案范文第5篇

Abstract: The "peacock" agency is driven by a motor, chain driven and drives gear movement, gear movement drives four-bar agency movement, four-bar drives blade, and finally reached the peacock effect. The key technology is four-bar agency drives blade open, clos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four-bar mechanism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s.

关键词: 四杆机构;极位夹角;传动角

Key words: four-bar agency;extreme position angle;transmission angle

中图分类号:TH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046-02

1 孔雀开屏机构总体结构设计

1.1 方案分析

1.1.1 设计方案 该机构为孔雀开屏机构,现在市面上还没有运用机械原理来完成孔雀开屏的机构。

开屏方案设想如下:方案一:通过扇形内齿轮传动实现开屏;方案二: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实现开屏;方案三:用四杆机构实现开屏。

经过反复比较、衡量,最终选择了方案三,即通过四杆机构的运动来实现开屏。四杆机构的运行由齿轮传动来带动,再用链传动带动齿轮。因为要求开屏的速度很低,所以可在电机和链传动的中间增加一个减速器,达到部分减速效果,另一部分减速量通过变频来控制。

1.1.2 难点和关键 ①因尾部孔雀收屏时尺寸限制,单片扇叶宽度及厚度尺寸不可过大。②收屏后传动机构要隐藏于壳体之内,开屏张角要大,这就限制了四杆机构的起点与终点位置。③开屏与收屏的速度要保持基本一致,四杆机构的极位夹角就需要尽可能地小。④因同时要避开四杆的死点位,且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用,所以四杆机构的设计就成了本次设计的最难点。⑤由于壳体尺寸的限制,左右两边扇叶运动的反向问题由惰轮来解决,同时轴上的非标链轮设计就变得很重要,这也是本次设计的难点之一。

1.1.3 主要方法 首先制订出了大致的外形结构和尺寸。利用电机连接减速器带动链传动[1],再带动齿轮传动[2],齿轮带动四杆机构,四杆机构随之带动了叶片,从而实现孔雀开屏。针对这个孔雀开屏机构,大量查阅图书馆文献及资料和网上资料,先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再进行重点校核;充分利用应用软件AutoCAD、Pro/E和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进行辅助设计。

1.2 总体设计 首先根据设想产品完成各部件的大体尺寸及位置。其次初步估算功率和转矩,初选电机。利用估算的功率和转矩来设计计算齿轮和链传动。再来计算轴和轴承,再进行重点校核。

2 四杆机构设计

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联接而成的平面机构,也称为平面低副机构,而平面四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中最常见的形式,也是多杆机构的基础。其主要优点是:①由于运动副是低副,面接触,传力时压强小,磨损较轻,承载能力较高;②构件的形状简单,易于加工,构件之间的接触由构件本身的几何约束来保持,故工作可靠;③可实现多种运动形式及其转换,满足多种运动规律的要求;④利用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连杆可满足多种运动轨迹的要求。四杆机构能够简便地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再现,完成预定的运动要求。

2.1 四杆尺寸的确定 四杆的尺寸在设计时对四杆的极位夹角[3]、摆角[4]的大小,摇杆起始位置的角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四杆机构的极位夹角要尽可能的小。为了能够更好的表现出孔雀开屏的特性,也为了机构更加美观,所以设计时摆角的角度要大于90°,同时为了能够很好把四杆收拢,要确保摆角起始位置的角度小于10°。

3 结束语

机械连杆机构是我们设计的孔雀开屏机构的一个创新点。在设计中通过四杆机构的运动来实现开屏,解决了孔雀收屏时的尺寸限制,收屏与开屏速度一致,避开死点位等设计难点。

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带传动和链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期刊更多

芳草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芳草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南方农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