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范文第1篇

1、同归于尽的尽释义:灭亡。成语解释: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

2、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 王瑞》: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译文:不管怎么样都要被斩首,不如一同走向死亡。

3、近义词:玉石俱焚。

4、反义词:贪生怕死。

(来源:文章屋网 )

同归于尽范文第2篇

抱着煤气罐要钱

记者隐约可以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抱着一个煤气罐站在屋子里,而冲进警戒线的男子和警察站在门外,站在屋子里的男人大声咆哮着:“如果我妈不给钱,我就把这3个煤气罐都点了,大家同归于尽。”虽然警察不停地劝说里面的男子,但是该男子并没有一点动摇的意思。

“弟弟,你先出来,什么事我给你做主。”哥哥的苦口婆心也没有起到一点作用。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消防队员已经在屋子的南、北两侧架起水枪阵地。而此时,屋子里的男人竟然拧开煤气阀,几秒钟后,又关上了,这样的动作出现了两次。眼看着时间过去了1个小时,为了避免危险发生,民警们决定采取“降伏方案”。

    翻进窗户 制服男子

“弟弟,你快出来吧,听哥的话。”在警方的提示下,哥哥开始努力分散该男子的注意力。

由于男子所在的屋子已经被锁上,而他还一直抱着煤气罐不放手,两位民警只好采取从窗户处进入并制服他这一个办法。

情况危急,民警们将窗户栅栏卸掉后,仅几秒钟的时间,两位民警迅速从窗户翻入室内,男子还没有缓过神便被按倒在地。而这时,男子已经将煤气罐的阀门再次打开,并准备制造一场爆炸。由于当时浓度没有达到燃点和打火机没有马上起火,一场灾难终于得以避免。

随后,另外几名民警进入室内,将屋子里的3个煤气罐拿到院子里。记者看到,煤气罐上有很多被烟头烫过的痕迹。

不孝儿子和母亲要5万元

在派出所门口,一位老妪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用手擦着眼泪,这就是那个欲点煤气罐男子的母亲。这位大妈告诉记者,和她要钱的是自己的三儿子姓殷,已经下岗多年。几年前三儿子离婚后不仅把孙子交给自己养,还整天不回家,只要他回家,就是来要钱的。家里5个孩子,就他最不省心。

5天前,老三回家后,给了母亲50元钱,说是孝顺妈妈的。可是紧接着他又提出,让妈妈拿5万元钱到新宾县种人参,5年能净赚10万元。可是已经71岁的老母每个月只有300元退休金,不仅要自己生活还要养活孙子。一下子要这么多钱,她怎么拿得出来呢!于是他又向自己的兄弟姐妹借钱,因为他从前借的钱到现在也没有还,所以兄弟姐妹们也没有借钱给他。

“随后,老三把我撵出了家门,还说如果不给钱,就要把家点着。我一个人在外面过了4天,因为上午实在太饿了就回家和他要点吃的,没想到他竟会这样。”

同归于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归化;异化;《鲁拜集》;黄克孙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212-01

一、引言

翻译界向来有归化与异化之争,归化与异化主要体现在对语言代表的文化成分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归化主张译文以源语文化及原作者为归宿,异化主张以目的语文化及译文读者为归宿(郭建中,1998:12)。到底孰轻孰重,不同人看法也不同。鲁迅主张异化,他认为翻译“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傅东华先生主张归化。他在《〈飘〉译序》中说:“即如人名地名,我现在都把它们中国化了,无非要替读者省一点气力”(转自杨才元,2001:96)。在翻译过程中,有时译者想尽可能地把原语所承载的各种文化信息转译到译入语中,因此异化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但有时译者希望译入语读者很容易地理解并接受译文,这时译者更倾向于采用归化的策略。因为归化可以使译文更接近于目的语表达习惯,使目的语读者可以很轻松地读懂并接受译文,换言之,想对于异化而言,归化可以使译文读者用较小的努力读懂译文。本文用黄克孙的《鲁拜集》译本,分析指出归化与异化是相辅相成的,即使在黄克孙的归化译本中,也有异化的成分。

二、《鲁拜集》简介

《鲁拜集》是波斯大诗人,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奥玛·海亚姆(Omar Khayyam)的四行诗集。 《鲁拜集》也称做“柔巴依”,和我国的绝句相类似。《鲁拜集》早在十七世纪便有拉丁文的译本,十八世纪有有德文和英文译本。最早将奥玛·海亚姆的《鲁拜集》介绍给西方人的是费兹吉拉德,他翻译的《鲁拜集》的成就是被世界公认的,被评论者称为是“两位时空相距三千英里之远并七百年之久的小诗人的最令人称奇的合作”(郭沫若,2003:75)。菲译获得巨大成功,成为英国文学的一部分,也成为各国争相翻译的原本,其汉译本也丰富多彩,郭沫若,黄克孙,梁实秋,李霁野,孙毓棠等名家都曾全译了《鲁拜集》。黄克孙的七绝译本独树一帜,钱钟书认为黄克孙的“译诗雅贴比美FitzGerald原译”(转自邵斌,缪佳,94)。而黄克孙的译本正是采用了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三、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语言,语言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语言最适合表达该民族的文化。每种语言的词汇语法都是其特定文化造就的结果(谭载喜,2000,15)。比如第七首,后两句为:“The Bird of Time has but a little way/To flutter-and the Bird is on the wing.”原诗用了一个隐喻,把时光比作小鸟,这两句黄克孙译为:“白驹此去无多路,岁月无情已着鞭。”黄克孙把“时光之鸟”归化成了“白驹”,而白驹过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黄用中国的典故代替了原文中的“时光之鸟”,这样更加迎合中国读者的文化心理和阅读习惯,使读者自然地感受到了时光的短暂和人生的易逝。这样的例子在黄克孙的译本中不胜枚举。如第八首的“寒食與花朝”,第十首的“汨罗江,铜雀台”,第十六首的“石崇”,第十八首的“李广”,第三十首的“兰陵酒”,第六十首的“钟馗”,第六十一首的“杜康”,第六十三首的“碧落黄泉”,第六十七首的“汴湘”等等都是中国人熟悉的典故和人物,显然黄克孙采用的是归化的策略,迎合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但同时原作的异域色彩也消失殆尽。虽然黄克孙的《鲁拜集》主要采用的是归化的策略,但有时也会采用异化的策略,比如在第四首中的“Mose”和“Jesus”,黄克孙分别翻译成了“魔世”和“耶稣”,并在后面加了注释。又如第五首中的“Seven-ring’d Cup”,他直接翻译成了“七环杯”,并加了注释。这些异化为译文增加了异域特色,使读者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带来的愉悦感。但纵观全文,黄克孙是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

四、结语

由以上几例可以看出,黄克孙侧重于归化,但有时也会采用异化的策略。归化让译文流畅自然,地道生动,但译文的文化色彩尽失。异化反应异域文化特色,再现了原文的“异国情调”。评论家往往会偏向其中一种翻译策略或原则,而反对另一种,事实上,大多数时候,两种策略是同时存在于一个译本当中的。即使同一个译者,在翻译不同作品的时候,其采取的策略也会不尽相同。而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也彼此交融,渗透,为了让让外国文化被目的语读者了解,接受,可能会更加偏向于采用异化的策略,而归化只是作为异化的补充存在。

参考文献:

[1]Karlin,D. Rubaiyat of Omar Khayy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同归于尽范文第4篇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赏析王维 送别 下马饮君酒诗: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唐代诗人王维,大多数人知道他对佛学有所领悟,在他的许多诗中有一种禅静的空明灵静的感觉。但是,在他的有些诗中,却有一种道的味道,就是他的 送别 下马饮君酒诗,道的味道就很重。

禅味在诗中表现为一种空静,虚明,灵智的精美感。所以,对于禅味浓厚的诗,许多都很注意诗的格律与对仗,使诗的形式上做到精美,然后是意境上对仗,做到动静相宜,虚明兼空,从而使诗具有灵性,仿佛月光一样玲珑剔透。 因为佛是主要让人从内心修起,所以,一般的诗的意境都具有某种封闭性,以求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使意境无比的精美。在此基础上,使得心灵得以净化,以通向禅觉。 拿 床前明月光 一诗来说,此诗的意境就是相对封闭的,只是由月光泄落床前,从而勾起了思乡之情,整诗精美,而其境只是床前一片月光。 独坐幽篁里 一诗,其境也是封闭的,只是选取一个景点,然后将的事物都模糊化了。再拿白日依山尽来说,此诗虽然提到白日,山,黄河,海,楼等,看似景远,但是其诗的意境还是封闭的,最终收到了一个固定的楼里。而且使成了说理诗,使诗味无多,而理性突起。

但是,王维的这首送别诗则不然,这首诗以极平白的语言写出来,舒叙了一个生活上很细微的情节,然而他的意境却是无限遥远的。 开始只是在路边相遇友人,同时饮酒,然后问话,朋友回答,而其意缈缈。这首诗我不知平仄是否合律,但是整诗却不对仗,而每一句都是按事情的发展情况平平淡淡的写出,不着一点做诗的痕迹,所以,此诗来得很自然。 虽然来得自然得宛若随便,但是诗的味道很浓,其境意无穷尽。 如果将诗划类的话,我想此诗应做为叙事诗,因为每一句话都是写的诗或是诗中人物很自然的话语,但是正是这些句子,却反映了许多内容,正如王维的别的诗一样,此诗也是诗中有画,这个画景并不是作者有心去采摘来的,而是适时碰在一起了。下马饮酒,问答,遥指远山,白云缥缈。这首诗又表现了情,朋友相见苦涩的喜悦,朋友之间的关心,以及朋友的失意,还有就是白云无尽时的感叹忧伤。而这些都来自于诗外,却是诗所含有的东西。

回过头来再说道与这首诗的联系,<<道德经>>中的道提倡的是一种无为的思想,一种取于自然的思想,一种不加人为雕琢的思想,一种周而复始,生而弗有,为了弗持的绵绵不绝的思想,最后还有一种大道通幽微的思想。 这首诗它来源于生活的片段,不经雕琢而天成,随心记事而情在,这是这首诗的天成自然与无为特点,正是由于他的无为,使得这个故事虽然以但去莫复问为结,但是却更由于 这个不问,而带来的思虑就更多了,从而形成白云无尽时。白云无尽,人生缥缈,思想也感觉到了一种缈小而微弱。 感到的是面对人世的繁杂与不适,面对的是青山无尽头,白云绵绵不绝而变化无穷的自然。 人面对这些,思想感觉到了天地万物的宏大,感到了自然变比的奇妙。从而融合在无尽的大自然变化之中,成为人世与自然的一个分子,参与着人世的变迁与大自然的变化。这种感觉已经入于道的玄微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

这一句出自《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

同归于尽范文第5篇

大林寺①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②四月芳菲③尽④,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⑤春归⑥无觅⑦处,不知转入此中⑧来。

【注释】

① 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②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③ 芳菲:盛开的花,也可泛指花,形容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④ 尽:指花草凋谢。

⑤ 长恨:常常惋惜。

⑥ 春归:春天归去了。

⑦ 觅:寻找。

⑧ 此中:这深山寺庙里。

【诗人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诗意再现】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天归去、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然才盛开。

我常常为春天逝去、无处寻觅而伤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赏读领会】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因为是闲职,无实际公事可办,便在闲暇时同友人漫游庐山,此诗便为此时所作。这是一首记游诗,重点描写大林寺景色的优美,是篇难得的写景佳作。

诗的开头两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指农历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没想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后两句诗“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表达了诗人重新发现春光时的喜悦之情。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给人以美的感受。可是,毕竟春光不会长驻,到四月时,百花都已经凋零,这对酷爱春天的诗人来说,的确是非常遗憾的事,所以他“长恨春归无觅处”。诗人在登临大林寺之前,就曾为春光的逝去而遗憾,可想而知,当这始料不及的一片春景映入眼帘时,他该是多么惊异和欣喜啊!

全诗开头着意用了“人间”二字,意味着后来在高山古寺中的这一胜景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冲击,让人觉得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另一个令人惊喜的诗一般的意境中。诗人想到,自己曾经因为留恋春天而怨恨春天的归去,但谁知,春天并未完全归去,而是转入这高山古寺之中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相关期刊更多

贵州统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统计局

轨道交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江苏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协会

硅酸盐通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