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

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

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

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项目教学法;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无缝衔接

作者简介:戴雪晴(1964-),女,江苏滨海人,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宫能平(1964-),男,安徽含山人,安徽理工大学教务处,教授。(安徽 淮南 23200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93-02

为了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对高等工程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接受高等工程教育阶段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强化,除了要进行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和创新、创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工程实践教学与工程实际的“无缝衔接”外,在高等工程教育阶段占很大比例的课堂教学过程也应适应“卓越计划”的需求。这就需要工科院校的教师在讲授每一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时,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把课程设计和工程实践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实现课堂教学与专业课程设计及工程实际的“无缝对接”,作为课堂教学不断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此目标,解决学生学习每门课的盲目性至关重要,为此,笔者将小项目教学法引入课程教学中,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小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是以工程实践为导向,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将多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一个明确的“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检查考核评估—总结评比归档”等5个阶段,采用“团队学习”的方法,动脑、动手、交流和合作,最终完成项目任务并以成果的形式予以展现。将这种方法完全移入每门课的课堂教学是有困难的,但可以把这种方法中“项目”这个关键词移植到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中,取名为“小项目教学法”。小项目教学法就是将多章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一个明确的“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讲课时将这个具体的项目实例分解成多个小项目,融合到讲解课程的各章节的知识环节及课外作业中。学生与教师沿着项目的分解步骤一起学习,最后再将分解的每一部分内容汇总,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这样,课程的学习不再是单方面教师的教,而是融合了学生的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能力。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强化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又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大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项目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机械类工程技术人员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是掌握机械产品的几何量精度设计方法、图样标注、检测以及判断零部件是否满足图样要求的能力,“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这门课正是能够使学生初步具有这种能力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含有丰富的精度设计和检测基础理论,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联系机械设计与后续机械加工工艺等课程和课程设计的纽带,是从专业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因此,将小项目教学法应用在本门课的教学中,实现这门课的教学与专业课程设计及工程实际的“无缝衔接”更为重要。

由于课时的限制,不能在课堂大量举例,所以小项目教学法的项目案例选择非常重要。减速器是机械产品中最常见的一种机械传动装置,一般也是学生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设计内容。在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时,正确的几何精度设计和标注,往往是学生们感到头痛的问题,因此,可以选择减速器的精度设计和有关零件的检测作为项目案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中。

讲绪论时,把减速器的精度设计作为一个总项目介绍给学生,并把这个总项目要解决的精度设计问题作为课外专业。通过讲解减速器精度设计的主要任务,讲清楚机械产品的精度设计是机械产品的设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几何量精度设计是机械产品精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几何量精度设计是否正确、合理,对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制造成本,对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好这门课就能掌握机械产品的几何量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基本步骤,能为他们顺利地完成即将进行的课程设计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能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打下基础,这样把本课程与实际及课程设计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讲授“轴、孔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时,可导入减速器的精度设计的小项目“尺寸精度设计”案例。在减速器中,多处存在轴与孔的结合的尺寸精度设计问题,是比较典型的尺寸精度设计案例。讲解本章,可以从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开始,让学生知道机械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上正确的尺寸精度标注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过本章的学习,就可初步掌握如何根据减速器的使用功能要求设计、确定组成减速器各零件之间的配合和零件上各相关尺寸公差的方法,学会在机械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上正确标注的方法,并把该减速器的尺寸精度设计问题作为一个精度设计小项目,在本章一开始就布置给学生,然后展开本章的讲解。

讲授“测量技术基础”时,可导入在标准温度下,对减速器中某一实际输出轴上某处直径尺寸进行了多次等精度测量的案例。案例要求对测得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测量该处直径尺寸的测量结果。让学生知道,要完成本案例所提出的任务,需要掌握本章所述内容。

讲授“几何公差及检测”时,可导入减速器的几何精度设计案例,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机械零件上几何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精度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它直接影响零件(机械产品)的使用功能和互换性,正确选择形状和位置公差是机械产品几何量精度设计的重要内容;知道学会本章内容,就初步学会了如何根据减速器或其他机械的使用功能要求,设计并选择减速器或其他机械中各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方法,学会了在机械产品的零件图样上进行正确标注的方法,这是机械类工程技术人员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讲授“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时,可导入减速器输出轴和输入轴的表面粗糙度进行参数及数值的选择和图样标注。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功能的影响,要完成本案例提出的任务,需要掌握本章的内容。

讲授“光滑工件尺寸检测和量规设计”时,可导入减速器中的零件案例,让学生知道在各零件加工过程中以及加工之后,需要对各零件上要求检测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等几何参数进行检测,得出检测结果,并作出正确判断,这就涉及到本章的内容。并以检验减速器中的某一轴或齿轮孔用的光滑极限量规的工作量规设计为一个小项目,把该减速器的某一轴颈尺寸和齿轮孔的检验问题作为另一个小项目,在本章一开始就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课后完成通用计量器具的选择和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从而掌握在保证机械产品的零件质量和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正确选择通用计量器具的方法,掌握设计光滑极限量规的原理和方法,然后展开本章的讲解。

讲授“零件典型表面的公差配合与检测”时,可导入减速器中的零件典型表面设计案例这一小项目,让学生在开始学习本章时,就知道键和齿轮以及螺纹、圆锥等为典型表面,它们的精度设计在机械产品的精度设计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通过学习本章,可知道国家相关标准对这些典型表面的公差与配合作了哪些规定,应如何选择公差与配合,如何正确地标注,并将确定减速器中典型表面的公差配合问题,在本章一开始就布置给学生,作为课外作业。然后,通过讲解减速器输出轴与带孔齿轮联接、输出轴与联轴器的联接,介绍键联接和花键联接的配合精度、选择及检测。从减速器上、下箱体固定螺栓与螺母的结合入手,介绍螺纹的配合的精度、选择与检测。根据减速器传动齿轮使用要求,讲解齿轮的偏差项目,以及如何正确选择标准圆柱齿轮的精度,如何对渐开线圆柱齿轮进行检测。根据锥形轴端与轮毂的结合方式,讲解圆锥配合的精度、选择与检测。

以上就是笔者将“小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这门具体课程教学过程的一些做法。

三、结束语

“小项目教学法”将具体的工程案例导入课程每章节教学过程中,围绕工程案例这个中心,通过课内教学、课外训练两个紧密联系的环节,使每门课程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尽可能做到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设计及工程实际的“无缝衔接”。通过小项目教学法,学生对各门课程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叶飞.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

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项目式教学、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62-03

数控技术作为机械产品自动化加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制造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高低。目前,大部分机械加工企业已经引入各种数控设备。为了满足制造行业的人才需求,数控技术专业也在各大高等院校大力发展起来。然而,数控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专业,不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工程实践能力。然而目前数控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大量采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的压制,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毕业后在岗位上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或者需要在岗位上重新学习后才能胜任。

项目教学法以激发主动探究和研究的精神及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而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项目教学法提倡在具体的创造实践活动中主动的学习,其突出优点是它使学生从传统的“满堂灌”的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渐使学生掌握教学计划中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从能力本位的角度对数控技术专业的项目式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相关探讨。

一、数控技术专业课程项目式教学培养规划及教学方法实施

(一)培养规划

数控技术专业在此从能力本位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在机械加工企业中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或机床设备的维护,因此对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安排也从他们的职业能力出发,课程的设计也主要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考虑。在此讲学生大专学习的三年分成三个阶段来培养,包括基础职业能力培养、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以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入学第一年,学生才刚进大学,对本专业还不是很熟悉,此时对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基础职业能力,一方面,让他们知道以后的大致就业方向,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另一方面让他们具有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会画、会看机械图、看懂简单的电路、会对计算机进行常规操作和程序的编写,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CAD、金工实习、计算机基础、电工电子、C语言等。第二阶段,应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一些基本技能,以及一些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如:简单零件的工艺分析、常见软件的三维造型及数控编程,包括零件的铣、车等加工,同时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机制工艺、CAD/CAM应用技术、数控加工及编程等。第三阶段,即在校最后一年,此时,应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复杂问题的处理,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复杂件及组合件数控加工、数控机床维修与调试、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二)教学方法实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技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数控专业的教学过程以项目教学法的方式进行。项目教学法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通过项目的整合与选取,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用于教学内容的学习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也是项目化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以CAD/CAM技术应用为例,其教学要求为老师给定项目要求,学生做出具体实物。其中包括的内容有实物的尺寸确定、三维造型,工艺确定和数控加工成型及装配。其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实体及曲面造型模块、装配及运动仿真模块以及CAM模块。其中装配、数控加工模块是CAD/CAM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体及曲面造型模块是基础、且其学习内容相对简单。目前的教学方法都是首先逐个讲解CAD造型的基本方法,如拉伸、旋转、放样等,然后讲解具体的实体及曲面造型实例,最后在零件造型的基础上讲解装配和CAM模块的内容。实际上,这些内容通过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来供学生学习,如选择减速器设计作为课程学习中的一个项目,图1所示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和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

(a)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b)减速器项目教学内容

图1

由图1,减速器项目的具体学习内容为:对于给定的减速器图纸要求,通过分析减速器有哪些组成零件、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以及主要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来学习减速器各零件的CAD造型方法、有关装配和数控轨迹生成的操作。作为教学项目,减速器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实际应用价值高。减速器是典型的机械传动装置,其作用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矿山机械和冶金、化工机械等各种机械的传动。二是综合性强且难度适中。由图1可看出,减速器设计项目包括了各零件几何造型、装配及数控加工各方面的内容,将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中原本各孤立的模块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减速器的设计和绘图,但也包含一些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如齿轮标准件的参数化设计、箱体夹具设计等。三是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减速器的设计内容及组成结构比较熟悉,在前述课程中接触过减速器具体的实物模型,但如何利用软件进行减速器三维造型、装配和加工,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在项目的实际选取中,还可以选择其他项目,如电风扇造型与装配、可乐瓶底设计与加工和锻模零件设计与加工等。这些项目均来自实际的产品,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将单个零件的造型设计、数控加工和产品总体装配内容联系在一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项目式教学过程的设计

选择好合适的教学项目后,还需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将这些项目应用于课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图2所示为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图2 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

在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在分组和评估总结中直接参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更多的是组织者、咨询人员以及仲裁者的角色。而学生是项目和实施和完成者,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是项目教学过程中主体。以减速器设计项目为例,其具体的项目教学过程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学生分组和任务布置。减速器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有一定难度,可将学生分为5人一组。布置减速器项目的要求和具体任务。

第二,制订计划。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任务,各组成员对减速器进行总体分析,明确减速器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利用CAD/CAM系统进行造型、仿真加工和装配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在教师的帮助下,各组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实施计划,并确定最终的计划。

第三,实施计划。首先根据计划准备好资料、手册等。减速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为:利用CAD/CAM系统软件对减速器中各组成零件进行几何造型,将造型好的零件进行装配,可先对传动轴部件进行装配然后进行总体装配,创建工程图并对箱体、端盖等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包括工艺分析和程序的编写)。项目完成后,小组成员进行项目总结并撰写项目报告。

第四,成果展示。对获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包括减速器装配动画、主要零件数控仿真加工等内容,如图3所示的减速器装配爆炸图。

图3 减速器装配爆炸图

第五,总结评估。可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进行项目总结,主要包括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各种解决办法优劣性的总结,最后对各小组的项目实施结果进行检查评分。

三、教学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实施项目教学法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应紧密联系生产实际

数控技术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要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做到融会贯通,结合教学条件,可通过实际生产视频录像或者让学生参与生产实际,通过感性认识和切身体验来内化知识和技能。如学生对于数控加工涉及的零件装夹、加工工艺等知识比较生疏,往往不能很好地应用到教学实例中,此时,教师可利用通过多媒体教学中播放加工视频或者带领学生到实习工厂观察具体零件的数控加工过程,如箱体的数控加工中如何进行装夹和定位、夹具的形式,以及整个切削过程等来辅助教学。

(二)解决问题时采用“发散思维”

对于同一零件的几何造型和数控加工,通常有不同的实现方法。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样学生通过较少的项目实例就可以学到不同的方法技巧,做到举一反三。如箱体零件造型有先整体造型再分割,箱座、箱盖分别造型的方式进行以及将箱座、箱盖共有部分集中造型,余下部分分开造型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中整体造型方式简单方便,分体造型方式相对较为烦琐。

(三)教师指导应恰到好处

和传统教学方法不同,项目教学法中学生应处于主动地位,即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来发现知识和提高技能,教师过多的讲解和指导会限制学生思路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容易使学生变得被动。因此,教师在指导时应把握好尺度,注重引导而不要过多对解决问题方法进行阐述。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到因材施教,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学生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观察,根据学生个人不同情况进行适当指导。

(四)构建合理的项目教学评价体系

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项目教学过程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的评价、考核过程中,应加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建立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可将考核指标进行分类,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这样既考核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注重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体现项目教学法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宗旨。

四、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的项目式教学方法,包括教学项目的选取、项目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数控技术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实施项目式教学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已屡次获广西赛区多项奖励。实践证明将项目式教学方法应用于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尹珊波.基于项目教学法的CAD/CAM教学实践与思考[J].装备制造技术,2009(4)

[2]赵晓凤.项目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学研究,2010(10)

[3]朱美娟.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反思[J].中国电力教育,2011(2)

[4]陈荣.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机械CAD/CAM课程改革初探[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5]戴裕崴,田美丽.CAD/CAM应用技术[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叶邦彦,刘建萍,张承忠,赵学智.面向数控技术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

[7]金桂芝.浅谈数控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基金项目】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改项目(2011JA06);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2JG281)

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减速器;拆装;多媒体

减速器是典型的机械基础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器中。因此减速器的结构、功能及设计一直是我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而清楚地学习和了解其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是进一步分析和设计减速器的关键[1]。减速器的安装、拆卸过程以及相关参数测量。旨在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过程实践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减速器拆装实验的教学现状与不足

“减速器拆装实验”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拆装掌握减速器的结构、零件功用、装配关系以及调整方法等。装拆实验用的减速器有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展开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同轴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蜗杆蜗轮减速器等。在减速器拆装实验中,一般选用单级齿轮减速器或两级齿轮减速器。因为该类减速器较为典型,只要掌握了它的结构特点、功用及安装调整方法等,其他类型减速器就可以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物,介绍减速器的主要零部件,有箱体、齿轮、轴、端盖、滚动轴承、键、销,螺栓、螺钉、垫片等。在教师讲解相关内容之后,学生拆解、装配减速器。让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动口、动眼、动笔,对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多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辅导答疑。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互相交流,查找资料。在实验中学生分组轮换观察各种不同类型减速器,通过观察、比较、对每个零件的作用、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总结出它们的各自特点和作用。

实验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减速器拆装实验是一个综合实验。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知识的综合运用,并且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部分学生做减速器拆装实验时,往往出现对减速器的结构不了解;对零部件知识认识不深,零件认识只介于书上,出现零件混淆,或者实物完全未接触过;零部件之间的关系不清楚,结构不了解;减速器拆完未能完全装好。如齿轮、轴承、轴套等零件实际上是拆不下来或是不允许拆解的;齿轮与轴装配的键和键槽等更是无法窥其全貌;很多零件笨重且有油污;测量的中心距等参数实际上只是粗测值。一般来讲,新鲜事物对学生往往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而笨重,甚至是“脏兮兮”、“油乎乎”的减速器,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基于上述原因,这样的教学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实际操作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减速器拆装实验过程中教师在个别指导时是和学生面对面接触,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但是,实验中由于学生多,指导教师少,工作量大,在解答学生的共性问题时。往往只有少数在教师附近的同学听得清、看得见,很多学生看不到实物的具体结构,搞不清楚教师解释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当前,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遍应用,在实验中利用多媒体对减速器进行虚拟装配,可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多媒体演示时可以进行动态教学,让学生在屏幕上观察零件复杂形体的外型与内腔、各个侧面和局部细节特征。将减速器的零件结构和装拆过程以虚拟动画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减速器的主要零部件有箱体、齿轮、轴、端盖、滚动轴承、键、销、螺栓、螺钉、垫片等,多媒体演示可以直观地显现整个零件的结构,装配体中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使教学中的知识更加清晰、生动。虚拟装拆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动画部分更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带着好奇、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利用多媒体介绍装配基准,演示如何进行传动件的周向和轴向固定;轴的支承、固定;轴承类型,轴承如何装配,间隙如何调整等。使学生对齿轮减速器的装配过程、轴系零部件之间的固定、定位方法、机械装置的类型和密封装置及其他减速器附件结构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着重讲解减速器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相互之间的定位关系。在实验中教师在多媒体虚拟模型上指定某些加工表面,让学生在减速器实物上找到相应的地方并分析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加工要求,以利于后面课程设计的顺利开展。例如:与螺栓头部和螺母接触的支承面,应加工出沉头座坑,以减小螺栓的附加应力;安装窥视盖处应设有凸台,减小机械加工表面面积;放油孔处的机体外壁应凸起一块,以便于加工成为螺塞头部的支承面等等。这样,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能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几何构思能力,同时介绍了有关结构工艺知识,培养了学生合理的设计思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减速器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各零件的结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分析、认识和记忆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但是虚拟装配无法取代学生亲自动手拆装操作,如果只使用虚拟拆装实验,学生印象不会那么深刻,难以建立拆装的总体的感性认识。减速器拆装实验通过与计算机虚拟拆装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学生轻松掌握零件的结构,增加学生知识储备,为以后课程设计作了必要的准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有通过不断地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3.结束语

教学需要创新精神。将板书、教具等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把减速器拆装实验与多媒体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形式由单调呆板变得丰富生动,使学生对常见的机械零件有直观的感性认识,使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得到了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大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高质高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材料力学;减速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4-0075-02

材料力学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工程理念及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学生掌握的新知识日益增多,学校在保持现今学制不变的情况下,只能削减很多传统课程学时,材料力学是其中的一门。材料力学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基本概念众多、比较难理解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有限的学时内,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能力,已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项目教学法是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一系列项目作为载体,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项目的各个环节,在逐步推进项目的开展中通过对问题的深化和扩充,来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得到一个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1]。根据材料力学课程的特点和现状,很有必要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

1 项目教学法在材料力学课程中应用的总体思路

在材料力学课程教授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要以典型的工程项目为依托,以材料力学知识要点为纲,实际的工程项目为目,做到纲举目张。要做到使学生在学习的课程中遇到某项知识点时能非常明确它的工程背景,充分感受到材料力学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项目教学法中所选择的工程项目应该是一个具体完整的、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机械产品的设计。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设计的产品应该具有典型性;2)能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相互融通;3)应该有一定的设计难度,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经过逻辑思维之后能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项目教学法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人人动手动脑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学习的目的不是推导、验证已有的原理,而应该是为完成项目所经历的探求过程中,逐步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 项目教学法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实施

精选典型工程项目 选择一个恰当的项目是项目教学法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材料力学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要为工程实践提供相应的力学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材料力学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材料力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杆状构件的拉压、剪切、扭转和弯曲四种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的强度、刚度的分析计算。在项目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上述知识点的特点,经过比对,可以发现减速器设计是一比较符合要求的项目。减速器包含了箱体、齿轮、轴承、轴、键、螺纹连接件、带等零部件,构件的难易程度合适,而且学生在前期课程中有所接触,在设计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材料力学基本教学要求有比较好的对应性。

项目的分解和教学过程的重构 要完成减速器设计项目,需要涉及多门机械学科的知识,而在学习材料力学时,学生有多门相关课程还未学习,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所授具体知识的统筹分析与划分,要了解各门课之间的相关性、知识结构的特点,哪些知识是材料力学必须讲授的基础知识,哪些知识是相关课程已经提及的或需要深入研究的,哪些是放在后续课程讲授的,只有分清知识特点,才能合理分解项目,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结合减速器设计项目,具体阐述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首先,教师对应减速器设计项目进行项目分解,使得原来的众多综合性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力学问题。以便学生上手,根据减速器设计和材料力学课程的特点,项目分解如表1所示。然后教师和学生对整体项目进行讨论,学生要阐述他们对整体项目见解,联系本身已有知识,阐述项目中认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其中要不断地对项目进行阐述解释,使得减速器设计这样的综合性工程项目变成学生能逐步理解的一个个力学问题,解决学生的困惑。

减速器属常用设备,教师应该在讨论中启发学生掌握其结构、使用功能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即目前结构情况下的强度校核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改进后的强度计算等。对于分解后的小项目,教师一定要联系设计实践来讲述力学问题,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工程实践和材料力学问题之间联系的理解,有助于以后在实践过程中学会选择有效的理论工具。课程的组织形式可以变成一个个小的专题讨论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要适时点拨,把握方向,保证课程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在各小项目完成后,对减速器整体设计也应做说明和讨论。

项目教学法的思考 以工程实践项目为主线的项目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演绎教学方法相比较,可发现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在材料力学课程中如何做到选择恰当的项目、充分发挥项目的作用,把理论讲授和工程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十分值得探究的。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对教师也是一个促进。任课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完成一个工程实践项目所有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做到胸有成竹。因此,选择一个教师自己已完成的工程实践课题作为项目教学的案例,有助于教师从容应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学生的行为能够在教师的掌控之中,随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增强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应要求学生提前阅读相关教材、预习教学内容,准备与项目相关的知识,广泛获取类似问题的信息,并且组成项目小组,明确每人在项目中所承担的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项目教学法最重要的特点是突出理论联系实际,但在授课过程中,切忌完全就项目论项目、以项目的实施代替力学系统知识的学习,应积极引导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巩固力学基础知识,并能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力学问题[2]。

3 小结

大量实践经验表明,适应现代工业生产节奏的人才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能力。材料力学的课堂授课学时比较少,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力学基本概念和项目内容的融会贯通。通过课程教授过程中的探索过程,体现出理论和实践技术的相互融合,使学生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强化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高超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为学生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利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太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5篇

一、构建螺旋式上升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衔接

1、以“两个衔接、三个突出”为总目标,根据专业职业能力分级标准,系统构建螺旋式上升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课程体系与专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相衔接,中高职课程模块开发与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衔接,突出学生可持续发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突出“高端”和国际化视野的“两个衔接、三个突出”为目标,构建不同层次、不同模块的螺旋式上升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以中职课程为基础,以高职课程为主导的方式进行,中职侧重于文化基础和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械设备装配、调试等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高职侧重于文化知识的应用和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机械制造工艺实施、质量检验等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

2、围绕“以素质拓展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轴心,将同类同质课程分阶段、分水平、分重点有机地组织编排在中职和高职阶段的各个年级,形成不断递进延伸、不断拓展提升的螺旋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3、课程体系总体分为中职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和高职课程三个层次,课程体系主体部分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岗位核心课、专业拓展和校外实践课程等模块。

4、中职阶段的课程主要依据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械设备装调岗位的中级工的职业能力要求,高职阶段主要依据机电设备装调维修、机械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等岗位的高级工的职业能力要求,按由简到难、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设置三大部分的课程模块,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

二、“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设计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实现课程内容衔接

中高职合作院校骨干教师与相关企业专家共同研讨,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项目等方面设计相互衔接的中高职课程标准,中职阶段注重学生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1、按照“中职强基础、高职重应用”原则设计公共课程衔接方案。中职阶段公共课教学根据部颁教学大纲要求开设德育、语文、数学、体育、计算机等课程,课程内容强化汉语言和英语基础、初等数学和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学习。高职公共课程以语言艺术、演讲口才,高等数学等应用以及普世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为培养目标,并通过知识的自主学习、导师制团队活动、社团活动和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为引导,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2、按照“中职强技能、高职重技术”的原则设计专业课程衔接方案。依据职业资格标准,以真实的产品案例为载体,按项目化的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参照中高职职业技能抽考标准,引入机电设备装调工、机械加工操作工等职业资格标准、6S管理等企业现场职业规范,根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典型岗位对专业能力、知识和素质的要求,以减速器、变速箱、分动箱等真实产品为载体,按照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综合的逻辑线索设计教学项目,形成内容完善、对接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特色鲜明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

3、依据课程内容的要求设置项目,例如以减速器、变速箱等产品导向,贯穿于整个中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在中职专业课程中设计,以减速器零部件的认知、绘制与加工为主线的教学项目;在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设计中,以减速器的测绘、工艺编制与设计为主线设计课程项目;在高职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中,以变速箱、差速器等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的加工、装配与调试为主线设计教学项目。

三、建好在职业能力培养中起关键作用的中高职衔接的项目课程,实现核心课程衔接

采用项目递进的方式构建中高职衔接的项目课程,项目课程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或项目驱动为主要教学方式,遵循从单项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实现教、学、做、训、评相融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泛在学习”。

四、结束语

相关期刊更多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铁道部哈尔滨铁路局

江苏建材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江苏建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