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

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

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

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摘 要:文章阐述了黑龙江省教师教育信息中心建立的前期调研和实际情况,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图书馆对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优势,讨论了地方高师院校服务地方农村基础教育的模式,旨在使优质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推进教育公平的实施。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5-0125-02

报告中,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并强调要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1]。在此精神指导下,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在黑龙江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立了黑龙江省教师教育信息中心(Heilongjiang Province Teac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HPTEIC),旨在以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HPTEIC为试点,促进省域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1 HPTEIC的建立

1.1 前期调研

2017年5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部分人员在馆领导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7天的访问,实地走访了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调研显示,高校图书馆教师教育信息中心建得比较完善的有上海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调研的其他高校图书馆没有建立教师教育信息中心。

1.2 实际情况

高校图书馆教师教育信息中心大多针对高校提供服务,没有将资源向农村的基础教育开放,因此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教育公平还有待推进。黑龙江省现辖13个地级行政单位,哈尔滨市下辖19个县级市、47个县、64个区、464个镇、480个乡、9,157个村。因此,农村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要,在黑龙江省教育厅“高校强省”理念的支持下,HPTEIC把对外服务提上了日程。

1.3 建立HPTEIC

1.3.1 空间布局。中心设有教师教育信息中心实体借阅室、师意空间、试卷库、服务中心、网络化服务平台,可提供阅览、外借、视听、参考咨询、文献荐购、检索培训、网络推送、文献传递代检代查等服务。

1.3.2 整合资源。中心整合教育类资源G大类图书69,232册,整合教育类数据库7个(教师教育专题数据库、雅乐国际教育视频库、中小学教材教参数据库、维普基础教育信息服务系统、Emerald教育类期刊合集、EBSCO教育专题大库、新学术国际教育专题整合服务平台),自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云课堂、教育科学学院云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云课堂。

1.3.3 开展服务。中心旨在满足各类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学习中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提升教师的授课质量与信息素养。HPTEIC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学生、管理者和进行基础教育的教师,即重点面向用户提供针对性强的教育教学研究类文献资料,如教育理论、媒体素材、教学工作模版、优秀教学n件、教学案例和国家关于教学工作的方针政策等。

2 HPTEIC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优势

地方高师院校图书馆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例如:为农村基础教育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引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利用地方高师院校的科研实力,使“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得以实现[2]。地方高师院校图书馆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地方高师院校图书馆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而加大服务地方农村基础教育的力度,是地方高师院校图书馆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不仅可以使地方高师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且可以促进地方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地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地方高师院校的支持,尤其是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进、管理制度的创新等方面,都需要地方高师院校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2.1 人员优势

地方高师院校一般指地方的省属师范学院和师范专科学校。哈尔滨师范大学作为地方的高师院校,该校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数都成为中小学教师,很多学生在农村基础教育的一线工作。与城镇教师饱和相对应的是,农村的基础教育亟须优秀的教育工作者。HPTEIC现有五名工作人员,其中有两名研究馆员、两名副研究馆员、一名馆员,他们中有三位曾经从事过基础教育工作。

2.2 资源优势

在黑龙江省“高校强省”政策的支持下,HPTEIC享有省教育厅拨付的专项基金用于购买数据库,并实行免费开放,这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截至2017年年底,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共引进中外文数据库49个,中外文电子图书513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0万册。

2.3 新型师资

“新型师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即专业化与高质量,具体表述为“三新”和“三会”。“三新”指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三会”指会上课、会备课、会当班主任[3]。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三新”“三会”技能在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优质的教育资源并没有公开合理地在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实现资源共享。HPTEIC的建立,为新型师资所需技能的共享提供了条件。

3 HPTEIC面向农村基础教育的服务模式

3.1 远程教学

HPTEIC利用自身优势,整合黑龙江省优质的名师名校教育资源,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享有和城市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等条件成熟后,HPTEIC计划逐步建立“在线课堂”,使学生能连贯地学完每一门课程。

3.2 建立基础教育大数据中心

HPTEIC计划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以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自有教师教育的相关资源,以及互联网上与黑龙江省各种类型的基础教育相关的数字资源为基础,以面向基础教育各学科的前沿信息、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教育行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个方向为指导,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各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力合作,创建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知识型资源大数据中心,实现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的共建、共知和共享。

3.3 宣传推广

“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不是收藏和保存图书,而是使图书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指明了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更易于被读者所接受和使用,但由于电子资源价格比较高,因此农村地区基本没有电子资源。为了使本馆的教育资源能够更好地被有需求的用户所使用,HPTEIC的5名馆员深入农村地区进行宣传和推广,且成效显著。

4 结语

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经费问题、师资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缺乏问题等,因此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而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的对黑龙江省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体现了该校以农村基础教育为突破口,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决心。但是,一所地方高校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其优质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把更多的优质资源都集中起来,才能真正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报告[EB/OL].[2017-11-11].https://baike.sogou.com/v166099935.htm?fromTitle=报告.

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简要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始终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考虑教育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集中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依据邓小平理论和基本国情,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是为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

湖南省30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2年,是基础教育调整整顿与发展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湖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按照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恢复规章制度,建立正常秩序,调整了基础教育事业,夯实基础,为改革和发展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从1983年到1992年,是基础教育全面改革和低重心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教育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启动。初等教育长足发展,探索了为农服务的路子;开始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和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确立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把“两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德育工作抓落实,学校工作抓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第四阶段从2002年至今,是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提出了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我省坚持把基础教育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的普惠性,为建设教育强省奠定基础。

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就

30年来,湖南基础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构建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教育办学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湖南基础教育构建了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布局适宜、满足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教育办学体系,基本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需求。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2、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

在20世纪末全省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目标,2006年,我省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并获得充分肯定和评价。普通高中迅速发展。2007年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比例达81.65%,满足了高中教育需求,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2007年的8年以上。学前教育有显著进步,已经基本满足社会的需求。

3、进行了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成功探索

素质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实践能力为核心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教育改革、优化教育手段、改进教育,努力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在开展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中。涌现了以汩罗为代表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典型,而且在全省各地不断涌现新的典型,有新的发展。

4、探索了基础教育为农服务的新路子

从20世纪70年代末桃江“三种教育”一起抓为农服务的经验为起点到郴县、怀化、桂东等地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总结了较完整的为农服务的经验。不断优化和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坚持“三教统筹”,建设适应农村需要的农村教育体系,以“农科教结合”为实施途径,增强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湖南省情为“三农”服务的发展农村教育新路子。

5、建设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建立了一支“数量适当、质量合格、结构合理、师德高尚”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师队伍。学历合格率与1983年相比,小学教师由18.19%上升到99.51%,初中教师由29.54%上升到96.82%,高中教师由36.22%上升到91.06%。2000年,全省妥善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师德建设得到加强,广大教师政治业务素质、教学能力普遍提高,还涌现出一大批教书育人的典型。

6、完善了基础教育体制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建立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办学积极性。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后,县一级对基础教育的统筹管理进一步加强。“以县为主”的体制得到确立和完善,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实现了由“人民办”到“国家办”的历史性转变。

7、完善了基础教育法制体系

建立了以《教育法》为核心,以教育专门法为骨干,地方法规相配套,内容较为完备、结构较为合理的湖南基础教育地方法律法规体系。20世纪80年代,湖南省人大、省政府都加强了教育法制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法规。标志着湖南基础教育走上全面依法治教的轨道。

8、开拓了具有湖南特色的基础教育发展道路

从湖南实际出发。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发展基础教育。合理配置了教育资源,盘活了教育资产存量。提高了教育的有效供给能力。从湖南的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用必要的投入、基本的条件、高素质的师资、办学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有自身特色的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三、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30年来的改革实践,湖南开展的工作中有许多带根本性和规律性的经验值得总结,对今后湖南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政重教,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湖南各级党委和政府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基础教育工作,加强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领导,为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全民兴教,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保障。湖南素有尊师重教、全民兴教的传统。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进一步激发了湖南人民兴教办学积极性。完全可以这样说,湖南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举全社会之力的结果。师资强教,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人力支撑。师资强则教育强,师

资是湖南教育的传统优势。湖南始终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始终突出师资在学校办学中的地位,切实保证教育质量。依法治教,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法律保障。1985年以来,湖南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抓好《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教育法律法规的落实,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遵循规律,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湖南始终关注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始终关注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社会经济环境,坚持按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服务经济建设,实施基础文化素质培养。还根据湖南实际开设地方课程、传承地方文化、培养具有湖南地方特质的人才。分类指导,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策略。湖南基础教育突出的特点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分区规划、分类指导,成为湖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策略。典型推动,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方法。坚持典型推动,善于发现和培育典型,通过典型引路,促进面上工作,最终达到共同发展。湖南义务教育普及、农村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等都是典型引路,发挥其辐射作用,推动基础教育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继承创新,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湖南省情的发展基础教育的路子。湖南基础教育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它得益于湖湘文化的真传。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优秀文化传统和优良的教育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创新。并始终在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四、用科学发展观统率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必然的归宿。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物质文化的需求,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在,湖南的基础教育正面临构建和谐湖南的重大历史机遇,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历史使命。目前,湖南正处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关键时刻。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出发。认真思考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确分析湖南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基础教育的时代特征,深入了解基础教育的现实,把握基础教育未来走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转变

立足新世纪。适应新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湖南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潜在优势在于人力资源。走新型发展道路,必须把湖南发展模式、社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上来,集中力量把人口压力转化成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人口大省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省。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发展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础教育工作的全局。提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新方略,不失时机地实现战略转变。

基础教育必须从重点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实现公平教育。这一转变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树立公平的教育发展观,对于湖南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遏制当前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趋势,促进社会公平,都具有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府要做出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深化改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二是建立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和资助扶持政策,支持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发展教育:三是调整教育政策,逐步形成均衡发展的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

基础教育必须从注重规模速度向重视质量效益转变,扩充优质教育。这一转变既是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基础教育发展是由数量、质量、结构、效益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过程。现实情况表明,基础教育规模扩张已基本结束,质量和结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已经成为相当突出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有效调控,从湖南的省情出发,推进教育公平;另一方面要响应市场的呼唤,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推进教育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必须从培养知识型人才向素质型人才转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指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集中反映了教育发展的重点正在转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实施素质教育应始终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培养创新与加强德育相结合: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教师的终身发展相结合:三是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我们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必须从传统性的继承向时代性的创新转变,实现现代化的创新教育。传统的基础教育是以传承前人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新时代的基础教育不但要继续传承前人的知识,更要在传承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在开放的环境中和信息化的技术条件下,使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成为可能。

2、统筹协调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学校之间在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教育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突出表现在农村和山区的基础教育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制约了湖南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义务教育财政投人与需求相比尚有差距,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仍然不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还有大量问题需要研究与探索。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统筹协调,创新思路,加快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矛盾和问题,舍此别无他途。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发展大趋势。湖南在实现“普九”后,教育公平、质量、结构、投入和效益等深层次问题便日益凸现,教育发展仍然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由于湖南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也由于基础教育在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明显,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矛盾已成为社会焦点。要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要解决发展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采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

略,实现教育公平。

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坚持公益性的同时实现普惠性。教育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具有显著公益性的事业。教育的公益性对于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帮助弱势群体生存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公共教育和教育公共服务的要求,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和贯彻,采取切实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社会公平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虽然社会主义社会开辟了从根本上实现社会公平的现实道路,但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问题,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的普惠性。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全方位的教育创新实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举措,也是湖南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如果我们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始终体现人的主动发展、人的个性发展这个目标,人的素质就能得到充分发展。

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教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教育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当前,湖南城乡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农村骨干教师严重缺乏,整体素质偏低,流失严重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障碍。因此,国家要建立免费师范教育与毕业生服务期并举的制度。强化师范教育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补充作用。要明确规定准备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必须与学校签订有关协议,毕业后需在教育领域内从事教师职业,至少要完成服务期(一般为五年),违约者应按协议进行赔偿。同时,制定鼓励、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的激励政策。除了继续推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外,还要创新吸引人才到农村任教的激励机制。制定全国性的农村教师流失补偿制度。完善城市教师支援农村学校的长效机制。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财政对义务教育、农村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农村学校建设和办学条件的改善步伐将大大加快。由国家为农村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不但非常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做到。只要国家对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在法制保障、制度安排、财政支持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农村教育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3、适应时代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论述坚持科学发展观时指出:“要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这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也是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动力。

当前。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取向发生了变化。首先是由普及向提高转变。20世纪末湖南基础教育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个历史目标之后,它将进入巩固提高、全面普及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认真研究继承和发扬我国教育制度中注重面向全体和提高质量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着重人的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人的各种秉赋和潜能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其次是由城市取向向农村取向转变,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湖南人口的70%在农村,在校学生的70%也在农村。这两个70%决定了湖南基础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是湖南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最基本的省情。最后是由一般发展向特色发展转变,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作为基础教育发展新的价值诉求。教育公平的最高境界和价值追求是,教育不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而且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成长的需要。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跟时代,适应社会的教育取向的变化,不失时机地实现战略转变,真正办适应需求、满足需要,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家长参与;具体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40—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课程改革会给基础教育的利益相关群体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是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过程特性所决定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改革者们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重组、协调与变革,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改革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风格的转变,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等。在某种程度上,改革似乎淡化了教育系统以外与改革活动密切相关的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教育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基础教育改革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而家长群体便是教育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中的角色缺失已经给我们的改革带来了诸多的消极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这种消极影响日益显性化。

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家长角色缺失问题,笔者提出了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具体路径。

一、家长角色缺失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自上而下的执行性特点。家长作为学生的直接监护人以及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间接联系的利益相关群体,他们并未充分地享有对改革相关问题的知情权。他们通常只是在与教师及孩子的教育沟通过程中零散地、间接地感知由教育改革带来的变化。由于教育信息的不对称性,家长在与孩子及教师的沟通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我们不难发现如下一些现象:当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欠佳”时,教师不但会以“管教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严厉的批评与惩罚,甚至会将学生的家长“传唤”过来,“赐予”连声数落,诸如“你是怎么做家长的”、“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是教育常识”等。再来看看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家长们完全丧失了评价权与发言权,并成为教师教诲与管教的对象。当我们把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现象诉诸理论研究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些做法是如此的不合理,甚至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去甚远。

由于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及相关信息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既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功能,又常常与孩子产生“沟通障碍”,从而使教育改革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家长角色的缺失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形成了“双轨制”

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形态,或对某一具体事件的价值取向、功效及社会影响力等在观念和态度上给予肯定与赞同。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是指该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价值取向(目标、价值预期)及效能缺乏必要的信任感,不能给予必要的价值认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方面倡导回归儿童的生命本真,主张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与自由。课程改革的价值预期是要实现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彻底改造,使基础教育不再成为应试教育的基石,而是要成为促进孩子个性充分发展的摇篮。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这是教育功能的原点所在,但这一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家长群体则往往会跳过其中的过程与时间,而只关注教育的结果。由于缺乏对改革相关问题的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化现象都会被家长视为改革的后果,以至于很多家长会对改革持抵触甚至否定的态度。

笔者在一项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家长心理及行为反映的调查中发现,有58.7%的家长对新课改持抵触心理。在这个群体当中有高达86.8%的家长对新课改的一些基本理念与基本问题认识不清。为数众多的家长对新课改赋予孩子的“自由”持抱怨态度。究其原因,家长们把孩子考试分数的波动归咎于新课改。有80.5%的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之外,还要在课后完成家长所规定的学习任务。更有甚者,孩子白天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晚上回到家里还要继续接受由家长安排的应试教育。在此种教育情形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不但无法得到发挥,相反,学生对教师的威信及学校的权威也会产生怀疑,在家长与学校教育之间产生认知性冲突。

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认同感的缺失以及家庭与学校之间教育“双轨制”的形成都与家长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角色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1)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改革的设计者与倡导者往往没有向家长群体清晰地阐明改革的目标、方式、路径等。因信息传递的模糊性,很可能引发利益相关群体的价值混淆与认识偏差。2)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因改革的实施者与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家长群体对改革缺乏参与意识。3)由于教育改革资源具有稀缺性,导致了改革过程中对家长群体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培训,因教育理论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缺乏基础。

2 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认识误区,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偏差

社会舆论是指一定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对社会事物所发表的某种倾向性的议论。社会舆论的精神内核是群体意识,其本质是社会公众对社会上的某些事件、现象或人们行为的态度……社会舆论带有公众的主体性,反映出一定群体的特殊利益、立场和情感。同时社会舆论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感染力,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教育改革产生冲击力,从而对教育改革起到制约或促进的促用。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都要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性质不一的评价。家长群体对新课改在认识上存在的模糊性,极易把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简单地定位为课程改革的终极弊端。因家长的教育预期与新课改的表象问题之间形成了落差,家长群体便对新课改产生了怀疑或持有否定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会形成以家庭为辐射源的强大的社会舆论,从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由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改革活动认识模糊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偏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新课改忽视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长期下去我们的基础教育将面临教育质量下滑的危险,将对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产生不利的影响;2)新课改盲目地追求国际化、西方化,以至于要摒弃传统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而对西方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全部接纳,直接把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移植于素质教育之中,用这种方式反省和批判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是一种过于偏激的文化拯救心态,长此以往,我们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将会丧失;3)新课改搞的是形式主义,我们的传统基础教育坚不可摧,无懈可击,应该继续保持下去,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将找不到生长点,只能流于形式。笔者认为,上述种种论断是由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模糊认识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偏差,问题之源则在于新课改没有清晰地向人们呈现出它的价值取向、改革路径等。

3,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缺乏教育支持,导致教师压力加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会使教师群体产生严重的压力感。与家长群体进行沟通与交流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排斥心理,由此给教师群体带来的压力主要包括:1)家长会直接或间接地干涉教师的教学改革,增加了教师实施教育改革的难度,从而加剧了教师的压力感。2)家长过高的教育期望值与教师有限的教育控制能力之间的矛盾也会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当家长必须接受新课改的现实时,他们就会把既定的教育价值预期转移到教师身上,希望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环境下处理好学生应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并会以此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砝码。当教师尚未寻找到适应新课程的“处方”时,可能已经被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弄得筋疲力尽了。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家长没有对教师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没有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专业成长空间,使教师群体产生了严重的压力感,导致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抵触心理,从而给教育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此外,家长参与不足还会造成课程改革潜在教育资源的流失与非充分利用。家长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观点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家长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潜在教育资源,只有得到充分地开发与利用,才能发挥出其功能。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该项资源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使其发挥出正向的教育功能,相反,在很大程度上该群体已经构成制约新课改的一股不可小觑的阻力。

二、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

1 家长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的参与

课程目标的重新制定是新课程改革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们了解这项改革活动的认识起点。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在如下方面:1)教育改革者应向家长清晰地阐释新课程改革的原因,如原有课程的弊端以及这些弊端对学生发展将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即将实施的新课程的优越性、此次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等。通过向家长清晰地阐释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缘由以及该群体在此次活动当中所承担的角色,使该群体成为改革意向的真实了解者,进而使其成为改革信息的直接传播者。2)教育改革者应让家长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课程目标完成的多因素性与复杂性,使家长对改革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化现象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从而更加坚定该群体的改革信念。3)教育改革者在制定课程改革目标之前,应全面了解家长群体的教育改革意愿,汲取其中的科学与合理的成分,在既定改革目标与家长教育预期之间达成最大限度的一致,使家长树立参与改革的意识。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制定过程中的应然角色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形成的重要知情者,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的重要参与者,也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的坚定拥护者。

2 家长对于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参与

新课程实施的过程是课程转向教育实践的过程。它是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效能的关键环节。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如下:1)家长应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堂是新课程的生命力得以释放的场所,家长周期性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可以身临其境地感知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增强他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并加深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环境的,了解,为实施理性的家庭教育提供依据。2)家长应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积极建构者。家长群体应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引导下,把自身的职业知识转化为校本课程内容,从而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校特色化课程的建构者,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现实素材。3)家长应成为学生适应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环境创设者与协调者。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活动应由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应由学校延伸到家庭。这就要求家长在课后辅导方面要与教师积极配合,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4)家长应成为新课程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的主动探索者与学习者。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应与孩子共同学习,完成自身知识结构与思想意识的转变。只有这样,家庭教育才能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主旋律合拍。家长参与的过程应体现出系统性、连贯性与平等性。

3 家长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过程的参与

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把握新趋势

(一)把握基础教育由“面向现代化”走向“建设现代化”的趋势。我省基础教育现代化“渐行渐近,渐近渐明”。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实质就是基础教育“现代性”的提升过程,基础教育“现代性”的核心价值就是“自由、创新、快乐”。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竭的动力”、“是人类智慧开出的最美丽花朵”,是“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系于想象、成于实验”、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产生新颖的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过程,是“定势”的解脱和心智的“放飞”。“快乐是人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快乐是最高的善”,“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动因,也是生命愿意成长的原因”。我们应自觉地把这些体现“现代性”的核心理念落实在基础教育“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二)把握基础教育由“面向未来”走向“引领未来”的趋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既要解决实现“有教无类”的困挠,又要破解推进“因材施教”的烦恼,真正地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因材施教与因需培养、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统一。

(三)把握基础教育由“面向世界”走向“融入世界”的趋势。教育是“独特的精神生产”,她是依托现有的人培养未来的人,她的使命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教师的有效教学意味着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增强,教师的成功在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快乐进步,最好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因此,必须强调共同基础和个性发展目标,强调横向分类的办学模式所体现的教育公平,强调课程的丰富性和可选择性,强调提供专业的学生发展指导。

(四)把握基础教育由“面向实际”走向“立足实际”的趋势。我省去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860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0亿元。正处在将强未强、将富未富、发展了还没有发达的转型阶段。因此,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反映在基础教育领域就表现为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与教育单一化培养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激发基础教育自身办学活力与现有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在坚持“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价值取向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只有当知识真正地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境界”的时候,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当为学生发展提供了适合的教育、有保障的教育和各得其所的教育的时候,教育才能成就未来。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不忘“办好每一所学校”是良心所系,时刻不忘“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是责任所在,时刻不忘“教好每一名学生”是本领所为。

二、强化主抓手

(一)强化以“公益普惠”为主抓手,突出“先中之先”。总书记要求把大力优先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作为“贯彻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突破口”,这是学前教育的属性所使然、国际教育现代化的经验所启迪、人民群众的诉求所期待、解决基础教育发展“短板”所要求。发展学前教育,必须事业规划在先、布局优化在先、投入保障在先、务实落实在先,在确保“三个增长”的前提下,使学前教育经费占比逐年提高;重点在于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认真贯彻《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扎实推进“五年行动计划”,有序实施学前教育普及与提高工程、省优质幼儿园创建工程,加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明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性质,只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设立条件、保育教育质量达到同类公办幼儿园水平,受政府委托和资助提供学前教育服务,并执行同类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民办幼儿园均可视为普惠性幼儿园;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坚决防止“小学化”倾向;必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得以举办强化班、兴趣班、特长班、试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严禁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严格控制班额,坚决纠正大班额现象。

(二)强化以“优质均衡”为主抓手,凸显“重中之重”。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满足群众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为可爱”的基础教育的新期盼,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出的方向性和制度性要求。一要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共同发展机制;要把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共同发展、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共同提高作为重要政策取向,建立教育资源向困难地区、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的动态机制;通过整合、重组、结对帮扶等多种途径,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促进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二要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按照“七个一样”的要求,认真总结示范区实行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热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以及优化校长和教师的统筹调配、定期交流的机制等方面的经验,把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转化为制度性成果,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三要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评价体系。将义务教育整体优质水平、均衡发展水平、资源共享水平等评估检查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上级政府督导下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方面。

(三)强化以“特色多样”为主抓手,破解“难中之难”。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受教育者全面生活的普通教育,是为“未完成人”终身发展奠基的基础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后移进程中的大众教育,是基于准成年人身心特征的多样化选择性教育,是具有多重使命的素质教育,这就是普通高中“难中之难”之所在。高中的多样化源于物质世界的差异性、社会需求的广泛性、时展的多元性、办学主体的能动性。《纲要》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作了阐述:一是办学模式、办学体制的多样化。如公办高中、民办高中、普通高中、综合高中、职业高中,甚至“科学高中”、“人文高中”、“数学高中”、“外语高中”等特色高中全方位发展。二是学校的教学模式多样化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即创造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有选择的可能性和自主性,以满足不同潜质、不同特质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今年将有条件地开展新型综合高中、特色高中建设试验,鼓励普通高中走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探索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互通立交桥。研究制定普通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计划,支持试点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强化以“关心关爱”为主抓手,落实“特中之特”。特殊教育是充满爱心和人性闪烁的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一是继续提高普及水平。通过努力使残疾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残疾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85%,适度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实施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二是实施特殊教育师资提升工程。安排专项经费,完善特教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依托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建设“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三是建立稳定有效的特殊教育办学经费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采取措施优先落实特教教师待遇,不断改善其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障特教学校特别是农村特教学校正常运转并得到发展。

三、突出着力点

(一)着力“德育为先”。教育的第一使命是“让人更像人,让人更高大”。陶行知曾说“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责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张维迎在《市场制度最道德》认为“道德只能在市场中实现。市场的逻辑不想改变人的心,而是规范人的行(行为),即以利人之行,实现利己之心!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说假话不脸红”,这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知道:一个人在面对外部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在面对自己时,需要的是“镜子”。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既需要‘窗子’,更需要‘镜子’”,“教育的失败往往表现在教育效果的失败上”。因此,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务实开好全省中小学德育大会,研究探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校管理的措施和办法;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小学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注重价值引导与自主学习、分层实施与统一要求、实践体验与知识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二)着力“能力为重”。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本质上是传承性教育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以使学生继承和掌握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规范为价值导向、以刚性必修课程模式为载体、以他主接受性学习为重要实现途径。这种模式确有使基础知识牢固和基本技能扎实的优势,但这种模式是以压抑学生创新精神、牺牲相当数量学生的兴趣为代价。“教育是引导,不是去左右;教育是影响,不是去支配;教育是感染,不是去教训;教育是故事,不是作宣传;教育是解放,不是去控制;教育是描绘,不是去制图;教育是超越,不是去苟同;教育是神往,不是去规定;教育是……不是……”。“教育是最具有人类良心、最纯洁、最壮美的事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克服“重传承而轻创新、重选拔而轻选择、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刚性而轻弹性、重灌输而轻探究、重他主而轻自主”的弊端,“给学生以自由,有自由才有选择;给学生以兴趣,有兴趣才有学习;给学生以主动,有主动才有进步;给学生以探究,有探究才有创新”。毕飞宇在小说《推拿》中写道“理解力比想象力重要,想象力的背后是智慧,理解力的背后是情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比其它所有目标都重要”的“第一目标”。切实抓好“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各项试点工作,注重学思结合,注重因材施教,注重知行统一。

(三)着力“体美俱进”。艺术教育是“成人之美”,通过“传授知识、提升能力、走向体验、启迪感悟”而“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因此,艺术教育就是审美教育,是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的教育。研究证明,艺术教育有助于开发大脑右半球的潜能,在培养直觉、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切实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时不我待,开好中小学艺术教育现场推进会,推进艺术教育常态化、生活化和制度化。同时,强化“用体育来培养精英”的意识。体育一方面把复杂的生活简化,给了学生一个“通俗本”,让学生有亲历的经验,让学生事先理解许多事后才能理解的东西;另一方面又真实直观地模仿着生活中的竞争。因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中的各项规定,努力实现省政府提出的“三升一降”目标,会同省体育局组织开展第二轮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启动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工程试点工作,举办江苏省第二届学生阳光体育节,对全省普通高中体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查,积极做好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体育艺术卫生和国防教育省域达标试点”准备工作。

(四)着力“课程标准”。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既增加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必须认真抓好学习,开展全员培训,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根据修订后印发的各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科书的修订和审查工作;指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式和方法,结合各地实际,整合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有益的课程资源,为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全面部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宣传、培训和教研工作,切实解决好师资、实验仪器设施设备配备等条件保障问题,确保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

(五)着力“改革创新”。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的改革过程就是一个吐故纳新的创新过程。一是继续推进我省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5项基础教育改革任务,通过边试点边总结,力争有所突破。二是以普通高中学历信息网络认证和电子学籍注册为抓手,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三是把建设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为重要抓手,逐步建成优质教育资源库,加强名师、名校、特色优势学科等教学资源开发,做到在网上可以随时查阅。四是加强课程基地建设,在抓好首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再建一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五是推进百所“E学习”学校试点,探索建成较为完备的“E学习”平台和丰富的“E学习”资源,为“电子书包”开发提供支撑。六是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包括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业负担等因素构成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六)着力“能力建设”。一是继续加大投入。充分认清教育投入是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切实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比例,确保今年超过18%。不断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多渠道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教育附加费等要按规定全部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不得因此而减少其他应由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加固改造、重建新建农村校舍776万平方米,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农村校车安全工程。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制定义务教育学校与学前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标准,评选江苏十佳师德模范,高质量完成6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完成招收600名男幼儿免费师范生任务。三是强化督导职能。完成对扬州、淮安、泰州所辖24个县级政府的督导和13个县(市、区)中小学教育装备、普通高中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进一步健全规范办学行为日常举报受理与督导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飞行督查”;完善督导责任区建设,组织对新增补的省督学的专题培训;建立督导约谈和问责机制,落实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

(七)着力“教研先行”。从一定意义上说,“教研力”就是教师的“教学力”、校长的“办学力”、学校的“发展力”、区域的“教育生产力”。面对教研内容变化快、教研手段更新快、教研要求提升快、教研成果推广快的现实,“教研先行”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具有时效性、富有创新性。一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贴近学校,完善校本教研;立足区域,开展连片教研;依托技术,推进网络教研。二要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建立基本规范,完善运行机制,落实推进机制,加强质量监控。三要创新教研组织领导。加快建立起以各级教研机构为骨干、以高校基础教育研究机构为指导、以中小学为基础、社会性专业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体系;把教研经费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预算,逐步加大专项经费的支持力度,积极改善教研工作环境,提高教研保障水平;启动实施教研室“达标创优”工程,明确教研室的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并接受教育行政的委托,承担教学管理的任务,努力把教研室建设成为课程教学研究指导中心、课程教学资源中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中心。

四、营造好氛围

(一)营造“善谋敏行”的好氛围。我们应当看到:江苏基础教育在高普及率基础上,保持高巩固率难度极大;在高成本基础上,保持高投入约束极多;在高期待基础上,保持高满意度任务极重。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普及率,必须深化对我省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理性思考;不能满足于已有巩固率,必须深化对我省基础教育率先发展的理性认识;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满意率,必须深化对我省基础教育持续发展的理性谋划,坚持争先创业、领先创新、率先创优,加强理论研究、顶层设计、实践探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使制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切合客观实际;既反映基层诉求,又表达群众意愿,全面提升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水平。

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132-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纲要》不仅肯定了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指出了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据此,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创新型人才的特点来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特别是教育学类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丰富了教学实践的师资队伍,也激发了教育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教育学专业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归根到底源于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只有兼具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准的创新型人才。

一、科学合理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课程体系是由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紧密联系的多门课程组成的知识体系,不同的教育目标有不同的课程体系,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是由教育学基础课、专业课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紧密联系的多门课程组成的知识体系。教育学专业课程具有极其强大的专业特殊性,它不仅能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工作者,而且教育者步入教学实践,能够将自身的知识经验传授于后辈,某种程度上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通用课程,所以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高校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育学专业所要培养的是宽基础、强技能、有专长、善创新的人才,这是时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是社会进步对教育学专业的新要求,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核心之一,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特别是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拥有权威的专业基础知识

对于教育学专业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专业课程知识,还要广泛了解诸如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程知识,使学生赋有高深的综合理论知识和素养。只有拥有了牢固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学生才能充分激发出勇于创新的潜力,更重要的是,要本着科学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和管理,构建卓越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

(二)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涉及宽广的学科领域

创新要基于一定的综合基础知识,现代教育中的创新多是基于学科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教育学类创新人才也不例外,各类跨学科课程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以及教育社会学等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同时丰富多彩的公共课程也拓展了通识教育领域,所以无论是领域宽广的通识课程,还是专业性较强的教育学专业课程,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宝贵资源,是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力量源泉,所以要适当拓宽课程领域,注重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专业基础课程,有效执行实践课程。

(三)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道德文化素质的沃土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高深精湛的专业知识的武装,还需要高尚的道德和文化素质的熏陶,教育学专业课程所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社会文化等公共课程一方面塑造了学生豁达、缜密、独创的个性品格,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了解,从而满足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文化素质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精神,社会的发展正是凭借这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才得以持续向前进步,所以要保证素质文化课程的与时俱进。

二、国内外高校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教育学专业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教育学专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各类教育学著作也纷纷涌现,目前,西方国家已拥有比较成熟的教学理论和经验,然而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各个国家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具有不同的特色。2014年QS世界大学教育学专业排行榜中,前五位依次是伦敦大学、墨尔本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笔者在此仅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分析一下国外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其中,通识课程主要关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人类和社会学等,这部分课程占总课程的50%以上。专业课程则占30%左右,主要分为三类,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又统称为教育学专业理论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传授学生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选修课程则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来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专业方向,比如教学课程是为培养教学实践人才,教育研究和教育政策是为培养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实践课程约占20%,主要包括中学教学实习讨论、小学教学实习讨论、本科生研讨会等。

与国外相比,我国教育学专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因此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还不太完善,目前,我国教育学专业发展相对较成熟的学校当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其中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已相当成熟,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生涯规划课程。通识课程涵盖通修课程和通选课程,通修课程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健康与体育、国防教育、高等数学、信息技术等,通选课程指人文、社会、自然、艺术类课程,这部分课程占总课程的26%,通识课程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还能加强对人文社会的了解,以服务于教育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其次,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也是多维度的,主要包含了专业教育基础课、专业教育主干课和专业教育系列课,这三类课程又可统称为专业理论课,这是教育学专业课程的主体部分,占据着总课程的55%。其最具特色的是生涯规划课,这部分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同,主要包括各科教学法和教学技能,占据着总课程的10%左右。

通过国内外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研究发现,国外高校更加重视通识课程的学习,而且给予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而国内则更加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且专业课程是既定课程,缺乏灵活性,此外国内实践课程则切实根据我国国情需要来设置,开设了大量的与教学法和教学技能相关的课程,以期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人才。

三、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课程目标的实质其实就是“学生学习要达到的既定结果”。也即是,课程完成后学生所应具有的知识水平,教育学专业课程主要是根据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而设置,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目标具体定位在:一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通用技术,教育学专业课程是专业技能发展的根基,是向学生输送专业基础知识的主要平台;二是使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并能辨别常见的错误思想、观点和做法。总的来说,教育学专业课程所培养的是能满足社会需求,紧跟时代步伐,具有强大的个性品格的创新型教育专业人才。

根据国内外高校教育学专业课程的对比,以及我国社会对教育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加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教育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相结合原则

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多以专业课程为主而轻视通识课程,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仅拥有专业基础知识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多样人才的要求。正如麻省理工学院前院长基利安所言,“只有通才教育会导致肤浅,只有专业教育则导致狭隘和缺乏远见,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结合和整体化,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原则

任何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都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若只学习理论课程,如同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成效,特别是教育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更需要通过深入社会实践才能得到深化,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程有效结合,以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得到升华。

(三)学科交叉融合原则

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或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相对于单一学科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更具有社会适应性和对未来工作的创造性。在保证课程体系规范性的同时,要冲破传统专业课程界限,将当前社会发展关注的新兴学科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促进学生对不同学科课程的整合性。

四、我国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学专业课程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对教育学专业课程也就有不同的要求,同时,教育学专业课程也要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课程设置要具有地方发展特色。例如,Z大学作为中部某省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各个学科的发展程度标志着地方经济区的发达程度,而Z校教育学专业课程发展状况更是决定了全省的教育发展水平,自Z校教育学专业开设之日起,近些年确实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一)通识课程较少,远低于美国通识课程占50%的比重,而且基础课程主要是政治、英语等,没有自然科学课程。z大学教育学本科专业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传统的三方格局,即是,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其中通识课程占27.3%,专业课程占79.5%,实践课程占6.2%,显然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所占比例非常少,而专业课程比例较多,并且缺少自然学科课程,严重阻碍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二)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多而乱,分科过细,重复设置,相当一部分内容已明显落后、陈旧。Z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共享课、专业方向课,而专业方向课又分为普通教育学方向和教育管理学方向,可见专业课程分的过细,而具体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同属于心理学领域,课程重复设置。

(三)教育学专业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联系不多,使得大多数学生只有片面的教育学理论知识,而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近年来,教育界不断倡导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知识为应用而习得,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并且单一的专业知识又无法运作,Z校教育学专业发展中显然忽视了这一关键点,偏重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与其相关学科的联系,偏重传统教育学专业课程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而忽略物理、化学、数学的学习以及与之的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出的仅是附有专业知识的“专才”。

(四)实践课程少,执行乏力。总览z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开设情况,专业理论课程占据着80%左右,学校虽然拥有教育技术实验室,但因缺乏教育技术性的师资力量,课程安排中几乎没有相应的实践课程,实验室形同虚设,在专业实践方面,虽有固定的实习基地,但由于缺乏严密周详的安排计划,以及缺少教学法之类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践课程也难以执行。

五、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方案

教育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着眼于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重新检视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使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真正找到合适的坐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Z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发展还尚不成熟,还处于摸索的阶段,更要适时审视自身的教学成效,借鉴国内外教育学专业课程建设经验,根据Z大学本校的发展实际来设置课程,满足区域经济区对教育类人才的渴求。在此,对V大学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几点建议。

(一)公共基础课程改革

Z校教育学专业公共课程所占比重远低于国内外教育学专业发展较成熟的院校,并且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不高,学生也不重视公共课程的学习,所以,一方面要拓展公共基础课的范围,增设中国文化、音乐、艺术、书法、文学鉴赏、写作以及语言交际等人文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和交际素养;另一方面要改变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改变原有的“考试至上”的思想,要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活动,依据生活行为习惯中的应用来评定学习效果,同时也要增加公共基础课的比例,力求达到50%以上。

(二)专业课程改革

压缩教育学专业课程类别,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共享课合并为专业基础课。简化重复课程,将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简化为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拓展前沿课程,将中国古代教育名著选读发展为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规整繁乱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欣赏和艺术欣赏归入公共基础课程,如此,专业基础课占25%,专业方向课占10%。

相关期刊更多

新技术新工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信息通信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