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车贷调查报告

车贷调查报告

车贷调查报告

车贷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美国消费信贷比较分析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可能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推出了扩大内需为目标的消费信贷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增加了我国有效需求,拉动了经济增长。实践证明,消费信贷政策是扩大消费、增加有效需求行之有效的手段。我国消费信贷发展时间短,法律政策制度不健全,市场不够成熟和完善,但发展速度快,潜力大。比较并借鉴美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经验,对保证我国消费信贷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中美消费信贷政策比较分析

1.1美国消费信贷法律体系的历史演变分析

美国政府通过法律的制定和监管的执行,为其消费信贷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作为消费信贷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有关消费信贷的立法也是最先进、最完善的。

《公信信贷法》(TILA)是消费信贷法案中最早出台的法案,也是最根本的大法,它对贷方向消费者提供的信息披露(包括广告)的内容、格式、语言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TILA的基础上,1971年开始实施的《公平信用报告法》(FCRA)对信用报告机构征集信用信息和使用者使用信用信息的行为进行规范,防止信用报告机构和使用者超出适用范围滥用信用报告,同时赋予报告对象有核实征信内容等权利。其后为了解决信用卡结账纠纷的问题,美国国会在1974年专门出台了《公平信贷结账法》(FCBA),确立了借贷双方在信用卡信贷市场上的互动关系,而后又出台了《电子资金转账法》(EFTA)以解决代币卡、ATM卡、储值卡等其他电子付账工具在结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伴随着信用卡的日益普及,获得及使用信用卡逐渐成为一种基本权利,为了保障这一权力的公平实施,美国国会于1975年通过了《平等信贷机会法案》,禁止在审批信贷过程中由于种族、性别、国别、婚姻状况等因素产生的歧视。此外,1977年颁布的《社会再投资法案》(CRA)也使银行业务不能避开那些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而1978年实施的《公平崔收行为法》(FDCPA)则是用于规范贷方或崔收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至此,美国的消费信贷法律体系基本完成。

1.2我国消费信贷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总体经济环境由供给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拉动逐步向需求拉动转变。1994年12月12日,中央银行了《个人定期储蓄存款存单小额抵押贷款办法》,允许储蓄机构(自办所、联办所)经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批准后,可办理小额抵押贷款业务。1998年以前,央行先后颁布了《政策性住房信贷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商业银行自营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这几个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以商业银行自营性住房信贷业务和委托性住房存贷款业务并存的住房信贷模式基本确立。1996年,央行了《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并于4月1日起执行,规定了信用卡的业务管理规则、信用卡的使用和销毁,以及法律责任等。1998年5月9日,央行颁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经央行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和住房储蓄银行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1998年10月,央行下发《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允许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试点开展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同年,央行颁布《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国内汽车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获准为本集团汽车用户提供买方信贷。1999年2月,央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对境内中资商业银行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重要意义、业务领域、职能机构、期限利率和相关服务管理工作第一次进行了全面阐述,明确提出“从1999年起,允许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2003年10月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并开始实施《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汽车金融业务、机构、从业人员、市场准入及金融监管作了具体规定。作为对1998年《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的修正和完善,2004年8月17日,央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颁布的新《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已于200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自1998年央行出台消费信贷政策以来,我国的消费信贷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尽管近年来增速呈现逐渐放缓的趋势,但1999~2005年年均增长率仍然达到了67.3%,特别是近两年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种类繁多的信用卡业务,信用卡的普及程度大大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相关的法律建设几乎一片空白,目前还没有一部统一规范消费信贷活动和调整消费信贷关系的全国性法律。当前,我国调整消费信贷的规范性文件层次较低,都是以行业规范的面目出现,没有上升到法律层次,缺乏法律约束力,难以有效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消费信贷的长远发展。

2中美消费信贷机构比较分析

美国消费信贷的主要提供者有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储蓄机构、信用社以及非金融机构等。众多的消费信贷提供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授信机构通过高科技,许多消费信贷决策在几秒内做出,较复杂的家庭资产抵押决策一般在几小时内就可做出,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具体见表1。

2.1商业银行

根据美联储统计,自1946年起美国的商业银行就攫取了全美消费信用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截至2005年底,商业银行持有30.4%的总消费信用贷款。但近几年来,商业银行在美国总消费信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2.2财务公司

美国的财务公司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附属于大型企业的财务公司、由商业银行持有的财务公司以及独立的财务或私人贷款公司。比较著名的大型企业附属财务公司主要有:通用汽车承兑公司、克勤汽车信用公司、通用电器资本公司及福特汽车信用公司。其中,福特汽车信用公司和通用电器资本公司均属全美最大的信用卡提供者。

2.3储蓄机构

在1980年之前,美国的储蓄机构和互助储蓄银行只允许将其小部分资产投放在消费贷款中,这一限制大大制约了储蓄机构的消费业务。随着法规监管的放松,储贷机构迅速成为消费信用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其市场份额从1979年底的3.7%达到了1987年的顶峰9.8%。不过到了1998年,其市场份额又跌落至4%,但到2005年底,又涨回到9.8%。此外,美国的信用社、某些非金融企业,诸如零售商、加油站等也从事一部分消费信贷业务。

与美国相比之下,我国消费信贷的供给方面贷款主体单一。1998年,央行颁布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只允许经央行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和住房储蓄银行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就汽车信贷来讲,1998年颁布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只允许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试点开办消费贷款业务。1999年央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允许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全面开展汽车消费贷款业务。2004年10月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并开始实施《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经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批准经营人民币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及获准经营汽车贷款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可以发放汽车贷款。可见,我国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主要机构是国内商业银行,其贷款规模占整个市场的95%以上,而汽车集团财务公司等专业汽车金融机构的融资业务刚刚起步,业务量微乎其微。

3中美消费信贷业务比较分析

在美国,消费信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的区分。狭义的消费信贷包括:个人信贷额度、无抵押个人贷款、个人资金周转贷款、房屋整修贷款、学生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债务重组贷款、汽车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广义的消费信贷除了上述类型外,还包括房地产抵押信贷。美国消费信贷品种丰富、全面、灵活,并且不断创新。美国消费业务的多样化有利于消费信贷机构分散风险,增强盈利性,促进消费信贷的稳步增长。

尽管我国的消费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和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商业银行是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主要提供者,消费信贷业务所占比重小。品种少。我国消费信贷占银行贷款额的比例还不到5%,而美国已经达到了60%。并且,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品种少,品种功能单一,住宅、教育等少量品种的信贷业务起步晚,差距大。同时,贷款程序繁琐,利率机制比较僵化,缺乏多样的消费信贷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4中美信用制度体系及风险管理比较分析

规范的个人诚信体系是美国消费信贷的基石。美国拥有专门的信用报告机构,主要有两种形式:消费信贷报告机构及调查性的信贷报告公司。消费信用报告机构拥有独立的计算机资料库,涵盖整个北美洲近1000万个信贷消费者的档案,保持着6亿以上的账目,资料库近10亿字节的资料,每天约有200万信用报告产生,约有1万起消费者查询。这种机构在美国主要有三家,即Experian信息服务公司、Trans联合公司及Equifax公司。调查性的信用主要提供包括消费者性格、声誉、生活方式及其他个人特性的调查性的信用报告,其资料通常来自于面试调查和其他传统方式。

美国的消费信贷机构具有一套严密的风险管理程序。美国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有效利用信用局的个人信用资料,严格把好消费信贷入口关;②充分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及时监测消费信贷资产质量;③强调风险审核与风险组合控制,实现信贷管理的横向制约;④重视信贷文化和风险控制文化的建立与培养,从业务拓展的源头控制风险;⑤实行消费信贷的精细化管理,有针对性地防范各类风险;⑥建立业务自我评估体系,对贷款风险进行预先警示;⑦充分发挥信贷管理委员会的作用,从整体上把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⑧讲究消费信贷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操作技巧,在具体操作程序上控制风险;⑨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清收不良贷款。

与美国相比,我国消费信贷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消费信贷具有贷款规模小、笔数多的特点,在国内个人和企业金融信用体系没有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银行只能逐个审查借款人的收入信用状况,加上法律体系对失信者的惩戒机制不到位,银行风险管理成本高。就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来说,目前,银行和经销商的消费信贷业务主要依靠保险公司提供的信用保证保险来实现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信用调查往往流于形式。更为重要的是汽车属贬值型动产,折旧率高,易于隐匿和移动,作为抵押物品较难保全,加上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落后,回收车辆的处理变现困难,在目前国内汽车价格不断下调的情况下,贷款汽车的现实市值往往低于贷款余额,消费者往往以车抵贷,逃避还款。实际上,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无论怎么对高危群体索要高额保费,道德风险都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黄小军.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J].国际金融研究,1999(5)

车贷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逐步从普通的生活用品向商品住房、私家汽车等高档消费品转变,各商业银行普遍开展了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从2009年首次全国房车博览会至今,居民汽车消费增速喜人。我国个人银行贷款购车的比例将超过60%,与美国70%、德国65%、印度35%相比,处于快速成长的状态。与之相应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风险也随之突现且不易防范。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若干思考建议。

一、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风险及成因

(一)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外部经济因素变化而造成的信贷资金风险。一是个人资信信息缺失风险。个人征信制度不健全,银行无法全面评估借款人的资信,贷款资料的填报内容主要以借款人申报为主,很难考证借款人资信信息的真实性。汽车消费市场的风险从未来看,车价是逐渐降低的趋势,如果客户无力还贷或恶意逃债,银行即使拿到了作为抵押物的汽车,其实际价值也远低于已放出的贷款,使银行资产蒙受损失。二是环境变化风险。由于汽车营运环境和个人工作、家庭支出变化,将对客户按期归还贷款产生影响。客户跑车营运受到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营运车辆停运,造成借款人不能取得收入而延期归还贷款;受汽油价格的影响,使借款人不能达到预期收入而影响贷款的按期偿还。

(二)信用风险

一是信用评价系统风险。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健全个人信用评价系统和个人收入、财产申报制度,银行难以真正判断和掌握借款人个人信誉状况以及还款能力,在借款人不履行还款责任时,无法对借款人个人信用及财产形成有效的制约。二是偿债能力变化风险。借款人偿债能力下降或因失业、工作变动或出现其他经济等不可预见的因素造成借款人还贷能力下降,甚至丧失还贷收入来源,使贷款形成风险。三是与经销商的合作风险。有少数经销商不讲信用,改变贷款用途或恶意诈骗如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公司法人,与经销商串通,以公司内部人员名义,申请贷款用于公司周转;个别汽车经销商帮助借款人伪造购车资料、首期付款证明,捏造虚假身份、虚假收入证明及联系地址等向银行申请办理贷款手续;经销商经营困难,以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名义取得银行贷款,用于自身周转或投资。多头信贷由于银行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借款人分别在不同的银行贷款,信用较差的借款人无力还款,形成赖账,使银行遭受巨额损失。

(三)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银行经办业务的各个环节由于违规操作或管理不力造成的风险。一是与经销商盲目合作风险。对合作经销商担保能力分析评价不够,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在汽车金融信贷业务推出的初期,合作伙伴以生产厂家及其特约经销商为主;其后与生产厂家没有隶属关系的大量的民营私办经销商纷纷出现,部分商业银行为争取市场份额,逐步放松了经销商准入要求,只要经销商交存一定基数的保证金,就可为其提供汽车信贷服务,出现了经销商收到购车人分期应还款项而不归还银行贷款的问题。二是贷前调查风险。由于调查不细致,不能获得客户准确的信息资料仅仅关注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职业和工薪收入证明情况,放松了对借款人的其他方面的调查,有的银行信贷经办人员对借款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都未进行核实,致使借款人轻松地获得大大超过其还款能力的借款。贷中审查偏松,甚至流于形式。对借款主体还款能力的审查把关不严,对各种还款能力的证明缺乏有效识别,提供的个人收入证明与个人税单显示的收入不相匹配;有的借款人月收入数不足以偿还月还款额;还有的汽车贷款首付款比例过低,造成变相零首付的事实。贷后跟踪检查不落实。缺乏有效贷后监控机制,对所贷款项是否真正用于购车、购车后是否及时办理抵押物的抵押登记手续、贷款满一年后车辆是否及时续保等问题落实不到位;贷款逾期后也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加以催收,以致进一步扩大了风险。

二、防范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系统的个人征信体系,依法收集个人背景资料,调查社会、经济活动信用情况,记录、整理和分析个人的信用档案。凭本人身份证可查询个人信用,关注自己的信用记录。客户信息报告,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重要客户系统,柜面等多种渠道向单位客户提供与客户相关的基本信息报告,包括单位客户信息查询,客户编号查询,客户账号查询,客户提醒信息和客户信用资料查询等。

账户信息报告,通过各种渠道为客户提供账户余额,状态,利息等账户基本信息报告,以满足客户内部资金管理需求的产品,包括存款账户信息,法人透支信息,贷款账户信息,集团账户额度信息等。有利于银行完善风险管理,切实提高资产质量。

(二)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构建银行、保险、车销商多层次风险控制体系

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涉及银行、保险公司、汽车经销商三方,任何一种汽车消费信贷模式都必须平衡各方的利益,兼顾汽车信贷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多赢”,同时建立和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形成银行、保险、汽车经销商多层次风险控制体系。这样的机制有利于发挥各方的积极性,有效避免汽车贷款业务发展过程中的短期行为,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使多赢成为“长赢”。在三方风险分摊的具体方式考虑上,可以采用比率控制、分期垫付、联合催收、三期预赔、法律诉讼的原则进行合作。即银行不再要求经销商和保险公司垫付所有的逾期贷款,而采用一定的逾期比率控制,超出这一比率,由经销商和保险公司共同垫付;垫付方式由经销商和保险公司协商确定;逾期贷款的催收工作由三方联合进行,可以分区域、也可以分客户或采用其他合作催款方式;一旦客户出现三期逾期贷款,由银行直接向法院提讼,诉讼期间的逾期贷款由保险公司实行预赔制度,待法院执行到位后返还保险公司。由于在规定控制比率内不垫款,银行势必要加强对客户资信情况的调查,确保贷款用途,并积极参与贷后的管理工作;而经销商也要承担资金的垫付,经销商在选择客户上加以约束,与客户签订购车协议真实性,迫使其注重风险控制;保险公司则可以大大缓解资金垫付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其服务质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将贷款风险分摊给合作各方,形成多层次的风险控制机制。

(三)规范行业竞争,注重长远发展

竞争推动发展,但如果无序竞争,则会导致市场的混乱和风险丛生。从长远考虑,加强市场的管理,强调行业自律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在银行方面,各银行间通过银行业协会或其他协商方式,对市场竞争行为进行规范。一是对各银行与经销商、保险公司三方合作方式进行规范。从大环境来说,各家银行所面临的汽车信贷经营环境是非常相似的,这就有制订统一的三方协议的基础,一旦确立了统一的合作协议,有关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就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明确,不仅有利于规范经销商、保险公司的竞争行为。二是确定统一的贷款利率。有关借款利率,人民银行确定的浮动空间为基准利率下浮10﹪至上浮30﹪区间内,所以这个幅度对银行来说有很大的弹性,如果不加以协定,势必会使银行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而不惜采用降价策略。

(四)推广直客经营模式

直客经营模式是指贷款人直接到银行贷款中心申请贷款,银行根据其资信情况授予不同的信用额度,客户根据此信用额度选择经销商购车,之后由客户直接到银行办理贷款手续。采用直客模式发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使客户直接面对银行,并可根据各自的资信程度取得不同的授信额度。这样做是一是增强了银行对客户资信进行调查的风险控制意识,有利于分析客户资源的质量,进一步把好准入关;二是客户经过银行的评估取得一定金额的授信额度,可以有更大的余地来选择经销商,有利于客户降低购车成本;三是丰富了银行对客户资源的直接掌握,有利于联动相关的其他银行产品营销业务。

(五)加强汽车贷款业务的内部控制

一是调查客户的个人家庭基本资料,判断其第一还款来源是否有能力偿还贷款;二是尽可能掌握客户的银行信用和社会(包括商业)信用,是否有不良记录,以此来判断客户还贷诚意,规避道德风险;三是存量优质。对公单位的准入实行名单制管理。优质对公单位(含公积金缴存单位和工资单位)名单由一级分行准入,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更新和重检。经一级分行重检退出准入名单范围的对公客户,对其所属员工不得再发放该类贷款。对于在我行新开户的工资单位,向其员工发放此类贷款需在建立工资合作关系满三个月之后开始。

车贷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政策帮扶 难解困局

小微企业融资依旧步履艰难,亟待融资机制的创新。

据宜信的《小微企业调研报告:经营与融资》显示,大部分小微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近一半月营业额在10万元以内,近7成毛利率不足20%。这反映出大部分小微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盈利和抗风险能力较弱。

而与此同时,在融资需求方面,小微企业更需要多途径的融资渠道,来解决融资成本和融资时效性等方面的问题。

根据这份调查报告,小微企业的态度相对理性,比较重视自身的偿付能力。一半资金缺口较小,其中日常资金短缺额度在10万之内的占比64%,超过9成企业缺额不超过50万,且多用于短期用途,如原材料购买、偿还应付款项、发放工资等。但从获取资金的能力上看,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很大,因为缺少抵押物、信用数据等原因,结果造成只有27%的小微企业愿意把贷款作为获取资金的途径。而通过该报告中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小微企业对获得资金的速度要求很高,主要集中在5~10个工作日,但可以承受的利率缺相对较高,这也反映出非常鲜明的融资偏好。

车贷融资可行性较强

为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去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及各地方政府,除了促成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进行专项资金扶持之外,也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与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互补。

在“民资阳光化”的进程中,虽然仍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但已经涌现地各种丰富的融资平台,显然对于民间资本的运作是有利的。这其中,以宜车贷为代表的创新汽车抵押借款咨询服务平台,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的困难。

据调查,截至2012年初,我国私家车的保有量已达8650万量,平均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在如今车辆普及率较高的水平下,通过汽车抵押来获得融资,正在成为众多小微企业主的首选。

据了解,这种短期、快速、灵活的借款模式,与小微企业主的融资需求十分吻合。已经有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进入这一市场,其中进入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的是宜车贷。

车贷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2月17日,武尔夫在首都柏林的总统府发表简短的电视讲话,称自己失去公众信任,因此不能再担任代表着全民道德模范的总统职位。武尔夫2010年当选总统时年仅51岁,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统。

德国总统职责多为礼仪性的,不拥有具体的行政权。尽管如此,武尔夫的辞职还是被认为是对总理默克尔的一大打击。甚至有媒体称,这是德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遭遇的最严重“政坛危机”。

故事的起因是所谓的“贷款门”,武尔夫在担任下萨克森州长期间曾从企业家格尔根斯的妻子处获得一笔50万欧元的私人贷款,用于买房,利息是4%。同时巴符州银行给武尔夫提供了一笔低息贷款,武尔夫用这笔低息贷款去还那笔私人贷款,中间也就是少付2%的利息,就是这么点儿事情。

问题是德国是个特别注重政治透明度的民主社会,2010年在下萨克森州议会的质询下,武尔夫没有据实交代,他矢口否认与格尔根斯有任何业务往来,对那笔50万欧元私人借贷也隐瞒不报。这是武尔夫的第一步臭棋。

1月初,武尔夫接受德国电视一台的采访,首次公开回应私人贷款买房的提问。两位资深记者当面向总统提问,并不时打断总统的话插问。武尔夫很谨慎地回应并道歉,和一个月前打电话威胁《图片报》总编时简直是判若两人。

去年12月,武尔夫在国外访问时突然得知德国销路最大的《图片报》要刊登他住房贷款的事情,情急之下他尝试电话联系该报主编,试图阻止该报道的发表。在未能拨通的情况下,武尔夫气急败坏地在语音信箱留了一通失去理智的威胁言论。

《图片报》是干嘛的?有此好料岂能不报,于是舆论一片哗然。原来只知道武尔夫贷款丑闻的,还没有要求他辞职,但得知他企图阻止《图片报》的报道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他已经无法再胜任联邦总统这个崇高的职务了。

对于德国人来说,政府官员尤其是总统,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类似出言不逊、言语不一、撒谎,还有和公款等是绝对不允许的行为。一旦发生,此人的政治生命就面临终结,因为老百姓已经不再信任你了。比如前段时间的德国外交部长、政治新星古藤贝格博士因论文抄袭被曝光,两周即辞职并远走他乡。

武尔夫一系列不得体的应对,把本身不大的事情彻底搞大了。德国媒体和企业掀起了一连串恶搞总统之风。德国柏林的内衣品牌blush一月份直接做了一个讽刺德国总统的广告,上写,“亲爱的克里斯蒂安(德国总统的名字),如此透明就对了。”

交友社区网站Ashley Madison还为武尔夫量身定做了广告。画面上武尔夫正在打电话,粉色底子上的标语是:“我们给您保守秘密”,“生命短暂,桃色事件没啥大不了的”。

德国一家彩铃网站更是直接做了一首关于武尔夫的彩铃,“Wulff habe eine Nachricht auf der Mailbox hinterlassen”(武尔夫给你留了一个短信)。

德国汽车租赁公司SIXT同样利用武尔夫的肖像来做广告,画面上武尔夫抿嘴不悦,上书:“没有富朋友也能开心,在SIXT租辆车吧。”这句广告语是在影射武尔夫因为他的富人朋友格尔根斯出了问题,导致他不开心了。

车贷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当前,个人消费贷款已是各商业银行特别关注的利润增长点。就国家的层面而言,消费贷款是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发展消费贷款也存在一定风险,消费贷款借款人多,单笔借款额度较小。消费贷款人数众多,其信用状况难以评价,从而使银行面临贷款风险。银行需要对借款人进行全面调查,需要考虑收入和支出对比,小额利息收入如何填补成本等问题。随着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征信体系不健全的矛盾逐渐突出,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新的形势下,商业银行迫切希望有一个共享的借款人信息平台,能够全面了解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征信体系应运而生。

2005年底,我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投入试运行,并在全国联网运行。2006年初,交通银行贵州省分行个人征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我行各征信系统使用部门及人员均感受到了该系统的先进性,个人征信系统通过采用全国集中的信用数据存储方式,提供的信用数据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信用主体信用状况,通过对该系统的有效运用,大大减少银行贷前调查工作量,缩短审贷周期,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申请人资信调查成本与时间花费,节省经营成本,提高信贷决策效率,并且有效降低了银行信贷风险、对扩大信贷规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实际工作,交行深刻的感受到个人征信系统对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并将查询信用报告作为审查信贷业务的必备环节。在下述部分案例中,就充分体现了个人征信系统在交行省分行的应用成效。

一、在贷前调查阶段。征信系统提供信息参考,帮助识别风险。把好信贷准入关。

2008年初。交行省分行受理3起电力系统正式员工的装修贷款申请,在审查个人信用报告时,发现申请人存在严重的不良记录,累计逾期20多次,最高逾期期数7次,尽管申请人属于我行优质客户范围,为防范贷款风险,我行仍做出了拒贷决定。

分析此案例发现,通过审查个人信用报告,银行可以了解借款人及其家庭在全国各家金融机构的所有负债及或有负债情况。从当前逾期期数、最高逾期期数等方面全面掌握借款人及其家庭的贷款还款情况,客观评价其还款意愿,深入判断其潜在风险,从而帮助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减少了放贷时因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信用风险。

二、帮助商业银行防范欺诈风险

2009年4月,我行受理某客户的个人汽车贷款,借款人提供了某贸易公司的收入证明,审查员从其个人信用报告中发现,该客户为某厅级单位员工,借款人所提供的收入、单位、电话均为虚假信息,且拒绝提供真实信息,我行未受理该笔业务。

个人征信系统采集了客户的基本信息,如学历、婚姻状况、联系方式、职业、居住等,借助个人信用报告中的这些信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解读相关信息判断客户的资质状况和风险特征,有效验证信贷申请人提供的本人信息的真实性,有效侦测欺诈申请。

三、为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支持、参考

2008年11月份,某客户在我行咨询有关住房按揭贷款的相关事宜,经分行客户经理询问,客户强调其家庭成员从未在银行申请过住房按揭贷款,并在审批表中勾选了首套住房,要求执行利率七折优惠。后在客户授权的前提下对其信用信息进行了查询,发现该借款人的配偶曾在他行申请过一笔住房按揭贷款,按照政策规定,不能给予优惠,我行经办客户经理电话通知客户,将有关政策规定向该客户作了说明,取得理解,对该客户的贷款申请执行了第二套房政策。

由此可见,个人征信系统为商业银行执行央行房地产贷款政策提供了实施依据,便于加强房地产信贷征信管理,有效防范了房地产贷款风险。

上述案例充分证明了随着征信系统体系建设的逐渐完善,征信信息内体现的数据越来越准确。对银行来说,银行可以通过征信信息,对借款人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判断客户信用情况,决定贷款与否;同时可以对借款人进行跟踪评估,为贷后管理提供帮助,及时掌握借款人的信用变动状况,采用合适的策略催收贷款,从而使贷款风险大大降低,保证贷款业务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征信系统的惩戒作用,在贷前约见客户及贷后逾期催收时,通过善意提醒借款人,告知银行业可共享借款人信用信息,贷款逾期记录会影响个人信誉,还可能会对个人今后申请贷款和办理信用卡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其未来获得授信的可能性等宣传,使借款人对自己的逾期记录有所顾及,增强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个人信用信息报告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全面,对于我行信贷业务经办人员及相关岗位在识别和控制风险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促进我行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业务办理过程中,我行将一如既往的把人民银行信用信息数据作为推进我行信贷业务健康、快速、稳步发展的有效工具,推动我行信贷业务的有序发展。田(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行供稿

整理/谢军)链接)

什么是征信?

一、征信为何物

“征信”就词义本身理解,“征”就是“征集”,同时含有“证明”、“证验”的意思,“信”就是指“信用”、“诚信”,合起来就是对信用、诚实情况进行征集、证明、证验。

“征信”一词对应的英文名称有“Credit Reporting”、“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s”、“Credit Investlgalion”、“Credit Checking”等。意思就是信用报告、信用信息服务、信用调查。它是海外华人传入国内的,中文译法取自《左传》中“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这句话的大意是君子言而有信,信可验证。因此不会招人怨恨。

根据信用管理理论,征信概念的现代解释就是信用信息的采集、保存、整理、分析、使用和传播,其中也包括对信用信息进行加工后的增值服务。如信用评级、信用评分等。

二、与征信相关的几个概念

1、信用记录

信用记录是征信机构利用数据库技术所汇集到的能够反映市场参与主体资信状况的信息记录。信用记录作为判断企业和个人道德水准及偿债能力的重要依据,是由当事人自己“书写”的。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任何人都不能改变。

2、信用信息数据库

信用信息数据库也就是征信系统。是征信机构对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存储、加工、分析和提供查询服务的计算机应

用系统。一般来说。征信机构在开展征信业务的过程中,都要建立数据库。没有数据库。征信业务就难以开展。

3、信用报告

信用报告也就是征信报告。是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格式化文件,是征信机构所生产的信息产品。

一般情况下,企业信用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企业发展历史、业务范围、员工人数、借还款记录、对外提供担保情况、欠息情况、财务状况、主要经营者履历、诉讼信息、企业大事记等信息。

个人信用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一是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出生日期、地址、工作单位等;二是当前借款信息,包括当前共有几笔借款、持有几张信用卡、借款金额和信用卡账户额度是多少、余额多少、还款额等:三是借款历史信息,主要是过去借款和还款的情况,包括过去是否按时还款、是否拖欠、是否有信用卡被止付的情况等;四是特殊信息,主要是破产纪录、与个人经济生活相关的法院判决等信息:五是信用报告查询信息,包括哪些机构因何原因于何时查询。

信用信息都来自信息的产生机构,如:提供贷款或信用卡的银行机构及法院、环保局等公共行政执法机构。征信机构收到各部门提供的信用信息后,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将来自不同机构的信息汇总到每个人的名下。但不对信息做任何修改。因此。信息是否准确,首先取决于个人向银行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是否及时更新;其次职决于商业银行的记录是否准确;最后取决于征信机构在汇总信息时是否张冠李戴。如果上述三种环节都没有出现错误,那么个人的信用报告就是准确的。

4、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也叫资信评估、资信评级,它是由专门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各类经济主体所负债务还本付息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的综合评估,其中能力是客观的,意愿是主观的。信用评级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作为定性分析的重要参考。评级结果是用一些简单易懂的符号来表示的。如AAA、AA、A、BBB、BB、B、CCC、CC、C等。

相关期刊更多

当代汽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重庆汽车研究所

车时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现代车用动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