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排版设计论文

排版设计论文

排版设计论文

排版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版式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版式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图文编排,也可以理解为在有限的空间中,根据设计的主题内容要求,结合美学的知识和原理,设计出美观实用的版面。当人们开始在岩壁、兽骨或器物上记录文字和图形的时候,就已经具有了最初的图文编排意识。印刷和造纸术的发明让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同时也为现代版式设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世纪初,由俄国艺术家发起的构成主义运动,是一场对艺术和设计进行探索的活动。倡导设计简单明确,以理性的、简洁的几何形态构成图形。探索纯粹几何形态的抽象表现力,旨在寻求一种结构美感。所以此时各类版面中的字体全都使用无装饰线体,着重于表现形体美、节奏美和抽象美。俄国构成主义运动为版式设计与平面构成的交汇提供了可能。

与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并驾齐驱的是荷兰“风格派”运动,“风格派”一词源于又凡・杜斯伯格和蒙德里安创办的《De Stijl》(译为《风格》)杂志。“风格派”主张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于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风格》杂志本身的封面版式设计就颇具特色,完全采用黑白色,颠覆了传统的对称式结构,文字部分完全摒弃了装饰效果较重的花体字,采用简洁无修饰的线体字。为了使整个版面保持均衡,直线条和矩形等几何元素成为了唯一的“装饰”。

而谈到构成思维与设计的结合则源于1919年德国魏玛创立的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包豪斯学院开设了设计基础课程,主张设计中摒弃附加的装饰,注重设计结构的形式美,鼓励学生们对色彩、形式、想象力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实验,平面构成理论在此时期已经初具雏形。教员们结合教学中的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将构成思维推向更成熟和更具艺术价值的新阶段。包豪斯学院的探索使现代设计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设计方法上、思维上和形式上对其后的设计,包括版式设计都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

二、版式设计中的要素与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研究点、线、面的关系,而版式设计则关注文字、图形、图片等元素的布局与安排。看似联系不大,但是通过对比,我们便可将二者的要素一一联系起来。版面中一个单独的文字和字母,一个小的图形或者图片都可以被当作是一个点;一行文字或一列文字,以及装饰线条可被理解为平面构成中的线;而密集排列的一段文字和较大的图形、图案,以及空白则可被当作是面。

要掌握版面设计中的构成关系,我们必须把复杂的设计要素都简化为点、线和面。只有这样,我们在排版的时候才不会受到其它附加因素的干扰,而直接研究版面中点、线、面的组合规律。如此看来,如何处理好版面中文字、图形和图片等各元素的构成关系,其实就是如何经营好版面中点、线、面的关系。

三、版面布局与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元素的安排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目的是体现出一种秩序感和美感,我们也可将之称为形式美。形式美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深刻的启示,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后,对视觉经验的一种总结,它揭示了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如果想要创造美的形态就要遵守一定的造型法则。同样的道理,无论是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封面设计还是其他形式的排版,每一个布局合理的版面,都需要把各要素按照美的法则进行整合与排列。因为只有通过完美的设计和编排,版面才能吸引受众,才能把设计意图完整的体现出来。

为了让版面的整体布局更合理,我们必须要处理好这些“点、线、面”的关系。这时,适用于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都将同样适用于版式设计:对称与均衡的原则体现在版面整体效果上,是一种构图原则,有赖于各要素位置的摆放和大小关系的协调;变化和统一的原则可被看作是版面布局的总的指导原则,既可当作是版面中色彩搭配的原则,也可理解为版面中文字大小和文字字体的使用准则。变化强调个性,而统一的目的则是和谐。无论是变化太多或者过分统一都会让整个版面的设计陷入一种极端;另外,图形、图片在版面中的安排也应遵循一定的比例和分割原理;而文字、图形或图片连续的有规律的变化则体现出一种视觉上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增强了版面感染力。可以说,在我们进行图文编排的时候,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用到了这些形式美的法则。

四、版式设计中的视觉流程与平面构成

当我们在观看一幅设计作品时,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视觉流动顺序,首先我们会纵观全幅作品,接着视线会跟随画面中各要素的强弱变化作有序的流动,对画面形成一种大体的认识,而后视线会停留在某一感兴趣的点上,最后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获取信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

合理的布局和色彩搭配不仅仅可以美化版面,更可以对受众做视觉上的引导。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人们的视觉流程简单地说是“从上到下”“从左至右”,所以版面的上方、左方、左上和中部最容易引起注意,也可将其称为“最佳视域”。视觉流程的建立不仅仅是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同样可以用平面构成的原理来分析。在最佳视域中,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和形式的合理安排,可以创造出一个引人注目的“点”,从而捕捉受众的目光,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构成要素的空间定位。

在视觉流程的设计中,点、线的方向位置,不同形式的点、线给人的心理感受等都影响了视觉运动中的空间定位。在版面中,点的位置可以形成视觉中心点,而线的方向则决定了视觉流动的连续性。例如,当点(这里的点可大可小,可以是文字、图形或图案)位于版面中心时,给人以稳定感,且引人注目。而当画面中出现两个点时,就会产生一种张力,视线往往由其中一个点移向另一个点,形成一种视觉的流动,其中点的大小、色彩、肌理等因素都会影响视线的移动方向。线本身就具有导向性,而且线的种类繁多(这里的线可以是文字的排列或线条等),不同的线对人们视觉的引导性也大不相同。水平线给人平静和安定感,会引导人们的视线依照视觉习惯从左到右进行移动。垂直线给人一种或向上延伸或向下落的感觉,所以我们的视线也会在画面中随之做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运动。而当斜线出现的时候,打破了画面原本的平静,给人不稳定和运动的感觉,因此视线会跟随斜线的倾斜方向移动。

总结

现代生活节奏在加快,信息量也在增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需求也在随之改变。为了在短时间内吸引观者并把设计中的关键信息准确地传递出去,版式设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的版式设计既不能只靠感觉,也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技术编排,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是将主题思想的创意与编排技巧结合起来进行表现,它必将呈现出一种多元化、视觉化的特征。但是无论版式设计的风格如何改变,平面构成的原理都将成为所有设计排版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Sun I 视觉设计《版式设计原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2][美]JohnMcWade《超越平凡的平面设计:怎样做好版式》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3]舒燕,陈剑生 《设计与实务新向导――平面构成》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

排版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折减系数 降雨历时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中图分类号:S6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014-01

0 引言

我国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TJ14-74(试行)、第一本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在雨水管渠降雨历时计算时都引入了折减系数m,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3年版)中取消了折减系数m,这其间经历了4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其间也反应了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适应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影响的发展历程。

1 各版本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折减系数m的采用情况及取值

⑴第一本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第2.2.5条:雨水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⑵《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第2.2.5条:雨水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⑶《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2.5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⑷《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3.2.5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以上各版规范中: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在雨水管渠降雨历时计算时都引入了折减系数m,并规定暗管折减系数m=2,明渠折减系数m=1.2,在陡坡地区,暗管折减系数m=1.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3年版)取消了折减系数。

2 折减系数m的引用及可能性

我国雨水管渠流量计算采用极限强度理论的推理公式,但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3年版)以前,没有对使用推理公式法的条件进行任何限制,而是沿袭原苏联1954年排水设计规范,将雨水管渠流量折减系数m的相关计算方法引入了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所以折减系数m,又称为“苏林系数”,采用折减系数m增大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从而减小暴雨强度q,减小雨水管渠设计流量Q,从而减少雨水管渠管径,来降低雨水道的工程造价。

我国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但计算雨水量的极限强度理论假定:当降雨历时等于集水时间时,设计断面的雨水量达到最大值。所以雨水管渠中的水流并非一开始就达到设计流量的满流状态,而是随着降雨历时增长逐渐形成满流,雨水在管渠内的流速也是渐形增大到设计流速的。这样就出现了按满流时的设计流速所计算出来的雨水流行时间小于其实际的流行时间。通过对雨水管道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雨水管渠中雨水流行时间比按最大流量计算的流行时间大20%。故采用大于1.2的系数来计算雨水在管道内的流行时间。

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3年版)取消折减系数的理由

我国雨水量计算公式采用的是极限强度理论推导出来的推理公式,推理公式是个半理论半经验的公式。公式推导的基础是作了以下假定:①降雨强度在集流时间内均匀不变,即降雨为等强度降雨过程,(实际上是降雨强度在集流时间内不可能是等强度降雨过程);②假定汇水面积按线性增大,即汇水面积随集流时间增大的速度为常数(事实上汇水面积随时间的增大是非线性的)③参数选用比较粗糙,如径流系数取值仅考虑了地表的性质,地面集水时间的取值也是经验值。以上这几点假定条件导致雨水管道设计流量会产生很大误差。

另外根据北京市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分析发现,采用折减系数m后可使设计流量缩小20%~50%。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发生严重内涝,给人民生活和生产造成了极不利影响。为防止或减少类似事件,有必要提高城镇排水管渠设计标准,而采用降雨历时计算公式中的折减系数m,降低了设计标准。发达国家美、日和欧盟不采用折减系数。为有效应对日益频发的城镇暴雨内涝灾害,提高我国城镇排水安全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3年版)在修订时取消了折减系数m。

4 结论

折减系数的应用在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具用应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硬化路面的增多,导致城镇内地面雨水下渗量急减,地表径流大幅增加,加重了雨水管渠雨水收集量,但我国雨水量计算公式中重现期的选取和发展国家相比偏小,径流系数的取值粗糙,尤其降雨历时折减系数的采用导致暴雨强度减小,对雨水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这几项因素的综合导致雨水量计算偏小,最终引发一些大城市的内涝的发生,为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取消折减系数m是必要的,折减系数的取消对提高雨水设计标准作用即简便,效果也非常明显,故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3年版)中取消了使用近半个世纪的折减系数m。

参考文献

[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排版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实践行动

引言

我国在最新的课程改革当中提出教育教学需要注重实践性,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界急需大量应用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背景之下,广大高校越来越注重开设应用类的计算机课程。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提升整体计算机教学质量,教师经常会选择使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完成计算机教学,本文将在此基础之下,探究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行动。

一、项目化教学的简要概述

(一)具体内涵

所谓的项目化教学具体来说指的就是将工作项目的概念融入进传统教学课程当中,彻底摒弃传统单一的理论式概念教学,反而利用引导学生设计、完成具体项目的方式将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贯穿其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在项目化教学当中,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完成项目任务,从而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充分结合,成为应用型人才[1]。

(二)实际作用

项目化教学彻底颠覆了传统枯燥无味的理论式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目标,在结合所需岗位以及职业能力的基础之下提出项目任务,利用小组合作以及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等方式,使之能够对项目任务进行个性化创造,最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其综合职业技能。

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行动

Office办公软件是当前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当中最为基础的课程,占据了较大的课程比重,无论学生日后从事何种职业,走向何种工作岗位均需要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因此教师需要充分重视Office办公软件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当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将以其中的Word文档排版为例,简要分析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行动。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在使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之前需要教师充分结合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以及实际学习需求等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在Word文档排版一课当中,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设置通过布置项目任务,模拟现代化职场场景,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文档排版的意义及功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对各类文档进行排版格式化的能力,例如熟练设置页眉页脚、项目符号、字符段落等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创设相应教学情境

为了能够更好地使得学生对项目任务产生实感,激发学生对完成项目任务的积极性,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最好能够模拟出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得学生能够站在具体职业岗位的角度对工作任务进行深入体会,进而有效消除学生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距离感,并且帮助学生快速找准工作感觉,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工作需求,早日走向工作岗位。在Word文档排版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能力,将计算机室联想成出版社编辑部,每一位学生的工作职务为负责组稿和审查的普通编辑,教师的工作职务为总编辑,需要带领各编辑即学生编排某网络热门小说的版面[2]。

(三)确定项目工作任务

创设教学情境之后需要进入到确定项目工作任务的环节,这也是项目化教学模式当中的关键一环,在确定项目任务的过程当中,计算机教室需要始终围绕现有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材,对构成一本书籍的组成要素、版面要素以及对于排版的基本要求等进行细致讲解,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文档排版的概念,基本了解项目工作任务内容。其次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结合现有计算机应用课程教材,制定详细的项目工作任务。在Word文档排版一课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项目工作任务安排为完成一本书籍的版面设计,包括设计封面封底、安排扉页、前言等内容,插入目录与后记等,以及编排和设计全部书籍的正文格式,如标题与正文字体设计、字符段落安排、行距设计分析等等。

(四)组织学生完成项目

为了方便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教师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事先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以及任务完成能力,将学生按照“以强带弱”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同时要求学生自行推选出组长,并且将项目任务拆分成若干细小任务并分配至给一位学生手中,所有学生需要在小学内就如何完成项目任务展开讨论,研究出最为合适的完成方案,最后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在Word文档排版当中,教师可以以四至六人为单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要求一半小组完成设计一本书籍的版面,另一半小组完成设计编排书籍正文格式。同时教师需要对排版文档中的各项功能及其使用方法进行统一细致讲解,之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自行讨论完成项目,教师不再对任务进行过多干预,只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适当指点。

(五)验收评价最终结果

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之后,教师需要验收每组的项目结果,并且对结果以及学生的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进行点评,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在完成项目任务和学习计算机应用课程当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和改善。在Word文档排版当中,教师需要严格基于出版行业的规范要求对项目结果进行验收,同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评价,对在完成任务当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最终的解决方法等进行讨论和交流,强化学生对文档排版的操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当中融入项目化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以完成项目任务的方式亲身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师在布置项目任务以及监督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将学生真正打造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曾明星,周清平,蔡国民,王晓波,颜一鸣,黄云,杨燕萍.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02:203-209.

排版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要求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写作规范,字数一般不少于1万个印刷符号,8000汉字左右为宜,最低5000汉字以上。各部分的具体规范如下:

一、版面格式

每一章、节的格式和版面要求整齐一致、层次清楚,具体规范是:

1.设计(论文)用纸

设计(论文)报告、封皮、任务书、进度安排、成绩考核表等表格,统一用A4纸。

2.章的标题(一级标题)

各章的标题、目录、附录的编排,用黑体、三号,居中排列。理工科类各章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不出现“第一章,第二章……”这样的标号,如:第一章 文献综述,写为“1文献综述”,人文社科类写为“一、文献综述”。

3.节的标题(二级标题)

理工科类节的标题,如:“2.1认证方案”、“9.5小结”等,用宋体、四号、加粗,顶格(首行不空两个字)排列。人文社科类写为“(二)认证方案”。

理工科类各节标题下有三级标题时,如:“2.1.1 XXX”,标题用宋体、小四号、加粗,空两个字后排列。人文社科类三级标题为:“1.

XXX”。

4.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内容中文用宋体,小四号;英文用“Times News Roman”,小四号。正文中的图名和表名,用宋体、五号。正文首行或分段后的首行皆空两个字后行文。

5.页眉

用宋体、五号,两端对齐。右面页眉为设计(论文)题目。页眉底划线的宽度为O.75磅。

6.页码

用宋体、小五号,居中,不加任何修饰。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前臵部分

毕业设计(论文)的前臵部分包括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等。

1.封面及打印格式

内封面:

中文题目、副标题(黑体、二号、居中);

外文题目(黑体、二号、加下划线、居中);

学号:在右上角正确打印自己的学号,宋体,小四号,加粗。

系别、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和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日期等内容,宋体,小三号,居中排列。

2.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是关于设计(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概括性。它主要是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

结论,重点说明本设计(论文)的成果和新见解。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方便,从设计(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术语。

(1)中文摘要,用宋体、小四号,顶格排列,一般为300字左右,行间距为1.5倍;英文摘要,用“Times News Roman”字体,小四号,一般为300个实词,行间距为1.5倍。摘要中不宜出现公式、非公用的符号、术语等。

(2)每篇毕业设计(论文)选取3~5个关键词,中文为小四号,英文为“Times News Roman”字体,小四号。关键词排列在摘要的左下方一行,起始格式为:【关键词】和【Keywords】,各个关键词以空格间隔均匀排列,之间不加任何分隔符号。

3.目录

按照设计(论文)的章、节、附录等前后顺序,编写序号、名称和页码。目录页排在中英文摘要之后,目录页(含)之前不编写页码。

(1)标题“目录”,黑体、二号、居中。

(2)目录中列出第一级标题—章(黑体、四号)和第二级标题—节(宋体、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部分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前言(绪论)、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1.前言(绪论)

前言是设计(论文)的开端,以简要说明作者所做工作的目的、

范围、国内外进展情况、前人研究成果、本人的设想、研究方法等。

2.正文

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部分,包括理论分析、数据资料、实验方法、结果、本人的论点和结论等内容,还要附有各种有关的图表、照片、公式等。要求理论正确、逻辑清楚、层次分明、文字流畅、数据真实可靠,公式推导和计算结果无误,图、表规范。

(1)图。包括曲线图、示意图、流程图、框图等。图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码,如:图1.3、图2.11。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图名,连同图序号臵于图的正下方(居中排列)。图中坐标上标注的符号和专用词语必须与正文中一致。图中的文字和符号用宋体五号。

(2)表。包括分类项目和数据,一般要求分类项目由左至右横排,数据从上到下竖列。分类项目横排中必须标明符号或单位,竖列的数据栏中不宜出现“同上”、“同左”等类似词语,一律填写具体的数字或文字。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码,如:表2.5、表10.3。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序号臵于表的正上方(居中排列)。表中的文字和符号用宋体五号。

(3)公式。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方程式等必须编排序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码,如:式(3-32)、式(6-21)。对于较长的公式,另行居中横排,只可在符号处(如:+、-、*、/、<、>等)转行。公式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行)的最右边。连续性的公式在“=”处排列整齐。公式中的文字和符号用

宋体、五号。

(4)计量单位。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3.结论(人文社科类为结束语)

结论是设计(论文)的最终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炼。阐述作者创造性工作在本研究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给予客观的说明,也可提出进一步的设想。

4.致谢

对协助完成设计(论文)研究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

5.参考文献

在设计(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引出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排列的序号(必须与参考文献一致)。参考文献的排列格式为:

(1)专著类的文献

[序号]作者 . 专著名称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参考页码.

(2)期刊类的文献

[序号] 作者.文献名.期刊名称.年,月,卷(期).页码.

其中作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当作者超过三个时,只著录前三个人,其后加“等”字即可。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部分

附录是作为设计(论文)主体的补充,包括下列内容:

1.正文中过于冗长的公式推导;

2.为读者阅读方便所需要的辅助性的数学工作或带有重复性的图表;

3.由于过分冗长而不宜在正文中出现的计算机程序清单;

4.对于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5.附录编于正文后,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均另页起;

6.附录依次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黑体,三号。如:附录A。

7.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与正文分开,用阿拉伯数字另行编序号,注意在数码前冠以附录的序码。如:图Al;表B2;式(C-3);文献[D5]。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打印规格

1.设计(论文)正文页面和版面的设臵规格:设计(论文)正文单面打印。

2.页面设臵数据为:上2.5厘米、下2.5厘米、左边距为3厘米、右边距2厘米。

3.版面设臵数据为:文字的行间距—1.5倍;公式的行间距—1.5倍;

字符间距—标准;页码数据—对称页边距。

六、毕业设计(论文)的装订说明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以A4纸的标准,按照下列顺序装订。外文资

料翻译原文及译文另册装订,格式参照设计(论文)对应内容格式要求。

1.封面(含内封面)

2.中、外文摘要

3.目录

4.前言(绪论)

5.设计(论文)

6.结论(人文社科类为结束语)

7.致谢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任务书(含进度安排等)

11.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

排版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Abstract: Format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raphic design, is also the big stage to display all visual arts. Format design rises company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economy, which embodies cultural tradition aesthetic idea and the style of era spirit, etc.

关键词: 版式;招贴;设计

Key words: format;posters;design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244-01

0引言

版式设计即排版设计亦称版面编排设计。所谓版式设计,即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地视觉传达方式。它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观上的美感。版式设计的范围可涉及到招贴、报纸、杂志、书籍、画册、产品样本、挂历、唱片封套等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它的设计原理和理论贯穿于每一个平面设计的始终。为人们营造新的思想和文化观念提供了广阔天地,排版设计艺术已成为人们理解时代和认同社会的重要界面。

1招贴设计中的版面设置

1.1 招贴设计中理性的设计骨格招贴设计中版面编排设计在方法上有着两种倾向:一种是注意理性分析,通过运用严格的数学和几何学方面的知识达到构成上的和谐与组织上的合理严密。另一种是注重感性的判断,认为编排的审美规则主要依赖于设计者感官的直觉判断力。在实践中这两种方法并没有非常严格地划分开来,事实上是常常穿插地运用在招贴设计中。在招贴设计中,既要有理性的骨格法也要有对各种视觉要素感性的判断、组织能力,总之招贴设计中的编排设计合适就好。

1.1.1 基本骨格的确定在招贴编排设计中各种骨格的分割形式有很多而各种风格给人的视觉效果各有不同。设计师根据设计内容的要求和性质来创意设计具有特别个性的设计风格。从而打动读者的心灵。

1.1.2 版面率的确定在有限的版面内,文字图形内容在版面中所占的比率就是版面率。文字内容越多,占的面积越大,版面率越高,反之则低。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往往采用降低版面率的方法,使编排设计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它能提高设计的品位。但同时也会提高印刷的成本。

1.1.3 竖栏与横栏的确定竖栏是版面上骨格的主体,亦是骨格各个部分展开的基础。竖栏的大小变化,根据版面纸张开本的尺寸、文字字体的样式及文字内容的多少、插图的大小和多少等各方面综合因素而定。总之竖栏的构成规定了编排关系中的纵向联系。

横栏的骨格形式规定了编排构成中横向方面的主要关系,其主要功能是确立了文字内容的基本位置。横栏各分栏的尺寸大小,应根据内容需要而定,分栏之间的大小比例可以有变化,特别是表现主题的分栏,在尺度上可以灵活,以便突出版面的重点,同时各分栏的高低也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和创意的需要而确定,使之达到统一中求变化的目的。

1.2招贴设计中感性的版面设置

1.2.1 满版型满版型是以图像充满整版,文字叠印在图片之上,主要以图像为诉求点的招贴编排方式。它给人以舒展、大方的感觉。是招贴设计常用的形式。满版型的编排设计视觉传达直观、强烈,其视觉流程往往从图片的精妙之处开始,逐渐过渡到图上的文字。这种构成形式,能直观反应主题内容。

1.2.2 分割型招贴设计的分割型版面可以分为上下分割型和左右分割型两种。

上下分割型吧整个版面分成上下两部分,在一部分放置图形,另一部分放置文字。横向排列给人以稳定、平和、安静的视觉感受。左右分割型把整个版面分割为左右两部分,分别在左右配置文字。而竖向排列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并具有冲击力。

1.2.3 倾斜型在招贴版式编排设计的构成上,将文字或图形作倾斜型编排,在结构线上可以是直线倾斜也可采用曲线倾斜,在节奏感上应作充分的考虑。这种构成方式将会产生强烈的动感和不稳定感,适合于运动、欢快等方面主题内容的设计。

1.2.4 中轴型中轴型一般可分为上下对称和左右对称.它是同等同量的平衡,因此有绝对对称与相对对称二种对称形式。在设计中采用相对对称的手法比较多,其特点是具有庄严、稳定、安定、和平、含蓄、秩序的感觉。

1.2.5 曲线型将图片或文字以及手绘图形,在编排设计构成上作曲线形式的处理。曲线的构成使设计产生节奏和韵律的美感。

1.2.6 重心型重心型的编排构成方式有三种,一是再是直接将设计主题完整地设置在版面视觉中心位置,这种编排构成的方式,能使主题突出,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二是向心:视觉元素构成的运动方向从外向版面中心聚拢。三是离心:与向心相反,视觉元素构成的运动方向由版面主题中心向周围散开。

1.2.7 并置型将内容要求的众多图片,在编排时作大小的调整,在版面上作并置的排列,使复杂版面整合并具有秩序感,通过对图片大小和位置的调整编排,使版面具有调和感并且有节奏之美。

1.2.8 几何型招贴设计中几何型编排的方式有:圆形、四方形、三角形等基本构成形式。圆形的构成使版面内容的重点突出。正三角形给读者以稳定的感觉,倒三角形使设计产生动感。而四方形则给人以严谨、规范的感觉。

1.2.9 自由型将构成要素中的图形、文字等作散点式自由排列,形成一种随意的、自由的视觉效果。它完全依赖于人对视觉形象的直觉判断。自由型的构成方式给人以轻快而奔放的感觉。但应避免产生杂乱无序之感,使设计的品位受到影响。

2结论

据有关研究得知,观众对一幅招贴的注意力最多只能维持两秒钟,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引起大众的注意,并留下些印象,招贴的画面必须相当简洁、概括,最大限度地归纳成有条理的、规则的、富有秩序感的图式。所以运用恰当的版面设置会在最大程度上吸引观者的目光。从而将招贴中的信息传递给观看者,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日)佐佐木刚土著,武湛译.版式设计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

[2]赫伯特・斯潘塞著,译.现代版式设计先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相关期刊更多

印刷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

北方水稻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潍坊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