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油站经理经验交流

加油站经理经验交流

加油站经理经验交流

加油站经理经验交流范文第1篇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站长竞聘,借此机会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事进行工作交流。我叫冯**,今年40岁,现任**分公司**加油站站长。自2011年3月任**加油站站长以来,该站的油品销量月朋攀升,在2012年销售汽 柴油593吨,这不但是我们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也是市、县两级公司领导关心和支持的结果。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加油站站长。能够竞聘这个岗位,我认为自身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自任**加油站站长以来,我奉公守法,认真做事,对工作充满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喜欢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注重创新加油站管理模式,加强业务素质的提升和工作能力的培养,经常与同事一起交流管理经验,加上我有经营个体加油站17年的经历,熟知和懂得加油站各项基础管理。所以,通过不断努力,我从一个经验不足的年轻人逐渐成长为一名有创新、有上进心的加油站站长。工作中,我善于琢磨遇到的各种难点和问题,并总结摸索出4条工作经验:一是每天在记事本上登记需要办理的事情,注明完成时限,做到天天翻看、对照和清理,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二是需要马上处理的事以重点符号标明,防止因拖延而忘记处理;三是积极搜集基层一线素材,注意保存,一旦需要,马上调出使用;四是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多看资料,多翻阅书籍、报纸。这4条经验伴随我工作了好多年,也确保了我在“繁琐、杂乱、无章可循”的日常事务中,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加油站各种工作。

二、拥有很强的沟通能力

我本人性格开朗,心胸豁达,与人为善,好朋好友,不但熟悉目前**站各种类型的客户,还喜欢抓住客户的心理与他们沟通交流,以此发展和动员他们成为**站的忠诚客户。我在服务好新客户的同时,还能尽快将大量流失的客户重新聚拢起来。几年来,凭借个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与客户融洽的沟通协调,使一些企事业单位相继成为**站的定点加油客户,现如今也与河南轩铭物流公司的领导达成共识,以帮助加油站进行宣传和推广工作。一些非固定客户的大批量用油,在我的几次走访中,如今也成为**站的定点客户。

三、注重加强自身学习

在加油站近三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对**站有着深厚的情感。工作中,我总是把加油站当作自己的“家”来经营,带着这份情感,我的内心总会迸发出一种渴望学习的动力。平时,我十分注重自身的理论学习,无论工作再忙再累,我都要抽出时间收听收看远程教育,定时学习办公桌上发放的消防、计量书籍、标准化管理和各种规章制度,通过河南石油微博互相交流工作经验,我对加油站的HSE、设备、安全、帐表单管理、规范服务、环境卫生等方面都熟记于心。熟练掌握了HSE的录入和审核工作,并多次协助县公司对加油站员工进行HSE录入工作培训。

以上只是我竞聘站长所具备的几点优势。如果竞聘能够成功,我将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发展客户,扩大油品销售。

强化员工的优质服务是管理加油站、扩大油品销售的重中之重。工作中,要学会换位思考,不仅站在站长的岗位上考虑问题,还要站在员工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在强化员工优质服务的同时,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要为员工服务好,还要用自身言行举止来影响员工。通过从员工着装、仪表、及加油站站容、站貌、服务用语等细微点滴入手,规范员工的服务动作,细分每步操作程序。让员工时刻牢记“加油八步法”操作流程。同时,还要让员工做到来站加油客户热情一点,服务周到一点。不仅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还要让客户感受到一种归家的温馨,体会到来加油站花钱不仅能买到好油品,也能享受到上乘服务。达到让客户走了还想来,来了就不想走的目的,确保油品销量不断攀升。

二、强化基础管理,搞好优质服务。

工作中要做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是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对加油站设备做到勤检查、勤保养、勤维修,确保加油站每日安全、卫生检查不走过场,造册记录。特别是在上级公司检查、季节变更和重大节日期间,夏季雨水高峰期和冬季取暖期的安全检查。对安全生产制度贯彻落实情况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对加油站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把加油站各项应急预案分步建立。二是努力做好站内安全培训。积极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知识及各种预案演练,对专项应急预案做到人人清楚,牢记于心。通过定期演练,增强员工主动学习安全知识的意识和掌握各种事故应急处理的技能,确保加油站全年安全无事故。通过带领全站员工抓经营、促销售,用自身实际行动强化基础管理,用爱心、细心做好优质服务,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场所,为客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

三、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工作质量。

注重创新工作管理模式,每月在站内醒目位置张贴《温馨安排工作》等,以告知员工“上班期间,工装应穿戴整齐,按时交接班,值班员工加油之余杜绝在营业室玩游戏、看电视、闲聊,要在罩棚下面打扫卫生,擦拭设备等候客户,做到热情为客户服务”等,并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写明白、写清楚。进一步加强站务公开和加油站绩效考核办法,树立节能降耗意识,使站内每位员工都成为一个小管理员,共建人人关心加油站销售、关心企业形象的氛围。要多关爱员工,把员工当作自己的亲人,把在一起工作看成是一种缘分,通过对员工的关爱,拉近与员工的距离,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四、上下同心协力,构建企业发展。

工作中,注重搭建市、县和加油站之间的沟通桥梁,努力做到上请下达,达到双方满意。多与员工研讨各种服务方法,如现在**站推行的“一问三多三听”的拉家常服务法。“一问”,就是问候客户像问候自己的家人那样亲切;“三多”,就是对客户多一点微笑、多用文明用语、多与客户细心交流;“三听”,就是专心聆听客户的需求和诚心听取客户对加油站的建议,耐心倾听客户对服务有什么不满意。通过这一拉家常方式,真正拉近与这些客户之间的距离,从而为**站带来不少新客户,确保销量不断提高。

以上是我竞聘站长成功后的设想和做法,如果竞聘不能成功,我无怨无悔。不管竞聘结果如何,在今后工作中,我都能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做一个爱岗敬业,快乐向上的好员工,在本职岗位上积极施展才华,努力发挥光和热,为公司也为加油站的美好明天不断奋斗。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加油站经理经验交流范文第2篇

[关键词]O2O;加油站;互联网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因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3G/4G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O2O得以真正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商业威力。O2O这个名词在国内的传播,真正开始于2014年的嘀嘀和快的打车的补贴大战。到2014年,“互联网+”创业浪潮席卷全国,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之政策的扶植,在此前后,全国出现10万家O2O企业。

“互联网+”、O2O这两个概念首先由互联网人提出。现有的加油领域的O2O企业主要是在与民营加油站合作,多是通过烧钱方式吸引流量的阶段。在当下资本市场收缩的情况下,大量烧钱的O2O企业将灭亡,现有的加油O2O企业主要工作是整合线下加油站,但面临被整合对象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加油领域的中坚中石油、中石化也缺乏动力参与“互联网+”(图1)。

一、脱离互联网时代的加油站

我国加油站由国有加油站、外资品牌和民营加油站组成,

“中石油中石化在一二线城市占比60%,而其他社会加油站在一二线城市的占比35%左右。”目前加油站的经营发展方面主要突出问题是如何提升油站“坪效”。现有业务、服务扩展模式如洗车服务,加油站+超市等方法并不成功,销售额差异巨大,产值增长空间也不大,不能有效提高加油站的经济效益,“坪效”很低。如何开阔新的衍生业务,扩展方向,增值服务并解决现有经营中遇到的麻烦是我们在线下调研中加油站主要提出并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加油站方希望能够实现油品销售量、非油品销售量双提升。而现有的经营销售模式即视距营销策略很难说成功。加油消费属于刚需,一旦顾客来到加油站,便一定会产生消费。而且加油站中的收银台是在后端,客户加油后再去买单,当这时候加油站给出9.5折优惠,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消费行为已经产生了。

互联网的核心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利用好“+互联网”提高传统加油站的营销效率和降低营销成本是关键。在传统的加油站经营活动中,只有其中30%是稳定客户,其余70%的客户是非稳定客户,要使加油站可以切实增加收益,关键在于利用“+互联网”模式。针对油站痛点,O2O企I提出了很多好的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如“罗诣的想法是将每一个消费者变成自媒体平台,给消费者分享的激励,让他们把团购券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因为理论上每个车主的朋友圈好友地域接近,是油站的潜在用户,可以产生二次交易。这个加油站团购券是一个HTML5页面,用户可以在这个页面直接完成油品购买,不需要再额外下载App,喂车车品牌的露出也仅限于页面底部的Banner和页眉。也就是说,用户面对的更像是一个加油站自己开发的购买页面,用户认知更轻,更利于传播。”

目前进入加油领域的互联网应用主要是针对民营加油站线下现有问题而提出的互联网解决方案。这一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民营加油站缺乏品牌效应,在用户心中难以建立信任感问题,信息化不足等等(图2、3、4)。

二、“加油站+互联网”的使用基础和前景

当下线上消费盛行,消费越来越便捷。全国加油站总数量超过10万,每天都近百亿的加油交易量,非现金交易是现金交易额的两倍多,且加油交易方式的非现金交易趋势愈发明显。“据一份中石化的数据,在深圳及武汉20-40岁的私家车主里,智能手机覆盖率在100%,微信或者支付宝的安装率在90%以上,办了加油卡持卡率却低于15%。”

“根据Nielsen对中国16到59岁的人口的调查,2014年智能手机在这部分人群中的普及率达到了62%。”也就是说,伴随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市面上存在巨大的通过手机支付完成加油的潜在需求。同时,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硬件企业获得针对爆炸环境硬件的国家许可,在天津地区中石油加油站已开始进行覆盖加油站的wifi网络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成品油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家统计年鉴汽车保有量相关数据:2014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1.54亿量,每年均以0.16亿量以上的增速增加。”“2015年6月,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63亿辆。”

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过程中,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将起到重要作用,提振汽车销售也是政府促增长计划的一部分,这将有利于汽车服务市场的扩张。包含加油等汽车服务市场的产值在近两年的规模达约3万亿,占到整个汽车产业链总利润的60%-70%,随着汽车消费的不断增长,汽车服务市场的产值也会越来越大。规模化和品牌化将是汽车服务领域发展的关键,目前汽车服务市场尚无巨头。“加油站+互联网”将会带来巨大的利润前景。

三、“加油站+互联网”的现实基础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客户方面,有很大的需求基础支撑:第一,目前智能手机普及率很高,智能手机用户对利用网络定位寻求服务的需求增加;第二,现有加油支付方式分为现金、加油卡、银联卡支付三种为主,而这三者都有着各自难以弥补的弊端,如忘带加油卡等现象常常发生,很大一部分客户更希望通过手机支付;第三,希望得到更多优惠信息,和便捷的打印发票方式,互联网无疑能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

加油站在现有经营模式中面临现实困境:第一,目前油款的80%为现金,且金额较大,每天需会计存入银行或银行上门收款,使得加油站的资金管理存在安全隐患,国内加油站多次出现现金被抢的恶性事件;第二,加油卡、银联卡支付和开具发票需客户到室内支付,客户车辆需停留在车位上将影响其它车进站加油,但加油站一般无其他车位,使得加油站的加油效率大大降低;第三,购买非油品需要到便利店内选择并付款,由于加油时间有限和停车问题导致很多客户无时间选择商品,使得加油站便利店销售量大打折扣。

现有加油站领域020企业主要是与民营加油站合作,一类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进入到供应链体系,为民营加油站降低成本,打造油品品牌效应从而使民营加油站有能力与国有加油站竞争流量,力求整合线下民营加油站,最终以流量位入口切入汽车后服务市场,如“微车”、“莱鸟加油站”等;另一类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为B端提供高效、低成本的经营解决方案,如“喂车车”;最后一类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为车主提供便利的服务体验,来抢占用户流量,如“车主无忧”“易加油”

加油站经理经验交流范文第3篇

一、市粮食行业“十一五”末期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十一五”末期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现状

终年粮食收获面积450万亩,市是省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156万吨,全省21个市州中排列第13位,人均粮食产量416公斤,人均消费粮食405公斤。终年粮食收购约22万吨,粮食商品率14%2009年,全市粮食购进22.25万吨,销售23.21万吨,年末库存粮食19.39万吨。市酿酒及工业用粮、饲料用粮比重偏大,已由粮食生产量与消费量基本平衡向需要市外调入平衡市内消费过渡。

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近年来。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已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利设施建设滞后、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市粮食供需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供应平安将面临挑战。

(二)存在主要问题

但随着乡村化进程加快、国家基本建设用地增加、农民进城务工致耕地撂荒、退耕还林及城乡建设用地扩大、耕地粮田退化等因素的影响,1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呈现“三个减少一个增加”一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市现有耕地220余万亩。耕地面积将逐年减少。二是粮食产量逐年减少。市农业基础设施单薄、水资源紧缺,靠天吃饭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变,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和种植业的影响,粮食产量正逐年减少。三是粮食购销量逐年减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粮食购销主体多元化,国家粮食购销网点减少,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办证户数仅占全社会办证户数的4%粮食购销量逐年减少。四是粮食需求总量连年增加。自然人口的增加和转化用粮的增加,使粮食需求总量连年增加,产需缺口呈加大态势。

市市级粮食储藏2万吨,2粮食贮藏体系单薄。一是地方粮食应急贮藏规模小。目前。县级粮食储藏0.9万吨,与国家政策和市政府粮食应急预案要求存在差异。二是粮食收储设施分散、规模小。市有普及各乡镇的粮食收购网点140余个,但主要是老式平房仓,功能单一,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粮食物流的需要。三是仓储基础设施老化,配置差。目前全市总仓容50.5万吨,其中1998年以前修建的仓容34万吨,占总仓容的67.3%。一些乡镇粮管所(点)储粮基础设施老化,局部储粮库点,包括粮食贮藏企业的仓房维修改造滞后,设施设备缺乏、不配套。

产品市场份额低,3粮油加工体系建设滞后。一是粮油加工企业规模小。品牌影响力不强,辐射范围小。市创立了12个优特粮油品牌,拥有5个国家无公害产品,但市场份额占有率低,省内外大、中乡村难觅踪影。二是粮油加工设施落后,科技水平低,粮油精、深加工力度、广度不够,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三是粮油加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企业尚未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品牌战略意识不强,营销模式落后,加之科研人才少,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粮油产业化经营规模小,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原料来源“第一车间”粮油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优质、专用、绿色粮油生产基地规模小。五是粮食专业合作组织结构松散,粮油企业组织生产形式不当,订单合同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订单履约率低,商品率低,农户缺乏法律及诚信意识。

检验场所面积缺乏,4粮食检验设施设备缺乏。市粮食质量监测站作为国家粮食局授权的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功能分区不规范,设备设施急需升级换代。全市区、县仅和建有粮食质量监测站,且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设备设施陈腐,难以全面开展工作。国有及控股粮食收储企业和加工、饲料等粮食转化企业虽具备基本的粮油质量检验能力,但设备设施老化,检验能力较差。

库存规模极小,5粮食应急体系和粮食预警信息系统不完善。全市尚未形成统一的粮食应急设施体系。技术装备落后,应急贮藏时间短,粮油应急保证能力弱,粮食应急压力较大。粮食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还未全面建立,粮食信息服务系统硬件建设投入严重缺乏,从事粮食信息服务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和市场分析人员十分匮乏。

市重点打造省内除成都外的次级交通枢纽,6现代粮食物流体系重大项目进程愉快。十一五”期间。交通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有利于确保地区粮食平安和发挥粮食宏观调控作用。但由于缺乏中、省、市政策资金扶持和现有资产处置变现政策不配套,现代粮食物流体系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缓慢,特别是市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支撑项目—粮食物流中心”建设面临极大的资金压力。

(三)市粮食行业发展趋势

市粮食年总产基本坚持在150万吨左右,1粮食生产、消费、流通环节的发展趋势。目前。总需求180多万吨,产需缺口达30万吨以上。预计“十二五”期间,市粮食物流节点建设将初具规模,粮食中转和饲料、酿酒、加工等转化用粮将大幅增加,需求总量呈刚性增长,特别是品种结构性需求矛盾进一步加剧,粮食产需缺口将达50万吨以上。预计到2020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将超过200万人,按粮食应急调控预案城镇人口3个月需求计算,终年需储备粮食8.4万吨,加上转化用粮和以为节点的中转粮,市的粮食流通量将达到140万吨。因此,建立高效、快速、节省利息和费用的粮食散流通设施体系是今后发展的肯定趋势。

重点新建一批现代化的粮食收购、贮藏仓容,2粮食贮藏体系的发展趋势。建立和完善粮食储藏、中转体系是十二五”期间我市粮食工作的重要内容。购置优良的仓储设施。扩大粮食仓容规模。加强仓房维修,投入资金对仓房的防潮、密闭、门窗、隔热、用电线路等方面进行维修和改造,深入开展科学储粮规范化活动,积极探索、创新和应用科学储粮技术,确保储粮安全。

提高我市粮油精深加工的综合利用能力,3粮油加工体系发展趋势。引进有实力和发展前景的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着重发展稻谷、小麦、油菜、玉米、红薯等粮油精深加工产业,并利用其附产物带动我市饲料产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为粮油加工、饲料生产基地,推动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粮食生产,助农增收。创建名优品牌,保证营养、卫生、平安粮油产品的供应,满足人们膳食结构调整和变化的需求。

把“粮食物流中心”和“粮食物流园”建设成为市、县两级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载体和平台。同时,4粮食交易市场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次级交通枢纽和辐射范围广的区位优势。引进在粮食主产区有实力的粮食电子交易市场来我市建立分公司,建立汇集仓储、运输、金融、质检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先进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从事组织粮食拍卖交易,期货、现货交易,资金结算服务等商务活动,逐步把我市打造成为连接产区和销区的重要粮食物流节点,确保两地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的粮食平安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力推进市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改扩建项目,5粮食检验检测体系发展趋势。着力建设区域性国家粮食检验检测体系。促进我市和周边地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市级粮食质量检化验中心和县级质量监测站,市辖区和各县建立粮食监督检验站,配置完善相应的检化验设施设备。

对粮食应急供应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6粮食应急体系与粮食检测预警信息系统发展趋势。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证有效供给,确保地区粮食平安成为粮食应急体系与粮食检测预警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建立健全粮食应急供应网络体系,增设应急供应网点,培育应急加工、贮藏企业;加强粮食应急设施建设,与粮食检测预警信息系统相辅相成,建成反应灵敏、快捷迅速的信息系统。二是加大应急贮藏粮油仓库气密性、隔热性改善等仓储设施的投资,推广绿色、三低”等科学储粮方法,保管好应急贮藏粮油,满足应急之需。

依照仓储、运输、市场、加工、信息“五位一体”要求,7现代粮食物流及配送体系发展趋势。整合低效、闲置资产。投资兴建集粮食仓储、中转、烘干整理、配送、精深加工、现货交易、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粮食物流中心”和“粮食物流园”两大项目,以两大项目为基础,重点培育我市专业配套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和短途汽车散运集并优势,中、短途粮食直达运输中代替铁路运输,变省际间长途包粮运输为多运输工具散运无缝化连接,节约粮食物流本钱,提高经济效益。

二、市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布置和总体要求,树立“大流通”大市场”大粮食”观念,积极参与“平安”建设。深入贯彻粮食法律法规,增强粮食调控手段、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促进粮食行业发展,着力构筑全市粮食平安保证体系,努力使成为区域性粮食集散基地,确保我市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证作用。

(二)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积极推广优质、专用粮油种植,努力稳定粮食收获面积。逐步形成优质粮油产业带,确保粮食有效供给;确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贮藏粮规模,坚持合理粮食贮藏水平;加快发展以散装、散卸、散存和散运为特征的四散化”粮食现代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本钱,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维护和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建立健全我市粮食贮藏制度、粮食宏观调控和应急预警机制,1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严格执行国家种粮直接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确保粮食有效供给。

优化粮油生产配置,2发展粮油产业化经营。以“确保粮食平安、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标。调整种植结构。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优质专用水稻、双低”和“双高”油菜、优质专用玉米等粮食品种为重点,大力发展订单粮油,通过示范带动,全市建立优质、专用粮油产业带。以粮油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打破我市农业发展瓶颈。

全市重新集中布局一批优良的仓储设施,3加强粮食贮藏体系建设。各县(区)围绕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交通干道建设以粮食购销、仓储和物流配送为中心的贮藏体系。重点新建一批现代化的粮食收购、贮藏仓容,扩大粮食仓容规模;加强仓房维修和仓储队伍业务培训,提高科学储粮水平,确保各级贮藏粮全部达到一符三专四落实”和“四无”要求,做到储得进、调得出、用得上,把打造成为省重要的粮食贮藏基地。

引进规模化、专业化的三方粮食物流企业,4培育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围绕市城区和县建设集粮油仓储、加工、检验、电子信息和“四散化”为一体的粮食物流中心”和“粮食物流园”两大粮食物流项目。着力整合粮食购销、仓储、批发、配送、加工等环节的物流资源。建立企业的电子交易等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网络化。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5加强全社会粮食行业管理。认真履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能职责。实施有效的行业管理;加强依法行政,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加强粮食流通统计工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数据。

三、市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一)粮食贮藏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全市重新布局不同等级的贮藏粮库点,一是整合分散在全市的粮食仓容资源。逐步淘汰仓龄40年以上仓容,新建现代化仓容40万吨。二是新建食用植物油贮藏油罐4万吨。三是新建日处理粮食200吨的烘干设施12套。四是加强仓房维修改造,维修、改造分布在全市的粮食收购点仓容10万吨。五是全市新建、推广农户科学储粮装具5万个。

(二)粮油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完善全市粮食检验检测机构。扩展服务领域。把粮食质量监督检验站建成国家区域级水平的粮油检化验中心,并以此为平台,各区、县新建相应的粮油检化验站,通过优化结构,组织创新,构成新型的管理机制,形成梯次配置、布局合理的市、县、骨干企业三级粮食流通检验检测体系。

(三)粮食批发市场及电子商务建设主要任务

并以此为平台,新建1个连接我国粮食主产区、横跨地区、辐射中国西部地区的粮食电子交易市场。建成以现货、期货交易为主的辐射地区的粮食批发市场。新建1个辐射我市及周边县、市的区域性二级粮食批发市场。

(四)粮食应急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粮食应急供应网络体系。达到应急供应网点20个、应急加工企业16个、应急贮藏企业14个。加强应急设施和粮食检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粮食应急供应能力。

(五)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并争取纳入国家在省的现代粮食物流节点项目。县新建1个集粮油储存、加工、中转、配送等为一体的市级现代化粮食物流节点项目。市内新建1个集粮食中转、仓储、烘干整理、配送、精深加工、现货交易、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专业配套的大型现代粮食物流项目。

(六)粮食加工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引进日产200吨面粉、150吨大米、20吨干面的加工厂各2家;引导企业争创“无公害产品”绿色环保产品”有机食品”国家知名品牌”等称号,一是做大做强民营企业。扩大现有12家民营粮油加工企业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发展优质粮油产业带。县、区的20个乡镇建立优质、专用水稻产业带70万亩,力争订单量达20万吨;县、县、区的15个乡镇建立优质、专用油菜产业带70万亩,力争订单量达10万吨;县、区、区的22个乡镇建立优质蛋白饲用玉米基地30万亩,订单量6万吨;县的14个乡镇发展优质高油、高淀粉玉米20万亩,订单量5万吨;县、区建立优质小麦产业带30万亩,订单量9万吨。

四、市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布局及有关建设项目

全市规划建设仓储、物流、检验、农户科学储粮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项目共17个,十二五”期间。测算总投114690万元(其中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800万元)

(一)粮食仓储设施布局及建设项目

维修改造仓房10万吨。规划项目测算总投资42790万元,全市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地段规划新建粮食贮藏仓容40万吨、油罐4万吨、烘干设施12套、粮食批发及电子交易市场2个等设施。要求具备抗击千载难逢洪灾的能力。

配套烘干设施12套。其中:区新建仓容9万吨、油罐2万吨、烘干设施3套,1粮食贮藏仓容、油罐和烘干设施建设项目:全市新建粮食贮藏仓容40万吨、油罐4万吨。区新建仓容6万吨、油罐0.5万吨、烘干设施2套;县新建仓容10万吨、油罐0.5万吨,烘干设施3套;县新建仓容7万吨、油罐0.5万吨,烘干设施2套;县新建仓容8万吨、油罐0.5万吨,烘干设施2套。规划建设项目如下:

1区(含粮食物流中心)

测算投资5340万元。新建粮食贮藏仓容6万吨、油罐1万吨以及配套的谷物冷却、输送、整理等设施,①国家粮食贮藏库迁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70亩。其中配套粮食烘干设施1套。该项目是市城区实施“退城进郊”重点项目。

测算投资3080万元。扩建粮食贮藏仓容3万吨、油罐1万吨,②国家粮食贮藏库扩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20亩。配套谷物冷却、输送、烘干、整理等设施,其中配套粮食烘干设施2套。

2区

测算投资5180万元。新建粮食贮藏仓容6万吨、油罐0.5万吨,区粮食贮藏中心项目:市粮食主产区域规划的重点物流项目。项目占地100亩。配套粮食整理、烘干、输送、检测、粮情测控、通风等设施,其中建设粮食烘干设施2套。

3县

测算投资6840万元。新建粮食贮藏仓容8万吨、油罐0.5万吨,①国家粮食贮藏库迁扩建项目:项目占地145亩。配套输送、整理、烘干等设施,其中配套粮食烘干设施2套。

测算投资1390万元。扩建粮食贮藏仓容2万吨,②任隆省粮食贮藏库扩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15亩。配套的输送、整理、烘干等设施,其中配套粮食烘干设施1套。

4县(含粮食物流园)

测算投资5780万元。新建粮食贮藏仓容7万吨、油罐0.5万吨,国家粮食贮藏库迁扩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100亩。配套谷物冷却、输送、整理、烘干等设施,其中配套粮食烘干设施2套。

5县

测算投资6980万元。新建粮食贮藏仓容8万吨、油罐0.5万吨,省粮食贮藏库迁扩建项目:项目占地160亩。配套输送、整理、烘干等设施,其中配套粮食烘干设施2套。

共10万吨,2仓房维修改造项目:主要针对全市粮食收购网点仓房进行维修改造。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市直的区、区5万吨,测算投资600万元;县3万吨,测算投资360万元;县2万吨,测算投资240万元。

3粮食批发及电子交易市场建设项目: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区新建辐射地区的省级粮食批发市场1个;县新建辐射地区的市级粮食批发市场1个。总投资7000万元。

总投资5800万元。建设砖混框架结构的二层室内交易厅和配送房,包括原粮、废品粮、废品油现货和其它农副产品现货交易区、配送区等,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1区“粮食物流中心”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50亩。投资4000万元;建设粮食电子交易市场和粮油信息等商务中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投资1800万元。

规划投资1200万元。主要建设粮油交易(现货、期货、电子商务、产业化订单)货物中转、仓储配送、烘干整理、资金结算、粮食质检、办公为一体的粮油批发市场,2粮食物流园”粮食批发市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二)粮食检化验体系布局及建设项目

规划建设市级粮食质量检化验中心一个,十二五”期间。县级粮食质量监测站三个,测算投资3000万元。

测算投资1500万元。国家粮食局授权的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的基础上,1市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改扩建项目:新征土地2亩。改建实验场所1600平方米,扩建原粮卫生污染预警与监测体系,新建污染粮食回收处置站。

建设区域性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的发展方向,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的新建项目建设是市和周边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肯定要求。有利于提高我市粮食质量卫生的预警、监测、应急和处理能力,确保粮油及其制成品质量平安。同时,也是市大型粮食物流支撑项目“粮食物流中心”功能配套项目之一。

建筑面积分别达到500平方米以上,2粮食监督检验站项目:市直辖区、县建立粮食监督检验站。配置相应的检化验设施设备,测算投资1500万元。

(三)农户科学储粮装具布局及建设项目

全市推广农户科学储粮装具5万个。其中:区共2万个,总投资2100万元。县、县、县各1万个。

(四)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布局及建设项目

市城区集中建设粮食应急供应配送中心站1个、零售供应网点3个;各区县分别建设1个粮食应急供应站。测算总投资800万元。

规划投资400万元。新建集粮油经营、配送库1个,1市城区粮食应急供应配送中心站项目(与市军粮供应一并建设)项目占地3亩。包括仓容3000吨、油罐50吨、经营门市部100平方米,达到日经营粮油5吨、配送粮油60吨的规模;市城区布局建设便民粮食供应网点门市部3个,面积500平方米。

规划总投资400万元。分别建设300平方米的粮食应急供应门市部1个(含军粮供应)并配置相应的运输工具。2各区县分别建设1个粮食应急供应站:共5个。

(五)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布局及建设项目

全市布局建设现代粮食物流重点项目两个,十二五”期间。测算总投资66000万元。

新建全国在省的现代粮食物流节点项目,1打造全国在川的现代粮食物流节点项目: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区。同时也是市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支撑项目。

总投资3.6亿元。集粮食中转、仓储、烘干整理、配送、精深加工、现货交易、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专业配套的大型现代粮食物流项目。主要建设粮油贮藏和中转区、加工区、交易配送区、综合服务区等四大功能区,粮食物流中心”该项目占地面积330亩。达到年粮食储备6万吨、油脂储藏1万吨、中转60万吨、销售30万吨和精深加工粮油40万吨的能力。

2市级现代粮食物流节点建设项目:依托“粮食物流中心”现代粮食物流支撑项目在县建设市级现代粮食物流节点项目。

总投资3亿元。集粮油储存、加工、中转、配送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粮食物流园区。主要建设粮食贮藏仓容、油罐、粮油精深加工和交易市场。达到年储备粮食7万吨、油脂0.5万吨、交易20万吨、加工10万吨的能力。粮食物流园”该项目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

以“粮食物流中心”和“粮食物流园”两个现代粮食物流项目为核心,3县(区)级粮食储备、配送中心建设:以新建现代化粮食贮藏库为平台。分别在县、县、区建设县(区)级的集粮食储备、配送功能现代化的粮食贮藏中心,形成辐射全市的粮食物流配送体系。

五、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一)将“粮食物流中心”建设纳入全国在川重要物流节点项目和全省重要物流节点项目

项目总用地331.25亩,粮食物流中心”项目选址市区金家沟火车站。总投资3.6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三年(2009年--2012年)十一五”续建项目。

主要建设内容:

建日处理200吨的粮食烘干专用设施6套。1粮食贮藏和中转库区。新建贮藏仓容6万吨、中转仓容1.6万吨、油罐10000吨。

年加工能力40万吨。2粮油精深加工区。主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化的粮油食品精深加工企业。

包括原粮、废品粮、废品油现货和其它农副产品现货交易区、配送区等。3粮油交易配送区。建设3.8万平方米的室内交易厅和配送房。

4综合配套服务区。主要建设2.3万平方米粮食电子交易市场和粮油信息等商务中心;建设员工倒班楼、综合服务楼等配套服务设施1.5万平方米。

该项目已完成投资7300万元,截止目前。建成食用植物油贮藏油罐4500吨;项目第一期3.6万吨粮食贮藏仓容完成基础浇筑,1.6万吨中转仓容完成主体施工;完成园区内部分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市场交易配送区3号楼已开工建设。

将形成粮食储藏、整理、加工、检验、销售、配送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年粮食储备6万吨、中转60万吨、销售30万吨和精深加工粮油40万吨的能力。项目建成投产后。

有利于把打造成为成渝两个特大城市的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和集散基地,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和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优势。有利于保证和两地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的粮食及其制成品供应和粮食安全,将成为支撑两地粮食物流的重要节点和交易活跃的商贸集散地。

(二)粮食物流园”项目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县“粮食物流园”项目位于县城南美丰工业园王爷庙工业集中区。总投资3亿元。首期开工10个项目,占地226亩,投资2.90亿元,建设周期3年(2008年--2011年)十一五”期间续建项目。

年交易粮食规模20万吨;引进粮油精深加工企业,主要建设内容:新建粮食贮藏仓容7万吨、油罐0.5万吨;新建粮油交易市场。年加工能力10万吨。

粮食物流园”已完成投资7700万元,截止目前。新建成国家粮食贮藏库一期仓容3.6万吨,并投入使用;引进粮油精深加工企业6个,年加工能力达到7万吨。

(三)县、县粮食仓储改扩建项目

投资600-800万元在任隆主库区扩建规范仓容1万吨,2011--2012年对任隆省粮食贮藏库实行“改扩建”将任隆省国家粮库所辖的蓬南分库进行资产置换。总仓容达到2.5万吨以上,争取中央贮藏粮承储资格;2011年--2012年,蓬莱省粮食贮藏库新建2.5万吨仓容,预计投资2500万元,计划征地100亩,依照国家统一的新式建仓规范新建现代化仓容,购置必需的仓储设备、设施,以及附属设施。

(四)区改建贮藏库项目

新建3万吨储备仓容。将区域的2万吨粮库拆迁至工业园。

六、市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政策措施

大力培育一批粮食流通优势企业。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一是培育和做强市场主体。加强粮食流通网络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时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公司制改造,搞活职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收入分配制度。三是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财务管理体系。坚持依法理财,建立财务收支题算管理制度,努力增收节支,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加强财务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是认真落实粮食工作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负责制。争取党政政策支持,争取发改、财政、银行的通力合作。

坚持粮食供求“紧平衡”二是贯彻国家对种粮农民的价格维护政策和种粮直补政策,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一是千方百计确保我市粮食自给。维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三是完善粮食贮藏体系,保证地方粮食贮藏规模。四是建立健全粮食平安预警体系,保证粮食应急供应。五是完善粮食市场价格监测直报制度,形成覆盖全市的粮食宏观调控市场信息监测直报体系。六是搞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和分析工作,为宏观调控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

建立良好的粮食、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加强粮食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三依法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一是加强粮食法制建设。推行粮食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三是建立健市、县(区)粮食行政执法监督体系,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四是推进“五五”普法教育,建立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培训和考试制度,采取多种学法、普法形式,促进粮食系统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形成优质专用产业带,四大力推进粮油产业化经营。一是发展优质专用粮油。科学布局粮油生产基地。发展“订单”粮油。二是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生产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强的龙头企业,打造粮油精深加工“航空母舰”三是推动粮油精深加工。采取措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粮油产业化经营向质量和效益型转变。四是完善利益连接机制。培育壮大粮油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订单粮油稳定发展。五是拓展粮油产品市场。加快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建设,开展面向农村、方便农民的服务业务,搞活农村流通工作。

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五建设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一是重点打造“粮食物流中心”和“粮食物流园”两大粮食物流项目。促进项目尽快建成。二是加强现代粮食物流节点建设,积极推进粮食物流“四散化”建立面向乃至中国西部地区的粮食交易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三是整合粮食物流中的各个环节,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的第三方粮食物流企业。四是健全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发挥粮食批发市场对粮食宏观调控的基础作用,加强物流配送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五是发展社会化粮食储运体系,面向全社会提供粮食、食品仓储和技术服务。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程”降低粮食产后损失和农户储粮损失。

合理布局粮食质检机构,六完善粮油食品平安监管体系。一是完善粮油食品平安检测体系。完善粮食质检机构的基础设施。二是加强粮食检验检测队伍建设,加强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和粮油产品质量评价技术研究。三是配合质检、工商部门最大限度地预防、减轻和消除食品平安危害与风险,防止重特大粮油食品平安事故发生。动员粮油加工经营企业产销更多的放心粮油,让适销对路的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

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评价体系,七实施人才“兴粮”战略。一是加强干部人事工作制度建设。严格依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好用好干部。完善干部监督机制。二是完善培训教育体系。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的管理协调,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干部职工参与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学习,改善知识结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10天,接受继续教育面达90%以上;强化企业自主培训功能。三是重视粮食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兴粮”战略。开展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队伍。

加油站经理经验交流范文第4篇

1.制定了提高实验教师技术水平及科研能力规划

90%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改革项目、参与实验装置的自行研制开发;中心教师100%主持或作为主研人员参加科研项目;结合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群体。

2.采取多种渠道充实实验教师队伍

吸纳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以及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形成专职、“双师型”兼职教师组成的实验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良性建设机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采取“传帮带”等措施,培养业务骨干,建成一支高水平、稳定的、有创新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师队伍,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3.通过拓宽实验教学队伍的职称评定渠道

提高实验教师的岗位津贴,提高开放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工作量等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和改革的积极性。

4.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实验教学人员实验技术专业培训

如引进新技术培训、大型仪器设备及常规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凝练学科方向,构建较为完备的支持政策

1.管理体制支持政策

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于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部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高油气采收率),保证了实验教学平台层次和水平。中心采用纵向管理模式,中心主任由主管教学的校长担任,下设实验室主任和实验项目负责人。上述管理体制与行政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在空间环境、实验设施、教学队伍、经费保证和运行管理的统一协调,整体部署;加强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及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高了实验教学与科研水平,保证中心各项建设工作按照定位和总体规划目标顺利进行。

2.经费支持政策

学校采取了重点保护、资金倾斜、专款专用等政策。组织实验中心教师申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经费、部级实验室专项经费、重点专业建设经费,采取专款专用,购置了先进的实验设备,改善了实验室软硬件环境,确保了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同时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在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中,始终将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放在第一位,优先保证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及时补充和维护实验设备,购买充足的实验耗材,确保了实验中心日常运行和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

3.环境和条件支持政策

为规范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和条件,学校优先支持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用房,并划拔经费对各个实验室进行了装修,规范了水、电、气布局,配备了防火防盗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此外,随着海洋油气工程新专业的建设,中心将开展海洋油气工程教学实验室建设,学校为本中心建设实验用房,这将进一步地改善中心的空间和环境条件。

4.实验教师队伍保障举措

学校对实验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视,在职称评定、分配制度、工作考核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和激励。学校专门设置了实验教师编制,凡编制内人员除了讲授实验课的教分奖外,均享受坐班奖。采用多种方式保障实验教师队伍,按照实验室发展规划,实施专门的引进实验教师政策;组建实验教学团队;实验教师交流进修;鼓励和支持理论课教师兼职实验教师;鼓励实验教师讲授理论课和参加科研,增强实验教师队伍的活力。

5.实验教学质量监督与保障举措

制定实验课试做试讲制度,学校教务处专门设置了实验教学督导组,采取专家听课评测、学生评教的方式监控实验教学质量。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

1.建立了石油工程与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学网站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和管理功能,建立了本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通过该网站充分展示实验中心的实力和特色,起到推广普及和示范辐射作用,形成一个多功能信息管理互动平台,建成一个包含实验教学信息、实验室管理信息和考核信息、师生互动的智能管理平台,以提高实验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适应教学信息化发展需要。设计的网站主要包括首页、中心简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实验教学、网络虚拟实验室、开放性及创新性实验管理(包括开放性及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选择、预习、实验方案、考核成绩、答疑等)、成果展示、仪器设备、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资源下载等12个大板块。

2.研发了开放性及创新性实验管理系统

精心设计了科学的开放性及创新性实验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块功能,利用Vis-ualC编制了相应的系统程序,形成了应用软件。主要包括教师模块、学生模块、管理员模块、帮助模块等四大模块。

3.信息平台的应用

利用建成的石油工程与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学网站、开放性及创新性实验管理系统,形成一个多功能信息管理互动平台。利用该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实验教学、人员、仪器设备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方便了教学管理,加强了示范辐射作用。

①实验教学板块为网络化实验教学提供保障,其中实验大纲、实验项目教案、实验指导书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访问中心网页,即可了解实验教学内容、过程和要求,使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就能完成实验预习,掌握实验内容,了解实验要求。另外,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培养,本中心还提供网上预约实验,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实验教学资源。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指导教师还可以进行网上答疑。

②开放性及创新性实验管理系统板块主要对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进行管理,除具有常规实验教学板块的全部功能外,还可以实现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互动,便于沟通和对学生的指导。

③成果展示板块通过展示精品课程以及CAI课件,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使用网络实验教学资源。

④资源下载板块为学生提供网上下载学习资源的空间,不仅包括实验大纲、教案、数据的下载,还包括一些软件的下载,以方便一些以计算机实验数据处理为主的实验项目的学习。指定专人对实验中心网站进行维护,以保证及时收集和整理实验中心的基本信息,确保实验中心的网络化管理。

四、建设经验及效果

自2009年申报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后,实验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在与校内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合作交流的同时,加强与兄弟院校联系,结合石油工程和石油地质的学科特点,在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队伍和实验室管理模式等方面,共同交流、探索,互相学习,相互促进,推进了石油工程和地质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对东北地区、国内外石油院校和企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大幅度提高。

1.带动了学校其他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石油工程与地质实验中心在申报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后,学校加大了扶持力度,大力开展建设,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扩大了专业覆盖面,覆盖的专业总数已经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了14个。同时,石油工程与地质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实验设备研制与管理、实验室开放及相关规章制度、教师梯队建设等各个方面对其它专业实验室的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例如,在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带动了应用化学、提高采收率等专业实验室的发展。

2.加强了同国内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①在国内石油高校中首次对“石油工程实验”进行独立设课(32学时),首家开设了“提高油气采收率”课,并增设了8个学时的提高油气采收率实验课,带动了国内其它石油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提高油气采收率”课。

②我校石油工程与地质实验中心向国内高校和各油田的研究院所开放,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大庆油田设计院、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燕山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工程大学等一些教学科研单位的教师来实验中心开展科研工作。

③我校与北京大学能源工程学院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该校的学生来我校实验中心和大庆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④编写的实验教材《油气储运工程实验》、《石油工程实验》已被燕山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延安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浙江海洋学院等采用。

⑤石油工程与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加强了与各兄弟院校之间的访问与交流。先后接待了包括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江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燕山大学、黑龙江工程大学、延安大学等10余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石油工程专业和石油地质专业的100余位教师的考察和学术交流。实验中心教师也利用学习、交流等机会,先后到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等院校考察石油工程专业和地质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通过交流与相访,实现了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推进了石油工程与地质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

3.加强了同国外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石油工程与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更加积极地进行国际交流,先后派教师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日本早稻田大学进行进修学习;同时,实验中心接收国外访问学者来中心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聘请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的吴玉树博士和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的侯正猛教授每年定期来实验中心讲学,有利地促进了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的交流。实验中心承担外国留学生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为苏丹油田培训石油工程师。

4.加强了社会服务功能

加油站经理经验交流范文第5篇

高屋建瓴谋建站

胜利油田经过50年的建设发展,面临的勘探开发形势更加复杂,要实现“打造世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目标,必须要有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油田秉承“胜利成就人才、人才发展胜利”的理念,在开发好内部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把专家工作站作为油田人才工作的“特区板块”和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的突破口,有效发挥专家工作站在引进外部高端人才智力方面的平台优势,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油田干事创业。

油田先后聘任了傅家谟、刘光鼎、韩大匡、顾心怿等4名两院院士担任油田高级顾问;与美国、英国石油高校的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签订了工作协议;设立“泰山学者”岗位,引进1名留法博士来油田工作;聘任2名留德博士和1名国际石油公司技术骨干为“胜利油田特聘专家”;招收博士后213人,其中有63人留在油田工作。油田依托专家工作站这一平台,积极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有效发挥院士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帮助油田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制约,推动产学研紧密合作,不断提升油田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近五年来,胜利油田共承担部级课题42项、省部级课题196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课题4项、“863”和“973”课题31项、科技支撑5项,已连续13年共有26项成果获得部级科技奖励。

管理与服务拓空间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以来,胜利油田不断探索、完善模式、健全制度,为其提供体制和制度保障。分类管理模式:对两院院士、博士后、海外人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等不同类型入站专家分别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和岗位待遇。分级管理模式:成立专家工作站办公室,负责全面管理服务工作,专家工作单位具体负责课题协调运行和日常管理,构建了专家工作站办公室主导、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专家工作单位具体负责的分级管理模式。工作站制度建设:对入站专家的条件、考核、经费使用、福利待遇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使专家工作站各项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如明确专家工作站的工作内容是:对油田发展战略进行咨询和技术指导;围绕油田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创新团队进行攻关;引进外部技术成果,在油田实现转化和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共同建设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精选课题,以题引才,增强入站专家针对性。课题是建立专家工作站的核心,是专家与企业对接合作的载体。油田围绕中心工作,广泛征集重大技术需求,筛选出一批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按照“先定课题后选人,按照需要引进人,结合课题优选人”的运作模式,重点抓好课题确立;按照“油田切实需要、难度和工作量适中、研究周期适宜”原则设立课题,确保了课题的实效性、挑战性和超前性。刘光鼎院士是国内著名地球物理与海洋地质学家,作为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油藏地球物理关键技术”学术委员会主任,参加了相关重大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韩大匡院士作为我国油藏数值模拟和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参与了“高温高盐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等国家重大专项的咨询研究。

有效授权,注重使用,尊重入站专家自主创造性。一是以入站专家为带头人成立科研团队,由专家本人根据研究需要选择技术人员做助手,构建高水平的科研攻关团队。油田以顾心怿院士为带头人,以相关单位技术骨干组建了新型节能、环保石油机械研究创新团队,成功研制出“长环形齿条抽油机”,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对入站专家进行有效授权。专家对研究课题拥有技术决策权,对课题经费具有支配权,根据课题需要建立实验室,购置科研设备。油田为顾心怿院士设立了专门的科研经费账户,科研活动发生费用由院士签字确认后核销,专款专用。三是对入站专家提供全力支持。油田每年划拨1000多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支持专家工作站的科研工作,在不涉及保密前提下,油田所属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技术资料等无偿提供使用,为专家科技创新提供资源保障。

优化环境,拴心留人,积极营造有利于入站专家工作的良好氛围。油田先后投资近1000万元建成了专家工作站公寓,供入站专家免费使用。积极帮助协调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问题。按照省部级专家医疗保健待遇,每年组织安排健康查体。注重精神激励,积极推荐参加国家和省市组织的各类荣誉评选,实施以优秀专家科研成果命名的举措,如“胜利孙博士稠油降粘剂”、“胜利明光多夹层PDC钻头”等,提升专家成就感。对油田急缺的高层次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一人一议”的“特区”政策,参照国际同行业市场价位,给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设立专项经费,解决专家工作站中外籍人士来油田工作的国际、国内往返旅费,为其提供便利服务。

科技与人才重建设

为促进油田科技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专家工作站引领辐射效应,油田充分利用专家工作站制度优势,带动人才机制创新。专家工作站作为油田人才政策的“特区”和“试验田”,对人才政策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利用国家“”和中石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政策,创新实施“胜利特聘专家”、“特聘博士后”等制度,对油田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按照专家工作站政策来引进、培养和使用。同时,利用专家工作站桥梁纽带作用,探索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模式,通过在海外设立工作站分站,以此为平台加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