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范文第1篇

《八声甘州》(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柳永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婉约词派代表。

《八声甘州》是一首慢词。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抒写羁旅行役之苦。

二、疑难辞句

1、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霜风:秋风;凄紧:凄凉逼近。残照:落日余辉。

2、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是处:到处;红:花;翠:绿叶;冉冉:渐渐。

3、争知我,倚栏杆处,正任凝愁。争:怎;任:如此;凝愁:秋思深重。

三、课文串讲

上片描写登高所见秋景。

上片按照先总后分的层次展开,分为四个层次;(1)点明时间,季节,写秋景全貌;并制造了气氛;(2)写无生命的事物,风;关河,残照;(3)写有生命的事物;花残柳败;(4)写长江,用一个“语”字给无生命的长江赋予了秋思。

上片写景,为下片抒情奠定了基础。

下片抒情,抒发思乡愁情。

下篇抒情转折有四次:(1)“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不忍登高,却还要登高,描写自己复杂的心情;(2)“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不想浪迹他乡,却不得不在他乡淹留。(3)抒情角度转变,“想佳人,——正任凝愁”,从自己转到佳人,又从佳人转到自己。写佳人对自己的思念,也是在写自己的思乡之苦。(4)从家人又回写自己,突出自己心中的愁思深重。

学习要点:

1、掌握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具体情感内容。

事业无成带来的郁闷,怨愤,异乡漂泊引起的对家乡的无限离愁和思念,是柳永羁旅行役之苦的具体内容。

2、重点掌握“登高临远”四字是贯穿全篇的关键句。

“登高临远”四字贯穿全篇:起首“对”字已经隐含作者登高望远。上片的景物描写都是登高远望所见;下片直接点明“登高临远”,而下片的种种感受都是“登高临远”时产生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正是通过“登高临远”四字把前后文有机地结合起来。

3、具体分析上片的结构。

上片按照先总后分的层次展开,分为四个层次;(1)点明时间,季节,写秋景全貌;并制造了气氛;(2)写无生命的事物,风;关河,残照;(3)写有生命的事物;花残柳败;(4)写长江,用一个“语”字给无生命的长江赋予了秋思。

上片写景,为下片抒情奠定了基础。

分析下片抒情转折的特点。

下篇抒情转折有三次:(1)“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不忍登高,却还要登高。(2)“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不想浪迹他乡,却不得不在他乡淹留。(3)抒情角度转变,“想佳人,——正任凝愁”,从自己转到佳人,又从佳人转到自己。写佳人对自己的思念,也是在写自己的思乡之苦。

重点分析“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的内涵。

(1)长江无语,全不顾游子的秋思,反衬作者的愁苦之情。(2)作者自叹事业无成,年华虚度;(3)江水流入东海,而自己却无法回家。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范文第2篇

很多老师在上《江南的冬景》时,往往会注意到其中的“画意”,并将整篇文章分解为各种题名的画,进而分别进行鉴赏。但是以分解图景的方式来阅读整篇文章的话,我们会发现除了典型的“微雨寒村图”之外,全文的其他部分似乎并不能够非常顺利地转换成共时性的画面。同时,这篇文章毕竟是由画面和感想穿插而成,如果以分解画面的方式来阅读全文,我们也很容易忽略作者直接的情感表达。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该文最有特色的地方正在于其接近古典诗歌的语言。因此,我选择从比较阅读的角度切入对文章语言的解读,并将该文的教学内容定位为揣摩语言表达的特殊性。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江南的冬景》―文古典诗歌式的独特语言。

2.能够在散文阅读中主动留意作者所使用的语言与作者观察世界的方式、作者的自我形象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教学重点

在与《故都的秋》的对比阅读中,找出两篇散文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并对语言表达的不同作出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语言的不同表达效果,包括作者的立场和身份等方面。

教学课时

l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比较王维的《山居秋瞑》与《江南的冬景》中的部分段落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江南的冬景》中“曝背谈天”一段:

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

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乌崔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提示:通过比较《山居秋暝》和“曝背谈天”一段文字,我们会发现其中的相似结构:整体的环境(首联,“冬至过后……冷了一日两日”),几个典型画面的描写(颔联、颈联,“灰云扫尽…-营屋外的生涯”),表达自己的感想(尾联,“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这会不会仅仅是偶然的巧合?引导学生继续在文中寻找。

明确:这种“三部式”的结构在《江南的冬景》一文中其实相当普遍。比如: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整体环境)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看;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典型画面的描写)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自己的感想)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我们仍然能够发现这样的结构(比如“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一段),即使形式上略有变化,但整体而言并未“变质”。而这样的结构与其说是典型的现代散文的构架,不如说更接近古典诗歌,而且是最为典雅的诗歌写作语法――这种“三部式”的结构,在中国大量古典诗歌当中都可以找到。考虑到郁达夫有很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我们或许可以推论,郁达夫在写《江南的冬景》时,与其说表现得像个散文家,不如说像个古典诗人。

提问:你是否认同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更像一个古典诗人的说法?

[这个环节涉及多方面的阅读能力:首先,是否能够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角度读懂上述问题:其次,是否有足够的逻辑能力来判断上述结论是否具备论证上的充分性。作为一种思维的预热过程,这一环节是有必要的。能够读懂教师的观点,并对教师的观点产生怀疑,这应当是贯穿所有语文课的原则,而不仅仅针对这篇课文。]

二、对比阅读《故都的秋》

提问:你是否能够在《故都的秋》中找到相似的结构?

明确:我们在《故都的秋》中其实很少能找到这种古典诗歌式的段落结构(仅有“北国的槐树”“北方的果树”短短两段)。

[之所以提供《故都的秋》这个文本,是因为在~--个环节中,具有基本逻辑能力的学生一定会提出:“这种结构上的类似是否仅仅出于一种偶然?或者说,只是作者一向的写作习惯?”同一作者在类似题材上的不同写法,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这篇文章的特殊性的一个窗口。]

引导:这种结构上的不同只是一种偶然,还是作者的有意选择?为了把我们的思考引向深入,我们不妨先来找一找,看看两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有哪些不同?

三、寻找两篇文章表达方面的各种不同

(1) 比较下面两个段落,你是否能够发现两段文字中加点的词句之间有什么不同?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

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

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故都的秋》)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叉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江南的冬景》)

明确:在这两段文字的加点字中,我们不难发现遣词造句上的雅俗之别。前一段文字多用口语,而后一段文字的加点字都很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但几乎都能在古典诗歌中找到回声:

一霎微雨洒庭轩(柳永《成氏》)

独傍寒村嗅野梅(唐彦谦《韦曲》)

门对曲江开(贾岛《访李甘原居》)

长桥卧波(杜牧《阿房宫赋》)

(2) 比较下面两个段落,你是否能够发现两段文字在描写雨雪时有什么不同?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故都的秋》)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江南的冬景》

明确:引用前人文章以增加作品韵味的手法,在散文中也比较多见,但在这里引用古典诗歌,很难说是偶然的选择。

(3) 着重阅读《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看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明确:口语对话在《江南的冬景》中是没有的。

明确:两篇文章确实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同,种种看似偶然的情况组合在一起,可以推断这种不同是出自作者有意识的选择。

[在这一部分中,第三环节中的各种不同是不拘顺序的。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各种文本之间的不同。一般来说,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找出的不同只可能多不可能少;而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来说,教师就可以主动提供具体段落的并列对比,给他们一些思路上的提示。]

五、引入参照系――王维《山居秋暝》和崔颢《长干行》

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明确:我们可以发现,两篇文章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两首诗歌的不同,可见这种不同是具有典型性的。那么这种不同究竟意味着什么?

引导:四个分析维度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共同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谨严的结构、典雅的用词等都不常见。

因此,我们可以在两张图表的最后再增加一个分析的维度

[第三到第五环节是本节课的主体,难度不算太大。寻找不同点属于感性的体会,总结图表属于理性的认知,这是一个递进的学习过程。]

六、深化思考: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会起到怎样不同的效果?

提问:如果在《江南的冬景》的”微雨寒村图”中也来一段对酒客的喧哗的具体语言描写,或者在《山居秋瞑》中也写“浣女”说了些什么,行不行?

若再要点号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叫嚷着:“哥俩好啊――再来一杯!”……)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笑唤郎登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引导:作者需要多远的距离才能看清这些景象?作者又需要离说话人多近才能听清他们的话?语言离日常生活的远近和观察者离画面的远近是否存在对应关系?我们又会觉得使用这样的典雅语言及选择这样的观察角度的作者有着怎样的身份?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范文第3篇

为了让记叙文好看,倒叙和插叙是两种十分好用的叙述方法。它们可是很多作家都非常喜欢使用的。汪曾祺和笛安,一位是出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当代著名作家和戏剧家,一位是知名的80后青春文学作家。他们在很多作品中,都选择了倒叙和插叙。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位相隔60多年的作家是如何让作文变得像山峰一样好看的吧。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时候,师从很多厉害的人物,比如沈从文,还比如金岳霖。他的《金岳霖先生》开头写道:“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开门见山地把文章描写的对象指了出来。按理说,这篇文章是写金岳霖的,但是在写金岳霖先生的外貌特征时,他使用了插叙,描写了闻一多和朱自清两位先生的穿戴。不光是金岳霖的穿戴“有趣”,比如“眼镜的镜片一只是白的,一只是黑的”,闻一多和朱自清同样很有意思:“闻一多先生有一阵穿一件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是一个亲戚送给他的,领子很高,袖口极窄。”“朱自清先生有一阵披着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蓝色毡子的一口钟。”

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因为这样写不仅和文童开头“许多很有趣的教授”相呼应,而且在朱自清和闻一多的映衬下,金岳霖奇怪的穿戴也不显得突兀了。这些大文学家,在生活中是这么的质朴和生活化,每个都很可爱。

笛安《你是我的眼》

这篇文章写的是笛安的姥姥,患了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的姥姥。文章一开始描写的是姥姥的现况,姥姥现在听得出“我”的声音,听到“我”叫她“姥姥”会很开心,但是她却叫不出“我”的名字。文中,作者使用插叙,回忆了很多关于姥姥的往事。曾经那么能干、那么敏捷、做事的时候在意所有细节的姥姥,现在却连我的名字都不记得了。

其中,笛安用很大一段插叙了姥姥年轻时候的事情。姥姥是怎么遇到外公的,怎么在动荡的年代中和外公一起经历了诸多的磨难,那时的姥姥是多么的坚强。这段插叙中描写的姥姥和现在的姥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那些深爱她的人,比如外公,比如“我”,都不觉得她是痴呆,她只是丢失了一些记忆而已。

这些文章中的插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让情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容量都变大了不少。如果没有这些插叙,文章将会变得很平淡。

由此可见,插叙的作用真多: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作用;使作文脉络更清晰,读起来更紧凑和完整;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的性格,真的很好用呢!

倒叙,即根据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作文前面,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叙述整件事情的经过。

汪曾祺《云致秋行状》

“云致秋是个乐天派,凡事看得开,生死荣辱都不太往心里去,要不他活不到他那个岁数。”

这篇仍然是写人,写一个叫云致秋的人。开头一上来,短短一句话,就已经把他的一生给交代了。这篇小说采取的就是倒叙的方法。开头和接下去的几段把云致秋的性情、健康状况和职业用简笔勾勒了出来,接着开始回忆他的生平事略。别看这开头一句话短短的,已经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悬念呢!他到底碰到了哪些事,需要“凡事看得开”?他又到底活到了多少岁?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笛安《圆寂》

“袁季算得上是资深乞丐,已经入行二十多年了。人们对于乞丐,往往有一句充满蔑视的评价:‘自己有手有脚的,干什么不好。伸着手跟人讨,要脸不要脸?’但是这句话对于袁季来说是没有用的,因为他还真的是没有手。没有脚,连胳膊和腿都没有。”

事实证明,倒叙并不只可以用在作文开头,在作文的中间,同样可以把最重要的情节提前告诉读者。比如这篇描写乞丐袁季的文章,先写了袁季现在的情况,再一步步地回忆他的童年,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第一次乞讨的时候,一点一点地还原了袁季这二十多年所度过的时光。作者为了让文章脉络更清晰,十分注意交代清楚时间和地点。鱼丸们以后也可以试着用倒叙让自己的作文更引人入胜,不再单调。不过要注意不要为了倒叙而倒叙。可以试着想一下,如果采用倒叙,会不会更好,答案是肯定的话再动手!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范文第4篇

1、今古文《尚书》:汉代,《尚书》始有今古文之分。西汉文帝时晁错根据伏胜记诵所整理的28篇《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一种用战国古文字写成的本子,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清以来学者考证,实为伪书。

2、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部书的合称。

二、论述题

1、谈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及特点。

参考答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祥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总的趋势是,由简到繁,由质而文,由片断的文辞到较详细生动的记言、记事、写人。现存先秦的几部重要史籍看,主要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都带有极强的文学特色,大都注意将神话、传说渗入史籍,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注重描写与人物特征刻画,使历史人物形象化,对事件进行褒贬评价,记事记言声情并茂。

2、简述《春秋》的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1)《春秋》的编订,有总结历史经验、为执政者提供借鉴的目的。它强调天下一统、社会稳定、定名分和周天子的正统地位,反对诸侯僭礼越位与兼并战争。(2)它是一部自成体系的书,按事件顺序记事,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系统。(3)它的语言简练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被后世尊为具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3、简述《左传》的进步思想倾向。

参考答案:《左传》在选择史料、叙述史实和“君子曰”中表露了作者的进步思想倾向,具体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1)赞美和歌颂明君贤臣及其辉煌业绩;(2)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残暴荒淫行为、列国间地频繁战争;(3)宣扬民本思想、怀疑天道、鬼神的传统观念等。但也有一些宣扬帝王将相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维护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的思想,这是其历史局限。

4、举例说明《左传》的文学成就。

参考答案:《左传》的文学成就很高,首先体现在善于叙事上。其叙述复杂历史事件,真实生动,委婉周详,头绪清楚,注意伏线,照应,重点突出。其叙事方法,也多种多样,有正叙、顺叙、倒叙、补叙等二十余种,奇正变化,神妙难测。如僖公二十三年,写重耳出亡。其叙事最突出的是写战争,作者不重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而总是围绕某一主题,侧重写战争的背景、战前准备、双方兵力部署、力量的对比、将帅士兵的活动、战略战术的运用、胜负的原因等与人谋有关的情节来描写,从而使文章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致,环环相扣,结构谨严,层次清楚,而又中心突出。如的“崤之战”、“城濮之战”、“邲之战”、“长勺之战”等大抵如此。其次,是《左传》的写人艺术。《左传》所写人物众多,既有王侯将相,也有商贾、倡优、役人、盗贼、侠勇等,范围较《尚书》、《春秋》远远扩大。对同一类人,作者也多能突出他们的鲜明个性。如子产和晏婴同是开明的政治家,子产果敢明断,晏婴幽默机警。对同一个人,有时注意到其前后性格的发展变化,如晋公子重耳由贪图享受、胸无大志到雄才大略一代霸主的变化。在刻画人物方面,作者也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或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或通过补叙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或以对比设法刻画人物,或以细节描写深化人物性格。最常见的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如“曹刿论战”中对曹刿政治远见和足智沉着性格的刻画。再次,《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蓄而畅达,曲折尽情,极富表现力。无论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大都能如此。尤其人物语言中的外交辞令,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如屈完对齐侯、展喜犒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王孙满论鼎、吕相绝秦等,或委曲婉转、陈述利害,或辞令激切、语挟风霜,均用辞雅正,曲尽人情,各得其妙。

5、简述《战国策》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得斗争及其有关谋议或说辞。在对列国统治集团间那些权谋、谲诈、角逐、战争、残杀活动的记述中,揭露和批判统治者的残忍,也表现了作者对权谋的推崇。在对诸国频繁的战争、苛重徭役及草菅人命的描述中,反映了下层百姓的苦难。此外,还记载了许多政治开明、坚持正义、反抗君主、卿相、士人、下吏的事迹,表现了作者的民本思想、贵士倾向及对勇敢、正义和进步意识的歌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公开宣扬追求“势位富贵”的人生观。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范文第5篇

今天,我邀请了奶奶来我家过中秋节,妈妈烧了丰盛的晚餐,庆祝中秋节。虽然没有月亮,没有办法赏到圆圆的月亮,但是,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放满了水果、月饼、饮料……大家一起开心地吃着。后来奶奶提议,每个人唱一首关于月亮的歌。我们拍着手,唱着歌,开心地过了一个没有月亮的中秋节。

名师点评:扬扬同学的这篇作文属于“流水账”类型的。记述了过中秋节的过程,面面俱到,但是没有重点也没有两点,文章很平淡。这是写作文的大忌哦!老师建议你可以选择一件事情详写,比如吃饭时候的对话,或者唱歌时大家的表现,通过深入一些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让我们读文章的人切实感受到你家过节的快乐气氛!你还是三年级的小同学,老师觉得你写作文记“流水账”是很正常的,也不必担心,只要及时改正,以后一定能写出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