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丁香结教案

丁香结教案

丁香结教案

丁香结教案范文第1篇

[教师甲片段一]

师:学完了课文,你们知道课文赞美的是谁?

生:老师!

师:(板书:老师)是的,一株紫丁香和老师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师在两者之间打上一个大问号“?”)

(生疑惑地摇摇头,无人举手)

师:老师告诉你们,紫丁香全身都是宝,它的花可以提取芳香油,叶子泡茶可以清热解毒,花能散发淡淡的幽香,它默默地为人类作贡献。我们老师就像紫丁香一样,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明白了吗?

生:(若有所悟)明白了。

[教师乙片段二]

师:《一株紫丁香》的确是一首优美的小诗,令人回味无穷。学完课文,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要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呢?

生:花品种繁多,可学生们为什么偏偏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而不种牡丹、月季等其他的花呢?

师:(故作疑虑)这个问题提得好,老师也有点不明白,请大家讨论,好吗?(听教师这么一说,学生顿时情绪高涨,积极投入读书、讨论,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生:我知道,这位老师的小院里一片浓绿,一定有许多花草,可能就缺少紫丁香。所以,同学们会在老师的小院里栽下一株紫丁香。

生:有可能紫丁香是这位老师最喜欢的一种花,所以,同学们悄悄地栽下一株紫丁香,想给亲爱的老师一份惊喜。

生:我从图上看出,紫丁香长得十分茂盛,炎热的夏天,同学们栽下的这株紫丁香一定能为老师带来一片阴凉。

生:紫丁香比其他的花要高大一些,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它的枝叶就能伸进窗口,夜夜与老师做伴。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我发现你们和诗歌中的学生们一样热爱老师!还有别的答案吗?

生:紫丁香的叶子密密麻麻,风儿吹过,一定能发出很好听的声音,就像学生们在为老师唱歌呢!

生:紫丁香的花一团团、一簇簇,每一朵盛开的小花就像一张儿童的笑脸。这么多的花就代表所有的儿童都感谢老师,时时把他们挂牵。

生:紫丁香花的香味不过于浓烈也不清淡,这种花香能消除老师一天的疲倦,能伴随老师甜甜地进入梦乡。

生:紫丁香十分高贵。我昨天上网看到一份资料,说紫丁香的花可以提取芳香油,嫩叶泡茶喝还能清热解毒呢!我觉得我们的老师就像紫丁香一样了不起!

师:你们说得太棒了!老师完全同意你们的答案,我为你们鼓掌!

丁香结教案范文第2篇

课堂教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教学大纲范围内的课程理论体系,二是掌握与理论对应的实际操作技能。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式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案例式教学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师通过案例,引领学生去思考、分析、判断,把分析、解决问题的空间留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克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过分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不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弊端,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并为学生营造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二,案例式教学是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有效手段。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学生通过讨论案例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培养他们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三,案例式教学可加强与其他各学科如:药物合成、药化、药理等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自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中药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案例列举

(1)用休克尔规则判断环丙烯、环丁二烯、苯、环辛四烯、轮烯、轮烯、轮烯哪些有芳香性?哪些没有?为什么?

(2)环上带有电荷而具有芳香性的物质很多,它们是一类重要的非苯芳烃。请同学们列举出带有电荷的芳环化合物,同时列举出一些已经合成出的非苯芳烃衍生物。

(3)内酯、内酰胺、环状酸酐、环醚为什么没有芳香性?吡啶、呋喃、噻吩等杂环化合物为什么有芳香性?问题提出后,把学生按每十人一组进行分组,要求他们以组为单位进行准备,统一时间集中讨论,老师最后把关。芳香性和休克尔规则是有机化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也一直是化学工作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芳香性的定义虽然在国际化学会议上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有机化学家们都同意的定义。因此休克尔规则也一直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难点,是历届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与掌握的一节内容。学生们经过准备、课堂分析讨论,归纳如下:

(1)用休克尔规则判断:环丙烯没有芳香性,理由是环丙烯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是SP3杂化,不是一个具有平面的离域共轭体系环;环丁二烯、环辛四烯体系中π电子数分别为4与8,不符合4n+2,没有芳香性;苯为单环共轭体系,且π电子数为6,符合休克尔规则,有芳香性。轮烯、轮烯、轮烯π电子数分别为10、14、18应该有芳香性,但在轮烯分子中,双键如果是全顺式,由此构成平面环内角为144°,显然角张力太大。要构成平面且符合120°,必需有两个双键为反式,这样在环内就有两个氢原子,他们由于空间位阻相互排斥而破坏环平面,因此虽然具有4n+2个π电子,但非平面结构,故是非芳香性的。轮烯也是非平面结构而没有芳香性。轮烯虽然环内有6个氢原子,但环较大,可以是平面环,因此有芳香性。

(2)同学们列举出带有电荷的芳环化合物有:环丙烯正离子、环丁二烯双正离子、环丁二烯双负离子、环戊二烯负离子、环庚三烯正离子及环辛四烯双负离子,这些带电的单环状共轭体系均符合休克尔规则,它们的π电子数分别为2、2、6、6、6、10;同时列举出的已经合成出的非苯芳烃衍生物有:二茂铁、环丙烯酮及杯烯等。

(3)内酯、内酰胺、环状酸酐、环醚不符合休克尔规则,因而没有芳香性;吡啶、呋喃、噻吩等杂环化合物符合休克尔规则,组成环的每一个碳原子、杂原子均为SP2杂化,是平面共轭体系,且π电子数为4n+2,因而有芳香性。通过用休克尔规则对化合物芳香性案例的判断、分析、讨论,使多数同学对共轭效应、立体效应以及杂原子孤对电子的作用、中性分子和离子等概念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为满意。

案例二:烯烃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通过共价键的异裂而发生的。烯烃的加成反应属于亲电加成,为了证明该反应为亲电加成,首先我们做如下实验:在干燥的无水四氯化碳溴水溶液中通入干燥的乙烯气体。

问题

(1)溴水会不会褪色?

(2)如果在该体系中加入一点水会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3)如果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发现产物中有CH2ClCH2Br生成,又说明什么问题?会不会有CH2ClCH2Cl生成?(4)写出这个反应的反应机理。

经过同学们的准备、分析、讨论,教师最终总结归纳:

(1)在干燥的无水四氯化碳溴水溶液中通入干燥的乙烯气体,溴水不会褪色,因为烯烃碳碳双键的加成为离子型反应,是通过共价键的异裂进行的,而乙烯与溴均为非极性共价键化合物,发生异裂需要有外电场(极性溶剂)极化。

(2)如果在该体系中加入一点水溴水会褪色。说明该反应是离子型反应。因为加入少量水后,乙烯和溴分子会在水的作用下发生相互极化,反应的结果证明了该反应是离子型反应。

(3)如果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发现产物中有CH2ClCH2Br生成,说明烯烃碳碳双键的加成为亲电加成反应,即试剂中正的部分首先加到电子云密度大的双键碳原子上,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然后反应体系中的带负电部分再加到碳正离子上,最终的生成物主要是CH2BrCH2Br,还有CH2ClCH2Br,但不会有CH2ClCH2Cl。(4)该反应生成的中间体是CH2BrCH2+,分两步完成,碳正离子的生成是关键步骤,一旦碳正离子生成,马上体系中的负离子部分就加了上去。

通过上面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讨论,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提高,对离子型反应、亲电反应、马氏规则及后面要介绍的亲核反应都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与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就明白了什么是亲电试剂,什么是亲核是试剂。

3结束语

丁香结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雨巷》;诠释;启示

一、《雨巷》及其作者简析

《雨巷》是戴望舒家喻户晓的代表作品,其“雨巷诗人”之称由此而来。该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梅雨时节独特的巷景。诗中意象让人遐想无限,呈出朦胧又幽深的美感。这也是其广为传颂,屡次被选进教材的缘由。戴望舒开创了现代派诗歌新风尚。戴望舒曾在浪漫之都法国留学,生活在新旧中国交替时期,深受中西环境影响。

二、《雨巷》常见的三种诠释

鉴赏一首诗文,一般通过对作者自身的背景、写作背景、诗文本身所呈现出来的气息抑或是读者自身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对该诗文所蕴含的意义提出不同的理解。

1、爱情诗歌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雨巷》是首有关爱情的诗文。它描绘出了一幅一见钟情而又失之交臂的凄美爱情故事图画:一个踽踽独行的男子,彷徨在江南的寂寥悠长的雨巷,等待着一位像丁香那样高洁幽香又结着愁怨、温婉美丽的姑娘。男子为遇到这位温婉美丽的姑娘,撑着一把古典情韵的油纸伞,穿行在小巷之中,不停地张望。滴答的雨水声,忧郁的脚步声,这时的雨巷显得如此寂寥、凄清。“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整个诗文透出无比惆怅、妩媚动人的气息。

2、信仰诗歌

据我国传统文学创作习惯,诗人大都喜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手法,诗文常以花、草、玉、树等喻示其的境遇、理想等。《雨巷》可以看做是作者对某种信仰的追求。曾追寻得到过,却又失去了,尽管如此,青衫男子仍然执著地寻找。有人根据诗文所作时代背景,认为写的是作者大革命失败后的心境。大革命失败后,作者怀揣的信仰瞬被掐断,对国家前途、个人命运充满悲伤和迷惘。

3、音乐诗歌

西方有着歌剧传统,像莎翁的诗歌作品,大都以歌剧呈现出来。戴望舒有西方留学经历,加之自身文学造诣,并且吸收了方现代诗歌潮流文化,结合中国古典诗歌之美韵进行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创作。《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和“哀而不伤”的诗风凸显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神韵,而诗中又无时无处不透露着具有情感和意象的颓废的西方现代特性。

三、新时代气息下的《雨巷》

把握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应与时俱进,探索新时代环境下做出自我诠释。设想《雨巷》是将毕业的学生创作,可能是这样的意境。

1、以“雨巷”比喻其即将结束的学生生涯,开始起航的人生道路;“丁香一样的姑娘”比喻其人生目标,或者其对未来所向往的生活;“油纸伞”比喻其在踏上人生道路前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和生活能力(学历学识、工作生活经验)等。

2、“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毕业了后,开始为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而独自在各种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奋斗。

3、总希望生活丰富多彩,跌宕起伏,不喜欢过于平平淡淡,顺风顺水的生活。

追求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充满色彩,充满味道,充满情绪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想象就可以达到的。坚定人生目标,风雨无阻,就算这是一个死胡同一样的“雨巷”,也一如既往。

4、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些许年,当初那份自信和坚守或许在不堪的社会环境下被步步摧残。“‘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我’无法改变这样的“雨巷”。其实,其所向往的人生理想就在这样冷漠、凄清,又惆怅的雨巷里,寂寞的向其招手,可是其需要勇往直前,才能把“她”拥入怀中。当其踌躇满怀的时候,以为离“她”更近了,很快要得到“她”了。当踟蹰不前的时候,“她”又将慢慢的离其愈来愈远。“她”在叹息,在哀怨,哀怨其没有坚守最初的理想和目标,将与“她”渐行渐远。

放大《雨巷》意境,以更宽阔的视野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追逐伟大的民族梦想时,会面临各种困境,会遭遇各种失败和教训。只要勇往直前,敢于追寻,总会逢着“丁香一样的姑娘”――中国梦。

四、启示

《雨巷》传递了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不一样思维的人,看待事物的棱面不同。不应将人的思维方式都束缚在统一的框架里。西方有一个教学案例:妈妈拿着鸡蛋问六岁的孩子:“妈妈拿的东西像什么?”孩子说:“鸡蛋。”这位妈妈又问:“除了鸡蛋呢?”孩子说:“老师说这是鸡蛋。”孩子的妈妈把学校告到了法院,认为学校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鸡蛋可能像小土豆、猕猴桃等。“单一、单纯、固化的思维不可取”。教师宣讲《雨巷》应引导学生:“假如这首诗歌是你写的,你想表达的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曹本立.从“希望逢着”到“希望飘过”――《雨巷》心理解读.名作欣赏,2013年第32期.

[2]杨利景.进入《雨巷》的三条路径.语文建设,2010年第02期.

[3]孙文辉.《雨巷》教学的诗歌史意识.名作欣赏,2010年第13期.

丁香结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复方丁香开胃贴;小儿;慢性;腹泻

作者单位:130051长春市儿童医院

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以腹泻症状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是儿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第2位[1],长期以来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慢性腹泻影响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继发感染等恶性循环状态,是小儿腹泻病死亡的重要原因[2]。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慢性腹泻不及时治疗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酿成严重后果,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缩短了病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12月我院消化科住院的临床诊断慢性腹泻患儿122例,所有患儿大便次数3次/d以上,病程2~3.5个月,平均(2.14±1.36)个月。黄色稀水便98例,黏液便10例,豆渣样便14例;伴发热15例,腹胀53例,呕吐33例;脱水65例;轻度营养不良53例,中度营养不良6例;电解质紊乱68例。所有患儿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食欲不振。大便常规:白细胞2~5/HP 53例,红细胞1~3/HP 33例,黏液(+)12例,脂肪球(+)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3.97±2.15)岁;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3.64±2.95)岁。两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

1.2 临床诊断 参照诸福棠第七版《实用儿科学》相关章节[1]。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给予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丁香开胃贴,1贴/d,置药丸于胶布护圈中,将药芯对准脐部贴12 h以上,3贴为一疗程。方剂主要成份为:丁香、苍术、白术、豆蔻、砂仁、木香、冰片。两组患儿均治疗7 d后判定疗效。

1.4 疗效判定 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标准[2]。痊愈:患儿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饮食恢复正常;有效:患儿大便成型,次数减少,但较正常较多,其他症状改善;无效:患儿大便次数形状无明显改变,甚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进行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的比较

2.1.1 腹泻消失时间 观察组为(3.02±1.75)d,对照组为(5.21±2.66)d,两样本均数t检验,P

2.1.2 呕吐消失时间 观察组为(2.89±1.33)d,对照组为(4.27±2.59)d,两样本均数t检验,P

2.1.3 食欲好转时间 观察组为(4.97±3.37)d,对照组为(6.58±3.79)d,两样本均数t检验,P

2.2 临床体征的比较 腹胀消失时间观察组为(2.73±1.05)d,对照组为(5.36±2.96)d,两样本均数t检验,P

2.3 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分析 于用药第7天进行疗效评估。观察组7 d治愈率79.03%,对照组治愈率56.67%,经卡放检验,两组治愈率存在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分析

组别n治愈好转无效

观察组6249103

对照组6034197

注:χ2=8.13,P

观察组62例患儿使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肚脐,有2例患儿在用药第6天出现局部皮肤轻微发红,略痒,停药后缓解,其余患儿无任何不良反应。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病,导致每年500万儿童因腹泻死亡。慢性腹泻病因复杂, 宿主因素: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3],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易使腹泻迁延,持久腹泻又使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降低,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肠道致病微生物的作用使肠粘膜受损;或由于急性腹泻治疗不当,滥用抗生素所致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原发性或继发性食物过敏等,触发免疫机制,引起肠粘膜免疫损伤;营养不良,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缺乏影响肠粘膜修复。慢性腹泻又会影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吸收、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和继发感染等恶性循环状态,是小儿腹泻病死亡的重要原因[4],临床治疗也比较困难。因此,对小儿慢性腹泻病的研究及治疗已成为儿科临床研究的热点。

对慢性腹泻患儿应积极进行液体疗法,加强营养、给于肠粘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有一般不主张用抗生素,以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补充正常的生理细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和活力, 抑制腐败菌或致病菌的生长,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但大多数单纯使用抗炎、营养支持、微生态疗法、肠黏膜保护剂等各种治疗后往往疗效欠佳。祖国医学认为,小儿慢性腹泻是脾气虚而致脾胃不和引起的。复方丁香开胃贴其成分为:丁香、苍术、白术、豆蔻、砂仁、木香、冰片。健脾开胃,燥湿和中,调气导滞。适用于由脾胃虚弱或寒湿困脾所致的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泄,嗳气欲呕,腹痛肠鸣等症的治疗。其中丁香具有温中、暖肾、降逆之功效,对于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等有很好的疗效;冰片清热止痛;苍术与白术健脾养胃祛湿;豆蔻与砂仁温脾暖胃,消胀止呕。现代药理实验证实:苍术能抗溃疡、抗菌消炎;木香能对抗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 丁香、冰片具有止痛、抗菌消炎等作用[5-8]。肚脐(亦名脐中)属中医“神阙穴”,归属任脉。任脉分布在胸腹之正中,与足三阴经和冲脉等交会,有总任和调节诸阴经的作用。足三阴经分属肝、脾、肾,通调冲任可以治疗呕吐、呃逆、胸脘腹疼痛等[9]。“神阙”,属任脉之大穴,有回阳救逆、调理脾胃之功效。《甲乙经》曰:“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9]。

本文在62例慢性腹泻患儿治疗中加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肚脐辅助治疗临床难治的慢性腹泻,使腹泻、腹胀、呕吐消失和食欲好转时间缩短,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加快疗效;避免儿童疾病口服药顺应性差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慢性腹泻患儿胃肠道负担。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肚脐辅助治疗慢性腹泻安全,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89-1299.

[2] 方鹤松,魏承毓,段恕成,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3(6):381.

[3] Sherman PM, Mitchell DJ, Cutz E. Neonatal enteropathies : Defining thecauses of protracted diarrhea of infancy.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4,38(1):16-26.

[4] Sherman PM,Mitchell DJ,Cutz E. Neonatal enteropathies:definingthe causes of protracted diarrhea of infancy. J PediatrGastroenterol Nutr,2004,38(1):16-26.

[5] 卢丹,李平亚.丁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17(4):58.

[6] 李曼玲,范莉,冯伟红,等.苍术的化学药理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11(4):79.

[7] 殷静先.白术的药理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0,11(6)527.

[8] 吴寿荣,程刚,冯岩.冰片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中草药,2001,32(12):1143.

丁香结教案范文第5篇

一、学新联旧,问旧启新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努力创设问题情景,以巩固旧有知识,为新知识的掌握铺平道路。例如,在讲述近代“中国边疆新危机”的有关内容时,可联系上一节课的内容设计这样的提问:“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的边疆危机为什么称为新危机?”这样,能促使学生思考已学过的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去了我国的香港岛、九龙司和东北、西北140多万平方公里大片领土的事实,从而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边疆危机是帝国主义在19世纪70年代对中国的新侵略和新掠夺。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19世纪70年代我国边疆会出现新危机?新危机发生在哪些地区?”这样的提问,能使学生系统地整理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对启发学生探索新知起了很大作用。

二、集中注意,调整心态

教师通过巧妙的提问集中学生注意,使其在听课过程中表现出某种认真、主动的心理状态,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例如,讲授《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一章,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许多人都说人是由猴子变来的;信奉基督教的人则说人是上帝创造的。现代科学证明,人既不是由猴子变来的,也不是上帝创造的,那么,人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问题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课,期望能解答教师设下的疑问。这是因为学生头脑中已有了一个不科学的概念:人是由猴子变来的。当教师指出了这是一个错误时,自然激起他们要求得到正确答案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要求。

三、层层设问,发展智力

陶行知先生说:“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学中,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情绪才能始终高昂,思维才能得到启迪,智力才能得到发展。例如,教师讲到“北京人用火”时,提出一个问题:“当时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今天我们怎么会知道‘北京人’用火呢?”这个问题让学生活跃开来。正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教师出示了两张图片:一张是猿人居住的洞穴里厚达6米的积灰烬,一张是留有火烧痕迹的石器和残骨。紧接着教师连续问:“火从哪里来?火有什么用处?是普罗米修斯送来的吗?……”层层设问,使学生深刻领悟了“火的使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一教学重点。

四、比较辨别,分析异同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历史学习中,相似的历史概念比比皆是,学生难于区别,往往张冠李戴。教师应有意识地抓住同类历史概念的本质特征来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异同。以中国古代史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为例。不少学生所以常常将它们互相混淆,其根本原因就是抓不住本质特征。教师通过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把封建社会的这四个赋税制度加以比较,辩别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白:唐朝前期“租庸调制”是在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按人口来征税征役的;唐朝后期的“两税法”,是按土地财产多少征税,第一次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但徭役依然存在;明朝的一条鞭法是把田赋、杂税、徭役合并起来,折成银两,摊在田亩上,按田纳税,无地人家一般不再服役,但人头税依然要缴;清朝实行地丁银制度比一条鞭法更进一步,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与地税合并,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无地的人家不再缴纳田赋与人头税,负担比过去平均。随着赋税制度的改革,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也逐步松弛。这样,学生不仅不会张冠李戴,而且还能获得较为系统的古代赋税制度的知识。

相关期刊更多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药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