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药剂科年终总结

药剂科年终总结

药剂科年终总结

药剂科年终总结范文第1篇

政治思想方面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全科人员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及院里各种文件精神并积极落实到位,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不拘形式,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开展学习和讨论,激励科室人员积极参与推进医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和实施。通过系统*的学习教育,提高了科室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以提高窗口服务为己任,以质量第一、病人第一的理念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做好一线窗口药剂科服务工作。

业务管理

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病人。门诊药房是药剂科直接面对病人的重要窗口,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是重中之重,如何方便病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药房工作的重点。保证住院病人及急诊病人24小时的药品供应,保障医院救死扶伤工作流程的正常运行。通过完善工作流程,合理设置窗口、机动配备人员等,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改变了取药排队、取药难等现象,为病人提供方便。

药品采购

严格执行药品网上招标阳光采购,保证临床患者用药供应及时。

做到采购透明、质量透明,临床用药透明,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将药品供应信息通知至临床科室,及时了解各临床科室药品需求动态及掌握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确保临床药品的合理性、安全性、患者满意性供应,

储备药品

加强药品储备管理,成立了药品质量监控小组,质控小组成员每月不定期对科内工作流程及各岗位的工作质量进

行抽查,并督促科室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在购进验收、入库养护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每月**日进行药品储备质量、效期等盘点,召开科质控会议,将检查结果汇总,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严格执行国家药监局《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出我院《药品验收质量管理制度》、《药品储备养护质量管理制度》《近效期药品标识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并相继实施,杜绝医院因药品过期造成重大医疗事故和医院的经济损失。

 

临床用药管理

在临床用药、药剂科定期下发各种新药说明,征求临床见意,随时了解临床对药剂科供应药品使用情况,对滞销、近期药品及时与临床沟通,以便及时合理应用,减少药品的浪费。对药剂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对新进药品及时掌握使用的适应症,以便指导临床使用。广泛开展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药剂科年终总结范文第2篇

(一)本室应根据本院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开展新药、新制剂、新剂型的研制工作。

(二)本室应由从事药专业五年以上,具有从事科研能力,工作作风严谨的人员担任。

(三)药物研究人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不得弄虚作假。

(四)药品研究的研究项目、设计方案及审批等,应按“新药审批办法”办理。新药或新制剂,必须取得生产批准文号或制剂注册文号后,才可进行生产、配帛、用于临床。

(五)药品研究工作应建立技术操作规程,实验记录清晰、完整,随时记录,不得涂改,按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六)本室工作应有计划和目标,年终,将工作情况及科研经费等汇总,报药剂科,并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经费预算,报药剂科。

药剂科年终总结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的:探讨现代医院药学的创新运管模式。方法:依据国家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医院分级管理评判标准》、《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等技术要求,结合现代医院药学的运作特点与科学规律,应用系统管理理论,对影响医院药学建设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找到了创建现代医院药学管理系统、药学服务系统、制剂生产研制系统、药品供应质保系统、合理用药咨询系统、人才培养与绩效考核系统等6大建设要素。结论:对指导各地规范管理与建设现代化医院药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现代医院; 医院药学; 运管模式; 创新设计

怎样创新建设与管理好新时期现代医院药学?鉴于很少见到这方面的报道,作者依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分级管理评判标准》[1]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机构制剂质量管理规范》(GPP)[4]等技术要求,结合医院药学专业技术性、经营管理性和用药指导服务性三大特点,以及医疗用药活动所构成的功能结构与运转规律,应用系统管理理论,对现代化医院药学的创新建设模式进行了如下探讨:

1 建立全新的医院药学管理系统

现代化医院药学的工作职能转变:现代医院药学必将按工作需要来设计岗位,按综合目标任务来设计考核,按岗位承担职责的轻重和贡献大小来设计薪酬分配,按人员素质要求来设计业务培训,按药剂工作任务不同要求来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硬件,按药剂工作质量要求来编辑管理软件。实行服务理念的创新突破与工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①端正思想,全面引进市场竞争、经营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服务和团队效应意识,从观念上实现医院药学必须“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的根本转变;②调整岗位,实行逐级全员聘用,一切向制剂科研和药学服务一线倾斜的转变;③规范管理,管理方法由过去主观经验被动型向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定量化管理转变;④完善服务,服务方式由过去被动式为医患来取药服务向取送结合主动送药上门服务转变;⑤合理配置人财物,建设规模由过去单一制剂、经营型向生产、科研、经销和多种服务一体化、一条龙转变;⑥加强考核,分配模式由过去吃大锅饭型向统筹经营、全成本核算、与绩效挂钩转变。以此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增强两个效益。现代化医院药学的管理软件建设:①全方位建立现代医院药学微机管理系统;②建立各类制剂配制和质量检验操作规程,汇编成《医院制剂规范》(2005年版),保证各种制剂规范配制,各项质量控制工作依规进行;③健全医院药学综合管理制度,各项工作量化打分标准和绩效考评办法,汇编成《药剂工作管理规范》(2005年版)。以此确立共同遵守的工作规则,对药学部人、财、物全方位实行科学量化管理;④建立临床合理用药咨询软件;⑤建立各类药学工作驱动软件;⑥建立各终端资源共享检索软件;⑦建立病人查询软件;⑧施行管理制度化、使用责任化、操作程序化、考核档案化、保养规范化管理[5]。现代化医院药学的数据库建设:①药品数据库;②制剂数据库;③资产数据库;④合理用药数据库;⑤药学服务数据库;⑥质量管理数据库;⑦人力资源数据库;⑧管理文化数据库;⑨药学信息数据库;⑩资金数据库;绩效分配数据库。

2 建立现代化医院药学的硬件系统

21 仪器设备的硬件配置药库和药房应配置一定数量的药柜、空调、冰箱和电脑;煎药室和制剂室要配齐煎煮、提取、分离、粉碎、烘干和灌装等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应配齐紫外、气相、红外、高效液相、荧光、薄层扫描、溶出度、酸度、不溶性微粒、永停、水份测定、分析天平,生化培养箱、生物显微镜、干燥箱、集菌仪、微生物测定、净化工作台、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等质检设施,保证制剂质量;财会和临床药学应配置一定数量的电脑与空调,创造良好的药学服务工作环境。

22 制剂室建设应按下列原则合理布局设计制剂室[6]:①一室多用:利用同一设备和房屋条件生产出相同剂型但不同品种的制剂。灭菌制剂室不生产大容量注射剂时,可生产小容量注射剂或滴眼剂等,这几种剂型可设计在一室之内。②相同兼并:中药的片剂、胶剂囊、冲剂、散剂、擦剂、洗剂、滴眼(鼻)剂等可与西药的相同剂型并为一室。③特殊共用:相邻制剂室的称量室、缓冲室、烘干室、粉碎室、煎煮室、浓缩室、过筛室、灌装室和包装室等,均可兼顾共用,错开使用。④合理布局便于操作。注意按制剂工艺流程布局操作房间,严防逆向走动和人物混流。⑤科学组合集中安装空气净化系统。一般应将100级和1万的制剂室科学组合设计于一层楼,10万级的各种制剂室科学组合设计于一层楼,30万级的各种制剂室科学组合设计于一层楼。⑥功能特殊的科室(如:质检室、炮制室、药研室、临床药学室、仓库、微机室、办公室等)应另外独设。⑦应分开制剂操作中人流与物流混杂的运作方式,以避开交叉污染。应按下列原则开展新制剂研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遵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中的“中药新制剂研究原则”[7],运用现代科技方法,以方药独特疗法系统相统一的理、法、方统一性的中医理论体系,结合现代的病理学和基因科学,以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危重病等不同疾病的病症为研究对象,对成本订价和医疗市场进行可行性论证,以有效治疗率达到80%以上为开发基准,来综合评价确定进行新制剂的中药学与中医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3 建立新型的医院药学服务系统

为临床和患者搞好服务是新时期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职责。为此,医院药学要履行以下服务宗旨:保证基本目录用药不缺药不断药,满足临床需要按时送药上门;满足病人需求快速拿药煎熬配制,确保药品质量100%合格;保证中西药品品种齐全价格适中;服务热情文明礼貌公平诚信周到,力争服务满意率达98%以上。各药房系统、药库系统、煎药系统、制剂系统、药物研究系统、送水送药系统、药品质量检控系统、临床药学系统、数据库系统、技术信息系统、财务系统、办公室系统和领导指挥系统等室(组),要根据药学服务的总体原则,分解落实任务指标,制定各岗位服务承诺。规范各个岗位工作程序,保证各项工作质量,提高每项工作效率,获取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4 建立过硬的药品供应质保系统

合理调节药品采购贮藏数量,克服药品短缺或积压,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建立定量预测贮藏药品的数学模型,合理组织仓储药品。

41 定量预测贮藏药品的数学模型设计①用直线回归法预测药品需求量:把近10年来药品逐年增长的需求量看作一条直线,用回归直线方程式y=a+bx进行预测。同时,结合医院疾病发病率、资金情况以及医疗市场变化等因素,随时灵活、客观地修正预测值,求得更为准确的药品需求量。②用经济批量法求算药品采购量:通过控制进货批量,既满足临床需要,又使采购费用与储存费用之和为最少。计算公式:FOQ=(2AP/C),式中A=全年采购量,P=每次平均采购费用,C=每单位药品年平均储存费用。 ③用经济进货额求算药品采购量:因医院采购药品不是单一品种,可用金额来掌控药品采购量。计算公式:FOQ=(2PZ/L),式中P=每次平均购进费用,Z=计划购进药品总额,L=储存费用为药品购进单价的比例。

42 制订临床用药保障供应措施为保持正常医疗活动运转,应付各类突发事件,应规范从临床用药申请调查核实形成采购计划购回药品质量检验验收入库通知领药开票交验签字等各道工作程序;严格签字手续,落实承办双方责任,切实保证药品供应。

43 制订医院药学质量效益考核指标依据医院药学专业技术性、经营管理性和用药指导服务性三大特点,与医疗用药活动所构成的特殊功能结构与运转规律,制定出:①药品调剂系统(11项28分);②药品供应系统(9项20分);③制剂系统(10项24分);④临床药学系统(5项12分);⑤技术信息系统(6项16分),共41项100分的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效益评价指标。

44 建立制剂质量管理规程①制订每种制剂质量标准,收集所用原辅包材的质量标准,严格按这些质量标准控制购进原辅包材和制剂半成品与成品质量;②制订每种制剂配制规程,规范制剂的配制操作;③制订每项质量检验操作规程,规范质量检验的标准化操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④制订各类制剂、每道工序、特殊单元和关键岗位(称量、清洁、消毒、清场、提取、分离、搅拌、过滤、制粒、压片、干燥、粉碎、过筛、分装、包装和入库等)标准操作规程,以指令和约束制剂人员规范操作;⑤制订制剂处方、生产工艺、仪器设备和质量标准等验证方案;⑥建立药物称量计算、半成品含量、重(装)量和比重计算、成品收得率计算和含量计算,以及能否用于临床等质量审查管理制度;⑦建立投入不合格原辅包材与产出不合格制剂成品销毁、回收、退货、返工等处理登记制度;⑧建立各级制剂岗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⑨建立临床用药评价和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制度;⑩建立每种制剂标签与说明书设计格式;建立各类制剂室和各种制剂工作综合管理制度;将以上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汇编成《医院制剂规范》(2005年版),发给每位制剂人员,天天对照,依规操作。

45 强化四级质量保证职责建立分管院长、药学部长、质量保证负责人、质量检验人员四级质量保证系统,层层把关,全员重视,确保购进药品、生产制剂和病人合理用药的质量。

5 建立合理的用药咨询系统

51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坚持参与临床查房、会诊,仔细分析病人疾病状态,掌握妊娠期、哺乳期、新生儿、婴幼儿期、儿童期、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的合理用药原则,科学选择和确定药物适宜剂量。对特殊病人,权衡利弊后综合做出个体化给药方案。

52 开展血药监测,提供合理给药方案临床药物治疗时,遇到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性反应和副作用强、具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性药物;病人的肝、肾功能不全或患有其他疾病,导致药物的体内代谢和排泄加快或减慢,分布发生变化,蛋白结合率升高或降低等;长期服用后导致积蓄的药物;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均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设计合理给药方案,实现药物的最佳治疗。

53 应用成本――效果分析等方法优化治疗方案按照国家颁布的《××新药治疗××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回顾性分析评价两种以上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劣情况,计算和比较其药物治疗费用与效果比率或每单位效果所需费用, 平衡成本与效果,在两者之间寻找最佳治疗效果时费用最低、最合理、疗效最好、最安全的治疗方案。

54 建立临床合理用药评价系统针对新药和新制剂的临床疗效、治疗范围、毒副作用、用药剂量、给药途径、配伍禁忌等方面,系统地建立观察记录和评价指标。

6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与绩效考核系统

61 定期考试,择优上岗实行考试聘用、持证上岗制度。先确定岗位职数与技术难度系数,再根据考试成绩、技术职称和实际操作能力,逐人确定岗位。对重要技术岗位的负责把关人员相对固定,聘用主管或副主任药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各室主任(组长)。对新分配或新调进人员一律实行各组循回轮岗 (大专以上半年、中专以下一年),直到全面熟悉各项药学工作后,再依个人特长和考试成绩,相对固定于某一药学工作岗位上。并坚持轮岗制度,职员每年轮岗一次,组长两年轮岗一次,三年内轮完。以拓宽药学人员的知识面,练就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底,保证药学队伍的稳定阵容与整体素质。

62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人员素质为搞好职工在职教育和终身学习,坚持“三坚持、三结合”的培训方法:坚持突出年轻人为重点,专业对口培训,将年轻药学人员送上级中西医院和药检所进修学习,使其熟练掌握制剂生产、质量检验、药物监测、合理用药等方面的专业操作技能;坚持选派代表参加省以上中西药学年会、新药典、制剂新技术、新检验方法等学习班学习,由学回的代表传授教会全体药学人员;坚持每年组织两期新知识、新技术讲座和专业技术与法律知识考核。请老师进来讲课与走出去学习相结合,个人加强平常自学与单位定期组织集中学习相结合,国家考试与单位考核相结合,支持青年人自学成才。

63 推行“成本核算,浮动工资,量化考核,按绩取酬”的绩效分配考核制度。①建立绩效分配数学模型:以2000~2004年医院药学部的总收入与总支出为据,应用灰色数列G(1,1)数学方法[10]建立Y(t+1)=9876.580.008957t-9768.61的绩效分配经费预测数学模型。确立薪酬分配计算公式为:个人月薪酬工资总额=基本工资+各种补贴+绩效工资;个人月绩效工资总额=(科室考核下拨小组绩效总额/小组总人数)×提成比例×个人系数×绩效考核得分%。 ②施行有效的考核办法:科主任对医院负责,将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用《药学部综合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落实到各小组;组长对科主任负责,将药剂科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个月和每位职工;每位职工对组长负责,胜任各自的岗位工作。总之,在现代化医院药学建设中,只要抓住了以上6个主要方面的规范化管理与建设,就能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医院药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益。5年来,我院投资160万元用于制剂室建设、微机管理和在职培训,使工作条件逐步改善,人员素质大幅度提高,有效保证了各项医院药学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

参 考 文 献

1 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评判标准,1998 .

2 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200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5.

4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2000.

5 杨茂春.科学管理制剂生产质检仪器设备的探讨.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4):378.

6 杨茂春.建立现代医院制剂质量保证系统的探讨. 中国药事,2003,17(3):139,

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2005,

8 杨茂春,杨 哲.开发现代中药新药新制剂的创新设计原则. 中医药学刊,2006,6(2):24~26,

药剂科年终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药剂学》;教学改革;流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38-02

随着新世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生产实践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药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1]。《药剂学》是药学及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药剂学》课程教学具有知识点分散、记忆性强、易理解但不易系统掌握等特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在考试中易取得好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难以将书本知识灵活应用。这与《药剂学》教学中普遍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技能与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我院在近几年的《药剂学》教学中,依托现有的固体制剂中试基地,集中中试放大生产设备,集聚具有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师资资源,以片剂、胶囊剂、微丸剂等现代药物剂型为基础,应用流程化的教学方法[2,3],在研究生、本科生的《药剂学》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总结。

一、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工艺流程串联知识点

我院实施的流程化教学法将传统的药物剂型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将不同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工艺与设计、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按照实际生产工序加以串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生产流程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传统的《药剂学》教学中,大量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以填鸭式的教学灌输给学生,效果并不好,而且大班化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操作均以各自独立的章节平行实施,相关性不大,学生难以将实验技能和药剂理论很好的结合。流程化教学法将生产实践与理论教学按照生产流程加以整合之后,我们将每种剂型的教学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教学要求简介,按照教学大纲,介绍每章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制剂生产的基本要求。(2)剂型概述,通过对各种剂型的定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等进行讲解,让学生初步掌握每种剂型的异同点。(3)剂型的处方设计与制备流程,首先通过理论教学介绍每种剂型的处方特点和设计原理,将大班学生小班化,利用课后时间分组讨论,在学院中心实验室提供的各类原料药和药用辅料中合理选择,制定各小组的基本处方。其次,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我院固体制剂中试基地的现有设备,分组进行制剂的生产,并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形成生产报告。(4)教学与实践总结,由老师对每组的产品及生产报告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在施行该方法进行《药剂学》教学时,对每个剂型的教学均需完成以上步骤之后才进行下一个剂型的教学,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化学生对剂型的理解和生产实践技能,摒弃了传统的理论、实验两条线的教学模式,突出流程在制剂中的重要性,将枯燥的理论与实验、实践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现以相关固体制剂为例说明流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二、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式个性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也按照一定顺序介绍各种剂型的特点、制备与评价,但内容之间相对独立,平铺直叙,需要学生完全以记忆的方法掌握,教学效果较差并且难以在实际的生产中加以灵活应用。我们采用上述流程教学法,将大段的知识点按照不同的工艺流程加以分类,在介绍生产流程的同时融入相关理论,形成模块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生产实践环节连接各个模块,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力求使学生在完成理论课程的同时也掌握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并通过总结制备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验证和巩固《药剂学》的相关理论。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传统的《药剂学》实验课程存在大班教学、内容单调、实验内容设置与生产工艺脱节等问题,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处方设计和生产实践,以片剂、胶囊剂为例,从原辅料的粉碎、过筛、混合,到制软材、制颗粒,再到胶囊灌装、压片、包衣、制剂包装都由学生自己操作生产设备进行生产,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生产能力,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三、引入激励机制,多层次进行教学考核

作为传统的教学考核方法,考试成为衡量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手段。通过对往届许多毕业生的回访,我们发现,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取得好成绩,往往花大量的时间对知识点死记硬背,其结果是考试结束后很快忘记了学习的内容,不能在工作中灵活运用。为了更加合理的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考察,我们在教学考核的手段上也做了适当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1)降低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约占50%。(2)由指导老师对每组学生的生产报告进行评阅,分数占总成绩的20%。(3)由指导老师对每个学生在生产实践各个环节中的表现、操作技能及最终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分数占总成绩的30%。为了激励学生对考核的热情,我们在每种剂型的教学中评出三组最佳处方,给予满分。由于剂型种类比较多,学生即便有的处方没有做好,通过其努力也不会影响其最终的考核成绩。

四、坚持教学改革方向,加强科研能力培养

目前我院在研究生《药剂学》相关课程和本科生的部分《药剂学》课程中进行流程教学法的有益探索,希望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沿着流程化教学的模式深化对《药剂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创新和进步,但也需要看到教学中的不足。其一,流程教学法改变了以往理论课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知识的讲授简单化、实用化,但不可不重视《药剂学》教学中知识的积累,我们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强化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其二,目前,我院依托固体制剂中试基地现有的生产设备进行流程化教学改革,生产和制剂评价设备的种类还有待进一步增加,最终我们希望能够逐步覆盖到所有药物剂型的教学中。其三,生产实践环节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产技能,但还需要在教学中将现代《药剂学》的前沿进展与生产实践不断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药剂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摸索和改革中[4-6],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我国生物医药工业的兴衰。流程教学法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构思新颖、教学模块清晰、教学效果良好,将现代《药剂学》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和质量评价等内容有机结合,符合人才培养的方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余江南,郭红.顺应时展要求,深化药学教育改革[J].中国药事,2003,17(10):641-642.

[2]龙晓英,杨帆,易军.药剂学流程教学法探讨[J].药学教育,2004,20(2):30-32.

[3]苏瑾,于莲,孙维彤,等.流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2):58-58.

[4]尹桂华.药剂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药房,2012,23(4):381-382.

[5]杨梅,芦殿香,范雪汝.药剂学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2,14(2):96-98.

药剂科年终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瘢痕子宫;药物流产效果;不同剂量

【中图分类号】R979.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51-02

据临床数据统计发现,近年来选择剖宫产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所以剖宫产率持续升高,随之而产生的瘢痕子宫合并早孕的比率也处于升高状态[1]。但是对于妇产科医护工作人员来说,对瘢痕子宫孕妇进行人工流产不但操作起来存在较大的难度,而且临床并发症情况也很难得到控制。瘢痕子宫是药物流产的适应证之一[2],但是由于子宫瘢痕存在着与血管神经损伤、组织粘连的情况,所以会造成患者的子宫的解剖位置和形态发生变化的情况,进而直接影响到瘢痕子宫的药物完全流产率情况。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将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人工流产的效果极为明显, 最大限度上缩短了药物流产后的出血以及出血量情况,而且临床并发症情况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最终达到提高瘢痕子宫完全流产率的目的。下面对我院自愿进行药物流产的160例育龄妇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全面回顾,具体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者,这些患者在展开治疗之前均进行了,经尿HCG检测[3]和B超检查,最终确诊为正常宫内妊娠,有效的排除了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可能性;患者的年龄在24岁至4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1.12±1.45)岁左右;患者从上次进行从剖宫产至本次妊娠时间在1年至4年之间,平均妊娠距离时间为(3.09±1.53)年;患者的孕周均小于7周,患者的孕囊直径在25mm以内;患者不存在药流禁忌证情况。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包含瘢痕子宫药物流产患者80例。

1.2方法:两组患者服用药物的剂量以及方法等方面均相同,首次在进行米非司酮药物服用时剂量要控制在50mg,随后每次药物的使用剂量在25mg,每隔12小时进行一次,总计服用4次。在此基础上治疗1组连续口服米非司酮药物的2天后,于第三日早晨进行米索前列醇口服,剂量要控制在0.6mg,中间间隔时间4小时再服0.2mg,于药物治疗的第4天以及第5天早各服米索前列醇药物0.2 mg,每天口服一次,治疗1组米索前列醇药物服用的总剂量为1.2m;而治疗2组患者在口服米非司酮的基础上进行米索前列醇口服,在第3天早晨首先进行0.6 mg的米索前列醇。对两组患者服用米索前列醇后的8小时进行全面观察记录,主要观察指标包含患者的孕囊排出时间、出血量以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等,在药物流产患者孕囊排出后的前两周以及患者的第1次月经复潮情况下进行复诊,采用B超检查患者孕囊排出后的出血量以及残留物状态,如果患者在第一次米索前列醇药物口服后的一周内囊还未得到有效排除,则采取手术方式来终止患者的妊娠状态。

1.3流产效果标准[4]:完全流产标准:妊娠患者在用药一周以内孕囊就得到了排出,而且出血情况得到了停止,于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后尿hCG检测判断为阴性,通过B超对患者子宫体内残留物情况进行检查,没有残留物存在,所有患者在没有进行手术终止妊娠的前提下达到了自然转经的治疗效果。不完全流产:患者在连续用药后孕囊并未得到及时排除,在药物治疗两周后对患者进行B超复查患者的子宫内还存在着组织残留状态,由于患者存在严重的阴道出血情况所以采用了清官术操作,刮出五种存在蜕膜或绒毛组织情况。失败:患者在服药治疗后孕囊没有排出,经过B超检查患者宫内孕囊停止,最终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停止患者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