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困生帮扶工作计划

德困生帮扶工作计划

德困生帮扶工作计划

德困生帮扶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出台后,常德市贫困人数大幅回升,达57.23万人。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目标的引领下,常德市自2012年开始,增加扶贫投入,加大扶贫办点,扩大帮扶范围,努力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自给自足”有成效

常德市辖武陵区、鼎城区、津市市、安乡县、汉寿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等9个县市区,总人口600万、农业人口480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石门西北山区、桃源武陵山雪峰山板块、澧县甘码片区和安乡、汉寿、西湖等环洞庭湖低湖低洼区等四大区域。1985年,常德市确定了45个乡和西湖农场共705个村,64.76万人(占当时全市农业人口总数的13%)为省、市扶贫开发对象。经过20多年的大力投入(包括专项资金和社会资金共约4.5亿元),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收入也有一定提升。近年来,各扶贫点村农民收入每年增长500元以上。

“我们这里以前都是土路,现在好了,都是水泥路,出门非常方便,下雨天也不用担心泥巴弄得到处都是。路修通了,家里大棚种的蔬菜也可以及时销售出去,我们的心里也踏实了。”家住津市市李家铺乡利兴村的王彩霞说到村里的变化时,脸上洋溢着喜悦。

利兴村东临澧水,西靠毛里湖,属于“两水夹一岗”的特殊地貌,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2009年,这里被确认为常德市级扶贫点村,享受到了总计230余万元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有了大幅改善。首先3.7公里村级主干道路得到硬化。在此之前,交错穿插于这个村庄的只是坑洼的泥土路。稀土黄泥阻碍了村民外出务工,也妨碍了孩子们及时上学。如今,即使是下大暴雨,村民也可以轻松出行。因为平整的水泥路,既不会淤积雨水,也不会囤积泥沙。

深入田间地头一条条坚固的排水沟渠整齐划一,它们承担着排渍和灌溉“两重”任务。少了这些沟渠,农民的收成就无法保障。以往,利兴村的稻田,常被雨水浸泡,农民颗粒无收为常事。2010年,村里修建了6.6公里长的整齐、坚固和美观的沟渠,有效地解决了稻田的排渍难题。

贫穷附有硬伤

尽管如此,目前贫困村还有2238个,占全市总村数的56.71%。这些数字的背后,映射着的是一道道硬伤。

从生活生产成本来看,明显偏高。在一些村子,村民除了要负担正常电费外,还要负担因线路老化造成的漏损,电价普遍在1元/度以上,是城镇居民电价的几倍。桃源县黄石镇黄石水库周边7个村的1255户农户,曾经一度沿用70年代的地方网,由于电压较低,抽水机、打米机、洗衣机难以正常运转。在晚上9点前,线路尾端电视机无法正常运行,然而在计算电费时竟高达3元/度。

从生产经营效益来看,极度偏低。贫穷的村子多为低湖低洼区、石山区、深山区和高寒区,因此耕地不是挂坡地,就是低产丘;不是天水田,就是内渍区,再加上人均耕地少,一方水土很难养活一方人。澧县甘码片区的太青、洞市、杨家坊、甘溪滩、码头铺、火连坡、方四坪等6个乡镇贫困村人均旱涝饱收面积仅为0.5亩左右,虽然从表面上看来,这些村山林资源丰富,但由于国家实施了“封山育林”政策,村民除了每年能领取到每亩8元的政策补贴外,难有其他经济收入。而且这些地方比较偏僻,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田土分散,他们依旧从事着一家一户、难以自足的小农经济。

从获取外援的情况来看,机会极少。在这些地方,依靠本地能人帮助、争取上级投入和社会支持等,几乎难以行通。这里的老百姓跑项目、争取资金和化外援,往往是两眼一抹黑,既找不到熟人,又寻不到门路。村里的大事,完全依靠老百姓自掏腰包。桃源县黄石镇芭茅洲村就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多年来电网没有得到改造,在道路硬化等方面,也没有一分钱的投入。2001-2003年,芭茅洲村修村路时,村民每人出资了900元。

除此之外,致贫返贫率高。据统计,常德市每年因学、因病、因灾、因生育等返贫的人数在3000人左右,占每年脱贫人口的近20%。

卯足脱贫干劲

实现全民小康,短板在贫困地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及《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10年)》颁布后,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常德市出台了《常德市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十年的扶贫开发总体思路,即整片推进、联村开发、扶贫到户、脱贫致富、全面小康。总体目标为到2015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2012年9月,常德市召开了市县区三级扩大会议,将《纲要》精神传达至市直副处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一把手,全市300个重点贫困村所属的92个乡镇党委书记,以及全市25家规模企业的主要负责人。2012年初,常德市成立了专门课题组,派谴工作人员深入县市区、乡镇、村、组多次走访调研,历时月余,完成了《着眼全面小康奋力扶贫攻坚――常德市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全面分析了全市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并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及对策措施等。

政策依附行动落实。艰巨的扶贫任务如何完成?常德市开创了自己的做法:领导办点,抓好整村推进。从2012年起,常德市委确定了新一轮整村推进扶贫重点村300个,其中国家和省定贫困村178个、市定贫困村122个,分三轮完成,每轮帮扶100个村子。同时要求做到“三确保”:一是每个扶贫点村确保至少有1名市级或县级领导牵头联点;二是市级扶贫点村三年要确保投入达450万元以上,县级扶贫点村3年投入达100万元以上;三是要确保扶贫点村所有贫困对象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为保证工作有效推行,常德市坚持单位联动。在项目资源整合方面,设立了包括财政、民政、残联、发改、农委、扶贫等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明确综合管理与统筹协调职能,细化各成员单位的扶贫工作职责,严明项目资金考核评比制度,确保部门项目资源向贫困地区、特别是四大重点片区倾斜。在帮扶机关组合方面,市县两级积极组织市县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支持、参与扶贫开发,每个整村推进扶贫村安排5―6家后盾单位,每次扶持时间为3年。

德困生帮扶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距德庆县城53公里,距凤村镇8公里远的山脚下,有个贫困革命老区村新星村。该村资源少,地处偏僻,是凤村镇2个贫困村之一,2012年村集体经济只有3600元。在肇庆市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中共肇庆市委老干部局担负起改变该村贫困面貌的重任。

接过帮扶该村任务后,该局立即在今年6月6日,由分管的副局长带领扶贫工作组进村对接,了解情况。经过多次调查、座谈、实地考察、研究协商,确定了3年帮扶总体规划和2013、2014及2015年帮扶规划,把加强基层组织和村“两委”班子建设、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加强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公路硬底化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一户一策”促进贫困户脱贫等7项帮扶措施列入了重点帮扶规划。

为确保帮扶措施落到实处,6月下旬,肇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老干局局长欧小鸥领带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下属单位负责人与帮扶工作组一行,到村召开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座谈会,与镇、村领导干部及群众促膝座谈,共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村及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方法和措施。欧小鸥表示将采取切实措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利用村本身资源,因地制宜找准发展项目;加大贫困户帮扶力度,充分发挥造血功能,帮助农户早日脱贫致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断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欧小鸥等局领导和帮扶工作组还与市、县老促会的同志不辞劳苦,步行两个多小时,上山过岭察看需硬底化村道情况。局主要领导还先后多次进村入户实地察看帮扶项目情况及了解扶贫户家庭状况,针对该村实际,制定详细可行的帮扶措施;针对贫困户不同情况,实行“一户一法”帮扶措施。并下定决心推动帮扶项目尽快立项开工,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确保每个帮扶项目如期完工,发挥效益,让新星村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幸福安康生活。

目前,对新星村的帮扶工作已取得初步进展。一是积极与市及县相关部门沟通,计划投资118万元,建设地咀自然村至狮子岗和柑子坑两个自然村共3公里硬底化道路,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二是计划投资80万元,对村委周边地块进行整合,建设铁皮铺位用作农产品交易集散地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租金收入2万元以上;计划在肇庆市区或德庆县城购置商铺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租金收入3万元以上;三是计划投资120万元,完善全村8个村民小组的自来水管网设施,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四是大力促进总投资100万元的省水利示范工程—大和坑灌区建设,提高农业灌溉和防洪能力;五是大力推动总投资135万元的省农综建设项目—新星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六是帮助推荐3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打工;七是近期拨款1.6万元,扶持贫困户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八是近期帮助23户贫困户申请纳入低保户;九是开展了慰问送温暖活动。以上工程项目的完工,必将大大改善新星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村委和贫困户脱贫。肇庆市委老干局扶贫工作开局好、进展快,在最近市扶贫督导检查组的考核中获得好评。

德困生帮扶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多种形式扶贫济困

捐资助学送温暖。扬州市档案局党员帮扶工作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局党支部就开始了结对帮扶实践活动。当时,一个党员同志从媒体上获悉贫困山区的一些家庭因生活困难导致适龄学生辍学的报道,并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大家,于是,“向贫困家庭伸出援助之手”,这一创意很快成为支部党员的共识。在大家的提议下,局党支部派员与仪征市团市委联系,并随他们深入山区实地调研,一次就确定了三名帮扶对象。此后,局党支部从三个方面人手,开展帮扶工作。首先,组织支部党员深入贫困户家庭了解情况.,党员同志身临其境,实地了解帮扶对象的困难现状,体会应尽责任和义务;其次,支委做了分工,明确两名支委具体负责帮扶工作,支部副书记成为“常务联系人”,三名被帮扶的学生,无论是学习中取得了成绩还是遇到了困难、需求,都主动写信与之联系;三是定期捐赠,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市档案局、馆为机关单位,工资收入算不上宽裕,有的党员同志还存在自己身体不好、经济负担重、家属下岗等实际困难。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谁都没有任何怨言。每到新学期开始,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捐衣、捐物、捐款,并及时将学杂费、参考书籍、文具用品等送到孩子们的手中。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从未间断,直到这三个孩子分别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为止。如今,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来信,一面面鲜红的锦旗,成为党员同志多年来捐资助学付出心血的最好慰藉。

特殊党费献爱心。近几年来,市档案局先后承担了6名特困户家庭的结对帮扶任务,这对于在职人员不足30人的单位来说,面临的困难不言而喻。局党组织逆困难而上,积极引导和带领党员、群众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做好帮扶工作,努力完成帮扶任务。2001年春节前夕,在局办公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局党支部经过研究,制定出缴纳特殊党费,资助结对帮扶的特困家庭,让他们欢度春节的活动计划。这一计划很快得到全体党员同志的积极响应并付诸实施。几年来,已形成“特殊规定”。每年春节前夕,这笔近2000元特殊党费都会被分成三份,带着党的温暖及时地送到三户帮扶对象手中。正如党员同志所理解的,这笔特殊党费,虽然数量微不足道,但意义非常深远,它对于三户贫困家庭,其产生的价值、作用和社会影响是难以估算的。

党员捐款建基金。2005年,市档案局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注重实效。为了增进与群众的联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支部号召党员以交特殊党费的形式,建立助学基金,再资助1名贫困学生。此举得到了全体党员的积极响应,一天时间就收到21名党员捐款1050元。经与扬州市东关小学联系,一(5)班学生吴正钢被确定为资助对象。吴正钢同学的父亲是下岗工人,母亲没有固定工作,经济情况比较窘迫。局党支部书记带领3名党小组长专程到学校,与校领导就资助一事进行了沟通,并表示配合做好吴正钢同学的教育培养工作。接着,他们又到孩子家中,了解其家庭情况,向他赠送了学杂费用和学习用品,勉励他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此后,每逢新学期开始,局党支部都及时派员到学校为其缴纳学习费用。

爱心集体合力打造

领导带头作表率。局党组书记、局长葛阳生同志热心帮扶工作。多年来,局馆工作再忙,也不放松对结对帮扶的领导与组织工作,及时提出帮扶工作指导性意见,推动了结对帮扶各项活动的开展。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身体患病,不能过于劳累,但他从不因此减少帮扶活动,特别是对自己帮扶的对象更是倾注了一片爱心。

田泰德家庭是葛阳生同志结对帮扶的对象。田泰德为了给患上“肌无力”重病的女儿治病,倾其家产,加上自己与妻子身体患病,无法继续从事服装销售和食品加工工作,成为典型的因病致困户。几年下来,田家已债务缠身,一贫如洗了。2002年结成对子以后,葛阳生同志与他保持经常联系,每逢传统节日,都带上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上门看望。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葛阳生同志主动帮助联系谋生手段,送观念、送信息上门。2002年,田泰德的住房规划拆迁,政府安排了安居房,从破旧不堪的平房,迁入成片开发的新居,这对田泰德来说,不啻是件大喜事!可春节前,田家却因拿不出数千元缴清有关费用而拿不到新房钥匙。当葛阳生同志知道这一情况时,已是腊月二十八。这时,年关岁末,多数机关单位已安排人员值班,准备过新春佳节。为了田家搬人新居欢度春节,葛阳生同志将自己身体不适置之度外,多次主动与房屋开发商联系,当得知确切消息后,徒步到公司,登上四楼找到这位负责人,说明了来意。当这位负责人知道实情后,深受感动,他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局长会在春节即将到来之时,顶风踏雪亲自跑上门为帮扶对象求情。感动之余,他打破常规,当即表态,为田泰德再减免50%的费用并给予分期付款的特殊照顾。这样,田泰德很顺利办理了手续,春节前欢欢喜喜地搬入新居。

党员无私作奉献。戴淑敏同志是一位普通的党员,受爱心驱使,2002年,她通过扬州电视台“关注助学基金”栏目,将第一笔助学款捐给贫困学生。顾欣怡同学父亲下岗、母亲没有工作,家庭经济十分拮据。由于父母无力负担孩子上学费用,孩子面临辍学的境况。当戴淑敏夫妇亲自把第一笔资助款800元送到顾欣怡同学手中时,这个刚上二年级的小同学激动得泪流满面。此情此景也使戴淑敏夫妇更加坚定帮扶她完成学业的信念,当即表示,每年定向资助800元,直到她高中毕业。这以后,每年九月开学前,她们都及时地委托慈善总会的志愿者,将资助款送到学校。5年来,他们默默地将爱的芬芳释放着、传递着……

组织落实形成氛围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结对帮扶特困家庭是党和政府关心弱势群体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党和政府加强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基于此,局领导非常重视帮扶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局工作的内容之一,除了年度工作认真进行总结、布置外,还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等传统节日前作专门安排,这已形成了制度,并作为一项例行工作固定下来,延续下去。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如今的近20年,局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换了几任,但结对帮扶工作却像无形的接力棒一样,一站一站往下传递,从未间断。

在帮扶工作目标实施过程中,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将此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加以认识,从思想上为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好基础。党支部和工会重点抓好具体活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局党支部每年都将帮扶工作列入支部工作计划,明确书记为责任人,帮扶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不断完善。同时,充分发挥党小组的作用,是帮扶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的关键。由于将帮扶的具体对象逐一落实到三个党小组,每到传统节日或遇特殊情况,党小组长都按照支部的计划,分别组织党员上门看望、慰问结对帮扶的困难家庭。这样化整为零,既避免了因工作忙,难以实施集中活动的矛盾,又使党小组以及党员责任更加明确,还有利于党员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困难,深化帮扶工作。

由于领导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帮扶工作得到广大党员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多年来,局里形成了不成文制度:只要支部一号召,广大党员就积极响应,连离退休干部中的党员们也主动参加各项捐赠、慰问活动。党员的行动还有力地感染、带动了非党同志。多年来,只要是献爱心活动,全局干部职工都踊跃参与、慷慨解囊,局帮扶捐赠率一直保持在100%。

德困生帮扶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我局认真贯彻上级建整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在市委农村基层办和市扶贫办的正确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地为驻点村办实事,真心扶贫,做了大量的工作,建整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就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安排专项经费。局党组一班人高度重视驻点村扶贫工作,年初,谢局长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驻点村建整扶贫工作。成立了由谢晓清局长任组长,党组书记邵启珍任副组长,主任科员向跃进为成员的建整扶贫工作班子,确保了驻点村建整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在年初的财务收支计划中安排____*元经费,确保经费足额到位。

二、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我局扶贫工作班子进驻到村以后,深入调查研究,摸清贫困状况,分析贫困原因,理清扶贫思路,把扶贫工作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690人,特困户有12户,30岁以上未娶妻的大龄男子多达40余人。我局指导该村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引导和支持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到年底实现年人均收入1500元。

三、调整村级班子,加强组织建设。一是抓基层党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级班子。村干部是村里的领头雁,俗话说:选好领头雁,带动一大片。配齐配好村级班子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基础。今年初,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调查走访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对村级班子进行了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村级班子文化层次明显提高,人员搭配更为合理,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二是抓村级班子培训,提高村干部整体素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重点抓村干部的理论学习、农村工作基本技能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培训,通过培训,村干部的宗旨意识、法律意识、先锋意识和发展意识明显增强。三是抓扶贫村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整扶贫工作组经常组织驻点村党员上党课、学习政策文件;举办科技致富知识讲座,传授农技本领。

四、扎实工作,真心扶贫办实事。与商务局和粮食局多方筹款30多万元,新修村组水泥路5400米,解决了全村饮水问题;资助失学儿童3名,慰问救济困难户10户;发展养殖户3户;种植高产玉米500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80亩,落实退耕还林面积20亩。

德困生帮扶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关于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根据县委、县政府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任务和“15511”实施方案的要求,现结合我单位帮扶村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扶贫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脱贫攻坚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使贫困人口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大幅提高,贫困户精气神明显提振,贫困人口达到“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贫困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变,全面实现脱贫摘帽。

二、目标任务

   (一)帮扶村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庆丰行政村位于张洪镇驻地东南0.5公里处,东临高坪村,南跨沟壑,与原底社区为邻,西接中街村,北靠陆家胡同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庆丰自然村、坳子咀、官道咀及郭家咀村。全村共609户2115人,其中:庆丰自然村310户1052人;坳子咀119户429人;官道咀122户404人;郭家咀58户230人。人口结构中,中共党员96人。全村共有贫困户124户401人,其中:2016脱贫户66户224人,2017年脱贫户14户52人,2018年贫困户44户125人(含兜底13户16人)。

   (二)2018年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任务

按照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今年庆丰村贫困村退出、31户109人贫困人口脱贫、13户16人社会兜底保障、26户危房改造以及进一步巩固提升历年脱贫成效的总目标,因村因户精准施策,根据庆丰村2018年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计划通过产业扶持、技术培训解决4户14人因缺技术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通过企业代动、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8户10人因缺劳力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ƒ通过金融扶持、产业扶持、技术培训解决3户11人因缺资金、因灾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④通过健康扶贫、产业扶持、技术培训解决23户43人因病、因残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⑤通过教育扶持、产业扶持、技术培训解决3户11人因学导致贫困的家庭顺利脱贫。齐心合力,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努力打好打赢年度脱贫攻坚战。

三、具体措施

    (一)基础设施方面

以全面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以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全面落实党的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加强贫困村水电路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贫困村顺利脱贫退出。2018年针对庆丰村实际情况,计划实施以下项目:1、针对庆丰村村级道路年久失修,坑凹不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今年积极与县交通局协调沟通,拟对村组3.1公里生产道路进行硬化,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2、针对村级阵地建设滞后问题。经向上级党委申请,拟投资6万余元新建3间约6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解决村级阵地建设滞后问题。3、针对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协调县林业局为村上提供绿化苗木,拟对1公里进村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改善村内人居环境。

   (二)产业扶持方面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使贫困户户有一业。突出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贫困户脱贫增收为核心,以做大做强致富产业为支撑,以培育壮大扶贫主体为载体,坚持粮经饲统筹、种养加结合、产加销一体、一二三融合,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家庭农场,逐步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发展区。到2018年底,力争贫困村培育1个中长期增收产业、发展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使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有1项中长期产业增收项目、有1人掌握1项实用技术;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省级脱贫标准。

    1、优化种植结构,推进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依托“马栏红”苹果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旬邑苹果”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十大优秀区域公用品牌两大机遇,按照“以质取胜”和市场化多元化战略,积极引导贫困村优化品种结构,稳步扩大名优品种栽植面积,加大果园有机肥投入,示范推广果园种草、黑色地膜覆盖、微灌等实用技术,综合推广矮砧密植栽培、苹果园标准化管理、果园肥水高效利用等管理技术,鼓励引导贫困户高标准建园。不断提高果品的质量。到2018年底,依托庆丰村苹果优生区的特殊条件,扶持贫困户新栽果园500亩,新建标准化苹果示范园2个300亩,推广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技术2000亩、果蔬园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面积达到3000亩。

    2、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科技素质。拟邀请和挖掘村上部分“土专家”对贫困户进行玉米、苹果田间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为“果园开处方”。特别拟邀请苹果种植能手李登峰、张民学、张新民等,玉米种植能手张文彬、郝海峰等,对庆丰村贫困户果园和玉米种植进行手把手教种植管理。另外,拟邀请县农科所的农业专家,分别于4月、5月、9月份在村上开展果园和玉米的技术指导培训。拟邀请县农牧局畜牧专家于5月份为全村所有养殖户和有意向进行养殖的农户进行培训。全年计划玉米技术培训3次、苹果技术培训3次、养殖技术培训1次。通过培训为群众在农业生产中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介绍,为产业脱贫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稳定脱贫。

    3、围绕庆丰村发展实际,进一步做细做实产业脱贫。通过反复调研论证,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苹果、玉米、杂果种植,最大限度地拓宽农民增收途径。目前,庆丰村苹果面积1721亩(1-5年新园子461.3亩,5-15年盛果期433.2亩,15年以上老园子826.5亩;富士1646.5亩,秦冠74.5亩),苹果产业发展上着重加强技术培训服务,着力提升作务和科学水平。玉米种植620亩,拟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收入。另外,示范种植花椒30余亩。形成以长期产业(苹果)为主,玉米等其他短期产业为副的多样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4、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盘活村集体土地、荒坡等自然资源资产的使用权。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以庆丰村闲置土地的形式投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增加每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民不仅可以享受到土地入股红利,还可以在基地务工获得收入,促使农村资源变资产;同时鼓励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农户的闲置土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租赁给合作社,按照约定比例年终进行分红,增加农户收入,将优势资源转变成实际资产,使农民变股东。

   (三)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方面

庆丰村危房改造目前共26户(2017年完成16户;2018年拟改造剩余10户),今年将积极实施危改开工、验收、入住等工作环节,使危房改造政策早日落实,尽快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困难的问题。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危房改造政策宣传,使农村危改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宣传改变群众建房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确保建房面积适当,质量合格,鼓励有条件的危改户提前进行规划设计,全力备工备料,力争10户危改户3月底前全面动工,6月底前完成改造任务。2017年移民搬迁任务2户,目前工程已处于收尾阶段,经多方努力,按时完成入住任务。

   (四)扶贫扶智方面

为了解决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懒惰思想、自主脱贫意识不强、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推动外部帮扶和自力更生“双轮驱动”、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双轨并行”,今年将广泛开展“脱贫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创业先进个人”、“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引导村民摈弃愚昧、落后、封建旧俗,树立科学、进步、文明的新风尚。县审计局和村两委会拟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在年终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表彰进一步激发群众道德热情,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另外,村委会平时通过大喇叭、功德榜、好人榜等形式多样地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工作,使贫困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切实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推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五)积极实施脱贫兜底保障,构建生活安全网。

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以保障庆丰村13户兜底户的基本生活为重点,继续落实五保户政策享受,强化低保动态管理,督促村两委会定期对贫困对象进行排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按程序纳入保障范围,对实现就业或接受扶贫开发项目取得收入尚不稳定,且已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实行“渐退帮扶”政策。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者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救助,充分发挥临时救助作用。家庭情况特别困难的及时上报进行救助;增强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力度,协调落实困境儿童生活补贴。真正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

   (六)政策宣传方面

结合庆丰村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阵地,把加强宣传作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的重要抓手,营造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1、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宣传。积极联系县“八个一批”单位,深入开展政策宣讲,通过全面宣传各级脱贫攻坚政策,确保精准扶贫政策全面覆盖、准确知晓。工作重点:一是围绕我县确定的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工作任务、重大工作部署和重要工作措施,准确宣传解读上级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政策措施。二是围绕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教育脱贫、生态脱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八个一批”专项扶贫项目,精准宣传解读“八个一批”精准扶贫政策。三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及时入户开展对照政策“把脉”活动,依照帮扶政策,根据贫苦户贫困原因,针对性展开政策宣传。四是继续组织开展好“激发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主题展,抓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关注贫困、关心扶贫、关爱贫困群众。

2、强化群众教育培训。按照全民教育行动规划有关农民教育行动的部署安排,紧密结合当前精准扶贫工作要求,从思想教育、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内生动力、脱贫信心等方面入手,引导贫困群众摈弃“等、靠、要”思想,使“扶贫先扶智,脱贫先立志”成为贫困群众的基本认识,进而建立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强思想、提技能、争脱贫;着力发掘出依靠自身发展实现脱贫的典型、榜样,加大典型榜样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成为引领其他贫困群众脱贫领头人、引路人;狠抓移风易俗。从婚嫁“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现实问题入手,把庆丰村精神文明建设同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工作相结合,积极引导群众破除婚俗陋习,倡树婚育新风,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带动贫困群众建立生活信心,实现早日脱贫。

3、依托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进行宣讲。重点宣传扶贫相关惠民政策,并对帮扶干部进行专题培训,确保实现全村所有农户政策宣传全覆盖,营造人人知晓政策、人人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为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脱贫攻坚政策,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村级大喇叭、召开村民会议等方式向群众宣讲养老、医疗、教育等相关惠民政策。对全村贫困户、非贫困户进行地毯式入户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向群众详细讲解各项民生政策,确保政策知晓率只高不低,进一步提升群众知晓度、关注度和满意度,使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为巩固提升工作奠定群众基础。2018年拟开展进村入户宣讲活动18次,直接受众达2000多人次。

   (七)干部帮扶方面

选派驻村工作队,夯实责任。为了确保扶贫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2018年及时调整充实了扶贫驻村工作队成员,按照一个驻村干部包扶二十户的要求,强化了扶贫驻村力量,并按照“干部入户,责任到人”的要求,明确帮扶对象,帮扶任务和帮扶方式。所有帮扶干部都制定了帮扶计划。同时要求全局帮扶干部与所帮扶的贫困对象,至少每月实地到户二次,做到对帮扶的贫困对象底子清、情况明,并能积极为帮扶户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每次到户情况和每次联系情况,要如实在台账中记载。帮扶措施一年一制定,一年一落实,要切合实际、扎实有效。制定帮扶措施时,既要统盘考虑国家制定的各项扶贫政策,又要结合帮扶户的具体实际情况。坚决杜绝简单的给钱、给物的帮扶做法,重点在给予智力支持、开展技能培训以及明晰发展思路、指引脱贫门路上下功夫。对具备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实施技能培训和产业扶贫,联系相关部门解决帮扶资金。对生产生活条件差的贫困人口,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无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做好帮办代办服务。要求帮扶干部把扶贫工作放在讲政治的高度,扑下身子,积极深入,扎扎实实开展帮扶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提高责任意识。要按照党中央提出增强“四个意识”的要求,坚定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扶贫问责机制,设立单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职领导和专人负责单位扶贫工作,从而进一步增强帮扶干部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主动性、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精准脱贫会议精神,明确单位2018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认真制定详细、充实、具体可行的脱贫措施。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要根据帮扶村实际特点,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计划和措施。把帮扶措施落实到每个贫困户家中,对脱贫攻坚任务,要逐项实施,逐家落实,逐户见效,做到全局一心,携手共进,脱真贫、真脱贫。

3、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成效。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本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之一,定期不定期对单位各项扶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对扶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鼓励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以实际成效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相关期刊更多

宁夏教育科研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国际新闻界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小说评论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陕西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