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八年级历史学习技巧

八年级历史学习技巧

八年级历史学习技巧

八年级历史学习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考历史 解题效果 试题特点

在新课改大背景中,中考依然以卷面考试的形式出现,因此中考历史复习的重中之重便在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便是:明明已经在课堂上将知识讲得一清二楚了,为何学生一考起来还是一塌糊涂?实际上,知识的讲授和书面的考试,既相互关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书面考试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它需要一定的能力和技巧。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中考历史复习中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系统方法。

一、提高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从初中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七八年级的历史教学主要是打好学生的基础,而九年级的历史教学将会面临一个重要的新任务,那就是引导学生将初中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这种整合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能够使学生对初中历史形成一种整体观感,对历史有着一种宏观的感知;第二,它能够帮助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题目,毕竟中考的历史题目往往是建立在综合多方面知识的基础上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九年级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归纳能力。教师在整体把握初中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应用心寻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点进行精华式的概括,从而为初中历史知识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系统。

当教师完成了对知识的整合之后,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示范如何对知识进行总结,例如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历史事例放在一起进行归纳和比较,这样既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也可以增进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在日后的答题过程中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其次,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归纳知识点的方法,如时间线索法、比较法、相似归纳法等,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具体地感知如何进行归纳。最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在日常的教学上习惯性地要求学生对某方面的知识进行归纳,让学生在频繁性的实践中真正增强自身的总结能力,并且将这种知识归纳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只有这样,九年级的学生才能具备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整体掌控力,也才能在各种习题中应对自如。

二、让学生掌握解答题目的技巧

中考的历史题目并不完全是知识的考核,其中还包括着各式各样的能力考察。因此,教师在提高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之后,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解答题目的能力以及掌握答题技巧。

一般而言,初中的历史题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以选择或填空形式出现的客观题,二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的主观题。在历史客观题方面,教师主要应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排除能力。在历史材料题方面,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寻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在确定这些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初中历史的答题技巧。在处理历史选择题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掌握排除法,即先用排除法将两个不符合的答案进行排除,然后在剩余的两个答案中权衡哪个更加接近题意。也可以教会学生掌握联系法,即根据题干在选项中选择最具有联系的答案。在处理历史材料题时,教师可以在日常的课堂上训练学生掌握“四步走”的技巧:第一,仔细阅读并且认真理解完题目后再阅读原材料;第二,划出材料关键句,圈出问题关键词;第三,根据问题找出答案所在的区域;第四,根据材料的内容分条列点进行作答。这种“四步走”的答题技巧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掌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多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在“真枪实弹”中让学生感受如何去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步骤和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战演练的结果,为学生指出不足之处,并且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答题的技巧。

三、增强答题的心理素质

当学生提高了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掌握了答题的技巧之后,初中历史教师在中考复习中还应重视另一点,那就是增强学生答题的心理素质。实践证明,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的掌握度并不是影响学生答题效果的唯一因素,心理素质的好坏有时也能左右着学生的答题成果。因此,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平时的练习或测试增强学生答题的心理素质。

1.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中考历史题目往往是以综合型的形式出现,题目也具有新颖性和迷惑性。因此,部分学生往往在拿到题目时受到一定的迷惑,感觉自己无法驾驭题目,从而在丧失自信心的情况下发挥失常。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训练和练习中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这样学生才能熟悉中考出题的思维逻辑,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

2.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习惯

历史题目往往存在着许多关键性的细节,倘若不细心审题,随时可能做出错误的答案,这些因细心而失分的情况经常在历史考试中出现。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在平时的练习中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习惯,在处理易错题时提醒学生应注意哪些关键性的细节,或者将那些易错的细节进行整理分发给学生,减少学生做题的错误率。

四、结语

总之,在中考历史的复习中,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从质上提高学生的解题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还要在细节上想办法让学生掌握解答各种题目的技巧,最后还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解题心理素质。只有这三者并重,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历史解题效果。

参考文献:

八年级历史学习技巧范文第2篇

1.建国初期的竹笛教材

早期的竹笛教材指的是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出现的教材,例如蒋咏荷的《笛子教材》、胡结续《笛子吹奏法》、冯子存的《笛子教材》(一)(二)《赵松庭的笛子》,作品集类有刘管乐《笛子独奏曲集》、《冯子存笛子独奏曲选》、《冯子存笛子曲选》、等。这段时期的竹笛教材多数是以讲义的形式编写的,在竹笛的介绍、竹笛演奏技法的讲解、竹笛的转调、指法等等方面内容极尽详细,附有各种练习,这些练习有的是以片段的形式在讲解文字的中间附加,有的是完整的练习曲。

这一时期出版的教材是新中国竹笛专业教学的开始,笛子作为历史上戏曲音乐、民间音乐的伴奏或合奏乐器,口传心授是唯一一种传承和发展中国笛乐的手段,即使在民国甚至以前出现过零散的乐曲及演奏法的刊本,也并非所谓真正意义的教材。而新中国建立后这些早期竹笛教材的出版,无疑大大填补了历史空白,使长期以来处于民间“自由”状态下的学习者提供了初级学习内容和方向。总结大多数早期竹笛教材均有以下特点:一、从初级水平入手,也适合无基础的学习者;二、文字讲解十分详细,有的讲解是演奏法的讲解,还有一些则是有关笛子各方面的常识;三、练习曲和乐曲的数量比较少;四、有难度的内容较少,大部分是普及性的知识。

2.七十至九十年代的竹笛教材

我国民族音乐专业教育在进入八十年代后步入正轨,竹笛教材建设开始有了一些崭新的面貌,从八十年代开始就陆续有赵松庭的《笛子演奏技巧广播讲座》、《笛艺春秋》、陆金山的《笛子自修教程》、曲祥、曲广义的《笛子练习曲选》、《笛子高级练习曲选》等相继出版问世,这一时期的教材与早期的教材相比更加的规范系统,在教材内容上面文字性的讲解有所减少,取而代之每一章节练习曲或小型乐曲所占数量大大的增加了,使读者在了解怎样演奏的基础上有更多可去实践的内容。

《笛艺春秋》是赵松庭先生1985年出版的一本竹笛教材,也是当时最普及的竹笛教材之一。《笛艺春秋》是1957年编者所著教材《赵松庭的笛子》的续版,可以说它是一部笛子理论与练习曲、乐曲相结合的一部综合教材,它分三大部分:笛子知识、笛子演奏技巧和笛子独奏曲。笛子知识涉及笛子理论方面,有编者笛艺生涯五十春、龙笛凤箫溯源、排笛简介、横笛频率计算与应用、温度与乐器音准的探讨等等。

《笛子练习曲选》是由曲祥、曲广义编著,也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纯练习曲教材。这本教材从初级水平的练习曲编起,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性练习曲,如长音、连音、音阶、吐音、颤音等;第二部分是常用技巧练习,如八度跳音、气震音、泛音、滑音等;第三部分为技巧性较高,难度较大的综合练习。这些内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编写。

《笛艺春秋》与《笛子练习曲选》作为八九十年代最有代表性的笛子教材之一,在各个方面显然超越了早期教材的内容与编写形式。八十年代的笛子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更加科学,如顺序上从气、舌、指三大笛子演奏必要的基础训练入手,各种其他技术技巧、综合练习、视奏能力的要求,有难度的气息练习如强弱变化、循环换气等均涉猎其中,这样的安排显然比早期的教材更多的考虑到笛子演奏学习的科学性与循序渐进性,有的教材也大大超越了过去讲义的编写方式,改变了从姿势、发音入手的起点,摒弃了怎样演奏各种技法的理论等旧教材模式,纯粹进行技术训练的教材,具有较强的可听、可练的实用价值价值。

如果说早期笛子曲集类教材是以个人作品集或作品活页形式出现,那么随着笛乐不断发展,八九十年代所出版的一系列作品集中除了还有《简广义笛子曲选》《曲祥笛子曲选》《沂河欢歌》《高明笛子曲选》《王铁锤笛子曲集》等个人曲集,还出现了作品集锦类教材如《笛子曲集》(1-6集)《笛子曲选(1949-1979)》《笛子教学曲精选》(上下册)、《中国竹笛名曲荟萃》等,融合南北传统,为广大的笛子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料。

3.新世纪初的竹笛教材

二零零零年以后,笛子教材的出版迎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时代,《笛子演奏技巧十讲》《笛子基础教程》、《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上下册)(简谱版)》、《青少年学竹笛》、《唐俊乔教竹笛》、《笛子练习曲与乐曲》、《笛子速成法》《笛子技巧系统练十九课》(简谱版)《少年儿童笛子教程》等几十部各种各类的笛子教材陆续登上各大音乐书架,经过分析不难看出这一时期的教材分为以下几大类:基础类教材、考级类教材、作品集类教材、笛子理论类教材等。其中所占数量最多为基础类教材。基础类教材的编写大致有相似的规律,即从最基础入手,在介绍了笛子各方面基本知识后,从长音练习或最简易的练习开始,以常用指法或基本演奏技法为顺序,许多练习以传统民歌、小调等为素材,最后一部分往往则是笛子独奏乐曲。

这一时期的作品集教材有《李镇笛子曲选集》《竹笛经典名曲集》《中国笛子新作品曲集》《笛子名曲选》(附乐队总谱)《蒋国基笛曲选》等,另外还出现了笛子与伴奏的作品曲谱集,如《20世纪笛子名曲》、《全国竹笛考级曲精选(竹笛扬琴)》《竹笛与钢琴伴奏艺术作品集》《中国笛子经典名曲选》《龙笛凤箫筝雅韵》等。

竹笛教学中纯理论类教材比较少,比如林克仁的《中国箫笛史》、俞逊发、于宝臣的《中国笛坛繁星录》等,其他例如曲俊耀编著的《冯子存笛子艺术》、俞逊发、胡锡敏编著的《中国竹笛》、戴树红编著的《中国笛子教程》等教材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关笛子理论的内容,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乐曲收录当中。

这一时期竹笛的作品集和练习曲教材比上一时期更加丰富,也出现了竹笛伴奏曲谱集。练习曲教材大部分还是继承了上一时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特点,大多数的教材是从初级水平入手,后半部分为乐曲集的编写顺序。新世纪初竹笛教材的一大亮点就是出现了大量的考级和竹笛理论方面的教材,特别是竹笛理论著作,弥补了建国以来竹笛理论教材建设的空白。

4.近五年来的笛子教材

近两三年笛子教材领域开始出现了带有全新面貌的一些教材,如《五声音阶训练竹笛教程(一)》、《竹笛初级练习一二首》(简谱版)《竹笛基础练习五十六首》(简谱版)《竹笛快速练十六首》(简线谱版)《竹笛流畅练习三十首》(简线谱版)《竹笛吐音练习七十首》(简线谱版)、《八孔笛――新改良竹笛应用教程》(线谱版)等,这些新式教材在中国竹笛教学史上前所未有,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笛子教学迈出了更加专业、更加科学的一步。第一,新教材的编写是以音乐艺术院校的专业学生或具有一定专业演奏水平的学习者为主要对象。第二,所有内容为练习曲,没有文字说明内容,是纯粹的专业演奏训练型教材。第三,每部教材的内容都具有一定针对性的难度和演奏要求,练习曲的篇幅较长且节奏节拍富于变化。第四,新教材中的大部分为五线谱记谱。

近几年新教材的出现在笛子教学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树立了笛子教材中的新坐标,取代了了长期以来笛子教材以指法和演奏技法为顺序的传统编写方式,直接针对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学习者,大量的练习为学生的基础训练做了必要的准备。这种从旧式教材到新式教材的应用对教师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生怎样演奏到指导学生达到练习的高水平高难度的要求。我国竹笛专业教学中还未形成系统科学的教材体系,与西洋器乐教学相比缺少难度大、供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而近几年新式教材的出版则将逐步弥补竹笛教育的这片空白。

近五年理论教材建设中,张维良《竹笛艺术研究》一书的出版,为竹笛理论教材做了极具学术价值的补充,详尽介绍了竹笛的历史、教学、流派、人物等方面,大量内容极具新意,不但有客观的、全面的介绍,是一部当代难得的竹笛理论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一类新的教材随着大众对竹笛的喜爱和普及而渐渐浮现,如《我最喜爱的笛子流行与经典》、《红歌汇――笛子演奏经典歌曲90首》《笛子流行&通俗曲集66首》等,这一类教材的出现似乎更加与大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相吻合,是竹笛专业教材之外必要的良好的补充。

八年级历史学习技巧范文第3篇

1.引导学生横向比较学习——轻松抓住历史知识线索

横向比较学习,是学生将横向相关的历史知识放一块比较,抓住历史知识线索,达到学习效果。这不仅包括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即使同一时期情形不相同的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间,学生都可以进行比较,这样能进一步认识相关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的共性或个性特征,从而抓住这些历史线索,轻松而有效地学好历史。

如17~18世纪,英国、法国、美国等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这是共性。但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起因不同,过程有异,结果也就有不同之处: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法国建立了法兰西共和国,美国则获得独立。这是它们的个性特征。这样比较,既能体现同一事件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发展差异,又集中体现了同一阶段历史事件下的不同情形,学生能轻松记忆,达到良好效果。

2.引导学生纵向比较学习——轻松把握历史知识特点

引导学生比较学习应找出历史事件、现象等的比较项,使之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更轻松有效地学好历史知识。如比较中国历史上两次抗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年抗日战争,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

时代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在清王朝统治下的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的旧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穷国弱兵弱;八年抗日战争则处在封建社会被、和共产党先后成立时期,全国人民一致抗敌、众志成城。

领导阶级:中日甲午战争由代表封建贵族势力的清王朝统治者组织;八年抗日战争有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国统一战线。

指导思想:中日甲午战争时清王朝只求苟安,维护其封建统治,消极抗敌;八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张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东南西北,共同抗日,一致对外,赶走日本侵略者。

特点:中日甲午战争是清王朝维护其封建统治的抗日战争;八年抗日战争是全国人民求解放的抗日战争。

意义: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失去了东亚大国的地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经验教训:两次抗日战争的不同结果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解救和振兴中国,全国各族人民空前团结是我国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基本保证。

这样比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两次抗日战争的各自特点,有助于学生轻松地加深对相关历史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知识轻重的角度比较学习——轻松突破历史重点

引导学生比较学习历史要多方位、多层次且轻重有致,才能真正高效。如比较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与洋务派的思想,主要对比项就应包括背景、目的、主张、影响及阶级属性,而重中之重应是根本目的、核心主张的比较。学生一经比较就会发现:两种思想根本上都属于地主阶级思想,因为他们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两种思想也存在不同之处:林则徐和魏源都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学习外国长处来抵御外侮;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却是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来发展近代企业,繁荣国家经济,增强军力等。这样比较,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弄明白: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林则徐、魏源又向前迈进了一小步。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知识重点,就能让学生轻松地分清主次,透过历史现象掌握知识本质,从而得出客观的结论。

4.引导学生比较学习历史事件的时代特点——轻松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八年级历史学习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导入;优化

一、利用轶闻趣事来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时期,他们对事物有着超常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人物故事或历史趣闻等进行导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如七年级下册的“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讲述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从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文化生活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宋代的城市发展和物质生活都很丰富,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习俗,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导入时,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个宋代的习俗故事,如“男子簪花”:在宋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所有男子都喜欢簪花,簪花的风俗在宋代处于鼎盛时期,不仅十分流行而且成了一种制度,在正史中有记载。

宋代还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带着对宋代生活的好奇,学生的思维被教师引领,对教学的内容充满了兴趣。所有教育者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而好奇心是激发兴趣的手段之一,所以利用轶闻趣事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

二、利用多媒体影像导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历史教学内容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情,对学生来说具有距离感,因此必须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事件形象地还原,才能使学生和历史拉近距离。而生动的形象和真实的环境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导入时,利用多媒体影像营造历史氛围,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如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借口,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而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被日本侵占,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在导入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并且配上松花江被侵略之前美丽的风景以及被侵略后家破人亡的景象,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思想感情,在低沉、忧伤的乐曲中,我们听到了什么,为什么人们会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富饶的土地?带着疑问我再播放影片《西安事变》中东北军挟持的片段,并且提出问题:同学们,东北军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为什么会引起公愤?中华民族为什么会陷入危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难忘九一八”这一课,看看课文中能否给我们解答疑问。

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历史事件重现,把遥远的景象还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课堂的形象性,把枯燥的表述,用生动的画面自然地表现出来,把遥远的历史直观地体现,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内容,提升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利用历史线索导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历史的存在是由固定的线索牵引的,每一个事件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互相联系着。在开始新课前,把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线索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解事件的构成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历史的线索包括时间线索、空间线索、事件的发展过程线索。在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各种线索导入,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开启思维,增强记忆能力。

总之,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紧扣学生心理,安抚学生情绪,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所以在历史课堂上重视导入的方式,抢占课堂先机,采取灵活多变并且有趣的导入方法,就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使初中历史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八年级历史学习技巧范文第5篇

1、重视世界史的复习

(1)国别史的复习法。主要是英、美、法、德、日、俄等国的历史。例如,法国政权的更替。

(2)国际关系史的复习法。如英法关系、英美关系、德法关系、美日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都属于国际关系史,应加强复习。

(3)中外史关系的复习法如中日关系、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法关系、中德关系。

2、深化现有知识结构

(1)注意历史事实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有美、英、德、法、俄、日等。接着,新兴的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先后超过了法国和英国,从而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它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

(2)注意事物本身的纵向联系。如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侵略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这两场斗争的共同点。再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3)注意知识的广度。关于国共两次合作,可以理解为第一次是党内合作,第二次是党外合作。关于中法战争,中国是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关于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是解决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矛盾;美国内战是解决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矛盾。因为民国元年为1912年,所以民国六年即1917年。总之,考生不仅知其一,而且能举一反三。

(4)注意知识的深度。复习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将初步获得的知识加以深化,在更高层次上有新的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1840年,是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具体年代,而1840年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这是1840年的内涵。

3、进一步提高基本理论水平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复习时应把重点放在能力上,尤其是思维能力的训练。我们以“原因和结果”为例加以说明。

(1)一因多果。例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通过“新政”,渡过了危机,德、日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2)多因一果。例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阶级条件是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条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干部和组织条件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上海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多因多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不平稳规律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加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疯狂的扩军备战;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以德国宣布投降,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本家发了战争财;而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地球1/6的土地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摧毁了俄、德、奥匈、土耳其四大帝国;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脱离了俄国宣布独立;波兰复国;奥匈帝国境内形成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

(4)互为因果。日本怂恿中国对德宣战,促使段祺瑞和黎元洪的矛盾激化,在段祺瑞唆使下张勋复辟,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借助全国人民反复辟的声威讨伐张勋,张勋复辟失败。

4、考生学会自己整理知识

(1)制作历史简表。例如,我国古代朝代简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简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四次统一战线简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简表等。

(2)编写历史提纲。例如美国独立战争过程,可以列为:爆发———1775年来克星屯枪声;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建立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建国———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失利———纽约、费城失陷;转折———1777年10月萨拉托加大捷;胜利———约克镇战役英国投降;和约———英承认美独立。

(3)制作中外大事年表。例如1898,戊戌变法、美西战争。1905年,中国同盟成立;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5、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1)知识网络法。是指知识的内在联系———点、线、面。“点”是典型事件;“线”是指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面”是反映历史时期的整个内容。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点”,组成了由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条“线”。禁烟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点”,组成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另一条“线”。上述两条基本线索就构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面”。

(2)以人带事法,在复习中可以围绕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串成线索。例如陈独秀一生事迹可分成早期有功、中期有功、晚期有罪三个阶段。

(3)以事带人法。例如德意志统一过程。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德意志帝国皇位,一个强大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诞生了。

(4)比较复习法。马克思把比较方法视为理解历史现象的钥匙。例如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比较;秦朝与西汉加强中央集权比较。

(5)分析复习法。分析就是解剖,例如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问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革命要求。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产少、规模孝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又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6)联想复习法。联想法就是由此及彼。例如中国抗日战争是八年(1937———1945年),那么美国独立战争也是八年(1775—1783年),安史之乱也是八年(755—7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