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庆标语

校庆标语

校庆标语

校庆标语范文第1篇

2. 作育英才,创一流学院;服务社会,建百年伟业。

3. 携手新老校友,齐聚南农,喜迎百年华诞。

4. 五秩理工,百年情怀。

5. 巍巍铜中铸就百世辉煌,莘莘学子同贺百年华诞。

6. 璧合三校成就百年伟业,蹈厉十春慧育万数英才。

7. 百年底蕴,一脉相传;廿年风雨,再创辉煌。

8. 科学发展建一流,教育创新迎百年。

9. 传承百年精神,投身复兴伟业。

10. 百年大教堂展文化底蕴迎八方学子 千载银杏树现拼搏精神铸一代师魂。

11. 伴笔墨纸砚,站三尺讲台,铸百年辉煌 历春夏秋冬,育满园桃李,展世纪风采。

12. 经百年风雨,育万千栋梁,成才沃土 历世纪沧桑,培三只凤凰,育人摇篮。

13. 千载盛世,百年积蕴,一代鸿业,山大新章。

14. 百年学堂,立德树人,桃李满天下 千秋伟业,继往开来,师道化万方。

15. 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百年树人英才遍神州。

16. 沐百年风雨,凤翔长天光耀巴渝 承千秋伟业,龙行大地名传神州。

17. 桃李盈门,款款深情歌母校百年荣耀 宾朋满座,殷殷厚意绘铜中千秋蓝图。

18. .艰苦创业一百年,跨越发展谱新篇。

19. 月金秋硕果累累芬芳醉人溢巴渝 百年华诞英才济济众星灿烂耀凤山。

20. .百年老校桃李芬芳结硕果 千秋伟业英才辈出创辉煌。

21. 有百年底蕴,实干奉献,稳占铜梁教育龙头 无半点私心,追求创新,傲立渝州杏坛凤首。

22. 弘毅明德,成就六秩基业,笃学创新,铸造百年辉煌。

23. 展百年风采,树千秋伟业!

24. 一百年风雨征程,新世纪再谱新篇!

25. 百年校庆,有你有我。

26. 热烈庆祝xx中学百年华诞。

27. 教育兴民族兴,匹夫有责襄伟业;校友情师生情,绵薄无贷助鹏程。

28. 叶茂枝繁承先启后一百年春风育桃李,东临紫气继往开来二十一世纪展宏图。

29. 百年传承育华夏英才,薪火相继铸世纪辉煌。

30. 想当年承恩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 看今朝拜母校桃李满天五湖四海。

31. 忆往昔同窗三载书生意气,看今朝欢聚一堂各路英豪。

32. 一百年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跨世纪艰苦奋斗,栋梁遍神州。

33. 一百年辛苦耕耘迎来桃李满园艳,数千日呕心教诲输送全省桑梓英

34. 重德重才,潜心造就新一代;重教重学,全面培育栋梁才。

35. 园丁遍栽桃李树,学子尽作栋梁才。

36. 培育英才,建百年大业;与时俱进,创江苏名校。

37. 桃李盈门,共贺xx百年华诞;芝兰满室,同议母校世纪大计。

38. 新老学子同喜同贺,庆世纪新辉煌;全校师生且歌且舞 祝xx更美好。

39. 一百载辛勤耕耘,硕果累累;新征程鲲鹏展翅 人才济济。

40. 时光如水,忆往昔岁月峥嵘;岁月如歌,看今朝再谱新篇。

41. 实施素质教育,勇立时代潮头;落实科教兴国 谱写xx华章。

42. 重言教 重身教 严以律己,学知识 学品德 宽以待人。

43. 诚信严谨继往开来,求实创新再创辉煌。

44. 珍惜百年春秋丰伟业,再攀廿一世纪新高峰。

45.讴歌百年华诞 续写世纪新篇。

46.加强素质教育 为科技兴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47.齐心协力开拓奋进 为xx增辉 为校史添彩。

48.向关心与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海内外校友与各界人士致敬。

49.厚德载物为学欲酬报国志 明耻强邦执业犹怀济时心

50.含英咀华最难忘寒窗苦读 传道授业长相忆母校情结

51.明德新民吾辈立身楷则 止于至善学子做人精神

52.聚xx云气笑看济济人才今最盛 挹xx长风欣闻莘莘学子奏华章

53.百年名校英才辈出鲲跃鹏飞正展翅 万千学子中流击水笔酣墨畅绘新图

54.百年耕耘立德立言广植桃李满天下 世纪创业兴教兴国喜看英华遍神州

55.海纳百川,汲取人类文化优秀成果 与时俱进,谱写中国教育崭新篇章

56.天地启宏慈,千载黄河育七朝 古今垂旷典,百年河大耀九州英才

57.百年校庆,荣耀xx。

58.百年xx小学,世纪春华秋实。

59.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xx。

60.热烈庆祝xx小学百年华诞。

61.同庆百年华诞 ,共创美好明天。

6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63.校友是母校靓丽的名片,母校是校友温馨的家园。

64.百年春耕秋耘,风雨兼程;世纪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65.重踏校园故土,再叙师生情谊。

66.喜迎校庆一百华诞,共创xx小学美好明天。

67.弘扬传统,凝聚力量,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68.爱我xx,兴我xx,强我xx。

69.振奋精神,再创佳绩,迎接建校一百周年。

70.欢庆一百华诞,续写世纪新篇。

71.共商母校发展大计,共创X小美好未来。

72.百年学府,千秋基业,万株桃李谱华章。

73.一百年辛勤耕耘,桃李芬芳;跨世纪艰苦奋斗,人才辈出。

74.弘扬百年优良传统,培养世纪创新人才。

75.承百年优良传统;创万世锦绣前程。

76.岁月如梭,忆往昔春风化雨;百年积蕴,看今朝桃李芬芳。

77.淳淳大爱孕育百年学府情怀; 莘莘学子传承世纪xx辉煌。

78.百载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世纪艰苦奋斗,栋梁遍神州。

79.园丁遍栽桃李树,学子尽作栋梁才。

80.庆xx百年华诞 谱世纪发展新篇

81.诚邀八方校友 笑迎四海宾客

82.莘莘学子意 浓浓母校情

83.喜迎校庆一百华诞,共创xx小学美好明天。

84.讴歌百年华诞,续写世纪新篇

85.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

86.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87.跻身世界一流,服务国家社会

88.科学发展建一流,教育创新迎百年

89.热烈庆祝xx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90.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91.爱国奉献,追求卓越

92.百年树人,行胜于言

93.百年清华,人文日新

94.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95.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

96.为祖国健康工作xx年

97.顶天立地树人,求真务实创新

98.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99.传承百年精神,投身复兴伟业

校庆标语范文第2篇

突出外语特长抢占成长先机

2009年5月10日,一则题为《重庆托福状元何以花落一外留美班》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重外学生吴桐以113分的成绩雄据西南地区托福考试榜首,被华盛顿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南加州大学同时录取。

在今年“希望英语”大赛全国决赛中,该校周光朴同学获得高中组全国第三名,余熙蒙同学获得初中组全国第六名,取得了重庆市学生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

不仅如此,在历年的高考和中考中,该校学生几乎包揽了重庆市单科最高分、单科平均分第一名。

事实上,重庆外语学校(川外附中)已然代表着重庆市中学外语教育的最高层次。

作为全国首批创办的七所老牌外国语学校之一,重外自诞生之初就具有突出的先进性、实验性、示范性、辐射性。与普通中学相比,该校在外语教学教材、教学时间、小班授课、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全外语授课、外教授课、多语种、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潜力等十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21世纪进入全球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下,学校较早地预见了外语必将成为吸取世界文明成果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工具,在充分发挥外语教育既有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使“外语”成为学生参与世界竞争的一种特长,创造性地构建了“大外语教学体系”,开创了非母语环境下外语教学的新天地。

特色理念。以“语音突破、词汇翻倍、广泛阅读、兴趣优先”为基本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外语综合素质为教学总体目标。

特色课堂。以原版引进教材为主,选择内容更加丰富的外语教材,力求与国外同龄学生的学习同步;按照语言“习得”规律,以开放式、讨论式教学为主要方法,并通过互联网、情景预设等方式开展教学;以“1+1”学习模式为主要内容开设第二外语选修课。学校目前共开设英、俄、日、法、德、西六个语种,提供二外选修课程。

特色活动。以“外语文化周”为主要载体、以舞台剧和原声模仿为主要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外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学习、理解、运用、创造;开展多种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选送大量学生到国外学习或进行文化交流,接收外国学生并让他们与本校学生共同学习与生活,使学生在世界文明的交融与碰撞中健康成长。

“大外语教学”体系的构建,突破了当前学科教学只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的窠臼,使学生不再是单一的外语专业型人才,而是吸纳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适应现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生进入高校后,实际外语水平、外语学习能力以及综合发展潜力都明显高于其他普通中学毕业生,普通受到名牌高校的青睐。

提升综合素质构建人才集群

什么是人的综合素质,学校有独特的理解和诠释,那就是包含了“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合作精神、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等等。近年来,学校围绕“三种人”这一育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对教师的培养与挖掘作为人才兴校,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和前提,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师资队伍。据了解,该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2人,2人进入重庆市专家人才库,2人成为重庆市专家人才库后备人选,部级学科带头人2人,中学研究员5人,特级教师7人,部级骨干教师18人,市级骨干教师37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者100余人,高、中级教师占近70%,并常年聘请4―6名外籍教师。一支实至名归的名师团队,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保证。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活动,成立了“清静了”、“有时候”等35个学生社团,涉及文学、体艺、环保、社交等多个领域;常设民族器乐、艺术体操等兴趣班和特长班10余个;积极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合作精神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下面这组近五年来的数据为重外学子卓越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最好的佐证:蔡林晏,重庆市第一个夺得国际俄语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中学生;艾宁,重庆市第一个美国高考状元,被哈佛大学录取;张娇,重庆市第一个新加坡高考状元,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王,重庆市唯一一个参加2009年“国际青少年气候大会”的中学生(全国仅5人),用纯真的英语向世界介绍“五个重庆”建设,受到丹麦王妃亲切接见;刘辰希,重庆市第一个出版长篇小说的在校中学生,他所著的17万字的长篇小说《游离态辖区》受到贾平凹等著名作家的高度肯定;校艺术体操队,连续十年蝉联重庆市艺术体操锦标赛团体冠军和单项冠军;国际标准舞蹈队,获得2009年重庆市国际标准舞比赛团体冠军;“清净了”文学社,获得2009年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一等奖。另外,自2005年以来,重外学子共获得国际大赛金奖3人次,银奖2人次,铜奖1人次;获得全国一等奖246人次,获重庆市一等奖518人次。重外学子在为学校增光添彩的同时,也为祖国、为重庆赢得了荣誉。

搭建“成才立交”“大气”成就“大器”

每年的4、5月份,在众多学子还在为高考苦受煎熬时,来自国内外各名牌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如雪片般飞至重外学子手中。2010年,重外有98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品牌大学以保送的方式提前录取,另有164名学生被多伦多大学、华盛顿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世界名校提前录取,再一次刷新了重庆市国内保送及出国留学的记录!

事实上,学校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敏锐地意识到,单一的成才途径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才需求,“独木桥”必须建设为“立交桥”,为学生走向世界提供更多平台。

为此,学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国际教育资源,逐步建立起“国内与国外相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搭建起了一座成才“立交桥”,为全市基础教育的国际发展树立了典范。

该模式主要采取五大措施:

一是扩大国内大学的保送。学生在高考之外多了保送的选择,这是国家对办学品质优异的外国语类学校的特殊政策。目前学校每年的保送学生人数占全市的60%以上。

二是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学校与多伦多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4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截至2010年,共有500多名学生被世界知名高校提前录取。

三是打造国外知名学府在渝“遴选中心”。学生经考核合格后,不参加高考即可直接到该校就读。截至2010年,日本太平洋大学已录取重外学生120余名。

四是建立人才输送“绿色通道”。2006年,学校通过与加拿大最高学府多伦多大学建立的“绿色通道”项目,学生在不参加雅思或托福考试,不参加我国或加拿大的高考的情况下,在多伦多大学考核后可直接就读。近3年来,该校共录取重外学子近50名。

五是开办国外知名高校“预科班”。2008年7月,重外国际部创办留法预科班,首届预科班12名学生顺利被法国知名高校录取。目前,学校还与德国、西班牙等国建立起人才培训“直通车”项目,学生在该国高中毕业后可直接到该国大学就读。

(记者/张照瑜/邝卫红)

■新闻・观点

张裕云:一位留英硕士眼中的教育真谛

2010年5月的一天,穿越城市的缤纷,进入重庆市外国语学校(川外附中)。

拾级而上,宛然进入都市绿洲。夏雨中路边的小草吐露新翠,高大的黄桷树翠绿闪靓。校园内“名人画廊”、“高校名校堂”、“书画长廊”静静的映入眼帘。一切的一切,呈现出校园文化氛围与人文气息的和谐统一。

校长办公室清新儒雅、简朴大气。初夏雨后的阳光顺着窗外茂密的绿荫,斜斜地打了进来,柔柔的投在光洁的桌面上。校长张裕云伸出有力的大手,眉宇间流露出一位资深教育管理者的淡定与睿智。

说到教育,张校长侃侃而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教育最核心的价值,是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视野,使其具备在国际舞台上应该具有的适应力、竞争力和发展力,从而真正成为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中国人。

张校长介绍,近年来学校明确提出了“培养具有高尚品质的文明人、具有厚薄知识的现代人、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的“三种人”育人目标,并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以世界眼光办现代学校,面向未来培育世界英才”的“国际化教育”发展战略。

张校长进一步解释:“世界眼光”就是前瞻的眼光、开放的眼光、联系的眼光、改革的眼光和进取的眼光;“现代学校”就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学校;“世界英才”就是胸怀全球意识,精通世界经济运行方式,了解各国国情与文化的优秀人才。

张校长特别强调,“三种人”育人目标的核心,就是“中国灵魂,世界眼光”。

诚哉斯言!

校长如校,校如校长。

后记:

对重庆外国语学校最初的了解,是“听”来的。各项赛事的各种奖项,社会各界尤其是国内外高校的广泛认可,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誉……

特色学校是教育质量优质,办学特色成功,为外界社会认可;能够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兄弟学校和学生家长的认可并作为成功范例加以宣传的学校――市教委负责人为“特色学校”所做的解读,显然恰如其分地适用在重庆外国语学校身上。

走特色教育发展之路,搭建高层次的外语教学平台,让学生最大化、最优化成长。重外以此为发展之源,在近半个世纪时间里,便成长为重庆市首批示范中学,巴渝教育的奇葩。

校庆标语范文第3篇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祝福祖国70周年华诞,感受中国人民70年奋斗历程,增强全校师生国家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展现学校师生良好精神风貌,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按照上级文件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的情况,现就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事宜,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由学校组织领导,学校工会团委负责,在学校内营造热烈浓厚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氛围。鼓励学校党员,师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学校管理发展,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而不懈奋斗。

二、庆祝活动主题

爱祖国,爱学校,爱集体

三、庆祝活动时间

2019年5月至12月。

四、庆祝形式及主要内容

(一)以实际体验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观看以“祝福祖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影片。

2.开展以“礼赞新中国,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手抄报、绘画、书法作品展。在9月底至10月初举办:(1)七年级手抄报展(2)八年级绘画作品展(3)九年级书法展。

3.以党员和学生为主,开展以“感怀先烈,砥砺奋进”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1)祭扫烈士陵园活动(2)参观革命遗址。

(二)唱响红歌,庆国庆活动

10月中旬举办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为主题,每个班级自选两首爱国主义歌曲,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新时代人民生活好主旋律。重温红色历史,感受红色精神。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鼓励广大学生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开展校文化艺术节暨21届校运动会

10下旬开展以“爱祖国,爱学校,爱集体”为主题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为祖国祝福,为学校喝彩。

(四)标语宣传

在学校LED屏上滚动播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标语及在学校醒目位置悬挂庆祝国庆的横副标语。

校庆标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留学生;学习适应度;国际化;Checkland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300-03

引言

随着重庆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市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包括重庆市国际交流工作,来渝留学生总数从2003年的159名增长到2008年2 175名。虽然这个总量仍旧与重庆直辖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但从增长速度,我们可以预测未来来渝留学生的规模将会逐渐壮大起来,而另一方面重庆市高校现有软硬件设施并不能满足来渝留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学习收获是来渝留学生的一个重要标的,对他们在渝生活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这也影响着重庆市以及重庆市高校办学的国际形象和声誉,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虽然重庆市一些学者对来渝留学生现状和留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体研究,但是很少有人针对留学生来渝学习适应度这个方面进行专门关注和系统性研究。本文运用Checkland软系统分析法对来渝留学生学习适应度问题展开研究,以求对相关影响因素有一个全面感知,并明确来渝留学生学习现状,用根定义的方法找出现有情景与相关系统目标的差异,从而找出不足和问题切入点,并据此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方法提出

(一)提出原因

王丁(1999)在其《 用软系统方法论对广东R &D 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一文中,运用软系统法针对广东省R&D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R &D 资源配置问题是一个人类系统活动问题,可以用软系统方法来进行研究 [1]。黄倩(2009)则在针对重庆市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调查研究中,对于来渝留学生的学习适应度进行了一个粗略的概括。作者认为,来渝留学生学习适应度的问题同样是一个人的活动系统的问题,属于组织化的情境和问题,并包含有较多的社会、政治以及人为活动因素。因此可以用切克兰德法来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系统性研究,以从众多因素中理清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办法。

(二)方法介绍

软系统方法论是在以霍尔的系统工程基础上提出的,应用于任何复杂的、组织化的情境和问题,并包含有大量的社会、政治以及人为活动因素。它使用系统思想形成四种智力活动: 感知―判断―比较―决策。它不导致问题的解决,而是导致情况的改善与新的学习。软系统方法论的逻辑步骤包括七个阶段。

首先是对问题情景的感知:包括了解无结构的问题情景和对问题情景的表述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作用是为被研究的问题情况建立一个尽可能丰富多彩的情景描述,以对所研究的问题有尽可能充分而全面的了解。阶段一 还常常通过寻找“结构”与 “过程”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结构”元素是问题情景中不变的或缓慢改变的元素,它常指物理上的设计,权力的组织形式等。“过程”元素指问题情景中变化的元素,它常指决策、实施、监视等活动。接着,进行相关系统的根定义:相关系统是指从阶段二 看来可能与改进问题的情景有关的人类活动系统。根定义回答相关系统是什么的问题,它的核心要素是“变换元素”,即为了达到根定义所需要一定的变换活动。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概念模型,本阶段建立相关系统的概念模型,完成根定义中所定义的变换功能。概念模型由完成变换元素所需的最少必要的活动组成。之后,进行概念模型与现实的比较,比较阶段是将对问题情景是怎样的感性认识与相关子系统所提供的应该如何的理性认识进行比较,其目的是引起一场讨论,以确定问题情景期望与可行的变革。最后,实施期望与可行的变革,作者认为来渝留学生学习适应度的问题是一个人的活动系统的问题,属于组织化的情境和问题,并包含有较多的社会、政治以及人为活动因素。因此可以用切克兰德法来进行研究。

二、实证

在这一部分,作者将按照上述步骤,运用Checkland 方法对来渝留学生的学习适应度问题从系统的角度展开研究学习。

(一)对来渝留学生学习条件与资源的感知

本文认为,重庆市高等院校的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科研条件以及所涉及的文化氛围、学术氛围、文化差异、地方特色是本研究中的结构元素。而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术条件,学校对于留学生的管理政策等是本研究中的过程元素。由于学习的适应与感知无论与硬件设施还是与课程设置、教学条件都息息相关,所以说本研究中结构元素和过程元素共同决定了来渝留学生的学习适应度,均需要我们做相应了解。

1.对结构元素的感知

尽管重庆市的高等院近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的教育经费普遍偏低,各高校基础设施和科研条件亟待进一步完善,此外重庆地处内陆的地理劣势,使得重庆目前的教育环境并不能满足来渝留学生的需要[5]。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来渝留学生在五级量表中对于来华的学习条件平均是介于2.5~3分之间,可见其满意度并不高,留学生们对于重庆高校的图书馆等设施意见较大,此外像住宿条件不能满足留学生需求导致留学生外宿等生活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

2.对过程元素的感知

西南大学的黄倩在其硕士论文《重庆市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目前来渝留学生反映最多的是不能适应中国大学的教学方式,对“中国/重庆学校的教学方式”的适应情况平均分仅为2.81。“虽然随着中国教育界理论研究方面的学者对西方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介绍,中国的很多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多的改进,但仍有许多中国老师上课时教学方式还是老样子,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不多。”[2]

此外,课程设置方面,目前重庆市高校的总体状况是专业课程太“专”,开设的基础课多时政治理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的课程,留学生选择的余地太小[4]。而中国高校普遍对于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这让很多留学生感到吃力。因此,外国留学生来我市大学读相同专业时,其在本国大学所学的课程与在渝高校学习的课程衔接不上,有些课程结束后,获得的学分在本国得不到承认,这也一定成都上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师资方面,留学生的满意度也并不高,一些留学生觉得难以与老师沟通,并且感在教学上并没有很好地照顾到留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在学术研究条件方面,留学生的满意度也是一般,他们普遍觉得重庆的学术研究没有很好地与国际接轨,而且感到整个中国的学术体制自由度偏低。

(二)重庆高校留学生学习适应度问题相关系统的根定义及概念模型

重庆市近几年越发重视留学生的引进和留学生质量的提升,以求促进高校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和提升重庆的国际知名度,重庆市留学生也从2003年的159名增长到2008年2 175名。尽管重庆市有关部门和各高校已经充分重视来高校的国际化,但由于关于高校留学生的教学目标目前还没有明确,难以直接得出根定义,故此处循着重庆市高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中国香港为参照,来得出根定义。

一直以来,香港各高校都十分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性是香港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借鉴香港这几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经验,有助于推进我市研究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开展[5]。首先是高校的国际化定位,香港各高校都致力于国际化教育,侧重于培养“立足香港、中国,面向亚太、世界”的国际通用型人才。例如,港大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为中国而立,二是沟通中西文化交流。” [3]第二,学生群体国际化。香港各大学都积极成立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专门机构,制定各种计划来拓展学生的国际化,使招收境外留学生及本校学生赴海外交换和实习项目蓬勃开展。第三,教学与课程国际化。香港高校一般都用双语教学,选用英语原版教材。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香港各大学除了许多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外,还开设了许多涉外课程,以增强学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的认识.双语教学保证了毕业生是双语兼通的人才;涉外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不同文化的认同。第四,师资国际化。在国际化目标和政策导向之下,香港的大学十分重视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香港各大学的教研人员面向全球招聘,且投入巨大。应聘来港工作的教师,其薪金要高于美国。香港大学对教师的要求是教学科研并重。第五,多渠道筹募资金。国际化路线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在香港政府政策引导下,香港高校引入了竞争性的资助机制,并拓宽筹资渠道,以此建设应对国际最顶尖层次竞争的大学。第六,支持国际化的先进设施。一所教育机构的国际化发展需要综合的硬件系统支撑。香港高校的学术服务设施先进,条件优越,拥有良好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在线图书馆、校园网、语言中心等,没有这些设施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际化。

根据对于香港高等院校有关情况的归集,考虑到香港大学与重庆市高校所处宏观与微观环境中的较多共性,结合重庆市大的发展规划,我们可以勾勒出重庆市高校留学生教育及管理大致的前景目标,也把其作为目前较为宽泛的相关系统根定义,为了达到根定义,需有一系列的变换,其需要一系列最少且必要的活动组成,即得出我们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三)重庆市高校留学生教学与管理相关系统与情景感知的比较

我们从前文的对于结构元素与过程元素的感知,和对于相关系统的根定义,可以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度。

首先在国际化定位上,尽管重庆市高校这几年努力拓展其国际化视野,推进其国际交流与合作,但是由于中国高校整体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对国际化的重视较晚,可以说目前重庆市高校总体来说国际化程度较低,定位也较为模糊或者说尚未成熟,这与香港等地高校存在较大差距。教学课程设置上,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并不占主体,英语原版教材的使用也较少,此外,汉语课程、涉外课程并不多件,不仅给留学生造成了困扰,也不利于国际化学术氛围的营造。师资方面,重庆市高校师资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在校老师的国际化观念也有待进一步深化,与世界一流高校差距较大,重庆是在引进外国智力十一五规划中着重强调了引进国外智力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相信这一块在未来会有明显改观。学生群体方面,重庆市留学生从2003年的159名增长到2008年的2 175名,体现了较大飞跃,但这个数量还是重庆的发展目标极不相称,也因为留学生数量过少,各高校的学生群体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使留学生群体成为少数或者边缘团体,没有归属感,难免对他们的学习造成困扰。资金渠道方面,目前重庆市各高校资金来源较单一,校友捐助等各种捐收体制还很不成熟,这也使得各高校在资金实力上显得单薄,这也是导致各高校留学生工作无法进一步开展的重要原因。国际化先进设施方面,从前文对于情景元素的感知也可以表现出,现在重庆市高校总体基础设施尚不齐全,与留学生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国际化先进设施更是很不完善,这给留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也是他们抱怨的主要来源。

(四)来渝留学生学习适应度的期望与可行性变化

从阶段五的比较可知,重庆市高校要提升来渝留学生的学习适应度,实现根定义所定义的前景的话,期望与可行性变化是:在国际化定位上,各高校要明确自己的目标,高度重视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要性,和对于招收留学生规模,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等问题的明确规划;在教学课程设置上,重庆各高校要有国际化的视野,结合实际和发展目标来设置课程,逐步扩大双语教学的课程覆盖面,要朝着人性化设置和营造国际化学术氛围不断努力;在师资方面,各高校不仅要加强在校教师的国际化交流与培训,也要积极引进外国智力,丰富学术思想和引进新的管理理念,为学校的国际化建设引进新的活力;在资金渠道方面,各高校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完善相应的捐收体制,此外政府也要给予更多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在国际化先进设施方面,重庆高校要加大投入,积极借鉴世界一流高校,学习他们为学生的服务宗旨和理念,并为更多人性化设施而努力。

结论

上面是作者运用checkland软系统分析法针对来渝留学生学习适应度问题的研究,在根定义时由于目前没有明确的相关目标,作者以香港一流高校对照得出一个相对宽泛的根定义,并在阶段五中与感知的情景元素进行对比。我们的结论是:重庆市高校留学生学习适应度并不高,各高校应该拓展国际化视野,深化国际化意识,着重找准国际化定位,并在课程设置、师资方面提升国际化,积极借鉴其他国家与地区一流大学的经验,积极拓宽筹集渠道,为完善办学条件,引进先进设施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丁.用软系统方法论对广东R &D 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1999,(2):37.

[2]邵旭平.跨文化交际对重庆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1-132.

[3]黄倩.重庆市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高等教育学,2009:31.

校庆标语范文第5篇

重庆市教委公布了2018年中考政策及安排, 2018年重庆沙坪坝中考将于6月12日至14日举行,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19.5万人。

5个区县试点实施英语听力智能考试

2018年重庆市继续实行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七科,其中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分别实行合堂分卷。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其余科目为闭卷考试。

沙坪坝中考时间安排在6月12日—14日。

黔.江区、涪.陵区、南.川区、綦.江区、丰.都县等5个实施初中毕业生英语听力智能考试试点区县,其英语听力智能考试时间定为:5月23、24、25日。

普通高中招生升学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各150分(英语听力30分),物理80分、化学70分,思想品德、历史各50分,文化考试总分700分;中招体育考试以50分计入升学总分。

随迁子女可在就读学校报名

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报名条件是:具有重庆市户籍和学校正式学籍的应届初三学生;2017年未获得初中毕业证书或因受记过及以上处分未参加初中学业考试且处分已撤销的学生;18周岁以下(2000年9月1日以后出生,下同)的往届初中毕业生。

按《重庆市实施办法》规定,在渝就读初中的归侨子女,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籍居民子女,可在初中毕业学校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含联招)考试。

具有连续两年重庆市初中学籍的市外户籍流动人口的随迁子女,可在就读初中学校所在区县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含联招),成绩和志愿符合录取条件,由该区县所属普通高中学校录取。

全市初中毕业生基础信息采集实行“一生一号”。报考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中职与本科贯通“3+4”分段招生的初中毕业生可兼报普通高中,联招区县的可兼报联招;其他报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志愿与中等职业学校互不兼报。

今年联招志愿填报继续实行使用动态密码绑定学生或其监护人手机号进行验证登录填报的办法,同时,为了方便考生填报志愿,今年联招考生仍然下发网上填报志愿密码卡。

招生办法实行指标到校

按照普职协调原则,2018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19.5万人。

区县属市级重点高中(不含原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招收指标到校生按不低于50%,不高于70%的比例分配到辖区内的初中学校,并适当向农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学校倾斜。重点关注18个深度贫困乡。严格控制分配到辖区市级重点中学本部初中的比例。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继续实行部分区县联合招生和其他区县自行组织考试招生的办法。

需要注意的是,市教委批准的24所“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和12所市级重点中学市级学生艺术团高中招生按市教委相关文件执行。

根据海军招收飞行学员工作办公室安排,今年继续在重庆市十一中学面向全市招收100名符合条件的“海军航空实验班”学员。

重庆市实验中学(原巴县中学)作为“空飞”预备学员培训基地,仍按有关规定面向全市招收40名飞行预备学员。

重庆市兼善中学、重庆市红旗中学承办的“珍珠班”各招收50名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其招生范围和办法按去年的相关文件执行。

这些情况可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