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都德最后一课分析

都德最后一课分析

都德最后一课分析

都德最后一课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探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中,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怎样开展与学生交流互动,是我教道《德与法治》课以来,一直追求的方向。本文结合我平时教学的实践,探索新课改下如何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一、课前自主预习

1.课外书籍的储备。每个班级的教室角落都有书柜,要求班主任把有关政治和法律的书籍放在里面,如《法律的故事》《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中国可以说不》《半月谈》杂志等书籍,这样比学生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环节。

2.课本预习方法的引导。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每课都分五个部分,分别是探究园、情境体验、学海导航、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其中,“学海导航”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该版块的内容,了解每课内容的线索和重点。然后,对该知识点需要更深的理解,可以通过看“探究园”和“阅读与感悟”里面的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

二、课堂师生互动模式构建

1.培养学生主动上台讲的习惯。讲台上讲,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紧张的,有利于对知识的内容的深刻记忆。《道德与法治》课,一个主题都有有关的资料辅助,所以,我基本上,让一位学生讲一个主题。教师要对讲的内容进行筛选,那些简单的、好理解、好把握的、学生有一定基础的的课,让学生上讲台自己进行讲解,最后,教师作更深层次的相关知识的补充。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二单元学会交往,第一课,我爱我家课,第2课时:化解“爱的冲突”教学时,因为该课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学生可以讲的内容比较多,例子也比较好举。所以,上这课时,我就想通过学生的讲亲身的实例,来对本课的知识进行理解。一位学生上台讲时,他说,他与父母关于上网问题的讨论,他父母认为学习最重要,网络不能接触,网上的东西都是不好。最后,关系紧张。他说:“通过今天本课的化解‘爱的冲突’,他知道了,需要与父母沟通,向父母阐明网络的好处,网络上也有在线学习,可以提高成绩,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家的大事,扩大自己的知识层面。同时,要控制好上网的时间,不要浏览黄色的网站。通过与父母的交流,父母理解他的想法,化解了爱的冲突。”这位的学生上台的讲话,应该可以说,他已经把课本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对课本的理解更深刻、彻底。

2.课堂问题的优化。问题的设计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式的服务,因此,教师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时,需要优化问题的形式,问题的内容要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有关,而且需要学生进行理解、分析和运用,最后,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课堂问题的内容要多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一单元1.2融入新集体中“如何建设良好班集体”,我就是在所教的班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想想自己如何为班集体建设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通过学生对自己班集体的了解,最后,各小组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再结合有关课本的知识进行总结,建设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树立共同目标;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从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来看,都比较好,因为这就是根据自己的在集体中生活的情况,进行总结,而且问题更具体,更符合现实生活。最后,教师进结合教材的观点,对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达到教与学的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注重材料的运用,通过自主分析材料,结合课本的知识点,得出结论。

三、课后自主复习

1.播放微视频。为了让学生面对的不只是枯燥的课本,而是更好的生动的道德与法治的事实,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微视频。通过微视频的播放,学生可以对课本上的知识点,形成具体、生动的形象,加强记忆,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记住课本的知识点,为以后的练习打下基础,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2.做题方法的训练。做题方法是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训练,但是,道德与法治的做题方法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学生掌握自己训练的方法。道德与法治更加注重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多多训练,从材料中找找关键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所以需要学生学习过程中长期的配合,形成自主练习的习惯。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第八单元8.3“学会防卫和避险”,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对学生进行做题练习的训练。如针对“中学生如何行使正当防卫措施”时,我采用三、四个具体案例给学生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理解了正当防卫是有限度的,以及如何行使正当防卫的措施。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在生活中要自觉远离各种不法侵害,但当侵害已经不可避免时,应当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进行正当防卫。通过这样的做题训练,老师进行方法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课本知识,对问题的进行彻底的分析、归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更好的体现自主学习的效果。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做题方法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能提高学生的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教与学互助,效果会更加明显。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至关重要。教师的教的方式的改变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具体分析案例,达到学习效果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楼江红.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8).

都德最后一课分析范文第2篇

高校经济学的教育一般以经济学知识的讲授为主,基本上是传授学生如何获得收入的知识,培养其参与经济工作的能力,但往往忽视了人文精神和道德伦理的灌输。这可能和当前社会普遍以收入作为评价人能力的标准的风气相关,学生受教育主要目标也是尽量多的获得收入,因而学校的经济学教育不可避免的强化了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而忽视了道德情操的培养。事实上,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能力只是一个方面,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是最重要的。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国家,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体系是不可能有长久的发展的,各种不道德的经济行为不仅危害了社会,危害了他人,最终也危害了自己。因此,学校不仅培养学生能力,还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有关经济学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学者们有一些论述,比如:喻学林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越来越走向功利化,道德教育由于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而不被重视;刘志超分析了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提出要通过制度建设,增加学生违背道德的机会成本,通过制度约束培育大学生诚信道德;罗永乐研究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学者们的论述一般是从相对宏观角度来探讨经济学教育中的道德培养问题,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二、经济学课程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经济学教育中对道德培养的缺失可能和对经济学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关,虽然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研究经济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强调的是成本收益分析,但经济学从诞生之日起和道德伦理就是密不可分的。近代经济学的开始鼻祖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有两个,一个是《国富论》,另一个是《道德情操论》,一般经济学的学习者都关注前一本书,将其奉为经济学的圭臬,对后一本书则缺少相应的重视。但事实上,这两本书反映出亚当•斯密对经济学的认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看不见的手”,强调在每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能够带来社会福利的增进;另一方面是强调人内心世界的道德准则,即人的美德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经济学不仅仅是如何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学科,同时也是如何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学科。只不过在后来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分析渐渐趋于主流,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经济学本身蕴含的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则趋于式微,使得经济学过度的模型化和工具化,淡化了其最初具有的功能和含义。因此,只要我们回到经济学的最初定义,经济学的教育完全可以融入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对于经济学教育的重要性在于:

(一)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对学经济学的目的有正确认识

学生读书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就业和谋生,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于,使学生了解到就业和谋生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如果为了挣钱做危害社会的事情,是对学经济学错误的理解,最终会害人害己。

(二)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增强自律意识和规范意识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当学生步入社会后,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很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努力的方向,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因此,贯彻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对物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从事经济工作的时候,能够有效的抵制不良思想的侵害,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做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人。

(三)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对经济学的深刻理解

如前面的分析,经济学自诞生之初就和道德密切相关,经济学不仅研究如何使利益最大化,而且研究如何达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研究经济学,应该本着经世致用的精神,将获得利益和增进社会福利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经济学,用好经济学。那么,如何在经济学教育中实现道德教育?本文尝试结合笔者教授过的课程研究如何具体的在经济学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

三、道德教育在经济学教育中的贯彻执行

(一)端正学生对道德在经济中作用的认识

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学会经济学知识,培养从事经济工作的能力,并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往往忽略了对道德培养的重视。事实上,学生步入社会后,很快就会发现良好道德修养对自身和社会的益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使学生对道德在经济中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当代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趋于模型化和技术化,缺少了古典经济学具有的人文情怀,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穆勒等经济学家,都对道德有深刻的研究。以《资本论》选读的教学为例,此课程主要依托马克思的《资本论》,介绍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马克思的研究主要针对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但他的思想里面也包含了浓厚的人文精神,他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目标里有强烈的对人与人平等的诉求,即不仅是等价交换的表面的平等,而且是没有剥削的真正的平等,虽然这个过程很长,但仍然不失为市场经济追求的一个道德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体会到马克思经济分析中蕴含的道德诉求。比如,在讲授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时候,可以提到追求平等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按劳分配本身就包含人们互相尊重的道德要求,分配层面的公平与道德层面的要求是一致的,使学生对社会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在课程设置中为道德教育分配时间

经济学教育是偏向如何获取最大利益的教育,但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必要的道德操守还是应该保持的,因此,应该尝试在经济学的课程中加入道德因素,在课程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入和道德相关的教育环节,时间分配不一定多,但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经济学不仅是为了获得利益,而且要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做危害社会的事情。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为例,西方经济学是当前各大高校主流的教学课程,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西方经济学主要针对的是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的运行规律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济效率的分析展开的。对道德的教育可以在其中的市场失灵部分有所体现,因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失灵的时候,比如垄断、外部性、公共品和信息不对称等等都会造成市场失灵,造成福利损失,使经济达不到帕累托最优,对这个部分的讲解可以充分融入道德的灌输。比如,讲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到,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会达到帕累托最优,实现经济效率,但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反而阻碍经济效率的实现,因此,没有良好道德的约束,就是造成很多不良后果。从现实情况来看,环境污染、坑蒙拐骗都是在利益追逐下缺乏道德约束的结果。因此,讲授这一部分的时候,可以结合现实讲解道德建设对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必要性,使学生了解到市场经济虽然是以利益驱动的,但背后的道德支撑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三)用经济学的思维教育学生理解道德

在经济学课程中进行道德教育,应该教育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理解为什么要遵守道德规范,不能仅用传统的说教方法,而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使学生学到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对经济学内涵的人文精神有充分的认识,使其了解到道德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有益于社会,而且事实上也有益于自己,实现道德的激励相容,使学生自觉遵守相关的道德法律。以制度经济学的教学为例,对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在这门课里可以有充分的讲解。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研究制度在经济中的作用。制度本身体现的是人和人的关系,对制度的研究首先是基于对人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拓展了对人的理解,不仅分析了人的自利性,也研究了人的利他性,放宽理性经济人假定研究了人的非理,而这些都涉及到道德问题。人不仅有自利的一面,也有互惠的一面;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这使得道德体系在制度形成与演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对制度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可以从经济学角度阐述道德体系的形成以及随着社会历史变化的演化过程,使学生了解到道德不仅根植于人的内心,而且根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道德评价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属于制度演化的一部分。道德对于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人的行为,节约交易成本,有利于合作的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通过对道德作用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到,遵守道德规范,有利于与他人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四)对经济类学生建立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系

长期以来,对经济类学生的培养一般偏重获利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上经济学的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分开的,而且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往往不被重视,可以探索将经济学的课程与思修课程结合起来,基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一些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交叉课程,使学生了解到经济学不仅仅是为获利服务,而且是经世致用的学问,是服务于社会的学问,没有道德体系的支撑,经济学的作用也就无法有效实现。以发展经济学的教学为例,讲授发展经济学课程时,可以和思想政治课程结合起来,讲解道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如,可以给学生讲到,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经济质量的提高,这里,质量的提高应该包括居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中国当前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一个困难就是社会诚信的缺失。诚信的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交易成本的上升和合作的困难,而诚信恰恰是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道德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曾经提出过“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两个治国方针,应该说,这两种策略是互补的,建立法治社会是当前追求的目标,而社会的建设不能仅仅靠法律的约束,还要辅之以道德感的培养,使公民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则,降低法制实施的成本。使学生了解到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使人自觉约束其不良行为,扬善抑恶,而不良的制度环境则会使人内心恶的一面被放大,经济发展必须以良好的经济机制设计为前提,督促学生从制度设计角度来看待道德问题,而不仅仅是从人的善恶角度来看待,使学生对道德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总之,笔者在《资本论》选读、西方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尝试将道德教育和经济学教育结合起来,探索道德感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道德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认识到追求利益与遵守道德规范并不矛盾,反而会相互促进,使其对经济学的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

四、结论与建议

都德最后一课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职业道德 课程教学 情境教学

一、运用案例教学创设生动的职业道德教育情境

所谓“案例”,是指“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典型的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有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而案例教育,则“可以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以书面的形式被展现,是作为被剖析的对象,学生和教师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分析案例,从模拟演练中学会知识,增长技能,提高素质。

案例教育法最先被运用于法学界(英美法系的判例)和医学界。1910年科普兰博士在哈佛工商学院最先使用讨论法工商管理教学,当时,许多工商管理行业的人员走进课堂,向学生展示自己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并写出了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诸多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案例教育在教育界特别是师资培训中得到广泛运用,从而这一教学模式被普遍推,风靡世界。

目前,职校的德育工作者正不断探索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但实效仍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对德育过程中情感因素的重视,因而不能使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情感的激发离不开有效德育情境的创设,笔者认为,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可通过案例教学创设德育情境。

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

第一、精心编选案例与指导读书。

第二、将案例下发到学生手中,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认真阅读并独立思

考,启发学生。

第三、课堂讨论,这是案例教学得以实现的决定性环节。

课堂讨论中,一要形成讨论的过程,教师在着手案例内容分析之前,可以让学生共同设计出分析框架,比如,列出what(什么)、where(何地)、when(何时)、Extent(程度)等几个项目,作为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分析研究时把握几个角度:背景分析(案例发生的社会背景);案情分析(案例发生的详细过程);环境分析(案例发生的环境因素);症结分析(分析案例的问题症结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分析研究时要求学生学会确定案例主题,对照相关理论原则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以及找出支持性的依据。二要引导课堂讨论。出现冷场时,要及时提出启发性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相反意见相持不下时,要善于绕过难点,化开僵局使讨论继续下去,当讨论要背离正题时,要及时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讨论要选择适当的形式,可以采用交互讯问的方式,可以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辩驳质疑的方式,教师在讨论中可以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可充任角色的一员,平等参与,可充当示范员,向学生演示、讲解、分析案例事实,也可担任仲裁,解决各种争端等。

二、运用专业课教学创设具体的职业规范情境

中职职业道德课教学必须与专业课的教学紧密结合,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于专业课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按“模块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按序教育。同时,在终结考试时必须增加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形式包括笔试、口试、实践操作、日常行为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要按专业分类,以专业课教学促进职业道德教育。

考察发达国家的职业学校教育,似乎很少有将职业道德教育专门作为一门学科排入课表的,但他们却都在专业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时时处处地注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调职业道德与工艺规范的紧密结合。尤其是在大生产条件下,化工、炼钢等制造业的工艺规范尤为严格,若是把职业道德教育停留在课堂和书本上而缺乏行为规范的基本训练,那么后果必将是知能脱节。要按不同专业分别制订不同的训练计划,如财会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商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餐旅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美发美容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等几大模块,进行分专业的阶段模块模拟训练。

三、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创设职业道德对话教育情境

中职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问题大部分由心理问题引起,比如对环境不适引起的孤独、郁闷,由于自我定位不准引起的抑郁;由于其他人观念引起的自卑、自负,这些积累就会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观念的认识产生误区,甚至对社会产生敌视,有的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不可分。当代儿乎所有的后现代主义者都认为道德教育的最后途径就是进行道德对话,在对话的理解中了解他人的情境与需求,提供有价值的教育建议。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来改变学生的道德行为,借助心理测验及其他测评工具来了解学生的道德状况,采用会谈、价值澄清训练、角色扮演、沟通分析等心理辅导中常用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重建他们的职业态度,服务于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以减少职业道德教育的阻力,从而为学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影响,实现道德内化提供方法论上的支持。

四、运用校园文化创设职业道德环境教育情境

都德最后一课分析范文第4篇

 

医学是什么?医学是人学,医学是为人的健康和幸福服务的。医学能呵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由于关涉人的权利和利益,医学具有浓厚的伦理性。因此,医学发展伊始,伦理道德就纳入了医学的范畴之中,并贯穿于医学发展的全程。实践证明,弄不清医学的伦理性、医疗行为的技术与伦理的统一性,在实践中就很难成长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高素质医务工作者。因此,为了医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专业发展,医学人文教育、道德教化成为了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为帮助医学生增强职业道德责任感,国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医学高等教育领域内加强了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伦理学》是其中重要的课程。从1980年代开始,我国各医学院校也大多开设了这一课程,从其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来看,应该说,《医学伦理学》对医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学伦理学》教学,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笔者认为,由于该学科课时少、教学条件相对有限、伦理学理论本身飞速发展而教材建设相对滞后、医学伦理学实践性极强,伦理学理论十分抽象、复杂而具体的临床医疗行为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决策提出的高要求等原因,寄希望于“一本教材打天下”,通过传统的教学单纯的传授、灌输一些基本的知识、思想观念而忽视能力的培养,难免挂一漏万。因此,我们应重视在教学中加强医学生能力尤其是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

 

如前所述,《医学伦理学》是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主要课程。根据道德教育的有关理论,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设计教育的目标、内容(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要求、行为规范等),通过教育活动使之转化为学习者的认知、品格,并通过学习者的决策转化为行动,同时进行事后评价,以深化道德教育成果的活动。道德教育的目的是综合性的,它既强调学习者对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进行认知,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又注重培养学习者的道德分析、判断、决策、评价及行为能力。也就是说,只有把一定社会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认识、观念、品格、行为能力、评价能力,才算是达到了道德教育的全部目的。其中,分析、判断、决策、评价能力就是所谓的道德思维能力。因此,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是道德教育的必要内容。同时,从个体的道德发展来看,仅仅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不足以适应复杂的道德生活,在道德生活中学会分析、比较、判断、抉择、评价应是道德发展的关键。个人和社会都是动态发展、不断变化的,当人们在与复杂而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相互作用时,个体道德行为的选择、实践、道德品格的形成,离不开人们对各种道德观念、道德现象进行正确的判断、决策和评价。也就是说,个体的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应是道德发展的必要环节,是个体实施道德行为、形成道德品格的前提和基础。具体到课程本身而言,《医学伦理学》教学究竟应教给医学生什么?从现实来看,尽管国内《医学伦理学》教育界尚未有明确、统一的提法,全球也没有统一的表述,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基本的共识。2000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医学院校的伦理学和法学教师学会即ATEAM(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Ethics and Law in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Medical Schools)的工作会议根据国际共识提出了《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和态度(attitude)三个方面,明确提出了《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的为:培养医学生正确的医学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伦理学的基本知识以及掌握这些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与病人的沟通和对病人照护所需要的技巧。国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界则大多认为:课程教学应提高医学生对伦理学问题的敏感性和意识,提高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伦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医德修养水平等。从国际、国内的认识来看,《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的强调知识、态度、能力并重,而在能力的指标体系中,笔者认为道德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那么,要完成这样的教学目的,必然要求我们在课程教学中重视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在道德教育中,道德知识、道德观念要转化为学习者的态度和行为,道德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二、加强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意义

 

医疗行为兼具技术性和伦理性。一方面,医疗行为的正确选择离不开伦理道德的保驾护航。医务工作者能否自觉地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正确诊断,采用有效、最佳的治疗手段来解除患者的痛苦,绝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同时还关涉医务工作者的道德水准。另一方面,在医疗实践中,由于任何一个医疗行为都会给患者带来影响,轻则影响心情,带来经济损失,重则影响健康,危及生命,因此,任何一个医疗行为的选择,都既是医学问题,又是伦理问题。那么,兼具技术性和伦理性的特性就决定了对行为本身进行医学判断和伦理判断是完全必要的。而由于医学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任何一个医疗行为都很难在事前就给出十分肯定的答案,这种不确定性就使得行为本身可能存在道德问题甚至是道德风险。那么,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从伦理学的角度而言,每一个具体的医疗行为都处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中,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具体的道德分析、判断、决策必不可少,光有伦理学知识而不去做具体的分析、判断,我们似乎永远也不可能有积极、主动、正确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同时,作为一门课程,《医学伦理学》的教材内容必然是相对滞后的,原有的教学内容有可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很多问题教师本人也可能还没有确切的答案,答案的寻求可能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过程。现实生活中,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多元呈现,社会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传递越来越快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需要人们重新审视并作出回答的新问题,而伦理学本身还难以作出明确的回答,很多涉及到伦理难题的案例往往都可能是两难选择。例如,克隆技术、器官移植、安乐死,人们似乎总是在不断的争论,争论的双方又似乎都理由充足。也许,在这些争端面前,唯有一定的道德思维能力能帮助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面临道德的“两难”选择时保持清醒,做出理性而又合乎人情的选择。此外,尽管我国医学教育界对《医学伦理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存在分歧,但不少医学院校却在现实中存在着课时严重偏少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课程开设的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日等国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教学内容从绪论(基本概念和学科发展历史)、伦理学理论(义务论、功利论、美德论)、美德的追求和行为修养、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及范畴、医患关系及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改善医患关系的方法、临床科研和人体实验中的国际伦理准则、生殖技术、器官移植等高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时间有限、内容太多之困。另一方面,即使我们无限延长教学时数,对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也不过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历程。那么,《医学伦理学》究竟应该教给医学生什么?或者说,什么更重要?故此,笔者认为,面对复杂的社会道德生活和临床医疗实践,对医疗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进行道德考量的前提是掌握基本的伦理学理论,具备一定的道德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道德决策、实施道德行为和行为后评价。因此,道德教育仅仅只是传授、灌输一些基本的知识、思想观念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远比让他们记住也许并不存在的唯一正确答案更有意义。

 

三、培养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现实途径

 

道德思维是指人们对社会现象及自身行为从道德角度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做出判断、进行评价的思维活动。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就是指导学生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正确运用科学的思维规律、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艺术,观察、分析和解决医疗实践中的伦理道德难题,培养道德智慧以规范自身行为,完善自我,实现医患者关系的和谐发展。许多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思维能力包括道德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在医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中,归根到底就是教导医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分析自己所处的道德具体情境,审视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对不同的道德实践手段进行比较,选取达到道德行为目标的最佳手段。笔者认为,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培养的现实途径包括:

 

1.理论教学是基础,让学生“学”起来。《医学伦理学》是一门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的学科,理论性较强。要培养医学生学会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判断、处理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离不开伦理学理论的指导。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医学伦理学》的理论教学,这是医学生未来进行道德判断、分析、决策的基础。在理论教学中,有如下几个问题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的:一是理论教学的结构设计应着眼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医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而不是过分追求理论自身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课堂理论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度,以留出足够的时间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二是理论教学应该注重联系实际。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为医学生未来的临床实践服务,课堂教学应帮助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关注现实道德生活的态度。三是传授知识应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理论教学是为能力培养服务的,不能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对伦理学相关理论的探求过程中来。只有经过一次次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思考、讨论、发言,才能确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

 

2.引入案例,让学生“想”起来。掌握了一定的伦理学理论和方法,并不意味着医学生就已经具有了正确进行道德分析、判断、决策及评价的能力。为了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引入案例教学法是正确的选择。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为培养学生的临场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训练的场所。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面对、处理和分析各式各样的伦理问题,学会多方位思考,设想种种道德选择的可能性,能帮助医学生克服用一个角度、一种观点、一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局限。同时,它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帮助学生站在具体医疗行为伦理决策者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处理、解决临床伦理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精选案例,选取与讲授内容相符、有针对性的案例,案例中的伦理问题应有争议性和讨论的余地,存在着从各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同时,不论是发生在身边的现实事件、科研时遇到的伦理难题还是临床发生的真实事件,案例应具有典型意义。

 

3.积极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讲”起来。课堂讨论可以是针对某一医学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及讨论,目的是使学生在讨论中找到有关临床伦理难题的解决之道,在争辩中巩固理论知识,培养道德情感。同时帮助教师从学生的论辩中发现教学及学生道德情感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及方法,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课堂讨论能够有效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因为,当一些富有个性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时,由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不同方式,可能产生种种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课堂讨论中的比较、对照、切磋,同学之间就会有意无意地学习到他人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改进。组织课堂讨论要求教师在课前对医疗实践中的道德问题、道德现象、伦理困境设置讨论题,并要求学生根据讨论的问题广泛收集资料、写发言稿,积极参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在课堂参与讨论并对学生的发言作简要点评。课堂讨论一是要求适宜的教学班级规模,班级人数太多会使许多人没有发言机会,太少则不利于讨论的进行;二是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对课堂管理有较高的组织驾驭能力,能够控制现场局面,善于归纳和总结,只有这样,课堂讨论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4.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动”起来。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单靠课堂教学或单靠医学伦理学专职教师的教育可能是不够的,让学生在真实的道德实践中学会道德分析和道德判断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教育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临床实践中去,让他们在其中感受道德、践履道德,选择行为方式,在活动中发展品德。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可以组织学生就一些医疗卫生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调研,如组织学生在本地医疗机构开展医患关系现状及问题的调研,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医院做导医,体验医学职业道德的基本精神等等。另一方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医学伦理学》的教学还可以与医学生的临床见习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在临床见习时对临床常见的伦理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使抽象空泛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论证。这样,既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行为规范和基本范畴,又在临床实践中使学生的医学技术和伦理决策能力都得到提高。

 

对医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因此,《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绝不是全部也绝不是终点。但是,课堂教学是培养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起点和重要平台,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帮助医学生学会开始思考医疗领域中各种道德问题、伦理现象,为未来的职业行为奠定道德基础,无论是对医学生、医学院校、医疗机构还是整个社会,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无疑意义重大。

都德最后一课分析范文第5篇

一、结合时事、案例分析法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相结合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是为了诱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产生求知的内在动力;或者为了缓释学生对学习的紧张和畏难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而进行的教学方法。选用这类时事、例证应使内容具有针对性,有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初三思想品德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这一框题下的“生活在法治国家里”知识点时,课文设有相关的导入问题,但如果要求学生观察、思考书上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也无法搞活,就难以让学生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知识点。根据课本内容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播放一段“文强案”的视频。通过以案说法请同学们思考:1.“文强案”现象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哪些危害?2.通过“文强案”我们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3.(归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生看完这段时事视频后都积极思考并认真准确地回答了我设置的问题,教学效果和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紧接着我又循序渐进地引入下一个问题。就这样,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轻松地接受了本部分的内容。最后我归纳,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1.国家要坚持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一切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3.公民个人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4.坚持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二)有利于增强直观效果、化难为易。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的,而学生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必须以一定的感性材料为基础,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而列举的典型实例,即为化难为易性举例。这是教学中最重要、最广泛的例证。设计运用这种例证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以便学生以头脑中的直观形象为支柱,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例如,在讲授初三思想品德《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这一框题的“人民怎样当家作主”这个知识点时,课文设有相关的导入问题,但如果要求学生观察、思考书上的问题,难以让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知识点。于是根据课本内容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播放一段“政府工作报告”的时事视频。请同学们思考:1.视频中“大会”指的是什么?2.“代表”指的什么?是如何产生的?学生看完这段时事视频后都积极思考问题并认真准确地回答了我设置的问题。然后我又引进下一个问题,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轻松地接受了本部分的内容。最后教师进行归纳: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是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加深理解,强化巩固知识。结合时事、案例分析是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方法。学生都喜欢听事例或看事例,在上课之前往往已将书上的事例看过,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照搬教材事例,简单地讲读,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这样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对教材中的典型事例作灵活处理,把典型事例层层分析成若干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结合时事、案例分析法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相结合的措施

(一)案例的使用要围绕教学目标,要针对问题的要害和学生的实际,用恰当、确切的典型事例讲解,才会有说服力。课堂使用的案例要对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使用正面事例,也可以使用反面事例。不论哪种事例,都要注意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能典型地反映出所学知识,容易启迪学生的思维,利于理解问题。

(二)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梳理基础知识,并理出其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知识脉络清晰。平时养成读书看报听新闻的好习惯,掌握丰富多彩的新鲜材料,这样才能在备课过程中激发灵感,由书本知识点自然而然地联想起相关的时事来。

(三)根据有关知识点挑选、准备好时政材料,不能把政治课变成单纯的时事课。基础知识是“源”,一定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梳理和落实;时事材料要精心选择,既要注意覆盖面,又不能太滥,同类材料中要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社会关注度高的,使基础知识学习与时事学习相得益彰。

(四)精心设计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题,讲练结合,巩固提高。训练题的编制,以时事材料体现基础知识为主,以多种题型、从多个角度命题,力求达到既能再现基础知识,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应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在采用案例分析法时,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应牢记自己的主要责任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学生见解不一时,引导学生展开辩论,逐步统一认识,切忌教者处处包办代替,从而违背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阻碍学生的智力开发。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中小学管理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