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队列队形教案

队列队形教案

队列队形教案

队列队形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团队列名;效果;改进;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67-02

干部教育培训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党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来抓[1]。干部培训教育的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更取决于培训形式的针对性和创新性[2]。团体列名法(norminal groups)是国家行政学院的教学团队在融合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四副眼镜等多种方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研讨方法,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又在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了提升,中共新乡市委党校于2014年秋季班将这一互动研讨式教学方法引入到主体班教学中,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认可和普遍好评,初步检验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将成为一种新的互动研讨式教学方法。

一、团队列名法是党校教学方式的新探索

1.介绍团队列名法

所谓团队列名,是指将全班学员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即为一个团队,而每个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围绕事先设定的讨论主题,穷尽自己的思想提出观点和见解,然后进行交流、探讨的一种互动式研讨方法。它原本应用于企业就自身发展、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广泛征集意见、进行决策 [2],后来被国家行政学院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引入到干部培训当中,团队列名法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位学员的学习能动性,集思广益、激发集体智慧,在短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案,实现“众人划桨开大船”。

2.团队列名法的主要流程

团队列名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略有差异,以中共新乡市委党校为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主讲教师把全体学员分为四组,每一组配一名指导教师,安排在四间教室,各组分别推选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组长负责组织大家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记录员负责记录发言的要点。需要注意的是:记录员有时由指导老师担任;每组不要指定发言人,否则会影响讨论时大家的积极性,发言人在讨论结束后由组长通过观察每一位学员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来确定;有些地方在实际操作中,记录员与发言人由一人承担,这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阶段,研讨导入。在这一阶段,主讲教师要做两项工作,一是介绍研讨的主题,让学员们了解研讨主题的背景、现状等,以激发学员研讨的兴趣,为学员打开话匣、展开讨论做好铺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研讨主题的时候,要选择学员感兴趣、跟实际工作联系紧密的,例如在乡科级班,主讲教师选择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这一专题,主讲教师首先为大家介绍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做出新的决策部署,在新的决策部署之下基层工作推进依然困难重重,那么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有何建议?通过这样的“暖场”介绍,激发学员讨论的兴趣和欲望,为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二是为学员们介绍教学流程和活动规则,鼓励大家积极思考,贡献思想。

第三阶段:分组讨论。这个阶段是团队列名法的核心,是学员们运用头脑风暴法,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形成观点、提出对策建议的重要阶段[2]。头脑风暴是指在小组讨论中,组员可以无限制地自由联想和讨论、思想互相碰撞,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尽可能多地产生新观念或激发新设想,不论想法是多么没有逻辑、没有关联,甚至看起来非常“荒唐”和“离奇” ,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主讲教师将分好的四个小组分别安排在四个教室,在每组辅导老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研讨,需要注意的是辅导教师不能做出跟专题有关的提示或是引导,仅负责掌控研讨流程和时间,具体地有这样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独立思考,要求在限定的时间里,围绕“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一主题,小组成员把自己的所有意见不论正确与否,只按重要性排列并记录下来,其间不允许讨论。第二环节:个人发言,由组长确定发言顺序,由记录员按学员发言顺序逐条记录。第一轮每人每次只能讲一条意见,不解释、不阐述,言简意赅,如果自己的意见别人讲过,则不再重复,退而阐述第二条意见,如果没有新意见就越过,相似的意见可以合并,如此一轮一轮地进行,直到全体学员的意见都讲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别人发言时其他组员不评论、不讨论、不争议。第三环节:澄清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对刚才存有疑问的意见进行提问,并由提意见人进一步澄清解释。第四环节:小组决策,把组员形成的所有观点分类、归纳总结为若干条,如有新意见,可补充完善,梳理之后每个成员根据自己认为的“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重要程度选出5条并排列打分,最重要的打3分,次重要的打2分,第三重要打1分,最后把每条意见的全组分数相加,得分最多的前3项即为集体的最终意见,并根据这三条意见,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第四阶段:集体研讨。在这一阶段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交流共享,在分组讨论之后,四组学员重新回到原教室集中,向其他小组汇报交流本组研讨的结果,经讨论推选出一组研讨结果作为全班的研讨议案;第二个环节是《议案》升华,代表全班研讨结果的最终《议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科学性,有哪些不足,还需要其他小组给以“评议”,为听到不同声音、防止重复,我们采用多维度的“四副眼镜法”[2],所谓“四副眼镜”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分别是万花镜、墨镜、望远镜、显微镜四种方式,其意是指四个组分别戴着“四副眼镜”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第一副是万花镜,要求从乐观向上、积极肯定、充满希望的角度分析《议案》,表达赞同意见;第二副是墨镜,要求从悲观、怀疑、否定的角度分析《议案》,小心谨慎、冷静思考,分析风险或负面效应,表达反对意见;第三副是望远镜,要求从全局、宏观、长远角度看待《议案》,从政策制定层面分析《议案》的科学性;第四副是显微镜,也叫放大镜,要求从微观、具体、可操作性方面来分析《议案》,从具体操作层面分析《议案》的可行性。最终《议案》经过“四副眼镜法”评议之后,优点与不足就会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于不足由大家共同补充完善,最终达成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这一问题的科学认识。

第五个阶段:“点评总结”。由主讲教师就研讨的整个流程、小组表现、班级《议案》进行全面评价和总结,要对《议案》涉及的重大问题进行拔高提升,尽量立意要高于学员,让学员有所收获,才实现了教学目的。所以,团队列名法对主讲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要求很高。

二、团队列名法在基层党校教学效果显著

团队列名法引入干部教育培训,尤其是被引入基层党校教学中是一个重大创新,中共新乡市委党校2014年在县处班、乡科班、中青班、选调生班等四个主体班次,分别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专题进行推广应用,极大地调动了学员思考、学习、表达的积极性,既让学员对教学形式耳目一新,又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党校教师也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1.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能动性

以往干部教育培训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这将学员置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长达一个月的相同模式的学习,很容易使学员听课积极性下降,无法融入教学之中,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而团队列名法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参与讨论,都有三到五次甚至更多的发言机会,为了表达个人观点、展现才能,学员们往往都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能动性,学员的潜能与智慧得以充分发挥。

2.切实地提高了干部培训的实效性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曾经对所有培训方法的有效性做过一次评估,其评估结果发现:有效性保留时间最短的是听,其次是读,再次是看和做,最长的是讲和用。团队列名法就是让学员针对某个问题,运用多种工具和方式对其进行深入研讨,大家在思考、分析、归纳、探讨中对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入,并在评议阶段能进一步澄清观点,充分调动了讲和用的功效,切实提高了干部培训的实效性。

3.对教师的水平提出更高地要求

在团队列名法中,学员是主角,教师讲的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有可无,相反地,团队列名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首先主讲老师必须具备较高地课堂驾驭能力,比如学员分组讨论环节,如果组织无序,就极有可能陷入混乱,如果教师“暖场”不到位,则讨论中就有可能出现“冷场”,学员有无积极性、积极性高低直接决定于主讲教师,也直接决定着研讨的成败[2]。其次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团队列名法中,教师要把控整个研讨的进程,比如:在“分组讨论”环节,有的学员可能会洋洋洒洒讲得很长,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帮助学员提炼。比如:在“引论”和“点评”环节,“引论”要能抓住学员的关注点,激起学员强烈的研讨欲望,“点评”要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要更胜学员一筹。

总而言之,就目前学校实践的几次团队列名来看,经过教师们课前充分地准备,基本上都达到了让学员“解渴”的培训目的,为本次在教学中实践团队列名法教学画上了比较圆满的句号。

三、还需改进的几个方面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可避免地还有些地方需要改进。

1.教学流程和规则执行不严格

由于大多数学员是初次接触团队列名这种培训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不能完全按照教学流程和规则来走,会出现一位学员提出多条意见、对发言做长时间的论述,成为研讨中的“麦霸”,或是对别人提出的意见辩驳讨论等现象,造成分组讨论阶段用时过长,导致对全体组员所提出的意见没有总结归纳就直接进行投票。

2.学员素质参差不齐

学校此次将团队列名法纳入到每个主体班次的教学实践中,由于不同班次学员年龄、身份、社会地位、工作经验等差异,比如:选调生班的学员大都刚出校门缺乏实践经验,专家班的学员工作领域相对比较单一,即使同一个班次中学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实践发现,这一教学创新方法更适合于有一定工作经验、有相似工作背景、有共同关注问题的乡科班、中青班的学员。

3.研讨的深度与广度不平衡

团队列名法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既要扩大问题研讨的广度,又要加大问题研讨的深度,二者兼得难度很大,一旦研讨过程中操作程序不规范,研讨过程掌控不到位,就会出现广度易得、深度不够的情况。特别是在用“四副眼镜法”分析问题时,由于准备时间有限,发言人的点评往往都流于表面,泛泛而谈,触及不到问题的核心和实质。

参考文献:

队列队形教案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 言

贝叶斯网(Bayesian networks)的研究起源于人工智能领域,是一种将概率统计应用于复杂领域、进行不确定推理和数据分析的工具[1]。贝叶斯网是以概率论和信息论为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传统的授课方法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接受知识主要依靠课堂上教师的灌输,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深刻,不能很好地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差,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贝叶斯网在铁路信息技术方面有着重大应用,因此开展对贝叶斯网课程教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贝叶斯网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团队学习 (Team-Based Learning,TBL)的模式。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起到引导作用,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中心,以团队的形式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每一部分的课程结束后,教师会根据课程特点精选与铁路技术相关的案例进行讲解,然后根据案例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协作完成。教学过程中采取先简单后复杂、层层递进的模式,从最初的基本原理到最后的实际应用,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程度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充分掌握贝叶斯网基础理论同时能够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TBL教学法

TBL是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是美国Oklahoma 大学教授Larry Michaelsen于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一种引导式教学方法[2],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1 TBL教学法的一般过程

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团队,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合作,为了完成团队任务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将教学内容和关键知识点以提纲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外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形式对提纲上的内容进行预习。为了提高预习的效率,教师要提供预习所需要的参考文献、音频、视频、网站等信息。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对个人和团队的预习成果进行评测,根据评测的结果对预习情况进行整体的评估和反馈,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对测试中出现的疑难点进行讨论并及时申诉,教师对申诉结果进行引导和评判[3]。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在进行应用性练习时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精选与铁路信息技术相关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和剖析,同时设计与所讲案例相关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自主完成。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测试考核学生对案例的掌握程度和任务的完成情况。

1.2 TBL教学法的特点

(1)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要想完成任务,就必须主动查阅资料,遇到困难时能积极求助,遇到不确定的问题时团队之间能够积极讨论。通过这些方法和策略,学生不仅完成任务,还增强了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

(2)强调团队合作。课程任务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合理的分工,彼此之间信息与资源共享,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团队与团队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为了提高本团队的综合成绩,每个人都必须主动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竞争力。

(3)强调实践能力。每一部分课程结束后,教师都会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精讲案例并安排相应的实践任务,学生在理解掌握教师所讲的案例后能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实践任务,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理论知识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2 TBL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在TBL教学法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引导地位,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进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了解课程特点,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该?T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2.1 合理安排预习任务和实践任务

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地查阅资料,充分了解贝叶斯网领域一些前沿的技术。一方面由于贝叶斯网知识面宽,一些知识理解难度大,因此教师应针对性地提供给学生预习材料和预习提纲,避免预习任务难度太大超过学生的能力,使得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降低主动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贝叶斯网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为了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铁路信息化人才,案例和实践任务的选择应以贝叶斯网在铁路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为主,难度要适中,要贴合实际,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合理分配团队成员

在TBL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主要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合理地分配团队成员十分重要。在教学班级中按照性格、成绩、年龄、性别进行分组,尽量排除不利于团队稳定的因素,如同学之间关系不和谐的尽量不要分到一组,同一个宿舍的不要分在一个小组,避免形成小团体,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分组一旦完成则不会改变,从而培养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团队成员之间良好的学习氛围,每一个团队成员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做到相互信任、相互帮助、资源共享,共同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

2.3 教学反馈要及时

教师通过个人测试和团队测试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在测试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通常不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提出一些相关性的问题,要求他们再次阅读和思考,提供一些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团队中的不同意见,教师要及时听取并组织讨论。教师要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早总结,对一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再次设计类似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从而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3 TBL教学模式在贝叶斯网教学中的具体设计

3.1 教学准备

(1)贝叶斯网是计算机专业的一个前沿学科,也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贝叶斯网的基本原理,学习和掌握基本技术,以便拓宽知识面,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奠定基础。贝叶斯网的教学分为4个部分:贝叶斯网基础、贝叶斯网学习、贝叶斯网推理和贝叶斯网应用[4]。教师按照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为学生安排预习提纲,并设计具体的个人测试题目、团队测试题目以及相应的评分标准。

(2)根据授课内容精选案例,同时设计实践性任务。案例的设计要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在进行贝叶斯网基础学习时,案例的设计要简单易懂,可以选择基于贝叶斯网的铁路应急决策方法为案例进行讲解,通过该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对概率论的基础知识、贝叶斯网的概念、贝叶斯网的构造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在贝叶斯网推理课程教学时,以基于贝叶斯网的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为案例进行讲解,通过该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利用联合分布的分解来简化推理;在贝叶斯网教学中,以列车自动门故障诊断模型为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贝叶斯网的参数学习和结构学习;最后在贝叶斯网应用部分,以基于贝叶斯网的铁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为案例,综合各章节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讲解。

(3)合理分组,教师根据上学期的综合考评成绩以及班干部对学生的性格、爱好的反馈信息创建团队,团队成员一旦确定则不变动。团队选出一名成员作为负责人,团队成员必须信任和支持负责人,团队负责人在安排团队学习的任务和时间前必须和队员之间开会讨论。

(4)在开始课堂教学之间的一周,由教师将下节课的授课内容以提纲的形式发给每位学生,同时提供参考资料,要求学生自学和团队成员之间讨论学习。告知每名学生要进行个人测试和团队测试,测试结果将作为贝叶斯网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3.2 教学流程

(1)个人测试。题型为理论知识的考核和实际应用的测试。一方面考查学生预习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考查教师在讲解完案例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理论知识的考核题型为单项选择题,考核内容为教师所提供的预习内容和关键知识点,题目的数量为10~15道,在课堂开始后的20分钟内完成,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测评期间禁止交流,禁止查阅资料。教师课堂阅卷评分,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反馈,对大部分学生容易犯错的问题进行记录,同时进行详细讲解。实际应用的测试根据案例的具体情况进行测试。

(2)团队测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15~20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允许学生查阅资料,团队成员之间可以进行沟通和交流。团队成员进行集体讨论后给出答案,以刮刮卡的形式获得即时的反馈,即所有的答案都被覆盖,正确的答案会有一个标志。如果刮涂后不是正确的答案,学生需要重新进行思考和讨论,直到获得正确的答案,刮开一次获得正确答案得满分,刮开的次数越多,分值越低。最后由团队负责人统计每道题的得分,并将结果进行汇总后提交给老师。对有争议的题目可进行申诉、讨论、教师反馈并裁决正确答案[5]。

(3)申诉。学生如果对教师所提供的答案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可以进行申诉。首先学生根据问题收集资料,然后针对问题中的疑难点在团队成员之间或者团队之间进行讨论,最后根据讨论的结果由团队负责人向教师进行汇报。为了鼓励学生对教学中的难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申诉的过程和结果可以作为团队的一个加分项。教师会根据团队申诉的结果进行重点引导评价。

(4)反馈总结。为了验证经过课堂测试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会根据个人测试、团队测试以及申诉的结果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测评中经常出错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5)实践性练习。针对贝叶斯网在铁路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比较复杂这一特点,为了降低学生的负担激发起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浓厚兴趣, 教师将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在进行贝叶斯网的实践性教学中,首先由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经典的案例,按照案例设计相应的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注意任务必须符合难度适中、贴合案例、真实性和目标性4个特点[6]。

我们以贝叶斯网学习这一部分为例进行说明。

案例:列车自动门故障诊断模型。

自动门系统作为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列车的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在该案例中教师应简要讲解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列车门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使得学生能够对列车自动门故障诊断技术有初步的理解。重点讲解如何通过故障参数学习构建贝叶斯网络,从而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智能诊断系统;在教师讲解完这个案例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个人测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对所讲授的案例有深刻的理解。

任务练习:列控系统故障诊断模型。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确保与所讲授的案例相贴合,难度适中。团队负责人根据每个成员的特点将任务进行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到任务中去,最终选择一名成员进行汇报,其他?F队可以根据汇报的内容进行提问,教师对各团队的汇报成果不直接评判对错,而是进行推理和引导,激发学生深入理解,从而按照要求完成实践任务。

队列队形教案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90-01

在小学体育课中,队列队形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队列队形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此,笔者主要谈谈对小学队列队形训练的一些浅见。

当前,一些小学体育教师一味地追求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多样性,忽视了队列队形的训练。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认知上存在误区,他们认为队列队形训练内容单一、枯燥无味,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不大。其实不然,在体育课中,队列队形练习就如同一条线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准备活动时离不开队列队形,游戏活动时也离不开队列队形,队列队形使体育课堂条理清晰、前后连贯。另外,队列队形训练能使小学生站立的姿势、行走的姿势标准、正确,能使小学生的肌肉和骨骼健康发育,身形健美。体育教师必须认识到进行队列队形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学地开展队列队形训练。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让学生认识到队列队形训练的重要性

对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的训练,说白了就是教师喊口令,学生根据口令做相应的动作,而且要求整个团队的动作要协调一致。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教师可以播放在天安门广场上国旗护卫方队的护旗手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向旗杆的视频,接着播放护旗手们严格训练的视频,并出示数据:4厘米厚的马靴后跟不到10天就被磨掉了。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护旗手们是用自己的艰辛付出换来了天安门广场上令世人瞩目的瞬间。同时,学生对队列队形训练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到队列队形训练虽然是艰苦的,但同时也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引导:“每天早上的广播操集队,如果我们班排队时能够做到静、快、齐,跑步入场时能够踏着整齐的步伐,那一定会给全校的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大家说,对不对啊?”

二、队列队形训练应该灵活多样

小学生非常好奇,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所以,体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合理组织教学,巧妙地开展队列队形练习。在平时的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狠抓队列的整齐和队形的变换,如横队变纵队,一路纵队变多路纵队,横队变圆形、方形等其他队形的练习,不断变化的队形训练能减少学生的疲劳感,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教师还可以把队列队形练习融入游戏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训练中来。以笔者给二年级学生上的一节课为例:

师:同学们,老师想跟你们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生齐声回答:愿意。

师:在做游戏之前,我想让你们比比谁的反应最快,认为自己反应快的同学请举手。

生“刷”地举起了手。

师:你们太棒了,个个都是好样的。现在老师宣布测试规则:老师说一个口令,你们要做相反的动作,可以吗?

生都充满信心地边点头边说:可以。

师先慢慢地说口令,然后逐渐加快。生也渐渐乱了阵脚。

师:测试结束,同学们的确很棒。接下来我们开始做游戏,今天的游戏是“二人三足”,游戏规则是“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现在我们的队伍是四路纵队,做这个游戏,要先怎样调整队伍?

生1:把四路纵队调成二路纵队。

师:厉害。谁能帮助教师发号施令,将四路纵队调成二路纵队?

生2:一队左转,一队右转,齐步走到四路变成二路时就喊停,然后再向左向右转。

师:好的,今天老师就请你来指挥。

在上述案例中,通过笔者的灵活驾驭,队列队形的训练巧妙隐身,学生没有觉得枯燥无味,也没有觉得单调,而是个个兴趣盎然,既练习了队列队形,又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

三、队列队形训练要常抓不懈

队列队形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育教师要常抓不懈,应从接手一个班级的体育课开始就认真抓队列队形训练。一开学,教师就明确新学期队列队形训练的主要内容,为以后的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教师要认识到,进行队列队形训练功在平时。所以,在每一节体育课上,教师都要留一些时间进行队列队形训练,通过课课练习,使学生的动作越来越正确、规范。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队列队形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可以通过一些课外活动起到巩固和促进作用等。

队列队形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据结构;实验教学方案;栈;队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74-03

一、引言

实验教学是学生从学习理论知识到走向社会的桥梁,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1]。特别是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2]。课内实验是指与理论课相捆绑的实践教学,即嵌入到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内的实验实践教学[3]。它是与理论教学并行实施的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

数据结构是随着处理对象的复杂性不断增加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链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4-7]。数据结构主要研究数据在抽象视图和实现视图中的表示和处理方法[8,9]。抽象视图涉及的是数据结构的理论性部分,实现视图主要体现的是数据结构的实践性,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支撑理论,因此设计有助于课堂理论教学的实验教学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10]。它可以解决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必要感性认识的问题,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能力培养融于一体,使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和应用[11]。

栈和队列是两种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它们有非常多的实际应用并且是实现其他复杂结构的基础,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两种结构,本文给出一种栈和队列的实验教学方案。该方案的设计思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数据结构或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

二、认识两种重要的数据结构――栈和队列

栈和队列是两种运算受限的线性表,它们的插入和删除运算都被限制在表的端点处进行,只是具体的受限规则不一样[12,13]。

(一)学习对象

栈(stack)是运算受限的线性表,它被限制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能进行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另一端称为栈底。正是由于它插入和删除操作上的限制使得它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栈的LIFO特性使得它具有非常多的应用,如:符号平衡问题、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问题、后缀表达式的计算问题、函数调用的实现(包括递归函数的实现)、在股票市场中查找划分、Web浏览器中的网页访问历史、文本编辑器中的撤销序列等。此外,栈还是其他很多算法的辅助数据结构和其他数据结构的组成部分。

队列(queue)也是一种运算受限的线性表,它被限制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操作,在表的另一端进行删除操作。进行插入操作的一端称为队尾,进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队首。正是由于它插入和删除操作上的限制使得它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队列的FIFO特性使得它具有非常多的应用,如:操作系统中的作业调度、异步数据转换、多道程序设计等。此外,队列还是其他很多算法的辅助数据结构和其他数据结构的组成部分。

(二)学习目标

学习这两种重要的线性结构需要学生重点消化的知识点有:(1)栈/队列的概念、类型定义及基本操作的定义和实现;(2)栈/队列的结构特性;(3)栈/队列的灵活应用。

为了配合栈和队列的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上述知识点,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栈和队列的实验教学方案。

三、栈和队列的实验教学方案设计

(一)实验题目设计

根据栈和队列的学习目标和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教学原则,实验题目被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基础型实验题目、设计型实验题目和加强理解型实验题目。

所谓基础型实验是指围绕课程讲授的栈/队列的物理实现和其基本运算的实现来设置的实验题目。设计基础型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的方式验证课堂上讲授的重要知识点,给学生切身的感受,摆脱“纸上谈兵”的感觉,这种立体的感受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能分别运用栈/队列解决简单应用问题。这类实验题目主要是用来引导和加强学生对栈/队列的灵活运用。设计加强理解型实验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对栈和队列的结构特性的理解和体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加强理解型实验题目的设计思路有两个方面:(1)引导学生去思考并解决这样两个问题:能否利用栈的LIFO特性来实现队列的FIFO特性?能否利用队列的FIFO特性来实现栈的LIFO特性?(2)让学生实现其他更为复杂的栈和队列。

在栈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开设栈的基础型实验,在栈的理论教学结束后可以开设栈的设计型实验,在队列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开设队列的基础型实验,在队列的理论教学结束后可以开设队列的设计型实验和加强理解型实验题目。表1给出了具体的实验安排。

学生必须在相关内容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完成全部基础型实验题目,教师根据学时安排选择1~2道设计型实验题目让学生在上机课上完成,未选择的题目应向学生提供完整的源代码和设计说明。相关内容的理论教学结束后,学生必须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完成加强理解型实验题目中的第1题和第2题,剩下两题可以选做。

(二)教学方法

因为三种类型实验的要求、难易程度不同,因此在学生参与形式、教师参与程度、教师参与方式等方面需要区别对待。表2给出了对三种类型实验在上述这几个方面的设计。

基础型实验要求每位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教师全程参与指导。所谓全程参与指导是指从算法基本思想到算法实现的各个环节(包括编程技巧、程序调试与测试等)都要参与指导。参与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利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指导,约定时间和地点进行答疑,等等。

设计型实验要求每位学生在上机课上独立完成,教师前期参与指导。所谓前期参与指导是指教师参与学生在算法设计环节的讨论,教师可以给出提示,同时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算法。参与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流。

加强理解型实验要求每位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教师后期参与指导。所谓后期参与指导是指教师在收齐学生提交的源码和设计报告后,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将总结结果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反馈给学生。

(三)考核方法

对三种类型的实验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表3给出了这方面的设计。

对基础型实验不做专门考核的原因是学生基础型实验完成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设计型实验和加强理解型实验的完成,因此对其他两种类型实验的考核间接考核了基础型实验。

对设计型实验的考核分两个部分:一是本次上机课上实验的完成情况,包括程序是否调试成功、程序的运行结果是否正确,代码编写的质量等;二是本次上机课结束后提交的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包括内容是否完成、书写是否规范等。

对加强理解型实验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提交的源代码和设计报告的完成质量。

设计型实验的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70%,加强理解型实验的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30%。

四、结语

数据结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理论教学环节与实验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栈和队列是两种重要的线性结构,为了提高它们的教学效果,增强实验教学对其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栈和队列的实验教学方案。该方案的设计思路同样适用于其他数据结构或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案设计。

参考文献:

[1]朱金秀,金纪东,周妍,等.实践教学与就业能力培养相融合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05-107.

[2]荣瑞芬,闫文杰,李京霞,等.实践教学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232-234.

[3]张纯容,施晓秋.问题与案例驱动的课内实践教学分级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45-148.

[4]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43-147.

[5]董丽薇.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2):307-309.

[6]刘城霞,董宛,蔡英.数据结构中基本教学案例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03):144-146.

[7]韩建民,钟发荣,赵相福,等.基于ACM-ICPC训练模式的数据结构实践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10):103-107.

[8]沈华.数据结构、算法和程序之间关系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04):58-61.

[9]沈华.数据结构入门教学中的实例法[J].计算机教育,2013,(24):64-66.

[10]沈华.数据结构课内实践教学方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396-400.

[11]刘光蓉.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C程序设计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54-156,191.

队列队形教案范文第5篇

中原区社区巡防管理办公室 关于开展评选居民满意巡防分队和勇为先进巡防分队 活 动 方 案 两年来,我区治安巡防队在区委政法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周密巡防,保民平安”的宗旨,积极开展巡逻防范工作,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区的社会治安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更好地激发社区巡防队员的争先创安意识。及“巡逻防范、再立新功”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了巡防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经区巡防管理办公室研究决定每月在全区11个中队69支巡防分队中评选出一个居民满意巡防队、一个勇为先进巡防分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标准 居民满意巡防分队(总计100分)。 (一)巡防工作职责落实情况。(40分) 1、巡防队员掌握了解社区,及时准确的收集上报各种社区治安动态的信息、材料等。(5分) 2、巡防队员遇到突发事件或事故,能及时的保护现场,抢救伤员,留置犯罪嫌疑人。(5分) 3、巡防队员能认真按照规定的巡逻区域、巡逻时间在社区内开展巡逻防范。工作期间不做与巡逻工作无关的事情。(5分) 4、巡防队员能立足社区、服务群众,为辖区居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辖区群众对队员的评议好,满意率高。(10分) 5、巡防队员之间精诚团结、密切配合,整体凝聚力、战斗力强。(5分) 6、社区警务室干净整洁、台帐健全完整、巡防器械完好齐全,物品摆放有序。(10分) (二)仪容风纪落实情况(20分) 1、队员在值勤或巡逻期间能够自觉按照要求统一着装佩带巡防标志和上岗证,没有披衣、敞怀、歪戴帽子、卷裤腿、穿拖鞋等不良现象。(10分) 2、巡防队员在巡逻途中举止端庄、精神饱满,没有吸烟、说脏话、嬉笑打闹、勾肩搭背等现象。(10分) (三)学习制度落实情况。(20分) 1、分队能够按照规定认真坚持政治思想学习,队员学习有笔记、有心得,且记录详细。(10分) 2、分队坚持每周组织一次防范技能培训,培训认真、严格,不走形式、不走过场。(10分) (四)考勤制度落实情况(20分) 1、分队成员严格遵守社区巡防的有关制度,当月中无旷工、迟到、早退、串岗等违纪行为。(15分) 2、分队成员能够认真遵守请销假制度。(5分) 勇为巡防分队(总分不限) (一)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每起5分) 1、勇于为公安机关提供线索,被抓获的违法犯罪人员被治安拘留的; 2、扭送或抓获违法犯罪人员,并被治安拘留的; (二)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每起10分) 1、抓获、扭送犯罪嫌疑人并被公安机关处以劳动教养的; 2、及时预防、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被抓获人员被处以劳动教养处罚的; (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每起15分) 1、为公安机关抓获扭送犯罪嫌疑人,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 2、及时预防、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被抓获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 (四)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每起20分) 1、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破获团伙案件,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 2、抓获、扭送逃犯的; 以上以一起案件为单位的计分,如果当月抓获现行较多可以依此累计计算;现行统计以公安机关最终出据的治安拘留裁决书、劳动教养裁决书、刑事判决书等相关法律文书为依据。 评选由区巡防管理办公室统一负责,以各中队每月所报的巡防报表、好人好事、公安机关出据的相关法律文书等材料为原始依据,按照评比标准进行评定,得分最多者为本月的居民满意巡防分队、勇为巡防分队。 二、奖惩办法 1、被评为居民满意的巡防分队。全区通报表扬外,并给予200元的经济奖励。 2、勇为巡防分队的奖励。凡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拘留的每起奖励20元;被处以劳动教养的每起奖励30元;被公安机关处以有期徒刑以上的每起奖励40元;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团伙案件被抓获团伙被处以有期徒刑以上的每起奖励50元。 3、根据标准得分后三名的巡防队。在区巡防例会上做检查并通报批评,对连续2次评比得分后三名的巡防队取消全年评先资格,并撤消其队长职务。 中原区巡防管理办公室

关于开展评选居民满意巡防分队活动方案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期刊更多

对联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日报报业集团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武警学院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