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范文第1篇

摘 要:领导决策的历史源远流长,古时候起,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时便产生了领导活动,要想做好正确的领导,科学的决策是必不可少的。决策活动贯穿整个人类活动,决策是领导者做好管理工作的中心,是衡量领导者能力素质以及领导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志,因此,领导离不开决策,正确的领导亦离不开科学的决策,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关键词:领导决策;领导活动;相互影响

决策要有一定的目标性、预见性和可行性,任何决策都不是凭空想象的,其制定要依据实践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决策的制定是为了一定的目标,取得预计的效果,而且,在制定过程中要考虑实施后的各种情况,确保决策制定出来能够顺利实施。决策能否科学制定是关乎整个领导活动成功能否的重要标志。

科学决策所包含的要素有很多,如科学决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首先,根据领导者的权利地位,可以将其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以及基层决策。高层决策是面向整体的,以解决全局性的核心问题为任务,涉及的层面较高,中层决策是根据高层决策的要点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做好决策的准备工作,基层决策相当于执行者的角色,涉及决策实施的具体环节,深入基层,加强指导,确保科学决策工作的顺利完成。根据权力分配,分为个人决策、集体决策和群体决策。个人决策体现了领导者的专断独裁,决策有他个人决定,不许他人参与,这样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集体决策并不是简单地民主决策,它是由少数的有决策权的小集体来讨论决定的,而群众决策则是由全体成员进行决策,和现在的直接选举比较接近,由参与者民主投票选出大家最满意的方案,代表大众的意见,是这三个决策中最具民主性的决策;针对决策对象的具体情况,又可分为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在日常工作中,应对一些常规例行的问题所做出的决策叫程序化决策,针对突发偶然事件而做出的紧急决策则叫非程序化决策,它要求领导者要有敏锐的判断力、丰富的经验以及果敢。以上就是科学决策的大致分类。

科学决策过程大体上有四个阶段。

一、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决策者在发现问题之后,及时对问题进行正确地分析和判断,进而确定问题,制定合理的政策目标,目标要清晰明确,模糊的目标让人无从下手,容易制定错误的决策.

二、集思广益,拟定方案。确定目标后,围绕问题收集相关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有利于制定决策方案的信息收集,领导者召集各类专家、学者参加方案讨论,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三、方案评估与选择。针对不同的方案,进行相应的评估,考虑到方案的成效、危害、风险度等方面,在确定方案前反复地推敲评估,以确保选择的方案是最佳方案。

四、决策实施与反馈。方案确定后,对决策进行局部实验,在无危害可行的情况下,再全面推广实施,实施一段时间之后要对其进行效果反馈,以了解决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对决策进行最终的考核与评价。

为了制定正确的决策,一系列的原则需要确定,对方案选择加以约束和引导。

一、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一个科学的决策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阜新市领导在决策时,坚持党的领导、科学发展观,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制定出来一套利于阜新发展转型的方案;

二、坚持实际,因地制宜。决策的制定要因地制宜,依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偏离实际的决策定然难以取得成效。要从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与其他国家发展的相似点及不同点,加以借鉴,并创新地指出符合本国发展的特色道路,据此,领导者在制定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发展本国特色经济,才能取得不错的成效。

三、坚持调查研究。决策的制定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上的,只有充分的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才能发现问题,找到突破点。在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调查上,要进行多次研究发现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的方法,突破点在于加快经济转型,只有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 得以解决。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决策者一个人的知识力量有限,为了避免决策出现失误,制定决策时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从而调动广大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民主参与度,利于决策制定的公平公开,合理性与科学性,也利于决策制定后的能得到顺利实施,进而可以降低决策成本,实现决策过程的公开化和民主化。

综上所述,领导者要综合考虑以上各类因素,实事求是,结合本国实际, 坚持民主与科学的原则,做到以人为本,不背离群众,发展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以后的决策中,切勿急功近利,忽视实际,专断盲目地分析问题,考虑不充分的决策只会给群众带来困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的警惕,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利国利民的决策。

案例资料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接沈阳市,西连朝阳市,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作为我国著名的煤炭生产基地,是新中国最早建立起来的能源基地之一,到2003年末,阜新市已为国家贡献了5 .55亿吨煤炭,发电1584亿千瓦时,为国家特别是东北地区的能源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来,阜新市随着可采煤矿资源的减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持续下滑,面临着“矿竭城衰”的局面。其中,煤炭资源已经减少到可采量3 .3亿吨,自此,阜新市衰落成为辽宁省的困难地区,是全省唯一享受补贴的城市。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阜新市委、市政府领导倍感压力,要促使经济转型。2001年中央把阜新市作为全国唯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阜新市因地制宜,决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积及其深加工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阜新市的经济转型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02年12月,国务院总理在辽宁省政府《关于阜新经济转型工作报告》上批示:老矿山经济转型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由国家科技部、辽宁省政府牵头在北京召开盛大的阜新经济转型科技项目对接洽谈会,签订合同54项,协议57项,投资总额22.8亿元。其经济转型规划期为15年,经济转型计划用10至1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前五年着力培育自身发展美能力,为全面实施经济转型计划打好基础;后十年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到2010年,地域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岗职工基本就业,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到2015年,全地区建立起以现代农业为代表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城市经济体系,就业供需基本平衡。

转型重点要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核心,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以及与农业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安置矿区下岗职工为重点,大力发展以优质牧草为主的饲料作物种植业;其次,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安置就业,大力推进连锁经营、超级市场、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速数字化阜新建设进程;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稳定发展电力产业,适时增加发电厂装机容量,扩大发电能力。重视非金属资源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强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人畜饮水工程、节水灌溉等项目建设,推动阜新经济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科学决策范文第2篇

一、求真务实原则

求真就是识本质、求真理、合规律、讲科学;务实就是从实际出发,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持求真务实原则,就是要求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从决策对象、决策环境和决策主体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去开展各项决策活动。不仅要在正确了解客观事物之间联系和本质的基础上,科学地把握决策对象“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而且要在正确反映事物发展规律和预见事物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要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无论是收集加工信息、确立目标和设计、评估、优选方案的决策制定过程,还是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方案的决策执行过程,都应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纠正偏差。

当然,现代决策活动所强调的求真务实,不仅仅是指真实性、实在性,而是真实性、概然性和模糊性三者的叠加或集合。即:不仅要从真实性上考虑决策事件本身的存在和内容的准确程度,而且要从概然性和模糊(隶属)度上考虑决策事件出现的概率性、可能性,以及决策事件在主客体相互作用实践中的可行性、可靠性。领导决策只有遵循这种价值尺度,才能从复杂的关系和现象中,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得出正确可靠的判断,做出可行的满意决策,也才能不断从相对真理逐步逼近或趋向绝对真理。现代决策活动对真的尺度的把握,正是体现在对这三者集合的具体真理的有效把握上。

二、系统思维原则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任何决策都是对系统的决策,都要受到系统的制约和影响,都必须遵循系统运行的规律。在决策过程,运用系统思维原则应遵循系统运行的三条规律。

一是要素有用律。要素是系统的基本组成,而要素在系统中又是分层次的;一个复杂的决策系统都是由众多要素分层构成的。领导决策首先要看到要素的有用性,通过运筹设计,充分发挥每一要素的作用,尽最大可能提高要素的有用率;同时还要看到不同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特殊作用,具体分析各种要素的性质、特点和作用的大小、强度,充分开发每一要素的潜力和长处,最大限度地提高要素的系统效应。

二是动态相关律。决策对象的诸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动态相关的。领导决策的着眼点,就在于充分利用这种相关关系有机组合要素,形成要素配置的合理结构和布局,获得系统的优化功能。如在体制改革中,对诸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的设计和运筹,主要包括功能相关、因果相关和互感相关三种类型:功能相关要素必须同时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改革目的;因果相关要素必须先后有序,按逻辑顺序进行,才能保证改革正常、有序运行;互感相关要素必须统筹兼顾、有机组合、同步推进,才能产生改革的整体效应。充分利用这种相关关系总体设计,协同配套改革,既是深化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改革效应的关键。

三是整体优化律。决策对象作为有机联系的系统,其最大特点就在于诸要素是通过整体而存在的,并通过整体与外界不断交换信息、能量来保持自身发展需要的动态平衡的。在这个整体中,诸要素通过合理联系的结构,产生着大于诸要素各个孤立功能简单相加的优化系统功能。整体优化律要求在领导者决策时,必须从整体出发,不断调节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使决策系统处于相对稳定平衡状态,实现系统诸要素之间的整体协同和优化。而要实现整体协同,必须采取逐步调整办法和通过逐级优化途径,由量变到质变,实现从局部优化到总体优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决策的系统效应。

三、可行性原则

决策是要付诸实施的,因此制定决策必须具有现实可行性。可行性原则要求领导者在决策时,既要把决策建立在民力许可的基础上,又要在决策过程中珍惜和保护民力。

一是正确认识和把握民力。民力是客观存在的。民力的大小和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决策的实施进程,制约着决策的实现程度。因此,必须对民力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既不能夸大民力的程度,也不能轻视民力的功能,真正做到量力准确。量力不准确,必然带来决策上的失误和行动上的盲目。

二是真正爱惜和保护民力。民力是宝贵的。人民的财力、物力得来不易,在决策中必须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十分珍惜;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亦难能可贵,在决策中必须像爱护自己的大脑和眼睛一样去尊重和保护。领导者在决策时如果不珍惜民力,而是热衷于去搞什么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就从根本上背离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要求。

三是科学运用和发挥民力。民力是既定的,但如何运用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只有在量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化组合,变“未用”为“有用”,变“待用”为“现用”,变“弃用”为“新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民力的效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利,货畅其流”,才能产生民力的最佳效果。

四、灵活性原则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复杂多变,不可预测、不可控制因素增多。它要求在决策时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发展的头脑、动态的观点、变化的眼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思考、具体分析和处理,从而才能实现有效的决策。不仅要善于抓住时机,随时随地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决策,而且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问题区别对待,采取不同方式、方法来解决;不仅要提高决策者的应变能力,制定决策实施的应变方案和应变措施,而且要锐意进取,在决策过程中主动创新、面向未来、超前思维,不断揭示新事物、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局面,推动决策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加快科学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复杂关系和问题,面对大量的随机因素和偶然因素,各级领导者在决策时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有坚定的原则性,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又要深刻把握国内外局势和环境的发展变化,抓住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破解发展难题,具有以变应变、随机决断的魄力和本领。一是要善于准确及时地捕捉和处理信息。当今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溢市场,难免鱼龙混杂、鱼目混珠。这就要求领导者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善于从大量的信息中明辨真伪、识别优劣,想方设法缩小和消灭信息差,从中找出真实、有用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要有选择最佳方案的眼光。决策就是选择最佳方案,而这种选择往往不是在是非之间进行的,多数情况下是在一种方案不完全优于他种方案或方案各有利弊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要求领导者具有很高的优选眼光和能力,善于从多种方案中纵横比较,选出最佳方案。三是要善于把握决策的最佳时机。只有及时抓住决策运行的有利形势,充分利用决策实施的有利条件,当机立断,拍板抉择,才能使决策获得最佳效果,推动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轨道上顺利前进。

科学决策范文第3篇

科学发展观是世界观、方法论。它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又是实际工作努力的方向。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解决快和好的问题,但关键环节是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多种预选方案,并从中选取最佳方案。科学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是第一生产力,是干部领导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决策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失误的结果会使发展过程困难重重,步履艰难,成本过高,可能造成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半拉子工程、缺乏生命力的工程,最终割裂党群联系,削弱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反之,决策正确,就会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赢得群众信赖,促进社会和谐。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注重决策的远见性。决策之基础在于素质。首要的素质在于决策者要有远见,没有科学发展的远见,必然造成决策的短视。作为决策者,必须解放思想,着力解决眼界问题,确保在决策中克服一叶障目、单一思维、短期效应,视野要广、着眼要远,减少遗憾。

注重决策的专业性。决策之魂在于专业。当前各类新情况新问题多,利益矛盾层出不穷,牵一发而动全身,决策要考虑的因素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纷繁复杂。仅仅依靠少数几个领导人的知识和经验已远远不够,必须建立由各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咨询团。充分依靠专业“智囊团”,确保决策正确。

注重决策的规律性。决策之要在于尊重市场规律。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总是通过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等调节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分配。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委必须克服和消除计划经济的影响,按市场规律来思考和决策经济发展。要注意研究市场,绝不能违背市场瞎指挥,防止重复投资、恶性竞争。

注重决策的程序性。决策之核心在于程序。严格按程序决策是为了杜绝决策“一言堂”,克服领导干部预见能力不强的缺陷,规避风险。按程序决策必须严格四个环节。首先,社会公示。凡重大事项都事先预告公众,让群众参与。其次,深入调查。决策项目通过后,党政一班人分别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提出决策方案。第三,开展咨询。将方案交专家论证之后,组织召开社会听证会征求意见。第四,集体决策。将在听证会后形成的新方案提交党委常委会讨论,特别重大的问题提交党委全委会讨论决策。

注重决策的连续性。决策之关键在于长效。铁打的营盘流动的兵,一个地方的发展往往因“主官”的调动使决策瞬间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发展。因此,要切实把决策的连续性作为纲领性措施对待,力戒短、平、快。上届党委政府定下的事,本届党委政府接着干;本届党委政府定下的事,下届党委政府接着干,形成一个接力赛跑的效应。但必须重视重大决策提交人代会通过这个环节,确保决策具有法律效力,确保决策一以贯之。

科学决策范文第4篇

首先,提高企业领导干部民主决策意识。回顾以往,由于体制和制度上的不健全、不到位,一些单位在企业决策中存在随意性、盲目性的倾向,有些领导干部在铁路企业经营自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个人盲目拍板,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影响,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尤其是发生在**的“慕、马”大案,更引发了局党委的深层次思考。搞好国有企业,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大问题。而决策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就难免导致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也容易使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产生腐败问题。在“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局党委深刻认识到,作为拥有运营资产505亿元和34万职工的国有特大型铁路运输企业,必须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决策这个关键问题,努力实现企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企业领导干部必须懂得,坚持民主科学决策,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是集体领导的基本内容,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提高坚持民主决策的自觉性,克服单凭个人经验和主观意愿、以个人说了算或少数人说了算的方式进行决策的现象。

其次,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和机制。局党委、路局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强化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强集体领导,发挥集体智慧和作用,建立领导班子集体决策“三重一大”重大问题、重要干部、重要项目、大额资金制度,从机制入手,补充和完善企业现行体制上的某些疏漏和不足。1999年10月,局党委、路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路局、分局领导班子集体决策“三重一大”问题的文件,对领导班子集体决策“三重一大”问题的内容、形式、程序、方法以及考核监督等事项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决策内容:凡涉及“三重一大”问题,即企业经营方针、长远发展规划、重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方案等八项重大问题,副处职以上干部的任免、奖惩等六项有关重要干部的决定,达到一定额度的生产性投资、非生产性投资、向局外担保等重要项目,对外投资、借款、局内担保和一次性奖励等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决策形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三重一大”问题,应根据权限和责任,分别采取局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和局长办公会的形式进行集体研究决定;凡涉及“三重一大”的问题,原则上事先都要经过党委常委会讨论研究。

决策程序和方法:“三重一大”问题的方案由工作职能部门提出,有关部门调查论证后,提交有关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决策形成后,由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任何人都不得违反和擅自改变决策程序。对集体讨论决定“三重一大”问题的有关会议必须出席的人数、有效通过的人数、会议主持人以及表决的具体方法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监督方式和责任追究:对未经集体讨论,个人或少数人擅自决定“三重一大”问题的;集体讨论作出违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上级要求错误决定的;未经领导班子复议,个人或少数人擅自改变原决定的;集体决策出现失误以及党委发现决策失误不能有效制止造成经济损失或政治影响的应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诫免警告、等党纪政纪处分。

按照局党委、路局的规定要求,全局7个分局、447个站段、4390个车间,从各自实际出发,层层建立了集体决策“三重一大”制度,并细化落实措施,从而形成了从上到下全方位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制度和机制保证体系。

再次,建立健全配套的落实保障制度和机制。为把集体决策“三重一大”制度与全局的经营管理工作切实结合起来,体现其权威性和约束力,我们在教育、考核、监督和管理诸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连锁互控、切实可行的落实机制。

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局党委、路局在每年初与各分局签订的资产经营责任状中,把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决策“三重一大”制度作为一条硬指标,明确规定,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率达不到100%或领导班子成员违反规定的,要实行一票否决,除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外,还要对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从而突出了对企业完成经营目标途径和方法的考核,把经营管理过程与经营管理结果统一起来,强化了目标管理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三年来,7个分局决策“三重一大”问题670项,集体决策率为100%,未发现决策失误问题。

加强考核监督。局党委、路局每年组成检查组,由党委常委带队,集中时间对各分局和重点基层站段集体决策“三重一大”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决策质量进行考核检查,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进行讲评,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各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式复查。坚持把落实集体决策“三重一大”制度作为领导班子日常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主要依据。把落实集体决策“三重一大”制度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评廉、述廉、考廉”的重要条件,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同时,注重发挥职工群众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每年都要在职代会上汇报“三重一大”问题的决策情况,让职工群众对决策效果进行评审,把群众的认可程度作为评价决策是否正确的主要依据。这些制度与措施,为切实落实集体决策“三重一大”制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三年来,路局对管辖的7个分局和9个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和决策能力进行了逐个考核分析,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各分局也加大了对站段领导班子考核调整力度。

提高领导干部素质。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与集体决策的质量和水平密切相关。局党委、路局提出了建设复合型干部队伍的要求,明确了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定性定量标准。一方面,严把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入口”关,不具备任职资格的干部一律不能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培训、脱产轮训和入学深造等途径,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严格落实不称职淘汰制度,每年以不低于5%的比例对领导干部进行交流,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干部岗位公开招聘,择优选拔人才,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努力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为提高领导班子集体决策能力提供了素质保证。

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我们每年都要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形式,总结、推广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典型经验。先后交流了吉林铁路分局党委“强化责任追究,形成有效监督机制”、长春铁路分局党委“建立和完善‘三重一大’问题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等45个经验,推广了锦州铁路分局抓好车间班子集体讨论重要问题的做法。一些分局在实践中还创造了一些好的考核监督方式。同时,各分局和基层站段还运用多种媒体,大力宣传推广本单位、本系统的经验和做法,使集体决策“三重一大”制度深入人心,起到了示范和导向作用。

**铁路局实行集体决策“三重一大”制度始自1999年,恰逢铁路建设大发展、大提速的历史时期。哈大电气化铁路、秦沈客运专线等重点工程和管内的一些铁路技改工程,都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投资建设。三年多来,路局和分局两级决策机关在“三重一大”问题上,自觉遵循民主、科学决策的原则,从投资招标到施工验收,都严格按制度和程序进行集体决策,没有发生一次违反制度而决策失误的问题,科学决策的水平大大提高。实践证明,集体决策“三重一大”制度是推进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特大型企业改革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可靠保证。实行这一制度,有效地规范和约束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增强了他们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和民主科学决策的责任感,使企业管理步入有序可控轨道,确保了铁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健康稳步地发展。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坚持“三重一大”问题集体决策,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集体决策“三重一大”问题,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有效结合。通过民主科学决策的实践,促进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领导干部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民主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促进企业领导干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和决策能力水平的整体提高,促使他们始终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国有资产管理好,把国有企业经营好。

第二,坚持“三重一大”问题集体决策,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重大问题的决策是企业最重要、最高层次的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坚持“三重一大”问题集体决策,有利于克服和解决国有企业现行体制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弊端,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明确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责任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有利于发挥企业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职能优势和作用,保证决策的落实,使决策形成和落实的过程,成为强化企业管理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过程,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发展实力。

科学决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利润;决策;企业管理

1目前施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的市场不断深化,公路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低标价中标甚至于成本价中标已成为“市场规律”,而且工期、质量、安全、信誉要求越来越高,施工投入越来越大,利润空间大幅萎缩,创效十分困难。企业要想在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科学决策、集约经营,强化管理,实施低成本竞争策略,走质量效益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何在保证工期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利润是每个企业都要面对的课题。从市场上看,一些企业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工程质量差、工期拖延,最终失去了市场、失去了信誉,单位亏损一大块,企业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一些单位管理不到位,明明利润率较高,是一个赢利的项目,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辛辛苦苦中标,马马虎虎管理,随随便便花钱,最终被市场无情“淘汰”。从表面分析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组成,从实质上讲是企业的管理,特别是成本管理出现了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企业在宏观决策上失误了,没有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决策,导致企业管理的失控。

目前施工有个最大的特点是项目远离机关,项目管理比较复杂,上级机关对项目管理控制只是间接和宏观的,无法对项目进行时时监控,成本控制大都发生在事后,没有起到有效、即时的监控,更无法在第一时间对成本进行干预,这就越发显得开工前的“目标利润”预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项目前期的宏观决策利润指标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实现利润指标,利润指标如何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定得过高,超过了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那么不但不会实现目标,还可能造成消极的影响,打击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相反,如果指标定得过低,同样不会取得激励作用,也是对其它项目的一种不公平。因此,如何确定指标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管理的特点和利润博奕论的观点,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现就在施工管理中如何运用利润博奕论的观点,对量化决策指标,科学决策等方法和一些体会做一简单阐述。

2科学决策、运用利润博弈论,实现双赢

施工先要设计,管理先讲决策。好的决策就象航标灯,是企业的指南针,不注重决策就如航海没有螺盘,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目标。项目管理前期的宏观决策定位尤为重要,正确的、科学的对项目成本、利润进行决策是管好项目的前提,是激励项目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如何解决上级机关为多实现利润把目标利润想定得高一些和项目部为了自身需要总想目标利润定得低一些的矛盾点,我们的作法是让一个博弈关系变成双赢关系的“数学公式”,运用这一公式可以在项目部和上级机关利益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主要原因:由于项目部大部分离上级机关较远,每年项目部的人数也在变动,年度完成的产值也是一个不定值,成本也是一个变化指标,那么控制的做法是:

(1)上级机关让项目实行产值与实现利润总承包,但上级机关不对项目提出实现利润基数的要求。而是由项目部根据它预计能完成的自报数利润情况自己提出1个数字。

(2)最终合同数是由项目部自己提出数字的90%。

(3)合同数的超额部分全部留给项目部作为其奖金。

(4)由于上述三条对项目部实行了最大程度的放权,为了检验项目部是否实事求是地提出了自报数,在年终要对项目部的年初自报数与年终实际完成数进行比较,若前者小于后者,说明项目部在年初自报时隐瞒了自己的能力,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对项目部收取“少报罚金”,其大小为少报数的95%。

当采取了利润博弈论指导思想后,上级机关可以减少每年组织人员“算计”项目部的利润情况,然后提出一个数字与项目部经理讨价还价的麻烦。

分析:如果项目部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当其自报数字为600万元(第一种情况)时,合同基数为540万元。由于他们实际实现的利润为800万元,项目部可以超基数而获奖260万元;但同时项目部也面临190万元的“少报罚款”。因此,项目部的净奖励只有80万元。而当自报数为800万元时(第三种情况),尽管超基数奖励只有80万元,但由于项目部的自报数(第一行中的800万元)正好等于其实际完成利润的能力(第三行中的800万元)而避免了受罚,从而净奖励最大。经过上述分析,项目部会决定实事求是地自报800万元,这样他就可以获得最大奖励80万元。

根据上述预测:该项目部提出的自报数为800万元,从而合同基数为800*90%=720万元。实际完成数为804万元(到去年末为止),超合同奖励为804-720=84万元,少报罚金为800万元-804万元*95%=-3.8万元,争奖励为84万元+(-3.8万元)=80.2万元。

说明:从上述利润博弈论应用实例可以看出,其主要特点是设置了“少报受罚系数”或“少报受罚比例”。由于这一点,项目部就不能滥用上级机关赋予他的宽松权利,而会实事求是地报出一个项目部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最大数。也正因为如此,在采用博弈论后,上级机关就没有必要年年与下级进行讨价还价式的谈判。这样,基数确定的棘手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博弈论的主要参数有3个:

(1)折扣数W(有时也称“下级权数”。在上例中,W=0.9)

(2)超额奖励系数P(有时也称“超额奖励比例”。在上例中,P=100%)。

(3)少报受罚系数Q(有时也称“少报受罚比例”。在上例中,Q=95%)。

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上级机关只要采用“利润博弈论”,下级就一定会报出一个项目部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最大利润数。但为使该对策论有效,上述参数必须满足一定的关系,具体地讲,W、P、Q的数值必须满足如下的关系:

P>Q>WP(即:超额奖励系数>少报受罚系数>折扣数*超额奖励系数)

在上面的例子中100%>95%>0.9*100%

表2给出了一些常用的P、Q、W的值。

在表2中,每一行中的数给出了利润博弈论中的一组参数。表2的制作方法是:上级先决定给予下级的权数W以及超额奖励系数P,再计算WP,这样就可以确定少报受罚系数Q的值了(Q在P与WP之间)。W=0.9,P=1,Q=0.95。W表示下级对合同基数的确定权高达90%,即合同数是下级自报数的90%,P=100%表示超基数利润将100%奖给项目,Q=0.95表示少报受罚系数高达95%。这就是表1的例子。

表2中的第一行:W=0.5,P=0.1,Q=0.075,W=0.5表示下级对合同基数的确定权为50%,即合同数是下级自报数的50%,P=0.1表示超基数利润的10%,将奖给项目部,Q=0.075表示少报受罚系数为7.5%。

对照上例从表3的例子可以看出,下级只有实事求是地报出一个他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最大数(800万),项目获得的奖励才最大——为40万元,即第三种情况。显然,这是由于在表3中,参数组W=0.5,P=0.1,Q=0.075满足P>Q>WP的条件,因此,博弈理论的优良性就得到了体现——下级能够自动地报出一个他通过努力完成的最大数。从上表1和表3中可以判断出表1中对下级的约束作用更大。

3几点保障措施

一个好的方法和一项好的措施,在实际施工中并不能包治百病,必须有对应的一整套制度加以保障,只有真正将各项配套措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打出去的巴掌变成拳头才能实现最优化的管理和最科学的决策。要想对项目进行有效地管理,将博奕论的原理作为指导实践的方法之一真正落实到位,根据实践,我们认为博奕论存在和贯彻的基础有七个方面的要素,这些要素也是企业实现利润的有力保障。

3.1完善流程。流程是企业日常运营的基础。一个企业的效率低下,首先要检查企业的流程是否合理、简洁高效,能否有改进的地方,改进的可能性有多大。

首先应检查企业流程的循环系统从起点到末梢是否畅通,是否闭合,有没有断裂、梗阻、栓塞的地方,有没有冗余和不够的地方,是否需要添加新的系统。其次,还应检查流程是否格式化、模板化,流量是否合理稳定,每一管道上的设计的流量是否合理,而实际流动中是否达标、超标。

流程检查,还应检查流程上流的是什么内容。近年来,许多企业都在优化、再造流程,那么流程上究竟流的是什么呢?概括起来有四方面:一是物流;二是信息流;三是现金流;四是文化流——流程上流的是企业的个性和特色,也就是企业文化。

3.2制度建设。检查管理制度是否真的支持流程及流动的内容,制度是否充分尊重人文情怀:过于严格了,大家会变着法子钻制度的漏洞,甚至集体对抗制度;过于宽松了,约束力又不够。如果说,流程是水的话,那么制度就是流水的管线。如果管子不严密,管子粗细搭配不合理,或管子根本没有对接起来,那么将直接影响系统流水。

3.3加强监管。即便企业有很好的流程和管理制度,但如监管不力,或监管不到位,或监管越位,或监管手段落后,或监管人员素质有问题,或组织架构复杂,都会大大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营效率。流程和制度都是固化的,而监管是灵活的,监管必须按原则办事。如果监管者办事不公,会极大降低人们对流程和制度的忠诚;如监管者素质低下,根本不懂得如何监管,那么势必会监管无力,导致不知道大家都在忙什么,是否忙得对了,乃至是否真在忙;如监管过于严格和僵化,不知道原则和灵活相结合,固守过时的制度,那么将极大限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促使员工为了迎合监管而忙;如身处高位的人没有被监管的意识,甚至领导带头忙,超越流程和制度,那么监管力量也将大大削弱。

3.4提高技术。管理手段落后会极大限制企业的管理效率,但是如果技术手段太超前了,也限制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这是因为企业环境不支持设备的运作,影响设备正常工作能量的发挥。因此,可能放着高级设备反而用不上,或用时又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率,而且在与其它流程环节对接时提高了工作成本,自然也会降低工作效率。

3.5提高素质。员工的职业素质在极大地决定着工作效率。员工的职业素质就是整体员工的职业品质,主要是指与岗位有关的职业道德。而其中的职业道德意识又是至关重要的。职业意识是什么呢?就是指在岗人员应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怎么干。

3.6主管能力提高。俗话讲“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尽管大家都十分忙,但由于高级管理人员能力有限,不具备战略上布局谋划的能力,不会在战术上指挥调度协调,更不能很好地识人、用人,不能有效地充分利用资源,不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知上知下,所以就有可能造成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用很优秀的士兵打错误的战斗,因此而失败肯定是必然的。

作为主管,尤其高级主管,千万注意不要让员工无为的劳作,要知道主官的一个指令将会传导到基层,各级员工都会为此指令而忙。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朝令夕改。作为企业主管,做决策前不慎重,或决策时不果断,或耳根子软,做了决策指令后又感觉原来决策不够好,即想修改决策,于是出现决策指令正在实施过程中,随意、随时、随便、随机修改指令现象,将导致随意文化滋生。

3.7建立企业文化。如果企业鼓励个人英雄主义,不注意培养团队意识和协同作战能力,那么尽管每个人都想当英雄,每个人都很忙,但是大家没有养成协同作战的意识和习惯,个人、部门之间存在着边界高墙,效率也高不了,企业的效益也好不了。

如果企业倡导“忙”文化,那么员工必将为忙而忙,这在一些成长型企业特别明显。如果老板最看不惯的就是大家闲,员工一闲,老板心里就堵得慌。就会存在不问员工是否完成了任务,而只看是不是在忙。有的老板不直接说闲的员工,而是转弯抹角地表扬忙的员工,尤其重点表扬加班加点的员工。殊不知,员工之所以加班,不少是因为个人的工作效率不行,上班时间忙不到点子上,瞎忙;也有的人,就爱下班干活;更有甚者是人品的问题,故意加班给老板看的。结果老板发现了加班者就表扬,下面就必然会为忙而忙。结果是越忙越受到老板的表扬,越表扬人们就会越忙,忙而无效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上级机关与项目部确定指标后,在年终奖励兑现时必须认真、详实地计算本年度实际完成的产值、合理的成本开支和准确的预提成本,在此基础上再运用上述办法,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4结语

只有扎扎实实做好上述七个方面的工作,脚踏实地的落实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较好地将博奕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企业就可能尽快走出目前利润越来越低,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的困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