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百姓学习之星事迹材料

百姓学习之星事迹材料

百姓学习之星事迹材料

百姓学习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一、家谱搜集的重要性

家谱又称宗谱、族谱、世谱,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从官方流行于民间,至明代开始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承。纵观留存于世的家谱,记载的都是同一血缘的世系人物和事迹,它不仅反映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记录了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对研究当时的社会习俗和历史文化有极高的价值。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事是社会的神经末稍,普通人的点点滴滴,能够折射出更真实的世事变迁和人文历史。由于国人的祖宗观念很重,对前代记载、流传下来的文字、图谱不会作轻易更改。如唐代官方正史《严州府志》记载许敬宗夺子之爱这段历史,在《许氏族谱》中同样也有记载而且更为详细,说明家谱所载内容大多是真实可靠的。

这次为寻家谱多次致电和去信河北枣强,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当地的许多方言与我们山东方言十分相近,翻阅各姓家谱资料,方知山东人大部分来自河北枣强县,而非民间传说的山西洪洞县。如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其《焦氏族谱》中记载,先祖是由明洪武二年伴随着枣强移民大潮来到山东; 文学巨匠蒲松龄先生,传世名著《聊斋志异》是在枣强移民周村西铺村的毕氏家中创作完成的;明代著名慈善家许进,自明洪武四年由枣强县迁于山东长山,他在有生之年九次捐粮赈灾,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据不完全统计,山东有60%以上的村庄是由枣强移民所建。

自2010年开始,国家图书馆及许多省市开始逐步面向社会征集百姓家谱,各地档案部门也开始正视家谱档案的历史地位,采取各种措施挖掘抢救保存民间的家谱档案。如福建台州档案馆开展“搜集家谱族谱,抢救民间历史记忆”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山东青岛崂山区档案馆开展了题为“家史传扬 文化传承”家谱征集活动,将全区307个姓氏中的98部家谱征集进馆;2011年,山西省首次公开面向社会征集家谱,民众的参与热情超出预期;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推出全省家谱征集活动,两年多征集数百部家谱;江苏扬州从民间收集到一套王羲之家谱,这套家谱是从几家零星谱本中组合完成的,其中包括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等情况。

可以说记载国家大事的“史”、“记”是历史传承的主干,那么家谱就是历史传承的枝枝叶叶。中国家谱用其独特的方式反映着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族谱档案具有其他档案文献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二、家谱搜集的迫切性

翻开一本本家谱,感觉就像是在掀动一页页的历史。家谱作为一种家族文化的载体,成了不少人对家庭情感的深厚寄托。民间寻祖、修谱持续升温,现代学术也越来越重视家谱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山东省多个地市已先后下发文件,广泛征集家族谱碟,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像上海图书馆家谱室、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中心、宁波天一阁等国内三大“家谱中心”,收藏的多是名家族谱,目前也已经开始重视并有计划地征集百姓族谱。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民族众多,种姓繁浩。家谱流传于世的数量应该是极其可观的。但是,家谱在流传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争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存世数量在不同程度地减少。另外,家谱多为纸质材料,由于年代久远和保管不善,家谱纸张破损严重甚至风化成灰。这次寻找到的《许氏族谱》是他们在中偷偷保护下来的,全部是活字印刷,边角已被虫蛀,封面没有了,不知是何年所印,纸张已变得非常脆,我在翻看时尽管小心翼翼,还是弄掉了一角,无奈只好用相机把主要的资料拍了下来。看到的另一支系《许氏族谱》,保管者是一位年事已高的孤寡老人,视族谱为生命,村里想方设法从他手里骗出来复印了一套。另外,也有不少家庭由于年长者离世,年青人对家谱并不珍惜,随意丢放,若再不抢救就有完全损毁的危险。

三、家谱收集的几点建议

“直隶枣强”对于许多山东人来说既是一个地名,又是一个精神符号,可以说,大多数山东人的“根”在枣强,与枣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据枣强有关人士介绍,近几年,寻根现象正在悄然兴起,当地每年都会收到许多来自山东的信件,并多次接待专程前来寻根问祖,查找历史迁居资料的移民后代。枣强县还为此专门建立了移民文化网,广泛搜集姓氏族谱,为移民后裔寻根问祖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但是,由于家谱是私家文献,除了少数名人及官宦之家外,大多数留存于世的家谱都可能藏在民间百姓家中,枣强移民文化网设立2年来,也仅征集到9个姓氏的家谱族谱。这也是大批寻祖的山东人,首先想到的是找当地同一姓氏的村委查找祖源的原因之一。因此,挖掘、保护好家谱档案,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各地的自然村大多是一个家族的聚集地,基本上都存有或曾经有过家谱。各地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姓氏和自然村的分布情况,逐一进行筛查,特别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他们的后代手里往往拥有家谱以及家族其他重要资料。只有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大力宣传家谱资料的重要地位。大多数老百姓视家谱为传家之宝,认为家谱唯有“深藏不露”,才算是对“列祖列宗”负责,轻易不肯示人。只有让老百姓真正知晓家谱在历史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他们才能心甘情愿地交由国家专业收藏、妥善保管。

3、普及古籍知识,开展便民服务。现存民间的家谱,因为经历漫长岁月的自然老化和风蚀水浸虫咬等,有相当一部分是残缺破损的,一动就烂,我们重点对这些家谱进行抢救性挖掘的同时,对于那些坚持不肯将家谱交于国家的人员,可以传授给他们一定的古籍保管知识和修补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家谱的损毁,待时机成熟再逐渐收回保管。

4、深入乡村民舍,普及家谱知识。传承下来的家谱由于古体书写,多数人看不懂,所以一些家谱的拥有者,根本不了解家谱的内容,他们视为珍宝,只是祖上传下来的一种理念。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实际讲解家谱的相关知识和相关内容,让他们从内容上真正了解家谱的重要性,从思想认识上接受上交国家的重要意义。

总之,族谱是我国贡献给人类的一份特殊的文化遗产,它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发挥着其他文献资料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国的家谱是“一块块历史碎片,它用独有的方式再现着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更是一笔还在沉睡的、待开发的宝贵财富。”家谱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抢救、挖掘、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财富,对于增强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百姓学习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王争艳是武汉市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扎根基层医疗单位25年,坚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千方百计减轻病人负担,单张处方平均不超过80元。

此时,距《武汉晚报》率先推出“好医生王争艳”报道时隔二十天,王争艳――这个名字,正在走进千家万户,走向祖国大江南北。

胸怀责任捕捉热点

2009年8月24日。武汉晚报社联合武汉市卫生局开展“我心目中的好医生”评选活动。由于参与人员众多,在一个时期,王争艳在众多好医生中并不突出。

到8月27日,评选办公室接到多名患者推荐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争艳医生。当天上午,武汉晚报医卫部记者谢东星获取了这一消息后,向汉口医院相关负责人进行初步核实。汉口医院的领导们除了众口一词地对王争艳的医德与人品盛赞外。还提供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线索:王争艳有个绰号,叫“青霉素”医生。

“青霉素”医生,这可是个闻所未闻的称谓。谢东星仔细追问下来,群众赠送“青霉素”医生这一“特殊呢称”,有两层含义:一来,青霉素很便宜,八角钱一支,老百姓负担得起;其二,青霉素医生,更多的是反映王争艳行医廉洁,因为,八角钱一支的青霉素肯定没有回扣。

这背后折射的,不正是现时老百姓最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焦点问题吗?

得悉此信息的武汉晚报医卫部主任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新闻线索背后蕴含的巨大价值,迅速向总编辑林霓涛进行了汇报。林霓涛明确要求医卫部“重点盯、重点策划、及时出手”。

2009年12月23、24日。武汉晚报连续推出3个整版的系列报道《上医之境》,详细介绍了王争艳悉心为患者服务、为病人解忧的先进事迹。此后持续报道达二十余天,成功地将好医生王争艳这一“老百姓拍手称好”的典型推向了全省、全国。

“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主流媒体,要强力发言、积极引导,体现媒体的责任。”是武汉晚报总编辑林霓涛提出的一以而贯之的办报主导思想。通过责任意识,记者才能感知到社会发展的主流,更多地捕捉到“热点”。正如新华社2010年1月5日所发的题为《从“小处方”到“大作为”》的“新华时评”中所述:“王争艳的‘小处方’反映的是崇高的职业精神。医者之仁,不仅在于尽心竭力救死扶伤,而且在于对患者一视同仁,让病人花最少的钱看好病。……王争艳的事迹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蓝本,让人们看到了医疗服务行业纠偏的希望。同样道理,其他行业以王争艳为榜样,妥善处理工作生活中‘大’与‘小’的关系,悉心维护群众利益,社会就一定会更加和谐,更快进步!”

作为全国知名老牌晚报,近十几年来,武汉晚报在推出的众多典型人物报道中,变换过采访思路,变换过写作手法,而始终不变的,是贯穿其中的强烈责任意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95年12月6日《武汉晚报》推出的“全国优秀基层好干部”吴天祥的报道。在武汉晚报记者展开深入采访前,其它媒体对于吴天祥这个“老模范”“老典型”也有零星的报道,但都停留在“就事论事”、简单编发的层面上。武汉晚报在拿到这个线索时,考虑得更深远:透过吴天祥做的一桩桩“小事”,折射出的,不正是一名“在工作的岗位上忠于职守,执着地为民排忧解难,用自己无私的奉献,认真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党的基层好干部形象吗?党的干部形象,不正是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吗?武汉晚报有责任宣传好这种可贵的品质与精神,让它发扬光大。正是这种立意,催生了获得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通讯作品《爱的最高境界》。

“站得更高,可以看得更远”――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总能见微知著、高瞻远瞩、抓准时展的主脉络。2008年2月,当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法院执行庭法官李冲3年帮受害人讨债这一新闻进入武汉晚报记者视线时,武汉晚报编辑部敏锐地将这一新闻的价值放到现今老百姓普遍反映的“法院判决执行难”和司法部门作风这一广受关注的大背景中,决定重点策划、重头包装、持续报道升温,推出李冲这个“好法官”的典型,受到了从领导到平民百姓的一致肯定与推崇。而同样被肯定的,是武汉晚报坚守不变的大局观念、责任意识。

深情“镌刻”时代精神

十五年前,《武汉晚报》推出“吴天祥”报道《爱的最高境界》,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轰动一时。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亲自批示要全体党员干部“以吴天样同志为学习楷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好务”。

今天,同样是《武汉晚报》,自推出“好医生”王争艳报道的第一天起,热度就不断“升温”,报社热线电话每天接到的读者反馈与热评无数。2009年12月30日,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号召深入学习王争艳。王争艳成为近年来武汉市卫生系统继张应天之后。涌现出的又一个重要典型。国家领导人相继作出批示。

这两个人物,一经武汉晚报推出便能“立”起来,其影响走向全国,在于他们身上闪耀的时代精神之光,被武汉晚报敏锐地挖掘并牢牢定格。

吴天祥――处于我们党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体现“执政为民”理念这一时代背景中:党需要千千万万心中装着百姓、能够架起党和政府与百姓大众间“连心桥”的好干部:而在人民大众的眼中,吴天祥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为党排忧、为民解难。这样好的基层干部,老百姓盼望越来越多、越多越好!

王争艳――则处在建设“和谐”社会、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德医风建设日益受到关注的社会中;党需要在医疗体制改革潮流中能够以高尚的医德医风立于潮头、树立起医生良好社会形象的代表性人物;而老百姓,呼唤的是真正为民着想、救病解困、医德高尚的好医生,更深层次的诉求则是期望像遇上王争艳医生一样能“看得上病”!

《武汉晚报》对于汉阳区法院执行庭法官李冲的报道,同样折射时代精神。李冲典型所以能让老百姓产生共鸣,关键是法官李冲面对弱势群体的执行对象,很好地把握了情与法的底线,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促成问题解决。在责任与得失之间选择了正确的道德和价值取向。

远不止于此,近年来,《武汉晚报》相继推出的“节衣缩食捐资5万多元,资助107名山区贫困学生;在其精神感召下,社会各界汇成参与助共资助2164名失学孩子重返课堂”的“希望老人”江诗信:“7年来悄悄资助被自已多次打击的吸毒者的遗孤”的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和平派出所副所长桂红林;“与罪犯签下特殊的‘托弧协议’无私抚养罪犯女儿五年并帮助她顺利考上大学”的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王家巷派出所教导员刘继

平……无不闪动着耀眼的时代光芒。

时代背景:党“执政为民”的需要;人民大众的呼唤……三个座标,在他们身上汇集,成为一股强大的引导力量,推动并强化着武汉晚报的报道。《武汉晚报》写的是人,表达的,正是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与时代精神的推崇与敬畏!

心中有爱笔下传情

谈到王争艳,有一幕让武汉晚报人过目难忘、记忆深刻的:2009年9月25日“好医生”颁奖大会那天,廉洁行医的王争艳生活清贫,连一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为了让她能穿着得体地出席当天的颁奖大会。医院同事到处给她借衣服。结果颁奖大会当天,她穿着粉红底黑花的上衣,下身穿浅色的裙子。因为脚太大,借不到合适的鞋。最终。王争艳还是没能穿着得体地出席会议。

获奖的王争艳号啕大哭,她告诉武汉晚报记者:“在医术上,我可能比不过别人。但在作为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上,我不输给任何人。你们可以把我的话写到你们晚报上,我从来没有拿过患者的红包,没有拿过药品回扣。”

这一个个细节,让在场的包括武汉晚报总编辑林霓涛在内的所有人震惊。林霓涛要求记者“带着感情、带着爱走近王争艳”。武汉晚报田巧萍、鲁珊两名女记者于是当起了王争艳的“实习医生”,与王争艳跟班出诊达一个星期。泡在社区里,泡在平民百姓中,走访的患者和家属多达数十个,获得了第一手真实而鲜活的材料。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沉下去”的亲身体验与感受经历,接下来的稿件写得声情并茂,流淌着感人的真情。许多读者来电称“读后让人热泪盈眶”。而另一名采访记者谢东星受邀参加“王争艳事迹报告团”巡回演讲。其讲述的全程采访体会。让会场上许多人感动落泪。

下到基层,下到老百姓当中去,是新闻的生命力之所在,更是武汉晚报记者一贯的作风。1995年《武汉晚报》编辑部决定对吴天祥进行重点报道时,对负责采访的记者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下到基层,与吴天祥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记者在近一个月时间内,骑着自行车,与吴天祥一起走街穿巷、排污水、通烟道、修房顶、调解矛盾、资助困难户,记者怀着感动采访,带着同样深深的对老百姓的感情写稿。从记得满满的吴天祥数百件事例中精选了4件最感人的故事。虽可谓“百里挑一”,但字字句句中都能读出爱――一种对人民群众的真擎的、深厚的爱!

总书记在对新时期新闻工作的要求中明确提出:“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老百姓当中,多采写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在《武汉晚报》近年相继推出的江诗信、桂红林、刘继平、李冲等重点人物报道中,无一不闪动着记者奔忙的身影、细致的采访、深入的思考和与采访对象心与心的交流,字里行间饱含着深情和爱!

武汉晚报的记者们,正是用这样一支充满爱的笔,记载着历史风华,记载着社会发展进步的足音。他们用自已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作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真实记录历史、正确引领舆论!

大爱无疆。武汉晚报人写的是无私的“大爱”,是洗尽铅华的人间正气,是高歌猛进的主流大潮。爱,是武汉晚报人的付出,更代表一种主流媒体责任的坚守。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艺术性地开展好宣传报道、传播好主流价值观中,武汉晚报人,上交了一份精彩的优秀答卷。

“传播力”无止境

从吴天祥,到江诗信、桂红林、刘继平、李冲。一直到今天的王争艳,武汉晚报推出的人物典型被评价为个个“立得起来;拿得出手”,依托的,是武汉晚报近年着力打造并日益增强的传播力。

武汉晚报“传播力”的核心之一是竞争力。近年来,面对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和传统晚报面临的市场冲击等不利因素,武汉晚报不断苦练内功,夯实基础。依托“新闻、活动、广告、发行”四轮驱动,化危为机,不断增强“软实力”,在办报、经营、品牌影响各方面均有上佳表现,2008到2009年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十大晚报”行列,广告经营指标屡创新高,报社综合竞争力在武汉地区名列前茅。有了这样的“实力”做基础,这些典型人物经过《武汉晚报》的强力“传播”,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其社会影响成倍增强,而且往往超越了最初的单纯报道这一模式。2008年2月《武汉晚报》推出李冲报道后,并没有到此收笔,而是与武汉市中级法院达成合作协议,将李冲和执行人间的“周二之约”升级为武汉晚报“周二之约”热线,目前已接待市民近千人次,解决法院执行问题几百件,深受市民好评。2009年12月《武汉晚报》推出王争艳系列报道不久,负责报道的医卫部便在总编辑和分管副总编辑支持下,开通了“王争艳热线”,受到广大市民和读者的“热捧”,许多人来电为武汉晚报这一便民、助民之举叫好。武汉晚报关于王争艳的报道被全国600余家网站转载,网民纷纷跟贴,盛赞王争艳医生的感人事迹和武汉晚报相关报道,足见其“辐射力”之强。

武汉晚报“传播力”的另一个核心是引导力。武汉晚报在竞争与发展中构筑并强化“传播力”,是出于自身发展源动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源于主流媒体的责任。在当今这一信息社会中,武汉晚报唯有通过做得“更好、更强”,展现出独特的“武汉晚报”式魅力,才能争取主动,占领舆论高地,从而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可持续式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武汉晚报的“王争艳”报道,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阅评组所发的题为《深入挖掘贴近民意的基层典型》的阅评文章中这样评述道:“……阅评员认为,武汉晚报这则典型人物的报道,贴近群众、贴近民意,提炼出了王争艳医生身上所体现的具有时代气息、符合时代需求的品质与价值,是都市类媒体加强医疗战线正面宣传,树立医务工作者良好形象的一次成功实践。……当今社会,看病难、看病贵是广大群众反映最强烈、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老百姓在盼望医疗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呼唤着白求恩、裘法祖式的‘上医’。武汉晚报敏锐把握时代大势和群众需求,挖掘出了王争艳这样一个不计名利、心系百姓的好医生典型。王争艳这种精神是当前社会需要大力弘扬的,更是老百姓期盼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选择了这样一位契合时代、反映民意的典型人物。武汉晚报的报道才引起了这么多受众的关注,产生了这么强烈的社会反响。”

这种引导力,引领着武汉晚报始终坚持着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了武汉晚报典型报道的广度、深度和高度。近年来,武汉晚报在典型人物报道上的“含金量”不断增强,受关注度不断提高:

――经武汉晚报重点报道而走向全国的吴天祥,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高度肯定。

――200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在武汉晚报关于桂红林的报道上作出重要批示,称赞桂红林:真是一个好警察!

2006年9月,《武汉晚报》推出刘继平报道的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便在报纸上做了批示要求予以关注,不久后,俞正声同志与湖北省委剥书记杨松在观看全省公安系统“卫士之声”文艺晚会演出前专门接见了刘继平,并亲切称赞: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百姓学习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一、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产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崇敬之情,进而产生对创造祖国灿烂悠久的文明和 现代 经济 政治 生活文明的人民热爱尊敬之情。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不朽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 哲学 、社会 科学 、文学 艺术 、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着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讲授大量丰富的史料,教育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进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作为一个 中国 人的自豪。确立学生对祖国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心,学习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二、加强“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古人云:“人无志不立”,我国古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回,为天下老百姓解除苦难的传说;越王勾践立志复国、尝胆雪耻;汉朝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功在边疆的远大志趣,东晋时祖逖从“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林则徐虎门销烟,谭嗣同甘为变法牺牲;孙中山敢于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张学良西安兵谏;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无私奉献;为人民谋幸福成为人民的大救星;总设计师邓小平高瞻远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通过运用英雄人物和革命老前辈的浴血奋战,出生入死,顽强斗争的生动史实,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它们的革命光荣传统,树立起振兴中华人人有责,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精神。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这些仁人志士、英雄伟人的高尚品德产生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百姓学习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摘 要:观看影视节目和阅读书籍报刊,时常发现一些人名不知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原因是译者在音译西语(本文指欧美各国语言)人名姓氏的开头使用华人姓氏用字。本文从中国文化,特别是人名姓氏文化的研究着笔,根据近年积累西语人名姓氏译写的素材,援引有关文献作论证而得出结论:音译西语人名姓氏选用汉字一般要避开中华“百家姓”,特别是要避开那些常见姓氏。这样,就能防止汉外两种语言人名姓氏文化杂糅,避免姓氏文字表意和表音功能互相影响、互相排斥,从而保证不同民族各自人名系统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表述圆满周全,基本消除观众和读者遇到人名不知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疑惑。

关键词 :音译 西语 人名姓氏用字

多年来,观看影视节目和阅读书籍报刊,时常发现一些人名分不清他们的国籍。请看下面几位:廖佩仙、李孟贤、朱莉、范龙佩、洪伯培、易福成。这6位人士,字面上看是中国人。可从上下文语境以及他们所任官衔或职位来看,乃实实在在的外国人。举例如下:2012年12月16日早8时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在批驳下一届奥运会不设羽毛球运动项目时曾提到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副主席“廖佩仙”。2013年7月7日央视新闻在报道韩亚航空公司空难时,曾提到美国旧金山市市长“李孟贤”。同年5月20日,央视新闻曾报道美国著名影星“朱莉”切除乳腺再造乳房一事。此外,还有欧洲联盟成员国首脑会议欧洲理事会现任主席“范龙佩”、美国前任驻中国大使“洪伯培”、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易福成”。他们都是欧美人士,而非华人或华人后裔。

当前,西语汉译界这种译名趋势还在蔓延。有的译者遇到人名姓氏,似乎在搜肠刮肚地寻找华人姓氏生搬硬套在西语姓氏上,令读者莫名其妙。2014年2月28日,央视晚间《环球视线》栏目报道,乌克兰驻外使馆参赞“夏光”曾谈到,克里米亚民众游行示威要求独立建国。同年3月5日,央视记者曾采访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法国驻中国大使“白林”和另一欧洲国家大使“赵普”。4月19日,央视体育频道主持人曾介绍参加巴西足球世界杯赛的荷兰飞翔球员“范佩西”。10月30日,晚央视《新闻联播》在报道各外交使馆高官畅谈中国法制改革时曾重点介绍丹麦驻中国大使“裴德盛”、爱尔兰驻中国大使“康宝乐”、古巴驻中国大使“白诗德”。11月10日,央视新闻频道在介绍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对话会和工商界咨询理事会时曾提到讲西语的外籍人士“戴瑞礼”。2015年2月23日晚,央视新闻频道《行进中国》节目,曾以《我为中国留影30年》为题对2014年最后一天辞世的、旅居中国30年的法国摄影师“阎雷”的感人事迹作了专题报道。以上这些外籍人士,他们的欧美人相貌和姓氏汉译字样均同时出现在电视画面上,看后让人啼笑皆非。

翻译工作者给上面这些外籍人名的姓氏都冠以华人之姓,我们称之为“人名姓氏文化杂糅”现象。

汉民族在长期使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极强的表意文字意识。人们使用每一个汉字,都有意无意地去寻求其形体和意义的直接关联。姓氏用字,尤其如此。每一个姓氏用字都有数百年以至数千年的世代传承,逐渐积淀了其固定形体和表意功能。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亘古至今,从未间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董琨教授指出:“数千年来,沧海桑田,王朝更迭,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部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文学艺术、人情习俗、衣食住行等等,都是薪火相传,代代赓续。”(《语言文字报》2013年12月4日第2版)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内核。而西方民族语言是表音文字,包括人名,自有其独具的与华人不同的世代传承和文化内核。这一点,汉语和西语实乃大相径庭。如果把华人的姓氏强加给外籍人的姓名,则会造成中西方民族的人名姓氏文化杂糅。让中国人感到难堪,甚至滑稽可笑;也让外国人觉得难以理解,以致无所适从。

人名,当然包括姓氏,首先是一种语言现象。这不仅因为任何人名都是由语言文字这一物质材料表现出来的,而且因为人名这种语言现象还具备内部结构、所指对象以及表意功能等语言学的基本特征,同其他语言现象并无两样,只是其内涵更丰富、更复杂。然而,人名这种语言文字,归根结底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因为“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罗常培,1947)。人名与文化共生。“百家姓”,即中华姓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汉民族语言一样古老。汉民族的文化痕迹深深地刻印在各宗族的姓氏之中。人名与文化共变。汉民族文化一直在发展、变化。文化发展变化的结果不断地烙印在汉民族的姓氏之上。总而言之,人名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像。正是因为人名具有文化载体的功能,故常常被人类学家看作人类文化的“活化石”。只是不同的民族均有其独具的特点。人名,包括姓氏用字这一语言现象,凸现出它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等等,映射出不同民族独有的文化内核。所以,如果在选择西语汉译人名的姓氏用字时,仅仅根据外语字面发音而捕风捉影、牵强附会地把华人姓氏张冠李戴在外籍人的姓氏上,就会构成不伦不类的语言现象,成为互不相容的人名姓氏文化杂糅现象,令人莫名其妙,疑惑不解。

正因为如此,译者在音译西语人名的姓氏选用汉字时,一般要避开中华“百家姓”。特别是那些常见姓氏,更不宜使用。近几年,西语汉译界的有识之士在翻译实践中已逐渐悟出这一道理。美国前总统“里根”和现任美参议员民主党领袖“里德”,敲定译名都使用“里”而未用“李”。2014年1月7日,央视午间新闻播放信息: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鸽派”人物“耶伦”为美联储主席,系美联储第一位女主席。英语姓氏音译避开华人姓氏“叶”而用音译用字“耶”(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第1534页)。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依古”,未译作“邵依古”;委内瑞拉外长“豪加”,未译成“郝佳”。以上几例,都是成功的汉译实例,难能可贵。有的译者有自知之明,勇于修正已有的译作。2013年3月底,有关媒体报道,自该月下旬以来,美系列高官连续访华,其中有美国国防部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同年4月27日,央视国际频道播报新闻,美国国防部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登普西”扬言:一旦中日开战,美将支持日本。荧屏显示的是“登”而不是“邓”。

由此可见,我们在音译西语人名姓氏选用汉字时,一定要“考虑社会通行度、受众面广度”。(《专家审议外语中文译写规范》载《语言文字报》2013年9月25日第1版)务使姓氏用字表意中性得体,不致让汉译读者产生错误联想和褒贬评价。这样,就能防止汉外两种语言人名姓氏文化杂糅,避免两种姓氏文字表意和表音功能互相影响、互相排斥,从而保证不同民族各自人名系统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表述得当。这样做,能基本消除观众和读者遇到人名不知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困惑。

参考文献:

[1]许光华.中国文化概要[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2]邵敬敏.文化语言学中国潮[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百姓学习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开放走向世界思想解放民族精神

代表作:《大西洋底来的人》《女奴》《阿信》《血疑》《排球女将》《上海滩》《霍元甲》《射雕英雄传》

1980年代初期电视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但大多数电视节目现在看来基本上都是在宣传和教育,只有电视剧还能稍梢让人轻松一点,那些像《凡人小事》、《新岸》这样的国产电视剧至少有一个贡献:第一次把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带进了家庭。好看的电视剧集少得可怜,由央视引进并译制的法国故事片《红与黑》在1980年播出后,在家里“打开电视看电影”成为家庭文化生活的重要一环,而出门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多半则是为了搞对象。

那是一个开放的年代。自从人们从单位的电视机集体观看了邓小平出访日本和美国的报道后,大受震动。他们在看到了外国现代化建筑和老百姓富裕生活景象的同时,也很自然地觉得,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还有咱们自己的香港,这几个地方才是最先进文化的原产地。所以,当时最受欢迎的电视剧基本都出自这三个地方也就不足为奇了。

电视剧带来了新的景象,也引起了许多以前没有的问题。“因为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必要的引导”,许多年轻人从1980年初播放的美国科幻系列剧《大西洋底来的人》中没有学到多少科学知识,反而模仿片中人物,带着一种贴有商标的大墨镜“麦克镜”招摇过市,这在今天被称力有“时尚意识”的行为,加上一年后《加里森敢死队》里暴力及接吻镜头的被]模仿,美国电视剧被严肃人士指力“不健康”而在中国电视里消逝,直到1986年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和1988年的《豪门恩怨》,都很健康。

中国人真正爱上电视剧是因为日本和香港。讲述八佰伴创始人间信个人奋斗故事的《阿信》的调子,与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很是吻合,故大受欢迎、今天各色励志培训火得不行,但看过这部片子的前辈则觉得,最好的教材还是《阿信》。另一部流行的日剧叫《血疑》,不仅让我们知道了偶像也可以是像百惠这样的弱女子(她患的白血病后来成了影视流行病),同时,它也为中国电视找到了一种屡试不爽的煽情模式,煽情大师倪萍。朱军所用的招数也基本无出其右。

对于当时的电视剧,现在要来回顾总结的话,基本上可以这么概括:日本电视剧教会了刚从“”狂暴中走出来的我们如何享受温情、亲情和爱情的滋润,当然还有缠绵、絮叨和磨叽――这一点,和后来流行的日剧,其实是一路。相比之下,我们香港的电视剧则是刚硬做派。一家老小看《霍元甲》,没有不热血澎湃的,“万里长城永不倒”谁都会唱,还有《上海滩》里“浪奔浪流”,还有《射雕英雄传》的“依稀往梦似曾见”……等到卡拉OK进来,大家对着麦最早喷出的都是这几句,粤语也随之成为时髦。同时时髦起来的还有许文强酷酷的表情,还有霍大侠的中分发型,还有大岛茂的大领衬衫,还有小鹿纯子发明却由中国女排升级的“晴空霹雳”等等。从这个意义上看,电视剧简直就是当年的生活教科书了――虽然这未必是我们的初衷。

第二波之反思波亚1985―1990:透过“过去”思考现实

关键词:改革历史宏大叙事本土传统文化

代表作:《新星》《篱笆・女人和狗》《四世同堂》《红楼梦》《西游记》

虽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有多年,但拨乱反正的工作还集中在思想意识形态及国家政策的层面,黄金档电视剧目的安排很敏感,故很难配台及回应。央视第一套节目在1984年将播出时间改力全天播出的架势令很多人不理解:白天大家都上班,谁来看这些节目?那时的中国还没有西方肥皂剧那样的观众群。但此举不仅直接导致了综艺节目的出现和热播,而且也为中国电视剧后来的发展腾出了空间。

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国本上电视剧的“正史”,应该从1985年算起,1985年的《四世同堂》、1986年的《红楼梦》和《努尔哈赤》。1987年的《西游记》……中国本上电视剧在“历史”中找到了起跳的支点。但真正可以用“过瘾”来形容的电视剧却是《新星》,这部第一次创造了中国看电视也能看到万人空巷奇迹的电视剧的火爆(不掺水的收视率已高达92%),说明老百姓关心的说到底还是身边现实中的社会大问题。因为这个剧,周里京塑造的李向南基本上力改革家做了一个形象上的定位:有魄力有眼光而且亲民,作风上说少做多,和保守势力敢硬碰硬,体型偏瘦但精干,表情上则严峻、深沉。虽说这一形象曾让很多形象比较土的乡镇“农企”有点难堪听起来像是笑谈,不过,后来电视剧里正面的改革家倒的确很少有胖子,可见这部片子的影响力。以《新星》为标志,中国普通老百姓对现实政治题材的喜爱达到厂空前的程度,这也力也是此类题材的电视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绝迹于中国电视荧屏的开始。这种情况的不良后果就是:等到15年以后我们看到《大雪无痕》和《黑冰》等比较尖锐的现实政治题材的片子时,已经有点不习惯了――电视剧拍这个,是不是太严肃了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来看《红楼梦》看《西游记》看《四世同堂》,便觉得轻松而且有益。这几部作品已证明是中国电视剧的经典,该说法的不容置疑,仅从《红楼梦》和《西游记》每年都会在各级电视台平均重播一次的“奇闻”就可见一斑了。

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围绕这个主题的电视节目多了去了,但电视剧能超过《四世同堂》的肯定没有。检验的标准很简单:《四世同堂》让冠小荷和大赤包成力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的口水名人,他俩出现在当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时候可是一片欢呼啊,而现在的重大题材电视剧有这个能耐吗?

第三波之平民波1990―1996:透过“日常”发现生活

关键词:平民化日常生活反崇高审美趣味

代表作:《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围城》《公关小姐》《过把瘾》《一地鸡毛》《外来妹》

现在迷上《性与都市》和《老友记》的都市白领当然不会知道,中国电视剧早在1990年代中期就有过一波都市片的浪潮。这是广东电视界对中国电视观众做的一件很受好评的事情。以《公关小姐》、《广告人》和《情满珠江》为代表的都市商战题材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后,人们对都市白领尤其是女白领的形象和生活产生了浓厚兴趣。那时,因为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整个中国都在“南下”,以广州、深圳力基地的南派文化在1980年代“北伐”成功后再次变得很吃香,一方面是“外来妹”所表达的底层关怀,另一方面则是白领“公关小姐”的身份诱惑,电视剧里都市形象开始充满活力而又洋气十足。

如果说“脸谱化”、“概念化”这些评语放到这些电视剧名片上其实也说得通的话,那么,透过更为真实。朴素的手法去发掘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魅力,则是这个时期中国电视剧的王旋律:这一方面的代表作,大家都知

道,是《渴望》。2002年这部电视剧重播时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么烂的片子当年怎么会万人空巷(中国人当时真的会大面积夜里闲得没事干?),怎么会引起全社会的广泛讨论(中国人当时真的会为了刘慧芳、宋大成和王沪生谁好谁坏争得面红耳赤?)……其实,《渴望》再烂,它也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跟老百姓生活靠得最近的片子。以前看的都是别人的故事,而《渴望》里的事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事。家长里短、恩怨纠葛的无聊、琐碎和平淡,成就了《渴望》,也成就了老百姓一地鸡毛似的平庸的快乐权益。好人一生平安,俗人一世幸福。

关于社会政治的宏大叙事剧在《渴望》平民风格的横扫下几乎遁迹,相反,《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一地鸡毛》这样的片子,成就了小人物得志和得意的舞白。这些电视剧的意义――据有关专家说,表现为深刻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平民化进程。这样的道理一般人不懂,不过大家清楚地看到了一个变化:影视圈不再是美女帅哥的天下,葛优这样一个长着一副反面人物模样的人原来也能如此可爱而有魅力信1980年代中国电影和电视推出的绝大多数俊男,被一个窝窝囊囊的李东宝给灭了,李东宝还让男人相信:一个男人不必长得漂亮,有智慧就足够了。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革命,很快就得到了女性的支持。后来,她们特别补充了两点:幽默和足够的钱。

第四波之戏说波1996-2001:透过“戏说”体验娱乐

关键词:戏说历史娱乐情景喜剧搞笑媚俗解构

代表作:《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刑警本色》《永不瞑目》《重案六组》

所以男人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起劲地赚钱去了,一大帮1980年代的万元产的资产升级和身份转型,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这批平民英雄的崛起,以及围绕市场经济的深入而出现的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为1990年代中国电视剧审美趣味的转变――娱乐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支持。

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海派搞笑剧《济公》虽然火爆却没能成市,但只过了不到10年就形势大变。先是比《济公》高雅得多有趣得多的“情景喜剧”的流行,尽管《我爱我家》这样的片子也常常会让大家觉得“贫过了”,而其明显的媚俗倾向、露骨的商业诉求和八面玲珑的市侩风格,也多受到英们的痛斥,其在开拓电视剧类型化的路子上所作的贡献之大,也得到了越来越宽容的百姓的宽容――娱乐嘛,不必较真了。

本身没有多少娱乐精神和幽默感的乾隆皇上万万想不到的是,他死后200年竟然会对中国百姓的娱乐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以港产巨制《戏说乾隆》为代表的娱乐搞笑片在1990年代中期的风行,为后来电视剧屡骂屡火、屡批屡旺的“戏说”浪潮掀起了第一波恶浪,直到1999年《还珠格格》把中国大陆屏幕搅得嘻嘻哈哈、疯疯癫癫,人们终于明白,电视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中国最大众化,门槛最低的娱乐平台(至少在网络还没有风行的时候)。同时,专家以及电视业内人上也注意到,“戏说”类电视剧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些片子上演的完全是一种拿历史开涮的宣泄性游戏,一来给观众提供一种解构以往历史理念的颠覆性,二来,也使当代人日益严重的生存紧张感和压力感得以释放。

看起来,同不同意这种说法是一回事,但接不接受这种现实就没什么选择的余地了。

与“戏说”看上去完全不是一路的警匪剧(内地的标准术语叫“公安题材”),此时也加入到中国电视的娱乐大潮之中。此类电视剧一度火到要广电总局下文禁播或慎播的程度――因为来自警局的有关资料显示,很多犯罪活动不少就是这些电视剧剧情的克隆和翻版。警匪剧变成了犯罪教科书,这个责任应该谁来负?但片子本身还的确好看,不仅故事越编越好看,到后未有陆毅、苏瑾这样的俊男美女加盟,整个片子一下子又有了无敌的时尚感。国家形象、政权力量和社会正义等主旋律力警匪故事提供正统包装,而犯罪奇观、生死考验的主料配以男欢女爱的佐料,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中国特色的娱乐的特点所在。

第五波之都市波2001―2005:透过“时尚”消费都市

关键词:家庭伦理都市白领单身专业人士享乐主义消费气质

代表作:《空镜子》《结婚十年》《中国式离婚》《性与都市》《老友记》《蓝色生死恋》《律政佳人》《太长今》《绝望主妇》

喜欢《空镜子》、《结婚十年》和《中国式离婚》的人,早年的电视剧经历基本上都与琼瑶式的缠绵爱情故事有关,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成熟了,虚无缥缈的浪漫幻想,也就很自然地演变成对家庭伦理纠葛的反刍。这类片子没完没了地赚取着他们的叹息和眼泪,也撩拨着他们的梦想和激情、但关上电视机,现实早就不属于他们。

除了老少咸宜的《蓝色生死恋》与《大长今》,拜盗版碟所赐,那些来自异邦的电视剧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都市寂寞白领疲惫的心。到了后期,高级压缩碟的出现,更使一晚十集甚至更多成了可能――他们按得最多的不是“播放键”,而是“快进”――此时中国的一切都在快进,城市建设在快进中模仿巴黎、纽约,经济发展在快进中赶超日本、韩国,而显然地,这些异邦电视剧非正常渠道的引入,却使中国都市人在生活方式的更新上先人一步。

有没有注意到《性与都市》改变了中国餐厅的装修格局?越来越高的天花,四处飘荡的帐幔:迷幻而不动听的音乐,黑色衣裤的服务生,还有越来越难以下咽的食物,中国的新晋格调餐厅(如X港小镇)摆明了是纽约st・Geroge餐厅的粗劣模仿版。有没有注意到《老友记》之后异性合租成了潮流?甭管这异性是来城来看乡下表妹,还是早已兴趣全无的前度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