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第1篇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继承与发展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

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到准确结论。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上,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能把它们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去分析。所谓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指的是一种教学模式,一般来说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思维过程。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创新意识则侧重于各种新活动的自觉性和创新活动中自觉行为的养成。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首先必须明白,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包含一定的能力成分,他是历史教学能力培养目标的内容。历史教学中各项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对历史学习而言,没有多大意义。对历史内容的理解本身应该包含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没有明确界线,它们可以互相融合,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可等同。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与历史知识相互依存,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已知的知识和信息为前提条件,历史上的各项重大发明创造是与其渊博的知识和经验分不开的,离开了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就无所谓有“发明”“创造”。任何一种科学结论的得出,无一不是以翔实的史实作为前提条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历史知识和材料,在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脱离基础教育目标要求,不给学生提供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材料,而让学生思考。这种作法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习惯。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大学教育

[DOI]10.13939/ki.zgsc.2017.06.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指出:“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可见,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状况的调研,我们发现凡是创业比较成功的毕业生都比较注重创新。也正是通过不断的创新,才使他们的创业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在同行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而分析他们创新的具体内容,有的与原来所学专业密切相关,有的与原来专业完全无关,但与参加社会实践等其他的行为密切相关。可以说,不论哪种情况,大学生毕业生后能创业成功,与大学期间所获得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锻炼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也发现,以前很多的创新教育是零散、自发、随机和无序的,未能形成很好的工作体系,大大降低了其应有作用。但随着“创新创业”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以致各种类型的活动都纷纷冠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名头蜂拥而来,将“创新创业教育”当成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在急功近利心态驱动的热闹之下,创新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反而为人们所忽视。这不利“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因此,本文结合创业毕业生关于创新教育所反馈的意见与建议,试对什么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培养什么,如何培养等内容进行探索与思考,希望厘清这项工作的边界和规范,以期有助于其扎实深入地开展。

1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就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可以分为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两大类别。

1.1 广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即“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1]从培养的对象上来说,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的内容上来说包含了与形成创新能力相关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各个方面;从培养的过程来说,是贯穿于大学的各个阶段,甚至终其一生;从培养的目标上来说,重在解放思想,培养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从培养的结果来说,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思想上重视创新,行动上积极支持创新甚至参与创新。

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质上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因此,几乎所有对学生的教育活动都与之相关。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就发现各种各类的工作均被冠以“创新能力培养”之名了。但是,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需要通过事先的精心设计,过程中的按计划分步实施和对结果的评估反馈等系列有规划的步骤来完成的,而并非是它教育的自然副产品或是听任自生自灭的偶然性结果。否则,所谓的创新能力培养,也就只是新瓶装旧酒,换了个包装而已。看起来紧跟时代了,而实质性的工作却是在原地踏步,甚至对于真正需要开展的工作造成障碍。因此,即使是涵盖非常广泛的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应有其明确的内容。只有确定好其边界,才能更有利于这项工作不断积累,向纵深发展。

1.2 狭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指创新技能技巧的培养。从培养的对象上来说,是面向部份创新意愿比较强,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从培养的内容上来说主要是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及与创新相关的法规等具体操作的内容或是依照创新学的边界构建的学科知识体系;从培养的过程来说,一般学习集中于某一个阶段,运用终其一生;从培养的目标上来说,重在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创新技能;从培养的结果来说,是学生能运用掌握的创新思维与技能进行创新活动。

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子项目,它有自己明确的边界,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或课程体系。但它又不是封闭的,完全脱离学生的其他教育内容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培养。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认识能力等。并且,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机结合,才可能获得更好的成效。

2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不论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还是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都应是先有规划,明确培养内容,然后按规划实施的结果。明确各自培养的具体内容,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而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各自的目标不同,内容也有较大差别。

2.1 广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即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的内容。“创新型人才素质可以从智力与非智力两个基本维度加以衡量,其核心要素是创新素质,表现为创新人格、创新行为与创新业绩。”创新人格包括积极的态度、坚定的意志、合理的自我情绪控制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及较好的认知能力等内容。创新行为需要个体对某种现象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有将这种认识付诸行动的意愿,也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促进创新的环境。创新业绩则需要个体突破思维上的“范式”,具有―种超越性的创新行为。[2]。

就具体的内容而言,首先是在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渗透,包括向学生讲解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如何创新的,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愿,同时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是在专业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行创新尝试。第三是在通识教育中加强对创新意识的引导,从观念、态度、情绪控制等方面进培养,为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第四是在学生活动中加大创新相关活动的比例,提高活动的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创新实践平台。第五是要加强创新相关的宣传教育的力度,在学生中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当围绕这些内容,按照相关的教育规律,科学地制定方案,有效地组织实施,并对学生的培养情况进行评估,然后不断调整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避免两方面的误区。一是认为创新就必需要经常有新的东西,而不断地改变。但实质上,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是形成创新能力的最根本的基石,是人们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确定有效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内容,不但不要随便改变,还应长期坚持不变。二是把所有新发生的东西统统都纳入进来。而实际上,有相当多所谓新的东西,仅仅只是某种特定条件下的偶然现象,往往是昙花一现,并不具备普遍推广的价值。把这些东西纳入进来,不但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反而可能导致机会主义盛行,培养浮躁的心态。

2.2 狭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分为一般的方法技能传授与特定的创新学科体系两个层面。前者主要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及与创新相关的法规等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属于微观层面的内容。后者则是进行学科体系的建设,主要是探索学科研究现状、研究动态、发展方向以及科学前沿,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学科发展规律、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属于宏观层面的内容。目前而言,对于微观层面的内容大家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宏观层面的内容,尚未能被广泛理解和接受,但相关的学科体系即创新学已经基本形成。“创新学是一个由创新经济学、创新管理学、创新哲学等主干学科和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等基础学科以及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工程学、统计学、系统论、生物学、心理学、艺术学等支撑学科所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学科群体系”[3]

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是相关的课程教学。就微观层面而言,可以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思维与技法》、《Triz方法》、《科研方法》等课程。课程的数量和具体内容应根据学校的师资、课时和其他客观条件进行选择。由于其内容较一般的创新意识培养要具体、深入,有较为明确的技术规范,需要学生专门下一番功夫才能掌握,加上师资的限制,因此,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一般宜面向对创新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不受其原本所学习专业的限制。同时,通过这样的学习,应有助于其在原来所学专业的领域内更好地进行创新。宏观层面的培养,其内容较为系统,需要开设创新专业,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创新学所涉及的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教育培养。虽然目前尚无这样的专业,但借鉴许多高校创业专业或创业学院建设的做法,创建创新专业或创新学院应是可行的。

3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是为培养的内容服务的。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内容不同,途径自然也会有所不同。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相互联系。尤其作为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部分,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是受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约束和影响的。因此,在进行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3.1 广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广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涉及了人才培养的所有方面,因此,首先需要在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即学校要对本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对所培养人才的规格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要对本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明确的界定,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及评估、反馈、改进机制。第二,要做到全员、全程、全覆盖。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要落实到每一位师生员工中,成为所有人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指挥棒。相关的工作,应渗透到所有课程教学和学生活动中,使这项工作时时、处处都在得到推进。使全体学生浸泡在一个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氛围中。第三,要根据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结合专业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创新。

3.2 狭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狭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虽然是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部份,但它的实现途径却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与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不同,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更需要从学科体系的角度进行设计。即首先要突出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科学性和相关的学科规范。因此,进行设计的一般应为该领域的专家而非学校领导。而其教育成效也是按课程或学科的标准进行评估,与学生的专业无关。第二,应成立具备一定的创新相P知识背景的教学、科研专家团队来推进这一工作。也即按照学科发展的需要实现从业者的专业化,专家化,而不是全员参与。第三,建立面向学生的选拔机制,使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获得这样的培养机会。如果是课程,可以进行课前测试或进行师生的双向选择。如果是开设专业,则可以借助相关的招生规则进行。第四,鼓励学生与所学专业相关结合,运用所学到的一般创新方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进行创新实践;也支持学生进入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创新实践。

4 结 论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密切相关,但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特定的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还需要不断努力。首先,需要提高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性,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做到事前有规划,事中有规范,事后有评估,定期有反馈调整。第二,应确保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对独立性,在师资、学时等方面予以保障。有学者提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应该渗透到教学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能将其独立出来进行特殊教育。”[4]这显然是不利于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片面的观点。第三,要做好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通过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推进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热情,从而为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对象。通过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推进为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技术支撑,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现实创新能力,发挥示范效应,从而鼓舞更多的学生关注或参与到创新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焦 烈,王尧.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2):46-49.

[2]徐小洲,叶映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与生成转化机制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70-74.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创新思维能力;

高职教育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对社会和市场文化提升与道德建设起着重大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高职院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前沿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际能力培养,从而扼杀了学生的探索精神,限制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则突出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更新观念,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领路人

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依靠教育,除了专业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思政教育也要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上下大力气。因此,思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求教育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打破旧的传统习惯、观念和做法;要解放思想,对现有教学方式持有批判性,能够随机应变地进行创新性教学。只有在思维主导上有创新的意识,才能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释放创新的激情、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逐步强化创新意识和形成创新品格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分不开的

(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行为动机是行为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首要任务。思政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利用古今中外创新人才的典型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动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主动思考,追求创新。

(二)在实践中强化创新意识

创新认识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新实践活动相联系的。因此,在高职教学实践中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机会,例如:组织参加科技报告会、科技发明讨论会、科技创新节、小发明(小创造)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从而树立自觉的创新意识。

(三)培养积极的创新品格

创新虽然并不神秘,只要认真去做,任何人都能有所创新,但是,也决非轻而易举。对创新者而言,除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经验积累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应具备的基本因素外,还必须具有非凡的勇气、毅力、决心、信心和意志,才能排除万难,有所创新。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意培养学生具有进取、顽强、坚韧、自信等积极的个性心理素质,而摒弃保守、动摇、自负、自卑等消极的个性心理素质。

三、强化思政工作在实践的作用,提升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思政教育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地科学训练和培养,能使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通过思政教育,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聪明才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关键是教师要有教育机智,即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及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一名平等参与者并态度和蔼地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才能,鼓励他们展开思维的翅膀在信任的气氛中自由地发表见解;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并以真诚的言语、宽容的态度、满意的微笑和适度的幽默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在赞许和鼓励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发散思维能力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熟悉并初步具备创新思维品质和养成发散思维能力。

首先,注重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创新思维具有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和流畅性等特点。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受固有意识约束,善于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及时修正错误,能在多种方案中,寻求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能在别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中,敏感地发现并快捷地提出问题,经冷静思考和分析,迅速意识到问题的性质、意义及解决这一问题的要害;培养学生深入思考,不被表象、假象所迷惑,能透彻地洞察事物,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培养学生辩证地思考,不仅善于实事求是地判断是非,也要善于比较,大胆质疑,并提出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迷信权威,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鲜明的个性和创见;培养学生迅速地进行思维,能在较短时间内闪现或表达较多的概念,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案。

其次,重视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性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散,不受现有的方式、方法、规则等约束,并从辐射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寻求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核心,发散性思维过程需要张扬知识,发挥想象,追求思维的大跨度和广阔性。通过联想、求异、逆向、侧向等思维方法的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拓宽思维领域,调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开放性地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设想、途径和方案;使学生善于调动知识储备,灵活转换视角,跳出常规思路,敢于质疑,寻求新的与众不同的认识、理解、意识和观念,开辟新领域,发现新问题,以实现对已有认识和结论的超越。

四、勤学善思,广博的学识是创新的源泉

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人,他的知识越丰富、知识面越宽,则创新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因此,注重学生多方面知识的积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对新知识、新观念、新领域主动探索的习惯,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

另外,思政教育在要求学生对所学文化知识吸收、记忆、理解和运用的同时,更要强化学生的哲学思维培养,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正确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思政教师应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以丰富多彩和形象具体的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了解世界、探索未来。

参考文献:

[1]徐春艳.全球化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第4篇

初中思想政治;创新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081-01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适应21 世纪挑战的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也是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品质,它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的特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不在于知识的传递, 而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 形成创新的能力。教育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担当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此,我国制定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方针,提出了面向21 世纪教育的目标: 通过改革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变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处于核心的地位。

2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2.1唤起学生力创新欲望

初中生,认知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思想也容易被管束。对于思想政治正是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向导,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有效的进行引导,给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不断的给予学生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卸下思想上的分担,充分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进行"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授课时,面对的基本都是未成年人,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发表言论,认为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大人及社会和朋友的尊重,让学生各抒己见,掌握学生的想法,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循循善诱。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时常的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换位思考,在情境中学会知识的应用和探索,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而且,还唤起了学生在学习政治时的创新欲望。

2.2利用教材资料,调动学习热情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是教程和学程的统一,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它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的一致性。它不仅满足着教师创新性地教的需要,而且更适应着学生求新探奇的特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那么,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功能。那就需要借助教材资料,通过知识传递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最终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新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为达到这一目的提供了依据。

2.3创设学习情境,实施课堂激励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的教学。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教师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制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条件和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通过具体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的情感,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把激起的强烈情感投入教学活动,进而刺激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培养其创新能力。

2.4巧妙设疑引思,加强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可以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一一甩纽新。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的学生"每事问",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促成的,倒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进的。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都出自于为什么?-壶盖为什么会跳?苹果为什么会落下?可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要老师提出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教师随着教学的进程,不断设疑,促使学生去思考、去寻找解答。如在讲奴隶社会时,提出:在阶级社会里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为什么?又如在讲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时,就有学生提出: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势,但在现实中,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却高于社会主义,为什么?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能使学生学会设疑、质疑,进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5提倡打破常规,训练逆向思维

逆向意味着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新的途径发现科学真谛。逆向,需要独立思考,关键善于另辟蹊径:逆向,还要改变正常的思维程序,遇事不防倒过来想一想,从结果上寻找原因。在介绍观察某事物时,教师可以从反面提出问题。在阐述某一原理时,允许并欢迎学生提出相反的意见。讨论时要引导双方都发表意见,即使达不成统一认识也不强求,因为它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例如初三年级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时,出示了一幅"宫殿与茅舍"的对比图,借以说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可是有的学生说:"今天的工人不住茅舍"。我问:"今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确实不住茅舍,那他们住什么,资本家又住什么呢?"待学生讨论后我又问:"工人住进了公窝,是否就成了国家的主人呢?"经过深入讨论,学生认同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受雇佣,受剥削的地位。"

总之,在当今教学模式中,针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推动创新教育的深入发展,为祖国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第5篇

一、在理论上,对相关的各种概念作出正确的阐述和定义,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运用这些概念,是中学历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当前,围绕着“创新”和“创造”,在历史教学中形成了许多概念、名词,人们用的较多的,如“历史创新教育”、“历史创造能力”、“历史创新意识”、“历史创新精神”、“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等等。然而,由于在实践中人们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有许多模糊的地方,在贯彻落实的时候,也就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过头的现象。其集中表现为,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历史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在历史教学的多项目标中,过分强调所谓“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将“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整个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方向和“唯一”目标的气氛越来越浓。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能否科学地认识“创新”、“创造”问题,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概念 对当前的历史教学改革来说,意义重大。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出现的诸多有关“创新”、“创造”的概念,无论其具体文字表述有何不同,但在各自的涵义中,首先具有明显的共性,即无一例外地都含有“创”的意思。对“创”的含义,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明确的认识。在中国的古籍中,对‘创’就有明确的解释。班固的《汉书·叙传下》中有“叔孙奉常,与时抑扬,税介免胄,礼仪是创”之句。唐代的颜师古对该句中的“创”字专门作注:“创,始造也”。在这里,“创”带有开始、初次、前所未有过的意思。在上述提到的概念中 ,大都含有“创”字,因此,其相互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就都具有了相通之处,因而其联系也就非常紧密。

然而,在这些概念的涵义中,除了共性外,还有其各自的特殊性。产生这种特殊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每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般都具有各自的一定的规定性;各种概念对问题阐述的层次、角度、侧重有所不同。如,“创新教育”的概念,就一般意义说,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教育的模式,它的内涵和外延中包括教育理念,即人们对教育的一种认识;还包括对与这种认识相应的教育过程的具体设计和实施(当前,人们对教育模式的理解认识有异,笔者的观点如此。但对教育模式的阐述当是另一话题)。而“创造能力”、“创新思维”或“创造性思维”、“创新的意识”、“创新思维习惯”等概念一般是指一种教育模式、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局部问题或内容,而其所表达的意思和内容侧重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创造能力”强调的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一种才干,即人们运用各种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 “产品”的能力。“创新思维”或“创造性恩维”是指人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创新的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则分别侧重各种创新活动的自觉性和创新思维活动中自觉行为的养成,等等。但是,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往往将这些概念简单地混淆使用。

我们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造能力”,首先应该规范各种有关“创新”、“创造”概念的表述,并对这些概念本身进行科学的定义。这是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造能力”的必备前提和重要条件。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势必会使当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教育新思想的工作,缺乏应有的扎实基础,这样不仅可能,会导致本来是一种很好或很有价值的历史教改思路或设计,在实践中无法实现,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会对历史基础教育科学体系的建设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历史教学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 处于落后的尴尬位置,更得不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整个学校历史基础教育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将成为一句空话。

二、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有明显阶段性的漫长过程。这一目标只能通过终身教育最终实现。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造能力”培养目标的确定,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能力”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笔者认为,由于在理论上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目前,我们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将其放到过高的失当位置上的倾向,而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真正加强反而会削弱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创造能力本身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发展之间的一些问题进行必要的探讨。

创造能力是人类所特有的。简单说,它是个体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外化,是以心理活动过程为依托的一种行为表现。就个体人的创造能力来说,其所必备的心理因素或者说素质,是通过先天遗传得来的;而这种心理活动的不断外化,即其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表现,则是后天的事情。因而,人的创造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且具有很明显的层次性,即这一发展过程是由低向高,可分成若干阶段的。特殊情况除外,一般来说,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发展程度和阶段,要受到这个人自身整体发展的程度和阶段的制约,而不能超越。在儿童阶段,人的创造能力正处于形成时期,从整体上说,其创造能力本身的水平还很低,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儿童的创造能力又不是一成不变,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始终不间断地由低向高、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着。因此,在这个时期,儿童“创造能力”的核心是什么,应该成为我们认真思索和科学论证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从一个人“创造能力”的整个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儿童是否具备必要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是其成人后能否形成较高水平创造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儿童阶段,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 ,应是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当然,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与创造能力之间,没有一条界限明显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很多情况下,它们相互融合,但同时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差异 ,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回事。可是,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有许多提法和做法,却忽视了创造能力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上述层次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过于笼统地使用“创造能力”这一概念,从而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造成了一个误区,即,脱离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和中学生自身发展水平与规律的要求和制约,过分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由于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漫长的过程,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就成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要在教育工作中具体落实和完成好这项任务,就必须真正实现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的思想从提出发展到今天,已为越来越多的各国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终身教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阶段及各类教育不再是各自孤立,各行其事。同时教育的各项目标,都随之被分解成若干层次、若干段。具体到教育实践中,每个阶段的教育都要落实相应的教育目标,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不能相互随意超越和替代。培养创造能力亦是如此。

在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的目标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主要使命是培养未来的成人,即,使儿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因此,对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目标的认定和落实应与儿童的创造能力所处的阶段与水平相一致,即侧重于儿重创新的意识培养和有效地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笔者认为,在这个阶段的教育中,不加区别地过高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反而会适得其反。1999年6月 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但这一要求在基础教育中不能简单照搬。我们应该根据《决定》这一要求的精神 ,与高等教育的这一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的角度出发,具体研究、制定基础教育的这方面目标,使其能够为真正落实高等教育这一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到历史科目的教学中,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目标,从实质上说,是按照未来国家公民的规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按照历史学家的规格,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工作者。因此,怎样从终身教育的角度落实上述思想,还有待于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进行科学、深入的思考和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三、在历史教学中,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不能孤立进行;它与历史教育各项目标的落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改革中学历史教育,是有效培养中学生历史创强的意识和历史创新思维习惯的关键所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具体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呢?由于目前一般都把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归属于能力的范畴,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教学目标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

首先,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包含着一定的能力成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它与其他各项能力一起,共同构成了历史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的内容;同时,历史教学中的各项具体能力培养里,又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例如,记忆力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能力之一。但是,历史的记忆力是以对所记内容的理解为前提条件的,离开了对内容理解的记忆,对历史学习而言,没有多大的意义,而对历史内容的理解本身,就应该包含着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再如 ,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又一重要能力。如果采用一般思维的智力品质分类方法的话,完整意义上的历史思维可以划分为历史再现性思维和历史创造性思维。因此,在中学生的历史思维发展中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应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其次,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与历史知识相互依存。大量的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证明,创造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已知的知识和信息为前提条件的。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发明家、大科学家之所以能够有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是与其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经验分不开的。离开了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就没有发明和创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历史“一度性”的特点所决定,在史学研究中,任何一种接近科学的结论的得出,都是以充足而翔实的史料作为前提条件的;而史家对许多历史问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则往往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依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必要的历史知识和材料。但是,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仍然大量存在着用采取忽视和削弱历史知识教学的方式,去培养所谓的“历史创造能力”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教学中,一味地强调调动学生 “思维”;设计大量超越学生水平、难度很大、脱离基础教育目标要求(非常专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却不给或不可能给学生提供解决这些问题所必须的知识和材料。这种做法,违背了创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因而也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历史创造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