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务安全管理规则

工务安全管理规则

工务安全管理规则

工务安全管理规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海恩法则;机务保障;安全

中图分类号:TH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026-02

0引言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不仅仅可以用于机务保障安全管理中的事故的发现和预防,还可以运用到飞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以及分析存在行过程中潜在的各种问题。

1海恩法则与机务保障工作安全管理的联系

机务维修系统是一个“人—机—环境”交联的复杂系统,机务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做到科学维修,依法维修,精心维修。机务人员的工作要在科学组织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装备管理法规和各种操作规程、安全规定、技术标准等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严格规范和约束管理活动。在机务保障安全管理过程中,海恩法则强调以下两点。

1.1 事故的发生是量变的积累的结果航空装备都是有寿命的,尤其在一些大龄飞机上通常会出现如下问题,由于线路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老化现象;飞行小时数的增加,机件都会出现磨损;长时间承受交变弯矩的拉杆拉杆会产生变形;日常机务维护不方便的地方,机件就会产生腐蚀;长时间工作在沙尘天气的环境下,油滤会慢慢出现堵塞现象;长时间日晒的积累,玻璃慢慢出现银纹,密封橡胶老化等等。这些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时间量变的积累。量变的最终结果就会导致质变,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这就是根据直升机故障的浴盆曲线规律,得到的老龄直升机故障频发的原因。现在提出的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就是基于这一点的,可靠性的定义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指产品在多长时间内可以无故障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其功能。因此,严格机件的寿命管理,保证机件在规定寿命内完成规定工作的能力,就能有效防治量变趋于质变的危险。

1.2 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现代管理学认为:人是管理系统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组具有创造性的要素。再好的制度都是靠人来执行的,机务保障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人,保障人员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

在航空维修的全过程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航空维修人员的技术状况、维修作风,工作责任心对维修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人为差错为例,据统计,1983年至1987年间,共发生人为差错数千起。其中较重大事故数百起,平均每6起就导致一起事故征候和地面事故,每500起就造成一起等级事故[1]。人为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和维修人员自身素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求:

一要求各类航空维修人员要具有与本职工作和装备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业务水平和高度的政治责任心,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熟练的操作技能和高度的政治责任心,是保证飞行及地面安全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要求航空维修工程人员不仅有高的维修技术,而且要重视维修思想作风建设。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大力提倡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认真负责。

三要求工作迅速准确,密切协作。兵贵神速,尤其是航空兵速度快、机动性强,这就要求维护工作要迅速准确。为了能迅速准确地进行工作,维护人员之间的密切协作是十分重要的。各专业人员之间互相配合的好,工作进度快,效率高、安全得到了保证,配合不好,则不仅进度慢,效率低,还可能造成人为事故。

2事故征兆的表现

机务保障工作是有规律的,机械日,预先机务准备,飞行实施,定期检查等机务保障工作构成了一架直升机的全系统、全寿命的管理过程。这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与机务人员的工作表现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机务保障出现安全事故,都能从机务保障工作的日常管理中发现这些征兆,现总结这些事故征兆主要表现形式为:

2.1 在日常维护工作过程中,机务人员是否有违反条例规定的现象为使维修一线管理达到管理职责制度化,组织指挥程序化,现场秩序规范化,陆航部制定了《航空工程条例》、《航空一线维修管理细则》来提高航空维修保障能力。这些规章制度是凝结了无数老一辈机务工作者的经验,甚至里面包含了很多航空事故的血的教训。在日常维护管理过程中,如果可以经常发现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长久以来会对安全工作造成危害的,这时航空一线的管理工作者应该考虑加强反面事例的教育,甚至可以通过奖惩的手段来规范外场维护工作的正规化秩序。

2.2 在航材紧缺,飞行任务重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将就凑合的情况直升机长时间的飞行,量变的磨损不可避免,甚至螺帽,螺杆的频繁拆卸也难免存在滑丝的现象,而这些小件有时因为航材备件的紧缺而难以得到更换,由行任务重,直升机还得参加任务飞行,这样难免就会存在磨损件,故障件继续在直升机上工作的现象,更有甚者采用更加不合适的保险丝将就凑合,这些都是人为造成的隐患,需要航空一线管理工作者加强这方面的监督。

2.3 机务基层管理上,是否存在机械师任用上的不当机械师是地勤机组的负责人,对直升机的完好和放飞负责,是一线机务维护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直升机第一手工作质量的保证者。如果机械师素质水平不高,维护能力、经验不够,对待机务工作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直升机的完好就存在隐患。因此,严格机械师的放单程序,加强对机械师的业务教育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对机务保障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4 人力资源管理上,是否存在机务人员士气低落现象如果机务人员士气低落,要么说明机务人员对自己在部队的发展前景堪忧,要么说明部队的工作环境出现了不利于机务人员工作的因素[2]。这时航空一线管理工作者要排除干扰因素,同时做好机务人员的思想工作,让机务人员对机务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标准,时时对机务工作充满热情。

3安全管理步骤

“海恩法则”对于机务工作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机务安全保障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机务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具体来说,总结利用海恩法则进行机务保障安全管理分为六步:

第一步任何机务工作的过程都要进行程序化,这样使整个工作过程都可以进行考量,这是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

第二步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让他们认识到保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

第三步根据机务工作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机务人员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

第四步在每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兆。

第五步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的排除。

第六步在机务工作过程中,即使有一些小事故发生,可能是避免不了或者经常发生,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及时排除。机械师即使不能排除,也应该向上级领导报告,以便找出这些小事故的隐患,及时排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安全管理启示

如果机务人员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感知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机务安全工作也就有了保障。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在机务安全工作中要做到预防为主,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一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机务工作内容,而且熟悉机务工作过程的每一步骤以及细节,特别是对机务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工作前搞得清清楚楚。

二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是针对安全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加强预想预防,制定各种安全预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时惊慌错乱,不知所措。

三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安全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四要鉴以前车,不要孤行己见。要吸取别人、兄弟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本人安全工作的借鉴。传达安全事故通报,进行安全整顿时,要把重点放在查找事故苗头、事故征兆及其原因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五要举一反三,不要固步自封。对于本人、本单位安全事故上的事例,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事例,只要具有典型性,就可以举一反三,推此及彼,进行深刻分析和生动教育,以求安全工作的提高和进步。绝不可以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六要亡羊补牢,不要一错再错。发生了安全事故,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就是要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绝不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听之任之,以免错上加错。

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忧患在先,安全需要积极抓,而不是消极保,安全隐患只能主动消灭,不会自然消灭,增强忧患意识,在安全的时候抓安全,要常主动揭短,常小题大做,常“对号入座”常见微知著,常清醒头脑,始终把每一个细节,放到飞行安全的工作大局去审视,看到细节对大局的影响,看清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让“外场无小事,安全管理无小事”成为机务保障安全管理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工务安全管理规则范文第2篇

为加强和规范农村供水管理,充分发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效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政府监管、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用水户参与”的原则,明确市、镇、村三级在农村供水管理中的工作职责,健全管理机制,实行规范运行,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二、权属管理(一)明确所有权。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确定所有权。由财政资金投资建设所形成的资产,其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可委托有关乡镇实施属地管理;由集体投资建设所形成的资产,其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由个人(企业)投资建设所形成的资产,其所有权归投资者所有;由财政资金、集体、个人(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所形成的资产,其所有权由国家、集体、个人(企业)共同所有。

(二)搞活经营权。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供水管理机制,组建乡镇供水服务公司,实行企业管理、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接受市水务部门的行业管理和相关部门的专业管理。

三、供水管理乡镇政府是本辖区农村供水管理的责任主体,乡镇供水服务公司在乡镇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增压站或计量总表以下的供水服务、管网维修、水费收缴、用户发展等工作,也可以村聘用水工参与本村水费收取、信息咨询等管理工作。水务部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和服务体系的指导和监督,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监测和取水许可,提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设置、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划定意见,组织编制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建立信息报送和快速反应机制;住建部门负责区域水厂的规划实施和建设、运行管理;区域水厂负责生产经营以及供水主管网和增压泵站的管理、运营和维护;卫生部门负责出厂水质、管网末梢水质的监测和检测;环保部门负责水源地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物价部门负责水价的核定和监管。

四、运行管理(一)区域水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符合规定标准安全可靠的水源地;二是符合行业规范的制水工艺;三是供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或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省建设厅关于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若干意见的通知》所规定的标准;四是已取得取水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五是从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六是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七是建立出厂水、管网水、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化验制度;八是应当按照规定的供水水压标准,保持不间断供水或者按照供水合同分时段供水;九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用水乡镇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镇到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工并通过市验收合格,同时村内支管网、入户装表计量等全面完成改造;二是完成原有小水厂的处置;三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乡镇供水服务公司;四是水费收缴保证机制落实到位。

(三)用水乡镇具备上述条件时,由乡镇供水服务公司与区域水厂签订供水合同,乡镇政府向市政府提出书面请示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五、水价管理(一)水价核定。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供水价格。生活用水价格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非生活用水价格按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确定。区域供水到户水价,实行“一厂一价、同网同价”。出厂水价、与乡镇的结算水价以及到户水价由供水企业提出书面申请,物价部门按法定程序核定后报市政府备案。

(二)计量收费。供水管道进户处安装合格的计量设施,实行用水计量和计量收费。凡供水到村总表的,乡镇供水服务公司可与村民委员会合同约定最小供水规模;村总表与各户水表之间的损耗部分按抄见水量比例分摊,可通过村民代表“一事一议”方式确定。

(三)优惠政策。农村五保户每月减免2吨用水费用,低保户每月减免1吨用水费用,按收费时段结算,超出部分按实收取。相关费用由乡镇在农村供水收益中支出,无收益的由乡镇财政承担。

工务安全管理规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施工船舶 监管难点 对策

1.前言

珠三角处于水网地带,桥梁施工等水工作业较多,施工船舶在水工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事部门把水上水下施工水域作为监管重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定期开展各类专项检查行动,及时制止各类违章、违法行为。但从监管效果来看,水工作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各地也陆续发生了数起施工船舶的安全事故,施工船舶的安全监管已成为现阶段海事监管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基层中从事海事综合执法工作,遇到施工船舶在海事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难点,下面浅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2.施工船舶状况总体介绍

施工船舶根据功能不同大致分为工程船和非工程船。工程船舶包括起吊船、打桩船、铺排船、疏浚船、挖泥船、吸砂船、打捞船、地质勘查船等,非工程船主要是为施工作业服务的拖轮、运料船、交通船等施工辅助船。部分工程船舶是按照施工要求专门设计建造的;而相当数量的工程船则是根据不同项目施工作业的需求临时改装而成的,不同船舶其设备配置相差甚远。

目前,水上施工单位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减少支出,出现了一些低质量船、低素质员工乃至无一技之长的民工上船工作。甚至租用渔船、“三无”船舶等不符合要求的施工船舶参与施工作业并不罕见。施工船舶船况差或船舶不适航、船员不适任、事故隐患多的问题比较突出。

3.施工船舶在海事监管中存在问题

3.1施工船舶海事监管法律法规

现有的海事法律、法规无法为施工船舶的管理提供较有效的依据,施工船舶在管理上存在许多盲区。目前管理主要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等为数不多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主要适用于主流的运输船舶,对施工船舶管理未能提出较明确的要求,造成在实际操作上存在一些难度,甚至《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施工船的技术检验标准要求也不是很明确,“施工船舶”的概念及其适用的法律、法规非常模糊,对施工船舶的管理无法找出专门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海事安检人员在实施检查中只能将施工船完全按运输船管理标准进行检查,从理性上讲对现有部分施工船和船员要求标准存在偏高现象。在现实中,从运营区域、水深条件要求、经营形式和效益来看,各类船艇则又不同,在特定水域确实需要这部分船舶参与施工,这就造成了海事机构在实际监管工作存在着盲点,亟待对水上施工船舶检验技术规则的尽快出台。

3.2施工船舶经营管理

由于《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不适用与工程船舶,工程船舶无强制采用公司经营管理,为了节约开支,很多个体施工船舶采取自己经营,而未采用委托经营或其它形式的公司管理,造成施工船舶在安全管理方面往往跟不上。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个体管理的船舶未能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船舶设备缺乏保养,操作规程缺失,船舶管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3.3施工船舶配员

工程船舶有机动船和非机动船。对机动船舶应按其持有《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进行配员,但非机动船不适用于《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非机动工程船配员没有法规规定。对机动工程船和非机动工程船作业时需要操纵相应的特种机械,配员上不但要满足其安全生产要求,同时配员也不能超过该船救生设备配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七条和第八条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在施工船舶工作的人员必须是持证的船员。目前部分工程船舶除了聘用持证船员外,还存在一些未持船员证的工作人员,从事操作工程机械等工作,是一种违规行为,给水上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4工程船检验

3.4.1工程船检验技术规范较缺乏

工程船舶作为船舶除了要按船舶要求进行检验外,对于其配有特种设备也需要进行检验。目前法规方面存在盲区,只有《起动设备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等不多对起动设备进行检验的规则,但涉及到打桩设备,挖泥设备等相关特种设备检验技术标准缺乏。另根据现有的《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要求,非机动船的防火要求不高,但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大型非机动工程船的船用发电机组功率很大,有的甚至已达几千瓦,相应燃料油的储存量也大,但防火检验规则要求又不高,部份船舶使用防火分隔标准较低,船舶发生火灾危险性大大的增加,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

3.4.2工程船检验工程机械检验

根据《起动设备法定检验技术规则》要求需对起重设备进行检验,但在现场检查中,发现部份工程船证书中未涉及到对工程设备检验,也未见有船检机构签发的《起动设备检验与实验证明簿》等相关证书。

3.4.3工程船舶私增设备未经检验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船舶为了满足工程施工的特殊需要,往往随意在船上增设设备,如起吊设备、发电设备、空压机组、发电机所需的外置油箱等,增设的设备既没有经相关的船检部门检验,安装要求也满足不了船舶检验有关法规的规定,对船上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十分不利,对船舶航行、作业安全及防污染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3.5工程船舶使用年限

根据《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对运输船舶规定了强制报废年限,但工程船舶不属于运输船舶,未列入在强制报废的范围内,故出现了很多老旧工程船舶继续从事施工作业和航行,给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污染工作来了很大安全隐患。 3.6施工船舶污染

施工船舶由于长期在固定水域从事施工作业,按规定船舶需设置存储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专用设备,并定期送岸处理,在现场检查中,部份施工船舶未设置该设备。船舶往往为了贪图方便,节约费用,违规私自排放。

3.7施工船签证

海事机构为了能及时掌握船舶进出港和在港内作业情况,要求船舶进行签证。对于在固定水域从事航行与作业的工程船舶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2007年)第十五条(一)项规定,申请短期定期签证。施工船舶签证时,海事部门需核查施工水域,是否有海事部门批准《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减少船舶违规施工作业。

3.8工程船的船舶港务费

目前船舶港务费征收是以船舶净吨和船舶马力两种为计费单位。但对特种类型船舶征收船舶港务费缺乏法律、法规依据,虽然1992年财政部、国家计委对船舶港务费征收作了规定,批准了水上安全监督船舶港务费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但对船舶港务费的征收范围及免征条件等情况没有明确规定,至今也没有制定过船舶港务费征收相关实施细则。具体选择净吨还是马力作为计费单位,应看其船舶功能的实质。一般来说,船舶取得营业收入是以船舶吨位为计算的,如货船,普通客船,油船及化学品船等,通常在船舶港务费收费的计费单位确定为净吨;船舶取得营业收入以马力大小来计算的船舶,如拖轮、各种工程船、挖砂船等,通常在船舶港务费收费的计费单位确定为马力。

4.施工船舶监管措施和建议

为了减少事故发生,防止船舶污染水域,建议在对施工船舶监管上结合辖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1)船检机构对工程船舶法定检验技术标准加以完善,制订相应检验技术规范,给监管人员提供法规支撑。

(2)船检部门要把好施工船舶检验关,按照相关检验技术规范从严把关,从源头上把好船舶质量关。

(3)监管人员要熟悉和掌握相关水上的法律法规,才能对施工船舶做到有效监管,依法监管。

(4)监管人员应强化对施工船舶的安全检查,减少低标准施工船舶从事施工作业和航行。

(5)海事部门同施工作业单位建立联系制度,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要求施工单位所使用施工船舶要证书齐全,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同时海事部门要对水上施工项目的施工船舶建立船舶档案台帐,加强监管。

(6)海事部门加强服务。定期召开辖区水上施工单位安全会议,及时通报辖区安全形势,督促各单位要加强施工船舶安全管理;把危险天气、洪水等信息的服务及时传达,提醒施工船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减少事故发生。

5.结束语

确保施工船舶航行作业安全,单靠海事一家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船检、海事、施工单位、船公司、船员等各方努力,共同把好安全生产安全关,才能使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

工务安全管理规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资金安全;原则;框架;策略;机制

在资金规模增长、资金系统结构复杂、覆盖范围扩大等情况下,资金的安全成为资金管理者关注和考虑的首要问题。资金安全依赖于许多因素,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得绝对安全的资金系统无法存在,但设计良好的安全系统架构将实现安全堡垒的作用,可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全面保障资金的安全。

一、资金安全建设原则

一个所谓的资金安全系统实际上应该是“使入侵者花费不可接受的成本和风险才能闯入”的系统,它与资金的规模、结构、应用业务的程序、功能和实现方式密切相关。一个好的安全设计应该结合现有资金和业务的特点,充分考虑发展的需求。资金安全系统应根据企业的总体规划,有关建设原则和技术规范,做出资金安全系统总体设计规划,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解决资金的主要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能。一方面,总体规划可以全面分析资金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指导安全工程的一次性或分步实施;另一方面,结合安全总体规划,考虑资金系统发展的需求,能使人们的安全投入不会因为系统、资金和业务的发展而不适应,造成投资浪费。资金安全系统应包括资金的筹集、存储和使用等各个方面。

(一)完整性原则

资金安全建设必需保证整个防御系统的完整性。一个较好的安全措施往往是多种方法适当综合的应用结果。单一的安全措施对安全问题的发现、处理、控制等能力各有优劣,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需要不同安全措施之间的安全互补,通过这种对照、比较,可以提高系统对安全事件响应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动态性原则

威胁攻击技术的发展,使资金安全变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静止不变的安全机制根本无法适应资金安全的需要。所选用的安全措施必须及时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适时进行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换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三)专业性原则

攻击技术和防御技术是资金安全的一对矛盾体,两种技术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对系统的安全提出了挑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同时掌握了这两种技术才能对系统的安全有全面的认识,才能提供有效的安全技术及服务,这就需要资金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要拥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并能长期的进行技术研究、积累。

(四)可控性原则

安全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有很好的可控性,而这一点也是安全的核心,这就要求安全措施本身具有安全性和针对性。换言之,一项不易控制的技术或措施,其本身就是不安全的。

(五)可操作性原则

安全措施要由人来完成,如果措施过于复杂,对人的要求过高,一般人员难以胜任,有可能降低系统的安全性。

二、常见的资金安全隐患

常见的资金安全隐患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包含了资金以及资金数据在物理介质中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因此,要采取措施提高介质的安全级别。如许多企业在财务办公场所和重要物质的存放地安装较高级别的防火防盗设备,在办公自动化和网络支付条件下,不断升级计算机加密软件等。

2.“黑客”入侵。资金“黑客”一直处心积虑地找寻资金管理系统的漏洞,伺机攻击,一旦成功,将带来巨大的损失。这里的“黑客”是相对资金系统而言,可以来自企业的外部和内部。“黑客”行为非法,采用自外向里的侵犯路径,目的为占用企业合法资金。比如,外来人员的抢、盗、骗行为,内部人员挪用公款、截留收入,套取现金、变卖设备等行为。

3.资金“泄漏”。各类资金连接的项目众多、关系纵横交错,结成庞大的资金关系网本身难免安全薄弱环节,有可能造成资金自内向外的“泄漏”,游离到安全系统之外。这实质上是资金安全系统本身的隐患,包括设计隐患、建设隐患、使用隐患。如有些单位的资金审批制度不健全,一些重大投资项目也由一人说了算,最后导致投资失败,资金外流,损失重大。有些单位预算项目与实际执行的项目不衔接,不按规定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也会使得管理混乱,为懈怠、渎职、腐败等提供方便。

三、资金安全框架

资金安全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资金安全保证系统、资金安全监察系统、资金安全评价系统。

1.资金安全保证系统,是保证资金可靠完成企业各项任务的系统工程。对资金的安全负有具体的实施、完成职责。系统内容包括: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决策、指挥工作;各岗位的职责:相应的规章制度;物理环境安全;尽可能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可靠地进行资金及其相关信息的管理;保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适时组织安全检查;制订、落实反事故措施等。

2.资金安全监察系统,是监督、监察安全保证系统在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法规及规章制度,是否保证了资金过程的安全可靠的独立系统,对资金安全负有监督、监察的职责。系统内容包括:深入工作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整改;监督、检查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审批工作;参加事故调查,提出处理和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及时进行事故通报;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3.资金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安全评价是以实现资金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的最优方案,系统地从计划、渠道、应用、维护等全过程进行观测,建立以量化指标为主的评价指标系统,设定合理的“警戒线”,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资金安全的保证、监察、评价虽然是在同一领导、同一决策、同一指导方针下为资金的安全开展的工作,但在各项工作上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侧重面。所以,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否则将会造成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状况。

四、资金安全策略

在整体框架内,遵循资金安全建设原则,在实施时采用如下策略:

1.使用不同等级的安全措施进行集成,在不同的资金环境使用与之相应等级的安全措施,普通资金与重要资金要分别管理,如对职工借款和对在建工程的预付款,安全等级就不同,采用的审批程序等管理措施也不同。

2.采用有效的预警方案,及时提供必要的安全响应和提示,最大程度的保护企业资金安全,如对应收账款余额设定“警戒线”。

3.采用可分级、分布、集中管理并可进行互动的管理控制模式。由于资金和系统的复杂性,对其管理控制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不仅要进行集中、分布的管理控制,还要采用能够进行分级的管理控制以适应大规模资金的需要,同时不同类型资金之间应能够进行有效的互动,以提高系统的防御能力。在分级核算、管理的企业和一些分权管理的大型公司,这项策略尤为重要。

4.在选择安全措施时需要保证符合相应的法规,尤其是相关的资金安全标准。如制订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办法,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国有资金的管理法规、以及内部控制规范等财经法规的规定。

5.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企业资金管理越来越依靠计算机系统,但在承担安全保证任务上,即便是最好的、最值得信赖的计算机系统,也不能完全取代人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完备的安全组织和管理制度。对涉及资金及其数据的人员,要在任职条件、聘用程序、专业胜任能力的保持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尤其是要明确在企业资金活动中每个人的职责,并保证每个人的权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监督和约束。

五、资金安全管理机制

资金系统的安全管理主要基于三个原则:

1.多人负责原则。每项与资金安全有关的活动都必须有两人或多人参与,对重大资金活动,必须有一个权责明晰的决策群体负责。

2.任期有限原则。一般地讲,任何人最好不要长期担任与资金安全有关的职务,以免误认为这个职务是专有的或永久性的。所以除了会计人员轮岗制度,还应制定相关决策层人员的轮换制度。

3.职责分离原则。在资金处理系统工作的人员不要参与职责以外、与安全有关的事情。如出纳人员不应参与采购、投资等资金应用的决策、运作,这也是内部控制中职务不相容原则的细化。

资金系统的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管理原则和该系统处理数据的保密性,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或采用相应规范,其具体工作是:(I)确定各类资金的安全等级及安全管理的范围。(2)制订相应的出入管理制度。对安全等级要求较高的系统,要实行分区控制,限制工作人员出入与自己工作无关的区域。如非出纳人员不得擅自接触保险箱。(3)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要根据职责分离和多人负责的原则,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自己的管辖范围。如验收、登记设备时的程序要求。(4)制订完备的资金安全系统检查维护制度。对检查维护的内容和维护前后的情况要详细记录,如发现资金异动,要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或解决的办法。(5)制订应急措施。要制订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尽快恢复的应急措施,使损失减至最小。如制定丢失票据时的处理办法。(6)建立人员雇用和解聘制度,对工作调动和离职人员要及时调整相应的授权。(7)加强对资金用户的培训,只有当员工对资金安全性都有了深入了解后,才能真正降低资金系统的安全风险。所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财会知识的宣传,是创建资金安全环境的重要举措。

总之,设计资金安全框架,制定资金安全策略、建立资金安全管理机制,只是实施资金安全系统的第一步,只有当各级组织机构都能严格执行资金安全的各项规定,认真维护各自负责的分系统的资金安全,才能保证资金的整体安全。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希金斯.财务管理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工务安全管理规则范文第5篇

一、行政办行政管理实施和目标考核情况

一是做好了ISO9001:2000贯标工作。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了《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规程》、《机关政务管理工作规程》并积极组织实施。

二是严格执行机关管理制度,坚持原则,确保了相关制度的落实。认真执行上班签到制度、清洁卫生检查制度、财产物资采购制度、公产公物领用管理制度、来人来客接待制度、公车派用制度等,执行制度中,坚持原则,敢于逗硬,不分亲疏,促进了职工遵守制度的自觉性,促进了管理制度的落实。

三是认真做好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保密、和“平安射洪”创建工作,维护了地税机关稳定。

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安全检查和管理,多次召开办公室成员、门卫、电工参加的确保地税办公大楼及宿舍安全工作及小区安全的会议,做到警钟长鸣。督促基层所做好车辆、票证等安全管理工作,节日期间将基层所的车辆统一收回,确保了人车安全。机关现金、印章保管良好;严格值班制度,凡法定节假日均坚持亲自安排值班并检查值班到位情况;加强消防管理,无一次火警发生;加强了保密工作,认真执行保密制度,无失密事件发生;认真开展“平安射洪”创建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制,健全了平安建设工作保障机制,积极开展了平安创建活动宣传工作;做好了调研工作,地税机关接待室已接受人民群众来信来访13件(批)次,全部办结,办结率达100%。

四是做好了综合协调工作,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加强与电台、电视台的协调配合,确保地税工作情况及时向社会报道,确保了地税工作中的重要通知、政策法规及时向全县传达;;加强与直属、县直相关部门和基层征收单位联系,发挥了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纽带作用。

四是领导、督促做好了信息、调研、档案和督查工作。

加大实施市局督查督办重要工作力度,对局长会等确定的组织收入、维护稳定等重要工作及时协调督办,确保了政令畅通,确保了市县重要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和完成;上半年搜集整理上报信息20余条,被省局采用1条,被市局采用6条,被县委办采用1条、县府办采用1条、被《国防时报》(经济导刊)采用1条,被《中国税务网》采用5条,被市、县报刊、电台等媒体采用20余条次。

五是认真做好后勤接待工作和会务工作。

本着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和尽量节约的原则认真做好后勤接待工作和会务工作。成功接待省局领导的检查,受到了市、县领导的好评;认真做好了年度工作会、效能革命等各种会议的会务工作。

六是做好了目标管理工作。加强目标责任制的管理和落实,重新修订完善了《季(半年)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加大月、季度考核力度。对税收收入完成情况实行按月逗硬考核;确保了党政网及时收文和上传资料,积极按要求参加县委、县政府各种会议,未被县委、县政府通报批评;认真组织广泛发动地税职工无偿献血40人(任务40人),完成了义务献血任务。

二、行政办行政管理实施和目标考核存在的问题

文件管理为完全按照《文件管理控制程序》和《行政办公室政务管理工作规程》(4.7行政办公室公文处理流程)进行,部分行政发文行政办公室为参与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