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颐和园设计特点

颐和园设计特点

颐和园设计特点

颐和园设计特点范文第1篇

“景观”一词最早是用来描述耶路撒冷的城市美景。然而,景观“Landscape”一词直至18世纪,人们才将它与景观设计行业联系在一起,19世纪之后,工业革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经济机会,同时,也赋予了景观设计不一样的意义。他不单单指得是大自然的自然风景,而是将生态、园林、文学、绘画、历史等多门学科交织在一起,使人为改变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做到满足人类生活需求,达到生活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等。为了使景观设计脱离模式化,景观设计者必须要将地域性的特点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从而达到景观设计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相匹配。中国古典园林还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地域性特征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自然风景和地理特征的表现,而且还是结合了当地的人文风情特色以及宗教特色的最好体现,甚至还包括当地的生产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政治背景等等。我们现在对地域性对园林景观的影响的研究不单纯的只研究园林景观的布局和构造,也是对当地文化底蕴的一个探索和了解。中国园林主要分为江南和北方两大区域,从气候来说,由于江南地区低吼温和、湿润,其园林设计以繁复和细腻为主。南方园林以私人庭院为主,大多都依水而建,清新淡雅,不拘小节,犹如南方姑娘般温润,南方多雨,因此庭院里多廊架亭子,结构紧凑,以人为景观为主,因此有时也略为简陋。北方气候干旱,少雨,因此北方园林多围绕自然江河而建,以自然景观为主,北方降雨少,气温相对低,所以北方园林景观更偏向于松柏这样的大型绿野植物,因此形成北方园林景观中包罗万象,雄厚壮观的特点。通过对园林景观概念的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园林景观是要反映当地的自然特征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地域特色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历史发展过程,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总结成三点:第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第二,因为地域特色的影响,设计师们有了新的想法与灵感。第三,园林景观需要借助当地特有的建筑和植物等来实现其设计的本质。

二、颐和园园林景观规划历史进程

北京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园林。他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始建于清朝乾隆帝十五年,建于北京西郊。当时已经有四座皇家园林,各具特色,唯独遗憾的是没有相互连接,颐和园选建在四座园林中间的那片空地上也是为了五座园林有机结合,朝相辉映。第二个时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圆明园遭到火烧抢劫等破坏,原来的长廊也被烧得所剩无几,内部所有的佛像珠宝全被洗劫一空。第三个时期,是在清朝慈禧太后年间对其进行修葺,并改名为“颐和园”。直到八国联军侵占中国时,又对圆明园实施大规模抢夺。而后直到新中国成立时才对其实施了保护。直到现在,政府更加重视颐和园的保护和建设,投入巨资希望能对颐和园能够进行还原。颐和园地处翁山,坡度高低大小各不相同,山与水的结合自然而又复杂,在建成初选地址之时,这种地形就给颐和园的修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也注定了他山嵌水抱的特点,山地地形繁多,由山谷,山坡,凸地等组成,地势低的地方自然形成小的水景,因此有着宛自天开的效果。其次,颐和园选址占地面积大,又是建在大自然,多种多样的植物种类给园林景观带来了繁多的设计元素,大自然本身存在的山坡形态和表面植物都能为园林景观添光加彩。

三、颐和园地域性分析

地域性认知——时间: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空间——以佛香阁为例:佛香阁,屹立在万寿山中心部位的山腰处,环绕周围的八根柱子及其巨大,擎天柱一般威严耸立,阁楼结构也极其复杂,尤其顶部还采用十分少见的八攒尖式,因此,佛香阁也被当做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典范。佛香阁周围环绕的景观也尤其值得一提,黄绿的琉璃瓦,朱红的宫墙,葱郁的树丛都让人陶醉,前方的昆明湖绿得不真实,像一块巨大的翡翠,如此一来,佛香阁更加显得是气宇不凡。不同地貌体现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地貌的高低错落为园林景观提供了天然的骨架,为了保持大自然的生存状态的安全性,我们设计者必须对地形地貌保持足够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指的是完全顺从不做任何改变,而是将景观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使它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气候影响着植物种类的分布,气候也是影响着地域特色的又一大重要因素,例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岭南园林,潮湿多雨并且炎热,设计师为了使它达到抵御台风并且大面积遮阴的效果,往往将其连成一片。园林景观设计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那就是水,雨水充沛的地域应都运用水,降水少的地区应合理巧妙的运用,如南方私家园林,小水景较多,而北方皇家园林则是选址江河湖周围,日本地域狭窄,空间有限,以细小沙石来代替真正的水,也就是我们所知的枯山水。与自然环境不同,人文环境指的是经过历时的变迁,人们在一定环境下形成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历史传统等。因此,人文风俗也是影响园林景观的另一大因素。从颐和园的建筑装饰上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纹样对园林也是颇具影响。中国古代建筑都特别精细,工艺上使用民间传统的木作、瓦作、油漆作等,颐和园中的不少细节装饰还有砖雕、石碑、叠石造景等。

四、总结

颐和园设计特点范文第2篇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我计划安排两课时进行本文的教学。下面就第二课时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设想。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2、通过对词句的理解,读懂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学课文的相关段落。2、学习作者的写景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会欣赏颐和园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2、感受颐和园的景色和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教学难点是:理清文章的顺序,学习作者的写景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实际,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采用以读促悟、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让学生主动地灵活多样地丰富知识。所以,课前我让学生通过翻阅课外书籍,网上查找,请教家长等多种渠道,搜集并整理颐和园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接着,我让学生欣赏了一段影像资料。(学生在直观的画面中初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颐和园细细游赏。

(二)整体感知

待风光片放映完毕之后,我顺势利导,进入整体感知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我让学生再次欣赏课文朗读,接着问学生:颐和园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答案,教师相机板书:美丽的大公园。紧接着,我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了哪些景点。学生汇报时,教师课件演示颐和园游览图,并相应地板书各个景点,使学生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自主探究

《颐和园》这篇课文着重描写了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教学时,我让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通过读、说、议、写、画等多种手段,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合作交流

长廊部分,先让学生说说长廊的特点,紧接着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以及上面五彩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了长廊的精致美观。这样,就在感知的基础上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次体会长廊的精致美观。

同样,万寿山部分,先让学生自由说说万寿山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直观地感受佛香阁和排云殿的高大和辉煌。另外,让学生抓住“金碧辉煌”等描写景物颜色的词语,体会古色古香的美;抓住“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等句子体会昆明湖的静和绿;抓住“隐隐约约”这个词语体会那种朦胧美。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感受万寿山那气势磅礴的美。

在学习昆明湖部分时,先引导学生看图,再次感受昆明湖的静和绿。接着引出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学生在观察中结合课文内容描绘十七孔桥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十七孔桥那“姿态不一”的美。

“小导游”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在小组开展导游活动中加深理解,在读文中体会意境,掀起学习的高潮,从而落实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家庭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1.学习《颐和园》的写法,写一次游览活动。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使板书设计真正达到教学的辅助作用,让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我设计的板书可谓简洁明了。

10 颐和园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美丽的大公园

七、说特色:

1、情境的预设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颐和园景物的特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八、不足之处

1. 读的还是少,只为了分析课文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十七孔桥小狮子可爱和多。我只抓住了重点语句读,忽视了段落间的读,只是在分析好每段后对文本进行了重组,利用师生合作读来再次进入文本,虽然做到了整体感知到局部重点朗读再到师引读再次整体读,但总的来说还很不到位,离语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还有一段距离。今后逐步改正。

颐和园设计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设;发展;效益;休闲娱乐;度假;宜居;景观

前言

胜利水库(天颐湖)地处岱岳区满庄镇,距泰城约12公里,距徂徕山7公里,南临大汶口古文化遗址,位于泰山—曲阜旅游热线中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尤为便利。

胜利水库及引水渠工程,(以下简称胜利水库)至今已建成使用35周年,实践证明它是一项好的水利工程,它是利用泰安市境内的地域自然落差,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引、蓄、提、补地下水,是永不竭的源泉,胜利水库不仅改善了库区及沿渠工农业用水,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还成为了泰城市民及周边地区群众休闲、观光的宝地。

一、胜利水库(天颐湖)工程概况

胜利水库工程,是在国家还没摆脱“一穷二白”的状况下,原泰安县人民响应“农业学大寨”时期,为解决西南部地区水源严重不足、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全泰安县百万人民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组织12万人上阵,“吃地瓜干和玉米面”筑成的东水西调引河蓄水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规模宏伟,战线长、引水流量大、跨越范围广、途径地形复杂、参加施工人数多、工期短、受益快、效益好,在泰安县、岱岳区农田水利建设史上是空前的。

1.1胜利水库规划设计情况

胜利水库工程于1977年5月进行规划勘测,同年10月15日开工,1978年8月基本建成并引水入库。胜利水库是在原两座小(一)型(南留、北留)和一座小(二)型(北迎)水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中型水库。水库总库容5483万m3,其中兴利库容4670万m3,防洪库容463万m3,死库容350万m3。水库枢纽工程包括三座主坝、二座副坝,均为粘土心墙砂壳坝,总长4727米,最大坝高27.1米,溢洪道长338.5米,宽40米,放水洞四座,水电站7座。设计引水流量15秒立方。胜利水库引蓄水量由引水渠入库量及水库流域径流量构成,引水渠主要以牟汶河、瀛汶河、石汶河为水源。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8万亩,其中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4万亩,引水渠设计灌溉面积4万亩,水库灌区设计干渠三条,即南干渠、北干渠、中干渠。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和设施的安全,逐步实现管理规范化,1993年12月,完成了整个工程的全部确权划界、并全部领取了土地使用证书。

1.2胜利水库建设情况

胜利水库是一个“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当时建设水库的指导思想:只能苦干,不能穷熬,只能是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尽快过上好日子,正象林州市红旗渠所发扬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胜利渠会战工程战线长,规模大,地形复杂,建筑物多,技术要求严格。整个工程分四个工段同时动工,百里长渠从渠首至泰城东关长六十四华里,除渠首部分是水泥浇制护坡渠道外,其余全部是砌石渠道;从泰城东关至北集坡公社石灰窑官庄是万米渡槽,由三至十二米跨度渡槽一千三百九十四孔组成;从石灰窑官庄向南到道洼岭是万米开山劈岭大挖方,平均深度十二米;最后一段是渠道的终点胜利水库。整个工程东起范镇以东的牟汶河,经过泰城向南,到达引水渠终点——胜利水库。渠道全长约110华里,有地下的深挖方,有地上的高架渡槽,有明渠有暗渠,三次穿过四条铁路,十次穿越公路干线,大型跨河建筑物八处,六千万方的胜利水库四个放水洞、五条大坝,还有水电站七处。整个胜利渠大小建筑物二百二十座。胜利渠工程无论是地下渠道,地上渡槽还是水库大坝的内部护坡,都是用石头浆砌而成的,整个工程需要的石料、沙子、水泥总计134万吨,有人计算过,如用载1500吨的火车可装900多列。

1.3胜利水库工程效益

“一渠纵贯六河水,一坝横连五道山,千年旱区绿水流,荒丘变成米粮川。”这是对胜利渠及胜利水库工程造福泰安西南干旱地区百姓的饮水工程效益的真实写照。胜利渠工程已运行35周年,各种效益非常显著,充分发挥了引水、蓄水、灌溉、补源的功能,保证了灌区人畜吃水和农业用水,为岱岳区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按照传统的说法,一个人要三十而立,三十不立,三十以后就很难再立啦,工程与人也有相似之处,一个成功的工程三十能立,四十能立,则永远能立。实践证明,胜利水库工程是成功的工程,验证了依靠科技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同时也验证了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到工程管理和灌溉管理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是切合实际的,其发展空间是广阔的。

二、胜利水库到“天颐湖”的生态经济发展

2003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周边环境的改善,为改变胜利水库困难落后的面貌,结合工程建设,我们确立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水利风景区,走出生存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区委区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富民强市建设中,胜利水库从单纯的为农业灌溉到现在发展为城乡人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休闲的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并带动了周围乡村发展商业服务,工业园区,道路房屋等基础设施,为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创出新局面。

2.1天颐湖景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实施建设

2006年泰安市岱岳区委区政府对胜利水库正式进行开发,并将其命名为“天颐湖”,拉开了天颐湖的建设序幕。先后聘请杭州规划设计院、北京来也设计院、北京盛世华龙国际建筑景观设计公司、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天颐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开发规划设计,按照“特色突出、功能齐全”的原则,着力将天颐湖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水上旅游乐园。同时规划建设以国际旅游小镇为目标,以济南都市为圈,济宁城市群为核心市场,以大汶口文化开发主线,融合泰山文化东夷文化,山岳文化和水文化,以旅游主体新区为基本模式,以主题娱乐公园,主题度假酒店,特色旅游社区,濒水游憩休闲,旅游商品集散五位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区,形成主题游乐,休闲观光,景观房产,乡村旅游,高品集散多种业态协同发展的综合产业体系。

2.1.1利用“治水”创建“海景、沙滩”等旅游景区

为了游客能在泰山脚下就可以看到“沙滩水面”的海南风情,弥补泰安旅游游山不能玩水的遗憾,天颐湖投资建设完成了天颐湖周边道路硬化、绿化、码头建设、3.8万平方米人造沙滩、木栈道、休闲广场、停车场、栈桥景观小岛等工程;购置的6艘大型游船和55艘小游船,在碧水荡漾,水波涟漪的湖面上,一座座人工“小岛”屹立于水中。可让游客尽情享受天颐湖水上旅游的乐趣。后又新增的木栈台3000平方米,儿童乐园、海盗船、碰碰车、激流勇进、迪斯科转盘、疯狂老鼠、鬼屋、5D影院、军事体验、卡丁车、真人CS、大摆锤和空中飞椅等二十余项游乐项目,更是丰富了景区内容,完善了天颐湖的游览休闲娱乐功能。同时,天颐湖水利风景区于2009年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2010年12月被评为部级水利风景区。并且在2010年3月荣获“山东省优秀水利风景区”荣誉称号。2011年,景区顺利跨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行列,成为岱岳区首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岱岳区AA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

2.1.2利用“用水”建成远古文化再现东方文明之光

太阳部落原始文化村项目,主要开发具有浓郁东方远古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通过静态展示、动态表演、情景模式、互动娱乐、居住体验等项目向游客展示一座6300年前活生生的大汶口文化部落。建设大瀑布、时空遂道、图腾森林、大汶口文物陈列馆、滑草场、太阳湖、汶口古村、渔猎汶河、山洪暴发、洪荒漂流、太阳神、八卦阵、4D影院等二十多个主题项目。其中,洪荒漂流全长1300米,是江北第一漂流;八卦巨石阵是中国最大的先天八卦石阵;太阳神是中国最高的太阳神雕塑;4D影院是全国第一个穿梭式移动影院。这些项目的建成及投入运营将向游客完美展现大汶口文化带动全区旅游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丰富泰城旅游资源,增添泰山大旅游新亮点。

2.1.3利用“天颐湖”品牌,招商建设大型水上娱乐项目

依托天颐湖独特的地理优势,岱岳区招商建设了泰山盐海神汤国际会议中心项目,该项目是以盐文化为主题,集温泉养生、水上娱乐、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生态旅游、康体保健等多功能于一体,与泰山文化及地方民俗特色完美融合的综合旅游项目。建设田雨润华四星级酒店、天宇水世界、天宇良友生态园、商务宾馆及商业配套设施。其中田雨润华四星级酒店是以高档餐饮、商务会议、旅游住宿、保健洗浴、漂浮体验、休闲度假为主的四星级酒店,是泰安市高档接待的理想场所;天宇水世界建设的大型水寨、人造冲浪、环流河、冲天回旋、彩虹滑梯、幼儿戏水池、水疗池等15个项目,成为当今休闲旅游、家庭互动、亲子活动的理想乐园和国内最大的室内水上娱乐中心。

2.1.4利用“借水”打造乡镇新城区

借助天颐湖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力建设环境优美、宜商宜居的天颐湖花园、膏城花园两大居民小区,实现了路、水、电、气、暖、通讯、公交等样样通的配套设施。

以上几个大项目的建设完成及投入运营,丰富了泰山内容、有效解决“留不住人”的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泰城“依山而建”到“依山傍水而建”转变的重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天颐湖之“画龙点睛”

天颐湖景区的开发灵魂在“水”,能够保持清洁、持续的来水源头,是天颐湖旅游开发的基本保障。为此,为了充分发挥胜利水库引水补源功能,我们提出尽快实施牟汶河引水枢纽工程,为天颐湖旅游开发、为造福泰城百姓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注:现在正实施中的唐庄拦蓄枢纽工程是大汶河综合开发规划批复实施的重点工程之一,是继泉林坝、顔谢坝、汶口2号坝、顔张坝之后的又一重点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可形成长约4.3公里,面积3150亩的水面,总蓄水量约670万立方米,并可作为胜利渠牟汶河引水枢纽,年可引水量7470万立方米,对于继续推进大汶河综合开发,提高大汶河雨洪资源利用率,恢复胜利渠引水功能,补充泰城生态用水,保证周边城镇发展用水,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由此我们应该看到,没有引水渠的引水,就不会有胜利水库,更不会有“天颐湖”的今天。

“长堤横卧山间,环抱明镜一面,烟波拥翠色,碧水共长天。”这是对现在(胜利水库)天颐湖最好的写照。昔日破落的胜利水库,现在已蜕变成美丽的天颐湖,这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宜商宜居现代化新城区,打造高端文化旅游集聚区的成果。从而构建出了“白天登泰山,夜晚观天颐“的旅游新景观。

参考文献

颐和园设计特点范文第4篇

17世纪和18世纪,东西方几乎同时出现了古典皇家园林造园的高潮。东方的代表有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而西方的典范则是代表着规则式造园艺术最高成就的法国凡尔赛宫。中法古典皇家园林有很多共同之处。中法两国的统治者都喜欢用园林的形式来表达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力。在中国,清代乾隆建造的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充分展现了皇家宫苑的超然气派。与其相类似,法国的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的“伟大风格”时期,占地670公顷。以下就以颐和园与凡尔赛宫为例作对比,看看两国皇家大空间宫苑在设计上的异同。

一、中法古典皇家园林的相同之处

1.主轴明显

主轴在中国皇家园林中主要体现在建筑上,而在法国皇家园林中则贯穿全园。颐和园中的万寿山,地处全园的中心位置,荟萃园内建筑精华。从昆明湖北岸的中间码头开始,经过云辉玉宇排楼、排云楼、金水桥、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山阁、众香界、指挥海九个层次,层层上升,从水面一直到山顶构成一条垂直上升的中轴线。而在凡尔赛宫中,宫殿建造在人工堆起的台地上,其中轴向东、西两边延伸,形成贯穿并统领全局的轴线。从宫殿二层眺望园林,视线深远,循轴线可达八公里外的地平线。气势之宏伟,令人叹为观止。

2.水体庞大

水体是中法皇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颐和园中,昆明湖是北京近郊最大的一块水域,约占总园面积的4/5,与万寿山一起,形成了宏大的山水构架。沿岸建造的知春亭、文昌阁等建筑与湖中的岛屿,把昆明湖点缀得妩媚动人,使之成为全园的重要载体之一,地位超然。在凡尔赛宫中,水体也是全园的主角之一。最为壮观的莫过于长1650米,宽62米的大运河。它既延长了花园的中轴线,又解决了沼泽地的排水问题。运河的东西两端及纵横轴交汇处,拓宽成轮廓优美的水池。在全园中,各种各样的水体比比皆是。

3.园中之园

在中国皇家园林中,为追求皇权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必然导致“园中园”格局的定型。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而建,其保留了江南的灵秀之气,被称为“园中之园”。而凡尔赛宫中,各有不同主题与风格的14个小林园,其中包括迷宫林园、沼泽林园、柱林园等。其中的水剧场林园,在椭圆形的地上,流淌着三个小瀑布,有200多眼喷泉可形成10种不同的叠落组合,十分优美。

二、中法古典皇家园林的不同之处

1.不同的风格

对比一下颐和园与凡尔赛宫平面图。很明显,这两种宫苑的风格是对立,一个是野趣的,一个是几何的。除了建筑布局,颐和园的整体构架显示出独特的自然风格,通过万寿山和昆明湖的构架组合再现自然山水,通过流畅的不规则形式来表现与大自然的亲和协调。而凡尔赛宫的造园风格则是相当规整,主轴长3000多米,平面布置井井有条,设计者勒・诺特尔要极力改造自然地貌,通过规则式的园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勇于改造自然。

2.不同的主角

颐和园中,建筑格律并不统率园林布局,而是园林的构图规则统率着建筑,迫使建筑“园林化”,随高就低,打散体形,并且向自然敞开。自然本身还随着湖石、竹树、流水等等渗透到建筑物里去,与大自然互相拥抱,“长廊”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长廊全长728米,将如画的景区、景点串联一线,为旖旎的风光镶上画框,使湖山之间的景色层次分明。而凡尔赛宫中,建筑统率着园林,不但建筑物在布局里占着主导地位,而且它迫使园林服从建筑的构图原则,使它“建筑化”。所以建筑物是封闭的,无需敞开来同园林互相渗透。

3.不同的视线设计

中国园林忌直宜曲,颐和园对视线的设计提倡步移景异、曲折变化,在有限的范围内创造无限的空间。而凡尔赛宫在视线设计上力求畅通,其轴线路径均呈笔直延伸,极少阻挡或尽端。为使这种延伸感得到更为彻底的表现,起伏的地形被改造成一系列平整的台面,大面积映射的水面也强化了这种感觉。

4.不同的要素处理

对于植物配置,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法国园林中都有着特定的意义。颐和园中,树木花草除了被精心布局外,对其本身的修剪极少,多以自然为本。植物平面上会避免布置成方形、三角形等规则的形状。在凡尔赛宫,园林中的树木或圆、或方、或成伞形、球形等,总之要经过人工的塑造。树木生长要依附于人的意志,力图表现出一种几何美,表达人们“征服自然”的理想。

颐和园中,水体主要是自然变化的静态水景――昆明湖,其主要功能有:第一,在水体周围的建筑、树木等,通过水的映像,丰富空间画面,增添意境;第二,水上可泛舟,观赏园中景色,使全园景色活泼生动;第三,水中的岛屿、小桥可分割水面成大小不一的空间,增添园林艺术情趣。而凡尔赛宫的水体多以动态出现,如喷泉、瀑布等,目的在于其流动性、音响性和雕塑性,同时也可成为人们的视觉中心。几何图形的喷泉、瀑布,不在于反映自然而在于表现自我的美感,而在于体现人的伟大。

5.不同的情感表达

颐和园的造园艺术是抒情的、出世的,人们在自然山水中恬淡退隐,连皇帝都要自比为与世无争的樵父渔翁,沉思默想、抚琴吟诗、情感磨炼得十分敏锐细腻。一片石,一池水,不但可以幻成江湖丘壑,还代表着一种生活理想,一种文化精义。凡尔赛宫的造园艺术是理性的,入世的,在筑就的平平的台地上推敲着均衡、比例、节奏。它图解君权,而君权在这里仍然扮演着至高无上的角色。

颐和园设计特点范文第5篇

“孝有方,金东方”,在金东方颐养园广告语征集中,杨美英这句简洁的广告语在1275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目前常州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将从目前的约70万,增加到2020年的约93万人,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将大量增加。9月23日,备受关注的江苏省首个养老示范工程金东方颐养园在常州武进区正式启动,这也是常州市列入江苏省2011年重点项目中唯一的民生保障类项目。

金东方颐养园项目定位为常州地区首家专业性、公益性、非营利性高端养老机构,规划理念是“尊荣、现代、时尚、生态”,融公园式环境、家庭式居住、酒店式服务于一体。项目位于常州市南冀,紧邻西太湖、武进淹城森林公园旅游区,距武进区商业中心仅2公里。项目占地约18.6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将建设1680套老年住宅,配套近7万平方米医疗护理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商业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注重营造生态、自然、舒适、安全的社区开放空间,营造适合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居住环境。该项目由江苏九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亚邦投资控股集团共同出资建设,为确保养老事业的公益性和可持续性,老年公寓将全部实行会员制运作,不销售房屋产权。

武进区副区长王明昌介绍,武进现有户籍人口近100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6万人,占全区常住总人口的20.5%,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3.2万人,百岁以上老年人122人,并且老年人数量正以每年5000人左右的速度增长,可以说武进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人口日益老龄化问题,武进早在几年前就高度关注和重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加速各类软硬件建设,提高养老服务承载能力和工作水平。2008年开始,武进对全区敬老院进行了改修建或新建,先后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目前全区拥有各类养老福利机构22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7家,拥有床位3811张。未来三年,武进区将打造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格局。

金东方颐养园项目理念定位高、设施配套全、运营模式新,填补了国内目前缺少高档养老生活社区的空白,将引领国内高端福利性养老产业发展。通过社会化多元投人,强调专业性和规范化,实现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医养一体化的有机结合。该项目由日本资深养老地产设计公司主导设计,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生活方便,小区全部达到无障碍设计,风雨连廊让住户散步赏景不受雨雪天气影响,“会呼吸的墙”自然调节室内空气。同时,引进美国CCRC社区管理理念,聘请著名老年养生专家旅美博士傅曼为服务团队顾问。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艺海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河南中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