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跳水教案

跳水教案

跳水教案

跳水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跳绳;兴趣;特长;合作

跳绳能促进儿童健康发展,跳绳是一种全身性活动,跳绳项目所需器材简单、活动所需场地小,活动时间地点可因人而异,适宜于所有的孩子参与;其次,跳绳类项目在我校具有优良的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最主要的,跳绳可以最便捷地提升学生的体质,辅之以花样变化,孩子们喜欢,容易学会、乐于接受,掌握一两项技能可以确保终身锻炼的需要。

在确定了以跳绳为特色的阳光体育课程建设课题实施方案至今,课题组老师依据研究计划,自主搜集并集体学习绳类相关的资料与信息,并对我校学生绳类技能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选取实验样本年级进行体质状况研究,根据研究目标,课题组老师将课题实施方案和掌握一两项技能作为终身锻炼的需要。“跳绳”特色实施方案正逐步落实到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之中。

一、集思广益,创编特色绳操和教材

1.在确保了学生人手一根跳绳的基础之上,课题组老师积极主动地交流学生有关跳绳学习的一些情况,主动学习,发挥特长,自主创编了适合学生的、活泼有趣的绳操,并在学校内进行推广。除此之外,学校还专门为此拍摄花样跳绳教学视频。

2.根据各个水平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自主开发创编了适合各个年级学习的绳类校本教材,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有趣的绳类游戏令学生激动不已、快乐无限,如快快跳起、跑跳绳接力、踩龙尾、头顶胯下传绳接力等。在单元教学方面,课题组老师改进原有的内容,使其更好地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促进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二、多点开花,根据不同水平展开教学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对绳类技术掌握的层次差别,课题组老师经过多番研讨,最终确定在不同年级对跳绳技术进行分水平阶段的教学。

三、全面落实,充分挖掘教学实施途径

在课题实施过程之中,课题组老师主要以学校为载体,充分挖掘教学实施途径,对绳类特色课程进行教学,并且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表现为各个年级学生除了掌握基本跳K技术之外,也都能够基本掌握1~2种花样跳绳。

1.体育节

作为学校的特色活动――体育节,学校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时间从第十一周到第十四周,确定体育节活动宗旨:全面性、趣味性、综合性,课题组老师以此为平台,在项目设置上增设了一系列有关跳绳的活动,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更加丰富了体育节的内涵,提高了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以及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课堂教学及体育活动课

课题组老师集体学习了跳绳的校本教材,根据各单元目标有效地展开教学。每节课5分钟的跳绳热身练习已经成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课题组老师们还利用体育活动课的时间,制订了详细的活动安排表,对各单元教学的内容进行技术上的巩固,及时发现并解决在练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跳绳的效率。

3.学生社团

花样跳绳社团的开设,极大地满足了一些跳绳技术掌握良好的学生,在社团中,课题组老师主要教授了一些动作难度较大、花样多变的技术以及组合,通过长期的练习已经有一部分学生较好地掌握,并有所推广。

4.校园吉尼斯挑战赛

课题组老师打破年级限制,在全校大力宣传并精心组织了校园吉尼斯挑战赛,目前仍然在进行之中。在挑战赛中,主要设置了单人跳绳、双飞、双人跳绳(间隔跳、合作跳)、鱼贯跳长绳,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跳绳的练习中,效果显著。

5.家庭活动

为了使学校、孩子、家长能够更好地交流,课题组老师研究出以跳绳为媒介,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练习跳绳,在家长的监督下,提高跳绳技能的水平。

四、注重反馈,初步建立评价体系

课题组老师针对学生在各个水平阶段中基本跳绳能力、花样跳绳能力(个人技能、合作技能)以及基本绳类知识进行考核,从学生的技能掌握、学习态度、合作技能等方面综合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跳水教案范文第2篇

一、课题的提出

作为一所市级示范学校,陇西文峰中学历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学校的体育工作,在学校占地面积小、人均活动面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对体育活动组织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和尝试,曾经组织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体育活动项目,利用各种途径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有很多项目因受场地限制达不到效果或根本无法开展。寻找一个既适合文峰中学实际、有特色的且有利于学生体质提升和终身锻炼的活动项目是我们急需做的。

在综合分析、学习借鉴基础上,我校决定以创建绳类特色学校项目实施作为突破口,希望通过“绳”将文峰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提升。原因如下:首先是绳类项目所需器材简单,活动所需场地小,活动时间地点都可因人而异,适宜于所有的学生参与。其次,绳类项目在我校具有优良的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我校的跳绳队在陇西有一定的知名度,我校跳绳队在全县跳绳比赛中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的精英队员是班级学生的偶像,每届体育节都保留集体跳绳项目。第三,也是最主要的,跳绳可以最便捷地提升学生的体质,辅之以花样变化,学生们喜欢,容易学会、乐于接受,掌握一两项技能可以确保终身锻炼的需要。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跳绳体育特色校本化实施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

通过“跳绳项目”体育特色创建研究,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互助共进合作精神的同时,切实做到增强学生体质,并让学生感受跳绳带来的成功体验。

具体目标为:1、每位学生都能了解跳绳的有关知识,掌握一套学校自编独创的绳操;2、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跳绳”技能,熟练掌握2~3种花样“跳绳”方法,并能在日常锻炼中应用,为未来d 健康生活奠定基础;3、通过扎实地推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明显提升;4、在开展学校“跳绳”体育特色活动过程中积极探索校本化实施形式,努力形成学校绳类体育特色文化,争创“跳绳”体育特色学校。

三、研究内容

1.不同年级跳绳项目开发研究;

2.跳绳项目实施途径研究;

3.学生体质状况研究前、后对比分析研究;

4.跳绳项目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研究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1、跳绳形式多样,易赋予变化;2、简单易学,便于普及;3、场地要求低,便于小场地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创新之处:本课题站在师生是教材的共同开发与创造者,学习的内容大部分源自于学生的生成,教师再加以选择、提炼,最终形成以跳绳为特色的体育校本化实施方案。

五、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座谈、问卷、观察、个别访问。

2.个案分析法:找出理论依据,采取相应措施。

3.归纳整理法:搜集、整理调查、考察所得的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

六、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1、根据文峰中学学生实际自编一套适合学生的绳操。2、不同年级跳绳项目开发研究。3、跳绳项目实施途径研究:课内如何确保基本技能的达成,课外如何调动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大课间、活动课、体育节如何给孩子们提供展示的舞台,各种途径实施的有效性。4、学生体质状况研究前、后的对比分析研究。5、跳绳项目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研究。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确定研究计划;2、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编制成课题内部学习资料,供课题组成员阅读;3、具体化课题研究内容,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跳绳”特色学校实施方案并落实到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之中。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创编文峰中学特色绳操并在校内推广;2、不同年级跳绳项目的开发并实施;3、跳绳项目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1、课题总结、反思:学生体质变化对比分析;2、收集整理研究成果:绳类校本特色提炼、成型;3、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七、本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课题组老师已经开发出《跳绳》校本教材一套、绳操一套;主动参与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研究活动,能主动反思并撰写质量较高的案例与论文等;有4位老师在市级课堂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5中学理科音体美]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叶 澜《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2.余文森 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跳水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思维;游戏场景

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内涵和特点

一个案例是对一个时间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案例中可能包括很多的疑难问题,同时也包括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的办法。这需要教师通过创设的案例来加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对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具有素材真实性,选材典型性,情节具体性,时空广延性和目标全面性等特点。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内涵和特点出发,重点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了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对于提高课堂教学,促进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

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对于教学的作用

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认知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具体的作用主要包括:创设故事情节案例,促进学生投入学习;创设游戏场景案例,促进学生愉快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1.创设故事情节案例,促进学生投入学习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好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们更加集中精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创设各种故事情节案例,促进学生投入学习。

如在教学“时、分、秒”一课中,我们可以创设龟兔赛跑的例子:乌龟和小白兔又要进行赛跑了,猜猜这次谁能赢。此时老师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生动地进行引导,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这样通过创设故事学生会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促进学生投入学习。

2.创设游戏场景案例,促进学生愉快学习

小学生处在好玩,爱动的年龄,我们应该抓住这个特点,利用游戏场景案例来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采用游戏案例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小学生自身地参与,让教学内容变得充实,使知识在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中掌握。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中,创设一个购物的游戏场景,老师准备部分道具,规定好每个道具的价格,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当顾客或者售货员,这样学生们在买卖过程中,就会自然的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转换。这样通过游戏学生们不但掌握了知识,也感觉到数学中的乐趣,对于数学的乐趣也在游戏案例中培养起来。

3.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

老师通过给学生分析案例,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举例说明:在一次跳绳比赛中规定每个学生可以跳4分钟,在参加比赛的两个同学中,李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总共跳了400下,而王同学平均每分钟比李同学少跳了8下。试问:王同学在这次跳绳比赛中总共跳了多少下?

对于这个题目,我在批阅时,发现一般学生的解答过程为:

(400÷4-8)×4=368(下)

看到这样的解答过程,我给同学们留了这样的批阅:你做得非常正确,不过老师希望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思考,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列出不同的解答过程。

这样学生受到我批阅的启示,又列出了如下的解答过程:

400-(8×4)=368(下)

通过这个答案我们可以明白,学生已经从另外一个角度对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们想到了王同学在4分钟时间里总共比李同学少跳的个数。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对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老师加以引导,才能让学生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

4.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新课标要求所有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此老师应该有效创设生活情境的案例,通过生活情境的案例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投入其中,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通过生活中实际的例子作为引子,引入新知识,让学生对要学知识有个感性的认识,以此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乏味的数学学习变得鲜活生动。

三、总结

总之,通过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为此我们在以后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数学教学案例,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跳水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 备课 案例 分析

备课是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环节,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课程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应成为赋予新含义的热点问题。

《中国教育报》曾在2004年发表了几篇关于教师是否应该写教案的讨论文章:《尝试“0教案”备课》、《备课改革不等于不写教案》和《应提倡“开放式教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争论,传统“教案模式,固然有着可借鉴的价值,但其千第一律的格式要求与新课程下教学的个性化和动态生成性要求构成了一对无法克服的矛盾。

一、备课案例分析

笔者曾看到以下几则案例(教案)片断:

案例1:…………

师提问:怎样才能跳得远?

学生回答:用力跳。

师 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

案例2:……

演示:教师示范立定跳远动作。

分析要领:两脚开立的距离一般跟每个人的肩宽差不多。预摆时两臂前后摆臂,身体适当上下起伏,在跳的一瞬间,前脚掌强烈蹬地,在充分蹬地后,身体要立即收腹,在收腹后两腿要充分往前伸,在落地的一暧间,两腿要立即缓冲。

学生先集体练习体会动作要领。再分组练习提高自己的跳远成绩

纠正错误动作:1、学生有小跳现象,注意不要有小跳。

2、学生的腿部力量不够。

案例1 分析:笔者认为违背了两个原则:一是教学过程有许多不可预测性,这个案例中既然知道学生一定能回答正确,何必再提这样的问题,二是从评价角度分析,在课堂教学活动还没有实施时,学生还没有参与活动中来,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评论,但可以考虑评价方案。

案例2 分析:存在问题有:一是教案内容较繁琐,书写、记忆、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若大量的精力化在书写上,往往会缺乏备课时对关键点的把握。二是教师对教学中的知识点已比较熟悉,没有必要化较大篇幅进行知识点的叙述,而重点应怎样练习和为什么这样练习上。二是这样的教案有一种“自圆其说”的感觉,教师在课前一厢情愿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提前预设,唯恐不细、不精,使得教案成了师生表演的“剧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

二、备课的功能

备课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备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不,备课至少具有以下功能:

1、实施教学的得天独厚导

备课是实施教学的首要环节,而备课的表现形式――教案,是构建教学实施过程的方案或蓝图。没有充分的备课就去实施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不会理想,备课可以指引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预期可以达到什么效果,预想会出现哪些问题等等。“不打无准备之仗”,备课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与课堂教学具有互补性。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在问题的呈现方式上,在练习的设计上,在探究式活动安排上,充分的备课显得尤为重要。

2、评价教学的反思

备课一般有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两种形式,实际的教学活动通常是两者有机结合,对于教师在课前的备课,往往有许多预测不到或考虑不够周密的问题发生,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反思,实施课后备课,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更是教师积累、撰写教学案例的源泉。

3、自身提高的激励

教师要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知晓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法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这是教师备好课的前提这将迫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也将激励教师创造一个个行动的教学案例,备课可促使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4、设计策略的服务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备课的功能通常会有“服务于教学”异化为“服务于检查”的现象发生。课程标准强调“教”要服务于“学”,在备课中要从“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去创新、设计教学方案。备课时,应认真分析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差异,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异,挖掘学生激励点,避免教学中的马太效应。

三、备课的策略

教师备课的主要任务是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性和实际水平确定教学实施步骤、方法、策略等,制定教学方案,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课的过程需要学习分析,练习时间,运动密度,它是一种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活动过程。备课要留下文字记录,即写成教案。

1、目标手段的因果性策略

一般备课的思路是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这种备课方式往往在新教师中比较普遍,在这里,因是教学目标,果是教学方案,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前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所包含的隐性知识,在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现时,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逐步落实教学目标,寓目标于过程中,因是教学方案,果是教学目标。这样做,更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2、教案内容的简约性策略

笔者并不赞同那种写详案的方法,教案如果过于详细、完美,将在无形中对教师的教学形成束缚,剥夺了课堂教学生成的契机和充分拓展的空间,其教学效果未必理想。

3、教学环节的整体性策略

备课时的整体性构思,必将促使教学和整体性发殿,备课时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可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有重点地选择或把握几个关键。

4、操作性策略

教案应多体现过程、设计方法,少叙述知识内容。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突出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时代性。有时,备课应达到说课的层面。笔者在《花样跳绳》一节教学中,在备课时形成了以下一则教学简案。

教学过程;个人跳绳 自愿组合重组创新――分组展示

1、个人跳绳:个人跳绳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要求学生从最基本的跳法开始跳起,每一项跳20个,在固定的时间里,看谁跳的花样多。接着进入第二部分,老师让学生挑战自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选择跳花样,能跳三摇的不跳双跳,能跳四摇的不跳三摇,看能不能破自己的纪录。

2、自愿组合:在跳花样绳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技巧”上做各种适合的花样跳法,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创设各种“跳” 法。

3、重组创新:教师课前准备了毽子、篮球、扇子和小旱伞,教师根据刚才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重新分配,把每种花样技术好的学生重新组合,目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4、分组展示:学生最愿意把自己创编的新花样展示给大家,这样很符合学生的心理,他们愿意表现自我,所以在这个环节表现的特别认真,老师放起了优美的音乐,随着欢快的乐曲学生更加认真的跳起来,动作也比较规范,成功率也较高。此时随着老师的激励评价,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学生的激情更高了,自信心也随之增强了,同时最佳创编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表演奖也随之产生了。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本课。

跳水教案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1―0089―01

“延时评价”就是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得出的答案不及时进行评价,而是把评价的时间适当地向后拖延,给学生留下一个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顿悟,之后教师再给以恰如其分的评价。实践证明,若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延时评价”机制,既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沟通,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一、 当数学问题有多种解法需要择优时,运用“延时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些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回答的问题。这时,教师宜采用“延时评价”,否则就可能扼杀了学生创新的萌芽。

案例1:在某次围棋的冠军比赛中,甲和乙比赛,约定五局三胜制,胜者可得120元奖金。可是进行到第三局比赛结束时,比赛因故中止,其中甲胜了两局,两人为了奖金的分配问题产生了分歧,甲认为120元应自己全得,乙认为接下去的比赛胜负难分,应各得60元,两人僵持不下,你认为怎样分才合理呢?

笔者让学生出谋划策,解决难题。学生每说出一种判断方法,笔者都没有立即表态,而只是点点头,鼓励他们继续说下去或加以启发,让他们提出更多观点。实践证明,“延时评价”的运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精彩的课堂也随之呈现。

二、当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有偏差需要纠正时,运用“延时评价”

在课堂中,当学生提出古怪、幼稚,甚至是近乎荒诞的想法时,如果教师指出他的观点没有意义,那么创新活动难以进行,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破坏创新心理环境和外部学习环境。而“延时评价”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外部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质疑,敢于发现。

案例2:在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用字母表示数”的课堂上,笔者采用了引例“青蛙跳水”提问:“一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笔者请了一位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回答,他一本正经地答:“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笔者马上又问下面的问题:“两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学生们回答:“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三只呢?四只呢?”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那么,当青蛙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表达?”教室里一下没了声音,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不一会儿,一名成绩不太好但很喜欢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勇敢地举起了手:“很多只青蛙很多张嘴,很多只眼睛,很多条腿,扑通很多声跳下水。”还没等他说完,学生都笑成了一团。笔者问:“你们笑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啊?”“不同意。”“那么,谁还有别的意见?”课堂上又响起了一片议论声,大家对词语“很多”怎样表示进行了充分讨论。一个学生答道:“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借助“延时评价”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活跃的民主课堂氛围。这种氛围能够让学生静心观察、分析和概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使思维品质得以提升。

三、当教师难以即时评价需要充分思考时,运用“延时评价”

相关期刊更多

游泳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合作经济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吉林勘察设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