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场林长制工作方案

林场林长制工作方案

林场林长制工作方案

林场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天保工程 ; 档案 管理; 初探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State-owned forest farm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file management

Jia Yuling HuiFengShan, Tian Li, li xin, Hao Zhicheng, Zhu Jiangang

(YanAnShi bridge mountain forestry bureau, huangling shaanxi 727300)

Abstract: Natural forest resource conservation project archiv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basi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quality of projects and achievements. After many years of practice and formed a complete set of tianbao engineering archives collection, classification, sorting, and daily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Tianbao engineering; File management; A preliminary study

延安市桥山林业局,下辖七个国有林场,始建于1962年, 经营总面积251万亩,林业用地面积240万亩,其中有林地229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863.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5.5%。被誉为陕北黄土高原的一颗”绿色明珠”、“陕西的一叶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以来,有林地增加13.578万亩,新增未成林造林地4.12万亩,活立木蓄积增加160万余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86%提高到现在的95%,净增9个百分点。森林资源总量增加,林地生产力提高。乔木林平均每公顷蓄积由47.6立方米/公顷,提高到56.3立方米/公顷,每公顷提高了8.7立方米。新增13万余亩森林,增加森林蓄积量为29.8万立方米,天然林保护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档案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考核工程质量和成果的重要依据。桥山林业局始终把天保工程档案管理作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步建设,天保工程档案管理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1.国有林场天保工程档案归档的主要内容[1]

1.1工程管理

上级批复和下达的天保工程实施方案,上级下达的木材生产、公益林建设、森林管护、后备资源培育、森林抚育、人员分流安置等方面的年度计划;上级有关部门制定和的各种文件、管理办法、技术标准,本级上报的各种文件和材料,本级有关部门制定和的各类文件、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机构设置及职能、人员编制、领导任命等行政管理类材料;与上级主管部门和下级单位签订的目标责任书、项目责任书。工作总结,领导讲话、会议记录、纪要,会议材料、培训材料;工程自查、复查和核查报告,绩效考评报告,各种统计报表、验收报告材料;宣传报道、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材料,违法违纪事件的处理材料;案件举报材料及查处结果;工作简讯、简报等。

1.2木材停伐减产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采伐限额与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伐区作业设计,采伐证、伐区检查验收资料,木材生产登记台账,年度统计报表等;人工林采伐试点的有关资料等。

1.3公益林建设

公益林建设实施方案,人工造林、电播造林、封山育林及其其他公益林建设项目的作业设计、协议书、合同书、责任书,招投标过程形成的资料,种苗供应的有关材料,施工文件,检查验收材料,施工监理资料,林权证发放情况,后期管护情况和经营利用情况,灾害损失和核销情况等。

1.4森林资源管护

森林资源管护实施方案,管护体系的组织结构,管护人员资料,管护责任书、合同书、协议书、管护项目招投标过程形成的资料;管护区基本情况(责任区、分布图、小班卡片等),管护日志与巡山记录,管护工作检查记录,管护人员培训、考核记录,管护站点、管护设备、管护标牌的建设、使用及维护情况;相关的资金使用情况;违章用火、人畜破坏森林资源等记录和处罚情况,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非法毁林开垦和侵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事件的发生、报告、处理和损失情况,森林病虫害、火情火警、火灾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报告、处理和损失情况;林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保护森林资源宣传活动的记录;森林资源的调查、监测资料等。

1.5森林抚育、后备资源培育

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批复的作业设计、采伐证、施工合同、协议、责任书、招投标材料,检查验收资料,安置职工就业情况,年度统计报表等。

1.6富余人员分流安置

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实施方案,在册与在岗职工明细、汇总表,分流到森林资源管护、公益林建设、森林培育、森林抚育、森林旅游、林下资源开发及其他分流渠道的相关材料;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情况,再就业情况,其他下岗职工明细、汇总表,享受经济补偿金、失业保险待遇或者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情况;单位职工内部退养、停薪留职、自谋职业等人员的明细、汇总表及相关的合同书、协议书;混岗职工明细、汇总表、分流安置情况。

1.7社会保障政和政社性人员

在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明细、汇总表,公捡法、文教卫生、社会公益事业等政社性人员明细、汇总表;分离学校、医院等企业办社会机构的执行情况。

1.8部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补偿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支付情况,管护合同、责任书、管护记录及检查验收报告等。

1.9资金到位和使用

各级下达的中央资金计划、地方配套资金计划、资金拨付文件、拨付凭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年度决算及相关材料;公益林建设、后备资源培育、森林抚育等工程项目的结算清单,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明细、汇总表及凭证,工资及其他经费的支出凭证,部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补偿兑现支出凭证等。

1.10其他政策执行情况

落实地方政府责任情况,森工企业主辅分离的情况;国有林场、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的情况;后续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示范点建设和工程效益监测的的有关资料等。

2. 天保工程档案的分类[2]

按档案材料的性质和重要程度,分永久、长期和短期保管。其中、永久为50年以上,长期为15至50年,短期为3至15年。

2.1 永久

2.1.1 收发文卷

2.1.1.1 本单位本年度的重要会议记录、纪要、便函存根、年度工作总结;机构设置及职能、职工花名册、领导任命、人员编制、调动、离退休及死亡人员等有关文件材料;局、县级以上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材料;违法违纪事件的处理材料,案件举报材料及查处结果。

2.1.1.2 上级批复和下达的天保工程实施方案、重要的政策性文件;森林资源调查等基础资料;林权和经营权管理情况及变更情况。

2.1.2占用林地卷

2.1.2.1 占地单位申请、林场上报文件、职工会议记录;

2.1.2.2 省、市、局关于占用林地的批复文件;

2.1.2.3 国有林林木采伐许可证;

2.1.2.4 占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2.1.2.5 林业局与林场签订占用林地监管目标责任合同书;

2.1.2.6 林场与护林员签订森林资源安全监管合同;

2.1.2.7 行政被许可监督检查登记表;

2.1.2.8 林场与占地单位签订的防火合同。

2.1.3 影像卷

本单位在本年度重要活动中形成的音像及电子介质资料。

2.1.4 基础建设卷

2.1.4.1 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卷 省、市、局关于林场危旧房改造的批复文件、资金批复文件、资金拨付材料;招、投标单位资料、招标结果通知书;林场危旧房改造设计图纸;材料验收单、施工记录、整改通知书、施工监理资料;工程验收申请、检查验收单、预算、决算材料。

2.1.4.2 管护站、管护设备、管护标牌的建设、使用及维护情况、相关的资金使用情况卷 项目相关文件、规章制度、相关合同、设计文件、图纸、施工日志、检查验收单、预算、决算材料。

2.1.4.3 贫困林场项目建设卷 项目相关文件、规章制度、相关合同、设计文件、图纸、施工日志、检查验收单、预算、决算材料。

2.1.5 林政案件卷

2.1.5.1 一般程序类 包括案卷来源、立案登记表、询问笔录、勘验笔录、鉴定书、指派通知书、(受指派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处罚事前告知笔录、处罚意见书、处罚决定书、处罚诉权通知书、送达回证、处罚票据、备考表。

2.1.5.2 简易程序类 包括询问笔录、当场处罚决定书、处罚票据等。违章用火、火情、火灾的发生、报告、处理和损失情况;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非法毁林开垦和侵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事件的发生、报告、处理和损失情况;自然灾害类:自然灾害、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报告、处理和损失情况;

2.2 长期

2.2.1 收发文卷

2.2.1.1 本单位本年度的:

发文、管理办法、技术标准、规章制度、本级上报的各种文件和材料、各种统计报表、宣传报道、相关的资金使用情况。

2.2.1.2上级批准和下达的:

有关部门制定和的各种文件、管理办法、技术标准、下达的木材生产、公益林建设、森林管护、后备资源培育、森林抚育、人员分流安置等方面的年度计划。

2.2.2 局场合同卷

局与场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局与场签订的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合同书;局与场签订的防汛目标责任书;场长与副场长、检查站站长、管护区主任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场长与副场长、检查站站长、管护区主任签订的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合同书。

2.2.3 森林资源管护人员档案卷

个人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申请书;管理中心聘书;个人的基本情况;护林员推荐表;森林管护责任书;森林管护责任卡;场长与管护人员签订的森林管护合同书(附有图纸)。

2.2.4 重点公益林卷

局与场签订的重点公益林管护合同;场长与护林员签订的重点公益林管护合同。

2.3 短期

2.3.1 收发文卷

2.3.1.1 本单位本年度的:会议通知、会议材料、培训材料、工作简讯、简报。

2.3.1.2 上级的文件:领导讲话、一般的文件、材料。

2.3.2 防火宣传卷

防火会议记录、检查站、宣传站防火宣传记录;森林防火隐患排查、清查登记表、隐患整改通知单、稽查登记表;半专业扑火队员体能训练资料;护林员防火专业知识培训材料。告林区居民书、森林防火保证书、森林防火提醒书;痴、呆、傻三种人防火监管合同书;吊庄地防火责任合同书;与辖区村组、煤矿、石场等企事业单位签订的森林防火责任合同书;与林场职工签订的职工摩托车安全驾驶合同书。

2.3.3 值班记录卷 电台、电话、了望台值班记录。

2.3.4日志卷 护林员巡山日志;管理人员工作日志。

3. 天保工程档案日常管理

3.1 建立健全档案的立卷、归档、借阅、保管、交接、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

3.2 查阅档案要严格履行保密手续。查阅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天保工程档案必须经过分管档案工作的行政领导及保密部门批准;查阅公开的档案,必须经过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批准;摘录和复制档案,必须经过天保工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

3.3 借阅档案要办理借阅审批、登记手续,按期归还,防止丢失。借用者应负责借用档案的安全和保密工作,不得擅自转借,不得折叠、剪贴或抽取、拆散档案,严禁在档案上勾画、涂抹、填注、加字、改字或以其他方式损害档案的原貌。

3.4 保管期限已到或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必须由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编制销毁清册,经本部门档案鉴定领导小组鉴定批准,由两人以上进行集中销毁,鉴定销毁清册立为永久卷保管。

3.5 在天保工程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档案材料,必须定期移交本单位档案管理机构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已有或者拒绝归档。

3.6 档案管理人员要相对稳定,如有变动,要做好交接工作,在移交时按卷、册对照目录清点交接,双方签字。

3.7 做好档案安全防护工作,档案室应配备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鼠、防虫、防霉、防尘等安全防护措施。

3.8 编制各种检索工具,提高查阅的速度,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4. 天保工程电子档案

4.1 电子档案的特点:便于管理,查阅方便,查阅范围广,不受地域限制,节约资金。

4.2 建立电子档案方法:电子档案是在文字档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每个单位按照前面建文字档案的要求,做好文字档案的分类、立卷、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文字档案按照保存期限、文件的分类(收文、本单位发文)形成电子版的卷内目录,并按分类文件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我们将电子版的卷内目录做为电子档案的基础目录。

文件分类查询目录

4.3 天保档案查询

4.3.1 建立档案查询系统

延安市桥山林业局天保工程档案查询系统

4.3.2、建立查询目录

①、按年度查询

②、按机构(问题)查询

③、按各林场查询

按机构(问题)查询

1、行政类2、人事类3、计财类

4、林政类5、生产类6、基建类

7、重要档案局8、影、音类9、实物类

4.3.3进入查询界面

按年度查询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按各林场查询

1、大岔林场2、上畛子林场3、柳芽林场

4、双龙林场5、店头林场6、腰坪林场

7、建庄林场电子版的

4.3.4 查询界面与建立的文件分类文件夹建立链接、本单位全年发文的电子版与发文目录形成链接,最终就完成了本单位的电子档案。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森林资源保护、职工就业安置、林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天保工程档案给我们记载了真实的工程管理工程,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天保工程管理奠定了基础。因此,天保工程档案管理还需要我们去探索,使之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林场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一、 工程概述

1.线路概况。林织铁路位于贵州省中部,南起沪昆铁路湖潮站,北接黄织铁路织金站(新店站),线路全长129.3N,其中:改建既有湖林支线在沪昆铁路湖潮站接轨,经清镇、山林边、条子场、堰塘坎、林歹南至林歹站,线路长度32.56N;新建林歹南~织金线自林歹南站引出,沿西北方向引入在建黄织线织金站,线路长度67.12N;林歹南~新店线从林歹南站引出,沿正北方向经塘寨电厂至新店站,线路长度27.94N;新建织金至新店联络线长度1.65N。

2.主要技术标准及工程数量。本线为一条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的国铁Ⅱ级单线山区铁路,设计行车速度120N/h,主要铺架工程量为预制、架设简支T梁737单线孔,正线铺轨129.3N,站线铺轨17.2N,铺道岔81组。

3.工期及控制性工程。项目总工期36个月,其中湖潮―林歹南―新店段工期24个月。铺架工程施工总时间17个月,从第18个月开始进行湖潮―林歹南―新店段的铺轨,于第22个月结束该段铺轨;从第27个月开始进行林歹至织金段的铺轨,最晚于第33个月结束铺轨。关键工期控制性重点工程主要为:全长6302m坪子上隧道存在高瓦斯,全长788.6m纳界河特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且最高的上承提篮式钢箱桁架拱桥,全长3093m蔡家寨隧道地质复杂,以及铺轨、架梁工程。

4.工程特点。本工程是一条岩溶山区客货共线的铁路,桥隧比重高达60%,铺架施工与营业线干扰大,工程地质复杂,全线桥梁分布密度大、特大桥及复杂桥、高桥所占的比例高,具有桥长、新技术含量高、施工复杂等特点。

二、铺架基地设置方案

1.方案一:湖潮站铺架基地设置方案。①铺轨基地。铺轨基地按照尽量使用既有工程,不进行重复建设的原则,选择利用湖潮车站闲置原沪昆线轨排基地,按长轨存放要求进行整修改建。湖潮车站轨排基地原设轨料运输线3条,改建工程中每条运输线向后延长172m,增设8.8×167m长轨存放区及拼装区2处。②制(存)梁场。按铺架基地尽量合并考虑的原则,设置于紧邻轨排基地的位置。整个场区按功能划分为制梁区、存梁区、钢筋加工区、钢筋存放区、挡砟块制作区及生活区等,占地约110亩,长约600m,宽约130m;紧邻G3道轨料运输线外侧并列设置装梁线1条;场区设搅拌站1座、龙门吊6台。根据全线梁孔数量及铺架工期要求,制(存)梁场内共设制梁台12座,设二次张拉区3个区,双层存梁区5个区。③路基工程及临时用地。湖潮站铺架基地场坪全部位于挖方上,仅场坪尽头右侧进场公路有少量填方,共计填方18660m3,挖方171420m3,用地合计109.8亩。④站场设备及硬化。改建工程中,延长既有有轨料运输线,并新设装梁线1条;站场增设50kg/m9号道岔1组,新铺轨1.18km,新设车挡4座,场坪硬化7522m2。

2.方案二:林歹南站铺架基地设置方案。①铺轨基地。铺轨基地设置于林歹南站湖潮端站房同侧咽喉区,既有线左侧,经基地走行线接轨于林歹南站新1道。基地内设轨料运输线1条、机车调头线1条;轨料运输线两侧分别设轨枕存放区、成品轨节存放场、轨节拼装区、道岔存放区等;设龙门吊4台。不设长轨基地,轨排生产能力1.5km/d,轨排存放能力3.6km。②制(存)梁场。按铺架基地尽量合并考虑的原则,设置于紧邻轨排基地的位置。整个场区按功能划分为制梁区、存梁区、钢筋加工区、挡砟块制作区、砂石堆放场、拌和站及生活区等。在轨料运输线外侧设装梁线2条、机待线1条。场区设搅拌站1个;制梁区设龙门吊4台、存梁区设龙门吊2台。为了缓解贵阳地区电力供求之间的矛盾,贵阳市人民政府希望早日建成湖潮至林歹至新店铁路,为新店火力发电厂运输电煤提供有力保障。考虑到后期林织段制、架梁的工期较紧,制存梁场能力需要提高,才能满足工期需要,根据铺架进度指标:预制T梁2.0孔/d,架制T梁3.0孔/d,机械铺轨1.5km/d(单线),人工铺轨0.8km/d(单线)计算,制、存梁场月产梁60孔,存梁能力120孔,轨排生产能力1.5km/d,轨排存放能力3.6km。依据《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计算,需建成制梁台座16个,二次张拉区4个区,双层存梁区8个区。③路基工程及临时用地。林歹南站铺架基地填挖相对较平衡,共计填方191404m3,挖方223090m3,用地合计137.8亩。④涵洞排水。铺架基地及制(存)梁场范围内中部位置,有一条较大水沟为原林歹南车站的主要排洪通道,须先沿原沟铺设排水管。⑤站场设备及硬化。设轨料运输线1条,装梁线2条,机待线、机车调头线、安全线各1条;站场增设9号道岔7组,新铺轨1.75km,新设车挡3座。预制场、原材料存放场等硬化面积为12530m2,桥梁加工场硬化面积5509m2,进场道路6289m2,轨排作业场硬化面积1000m2。

3.铺架基地设置方案比选。①租地拆迁条件。方案一由于沪昆线湖潮站轨排基地于2010年8月作为重点部队军运装卸载基地投入使用,该军运设施地位作用十分重要,且保密要求高,无其他车站可以代替,故此处拆迁工作量大,租地非常困难;方案二租地手续相对简单,拆迁量很小,工程能够顺利实施。②接轨和交通运输条件。方案一可利用原轨料运输线接轨引入湖潮站,交通运输比较方便,但必须通过湖林既有线运输,且运距远,施工干扰大,运输能力小;方案二经基地走行线接轨于林歹南站新1道,交通运输非常方便,可通过工程线运输,便于施工组织,施工干扰较小,运输能力大。③路基土石方量。方案一利用原轨排基地改扩建,填方量较小,挖方量较大,紧邻既有线石方爆破安全风险高,且弃土比较困难;方案二填挖方量较大,但可移挖作填。④费用对比分析。方案二虽铺架基地建设费用较方案一要大一些,但桥梁和轨排可通过新线运输且运距较短,故运输成本非常低,总体费用比方案一低得多。如表1。

三、铺架方案确定

1.原铺架方案。铺架基地O于湖潮站,采用“边铺边架”,轨料和设备通过既有线湖潮车站进入铺架基地,架梁采用1 台TJ165铁路架桥机架设桥梁,采用换铺法施工轨道由湖潮向林歹、新店,然后返回林歹后,再向织金方向,依次进行架桥机架梁、铺轨机铺设25米临时轨排、上碴整道、长轨运输车换铺500m长钢轨,最后进行焊轨、应力放散及锁定无缝线路。

2.新铺架方案。铺架基地设于林歹南站,采用“一铺一架”,轨料和设备通过既有线堰塘坎车站进入铺架基地,道砟从野马寨碴场采用汽车运输至堰塘坎车站和岩脚车站临时储存,施工时采用K13砟车分别在上述两站装车运至现场卸砟。桥梁采用1台DJ168公铁两用架桥机架设桥梁,换铺法施工无缝线路,按林新线湖林既有线绕行段织金往新店联络线林织线铺架顺序,依次进行架桥机架梁、DPK32型铺轨机铺设25m临时轨排、上碴,长轨运输车换铺500m长钢轨,最后进行焊轨、应力放散及锁定无缝线路。

由于受铁路投资环境和线下施工进展缓慢的影响,特别是坪子上隧道和纳界河特大桥及蔡家寨隧道三个工期控制性重点工程施工完成时间很可能会滞后,林织线铺架时间与工期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组织与安排,故需采取分段铺设方案,为有效缩短工期,先将林新段线路铺通投入运营产生效益,然后林织段采取从林歹南端铺架至纳界河特大桥,随即进行整道、换轨、焊接锁定,同时可从织金端反向铺设至蔡家寨隧道,最后完成纳界河特大桥至蔡家寨隧道之间线路铺设。

3.铺架方案确定。原铺架方案使用1台DJK165铁路架桥机,只能从线路起点向线路终点单方向进行架梁,湖潮至新店铺架完成后,要间隔138天才能进行林歹南至织金方向的铺架作业,铺架施工不连续,后期林织段制、架梁工期压力大;新铺架方案使用DJ168公铁两用架桥机可向林新段、湖林段、林织段三个方向进行架梁作业,可视工程进展与工期需求灵活安排,对工期更有保证。同时本项目工期控制性工程较多,且分布较为分散,如采用原铺架方案,则铺架工期极易受其施工工期制约,如采用新铺架方案,即便遇到线下工期滞后,可以通过运、架梁便道绕开控制点优先进行其他工点的架设作业,还可采用两台架桥机双方向架梁以满足铺轨工期,能比较灵活的应对工程进展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林场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三农”工作的一件大事,是一场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镇生态建设和社会新农村建设大局。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组建机构,镇成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农业工作的副镇长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镇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各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处理改革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技中心,办公室主任由镇农技中心主任兼任,负责日常工作。

各村成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村主任担任组长,相关人员组成成员,具体负责整个改革工作。

(二)宣传动员,镇政府计划组织镇、村林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召开全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全面部署林改工作。各村要分别召开好村民代表大会,全面组织发动改革工作。坚持舆论先行,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林改的目的意义、政策法规和方法步骤,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改革。

(三)组织培训,镇政府林改办工作人员按要求参加县林改办的组织培训。各村的林改工作人员由镇统一进行培训。确保每个参与林改的工作人员能正确运用相关政策法规,统一方法、步骤和标准要求,保证改革质量。

(四)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各村进行林改调查摸底,全面掌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方案。

(五)完善制度,按照林改的有关政策制定完善相关制度。

(六)组织实施,按照“申请、审查、勘验、公示、颁证、建档”六个步骤核发或换发林权证。

(七)加强督促检查,镇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对各村、社区各社的林改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

1、镇、村成立集体林权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

2、完成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报批。

3、召开全镇领导小组动员会,部署全镇的林改工作。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全面推开改革工作

1完成摸底工作,分析林改中存在的问题,村完成制定和报批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村、组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讨论制定林改工作方案,报镇审批、备案。

2(1)外业勘验:村、组按照林改方案参照过去的林权证登记情况,逐户逐地的完成明晰集体林产权的外业勘验工作。外业勘验时,由核查勘界人员完成,核查勘界人员由核查勘界小组工作人员、林权权利人和相关权利人组成。必须通知权利人和权利相关人员到现场相互确认权属界线。以宗地为单位,逐宗核实。核实内容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现状,准确调绘宗地,准确确认权属及四至界限,记录相关资料等。

(2)公示:外业勘验工作完成后,对各户、每宗林地的勘验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天。

3、签订完善承包合同、核发或换发林权证工作。

(1)整理建立档案:在外业勘验工作结束后,整理建立档案。各社要在发证前按林改办的要求整理材料、归类建档、统一管理、报送登记材料备案。

(2)申请核发或换发林权证。对无异议的申报发林权证,有异议的待处理好后申请核发林权证

(四)总结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要按照要求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尊重历史,积极稳妥的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明确职责,把此项工作纳入对各村干部的工作目标考核。各村要正确处理林改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确保不发生集体上访等突发事件。要严肃工作纪律,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二)充分发动群众,召开好群众会,坚持民主决策。

1、各村制定林改方案必须召开社员大会或者户代表会进行民主决策。坚持两个2/3原则:即参会人员达到应参会人员的2/3,表决必须有2/3赞成方能通过。严格执行“四签两不准”:即会议通知签收,参加会议签到,表决票签名,方案通过签字;不准用铅笔、圆珠笔签字,不准他人代签字。

2、坚持外业勘验权利人和权利相关人到现场的制度。组织外业勘验由镇、村领导小组负责实施,社员代表、权利人和权利相关人参加,现场确认林地“四至”界线。

3、坚持公示制度,凡是本次改革的集体林权地确权情况必须公示,接受监督。

(三)依法依规,规范操作,确保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在本次改革中,各级干部必须牢记改革的目的是发展林业,保护森林资源,改革中不得出现乱砍滥伐的现象,对因工作不到位而造成林业资源破坏的,将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林场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1 河北省国有林场采伐管理现状

    1.1 森林经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河北省现有国有林场138个,其中省属林场18个、市属林场10个、县属林场110个,总面积55.9万hm2,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12.89%。调查数据显示,河北省国有林场中有54.5%的林场没有编制过森林经营方案,很多经营单位甚至根本不知道森林经营方案如何编写,这就更谈不上用森林经营方案进行科学管理经营。即使在编制过森林经营方案的经营单位里,森林经营方案可能只是一个摆设。据调查,已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188个经营主体中有64.45%的经营单位未能在经营管理中按照森林经营方案来执行。

    1.2 采伐限额管理现状

    现行森林采伐类型分为主伐、抚育间伐、更新采伐、低质低效林改造及其他类型采伐。据调查,河北省国有林场采伐限额实际管理中,主伐和抚育间伐限额指标剩余较多,分别为30.33%和55.45%;而有55.92%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更新采伐限额不能满足实际需求,36.02%认为低质低效林改造采伐限额不能满足经营需求。

    1.3 采伐监督管理现状

    据调查,在采伐监督管理中,主张由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监督的占77.25%,是监管的主要形式;由同级林业主管部门监督的占21.80%,自查的占44.55%,通过其他类型监督管理的占5.21%。但这几种监管方式相互有交叉,各种检查方式可能同时存在。在调查中,69.91%的经营者认为采伐限额指标下达较晚,60.66%的人认为在采伐审批程序太复杂,等待时间较长。审批时间拖延过长,在这期间经营者很可能丧失最佳的获利机会。在审批完结到采伐实施,采伐的监管也是采伐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而43.59%的被调查者认为,采伐监管力度并没有执行到位。主要反映在监管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专业技术不高,责任心不强而使监管工作成为“做样子”“走过场”。

    2 采伐改革意愿分析

    森林采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保障经营者利益、保护生态环境和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等。对此,被调查者也表示支持。只有明确了森林采伐管理的出发点才能从制度要求和管理方面调整和改革现行采伐管理制度。

    2.1 采伐限额的管理范围

    对于非林业用地上的林木采伐管理,38.39%的被调查者认为非林业用地上的林木采伐应不纳入采伐限额但必须办理采伐许可证,31.75%的人认为可由经营者自主决定,主张按森林经营方案管理的占29.86%,极少数调查者认为应完全纳入限额。对于林业用地上的森林资源采伐限额管理范围,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应包括全部公益林和商品林;少数被调查者认为,工业原料林和速生丰产林也应纳入采伐限额管理范围,所有林地上的商品林都应纳入采伐限额管理范围。但是也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森林采伐限额不应包括工业原料林和速生丰产林。详见表1。据我国有关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法规意见,林业用地上采伐胸径5cm(含5cm)以上的林木,必须纳入年森林采伐限额。而在调查中,85.31%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抚育采伐和低质低效林改造过程中,采伐胸径应放宽到10cm以上的林木纳入限额管理;实施其他类型采伐时,采伐胸径5cm以上林木应的纳入采伐限额管理。

    2.2 采伐类型的划分

    2009年在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国家林业局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意见》中也分别对商品林和公益林采伐类型进行了简化:商品林采伐简化为主伐、抚育采伐和其他采伐;公益林采伐简化为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和其他采伐。李秋娟(2010)提出将森林采伐类型划分为两种即:培育性采伐和商品性采伐。77.73%的被调查者对于这种划分表示支持。

    2.3 采伐管理途径

    可由国家规定,对已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分配采伐限额指标;对未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按照森林资源所占份额分类排序的原则分配采伐限额指标。在调查中,85.78%的被调查者认为国有林应以国有林场(局)为基本单位进行采伐限额编制和管理,24.64%的被调查者认为集体林的采伐限额编制和管理应以县为基本单位进行。采伐许可证制度是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核心,它是对于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经营主体在采伐时必须向采伐主管部门申请采伐许可证,在审批通过之后方可进行林木采集。被调查者一致认为采伐许可证制度不能取消,但采伐许可证应由哪个部门核发,经营者具有不同意见(表2)。

    2.4 采伐审批意愿

    调查问卷中将森林采伐限额指标结构划分为培育性采伐和商品性采伐两种类型。根据不同的采伐类型拟定了相应的采伐审批程序。调查结果对培育性采伐审批的管理意愿有67.77%的被调查者认为人工中幼龄林在抚育采伐时应编制作业设计,审批方式可以实行备案制,而不再履行报批手续。21.33%认为仍应严格实行报批制。在低质低效林改造的审批方式上,实行备案制还是报批制的意见基本持平,分别为32.70%和35.55%。由表3可知,对于天然林主伐的审批,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应沿用过去的管理方式,严格实行报批制,通过严格控制实现对天然林的保护。对于人工林主伐的审批,认为应实行备案制的为45.50%,认为该严格实行报批制的为48.82%,基本持平。关于生态公益林更新采伐审批,不论是人工生态公益林、还是天然生态公益林,被调查者的意见趋于一致,大部分认为更新采伐审批应严格实行报批制(表4)。

    2.5 采伐监管

    对于森林采伐监督和管理该如何进行调查,调查数据表明,78.6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实行伐前、伐中和伐后检查,但对于监管主体有不同看法,32.23%认为应由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进行,20.85%认为应由林场自行组织;31.27%的调查者认为应取消伐前和伐中检查,只进行伐后效果检查,其中9%认为伐后可由经营单位自主组织,22.27%认为应由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进行(表5)。

    3 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政策调整建议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能有效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经营主体的经济利益。为此,对河北省国有林场森林采伐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3.1 明确采伐限额的管理范围

    根据2005年颁布的《林地利用规划》,采伐限额管理的范围包括:规划林地内所有林木;非规划林地内林业用地上的公益林和商品林(除以用材林为目的的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采伐限额管理的一切林木。对于非规划林地内非林业用地上的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在采伐时只需申请采伐许可证即可。我国法律规定林业用地上采伐胸径5cm(含5cm)以上的林木,必须纳入年森林采伐限额。根据调查结果,建议在抚育采伐和低质低效林改造过程中,采伐胸径放宽到10cm以上。

    3.2 加强森林经营方案管理

    增强国有林场按照森林经营方案进行科学管理的意识,提高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能够如实反映经营主体实际经营需要,并能够为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从2009年河北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数量较前几年有明显增加,这说明森林经营方案正在被经营单位认可与接受。对于已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并通过审批的国有林场,日常经营应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方案来进行,对于尚未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国有林场按照森林资源所占份额分类排序的原则分配采伐限额指标。

    3.3 简化森林采伐类型

    简化目前较多的森林采伐类型,把森林采伐限额的类型简化为两种,即培育性采伐和商品性采伐。培育性采伐是指以改善林分(树种)结构、促进森林生长为主要目的所进行的森林资源采伐活动,主要包括抚育采伐,低质低效林改造,更新采伐等。商品性采伐是指以获取木材为主要目的的采伐活动,主要指主伐。采伐限额的编报,可依据不同的采伐类型而进行。

    3.4 完善采伐管理途径

    森林采伐管理应采用森林经营方案管理制度和采伐许可证制度相结合的途径。据调查,国有林以应国有林场(局)为基本单位进行采伐限额编制和管理。对于集体林及非公有制林木的采伐管理,应以县为单位进行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国有林场采伐应建立起完善的以森林经营方案制度为依据的森林采伐管理方式。对于未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通过采伐限额制度进行管理。目前森林资源的采伐管理依然要实行采伐许可证制度。

    3.5 简化采伐审批手续

    采伐审批是采伐限额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培育性采伐中的人工中幼林抚育采伐,只需编制作业设计,不再履行报批方式,而实行备案制;低质低效林改造时,沿用报批制;对于以木材生产为目的的商品性采伐和生态公益林更新采伐的审批,依旧沿用过去的管理办法,严格实行报批制。

林场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辽西地区;森林抚育;经验与做法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56

凌源市地处辽、冀、蒙三省(区)交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凌源市总面积为32.73万hm2,林业用地面积21.53万hm2,其中有林地14.27万hm2,森林覆盖率为51.8%。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85万m3,林木总产值达10亿元。凌源市30个乡镇(街),5个国营林场,4个国合造林站(集体林林权单位),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万人,2015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20亿元。

1 森林抚育开展情况

自2010年开始实施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截止目前森林抚育项目稳步推进第6个年头,累计完成森林抚育面积2.4万hm2,累计投入补贴资金3388.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达到了优化森林结构,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林农收入,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的目的。

2 凌源市森林抚育工作的经验及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2010年8月凌源市作为辽宁省第一批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试点县(市)后,在当年9月,凌源市市政府按照省厅的部署和要求在辽宁省率先成立了组织机构,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林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又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森林抚育管理办公室,负责凌源市森林抚育项目工作的具体实施。同时市林业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有关副局长任副组长,森林抚育办、资源科、计财科、造林科、设计队等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森林抚育补贴任务审批领导小组,对项目规划、工程进展、实施质量和项目资金使用全面负责。

2.2 精心设计,严把审批关

对凌源市幼、中龄林森林资源进行了一次摸家底,做到方案有高度,实施起来有目的、有效果。对能明显的起到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分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功能的林分一定要纳入到实施方案中来。凌源市坚持做到实施方案一经编制绝不更改变化,设计必须按照实施方案进行设计,为此在编制方案和作业设计过程中局里抽调了一批技术骨干参与编制工作。凌源市2014年在辽宁省率先购买和使用了新版的森林经营作业设计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设计精度高,工作效率高。在严把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关的同时,又加大了对审批这个环节的把关,实行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不审批,不公示的不审批,林权有纠纷的不审批,不组织施工人员培训的不审批。

2.3 严格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从项目的作业设计到施工各个环节,凌源市都是由具有设计资质和施工能力的单位承担,有力地保证了森林抚育项目工程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凌源市林业局坚持实行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质量管理,严格操作程序,通过推行建立施工责任制度,逐渐捋顺了专业施工队的建设。每一个项目任务单位都建立了一支10~15人专业施工队伍,专业施工队的每一名成员都要在技术和安全培训后,才能上岗施工作业,同时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全程监管施工作业质量,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的领导责任。

2.4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每年森林抚育项目任务落实阶段之前,凌源市每年都要召集全市各项目任务单位的场站长、技术骨干到市林业局8楼会议室开会学习森林抚育技术的新要求、新理念,另外不定期聘请朝阳市局和省干旱所的领导和专家来凌源给从事森林抚育具体工作人员讲解森林抚育的相关技术知识。在集中学习的同时,又采取召开现场会以会代训的办法集中解决在工作中发现的难点和问题。通过互检的方式加强场站森林抚育水平的交流,互学彼此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每年凌源市森林抚育项目培训工作召开的会议不下5次,现场会3次,集中学习2次,总人数350人次。

2.5 实行公示制,强化社会监督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特别是林业局以市报林业专版、林业科技之冬、林业科技大集、宣传车、户外标语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让国家的惠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广大林农自觉自愿的参与其中。要求森林抚育项目单位的国有林场、国合站、乡(镇、街)必须将森林抚育设计的小班坐落、面积、设计蓄积,采伐株数、树种、林种、采伐方式、及政策补贴资金等情况,在所在的村组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d,(公示内容要拍照存档)以便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利用报纸和互联网加强对森林抚育工作好的典型经验进行宣传,结合公示工作,做好宣传发动,为全面推进我市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