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能量发言稿

正能量发言稿

正能量发言稿

正能量发言稿范文第1篇

讲话稿也称“发言稿”,是在某种特殊场合要讲话前所拟定的书面稿子。其作用是节省时间,集中、有效地围绕议题把话讲好,不至于走题或把话讲错。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写作,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正能量发言稿范文第2篇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4。主题要单一。一次会议总有一个主题,讲话者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讲话,首先要围绕会议主题讲,不能离开会议主题,信口开河。

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因此,要尽量把话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话讲长了,不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厌烦,不得人心。因为人持久或过度地听讲,会因听觉器官的疲劳而造成全身不舒服,必然精力分散。俗话说“话多如水”。因此,讲话要克服一种坏习惯,即一讲就长篇大论,胡拉乱扯,重复罗嗦,没完没了。

要合乎口语

写讲话稿,要像说话一样简短亲切。绝不要乱抄文章上的一些洁屈聱牙的句子。具体来说,写讲话稿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到口语化:

1。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或分散注意力。

2。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迅速”可改成“很快就”;“立即”可写成“马上”;“从而”可改成“这样就”;“连日来”可写成“这些天来”;“地处”可改成“位置在”;“备定”可写成“准备好了”等等。

3。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交锋”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

4。不该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以免发生误会。

5。要分清同音的字和词。比如“全部”容易错听为“全不”;“喉头”跟“猴头”分不清,应写成“喉咙头”就好。

6。方言土语要少用。听众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如果用方言土语多了,有些人听不懂,或者窃窃私语,也会影响会场秩序。如“假茶叶”是贵阳的土话,外地人很难知道它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

7。用引号表示相反意思的词,在其前面要加上所谓二字,以表示否定。用括号作注释的,要改为直接叙述。

正能量发言稿范文第3篇

作者交来的稿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差错、疏漏和不符合出版要求的问题,因此必须由加工编辑对书稿进行认真仔细的审读加工,从而保证图书所传播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科技类图书具有专业性强、加工难度大的特点,因此除了需要逐字逐句阅读书稿之外,还需要根据专业知识进行准确加工。

一、科技类图书的特点

1.专业性强

专业性是科技类图书最为突出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的专业不断分化,科技类图书的内容多表现为某一专业或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等。

2.公式、图标、符号、标准、术语的规范性

科技类图书的公式、符号较多,有些还带有各种下角标。此外,所涉及的标准和术语较多,且更新较快。

3.语言文字的客观性、严谨性、简洁性

科技类图书的语言要求描述清晰、简洁,遣词造句要求严谨性和逻辑性。

1.专业技术背景

科技类图书加工难度较大,因此要求编辑应具有相应的技术专业背景和扎实的文字功底,以便把好技术关,避免出现技术性错误。

2.活到老,学到老

编辑在实际工作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比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要更加深入、广泛,因此编辑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扩展知识面,以确保书稿内容的准确性。

3.不耻下问

鉴于科技类图书涉及很多细分的领域,专业性较强,编辑的专业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遇到不熟悉的概念和知识,一定要多查阅相关资料,必要时要及时与作者或者老编辑沟通,以保证知识的正确性。

1.书稿中的政治、宗教问题

编辑要高度重视政治、宗教问题,不能因为是科技类图书,就轻视此类问题。要时刻保持较高的政治敏感度,杜绝政治性错误,以避免造成不良的政治后果和引发民族矛盾。

2.技术内容的先进性、正确性和实用性

科技类图书中涉及大量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表述,编辑加工时一定要注意这些表述是否正确,不能有错误、不当或者引起歧义的表述,以避免误导读者或者给读者带来损失。编辑加工中还应注意书稿中是否有过时和已淘汰的内容。

3.名词术语

科技书中的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标准,且要全书统一。编辑应熟悉现行国家标准中的名词术语,书稿中旧的、不规范的名词术语应统一改正过来。应注意有些名词术语在不同行业中用法不同。此外,加工中要时刻警惕书稿中出现的名词术语是否有前后不统一的问题。

4.计量单位

在科技类图书中,当单位之前有具体数值时,应使用我国规定的法定单位,不是法定计量单位时,应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或者加注进行说明。编辑加工时应对科技书中出现的计量单位保持较高的敏感度,一旦遇到不合规范的就及时处理,对于不熟悉的计量单位要及时进行查证。

5.公式和计算

科技类书稿中往往会涉及大量的公式和计算。数学公式表达形式复杂、符号繁多、排版形式多变,是编辑加工中的一大难点。编辑加工时,应注意书稿中出现的公式和计算是否正确。对公式要仔细核对,对计算结果应核算是否正确,避免计算错误和公式中的代入错误。

6.标准

在相关国家标准的引用上,应注意贯彻最新国家标准。编辑应注意查阅相关资料,经常关注标准的变更、替代情况,以确保书稿中采用的是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引用标准是正确的,标准号与标准名称是相符合的,标准年份是正确的。

7.外文字母的标注和正斜体问题

在一些基础理论较强的图书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的物理量和公式,其规范使用与标注是科技类图书编辑加工的重要内容。编辑加工时,应注意区分外文字母和下角标的正斜体,如区分不清,应与作者及时沟通,以进行确认,千万不能强行区分。

8.图稿的加工

图稿也是科技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加工时,应保证图稿清晰、图文一致,线条图的画法、尺寸和符号的标注,要符合最新国家标准的规定。此外,图稿中出现的名词术语、量和单位也应符合标准。

9.尽量避免口语化和网络化的语言

正能量发言稿范文第4篇

一、什么是分材自学稿

分材自学稿是实施自主学习的载体,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分材自学稿为载体,包括:课前年级地理学科组教师编写分材自学稿,学生利用分材自学稿自学教材后填写分材自学稿,教师批阅分材自学稿;课上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课后学生完成学习反思和拓展训练,教师批阅分材自学稿。分材自学稿与学案的区别主要在于分材自学稿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不同,使不同智力、基础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分材自学稿的编制

1.分材自学稿的组成。

地理分材自学稿一般由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自学检测、新知探究、巩固训练、达标反馈、智者加速、网络构建等8部分组成,可根据教学需要有所增减。

2.分材自学稿的编制原则。

(1)课时化原则。分材自学稿大多以课时为单位,按章节依次编号,插入页码。对于教师而言,课时化编制分材自学稿,便于分工合作和集体备课;便于控制教学容量,学进度;便于布置作业、批阅分材自学稿。对于学生而言,预习分材自学稿,便于了解每个课时的学习目标、授课内容等。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行星地球》一章可编制成“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圈层结构”四节6个课时,“地球的运动”一节编3个课时,其余各用1个课时。(2)问题化原则。分材自学稿中的问题设计不能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要有针对性,要将考查要点、能力要求巧妙地融入问题之中;要有梯度性,从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要有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自学检测中的问题要源于教材,便于学生寻找答案;智者加速中的问题要源于教材之外,便于学生抽丝剥茧,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在“地球的运动”分材自学稿中出现“郑州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范围”,问题设计包括:郑州市的地理纬度是多少?怎么表示?冬至日郑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夏至日郑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3)生活化原则。结合实例和案例,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将生活现象、热点问题编入分材自学稿,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分材自学稿要体现生活气息,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如在“全球气候变化”分材自学稿中可设置“近年来郑州郊区小麦成熟日期的变化”、“郑州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的调查”等案例。

三、分材自学稿的实施

1.课前导学。

分材自学稿编制、复印后,按课时次序于课前一到两天下发给学生,学生预习教材后填写分材自学稿,教师批阅分材自学稿。通过课前导学,学生明白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相应的重难点,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教师通过批阅分材自学稿,准确把握学情,了解高频错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课堂探究。

在课前导学的基础上,课堂探究的基本思路是:核对分材自学稿,订正错题――创设情境,突破重点――合作探究,总结规律――完成例题――提升能力。在课堂探究中,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重点突破的过程,重视学法的指导和规律的总结。另外,例题要尽可能在课堂上让学生独立完成。

3.课后延伸。

课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导学生及时整理反思,有效巩固课堂探究成果。某一课时的课后时间也是下一课时的课前时间,学生不仅要完成分材自学稿中的自学检测,还要完成达标反馈,所以课后的训练题不能多,要求精。实施分材自主学习,以分材自学稿为主线,将课堂延伸到课前与课后,循序渐进、环环紧扣,将每一课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四、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分材自学稿的质量需要提高。

实施分材自主学习,教师不仅要编制高质量的分材自学稿,还要批阅学生课前预习课后训练的分材自学稿,任务很重。由于时间仓促,分材自学稿质量没有及时得到保证。为此,我校在假期组织教师编写分材自学稿,并建立了分材自学稿名师审核制度。具体是三步,任课教师编写、地理年级组长审核,合格后再由名师组审核。层层把关,力求保证分材自学稿的质量。

2.分材自学稿的批改方法需要改善。

正能量发言稿范文第5篇

一 基本情况

《语言学名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第一部社科名词辞书。从2001年编写到2011年出版,历时十年。《语言学名词》分支学科大致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的分类,但“世界诸语言”“心理语言学”等阙如,而增加了“辞书学”“计算语言学”等,实际完成了13个分支。这13个分支分别是“理论语言学”“文字学”“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辞书学”“方言学”“修辞学”“音韵学”“训诂学”“计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民族语言学”。《语言学名词》总条目控制在近3000条,每个分支学科基本不超过300条。术语的每一条均列出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和简明的定义。

语言学在中国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术语繁多,含义复杂,理解歧异,缺乏足够全面的整理。在《语言学名词》的撰写阶段,在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组织筹划下,赵世开、王惠、黄德宽、林茂灿、陆俭明、周建设、苏新春、章宜华、侯精一、王德春、鲁国尧、刘广和、王宁、冯志伟、傅爱平、祝畹瑾、戴庆厦等一批语言学界权威专家学者担任各分支学科首席或主要负责人,通过深入的讨论研究、反复推敲、慎重定名、科学释义,对语言学名词进行编写、审订、修改、统稿。定稿交出版社后,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既有各学科建设中的概念框架,也有分支学科问的协调统一,同时也涉及学界观点的分歧处理,全稿又经过多次编辑加工、分支学科编写负责人修改、全国科技名词委负责人审改等过程。编辑所发现的问题,都要在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董琨主任、李志江秘书长、李芸博士、杜翔博士,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研究与审定室邬江主任、温昌斌博士、王琪博士的共同探讨下处理,所有处理意见都征得分支学科编写负责人的同意,同时所有分支学科编写负责人的修改也要签名返回存档。

这样一次梳理,相信会对构建语言学学科框架、确立语言学名词规范,加强海峡两岸和全世界华语社区之间的术语协调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把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交出版社时的定稿称为“原稿”,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这些问题均已在出版前的编辑加工阶段改正),以期对之后的社科术语编辑出版有一些参考。

(一)条目排序

《语言学名词》中的名词遵守义序排检法,按照各概念之间在学科中的重要性,灵活处理并列概念与上下位概念的位序。有的并列概念接排,然后排列其下位概念;有的是上下位概念接排,然后是上位概念或下位概念的并列概念。

在包含“关系释义”的条目内,有些下位概念也要出条,这里就要保证微观结构的“关系”排序与宏观结构的条目排序一致。比如在原稿的“辞书学”分支中,“义序排检法”的释义指出:“可分为分类排检、主题排检、时序排检和地序排检等”,但是各下位概念出条后的顺序却是:“时序排检法”“地序排检法”“分类排检法”和“主题排检法”。这里一要注意释义中分类概念出现的顺序与其出条后的顺序保持一致,二要注意释义中列举的概念与出条后的名词保持一致,不能前为“分类排检”,后为“分类排检法”。同样,“历时性词典”的释义指出,它包括“历史词典和词源词典”,但是下文出的词条却是先“词源词典”再“历史词典”。

(二)主条副条处理

主副条的问题在原稿中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又称”较多和主副混用。

“又称”是副条的一种表达方式,说明学界一般也在用,但规范度不如主条。原稿有的又称没有必要列,比如“术语”,原稿“又称‘专门术语”’。有的学界已经有比较统一的术语,不必再列出用得很少或者大家基本都不知道的又称,比如“顶真”,原稿“又称‘顶针’‘一继踵’‘蝉联’‘联珠’‘连珠’‘链式结构’”,后经商议,减省为“又称‘顶针’‘连珠’”。还有的又称跟简称混淆。

主条是规范的术语,在释义部分和文中其他地方出现此概念时推荐使用,但原稿有时多使用副条,而不用自己推荐的主条。比如,“x杠理论”,原稿“又称‘X阶理论”’,但在此条的释义中,多处使用x阶、0阶、1阶、2阶。再比如,原稿的词目是“动词性短语”“名词性短语”,又称“动词性结构”“名词性结构”,但是在释义中都是“动词性结构”“名词性结构”。再比如,原稿中立的主条“塞音”,释义中“又称‘爆发音”’,在修改稿中将主条改为“爆发音”,释义中“又称‘塞音”’,但在“方言学”“音韵学”“民族语言学”等其他分支学科以及“语音学”的其他地方,基本都使用“塞音”而非“爆发音”,这就造成词典推荐主条在该词典中未能贯彻的矛盾。经过商议,在“爆发音”的释义中补充:“在与‘塞擦音’等对举时,通常使用‘塞音”’,来缓解该矛盾。

(三)与其他科学名词的异同

《语言学名词》虽为社科类专科词典,但收词涉及物理学、声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存在术语统一的问题。比如“语音学”中以前用“噪音”,但已公布的声学名词统一为“噪声”,“x光”改为“x射线”,“浪纹计”改为“记纹器”等。这里需要与声学术语保持一致。

(四)人名规范

《语言学名词》涉及较多外国人名,存在人名使用的规范问题。是按照各学科约定俗成的翻译,还是按照新华通讯社编《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等翻译参考资料的翻译?是使用姓名全称,还是只使用名或只保留姓;或者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姓名全称,其后只保留姓名之一?经过多次讨论,最后处理方式是,对学科内使用较多并已有约定俗成译名的,一般按照各学科的使用规范。比如Bloomfield,译为“布龙菲尔德”,而不是按《英语姓名译名手册》译为“布卢姆菲尔德”;Mathesius,译为“马泰休斯”,而不是“马西修斯”;Verner's law,译为“维尔纳定律”,而不把“Verner”译为“弗纳”。

(五)英语规范

英语的使用主要遇到以下问题:

1.大小写、单复数

英文词的首字母,大写、小写均可时,一律小写;英文词除必须用复数的,一律用单数。如原稿“真理论语义学truth-theoretic Semantics”中的Se―mantics要小写;而“汉语历史词汇学historical chi-nese lexicology”中的chinese首字母要大写。

2.换行

根据英文换行的规范要求,对英文单词一一查对。如“艺术言语修辞学artistic speech rhetoric”,最后一个单词“rhetoric”,原换行是“rhet-oric”,实际应为“rhe-toric”。

3.拼写

英文拼写要特别注意,原稿中有些不易发觉的

拼写错误,如“数量宾语quantitivel 0bject”,“quanti。tivel"应删掉“1”;“意义三元论meaning triadism”,“triadism”应为“trialism”;“类后缀quasi-prefix”,英文后缀一词用成了前缀,应为“quasi-Sllffix”;“人机界面”中的“man-manchine interface”,“manchine”应为“machine”;“单义词nonoseme”,“nonoseme”应为“monoseme”。

4.对应性

“定义式释义logical definition”,其英文更适合翻译为“逻辑释义”,即该条的又称,于是调换主副条,改为“逻辑释义logical definition”。再如“‘田野调查field work;field study’又称“田野工作‘实地调查’”,就英文的对照关系,把此条改为“‘田野调查field study’又称‘田野工作’(field work)‘实地调查’”。

(六)释义原则

1.释义程度

释义应遵循准确性、简明性、闭环性、对应性、解释性等原则,不因简明而废准确,也不因准确而废简明。对于多达几百字的释义要尽量精简,而对于有些过于“简洁”的释义,则要增加必要信息。比如,“理论语言学”中的“标准理论”,原稿释义为“一种语言学理论。是生成语法的一个发展阶段”,这种解释既未揭示该词条的内涵外延,也没有表明它的主要观点或使用原则。再比如,“语音学”中的“舌面元音”,原稿释义为“即常态元音”,而何为常态元音?原稿并未解释,可归为无效释义。现将“舌面元音”改为“发音时,舌面的某个部位隆起而发出的元音。舌面元音是较为常见的元音”。

2.观点倾向

前文已说,语言学术语有时理解歧异。同样的语言学术语在不同的学者或学派那里可能释义不同,选择哪个学派的观点需要考量;甚至有些术语在另一学派那里为伪概念,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也要考量。比如“全民语言”的说法、“副+名”的概念、兼类词、语言与言语、语素与词素、时体范畴、方言分区等。学界有争议的尽量尊重不同分支学科约定俗成的用法,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而不互相矛盾的不必勉强统一;非学界共识而仅仅属于某一学派观点的内容,一般不予写入;有的内容可能见仁见智,但不应有明显的知识性硬伤。

3.释义行文

释义行文应尽量避免用语艰深晦涩,但也要避免随意和口语化。如“计算语言学”中,均把“读者”改为“用户”。再如,“辞书学”中,“派生词典”的释义提到:“在另一部较大词典的基础上编纂而成”,“较大词典”概念模糊,改为“较大规模的词典”。

此外,词目尽量不出现“的字结构”。释义尽量精练,如“辞书学”中对“顺序词典”的释义,原稿为:“词典的一种类型。按词头的首字母、首音节或字形为序编排的词典”,最后的“的词典”为不必要的重复。释义中还应尽量避免“指”“故称”等说法。

(七)前后统一

1.术语统一

比如词目“巴克斯一诺尔范式”,原稿释义却把“巴克斯”写作“巴科斯”;词目“维特比算法”,原稿释义却把“维特比”写作“韦特比”;词目“马尔可夫链”,原稿释义却多次出现“马尔科夫”。

2.互对统一

正文中有并列概念,有时会注明与某词目相对。如“约喻”与“博喻”是两个相对概念,在“约喻”中就会注明“与‘博喻’相对”。同样,在“博喻”中,也应注明“与‘约喻’相对”。此类情况不少,原稿中有的没有互对,即只在一个词目中写出对应,相对词目却没有标明,如“预设”有“与‘焦点’相对”,但是原稿的“焦点”就没有“与‘预设’相对”,需要统一。

3.对比统一

有些术语是对比统一的,有些释义是对比统一的,比如“扩大夸张”的释义为:“夸张的一种。把事物尽量向多、长、高、大、重、快、强等方面夸大。”“缩小夸张”的释义为:“夸张的一种。把事物尽量向少、短、低、小、慢、弱等方面夸张。”这几个形容词应该是相对的,但是“扩大夸张”的“重”在“缩小夸张”中没有对应,应在“缩小夸张”中补充“轻”。

4.分支统一

有的术语出现在不同的分支学科中,比如“儿化”“儿化韵”,在“语音学”“方言学”中都有。这里的英译、释义等可能就存在差异。语音中用为“儿化rhotacized”“儿化韵rhotacized final”,方言中是“儿化er diminutive”“儿化韵er diminutive fi,nal”,经过商议,处理为两个术语在两个分支中统一翻译为两种英文名词,即“儿化rhotaeized;er di-minutive”“儿化韵rhotacized final;er diminutive fi-nal”。再如“零形式”在“理论语言学”与“语义学、词汇学”中都有,但两处表述不一样:“理论语言学”中“零形式”的英语是“zero”,用符号“θ表示,“语义学、词汇学”中“零形式”的英语是“zerofrom”用符号“O”表示。经过商议,统一处理为翻译成“zero form”,用符号“θ”表示。

5.不必统一的情况

多个分支学科之间要尽量统一,不能统一的不强求,比如语素与词素等。正如董琨主任在本书《前言》中所说:语言学术语,作为学科概念,较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或者同一中文名称可能属于不同的学科分支,或者同一英文对应不同中文名称。例如“词”(word)既是词汇学的单位,又是语法学的单位;它的下位概念morpheme,既作为“词素”(语义学、词汇学)的英文名称,也作为语法学的“语素”的英文名称。

(八)数字核对

数字的核算历来是一个极为必要的程序,如果对数字不敏感,很可能会出现问题。还要注意各分支学科之间涉及相同概念时的数字统一。

(九)行文严谨

应避免绝对的话,尽量客观、中性、准确。比如“综合性词典”的释义指出:“科技综合性词典则收录普通语文词汇以外的所有学科或知识领域的术语和专名,并提供专业释义”,“所有学科”有些绝对,改为“其他学科”。

“典故词”的释义指出:“出自民间传说和典籍中的故事或割裂典籍中的语句而形成的词”,其中“割裂”指“把不应当分割的东西分割开”,色彩不够中性,改为“摘取”。

“语言规划”的释义指出“包括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本体规划”,但语言规划除了这两种外还有声望规划等,因此在本体规划后加“等”。

“词汇统计法”的释义指出:“有助于了解某种语言的词汇构成特点或评价某一著作的语言风格”,“著作”限定范围较小,改为“作品”。

“古语词”,释义为“过去曾经用过而现在一般已不用的词语”。“过去”一说不严谨,查相关资料,刘叔新曾解释为“产生流行于古代而只在现代书面语中沿用下来的词语”。经商议,改为“古代”。

“声调语言”的释义为:“……声调可用来传达情绪,但不会影响其意义”,四声是可以区别意义的,此句容易引起误解,经专家同意后删除。

再比如,文中区别“义项”与“义位”,区别“词目词”与“词条”,但原稿中混用,类似的情况也应严谨。

(十)索引编排

索引在词典中是非常必要的查检工具,《语言学名词》分为汉英索引和英汉索引,索引容易出现出条和排序问题。

1.出条问题

索引词条分为三个单位,如汉英索引中包括汉语词目、英语翻译和分布的篇章序号。其中正文中出条的词目和又称、曾称、简称等正文用楷体表示的内容进入索引。

各分支学科可能出现相同的词目,在索引中如何处理?一种意见是相同的词目同时列出;一种意见是相同的词目只出一个,下一个再出现时用空格代替;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空格容易引起误解,可用破折号表示。最终还是采用第一种意见,即同时列出。

2.排序问题

(1)英汉索引按纯英文字母排序,空格、短杠、引号、括号、星号等均不参加排序。英文词尤其要注意,正文中常有英文单词换行现象,其中自动换行时的连字符在索引中应删除。

相关期刊更多

能源政策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能源研究会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教育部

材料导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