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数学教学的建议

对数学教学的建议

对数学教学的建议

对数学教学的建议范文第1篇

一、学习新理念,领悟新精神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新课程下,教师要注重新教学理论的学习,掌握新理念,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真诚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首先,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要了解、相信、尊重和友爱每一位学生,教好每一位学生。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再次,通过知识技能学习,从“知识中心”转变为“能力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在信息技术时代,要学会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二、反思教学,转变教学观念

以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每天只忙碌于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很少学习研究教学理论、研究了解学生;不重视教学反思,不讲究技巧,不注重革新,总是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很少与同事交流、切磋教学心得,每天只是机械地重复往日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教学效果总是事倍功半。

教学中要善于反思,做反思型的教师。在反思、整改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时刻提醒自己在每节课后积极反思: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喜欢回答?哪一部分教学效率高?哪个环节做得不好?下节课如何改进等等, 主动把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认真贯彻“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主动的去学,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实践,落实新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方式应体现多样性和趣味性,体现生活化和情境化。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要实现新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更好地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参与和发展。新课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1、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具体教学方法是:(1)看情境图,(2)说情境图,(3)提出数学问题。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买电器”一课,首先出示主题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然后说一说情境图意思,即这些图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最后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在具体情境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可能提出很多离奇古怪的问题。无论是什么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表扬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从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然后再从有关的数学问题中找出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内容。

2、建立模型。

建立摸型是指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情境中提出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建立数学模型。

3、解释应用。

教学后,选取课后练习或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练习,采用多种练习形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例如,“买电器”一课,学生建立起数学模型后,让学生完成课本第53页的“试一试” (1)(2)、(3)题和54页“练一练”1、2、3题。

4、课堂小结。

对数学教学的建议范文第2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认同新课程的同时,新课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其核心是教育的焦点问题——升学问题。升学考试决定学生的命运,也决定学校的发展,更影响地区教育的决策。“考什么教什么,怎样考怎样教,不考不教”似乎成了越来越多教师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试题的导向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试题在教育过程中的良好作用,必须花大力气,夯实教学过程的同时,抓好复习过程,把考试命题作为一项专业工作来认真研究,从而借助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在中考数学复习教学过程中笔者有几点建议和体会,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1.更新教学观念,改变复习模式

传统的复习模式是以提问概念、结论为主,学生被动记忆,归纳知识,强化训练,学生被动回答问题,不能提出问题。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改变复习模式,从基础内容、基本图形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观察、思考,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归纳知识、形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行为。

2.求真务实,注重双基

分析中考试题中的所有题目,包括最后的压轴题,都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维方法的考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抓好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基本运算能力、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并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结构。

3.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从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实际应用题目逐年增加也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例如,函数模型、方程模型、统计模型等。因此,要关注背景新、贴近生活、灵活性强、突出时代感的问题。例如,具有时代感的问题有:经营问题、价格问题、调用问题、环保问题、纳税问题、网络问题、储蓄问题、测量问题、水电问题、奖票问题、几何模型问题等。

4.关注开放性、探索性问题

关注《考试说明》及《数学课程标准》,即明确: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入探索性、开放性问题。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以探索性、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常见的开放性问题有:条件开放、结论开放、过程开放、存在性问题、决策性问题、设计方案问题等。

5.关注阅读材料问题

不难发现,近几年中考试题中,阅读材料题也占据一定的分量,其实,这类题目只要仔细阅读,读懂题意及其实质,答案就在题目自身中。学生往往对这类题目望而生畏,教师在复习过程鼓励学生大胆阅读,充满自信,放手演练。

6.关注数学活动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一个新的课程目标,将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纳入评价,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寻求证明猜想的合理性;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有条例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考过程,这将成为具体的命题思路。

7.关注《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核心内容

随着考试范围的扩大,《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核心内容成为考试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方法无疑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些内容更是考试的核心内容。

8.加强联系,注重代数与几何的综合性问题

中考压轴题大部分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性问题,这类题一般设计1到4个问题,前两问的难度不是很大,后两问需要推敲探究。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舍得花时间引领学生攻克难关,点拨思路,掌握方法。

9.注重几何中的运动变化问题

动态几何问题是中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这种试题要求我们把静止不动的图形看成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图形,从中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发现问题的规律。因此,教师复习过程中要引入运动变化问题。

10.关注学生层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教师在中考数学复习过程中,关注上述知识问题的同时,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十个指头有长短,但各有各的作用。让“吃不饱”的同学多关注些综合题,让“消化不良”的同学多关注些双基题。因此,为了让每个学生学有所用,教师必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对数学教学的建议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针对北师大版新课程教材中导数几何意义安排的弊端,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对教材的修改建议,即增加一节极限的定义,顺应导数定义的形式化表达,同时调整导数几何意义的表述,使得对导数几何意义的理解水到渠成、自然流畅.

关键词:形式化;极限;导数;导数的几何意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它是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研究函数性质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高等数学的内容之一,所以在历次教材改革中,它的变动既频繁又较大,既体现了编者对它割舍不下的情怀又充满了不知如何安排的迷茫. 本文就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以下简称“新课程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提出教学中的困惑,并结合实践,提出对策,供大家参考.

与原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选修Ⅱ》(以下简称“旧课程教材”)相比,新课程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上都有很大变化,其中与本文讨论有关的是导数概念的引入,不讲极限概念,而是注重通过实际背景创设丰富的情境,不惜篇幅引导学生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导数概念,在给出导数定义后,又给出了三个具体例子,加深对导数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些都是旧课程教材所没有呈现的.

教材的具体安排是:§1 《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用了两个实例分析和两个例题,帮助学生实现从“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质的飞跃,为导数概念的引入做好了扎实的铺垫. §2《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由于有了上一节大量生动的背景实例,至此,抽象出导数定义已是水到渠成.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在数学中,称瞬时变化率即为函数y=f(x)在x0点的导数”是欣然接受的,相对于旧课程教材,导数定义的给出无疑是成功的.

新课程教材在§2中,专门安排了§2.2《导数的几何意义》,教材在描述性地给出了“曲线的切线”的定义后,紧接着就是“该切线的斜率就是函数y=f(x)在x0处的导数f ′(x0)”. 学生的困惑是:f ′(x0)不是函数y=f(x)在点x0处的瞬时变化率吗?它反映的不是割线AB在点x0处的变化快慢吗?它怎么又是y=f(x)在点x0处的切线斜率了呢?我们困惑的是:(1)本想弱化形式化的定义,降低学生理解导数的难度,但教材在导数定义后,又“通常用符号f ′(x0)表示,记作f ′(x0)==”,这里还是出现了形式化的定义了;(2)极限定义能回避得了吗?导数定义中无法回避,这是不争的事实,新课程教材在§3《计算导数》中,不仅出现了极限的符号,而且还出现了极限的运算,与其在这里让教师费尽口舌给一头雾水的学生解释半天(事实上学生仍无法理解),既偏离了主题又没有效果,不如干脆增加一节“极限的定义”.

安徽省是2006年秋季进入新课改的,首轮教学中我们循规蹈矩地按教材进行教学,结果学生只能是生吞活剥地记下结论,由于不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他们只能是照搬模仿,根本谈不上“灵活”二字. 在2007年开始的二轮教学中,我们对新课程教材作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增加一节《极限的定义》

在选修2-2§2《变化率与导数》的§1《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之前,增加一节,课题是《极限的定义》,课时为一节课,主要介绍极限符号的引入和使用,初步渗透极限思想,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通过列举实例,给出“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一般地,设{an}是一个无穷数列,如果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an无限地趋向于一个常数a,则称a是数列{an}的极限. 然后给出形式化的符号表示,即“当n∞时,ana,记作an=a”.

然后,将数列极限的初步认识迁移到“函数极限”,仍然通过列举实例,只介绍“当xx0时,函数f(x)的极限”,并给出形式化的符号表示:“当xx0时,f(x)a,记作f(x)=a”,以实现数列极限的顺应和同化. 这里不介绍“当x∞时,函数f(x)的极限”,也不介绍“函数的左、右极限”,以免增加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更主要的是避免冲淡主题――我们这里只是介绍极限的形式化表示和极限思想,并不涉及极限的完整定义. 事实上,在旧课程教材选修Ⅱ中,学生对“xx0时,函数f(x)的极限”的理解要比对“函数的左、右极限”的理解容易得多.

最后,为了加深对极限符号的认识,我们设计了一组练习.

练习1 请用语言描述下列极限符号的含义(有的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要求学生探究符合要求的数列{an}或函数f(x)的解析式):

练习2 正三棱锥S-ABC的相邻两个侧面所成的二面角为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

2. 调整一段叙述

有了极限的符号表示,在§1节的例1和例2中,均可以用极限符号表示“小球在t=5 s时的瞬时速度”和“合金棒在x=2处的线密度”了,而且可以将§2.2《导数的几何意义》的叙述调整为:

函数y=f(x)在区间[x0,x0+Δx]上的平均变化率为,如图1所示,它是过A(x0,f(x0))和B(x0+Δx,f(x0+Δx))两点的直线的斜率,直线AB称为曲线y=f(x)在A处的一条割线.

[x][x1][x0][O][Δx][A][Δy][B][y=f(x)][y]

图1

如图2所示,设函数y=f(x)的图象是一条光滑的曲线,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当点B(x0+Δx,f(x0+Δx))沿着曲线逐渐向点A(x0,f(x0))靠近时,割线AB将绕着点A逐渐移动,当点B沿着曲线无限接近点A(即Δx0)时,割线AB也无限地逼近一个极限位置――直线AC,直线AC和曲线y=f(x)在点A处给我们“相切”的感觉,于是称直线AC为曲线y=f(x)在点A处的切线.

[x0][x][O][A][C][B′][B][y=f(x)][y]

图2

由于割线AB和切线AC都过点A,所以割线AB无限地逼近切线AC即是kAB无限地趋近kAC. 将上述变化过程表示如下:当Δx0时,kABkAC,由极限的定义,即为kAC=kAB===f ′(x0)

所以函数y=f(x)在x0处的导数f ′(x0)就是曲线y=f(x)在点A(x0,y0)处的切线斜率,这就是导数的几何意义.

1. 何谓“适度”的形式化?“数学教学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强调本质,注重适度的形式化”(新课标十大基本理念之一)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但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 具体地,导数定义能离开形式化的表达吗?离开形式化的表达,只能让学生死记导数的几何意义,这与新课标理念背道而驰. 事实上,高二学生理解极限、导数的形式化表达并没有什么障碍.

2. 增加一节《极限的定义》,是否增加了课时?新课标实施的阵地在课堂,增加一节极限定义,是增加了一个课时,看看以高考为目的的普遍高中的课时安排吧,有几个学校的数学课时是每周四节?搞理论可以走得极端一些,但实践还是尊重客观实际的好,以我校两个年级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增加一节极限的定义,无疑是必要的.

对数学教学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小组讨论 实践 建议

《课程改革纲要》及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贯彻这一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就是课堂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班组成员之间的一种主动交流方式,目的在于交流各自观点,形成对某一问题较为一致的理解、评价或判断。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法。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而且要提出事实和论据,有效的说服他人。

一 存在的问题

小组讨论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大多数教师都在采用这种方法。但一部分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式时,步入了一个误区,甚至流于形式,致使教学质量下滑,影响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如:第一,课堂中不管问题如何,一概讨论,讨论过于频繁、费时多,完不成教学任务,也不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些简单问题,缺乏挑战性,一经教师提出,学生就能说出结果。致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第二,教师对所讨论的问题缺乏启发和引导,只当组织者,过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教师对课堂讨论的监控不够,组织混乱。不少学生无所事事,开小差,说闲话,不深入思考,依赖性强,使课堂讨论失去实效,走入怪圈。

二 课堂小组讨论实施中的建议

1.挖掘课程资源,精心设计问题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想方设法寻找答案。对进行小组讨论的问题应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创新性,配合教材重、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能够启迪思维。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理解数学概念,体验数学思想。比如在学习“降价了”的内容,有关这样一道练习题“某商场购进一批名牌衬衫,当每件衬衫的利润是40 元时,每天能售出20 件。每降价1 元,每天的销售量增多2 件。问该商场降价多少元,能获得到1200 元的利润”?笔者把它作为讨论题,并分解成了两个问题留给学生讨论。(1)“如果商家降价,商场获取的利润会降低吗?”在讨论尝试及计算中让学生认识总利润与单件商品的利润和销售量有关,学生们会得出:总利润=单件商品的利润×销售量。这是这一节的知识点;(2)“要达到1200 元的利润,要降价多少元?”让学生讨论并列方程解决,学生明白总利润的确会有升有降,并且存在最高利润。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利润关系,并渗透二次函数的知识,这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和高潮。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学生们很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

2.先提出问题,在学生弄清问题,并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理解所提的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而不盲目讨论,以防学生“离题”、“背题”。另外,还要留出时间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先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网络,并对问题有所分析和理解,而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会使讨论更有成效,观点更成熟,也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比如上面的问题“有没有最高利润?”这是一个难点,如果提问后马上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根本找不着头绪,只会乱说一气,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笔者先问学生:“(2)中的答案为什么是两种(10元或是20 元)”?目的是使学生明白总利润随降价的幅度也有升有降。正是在这种升降变化中,产生了两种方案:“降价多少元时不获取利润?”目的是进一步验证结论;再问:“你能回答总利润随价格的变化趋势吗?”这就进入了问题的实质。学生经历了这些问题的回答,再进行分组讨论就有章可循了。

3.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合作能力

讨论中有的学生发言离题太远,教师应耐心引导,促使其紧扣论题,围绕论题展开思考、讨论;有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欠佳,教师要引导他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他表达清楚;有的学生比较活泼,有时发言时间过长,垄断讨论,教师要及时提醒;有的学生意见分歧较大,教师需耐心调节。总之,应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乐于倾听、勤于思考、善于表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只有经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才会准确切入题目,迅速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4.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控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激励、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发挥好主导作用。

(1)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讨论、合作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最重要、最直接的内部动力,是发展智力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具有这种内在的兴趣动机,才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然而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掩盖了实际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组讨论是否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关键。

(2)教师必须给予学生适当、有针对性的指导、点拨。引导学生明确问题的层次及内涵,促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数学问题,充分发挥运用已有的认知水平、思考、交流、创新。需注意的是,教师不要对学生的回答做正误判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在讨论中,教师须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参加讨论,将学生的发言记录在黑板上,并对这些要点予以归纳,指出异同。

对数学教学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建模 数学教育

1、引言

全国数学建模组委会主任李大潜教授曾经就“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发表过重要演讲。他指出,数学教育本质上是素质教育,要按素质教育的要求搞好数学建模活动[1]。实际上,通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可以使学生具备一些特有的素质,而这些素质是其它方面的实践所无法代替或难以达到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尚志教授曾经赋诗言志《咏数学建模》:数学精髓何处寻,纷纭世界有模型;描摹万象得神韵,识破玄机算古今;岂是空文无实效,能生妙策济苍生;经天纬地展身手,七十二行任纵横。与我国高校的其它数学类课程相比,数学建模具有难度大、涉及面广、形式灵活,对教师和学生要求高等特点,数学建模的教学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为了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我校数学建模课程指导思想是:以实验室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工作。开展大学生数学建模活动,它对数学教育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数学建模活动对数学教育的作用

2.1 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建模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他们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经常性地想到用数学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尽量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当代高新科技成果的意识,能将数学、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解决实际问题。

2.2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接受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赛前培训的同学大都需要学习诸如数理统计、最优化、图论、微分方程、计算方法、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数学软件包的使用等等“短课程”(或讲座),用的学时不多,多数是启发性的讲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主要是靠同学们自己去学,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潜能。培训中广泛地采用的讨论班方式,同学自己报告、讨论、辩论,教师主要起质疑、答疑、辅导的作用,竞赛中还培养了学生使用计算机及相关的软件(Mathemathmatica、Matlab、Mapple等),甚至是排版软件等的能力。

2.3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从事科研的初步能力

数学建模以学生为主,教师利用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和学习新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进取的学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和气氛。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创造一个环境去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强调的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知识与结果。数学建模竞赛所提倡的团队精神,对于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培养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同舟共济、团结互助等集体主义的优秀品质所起的不可忽略的作用。

2.4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培养了学生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的风格

数学上追求的是最有用(广泛)的结论、最低的条件(代价)以及最简明的证明,可以使学生形成精益求精的风格,凡事力求尽善尽美。 通过数学建模的训练,使学生知道数学概念、方法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渊源和过程,了解和领会由实际需要出发、到建立数学模型、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意识、信念和能力;使学生增强拼搏精神和应变能力,能通过不断分析矛盾,从表面上一团乱麻的困难局面中理出头绪,最终解决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加灵活和主动,在改善所学的数学结论、改进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发现不同的数学领域或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等方面,逐步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具有某种数学上的直觉和想象力,包括几何直观能力,能够根据所面对的问题的本质或特点,八九不离十地估计到可能的结论,为实际的需要提供借鉴。

3、结语

数学知识的传授,如果不满足于填鸭式的灌注,而是更多地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地、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将这些方面的素质耳濡目染,身体力行,铭刻于心,形成习惯,变成他们优秀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大潜.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通讯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主任李大潜院士于2002年5月18日在数学建模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