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哲学的体会

对哲学的体会

对哲学的体会

对哲学的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哲学表征,焦裕禄,能力,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焦裕禄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广大干部学习的好榜样。学习焦裕禄精神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文化本质的规定,是全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的必要条件,这也应当是我们深入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论域之一。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对焦裕禄的能力、精神作简要分析,结合焦裕禄精神时间、空间维度发展特征的探讨,以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有些许裨益。

1.政治哲学视野下能力范畴的界定

学术界以往对各种对能力范畴的讨论大都从心理学角度来界定能力, 而很少从哲学和人学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能力,往往低估了能力范畴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探讨的焦裕禄的“能力”范畴是哲学和人学意义上的。

我们知道能力是人的能力,而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虽然在物质形态上不能超越自然,但人在本质上确实可以超越自然的生理限制,追求自身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类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把自然界纳入到人类自身发展的轨道 ,焦裕禄同志的一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哲学表征。1962年12月,焦裕禄同志担任中共兰考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在他担任县委书记的日子里,为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同内涝、风沙、盐碱进行坚决斗争,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然是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崇高风范。[1]正如马克思所言:“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2]

在现实个体的活动过程中,个体的可能性蕴含于个体的能力之中,而能力是个体的可能性通往现实性的内在能动因素。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给能力下的定义只能说是一个本质性的而非实体性的定义。不能把人的能力静态地简单视为主体在特定地点和特定时刻所体现的这种数量和质量表征,实际上人的能力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哲学表征。能力是具有一定素质的人为寻求自身全面自由的发展而从事现实的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和实际本领,是主体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外化和体现。[3]人的能力不是先天就完全具有的,是在实践基础上后天形成的;人的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人的发展状态的一种体现。

2.焦裕禄“能力”理念的动态哲学表征

焦裕禄的“能力”理念从本质上理解,是寻求每个现实社会个体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4]

2.1理想性与现实性的一致性

个人能力的最终实现是在理想与现实的持续转换中实现的,就焦裕禄当时的生活环境来说,就是通过新中国社会主义理念教育和实践形成建设富强祖国的共识和信念。而当时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既有理想性的导向,又有现实性的要求,贯穿其工作生活各个领域,覆盖社会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各方面。

2.2社会性和个体性的一致性

社会是由个体的人构成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全面、自由和有个性的发展,可以说,个体的人发展的全面性和个性化程度是社会全面发展程度的体现;同时社会的全面发展又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空间。当时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于“社会的”、“共同的”价值原则、价值理想和行为底线,焦裕禄所实践的行为模式,是包括焦裕禄在内的每个社会成员共同接受和追求的一种价值和信念,是社会群体对当时阶段社会规律的集体认识,是社会成员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综合反映,因此,这一体系具有社会普适性,是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循的价值原则。同时,这一价值体系又是通过焦裕禄个体独特的价值活动来实现的。

因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基于一定时空体系内发展的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反映,并且以理想的形态引导、塑造着这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时艰苦的创造实践中展现出其魅力和活力,在创新中体现出其普世性的价值。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伴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步伐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现今我们仍然面临这样的任务:如何不断总结、提炼、调整、概括和创新以焦裕禄能力行为模式为代表的社会核心价值,以此建构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

3.焦裕禄精神的哲学形态

3.1科学认识对实践的指导性

理想、信念等认识具有反作用于现实、指导实践的作用。我们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关键就是学习他那种一心一意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坚定信念。焦裕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干家,他的全部工作始终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改变兰考的贫困落后面貌。他认为,共产党的干部为人民服务,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领导群众摆脱贫困落后,走上富裕文明之路。,哲学表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令世人瞩目。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的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仍应以焦裕禄为榜样,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把握机遇,加快发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3.2科学态度对客观规律的遵循性

焦裕禄在工作中注重把英勇气概与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5]他把调查研究贯彻工作的始终,经常深入第一线,力求全面地掌握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把部署抗灾和制定改变兰考面貌的蓝图建筑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现在我们正处于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情况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复杂多了。怎样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科学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以焦裕禄为榜样,继承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了解民意实情,敢讲真话实话,科学客观办事。要学会辩正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准确把握工作的“度”,避免走极端,避免犯常识性和重复性的错误,学会驾驭复杂局面,掌握在建设与发展中搞好工作的主动权。,哲学表征。

4.焦裕禄精神发展的历史、空间维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4.1历史维度发展

从历史维度上看,第一阶段,焦裕禄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及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哲学表征。焦裕禄艰苦奋斗、知难而进、无私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体现。焦裕禄清正廉洁、克已奉公、勤政为民的精神是历代人民对为官者的道德要求。焦裕禄是党的干部队伍中的优秀代表,是那个时代优秀干部的化身;焦裕禄精神是那一代党员干部无私奉献精神的最高体现,是那一代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集中概括。焦裕禄精神也将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传承。第二阶段,焦裕禄精神形成和发展于当代。作为一种无形精神财富,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一定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充实学习焦裕禄活动的内容,拓展活动的领域,创新活动的形式,努力丰富焦裕禄精神的思想内涵,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第三阶段,焦裕禄精神源于当代,面向未来。焦裕禄精神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文化精神,其本身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其思想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丰富并趋于完善。,哲学表征。

焦裕禄精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是中国当代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未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焦裕禄精神的价值内涵。

4.2空间维度发展

从空间维度上看,地域上,焦裕禄的事迹和精神诞生于兰考,但在焦裕禄去世那一年底已经《河南日报》发表的长篇报道和社论,传遍了河南。1966年2月,《人民日报))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将焦裕禄的事迹和精神传遍了全中国。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学习焦裕禄精神已成为全国性的活动。主体上,焦裕禄最初是作为优秀党员干部的典型代表被发现、宣传、树立起来,其精神的效应最早产生在党内。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钢铁长城,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它既是焦裕禄精神的保障又是焦裕禄精神价值得以实现、扩展和延续的重要载体。焦裕禄战斗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与农民和工人在一起,与他们的感情甚为笃厚,农民、工人是这种精神的直接受益者,学习焦裕禄精神是他们实现其根本利益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为焦裕禄精神的实现和提升提供了广阔的人文空间,党和国家已把焦裕禄精神当作活生生的教材,编在教课书里来教育青少年学生。实践证明,体现了共产党人道德修养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焦裕禄精神价值将在更广阔的主体空间上延伸。

参考文献:

[1]贺国强:《进一步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载《领导科学》,2004年第11期。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3]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页。

[4]吕艳红,焦石文:《当代政治哲学视野中能力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实质》,载《桂海论丛》,2008年第1期。

[5]安芳东:《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载《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第10期。

对哲学的体会范文第2篇

一、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哲学

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升华”,“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由此应当看到,任何哲学都是和一定的社会相联系的,和一定的时代相联系的,和一定的人群相联系的,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超越自己时代的哲学,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哲学,不同社会有不同社会的哲学,不同人群有不同人群的哲学。论文百事通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人群的变化,必然要反映到哲学的变化上来,一成不变的哲学是根本不存在的。

哲学作为人类特有的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殊智慧,有其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有其独立的思想功能和社会功效,有其独特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制,它总是要不断地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总是要不断地随着人们的思想处境和社会的意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总是要不断地随着哲学特有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哲学作为人类特有的意识本质,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特别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自发性、可能性、局限性和能动性相统一的必然产物,它是人们能够科学认识世界但又无法穷尽科学的必然产物,它是意识与生俱有的抽象和概括属性的必然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和人的意识的存在,就必然会有哲学的存在。任何有意识的人,无论他懂不懂科学,无论他科学知识的多寡,但他一定有他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有他自己的哲学。一个人是这样,一群人也是这样,一个社会更是如此,一个时代也不例外。无论他们说与不说,无论他们怎样地去表达,他们总是有着对世界的这样或那样的总的根本看法,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哲学。人们的这种自发的、局限的、主观能动的抽象和概括意识活动无时无刻不在与千变万化的世界发生着联系,也无时无刻不在这种联系中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正是哲学作为形而上而非形而下的本质特征。这不仅在于哲学的主体作为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心理方面经常可能发生变化,还在于哲学的认识对象作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方面也无时不在变化之中。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有些人热衷把某种哲学理论或说成、或想象成、或构建成完美终极的哲学理论,其实不过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和幻想而已,一成不变和永恒的哲学理论,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二、哲学的本源在于人们内心的理想和信念

哲学作为形而上的范畴,它与作为形而下的科学是有原则界限的。它不需要依赖于特定的事实和经验对象而存在,它没有一个独立于人的意识以外的客观统一的标准,它不需要借助于特定的认识方法和技术手段,它没有把认识对象科学化的功能和使命。它常常发生于人的内心与周围世界碰撞发出的火花,它往往可以仅仅是一种感觉,或纯粹是一种直觉,或本来就是一种想象,它的本源在于人们内心的理想和信念。

从哲学发展史看,在人类社会早期,在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科学水平极端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对太多太多的未知世界感到无比的神秘和“惊异”,且又无法从科学的层面得以企及,因而采取形而上的方法去把握和解释本来属于形而下的问题并不奇怪。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水平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许多曾经被当作哲学问题研究的对象,逐步被科学的认识方法加以破解和取代,从而自然从形而上的领域退出回复到形而下的状态。就形而上而言,每当有一些问题随科学化而退出,就会有一些问题因科学化不能而进入,哲学就是这样不断紧跟和超越社会的认识能力及科学化前沿,总是要把当时历史条件下,社会意识最关注、最需要、最困惑、而又科学暂且不能的问题纳入自己的视野,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各个时代的哲学总是要打上历史的印迹,显现时代的特征。

哲学永无止境,永不停顿,永不衰竭,其根源就在于人的意识本质。人的意识虽然来自于世界,来自于自然,然而她却是一个和自然世界完全不同的东西,也是一种独立化的存在。这种存在,不仅使人们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且也使人们能够用科学以外的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包括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其中形而上的方法就是科学以外的重要方法。因此,在人类发展的任何阶段,当人们不能用科学方法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人们总是要用科学以外的其它方法去弥补和继续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人们这种认识的不可阻却、不可遏制的状态,源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竭理想和信念。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认识难题和认识障碍,人们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内心想法和看法,并把内心确信的这些想法和看法用于指导和支配自己的实践行动。在这些想法和看法中,那些带根本性的形而上的内容,就是人们的世界观,也是人们头脑中原生态哲学,它是哲学的鲜活状态和真实社会基础。

三、哲学的力量蕴藏在社会实践中

哲学作为意识形态,它普遍存在于社会实践的主体之中。人民群众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着自身的认识和意识,包括对这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从而不断改造着自己的世界观。这种存在于实践者头脑中的,每时每刻都在对实践者的实践起支配作用的世界观,就是他们头脑中的哲学,也是哲学的实践形态。世界上,一个一个,一群一群,一类一类实践者头脑中的世界观的总和,就是这个时代哲学构成的真实图景,也是哲学的真实状况和真实存在。

在历史和现实中,人们头脑中的哲学,不仅客观存在和发挥着相应的功能,而且总是会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出来,并应当为人们能够感受到这种真实的存在。但事实上,由于人们并不以相同的形式、相同的途径和相同的方法去反映自己的世界观哲学,所以人们能够感受的情况和程度也很不相同。

有的人习惯用自己的行为去表达自己的哲学和世界观,有的则善于通过话语去表达,还有的热衷于用文字去表达。有的喜欢直接表达,有的喜欢间接表达,有的则善于伪装和掩饰自己的哲学世界观,或进行故意的虚伪表达。当然,由于人们对哲学问题和哲学观察的兴趣不同,因而对哲学存在的感受也就不同。一般而言,我们所最容易看到和感受到的哲学存在,往往是那些理论化、话语化、书本化等传播化和教化化的哲学,甚至错觉地认为这些就是哲学的全部和唯一存在。然而,对于其它形式的哲学存在,由于不那么直接和直白,往往为我们的感受所忽视和阻却,因而,我们通常容易忽略和无视这种真实的哲学存在。所以,在许多人那里,哲学是哲学家的事情,哲学是哲学理论的事情,哲学是哲学教化的事情。他们观察和衡量哲学的兴衰和消长,不是从时代和社会实践的真实状况中去观察,而是在哲学家队伍和他们所发表的话语及著作中去比对。久而久之,传播化的哲学往往成了少数哲学家和哲学玩家的话语游戏。这也是哲学在理论形态上显得日益困顿、乏味和苍白的一个重要原因。

应该说,哲学和时代是同步的和紧密联系的,有什么时代就有什么哲学,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往往要伴随哲学的进步和发展。哲学的进步和发展没有和不能及时反映到理论形态上来,并不意味着对哲学进步与发展的否定,而只能意味着哲学家和哲学玩家们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抛弃。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尽管历史上有不少杰出的哲学家,对哲学的理论形态的发展确实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推动哲学发展的真正动力,并不在于哲学家的大脑本身,而在于能够滋养哲学家大脑的社会实践。任何时候,时代的发展一定要反映到哲学的发展上来,尽管这种发展有时不一定反映到哲学家的大脑和理论形态上来,但它总是会在广大的社会实践者中有这样或那样的反映,并在这种反映中发挥着发展中哲学对实践的相应功能。因而,哲学的力量真正蕴藏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间。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同时也是哲学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一个时期,作为某一类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哲学家代表人物是可能停顿和衰落的,但作为哲学的实践形态和作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理念,则永远不会停顿,而会伴随人类发展的进程与实践同行,与时代同步,这才是哲学的真实状态和真正力量所在。

四、不同实践产生和需要不同哲学

哲学作为人的意识,它必然来自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必然要反映人们的实践内容,同时,由于意识的主观性、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性,人们反映社会实践的景况和样式会有所不同,甚至千差万别,由此所凝结和留存在人们头脑中的哲学理念也会多种多样。尤其,对于具体的实践者个体而言,实践的不同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历史的意义,甚至包含有将来的意义,加之实践者个体主观因素的历史积淀的必然差异,从而,必然形成不同主观对不同客观实践的不同反映,由此产生的哲学观念,会因为实践者个体的差异而有不同。如果我们承认,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那么就应该相信世界上同样没有两个世界观哲学完全相同的实践者个体。

哲学就是世界观,并且往往是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也就是哲学,但并非所有的世界观都显现出理论化形态。理论化或非理论化的世界观,当它成为实践者个体认同的意识的时候,它们在本质属性和意义上是同样一回事,尽管它们在表达形式和程度上会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实践者意识层面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是完全一致的。

哲学世界观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人类的社会实践一方面在大量生产着人的哲学世界观,另一方面又在大量生产着人们对哲学世界观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实践过程,本身也包含着人的哲学世界观的生产与需求过程,这个过程当然寓于社会的物质生产与需求和精神生产与需求的总体框架之中。由于社会实践的不同,所生产的哲学世界观以及人们对哲学世界观的需求也就不同。人不仅是哲学世界观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哲学世界观的唯一载体和需求者。哲学世界观是因为人的需求而产生的,并且因为这种需求的变化而发展。人们需要哲学世界观,就象人们需要粮食一样不可或缺,也象病人需要药品一样各有所需。这种需求的必要性在于人们实践的必然性,需求的差异性则在于人们实践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以往的哲学理念中,人们并不难观察发现和承认哲学产生和生产的多样性现实,但是对哲学需求的客观性和多样性问题,长期以来实际上为我们的观察和意识所忽视。因此,哲学需求和需求的多样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甚至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致使哲学发展长期陷于门户之见,门户之争的泥潭之中,这也是哲学理论形态严重滞后于实践形态和实践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哲学应当能够关怀一般人

我们说,实践产生哲学需求,实际是指实践产生实践中的人对哲学的需求。既然人人都是实践中的人,那么人人都产生着对哲学的需求,这是哲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哲学发展的市场。有需求,有市场,就应当有满足这种需求和市场的生产,这是哲学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

历史上,哲学应当为什么人、能够为什么人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认识和复杂情况。一般而言,作为代表统治阶级的哲学,总是力图为统治阶级服务,非统治阶级的其他哲学各有其自身的倾向和说法,其中有不少的哲学包含和体现了为一般人的动因和意愿,特别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随着大众文化水平和思想能力的增强和改善,哲学的相对独立性日益增强,非依赖于统治阶级意志的哲学实践更加自由、活跃和发达,哲学的纯粹化、人文化和平民化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哲学关怀一般人的倾向更加清晰、更加自觉、更加强烈,对此主流社会尤其是主流哲学,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研究,更没有取得相应的发展和突破。

人人需要哲学,哲学需要人人,人人需要哲学的关怀,哲学需要人人的承载,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作为一个人,无论他的种族、民族、性别、职业、文化和怎样,无论他属于那个阶级、阶层和收入多寡,无论他们有多么的不同,但他们都同样有着物质上的需求,也都有着精神上的需求,包括哲学世界观的需求。满足物质需求是物质生产的事情,满足精神需求则是精神生产的事情。虽然我们已经懂得物质生产应当满足不同人需求的道理,但对于精神生产特别是哲学生产是否应当满足不同人需求的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甚至争议。哲学生产要不要满足,能不能满足,为什么应当满足不同人需求是值得现代哲学重新思考的问题。应当看到,和物质需求与生产一样,人人都在社会实践中,人人都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哲学的需求,社会不仅应当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应当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哲学需求,精神的哲学的需求是一般人的一般需求,它如同物质需求一样客观存在,只有一个承认不承认的问题,没有一个有没有的问题,一个社会,一个学派,你可以不承认但却不能不面对这个问题。需求既然存在,就一定有满足需求的方式和实践存在,作为一种哲学体系,如果把社会的部分哲学需求排斥在自己的视野之外,那么就会有另外的哲学体系产生出来去满足这种客观存在的哲学需求,至少这种被排斥的哲学需求要寻求自我生产和满足。满足这种需求,除了人们个体化生产而外,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化的哲学生产。作为主流社会的主流哲学特别是统治阶级的哲学生产,承担着特别重要的社会责任。能不能满足,要不要满足人们的哲学需求,客观上也是社会矛盾特别是精神生产矛盾的一个重要体现。

哲学关怀一般人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仅物质生产是这样,精神生产也应该是这样。当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产品不足的时候,生产与需求的矛盾就很突出,社会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和意识,就会受到很多的局限。因此,把人们划分成这样那样的利益集团,以种种理由和形形的主观标准,分配和占有社会生产能力和产品就不可避免,社会生产为什么人或不为什么人的矛盾,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一直比较突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社会满足人们需求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生产自觉不自觉地朝着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方向发展,社会需求的共同性、一致性和整体性,越来越被社会所意识和认同。在此基础上的精神生产,受物质生产的决定和推动,不仅精神生产力有极大的提升,而且对物质生产关怀一般人的趋势必然会有相应的反映,也就是说,

物质生产关怀一般人的趋势一定要反映到精神生产上来。这不仅是因为社会的生产能力发展到了越来越能够满足更多人需求的程度,更重要的是精神生产力的极大提升,使社会更容易认识和看清满足一般人精神需求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趋势。因此,哲学作为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部门,如果仍然坚持以利益集团的视野和理念,设置发展壁垒和服务的限制,那么在哲学发展的大趋势面前,无异于画地为牢,丧失其应有的市场和功能。这样的哲学终究要被新的哲学生产所淘汰。哲学就是这样,它是一般人最一般的需求,你不关怀它,你就失去它。在哲学眼里,人是最一般的主体。把人和人区分开来,其实是哲学以外的事情。懂得关怀和能够关怀一般人的哲学将很快向我们走来,人人的精神需求,人人的哲学困惑,都无歧视地从社会化的哲学生产中得以消费,得以消解,才是哲学发展的真实图景。

六、哲学的统一是多样性统一

人人需要哲学关怀,哲学应当关怀人人。这正在成为和将越来越成为现代哲学发展的基本共识。为越来越多的人们乃至所有的人们提供哲学上的关怀与帮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哲学和哲学人所关注的问题。寻求一个能够解决所有人的所有哲学问题的统一哲学,历来就是古今中外许多哲学人的美好愿望,也是不少哲学乐于标榜和追求的理想。但事实上,过去和现在,我们都还没有看到和发现这样一个哲学。那么,哲学能不能统一,哲学有没有统一性,哲学的统一是怎样的统一,这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应当看到,所有的哲学存在和哲学生产,用于解决所有人的所有哲学问题,以体现哲学对人人的关怀,从理论上讲是有这样的可能性的。这种解决所有人的所有哲学问题的哲学,就是哲学的统一所在。换句话说,哲学也只有哲学才能解决人们的哲学问题和哲学需求,哲学能也只能解决人们的哲学问题和哲学需求,这就是哲学作为哲学的统一性。哲学的统一就是哲学解决人们哲学问题和哲学需求的统一。但是,由于问题的不同和需求的不同也会导致解决人们不同哲学问题和哲学需求的哲学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哲学问题和相同的哲学需求,也有不同解决办法的不同哲学的同时存在。因此,哲学的统一并不是哲学的一统,而是哲学功能的统一,是不同哲学的统一。新晨

对哲学的体会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教师/教师素养/哲学素养

【作者简介】冯丽洁,硕士,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干部。(南昌 330013);何齐宗,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南昌 330022)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素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科学文化、教育科学、身心素质等方面。哲学素养作为教师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的素养分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两大类,哲学素养属于基本素养。教师不仅要拥有专业特质,更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素养,哲学素养即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教师的哲学素养能有效地促进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教师哲学素养的构成与特点

教师的哲学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哲学知识和哲学思维方法来审视或处理教育问题时自觉而持续的修为涵养。

(一)教师哲学素养的构成

教师的哲学素养主要由哲学智慧、哲学情怀、哲学精神、哲学境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1.哲学智慧。教师的哲学智慧实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哲学的能力,是对哲学知识、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思维方法高度综合运用的结果。哲学知识是指既成的理论化、体系化的哲学原理、范畴、观点与方法。哲学思维能力和方法是指在学习和研究哲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哲学反思能力、哲学批判能力和哲学分析方式,涵盖了哲学质疑思维、哲学辨证思维、哲学创新思维、哲学抽象概括思维和哲学逻辑思维等众多方面,通过哲学知识和哲学思维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就构成了哲学的实践能力即哲学智慧。教师的哲学智慧是哲学智慧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

2.哲学情怀。哲学情怀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对世界或存在所持有的悲悯心、同情心、仁爱心、宽容态度、责任感、正义感等。教师的哲学情怀就是爱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负责,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哲学从人出发去看待世界,为了人的目的而去研究世界,哲学对世界的认识实质上是对人自己的认识,是通过世界来把握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1]它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的需要、肯定人的价值、关怀人的命运,不断追问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为人类构建一个“意义世界”。从这个角度看,教师的哲学情怀实质上是一种人文情怀,富有哲学情怀的教师尊重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

3.哲学精神。哲学精神是指教师出于对人类命运和个人存在意义的关切而表现出来的质疑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和创新精神,体现了教师高度的自我主体意识。教师的哲学精神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外界事物乃至自身存在意义和存在价值的主动的反思、质疑、批判和创造。具有哲学精神的教师能在教育实践中站在哲学思维的高度,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敏锐地把握教育领域面临的问题,揭示其中深层次的矛盾,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新,并能引领学生开拓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才能。

4.哲学境界。哲学境界是指教师在追求其人生意义的过程中所达到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人生境界可以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所谓“自然境界”就是按着“本能”或“社会的风俗习惯”去做事。而对于所做的,则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超越“自然境界”,意识到为自己做各种事,这就是“功利境界”。这种人生境界,并不意味着必然不道德,做事的后果可以是利他的,但动机则是利己的。超越一己的私欲或私利,意识到人是社会的存在,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并由这种“觉解”而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使自己所做的各种事都有利于他的道德意义,这就是人生的“道德境界”。超越道德境界,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并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这就是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2]前两种境界为平常的实然境界,有待提高;后两种境界为超常的应然境界,值得追求。他还指出,只有借助于哲学,人们才能超升于天地境界(正因为此,它又被称为哲学境界);而道德境界的达成,亦有哲学的一份功劳(因为哲学能够帮助人们深入地理解和自觉地遵循道德原则)。具有哲学境界的教师能超越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二)教师哲学素养的特点

教师哲学素养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超越性、创新性、超前性和渗透性。

1.超越性。教师哲学素养的超越性是指具有哲学素养的教师在认识、思考和解决教育问题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能运用自己的哲学智慧、哲学情怀、哲学精神、哲学境界完成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教师哲学素养的超越性是由哲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哲学不象其它具体科学,只研究某个具体领域的问题,揭示某个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是运用最一般的原理和范畴来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达到对整个世界的整体性认识。正如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所说,哲学是“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的学术,而且,“哲学作为世界观、方法论,在精神世界中有着统摄和驾驭一切的地位,起着灵魂和支柱作用”。[3]正是哲学这门学科的特性决定具有哲学素养的教师在认识和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时更具高度,眼光更加长远。

2.创新性。教师哲学素养的创新性是指具有哲学素养的教师既能够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地突破和创新,又能不断地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因为哲学具有自我批判、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能力,“它反对人们对流行的思维方式、时髦的价值观念、既定的科学理论等采取现成接受的态度,反对人们躺在无人质疑的温床上睡大觉,反对人们在思想观念和现实行为中采取非批判的传统性态度”。[4]哲学层面的反思、批判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反思、批判,哲学是对思想的思想,它实现的是一种思想前提的逻辑跃迁。哲学以批判的思维审视一切,“它要求人们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要求人们在对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它的否定的理解,要求人们以更高的合理性、目的性和理想性去反观自己的现实”。[5]在哲学的启迪和引导下,教师能不断对自我和外在事物进行反思、批判、质疑,从而实现个人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创新。

3.超前性。教师哲学素养的超前性是指具有哲学素养的教师能够认识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矛盾运动,把握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趋势,预测发展的态势并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来解决所面对的教育问题。哲学永远是先知先觉的,它运用抽象的理性思维高度概括出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最一般的规律,给人们提供行为的向导,发挥立足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独特预见功能。哲学的这种独特功能是任何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尽管这种预见是宏观的、整体的,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它帮助人类明确前进方向、坚定理想信念、规范自身行为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在当代的未来学研究中,哲学思维方式之所以占有重要地位,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超越性、超前性和预见性”。[6]

4.渗透性。教师哲学素养的渗透性是指哲学素养在教师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哲学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具渗透性,这是因为哲学是一切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具有极大的适用性。哲学为人们提供的是思维方式,告诉人们如何富有智慧的思维,“哲学是无所不及之思”——只要我们一开始思想,就有个思维方式问题在里面,不管我们思索的是什么,凡是有思想的地方,都有个思维方式或思维方法的问题。也就是说,思维方式是无处不在的,它渗透在我们思想所及的一切领域之中。教师的哲学素养不仅深刻地影响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它还制约着教师整个人的发展,关乎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教师哲学素养的价值分析

教师的哲学素养无论是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还是教师的自我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教师哲学素养的本体价值

教师哲学素养的本体价值是指哲学素养对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进教师个体发展及构建教师精神世界的价值。这种价值由低到高分别表现为生存性价值、发展性价值和享受性价值。

1.生存性价值。哲学素养的生存性价值是指哲学能够指导教师如何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哲学不在于向教师提供直接技术动作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方略,哲学的使命在于帮助教师找到生活的根据、目标和意义,使教师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教师借助批判性思考,不断审视自己,追问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并由此改变生活方式,使生活过得更美好、更有意义。

2.发展性价值。哲学素养的发展性价值是指哲学对教师个人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哲学可以激发教师“爱智之忱”和求知的渴望,鼓励他们去发现真理;哲学可以帮助教师形成高远的气度,保持良好的心态;哲学可以使教师富有高明的识度,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人格,从而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哲学可以丰富教师的智慧,辩证地看待和解决问题,辩证智慧是个人长远发展的能力基础。

3.享受性价值。哲学素养的享受性价值是指哲学可以满足教师精神方面的需要,使教师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和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哲学是精神王国的国王,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基石。哲学能使教师在不断怀疑和追问的过程中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当教师的心灵净化之时,他们会觉得自己是真正的享受者。

哲学素养对教师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这三种价值不是相互分离、相互排斥和相互冲突的,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哲学首先追问生活的意义,让教师有意义地活着;哲学使教师在生活中拥有美好的品质和人格,这些美好的品质和人格对人们长远的自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哲学使教师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当他们的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便可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二)教师哲学素养的工具价值

教师哲学素养的工具价值是指哲学素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它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专业智能、专业伦理、专业信念的提高和促进上。

1.对教师专业智能的影响。教师的专业智能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教师专业知识的获取需要教师通过哲学思维对各种材料和要素进行加工处理并将它们系统化、理论化。具有哲学素养的教师会深入地认识和合理地处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有效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正确处理教育内部矛盾的能力。具体而言,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组织能力、设计能力、管理能力、评价能力、调控能力等等。教师这些专业能力的发挥都离不开哲学思维能力。具有哲学素养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然比一般的教师看问题时会更深刻、更透彻,更能有效地把握和调控自身与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关系。

2.对教师专业伦理的影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的功能就在于使人成其为人,可以说哲学就是人学或仁学。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的的活动,对人的关注是哲学与教育的共通之处。富有哲学素养的教师会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会以宽广的胸怀、宽厚的慈爱对待一切学生。哲学会磨炼教师的性情,给他们带来平和、静谧、舒心的感受,激起他们对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他们心静、心专、心宽、心远、心正、心诚、心敏、心明,不为外界的喧嚣纷乱所扰,纵使外界物欲横流,依然表现出“我自岿然不动”的哲人风范。

3.对教师专业信念的影响。哲学始终致力于对真善美的追求,哲学就是对真的探求,对善的秉持,对美的追求。[7]因为哲学尊重事实和逻辑,追求至真;哲学探寻意义和价值,追求至善;哲学向往自由和创造,追求至美。具有良好哲学素养的教师内心会充满对真善美的向往,其行为体现着真善美。他们具有自己的精神信仰,而不会随波逐流。富有哲学素养的教师总是守着心中的那片精神家园,他们忠于自己的职业,对知识和道德怀有一种信仰,对学生有着炽热的爱,并相信学生能自由、充分地发展,相信教育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他们把学生的成长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的满足。

三、教师哲学素养的生成条件与途径

(一)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条件

1.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主观条件。教师对哲学的正确认识是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思想前提。哲学是爱智的智慧,是反思的智慧,是创新的智慧。只要教师真正地走进哲学,就能体会到哲学特有的理性智慧所带来的无限乐趣,就会为哲学所特有的魅力所吸引。思想带给人的精神愉悦要比物质带给人的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教师只有亲近哲学,走进哲学,才能对哲学产生兴趣,才能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

教师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影响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内在支持条件。教师哲学素养的生成需要教师个体具备良好的性格特征。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毅力和耐力。哲学是一门追本溯源、寻根问底的学问,沉思冥想、富有理性的思考是哲学的本质所在,寻求终极存在、终极原因、终极解释、终极意义,不断地批判和不断地反思是哲学的本性。在这个过程中难免要承受精神的痛苦和心灵的孤独,没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力是不行的。其次,必须具备博大的胸襟和高远的气度。哲学是对各种思想的思考,是一种探索性、开放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这决定了哲学本身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学习和研究哲学,需要有与哲学相称的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心静、心专。思想的自由是进行哲学思考的重要条件,要进行哲学思考必须要在内心保留一块净土,保持心灵园地的宁静和安详,不为外界的喧嚣浮躁所扰,“心不为物役,心不为身役”,这样才能保证思想自由地驰骋。

教师高度的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内在动力。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要求主动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心理需求反映。教师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都应当把提升哲学素养当作自己内在的需要和自觉实践的内容,主动去掌握这一思想武器。只有具有这种自我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哲学、体认哲学和使用哲学。各种外在的因素只能短时间地促使教师提升自我素养,却不能持久地维持教师自我发展,内在驱动机制的建立才是教师哲学素养得以生成的根本保障。

2.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客观条件。教师哲学素养的生成主要依赖于人的主体意识,但同时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社会价值导向是哲学素养生成的有利社会保障,社会对哲学的认识导向和价值导向都会对教师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且渗透到教师的观念深层中去,当整个社会由关注人的物质层面转向关注人的精神层面时,无疑就营造了一个有助于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支持性外部环境。教师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必然会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只有整个社会营造出学习哲学的浓厚氛围才能有利于教师哲学素养的生成。

教师哲学素养的生成需要有利的工作环境。有利的工作环境是指学校在物质资源、精神引导、制度规范、学习氛围等方面为教师提供有利的条件。学校应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哲学书籍和其它的教育资源,制定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从事哲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还应鼓励教师之间开展哲学学习心得的交流和探讨活动,进而形成共同学习和成长的专业群体,在体认哲学的过程中,逐步生成和提升各自的哲学素养。

教师哲学素养的生成还需要良好的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尤其是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对教师哲学素养的生成具有直接的影响。从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来看,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都不重视教师的哲学素养,没有把诸如教育哲学、哲学、美学之类的课程列入教师教育的教学计划中。相比之下,美国的师范教育把哲学及其分支学科如伦理学、教育哲学等作为师范生的基本公共课程,日本各师范院校也都开设了教育哲学等课程。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或师资培训机构都应把哲学及某些相关学科作为教师或准教师的必修课程,加强对教师的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促进教师哲学情怀、哲学境界和哲学人格的形成。

(二)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途径

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个人的自我修养、教师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不断锤炼是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基本途径。

1.通过个人自我修养生成哲学素养。教师通过个人自我修养形成哲学素养是指教师在反思、质疑、批判中认识哲学、理解哲学、体会哲学的奥秘。自我修养是提高教师哲学素养的关键,它体现在“思”和“悟”的思想活动上。学习哲学需要不断地思索,教师仅仅从书本上学习几个哲学概念,了解几条哲学规律是远远不够的,领悟是关键所在,教师的哲学素养需要借助于体认、体验、觉悟、内省等方法慢慢去生成。教师的自我反省、自我调控、自我锻炼、自我陶冶是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重要方法。非思不能真正走进哲学,非悟不能领略哲学的博大精深。

2.通过教师教育生成哲学素养。哲学教育是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重要途径。各种教师教育或培训机构都要为教师开设哲学类课程,并为教师设定科学合理的哲学教育目标。哲学类课程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外,还可以有中外经典哲学著作导读、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史、现代外国哲学流派、哲学的各种分支学科(如美学、伦理学等)、哲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学科(如教育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或教师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各自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开设多种哲学类课程,对不同的课程可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或必修或选修。其次,设置科学的哲学教育目标。哲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一些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哲学能力。我们应改变过去只注重传授哲学知识的做法,设置以培养和提高教师哲学能力为根本的教育目标。哲学知识的传授和引导是哲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哲学能力才是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

3.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生成哲学素养。教师的哲学素养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地生成、丰富和发展。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哲学才能获得情真意切的情感,才能不断地增进自身的哲学智慧、提升自身的哲学境界。教师能否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哲学知识和哲学思维来认识、思考、解决教育问题是衡量一个教师整体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我国正在开展课程改革,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实践。广大教师要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批判地和富有创造性地思索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高清海.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56.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92.

[3]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41.

[4][5]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06.

对哲学的体会范文第4篇

【正文】

中国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是否需要体系?近20年来,在哲学界的争论持续不断。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反体系的。他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强调他们的哲学是方法,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传统的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因为没有贯彻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才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体系化、教条化。他们认为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发挥其作用,避免重蹈传统的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僵化、凝固化的覆辙,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应体系化。

笔者认为,理论与体系不是绝对对立的,成熟的理论都需要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反对的是近代欧洲绝对真理式的体系,而不是任何理论体系,传统的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被教条化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并不是反体系的,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体系。

一、我国哲学界反体系倾向的由来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前苏联演绎过来的。20世纪30年代,在斯大林的指导下,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缺乏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原著,无充分理论依据的情况下,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从此,这一“先天不足”的教科书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准表述,它不仅在苏联,而且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中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标准本。20世纪50年代,我国按照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模式的主要内容和框架,补充了的一些哲学思想,由艾思奇主编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几十年来,这一哲学内容和框架在我国一直视为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传授和运用。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随着现实与教科书理论的矛盾日益明显,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传入,随着我国学者对马克思原著越来越多的接触和研究,我国哲学界开始了对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反思。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哲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即传统的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没有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没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的革命变革。这一系列的研究为在我国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引发了我国哲学界反体系倾向的产生。一些人认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传统哲学所担负的阐示世界普遍本质和规律的任务还有多大必要,虽然综合和整合学科知识的必要性依然存在,但已不可能以建构哲学体系的方式来进行”[1]。哲学就其本性“是没有发展顶峰的,是反对哲学体系化的,顶峰使哲学发展终结,体系化则使哲学走向自我封闭”[2]。由此认定我们已经处在“后体系时代”。笔者认为,我国哲学界对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思是有成绩的,对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质疑也是有一定依据的,但由此推出反体系的观点则是值得商榷的。综观反体系者的论述,他们的理由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我国哲学界对越来越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第一手资料的“文本核对”,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缺陷愈加明显。除带有旧唯物主义的痕迹、没有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外,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教条化了,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作为僵化的教条和公式被运用,任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都被视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背叛,使得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背离时代、远离现实。于是我国哲学界的一些学者把这一问题归罪于体系,认为是苏联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密体系窒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严密的教科书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找不到切入点,体系是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罪魁。

其二,马克思、恩格斯都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批判和克服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的矛盾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因此,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它产生时起就是与体系相对立的。反体系者还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的哲学体系和当时一些德国大学生动辄就建立体系的狂热进行批判为由,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反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不可能以体系的形式来表现。

其三,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欧洲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但他们并没有去建立一个哲学体系,他们的丰富的哲学思想都内涵于他们的各类论著之中。所以,反体系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反体系的,象传统的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那样,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完全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

正是基于以上几方面理由,我国哲学界一些学者对用理论体系去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反感,甚至发出了“少点体系意识,多点问题意识”的呼吁,使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需要体系的争论持续不断。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体系的态度

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提出哲学理论可以不需要体系,他们反对的是绝对真理式的体系。

在近代欧洲,人们认为一种理论是否科学要以它的体系是否具有完整性和严密性来衡量,理论研究追求的目标就是力求建立终结某一学科的绝对真理式的体系。正是因为如此,在近代欧洲才会出现象牛顿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也不得不借助于“上帝的第一推动力”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才会出现象黑格尔那样伟大的辩证法家,虽然通过他的辩证法宣布了绝对真理的不可能,但依然无法抗拒体系化传统的影响,不得不去建立一个绝对真理式的严密的体系。所以,在马克思以前的欧洲,严密的理论体系与绝对真理、教条紧密相联,这种绝对真理式的体系一旦建立就成为现成的教条和公式。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就是这种绝对真理式的体系,而这种无所不包的体系到黑格尔哲学达到了顶峰。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方法和体系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这些批判是引导我国哲学界得出恩格斯反对建立哲学体系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如果我们细致分析就会发现恩格斯反对的是近代欧洲绝对真理式的体系,而不是反对任何理论体系。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黑格尔“不得不去建立一个体系,而按照传统的要求,哲学体系是一定要以某种绝对真理来完成的。所以,黑格尔,特别是在〈逻辑学〉中,虽然如此强调这种永恒真理不过是逻辑的或历史的过程本身,但是他还是发现自己不得不给这个过程一个终点,因为他总得在某个地方结束他的体系。……这样一来,黑格尔体系的全部教条内容就被宣布为绝对真理,这同他那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辩证方法是矛盾的;这样一来,革命的方面就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闷死。”[3]从恩格斯的这一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恩格斯并没有反对建立任何理论体系,他反对的是近代欧洲传统的绝对真理式的体系,这种体系要求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为了达到理论体系的严密和完整,甚至借助于强制性的结构,所以,黑格尔“不得不给这个过程一个终点,因为他总得在某个地方结束他的体系”。其次,由于近代欧洲体系化思维方式的特点就是把具有严密完整体系的理论视为绝对真理,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体系、绝对真理、教条成为批判传统体系化哲学的同义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这种体系化哲学时,时常只提到“体系”,这就使一些学者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是建立理论体系,这显然是一种误解。这一点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可以得到印证。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创造体系的’杜林先生,在当代德国并不是个别现象。近来在德国,天体演化学、自然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体系,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最蹩脚的哲学博士,甚至大学生,不动则已,一动至少就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体系’。”[4]从恩格斯的这段论述中,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体系化思维方式影响之深,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体系化哲学进行了批判,但人们依然以追求完整严密的体系为目标;其次,我们可以看到,恩格斯十分细致地把这种绝对真理式的体系打上了引号,以示它是传统意义的体系。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还指出:“这书的目的并不是以另一个体系去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对立,可是希望读者也不要忽略我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5]这段论述是引导我们许多学者认为恩格斯反对建立哲学体系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是只要我们了解杜林哲学就会发现杜林和黑格尔一样建立的是无所不包的绝对真理式的体系,但是由于批判的需要,恩格斯不得不跟着杜林先生走,为了避免人们因此认为恩格斯也在建立与杜林一样的无所不包的体系,所以,恩格斯才特别声明他“不是以另一个体系去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对立”,可见,恩格斯在此反对的仍然是传统的绝对真理式的体系。

马克思也十分反感欧洲近代流行的体系化哲学传统,他深切地感受到片面追求完整严密的体系对近代哲学的制约,尤其是在黑格尔哲学中所暴露出来的体系与方法的冲突。马克思的新哲学正是在冲破黑格尔的体系并拯救其辩证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在创立他的新哲学之初,马克思就明确了他的理论与传统的体系化哲学不同,指出:“我不主张我们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的预测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7]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反对建立哲学理论体系,也没有宣称他们的哲学不需要体系,他们的所谓“反体系”的论述仅仅是针对近代欧洲僵死的体系化哲学而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并不是反体系的。

三、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体系问题

引发我国哲学界反体系倾向的直接原因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几十年来一直处于封闭、僵化和凝固状态,并长期被视为绝对真理式的公式和教条。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由于体系所致,似乎是严密的体系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但只要我们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被变成凝固不变的教条并不是体系本身之过,而是政治原因所导致的。

如前所述,20世纪30年代,在斯大林的授意和指导下,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从此,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表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然而,斯大林没有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在斯大林时期被绝对化、教条化和神圣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被简单化为政治公式,只能应用,不能有任何发展。斯大林不允许任何人的观点有别于他的模式,否则,不仅在理论上、政治上遭到排斥,甚至受到残酷镇压,被列宁称为“党的最宝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的布哈林在“大清洗”中被杀害就是一个典型。从此,苏联哲学界出现了“万马齐暗”的局面。在社会主义阵营里,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也不允许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新的理解,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哲学教科书只能是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翻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何发展都被视为异端遭到批判和排斥,如匈牙利的卢卡契和德国的科尔施的哲学就被指责为修正主义,南斯拉夫的实践派哲学被指责为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西方现代哲学,更是用绝对的政治对立和阶级对立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西方现代哲学都被斥之为唯心主义、资产阶级哲学、帝国主义哲学加以绝对排斥。这样,在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被视为绝对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道路被堵死了,变成了封闭和僵化的教条。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斯大林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神圣化,主要有两大‘创造’。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简单化为政治公式,使哲学和政治混同起来。……斯大林的另一个创造,是把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领袖说成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唯一人选”[8]。可见,政治干预是使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被绝对真理化和教条化的主要原因。版权所有

就体系而言,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确实存在问题。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实际上依然受到近代欧洲传统的体系化思维方式的影响,加之当时苏联马克思主义学者没有掌握更多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对马克思新哲学的内容和体系特点缺乏全面的认识,不知道马克思哲学的本质所在。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理论体系上完全是欧洲传统的体系化哲学的翻版,依然是抽象的“解释世界”的哲学,依然是从自然到历史再到思维的无所不包的知识论体系;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完全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质。正是由于这种缺陷,所以,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能仅仅在传统的体系内进行修补。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虽然存在问题,但它并不是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绝对真理和教条的主要原因,而是斯大林时期的政治干预才使得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内容成为教条。可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应成为哲学与体系对立的理由。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科学认识,需要通过系统的理论体系来体现。

首先,哲学研究对象的相互联系决定了理论和体系不是绝对对立,而是密切联系的。体系虽然不是我们理论研究的目的,但体系却是理论所不可缺少的,它是理论的载体和组成形式,一切成熟的理论都需要体系。我们知道,哲学是人们对世界或人类历史的一般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作为对普遍联系的对象的揭示和反映,哲学理论本身必须要有系统的逻辑体系,否则,理论就是凌乱的、随意的拼凑。

马克思在有生之年,由于忙于现实的哲学斗争和写作《资本论》,没有对他的哲学思想进行整理和系统的阐述,但这并不能证明马克思拒斥理论体系,马克思写作的巨著《资本论》就是理论与体系结合的最好典范。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最微小的细胞——商品入手,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进行逐步深入的分析,从而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科学结论。可见,科学、合理的体系有助于理论的准确阐述,理论与体系并不是绝对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对世界和人类历史的一般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探究,同样需要体系。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他们的哲学是方法,但方法与体系也不是绝对对立的。在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一直存在体系或方法之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体系或是方法?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泛化了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所导致的。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他们的新哲学是方法,而不是教条,是针对旧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而言的。黑格尔哲学的方法和体系的对立不是方法与一般体系的对立,而是方法与强制性的绝对真理式的体系的对立,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的,马克思、恩格斯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自己的哲学是方法,而不是教条。所以,超出了这个批判的范围,体系就不能等同于教条,方法和体系也不能绝对对立起来。方法并不是孤立的、与理论体系相对立的,方法与理论体系是密切联系的,没有科学的理论体系也不会有科学的方法。注重于“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需要体系。

再次,哲学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要有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它哲学一样都是抽象思维的结果,而抽象思维所借助的工具就是范畴,哲学正是通过范畴、范畴与范畴的关系以及范畴与范畴之间的推演来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但任何哲学的范畴都不是机械地拼凑的,而是有机统一的,这就决定了哲学的范畴有其逻辑的顺序性和层次性,即要求哲学要有逻辑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需要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不仅仅是学术界研究的对象,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是人们面对现代生活所必须的理性参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普及到群众中去,成为指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实践的思维方式,因此,今天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能象马克思当年那样一系列论战性的著作来表述,它必须整合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才能为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不是反体系的。对待体系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

克服近代欧洲体系化哲学的弊端。任何建立绝对完满体系的企图都是不切实际的,体系只是理论的系统的逻辑形式,它只有是否准确之分,而无是否完满之别。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拒斥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体系。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该反映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应该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主干,吸取东西方一切古代的和现代的哲学的精华,并以时代主题为基础。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必须是开放的,只有坚持开放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1—02—28

【参考文献】

[1]张奎良.哲学的希望之光[J].哲学原理(人大复印资料),1995(11).

[2]韩秋红、胡长栓.关于哲学发展的时代性沉思[J].哲学原理(人大复印资料),1997(1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对哲学的体会范文第5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是将国际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的社会建设中,主要表现为中国哲学体系以及具体中国特色的哲学体系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包含了两个方面:

一是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和观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本观点,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和落实部分,对优秀的传统文化部分要予以吸收和借鉴;

二是将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思想观念相结合,以哲学的视角探索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分析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实际,并从其中探索出具有时代性和普遍性的问题。[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要从哲学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等问题入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必然性以及现实性进行剖析,将抽象问题进行具体化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过程、发展路径以及构成要素、中国特色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1.时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是时展以及中西文化相结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是西方哲学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对西方哲学的一种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为更好地促进哲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作为哲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部分,必须坚持以中国社会发展实际为基础,吸收西方文化的先进、积极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融合。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传承发展而来的,这种历史特点,使得中华文化具有吸引外来思想和文化的能力,不断吸收、借鉴和利用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吸收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又一证明。[2]

诸多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和活动,其形成和发展并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异象,而是一种正常的发展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和发展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极具特征化的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延续与发展――毛泽东思想

随着中国革命的进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的深入与发展,毛泽东首先对其进行了阐述,毛泽东思想是其中最为重要且独特的贡献。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最为基本的条件: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深厚的根基,这是创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立足点;二是,在对西方哲学文化了解的基础上,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方式;三是,毛泽东丰富的个人经验和革命实践经验,这也成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平台和实现方式。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三个方面条件不仅促进了马克思哲学体系的研究和发展,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毛泽东思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哲学理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不仅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的创新,同样也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发展经验,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范本,是理论基础上的实践与创新。[3]

二、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发展以实践作为导向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被更多地应用于具体的社会发展及社会实践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中国的应用,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念、思维模式以及语言、生活习俗、民族特色为主要形式的哲学体系。

1.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马列主义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传入中国的,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很快被应用到革命中,并为广大的革命者所接受,中国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寻找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道路和新途径。中国社会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哲学指导下进行的实践,这也是一个理论应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的应用中,融入了较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它以中华传统文化的范畴、概念以及表现形式来表达哲学中相应的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备了中国作风和思维方式,这也被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发展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中国的、共产主义国家的,还是世界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概念、范畴和发展方式,而更多的以哲学的角度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使其更具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被应用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同样也不仅仅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而是中国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对哲学进行的选择,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理论创造与实践发展的过程,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过程中,要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实践的问题。

2.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作为先导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哲学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化也是通过较长的革命实践,在社会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在革命建设时期,中国社会发展遭受内部的封建社会制度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双重压迫,一些仁人志士通过自己的方式掀起救亡图存的运动,这些运动虽然对旧体制及外来侵略者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由于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均以失败告终。随着十月革命及五四运动的开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基础而成立,逐渐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和实践的理论依据,中国革命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由于缺乏革命斗争经验,在各个方面都不完善,革命道路也因此屡受挫折,革命的失败使得共产党开始反思,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服务。

中国共产党在分析当前面临任务的基础上,对中国国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了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规律的必然性、人的主体性逐渐被实践论与唯物主义等观点所代替,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方式。

3.现代社会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物质财富也随之不断增加。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及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综合国力及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短缺、生态失衡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随之而来,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区域发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对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络、通讯技术的发达,是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国家之间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由战争变为对话与沟通,这就意味着,革命与斗争在当前世界的发展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结合发展实际,尊重客观现实,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发掘,理论结合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新进程,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困难和挫折,这不仅是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考验,同样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执政能力和执政效果的考验。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思考研究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不断发展,其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有百年的历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性质和地位的特殊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加入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元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化的探索和分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及研究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在实际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是对时代的反映。社会的发展是多变的,其哲学体系也随之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哲学体系的发展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学科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因此,马克思主义体系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从另一方面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作为哲学中不同的两个概念和范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可以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会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的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研究则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哲学的探究。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民族化发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是由于其特殊的性质来决定的,其发展体系的研究是哲学体系研究中的关键领域和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民族化的立场和观点,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以工人阶级的立场和视角来看待和思考问题,科学化地总结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规律和经验,对本民族哲学思想进行创新和辩证地扬弃,这代表了民族发展的最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是对时代本质的集中反映,适应了时展的需求,以超越了民族界限及地域限制的哲学体系,对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研究,同样也是一种社会化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共产主义国家的指导哲学体系,更是世界化的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发展实际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适合本民族需要且适合与本民族发展相适应的哲学体系和形式。

3.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论题及研究领域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领域,当代研究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的源泉是包含着马列主义在内的哲学体系和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是思想与实践的结合,是中国化的思想和哲学体系逐步形成,这一哲学体系和思想随着中国社会的实际发展及时代变化而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实践中,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取得了不同的理论成就,也遇到了不同的挫折,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执政的需要。[8]

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经验是经过革命和中国建设的实际经验中得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拓展和延伸,是对中国具体发展状况的阐述,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极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优秀的组成部分,以此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设。

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是对中国具体实践的阐述,是贯穿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主线,纵观于研究的始终,具体表现在一系列的发展规律以及创造性活动之中。

这四个论题之间是相互关联且相互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马克斯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在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理论结合实际的发展方式,这不仅仅是哲学发展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是不相匹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重要力量成功,能有效地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中国哲学体系的研究与发展也要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积极、有利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以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为基础的,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先导,在实践的发展和建设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革命的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进行比较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博大精深,其构成的各个理论部分都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马克思曾说过:理论是哲学体系的支撑,它取决于理论对一个国家的满足程度。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的,提供思想和智慧,为真理的实践做好铺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中国革命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实际研究出发,对哲学体系进行研究和发展。

相关期刊更多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教育厅

文史哲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教育部

中国油脂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粮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