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刑法保护;必要性;具体思路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资源占有量急剧下降,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但是据调查了解到,我国有关生态环境的刑法制度相当不健全,除了《刑法》第六章第六节对破坏环境资源的14种行为作了具体的规定以外,其他的环境污染现象以及破坏生态系统行为的有关法规均只做了片面的阐述,具体内容和规范缺失严重。与此同时,我国法律在生态环境刑法的准确性和具体规范上也有待加强,法律的调控范围也不够明确。鉴于以上特点,我国一定要逐步完善刑法规范,健全内部细则,明确保护重点,从而发挥出法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巨大作用。

一、加强我国生态环境刑法保护的主要原因以及必要性

现如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生态环境保护还没有纳入刑法制度中来。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及改革开放的顺利实现,使得我国的资源拥有量急剧下降。再加上有些企业为了提高经济利益,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手段,造成了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强对其的刑法保护就成为了必然之举;其次,采用民事制裁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以往,我国对生态环境破坏者采取的制裁方式大多为民事制裁,这样一来,有些企业就把经济损失转嫁给了消费者,环境情况仍旧得不到改善;最后,我国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刑法制度本身就存在缺陷,立法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只有当行为人的活动直接对他人造成危害时,才予以制裁。

由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推进,仅仅以民法和行政法规的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进行约束还不够完善,采取刑法保护思路对其进行制约就成为了必然之举。第一,刑法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民法与行政规章相比,刑法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能够起到更为巨大的规范作用;第二,加强我国生态环境的刑法保护是基于国家国情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人口数量巨大,某些不法分子为了逃避惩罚,获取经济利益,不惜在偏远地区对生态环境予以破坏。这样一来,就使得国家一些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只有发挥刑法的巨大功效,才能有效制约人们的行为,提高全体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生态环境之刑法保护的具体思路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我国刑法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制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完善制度规范的必要性。为了更好的发挥刑法制度的功效,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就一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加以完善。

(一)完善生态环境的刑法立法观念,关注环境保护。想要从本质上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健全刑法对其的保护力度,就要首先提升立法观念。让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质量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大作用,并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成员都了解环境与自身的密切关系,从而提升环境立法观念。与此同时,还要关注环境生态利益的刑法保护措施,提高其法律价值,完善社会环保水平,并将其纳入刑法制度中来,细化内部规章,加强重视程度。

(二)刑法的保护思路要体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主要问题,采用以往的刑法规范,将环境资源犯罪作为一部分内容纳入到社会管理中,显然是不科学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仅是个人违法行为,而且涉及到国家以及全社会人民的利益,它侵犯了人们获取良好环境氛围的权利。因此,国家在刑法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将其作为一个重点进行单独制定,按照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并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将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具体规章进行准确制定。

(三)细化内部法规,加大惩罚力度。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在刑法制度中的制定要尽量细化健全,减少空白罪状出现的可能性。以往的刑法制度中,对非法采伐、破坏珍贵物种等行为都没有做出具体的惩罚规章,导致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制度空白做违法行为。针对这样的现象,国家在刑法的制定中,一定要细化和完善内部有关生态环境的制度体系,对以往规章中缺失的国土安全、环境安全、物种安全等内容进行完善。与此同时,还要加大法律制裁力度,改变以往规章中最高十年的判刑处罚对策,根据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损伤程度给予具体规范。只有加大惩罚力度,对不法分子予以严惩,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减少环境破坏力度。

(四)增加惩罚生态环境犯罪行为的犯罪形态。从理论上讲,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包括行为犯、危险犯和结果犯,但是在我国有关生态环境惩罚的刑法中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制定,在行为犯和危险犯上都存在缺陷,甚至根本没有体现。想要加大生态环境在刑法中的保护力度,真正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不仅要对违法行为和产生严重后果的现象进行严惩,还要对想要实施违法行为的人进行处罚,并出台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从而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扼杀在摇篮中。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深入发展,社会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日益严重,给人们的良好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针对这样的现象,加大法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并将其纳入刑法中来就成为了法律制定的必然趋势。对此,我们要扩大生态环境的宣传范围,严格规范法律规章,完善惩罚措施,并健全保护思路,从而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范文第2篇

[关键字]生态;环境;农业;气象

一、前言

生态环境是自然资源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它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各地极端性天气事件频发,气象灾害呈现出突发性、反常性和不可预见性;出现沙漠扩展、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各地每年不同程度的出现干旱、暴雨、洪涝、暴风雪、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情况,人民生命受到威胁,财产损失严重,危害极大。环境与气象、生态与气象、人与气象的关系密不可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二、破坏生态环境引发的后果

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造成结构变化,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就会形成生态失调,造成生态灾难。我们都知道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长期以来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高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变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以及海平面的上升。据有关数据统计预测,到203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约20厘米,到本世纪末将上升65厘米,这严重威胁到低洼的岛屿和沿海地带。臭氧层是高空大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气层,它能阻碍过多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有效地保护地面一切生物的正常生长。人类大量使用的化学物质氟利昂进入平流层,破坏臭氧层,增加紫外线β波的辐射强度。南极上空15~20千米间的低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已减少了40%~50%,北极的平流层中也发生了臭氧损耗。据资料统计分析,臭氧浓度降低l%,皮肤癌增加4%,白内障增加0.6%。土地蜕变沙漠化,人们过渡的放牧、耕作、滥垦滥伐造成大量水分蒸发和流失。土地退化中,水侵蚀占55.7%,风侵蚀占28%,全球每年损失灌溉地150万平方公顷。人为破坏大自然,使得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由于生态环境的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而环境污染又引发外来物种等原因。

三、结合我国现状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自然环境先天不足,水土流失仍很严重,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森林覆盖率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的影响,一旦原有的环境被破坏,极易造成洪涝、水土流失乃至泥石流、山崩、塌方、滑坡等灾害。改革开放后,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环保法制宣传力度。强化环境保护执法责任制,保障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权力,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的民主性,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健康发展。我国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大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环保工程,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地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努力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牢固树立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组织开展多途径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使全社会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只有这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早日现实。

四、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农业气象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农业气象观测网络基本实现了对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专业化观测,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随着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逐步发展完善,农业气象已成为各地发展较早、规模较大,相对成熟的一项重要专业气象服务。农业气象预报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效益不断提高,农业气象产品特色服务增加,农业气象与经济信息服务发展较快,已成为农业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面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农业气象服务业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有限,针对性不强,时效不高,覆盖率不足,不能够完全满足农业发展需求;农作物生长模拟机理模型尚未建立,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评估起步较晚,灾害评估定性多,定量少;农业气象业务系统集约化、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完善系统,推进生态农业防灾减灾,保障农业生产生活。

五、农业气象为保护环境提供决策服务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范文第3篇

旅游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 旅游对经济环境的有利影响是最为显着的,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的产业,同时,旅游业还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就使旅游业对于该地区国民经济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发展旅游业,还能增长当地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有业可从,解决了社会中就业的一大难题,降低社会制安事件的发生频率.同时,各地游客的进入,增长了当地居民和外地人的接触和交往,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

3. 旅游业对生态环境也有明显的有利影响.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开发旅游资源,其中有不少旅游资源原来就存在一些生态问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便可采取旅游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措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原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更高,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生态环境.旅游业还能保持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出来进入利用阶段,若能科学地管理,能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 旅游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一是旅游资源开发时,旅游交通的建设若规划不当,如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就地随意采石砍树等,破坏了旅游生态环境的协调完整性。二是在旅游食宿措施的建设过程中,水、电及其他能源供应的絮乱,费水、废气、垃圾的处理不及时等都可能对生态环境形成污染。

2. 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的不利影响。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的不利影响最为明显的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上。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对旅游区环境的污染表现在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两方面。直接污染是指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时产生的污染,如旅游者留下的生活污水、粪便以及乱掷垃圾、废瓶、废纸、罐头盒等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间接污染主要还是大气的污染,旅游离不开交通,交通工具是使旅游者从居住地到风景区的载体,于是,各种车辆纷至沓来,呼啸而过,汽车尾气在空中四处弥漫。这种废气不止污染空气,而且对人体也极为有害。此外,西南与中南地区的酸雨危害面积大,已经使一些地区的树木枯死,环境质量下降。

3. 使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少旅游地超负荷接待游客,或乱建滥造旅游措施,而使得一些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或独特、协调的自然、人文景观遭受破坏。因游人乱刻乱画,随意触摸文物,随意丢弃废物,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文物古迹的破坏,更是不胜枚举。如在故宫的宫墙、石板走道、各类门栏上,在泰山的摩崖石刻上,在古老长城的城墙、城楼上,都留有游客不文明的印迹。

4. 传统文化简单、粗糙的舞台化、商品化、导致其文化内涵消失和艺术形式的退化。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迎合旅游者猎奇的需要,各旅游区多放弃传统文化的社会、精神意义及艺术含义,随意改变其传统艺术设计形式,使传统文化粗糙、简单地舞台化、商品化。传统民俗、庆典活动等再也不按特定时间、地点、方式进行,而由“旅游需求”随时随地举行,仿佛其存在基础是旅游者需求而非当地的社会生活。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制作转向面对大众市场,机械批量生产,并逐渐走向粗制滥造,失去传统的艺术形象和价值。

5. 直接或间接导致旅游接待地社会道德水平下降。来自世界各国的旅游者有着各自不同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旅游者消极颓废意识和生活方式,极易使部分旅游区居民失去纯朴的美德,诱发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欲望,从而败坏当地的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定。旅游供给一方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在旅游开发建设过程和旅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就旅游供给一方而言,旅游作为污染源与工业污染源有共同之处,即以旅游服务设施所排放的“三废”(废气、废水、废碴)和布局不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为主。

旅游对环境的污染来自两方面,即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双方。

旅游需求一方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在旅游者的流动和暂时停留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表现为:大量人口的涌人带来拥挤、混乱;人的破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大量人口的践踏使土质变化;大量人口的暂时停留带来趁出以往的生产、生活资料的消耗和能源的使用;人群的集中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噪音污染、视觉污染等。从旅游者角度分析旅游污染环境的途径可以看出旅游作为污染源存在着不同于一般污染源的特殊性。

〈三〉针对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以下保护对策

1. 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1)治理已遭污染的旅游生态环境.对于已遭污染的旅游生态环境,无论其污染的原因是旅游业还是非旅游业的.为了发展旅游业,在旅游区域应采取有效治理措施,适应从根本上治理.如旅游区的污染工厂要坚决搬迁,旅游区禁止发展污染工业等。

(2)重建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在现有旅游区和开发旅游区,若旅游生态环境的某一部分已遭破坏,影响了整个生态环境的美学特征.则应对该地区进行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若旅游区山青水不秀,则应治理水,若水秀山不青,则要治山。在治山时,还要根据山地的环境特征,该种树则种树,该种草则种草,该栽花则栽花,使这些树、草、花能有维护稳定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又具旅游观赏价值,

(3)应用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理论,避免旅游生态环境

遭旅游活动的破坏和污染。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旅游超载是导致“旅游活动污染旅游生态环境、旅游活动破坏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在旅游开发和管理时,应适度控制旅游生态容量。

(4)采取必要措施,减缓旅游生态环境的自然破坏。自然界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突发性破坏,人类目前只能部分预测,不能避免。但对于缓解性的破坏,却可通过一定的措施,减缓其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破坏,如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的异地移植保护、人工植树造林等。

2. 旅游社会环境的保护对策

(1)安定团结,提高旅游社会环境质量。旅游社会的首要因素就是旅游区的社会政治局势是否和平,在和平的环境条件中,游客才有人身安全感,才谈得上旅游。因此,任何国家或地区,若想发展旅游业,必须安定,才能提高旅游社会环境质量。

(2)创造优良的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减少社会事故发生。在旅游区,游客和游客之间、游客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若管理不当,均会成为当地恶性社会事故爆发的潜在因素。因此,旅游管理中、应尽量在满足各类人员需求的同时,创造优良的人际社会环境,减少相互间的恶性摩擦,以达到减少社会事故的发生,创造优良的社会治安环境,使游客身心健康,愉快地进行旅游活动。

(3)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素养,创造文明礼貌礼仪的旅游社会环境。旅游区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认识,直接反应在对游客的态度上。当地居民文明礼仪的行为会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加游兴,反之则使游客扫兴而归。为此,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素养,能创造出文明礼仪的旅游社会环境。

3. 旅游经济环境的保护对策

(1)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增加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旅游经济环境的衡量指标的主要是旅游接待设施,而旅游接待设施的规模又是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设施超出旅游经济环境容量,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反之则对旅游设施造成危害和破坏,进而造成旅游社会环境问题。故旅游设施的规模要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

(2)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旅游经济环境中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旅游服务人员水平不高,服务质量档次不够,致使旅游经济环境中硬件和软件不相配套,造成旅游设施的浪费和使设施水平得不到发挥,故目前对中国旅游业而言,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是提高旅游经济环境的迫切问题。

4. 旅游气氛环境的保护对策

(1)建立旅游开发和管理智囊团,保护旅游气氛环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往往是因为对当地特有旅游气氛的无知或认识不全面所导致的,才会有如将古城的石板路改为柏油路的愚蠢之举。在旅游管理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对旅游气氛环境容量的无知,导致对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因此,在旅游开发和管理中要建立专家智慧囊,科学地开发和管理旅游业,以达到保护旅游气氛环境的目的。

(2)无分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保护旅游气氛环境。旅游区的旅游气氛环境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反映当地历史、地方或民族气息的环境烘托出来的,这其中,当地人的外形特征和文化素养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可想象在民族地区,汉族人身着民族服饰,讲者标准普通话给游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云南民族村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它除了移置当地的建筑,还吸引了大地居民的参与。故要充分保持旅游气氛环境,应尽量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

〈四〉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1.旅游环境质量回顾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揭示出某旅游区域在一定历史时期由于发展旅游给环境带来影响的变化过程。目前在我国主要旅游发展地区尚缺乏此类资料的积累。

2.旅游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确定旅游环境质量评价要素以及定量评价方法。

3.旅游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即针对旅游区域内将进行的旅游有关活动会给环境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这是旅游优化开发的前提与保证。

〈五〉关于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确定评价对象、评价目的及评价精度。旅游环境就其地域范围而言包括不同层次——游览点、游览区、旅游城市、旅游区域等。评价范围不同、目的不同,对评价精度的要求也不同。从旅游的特殊性出发,笔者认为应对位于或包含人类聚居地的旅游地之环境评价精度要求更高,随距离的远近有所变化。

2.确定评价要素及评价标准。根据旅游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有关评价可分为以下若干层次:

(1)反映一般地区环境质量的诸因素,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植被、噪音等生态环境要素。这些因素有标准指数。由环保部门检测。但是,作为旅游地对其生态环境应有更高的要求。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于各种类型和等级的旅游地,都制定有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目前,我国尚未进行这项工作。

(2)旅游地的环境特色,可以采用特尔菲法对其具体内容和标准指数进行确定。

(3)旅游地旅游容量与旅游者实际数量的冲突程度。确定旅游容量必须要结合旅游地的特殊情况。可以采取长期观测和问卷统计方法取得标准,问卷对象应包括专家、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根据所设置标准可以判断出该地旅游者数量与旅游容量的冲突程度。

(4)景观环境的协调性和环境气氛的舒适度这两个因素主观性较强,应尽可能使之量化。

3.确定评价要素的权值。

4.旅游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可参照表1进行:

5.旅游环境质量分级:运用综合评分方法也为环境质量的分级提供了方便。 明确所评价的旅游环境质量等级,一方面可以反映出该旅游地旅游环境质量的现

状,另一方面也为环境质量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表1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分表评价要素 权值 记分级

100-81 80-61 60-41 40-21 20-0

生态环境 w1

环境特色 W2

旅游者数量

与旅游容量

的冲突程度 w3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水电站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21-02

据调查我国的小水电资源的可开发量为160GW,5万千瓦以下的小水电资源量可开发量达到1.28亿千瓦。由于小水电站投资小、风险低、效益稳、运营成本比较低,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全国掀起了一股投资建设小水电站的热潮。然而,伴随着小水电的开发,水土流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国家环保总局近日的《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1%,全国因水土流失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我国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特别是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区。其中由于水电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约占30%,水电开发过程中的水土保持问题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 我国小水电站的现状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力开发小水电资源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电力供给矛盾的现状,同时开发小水电还将提高我国广大的偏远地区人口的生活水平,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但是我国已开发的小水电站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给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小水电资源开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小水电站在开发、运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小水电站地处偏远山区,生态环境薄弱。我国的小水电站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地质条件差,同时由于这些偏远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在修建水电站过程中对人为作用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大,环境破坏后就很难恢复,所以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

(2)小水电站投入资金有限,水土治理资金严重缺乏。由于我国小水电建设资金以地方自筹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的政策,偏远地区政府资金有限,在开发小水电站时融资困难,所以小水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 投入不足,开发过程中破坏的植被由于资金匮乏而难以得到恢复。

(3)小水电站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水平低下。我国小水电站水土监控设备老化,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环境保护意识差,在工作的过程中破坏周围环境的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素质低,对破坏水电站周围生态环境的行为无法及时有效制止导致小水电站水土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小水电站的使用寿命。

2 水电站开发、运营过程中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水土保持的内涵,简而言之主要是指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并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水土的利用率,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小水电开发的过程中,小水电站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人们在开发小水电活动过程中由于扰动地表和地下土层、随意堆放弃土、开挖人工边坡以及排放生产生活废水而导致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加速水土流失过程,小水电开发过程中引起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在开发小水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修建水电站和大坝,而在修建大坝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土方的开挖,将会对原地形地貌和土地植被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将会改变该地区原有的自然排水系统,在雨水的渗透和冲刷作用下,将会使土体局部失稳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尤其是许多小水电站地处山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边坡在雨水作用下容易造成滑坡,在我国每年由于边坡试问造成的损失是十分严重的。

(2)工程运行后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小水电站工程建设完工以后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水电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为保障小水电站的正常运营,必须修建相应的配套设施,这些配套设施在修建的过程中将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引起水土流失。

2)由于小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弃土和垃圾没有及时回填处理,导致大量弃土在雨水冲刷作用下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极大破坏了流域的生态环境。

3)小水电站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在小水电日常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时不可避免的,这些破坏将会破坏周围的植被,引起水土流失。

3 由小水电站开发、运营过程中引起水土流失的特点

小水电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而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相对比较少。小水电建设过程中开挖作业面多并且分散,弃渣量大,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我国小水电在开发的过程中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薄弱,破坏后恢复难度大。我国的小水电站大多处于偏远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水土保持植被脆弱,破坏后难以恢复。同时由于偏远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条件差,小水电开发建设施工过程中对土体的扰动破坏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2)建设周期长,建设过程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由于水电站施工复杂,施工周期长,再加上小水电站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施工物资无法方便运输到施工现场,在施工开始以前需要修筑进入现场的道路和施工场地,整理平整施工现场,对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扰动和破坏地表层和岩体土层,在建设期间,由于防护措施不足而遭雨水冲刷流失的现象十分普遍。

(3)小水电建设资金有限,水土保持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小水电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地方政府自筹资金,但是这些小水电主要建在偏远、贫困地区,当地政府财力有限,无法投入充足的自己,而政府融资也很困难,所以在开发过程中无法保障投入充足的资金来恢复生态环境,在小水电开发过程中遭到破坏的植被无法及时恢复,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4)工程影响涉及范围大,造成破坏也影响严重。小水电开发建设不仅包括水电站、大坝,还包括水电站淹没区、移民安置区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这些相关的工程建设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地表土和岩体土层造成破坏,引起地表水土流失。

(5)小水电管理落后,运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严重。我国目前已建的小水电站项目大都由于建设资金缺乏导致水电站设备陈旧,监控设备匮乏,无法有效监测小水电站对周围的环境影响状况,同时小水电站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在小水电站运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无法及时发现和维护,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4 减少水电站开发、运营过程中水土流失的措施

结合我国小水电开发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我国小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减少水电站开发、运营过程中水土流失,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1)采取工程技术措施与植被恢复措施。小水电站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应采取工程措施与植被恢复措施相结合, 坚持预防、治理和维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1)取土场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小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投入,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就地材料,从而节约投资。如果只考虑施工便利和节约成本,取土应该沿着施工场地,但是该方法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所以应该集中取土,减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坡壁,搞好排水措施并恢复生态植被。

2)弃土场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峡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产生的弃土,在自然状态下堆积结构松散,在雨水的泡浸和冲刷下,容易流失造成滑坡失稳的现象,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及时整平、压实弃土堆,做好排水措施,并及时恢复植被,防治水土的流失。

3)恢复植被,种植防护林带。由于小水电站建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周围的植被造成破坏,所以应该及时恢复破坏的植被,在工程影响范围地区、容易形成水土流失地区增加树木数量,重点进行坝前防浪林带和坝后防护林带的建设。

(2)采取保障建设资金措施。保障资金充足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得以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小水电站建设资金不足,导致对水土流失治理不够重视,由于我国小水电建设资金以地方自筹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的政策,所以地方政府要积极筹集建设资金,可以采取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小水电的开发建设,争取银行贷款和国家相关扶持资金来开发小水电,从而保障资金充裕,从而保证水土治理措施的落实。

(3)将强行政管理和小水电日常管理措施。作为水土管理、水电站建设管理的各级主管部门,应该严格执行我国相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依法监督小水电开发、建设和运营,严格落实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小水电站日常管理人员要积极落实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保障小水电的正常运转。

5 结论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减少,我国的小水电资源的开发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开发高潮,小水电在建设过程中对地面扰动和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在所难免。防治水土流失将会成为未来制约我国小水电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题。文章结合我国小水电开发建设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防治小水电开发过程中水土流失的必要性及其采取的措施,将会为我国小水电开发建设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提供指导意见,为我国小水电资源可持续开发建设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邓华略.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探讨[J]. 人江,2001,04:27~28.

[2] 余志琴.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增刊):97~98.

[3]康代林.浅谈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1:42.

[4] 曾啸.刍议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料场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J]. 水利水电建设,2009,223:171~172.

[5] 孙建轩,张明. 对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SWCC,2000,03:13~15.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范文第5篇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象鼻山隧道受山区高速公路线位限制,所处地形极其陡峭,地质条件很差,按传统的大挖大填会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并易导致坍塌、滚石、滑坡、高边坡失稳等灾害。故该隧道在勘察设计中引入环保理念,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问题,从方案拟定、洞口及结构设计、施工工序设计、支护设计、弃渣设计、防排水设计等方面着手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今后公路隧道的环保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 公路隧道建设中主要的环境影响问题

1. 1 对生态环境影响

1. 1. 1 隧道洞口的环境影响

隧道洞口施工的传统方法一般是洞口边仰坡开挖、防护,达到一定的进洞条件后再进洞施工,这对洞口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而且需要作庞大的边坡防护工程。因为一般情况下,隧道洞口所处的地质条件较差,岩石破碎、松散、风化严重、风化层深等,所以一般洞口边坡较缓,需要开挖大量土石方。大规模的开挖进洞还会破坏山体原有的平衡状态,极易产生坍塌、顺层滑动、古滑坡复活等现象。同时增加了隧道征地规模和拆迁数量,对隧址区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同时隧道洞门结构是隧道唯一的外露部分,是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最为突出部位,按照“整体协调性和自然性原则”,公路隧道洞门设计不应强调人工化,应与周围环境协调。隧道洞门形式不提倡宏大、雄伟、醒目,应提倡简洁、隐蔽、淡化洞口处理,营造"悄悄"进洞氛围,使车辆自然驶入隧道[1]。但是由于技术上、观念上的误区,很多隧道在洞口建设上都是大兴土木,留下了各式各样非常壮观的洞门结构,这种洞门与其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严重破坏自然和谐。

1. 1. 2 隧道弃渣的环境影响

隧道建设必然产生相应的弃渣,建设弃渣不良弃置会造成植被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其主要危害如下:

① 所占土地原有绿色植被受到破坏,自然景观受到影响;

② 山区陡峻沟谷内的弃渣极易引起泥石流灾害;

③ 山坡坡地的大量弃渣易触发局部滑坡;

④ 河道中随意弃渣会造成河道行洪断面不足、堵塞,容易发生洪灾;

⑤ 弃渣不断的流失会危害农田、抬高河床、妨碍道路交通等[2]。

1. 2 对水环境影响

公路隧道建设对水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 2 个方面: ①隧道区地下水系的破坏; ②施工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现行常规做法是将这些污水收集到路侧边沟,或者引到中心排水沟,然后排到路基边沟中。如果隧道较短,洞口地区受污染的程度可能较小。如果隧道长达数公里,隧道内部的污水全部由洞口地区的自然环境来承担,这时的污染力就可能远远超过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自然环境不仅不能将污水吸收处理掉,相反还会被污水污染[2]。

2 象鼻山隧道工程概述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象鼻山隧道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野三关镇平坦村、三叉河北岸,属野鸡包侵蚀溶蚀峰丛“V”型谷地貌。

象鼻山隧道中部为陡岩体,岩层几乎水平并略倾向于隧道一侧,风化裂隙发育。岩体上方发育两条沿路线方向卸荷裂隙,倾向 340 ~350°,倾角 80 ~85°,在地表作用下形成宽 10 ~ 100 cm 的溶蚀裂隙或溶洞,表层岩石受切割后在自重作用下易与母岩分离,在工程扰动下易导致崩塌和滑坡。进出口两端表层为坡积碎石土层,厚度约 0. 5 ~ 3 m,基层为强 ~ 弱风化含燧石结核灰岩。

象鼻山隧道设计为两车道的高速公路单洞隧道,与桥梁同宽( 见图 1,图 2) 。隧道起讫桩号为 Zk113 + 310 ~ Zk 113 + 342,全长 32 m。建筑限界净宽11. 25 m,净高 5. 0 m,采用三心圆曲墙式衬砌,净空面积 74. 01 m2。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微弱。右侧河床第四系堆积层中含孔隙潜水,水量不大。

3 象鼻山隧道设计中的环保措施

3. 1 方案比选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象鼻山隧道在选线后主要进行了高边坡方案和隧道方案的比选,高边坡路基方案相比隧道方案工程造价要低很多,但高边坡路基方案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①整个山体坡脚将要全部挖除,土石方开挖量很大、弃方量很大; ②会造成高边坡,边坡防护工程巨大,并存在运营安全隐患; ③对山体的扰动和破坏很大,易产生坍塌、滚石、滑坡等灾害; ④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破坏严重。本着“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同时按照“整体协调性和自然性”原则[1],最终选择了隧道方案,因为隧道方案可以降低公路建设对原始地形地貌的自然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较好的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与周围环境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避免了运营安全隐患。

3. 2 洞口及结构设计

在确定隧道方案后,如按照隧道洞口施工的传统方法: 先进行洞口边仰坡开挖、防护,达到一定的进洞条件后再进洞施工,这对洞口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而且需要作庞大的边坡防护工程。大规模的开挖进洞还会破坏山体原有的平衡状态,对隧址区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目前隧道行业较为先进的国家已经摒弃了传统进洞方法而采取被称为“绿色洞口”的前置式洞口工法进行隧道洞口施工,即不切坡进洞,而是在洞外不开挖山脚土体的情况下,采用开槽施工的方法先修建明洞,然后采用在明洞内暗洞施工,采用震动破碎或小型爆破进洞。这样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保全洞口山坡及原生植被,减小洞口仰坡防护工程,是保证仰坡稳定较为理想的方法[3]。

象鼻山隧道根据地形条件,以“早进洞,晚出洞”为原则确定洞口位置。该隧道进、出口地形偏压严重,边坡极其陡峭,几乎为直立状,为尽量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同时保证施工运营安全,隧道在洞口段均紧贴边坡面设置护拱,隧道开挖在护拱保护下进行。由于隧道跨度较大,净空较高,为了保证边仰坡在施工与使用期间的稳定,使隧道建成后尽量恢复洞口自然景观,设计时在洞口设置了一段棚洞。隧道洞口设置超前大管棚,以保证隧道开挖的稳定与安全。隧道边、仰坡都较陡峭,为保证洞口段开挖时边坡稳定及开挖暗洞时原自然坡面稳定,在边坡面上及原自然坡面清表后根据需要采用 10 m 长的25 预应力锚杆进行防护。从而确保了隧道进洞的安全,也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洞口生态环境( 见图 3) 。

同时象鼻山隧道洞口段无论在施工期间还是使用期间均注意做好对地表水体的处理。设计要求先期施作河道的改移、加固和防护等,然后进行洞口段的开挖。在开挖过程中要求处理好施工用水与降雨的排放,防止其软化边坡坡脚的土体。

3. 3 施工工序设计

象鼻山隧道全线沿着陡坡坡脚,整个设计分为洞口护拱段和洞身挡墙暗挖段。整个隧道施工都是在护拱或挡墙的保护下进行了,尽可能减少了对山体的开挖,保证了施工安全,也避免了高边坡。

护拱段施工时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 见图 4) ,施工主要步骤: ①沿刷坡线开挖外侧土体; ②清除坡脚表面浮土及全、强风化岩,再浇筑 C15 片石砼基础; ③清除全、强风化岩边坡,再喷锚支护; ④护拱底板及护拱浇筑; ⑤上台阶开挖; ⑥主洞上半部初期支护; ⑦下台阶开挖; ⑧主洞下半部初期支护; ⑨施作主洞边墙基础; ⑩施作二次衬砌。施工时严格控制炸破用炸药用量,采用小药量、多爆次、短进尺开挖,以减小振动影响。

洞身挡墙暗挖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先期贯通左( 内侧) 导洞,再进行右( 外侧) 导洞开挖; 双侧壁导坑施工完成后,拱部采用环形导坑分步开挖,只有在拱部初期支护钢支撑完全闭合后,才能拆除侧壁导坑的内支撑,最后进行核心开挖,及时封闭仰拱,加强监测,保证施工安全。施工主要步骤( 见图5) : ①施做右侧挡墙; ②左侧导坑开挖; ③左侧初期支护; ④右侧导坑开挖; ⑤拱部及核心土第一次开挖; ⑥拱部初期支护; ⑦核心土第二次开挖; ⑧浇注两侧二次衬砌混凝土基础; ⑨施作拱墙部二次衬砌。施工开挖总体上要求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部采用预裂爆破,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岩体的完整性,减小振动。

3. 4 支护设计

象鼻山隧道全线地质较差,岩体极其破碎,初期支护使用普通的单层锚杆稳定加固岩体效果不明显,故经过研究计算,象鼻山隧道初期支护采用了交叉 D25 中空预应力注浆锚杆( 见图 6)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5 弃渣环保设计

象鼻山隧道开挖的洞渣尽量纵向调配,优质石渣可经过加工后作为砌体材料和混凝土粗集料,或用于路基填筑。对于必须弃方的石渣必须运至全线统一的弃渣场地内,不得随意堆放。弃渣场地应根据地形、地貌,合理规划,并作好坡脚防护,设计专门的防护挡墙以确保稳定防止水土流失,工程完工后应在渣顶覆土,复耕还田或植草绿化。

3. 6 防排水环保设计

象鼻山隧道排水按照地下水与地面水分开引排的原则进行设计。地下水为清洁水,直接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故隧道开挖后,根据各级围岩地下水的发育状况,在岩面环向布设 Ω 型弹簧排水管;在初期支护与防水层之间每间隔 10 m 设置一处HC —3. 5 半圆软式透水管( 环向) ,通过横向引水管,将水引入路面下方 Φ10 cm 排水盲管排出隧道外,并可直接作为生产生活用水。同时在路面平整层下设置 MF7 横向盲沟以排除隧道底部渗水,横向盲沟与路面下两侧的 Φ10 cm 盲沟连通。而清洗路面结构所产生的水为污水则由路面外侧设置的 Φ10 cm排水管排除隧道外,并每 6 m 设置一处地漏将隧道清洗污水进行沉淀处理,以免对隧道外环境造成污染,危及农业及居民的用水安全。

4 结语

21 世纪是地下空间大开发的世纪,更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纪,而隧道建设又是地下工程的重要部分,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在公路隧道建设中,我们必须结合隧道工程本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保护好自然环境,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以免后患。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象鼻山隧道现已顺利贯通,其勘察设计中的环保理念和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为今后公路隧道设计所借鉴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方案拟定上要引入环保理念,应尽可能减小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破坏,避免大挖大填和高边坡。

② 当地形偏压严重,边坡极其陡峭时,隧道洞口段可紧贴边坡面设置护拱,隧道在护拱保护下进洞。这样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极陡地形下隧道洞口“早进洞、晚出洞、零开挖”的原则,减少了对洞口山坡及原生植被的破坏,减小了洞口边仰坡防护工程,较好的保证了边仰坡稳定。

相关期刊更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金属矿山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金属学会

水力发电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