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资源再生; 学习者参与; 用户生成内容; 参与者影响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何向阳(1978—),男,湖北黄梅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E-mail:。

一、 引 言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1]。在网络信息资源服务领域,网络服务已经从数据为王的Web1.0时代进入重视用户参与的Web2.0时代。用户参与到信息资源建设中,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从专人制作信息资源的静态教育信息资源阶段发展到用户生成信息资源的动态教育信息资源阶段,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双向动态发展。文中将由专门人员专业制作的网络信息资源定义为原始资源,由用户在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过程所生成的新资源定义为再生资源,用户在浏览网络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产生新资源的过程称之为网络信息资源再生[2]。学习者参与信息资源再生不仅实现了资源内容的增加[3],学习者的角色也从潜水者转化为参与者和核心参与者,这种变化不仅有利于信息资源再生,对学习者自身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习者能够获得更好的主体效应和学习效果,更具有当家作主的感觉,对学习者后续认知活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构方程模型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在教育与社会研究中得到不断推广和应用,成为多元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结构方程模型可以突破线性相关和线性回归在多元数据处理中存在的缺陷,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既可以分析能直接观测的显变量,也可以分析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变量,可以替代多重回归、路径分析、因子分析、协方差分析等方法。在本研究中选用AMOS17.0作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具。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建立相应的结构方程模型,就信息资源再生对参与者带来的行为变化进行研究,以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信息资源再生对学习者所产生的影响。

二、 研究模型与假设

(一)文献综述

教育信息资源再生过程是学习者的参与过程,学习者在参与过程中实现了自身角色的转变。学习者参与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欧洲学生运动后,“学生参与”(Student Engagement)这一概念才逐渐被引入到教育领域。早期学生参与被描述为学生以主体身份介入某种教学活动并影响这种活动的行为。王升认为主体参与是一种创造条件的活动,主体参与使教学结果从抽象的分数变成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应用能力;[4]朱红通过数据表明学生参与对学生成长具有正向的中介作用;[5]吴海荣认为学生参与是提高学生成就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6]

学习者参与教育信息资源再生对学习者的行为和角色也产生了影响。王陆通过网络位置分析的方法发现,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部分学习者的网络角色具有学习者和教师双重角色,与教师具有规则对等性,甚至是结构对等性,这些学习者对在线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7]朱拥军等认为参与式学习为学生独立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养成提供了契机;[8]周素萍的研究也表明,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教与学的界限逐渐被打破,教学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学习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提供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每个主体都拥有双重身份,不断实现角色互换,知识共享,从而实现群体知识建构。[9]

上述研究证实了学习者参与对于学习者的认知、技能与社会发展的影响,论证了学习者参与所带来的学习者角色变化。但是在教育信息资源再生的过程中,学习者参与行为对于学习者的心理和认知行为有何影响,目前在现有的研究中还缺乏相关的理论成果与实证依据。

(二)开放问卷分析

为了了解学习者参与行为对于自身心理和认知的影响,笔者建立了网络论坛和网络新闻评论的开放问卷,以网络论坛和网络新闻评论为基本原型,就学习者参与行为对后续心理和认知的影响进行分析。问卷设计了两个问题:你为什么参与网络论坛和网络新闻评论,影响你发帖与回帖的因素有哪些?可以通过发帖与回帖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你有何影响?通过QQ邀请的方式邀请大学生和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参与开放问卷调查,在填写问卷时建议被调查对象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供后期进行跟踪访谈。在3天时间内共38人接受邀请并填写了调查问卷。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论坛和网络新闻评论的开放性问卷调查发现,经常参与网络论坛和网络新闻评论的被试与很少参与的被试在资源再生认同感、对再生资源的信任感和教育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对资源进行查证的倾向上存在差异。与较少参与的学习者相比,经常参与网络论坛和网络新闻评论的被试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具有较高的自我成就感。很少参与的被试认为学习者添加新内容对互联网内容规范性会产生不利影响,对原始内容失真表示担忧;而经常参与网络论坛和网络新闻评论的被试则没有这种担忧。经常参与网络论坛和网络讨论的被试更加认可网络论坛和网络新闻评论的积极意义,认为参与网络讨论给学习者提供了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学习者可以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倾诉自己的情感。通过讨论可以发现自己观点不成熟的地方,为完善自己的思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经常参与的被试对论坛回帖和网络评论的内容有更加积极的评价,认为学习者评论能修改不全面的信息与内容,能够让自己的观点想法被更多人知道,实现知识的共享;强调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交汇和分享的过程,不仅可以与其他人形成互动,还可以利用网络回帖和评论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给自己提供新的灵感;认为回复原始帖有助于自己对帖子内容的理解,可以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心得,为别人理解帖子的内容提供帮助,增加对他人和社会的包容度。

综上,开放问卷的结果表明,学习者的参与行为带来了学习者对资源有用性、网络自主性和自我辨伪等方面的变化。

(三)模型假设

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结合开放性网络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提出假设:学习者从资源利用者转变为资源建设者不仅有利于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丰富,同时还会对再生资源利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网络自主性的体验、资源有用性体验和对网络信息进行自我辨伪的意识上。构建学习者参与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再生对再生资源利用影响的理论模型,旨在探讨学习者行为意向与网络自主性、资源有用性和自我辨伪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挖掘影响网络自主性、资源有用性和自我辨伪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构建学习者参与教育信息资源再生对学习者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从开放性网络问卷的调查结果不难看出,与从不参与信息资源再生的学习者相比,参与信息资源再生的学习者会对学习者所提供的用户生成内容具有更加全面与深入的认识,更能认识到学习者评论和回帖中所蕴含的信息价值,更能意识到用户生成内容的利用价值。参与信息资源再生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更加具有当家作主的感觉。与较少参与信息资源再生的学习者对用户生成内容采用简单的直观态度不同,经常参与信息资源再生学习者对用户生成内容具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既能够意识到其中存在的价值,也能够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危机,在利用之前会先对信息进行鉴别,过滤其中存在的虚假信息与不实信息等。由此建立以下假设:

H1a:学习者行为意向对于学习者的网络自主性产生正向影响。

H1b:学习者行为意向对于学习者的资源有用性产生正向影响。

H1c:学习者行为意向对于学习者自我辨伪产生正向影响。

网络自主性的获得,让学习者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和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学习者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更高,对网络信息有用性意识也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建立以下假设:

H2:网络自主性对于资源有用性产生正向影响。

自我辨伪意识的增强使学习者具有更强的信息辨别能力,能对信息资源进行评价和选择,对网络信息资源有用性的评价也更加强烈。由此建立以下假设:

H3:自我辨伪对于资源有用性产生正向影响。

三、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问卷编制

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样本数据,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s)的四分制量表尺度法进行测量,4分表示“非常赞同”或“经常这样”,3分表示“比较赞同”或“有时这样”,2分表示“不很赞同”或“很少这样”,1分表示“很不赞同”或“从不这样”。问卷的结果利用SPSS19.0和AMOS17.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变量的定义和测量指标的选择

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对网络自主性、资源有用性、自我辨伪和学习者行为意向等变量进行界定,各个变量的测量指标如表1所示。

利用Alpha系数对上述变量测量指标的信度进行度量,信度为0.798。对结构效度进行分析,各变量的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系数都在0.6以上。

(三)学习者取样

三所高校(湖南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和长江大学)共发放问卷1300份,其中湖南科技大学450份,湖北大学400份,长江大学450份,回收问卷1254份,问卷回收率达到89.57%,有效问卷率为78.1%。

四、 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利用SPSS19.0对网络自主性、资源有用性、自我辨伪和学习者行为意向等变量的测量指标的平均数、标准差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表2可以发现,测量指标的得分从1到4分都有分布,其均值最小的测量指标是CNC4,为2.37;均值最大的测量指标是CRU4,为2.94,各测量指标的平均值为2.69,标准差为0.19。测量指标得分的标准差最小的是CNC2,为0.62;测量指标得分的标准差最大的是CSR1,为0.78;测量指标的标准差的平均值为0.71,标准差为0.05。

(二)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前面的相关阐述,本研究提出了学习者参与行为对自身行为影响的初始模型。在假设模型中,共有4个变量:网络自主性(CNC)、资源有用性(CRU)、自我辨伪(CSR)、学习者行为意向(BBE)。其中,学习者行为意向(BBE)作为外生变量,对内生变量网络自主性(CNC)、资源有用性(CRU)、自我辨伪(CSR)有直接影响。研究采用AMOS17.0,应用极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进行模型的估计。将搜集到的问卷数据导入结构方程模型,得到各因子之间的关联。发现预设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不佳,变量自我辨伪和变量网络自主性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需要对预设模型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如图2所示。

与初始模型相比,修正模型中加入了自我辨伪与网络自主间的相互关系。从网络自主与自我辨伪的关系看,自主性更有利于自我辨伪的产生,因为学习者的自我感知允许学习者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具有高自主性的学习者更可能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选择信息的过程中教育信息资源的鉴别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因此学习者的网络自主对于学习者的信息辨伪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三)路径分析与假设关系检验

对所设模型的回归权重中各因子的回归权重估计值和Sig值分析可以看出,修正后的模型中各因子的鉴别度良好,P值均小于0.001。

通过表3可以发现,学习者行为意向(BBE)对网络自主性(CNC)的回归系数最高,为0.507;学习者行为意向(BBE)对资源有用性(CRU)的回归系数次之,为0.369;学习者行为意向(BBE)对自我辨伪(CSR)、自我辨伪(CSR)对资源有用性(CRU)的回归系数较低,分别为0.245和0.258;网络自主性(CNC)对自我辨伪(CSR)的回归系数、网络自主性(CNC)对资源有用性(CRU)的回归系数最低,分别为0.187和0.160。

为了分析学习者行为意向对各因素的影响,分别计算出学习者行为意向(BBE)对网络自主性(CNC)、资源有用性(CRU)、自我辨伪(CSR)三个变量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如表4所示。学习者行为意向对网络自主性的直接效应最大,达到了0.507;对资源有用性的直接效应最小,为0.245;从总效应上看,学习者行为意向对网络自主性和自我辨伪的效应值相差不多,分别为0.507和0.538,对资源有用性的效应值最小,仅为0.340。

五、 研究结果讨论

从前面的分析中看到,教育信息资源再生对学习者的网络自主性、资源有用性与自我辨伪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在以网络评论和回帖的方式参与教育信息资源再生的过程中,学习者参与行为所带来的认知与心理变化更有利于他们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适应信息时代教育信息资源的处理与分析能力的需要。

学习者转变角色参与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形成教育信息资源再生,可以为后续资源利用者提供一种多视角、多层次的更加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这是一种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变革,同时也是学习者社会地位的变革,是学生扮演角色的变化。资源提供者在提供再生资源的过程中会带来自己的认知和心理过程的一种隐性变化,对再生资源提供者产生深远影响。在学习者实现自身角色转变的同时,无论是从单纯的利用者向资源建设者转变,还是从学习者向助学者转变,伴随而来的还有学习者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前面所提到的学习者行为意向带来的网络自主性、自我辨伪和资源有用性的影响。

学习者的自主性体验是学习者所能够体会到的最明显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是基于平台的。Web2.0的服务平台以用户为中心,学习者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可以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网络活动中,这为学习者自主性的获得提供了技术基础。在教育信息资源的再生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参与到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过程中,这首先就是资源建设话语权的一种转变,是继大众媒体的话语权向草根开放后的又一次话语权的转移,从此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话语权从精英传播阶层开始向草根阶层转移,教育信息资源库中可以得到不同立场、不同经历、不同经验的学习者所提供的资源。对于学习者来讲,这不仅是学习媒体的变化,同时也是学习者自主性的进一步强化。在所有强调学习者主体性和自主性的研究中,这种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层面的自主性是一种更加彻底、更加深入的革命性变化过程,是一种决定性的感觉,这意味着学习者不仅可以决定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进行学习,还可以选择自己和后续资源利用者所使用的教育信息资源。

学习者自主性的变化同时伴随着学习者对教育信息资源态度的一种变化。网络中的教育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学习者对于这些资源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由精英阶层提供、权威机构制作、专业机构传播的原始资源,更多的人以对待传统教育信息资源的方式进行对待,其中包括对教育信息资源的无限信任。对于以用户生成内容为代表的再生资源,按照内容与作者的不同,学习者可能会用对待原始资源的态度进行对待,也可能以一种娱乐和无所谓的态度进行处理。从教育信息资源的最小意义单元来讲,网络中再生资源与传统教育信息资源在内容上没有差别,原始资源和再生资源从本质上来讲其可被信任的程度并没有差别,都可能有真实的信息,也可能有虚假信息;其内容可能中立,也有可能偏颇。由于学习者在传统教育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对于专业制作的原始资源采取一种更加信任的态度,而对于再生资源则由于刻板效应则按照自己的第一印象来进行信息真伪的判断。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方式,即使是在利用原始资源的过程中也应当对信息真伪进行判断,例如文献学中的考证就涉及文献信息的真伪问题。网络环境中教育信息资源产生的速率更高,需要考证的信息内容更多,因此资源的考证问题更加严峻。在学习者参与网络讨论与回帖,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再生的过程中,自我辨伪意识的发展,无疑有利于学习者认识教育信息资源中用户生成内容的信息价值,也有利于学习者适应网络时代的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环境,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基于自我辨伪和自主性而激发的对资源的有用性体验,是对网络中教育信息资源再生的肯定,既是对于网络用户生成内容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这种学习方式和资源建设方式的肯定。从学习方式的变化看,学习者参与教育信息资源再生的过程是一个评论和回帖的过程,也是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不仅有利于学习者对自己的思路进行反思,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习者的深入思考会对这些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对于后续资源利用者来说,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的过程也是观摩他人讨论的过程,加上再生资源中蕴含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内容与分析,这种不同观点的交流过程是传统教育信息资源中难以企及的,也是再生资源应用价值的集中体现。学习者的有用性体验体现了资源再生参与者对资源再生建设方式的一种认识和肯定。

六、 结 束 语

学习者参与信息资源再生是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变革。学习者从单纯资源利用者向资源建设者和利用者双重角色转变,对信息资源再生参与者的影响极为深远。通过建立影响学习者参与教育信息资源再生对自身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学习者行为意向与网络自主性、资源有用性和自我辨伪之间的关系。在结构方程模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就学习者参与行为对自身影响进行分析,这对理解与分析信息资源再生对教育带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才平, 何向阳, 吴瑞华. 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 教育研究,2012,(6):22~29.

[2] 何向阳, 熊才平, 郑娟. 论网络信息资源的再生与利用[J]. 电化教育研究,2013,(4):47~52.

[3] 何向阳, 熊才平, 夏秀明. 网络信息资源发展利用研究——以“百度知道”为例[J]. 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6~71.

[4] 王升. 论教学中的主体参与[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1):25~27.

[5] 朱红. 高校学生参与度及其成长的影响机制——十年首都大学生发展数据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35~43.

[6] 吴海荣. 国外学生教学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及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11,(6):12~17.

[7] 王陆. 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位置分析与助学者群体的发现[J]. 中国电化教育,2010,(3):23~27.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能源 文化 发展 低碳 行为 观念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186-02

把节能减排上升到文化高度是2011年欧洲可持续能源周的一大亮点。在能源周最后一天举办的“能源文化”研讨会上,专家认为大力培育和推广优秀的能源文化是全世界解决能源问题、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

1 何为“文化”

文化是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在《博弈圣经》中是这样讲文化的:感觉、思维是生理、心理能量的原始开端,从无到有的状态在在影子和气息之间进行着灵魂的运动,这个抽象、混沌的体系不可能找到,这是一个感触的过程,是构成文化的初级阶段。文化只有进程,没有核心,是虚无的精神谎言,但又分裂成大小不同的两块。文化进程里恩怨游戏的终结就是文明。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文化进程的创新战略结构就是国正论里的非绝对对立性。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的沉积物,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名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论、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2 能源分类及概述

2.1 能源的分类

而从能源反面看,从能源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燃料能源和非燃料能源两类。属于燃料能源的有矿物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生物燃料,如薪柴、沼气以及各种有机燃物等;化工燃料,如丙烷、甲醉、酒精、苯胺等;及核燃料,如铀等,共四种。其中核燃料是利用其原子核能,其它燃料主要利用其化学能。非燃料能源有的利用机械能,如风能、水能、波浪能、潮汐能等;有的利用热能,如地热能、海洋温笼、余热等;有的利用光能,如太阳能等。

按照能源本身的特征,还可以分为含能体能源和过程性能源两大类。各种矿物燃料、核燃料、地热、高位水库、氢能等都是含能体能源;风、流水、海流、潮汐、地热、以及我们广泛应用的电能等都是过程性能源。过程性能源无法直接大旦储存,如需加以储存,一般需先把它们转换成含能体能源。例如,为了储存流水的动能,就要修筑水坝,把流水的动能转换为高位水的势能:又如,为了储存电能,需采用蓄电池,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在各种能源中,目前正得到广泛应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称为常规能源:新近才利用的能源或正在开发研究的能源,如核裂变、核聚变、大阳能、地热能、海洋能、风能等,称为新能源。所谓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现在的常规能源在过去也曾是断能源,今天的新能源将来又要成为常规能源。例如核裂变,目前基本上已经成熟,在许多国家已经广泛使用,已成为常规能源。在常规能源中,目前也正在研究新的利用技术,如磁流体发电就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把气体加热成为高温等离子体,在通过强磁场时直接发电。磁流体一蒸汽动力联合循环电站的效率可达50-60%,而一般火电厂的效率为30-40%,因而可大幅度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人们还根据能源在使用中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分成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把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称为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氢能、气体燃料等;污染大的能源称为非清洁能源,如煤炭、石油等。由于能源利用中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因此人们对发展清洁能源及降低非清洁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十分重视。

而当今人们根据能源的形成及利用,习惯将其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顾名思义,可再生能源就是可在生的,如风能、太阳能等;不可再生能源则有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综上所述,能源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2.2 能源概述

在此,我们习惯的暂将能源分为可再生和非可再生叙述。

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形成速度极其缓慢,一般需要几万年甚至上亿年时间才能形成的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这类资源可以视为不可再生的,如矿产资源,但大多数矿产品可以回收再利用,形成资源利用的闭合循环系统,如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cm厚的土壤腐殖层需要几百年,森林被砍伐后的恢复一般需要数十年到百余年。

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则有其独特的历程,我国古代很早就应用可再生能源:利用风车粉、利用高山流水带动水车臼米磨粉、利用水流伐木运输、利用阳光烘干食品。

可再生能源发展史上,风能、水力、太阳能、地热和生物质能对能源供应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各类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从2006年1月1日起,《可再生能源法》也正式实施,国家通过该法引导、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可再生能源长期发展。

3 能源文化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们给能源文化下了一个定义,那就是指一个企业、一个机构、一个社区或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与能源消费有关的所有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优秀能源文化的人,应当有节能减排的正确观念,具有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正确的实践。专家指出,能源文化远比人们通常认为的要重要。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浪费掉的能源中,有37.5%是由不良的能源消费习惯造成的,居然超过了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造成的能源浪费。这就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4 了解能源发展和格局,推广能源文化,建立低碳和谐家园

从近代历史发展来看,根据文明的进程、能源利用以及社会的发展,可将其发展归结三次大变革。

第一次能源结构大变革,发生在18世纪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之后。在那个时期,蒸汽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以蒸汽机推广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随着世界工业的迅猛发展,使不可再生的初级能源“煤炭”成为工业的主要能源,所以它在当时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19世纪70年代为24%,到20世纪初就猛增到95%。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煤炭时期”。

第二次能源结构大变革开始于20世纪初。19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电力、钢铁工业和铁路技术,迅速风靡欧洲和美国,同时带动了汽车和内燃机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但是由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工作需要方式与煤炭的燃烧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已越来越不适应以汽车和内燃机为主要载体的能源消费需要,各种油料开始被人们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炭的地位开始被石油所取代,而煤炭则常被人们取暖所用。从那以后,石油迅速登上了能源舞台,并得到了飞速发展。

第三次能源结构大变革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这次能源技术革命的核心是由不可生的化石燃料向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转变,这次能源技术革命的目标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有限的化石能源与无限的人类需求之间的矛盾。自1973年开始,国际上接连出现两次石油大危机,石油榆出国和输人国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石油是一种蕴藏量极其有限的宝贵能源,必须一方面设法提高利用率,千方百计节省这种能源;另一方面也必须考虑采用新的办法寻求新的替代能源。

我们还不难发现,在这几次历史性变革中,人类社会还经历了从自然发展、社会参与引导到政府组织主持的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的发展轨迹。人类社会这个整体对每一种能源形态生产和消费的发展以及变革所施加的整体影响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我们把这种发展变化的影响加以总结概括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人类社会整体意志的体现,政府的各种法案在发挥作用,人类的利用方式在发挥着作用,科技的进步带动着节约的步伐。中国把提高新能源在一次性能源中的比重特别是提高在能耗总量中的比例,当作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然而我们必须明白,发达国家对于发展新能源的认识,绝不仅仅基于发展低碳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而是基于掌控人类之间不同命运主体和统揽地球生物种群之间的“竞争”。

如何培育和推广优秀的能源文化,专家认为应当分类指导,企业、机构属于一类,个人、家庭属于一类。对于前者,可以按照调查研究企业或机构的能源消费观念和行为,摸清家底,找出突出问题;明确战略方向和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和培训,加大执行力度,建立奖惩制度;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参与,巩固和扩大阶段性成果的流程进行操作。对于个人和家庭,培育和推广优秀的能源文化除了要让大家提高节能意识外,更重要的是节能减排技能的培训。专家引用的在比利时开展的一项实验表明,仅仅让家庭成员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节能知识,一个家庭就可以节能9%。专家还具体指出一些基本的节能常识,比如及时关灯;离家时关闭空调;严格控制空调温度;晚上睡觉前彻底关闭家用电器等。

由欧盟委员会发起的欧洲可持续能源周始于2007年。2011年欧洲可持续能源周的主题是“智能能源推动可持续未来”。参与“能源文化”研讨会的专家认为,实现节能减排,必须从社会的各个地区,注重细节,从每个国家、地区、公司、企业等各层开始,大力研发和使用新能源技术,改变其耗能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培育和推广优秀的能源文化也是当务之急。

所以国家政策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转变,将节能减排提升为人们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发展低碳经济,而个人也该加强对能源发展发展及格局的认识和深入了解,加强对能源消费有关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正确认识和掌握,做具有优秀能源文化的人。

参考文献:

[1] 曹国正.博弈圣经[M].新加坡希望出版社,2007.

[2] 沈玉志.中国能源发展的决策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

[3] 苏亚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一、对环境资源开发及利用的认识

自然界与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资源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源;另一类是环境资源,包括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等。长期以来,生产资源被认为是稀缺的,而环境资源则一直是被作为公共资源,认为可以无限量地获得、免费使用。因而只知道消费,认识不到被消耗的环境资源的自然再生需要有一定的时期,以致于其供应是凭借自然再生力,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没有超过资源再生速度,还不能引起人们对资源社会再生产的重视,环境资源不具有价值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直到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当环境问题成为全球问题时,环境资源也普遍被认为具有稀缺性。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外部不经济性、经济增长衡量指标不能真实反映经济福利成为环境资源利用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自然再生相对于人类社会需求的有限性,需要不断地增加社会投入,使环境资源再生和社会再生产结合起来,保护、促进环境资源的新陈代谢、再生产循环。

环境破坏往往是人们的行为造成的,我们应将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而资源的价值属性具有真实的含义,成为国民生产总值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平衡生产规模和资源的关系。在市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是有效配置资源的手段,但在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便出现环境恶化。

二、市场对环境的影响――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

市场具有配置资源、刺激创新、优胜劣汰、经济评估等功能,它作为一种经济发展体制被各个国家所采用,在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很清楚地呈现出来。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它的有效发挥要满足一定条件。显然,在环境问题上,在环境资源配置上,有许多条件是不符合的。

1、环境资源的公共性。环境资源由于不可分割性导致产权难以界定或界定成本很高,它往往属于公共物品,或者至少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共同而又互不排斥地使用环境资源这种公共物品有时是可能的,如果不考虑选择的公正性和整个社会的意愿,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结果是不可避免地导致被哈丁称之为“公地的悲剧”的结果。它表现为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致使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并不能自动导致资源的帕累托最适度配置。

2、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环境保护既包括环境治理,也包括环境服务。环境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和劳务,它往往被集体加以消费。这种物品和劳务一旦被生产出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被排除在享受它带来的利益之外。因此,它是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产品。这样就容易产生“搭便车”问题,使环境保护这种公共产品的生产严重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供给为零的局面。

3、环境信息的稀缺性与不对称性。信息是生态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信息是稀缺的,这是因为:第一,生态经济系统就像一只“黑箱”,人类对它的了解还微乎其微。与人类对信息的需求相比,信息的供给是十分可怜的。第二,由于信息一旦公之于众,那么一部分人的信息消费就不能排除其他人的信息消费,也就是说,信息一旦公开就成了公共物品。因此,人们总是进行“信息封锁”,以保证自身的信息优势。

信息的不对称又是一个方面。信息的公共性和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容易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比如,污染者往往对其生产过程、生产技术、排污状况、污染物的危害等方面的了解比受污染者要多得多,但受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他往往会隐瞒这些信息,实施污染行为。相反,受污染者由于所拥有的相关信息少,想“讨回公道”需要付出很大的信息成本。这也许正是在一定的限度内人们宁愿“忍声(噪声)吞气(废气)受污染”的原因。

4、经济发展中技术非对称对环境的影响。一般认为,技术进步有利于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持续。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的替代产品,从而使有限资源的有效使用得以延长。技术进步可以就如何降低开采或收获成本、如何增加资源利用率以获得更多收益、如何使以前不能开发的资源能够经济可行地利用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往往忽略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持续。比如,如何使脆弱的环境更稳定、如何防止污染,等等。这些均源于市场机制,是市场自身所不能解决的,而这对环境持续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三、思考与对策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地提出了环境保护目标,为了实现跨世纪的环境保护目标,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1、为了保证环境资源的再生和永续供给,必须对消耗的环境资源进行恢复和增值,对已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资源恢复和增值以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活动所进行的投资,即环保投资。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赖一定水平的环保投资。对企业来说,应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依法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使社会收益率与私人收益率的差距减少甚至相等。要不断增加治理投资,更新治理设施,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做到达标排放。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充分利用财政手段,搞好环保工作。采用财政补贴措施,刺激研制防治污染技术或购买污染控制设备的企事业单位,弥补研制防治污染技术的资金不足问题,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防治污染的积极性,保证国家治理污染计划的顺利实施;采取税收定价措施,对有害于生态环境的产品课以重税,以此通过改变这些产品的相对价格来限制其生产与消费。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 对策

21 世纪,随着全新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校人力资源的独特性及其优势使其成为高校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技能。随着高校改革不断的深入,许多高校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高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能否管好人、用好人是高校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要保证高等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对高校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其人力资源状况直接决定着该校的知识创新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因而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之一。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经过不断的获取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把它们整合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激发广大教职工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以此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全部职能、活动和过程。高校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的主体――教师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辅助教学及管理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力资源等。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的主体――教师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及专家的关注与研究。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群体,在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工作中起到了核心和保障作用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高校人力资源是教育资源中的第一要素,它是活的和能动的资源。高校人力资源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六大特点。

1.高校人力资源的智力性。高校人力资源的智力性是指高校人力资源在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时有较强的能力。高校人力资源的智力性非常明显。它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主要表现为:第一,高校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和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三大职能,决定了其智力要达到一定的质和量;第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人力资源必须不断更新,积累新经验,认识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第三,高校要进行智力投资,并使之转化为智力资本以便长期受益。

2.高校人力资源的能动性。高校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是指高校人力资源在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中起着主动和导向作用。高校人力资源既是单位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和客体,同时也是开发和利用的动力和主体。其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我意识强烈,能主动地寻找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如进修、读博等;二是自主选择专业,能够主动、有目的、有方向地与受教育者相结合,培养优秀人才;三是能够创造性地、积极地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活动。在高校里面,教学科研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是人力资源的几个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教师,他们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主体。学校要发展,首先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在其他社会资源一定的前提下,高校只有拥有高质量的教师人力资源,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才能为社会、为学校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高校人力资源的连续性。高校人力资源的连续性是指高校人力资源在投入使用以后能够继续开发,使用过程亦即开发过程。在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情况下,高校人力资源在开发后,必须继续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沿着“适应-不适应-开发-再适应-再不适应-再开发-再适应……”的这样一条轨迹进行,形成一个适应、不适应与再开发的环环相扣的连续链条,引领着高校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工作。

4.高校人力资源的时效性。高校人力资源是一种有生命的资源,它的形成、开发和利用都受时间限制。研究表明,一位大学生在毕业后4~5年内,工作处于探索阶段,学习期间所获得的知识不足以应付实践的需要,应该进行再学习,接受继续教育。4~5年以后,工作已经进入主动状态,能够独立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并且提高较快。30~55岁是一个人的最佳时期和最佳年龄段,这一时期的人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55岁以后,创造性有所减弱,但教育、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工作更加成熟。由此可见,重视高校人力资源的时效特征,应该抓住关键时期,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争取取得良好的培训和开发效果。

5.高校人力资源的两重性。高校人力资源的两重性指的是高校人力资源一方面培养人力资本,通过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使受教育者获得人力资本,成为人才;另一方面高校人力资源又是人力资本的消费者,用已经获得的人力资本去培养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也就是说高校人力资源既是人力资本的创造者,又是人力资本的消费者,具有两重性。

6.高校人力资源的再生性。高校人力资源的再生性指的是高校人力资源在运用过程中出现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问题。然而,高校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本耗费―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再次耗费―人力资本再次投资”的这样一条运行规律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的再生。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各地方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高校之间竞争不断加剧。因此,充分认识到目前高校人才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认清形势,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字:绿色环保型建筑 构想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绿色环保型建筑的重要意义:

所谓环保型建筑即:能耗低、能效高、污染少、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限制和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不可逆的影响.“人类生活在发展着、自然界本身在演化着”.人类活动必然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既有“主动性、创造性、” 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同时,人又具有受动性.马克思说:“人作为对象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所谓人的受动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必须要受到客观制约.换句话说,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并不能以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能对人所具有的能动性滥加发挥。“能动性和受动性作为一对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能动性以受动性作为基础,受动性对能动性是一种制约,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特定的能动性都以某种特点的受动性作为依据;另一方面能动性又是受动性的主导,人通过自觉的活动来完善、发展自己、提高对受动性的认识和对受动性的控制能力。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就是在这个统一中得到充分体现。这种人与自然作为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方面自然决定人,这是“人的自然化”另一方面,又是人决定自然,即“自然的人化”,而且两者紧密相关。如果人的实践目的违背了自然规律,人将会受到了自然报复。而人类活动必然引起自然的变化,并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影响加剧。人类的生产活动打破了生态关系的旧有平衡,形成有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新的平衡。这是人类的进步。同时,人类通过劳动生产,也从根本上影响了自然,如:环境污染及能源短缺又不可避免地破坏着有序的生存环境,这是一对复杂的矛盾。我们只有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自然环境中构建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才能为人类创造出理想的绿色生存环境。

如何使人类争取社会生活进步的一切活动,都能与自然界由此而引起的变化相适应,即在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使自然界的演化(特别是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化)更加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就是协调发展所需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协调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维持或恢复某种自然平衡,而是通过人的干预,或利用自然界本身的力量,使自然平衡能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两类资源:一是可再生资源、如水、氧气、树木、生物等,它来源于地球上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它的数量在地球上是固定不变的,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可概括为三种形式:一是改变地球表面的结构,如:平田整地、兴修水利、土地开发;二是改变自然的成份,即通过开采矿产、燃烧燃料,向大气中排放有害物质,以及高科技,如电磁波,核武器,从而改变了生物圈中所含物质的平衡和循环;三是改变整个地区和全球的能量平衡,如大气层的破坏。,人类的这些活动使原有的自然平衡失衡。也就是说,人类的进化,文明的发展不断地打破着原有的自然平衡。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人口的增长、科技的进步、生产的扩大、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长将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不可逆的消极作用。而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面临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至此联合国于1986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而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一世纪各个国家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的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自下而上发展的唯一途径。可持续的概念,应包括:最低限度地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在地区和全球废物消耗能力限度之内行事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显然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极快,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于我国城乡人民环境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城镇急剧扩充造成耕地锐减,乡村工业化的无序发展,使大气水质产生严重污染、森林面积减少、草原退化,水荒逼近、沙尘暴侵袭及温室效应(是一种危机生命支持系统的效应,直接产生于资源使用量的增加)。给城乡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机。因此,上述问题我们不可等闭视之。而所有这些问题之中,人口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恶化等其负面的影响也是极其严重的。所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需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还需我们各界人士,尤其是我们建筑师们的共同努力就人口问题而言,其所带来的居住需求问题也日益加剧,一方面,要为居住者创造出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又要节约土地等资源,这是一个勃论,所以为了解决好这一矛盾,在建筑领域中具有较低能耗和较高的能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型建筑是解决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途径之一。下面来谈谈绿色环保型建筑的初步构想:

二、绿色环保型建筑的初步构想:

前面提到了绿色环保型建筑就是:建筑的构建尽量少地采用不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以能耗低、能效高为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不可逆影响。这就要求:

首先,建筑设计人员要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要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和表达。而要充分体现和表达,则要求建筑师对环保型建筑有深入的理解。我们知道,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新技术,这种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使有限的资源危险地迅速消耗变得缓慢的可能性,而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很大的危险,其中包括新的污染形式及使地球上出现可以改变物种进化道路的生命形式的新变种。大自然既是慷慨的,也是脆弱的。使用资源的变化速度要求我们立即去预防和阻止料想不到的后果。著名的工业革命,未能考虑环境问题,而今人们对它的巨大成就提出了疑问。过去人们认为,世界资源是无限的,而今,地球表面失去覆盖的自然植被,其速度之惊人,使我们预想,世界的树木砍完的情景及土地沙漠化后,土地资源不断丧失,过度的土地开发及不完善的农田灌溉系统,尤其是山区的无组织排水,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还有能源的过度消耗使温室效应越来越来严重,以及不合理的工业建设对大气及水资源的污染等等。因此我们的建筑师在设计时要有足够的认识。

这就是说,建筑设计尽可能合理地利用每一寸土地,比如土地规划时,精心做到不浪费每寸土地、在建筑密度及楼距楼层的按制上做到科学合理。有理有据。在建筑的单体设计上同样做到合理的面积分配,户型面积分配和户内面积配置。厨房与卫生间设计尽量使人体功效发挥到最佳状态。所谓人体功效即在功能上满足使用要求,效率上为最大化。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注重能源的节约,做到废物利用,如:灰砂砖的使用,还可设想废物垃圾在建筑材料中的再应用。如塑料、玻璃等的回收与利用。另外还有一些有机物的有效利用,象树叶等。在室内能源的利用上尽可能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可以设想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将废水及废物再利用。设计可将卫生间中的便池下水管道与洗池下水管道分设,分别以两个系统排出。便池下水管道在排出室外后,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是极好的农家肥,可供城郊附近农田施肥作肥料之用。它既肥沃了农田,而且,该肥料中不含洗涤剂等的化学污染物,也不象化肥对人体及土壤有害。这样一来既减少了污染,也节约了化肥的使用,同时也节省了费用开支。我们知道,污染源和污染的成因具有复杂性和相关性,污染的影响是广泛的、积累的、持久的,其程度远超过我们今天所能认识的水平。农用化学品对环境、地下水和动植物及人类危害的范围在日益扩大。另外,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市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要增强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制度。而且国家政策上要给予支持,短期内投资可能会有所增加,如下水管需设两个系统,而从长期来看,它将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可持续发展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再者,室内热水的供应现在已有许多实例证明,太阳能作为辅助能源,解决了生活中的热水供应,但应用并不是很广泛,这就要求政府给予正确的引导,初投资是高了些,但从长远来看还是比较有利的。再就是室内采暖将太阳能引进室内,过去人们试验了许多采暖房,我们觉得可进一步大胆开发,广泛应用,尽量减少燃料供暖。在风能的使用上,尤其是象北京那样一个必较有优势资源的地区,在“风”能的利用上更要重视并加以利用。在住宅设计中,我们不妨在每家每户的屋顶设计一小型风能发电机或在屋顶设计一总风能发电机,将风力所发之电有效利用,减少热力点的需求和供应。这样既有效地利用了可再生资源,同时,产生了效益而节约了电能。节约了电能就意味着节约了不可再生资源,因为电能有水利热力电能之分。如果是热力电能,此种做法意义更为重大。

除此之外,就是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设法将塑料、树叶经过一定的高技术处理后可作为装饰材料或防护材料。试想,我们每天每户的垃圾中又有多少污染环境的塑料产品呢?如果一旦被有效利用,变废为宝,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也节约了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树叶的利用价值更有意义,在北方每到秋天时,到处落叶纷纷,如将每一片树叶加以充分利用,其价值将不可估量,它经过科学加工,使用到建筑材料上,使可再生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此外,还可鼓励人类多种树,使资源、环境良性循环。这样以来还可为人类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绿色空间环境。近年来爬壁植物在不少地方得到重视,如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门诊大楼爬壁植物效果非常好,在夏季,它既美化了环境,又降低了室内温度,同时也降低了空调的使用周期,减少了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还有,要设计和建设绿色环保型建筑,除了以上建构外,还需重塑市民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取得市民的认同与理解,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中重塑人、追求的是人的存在与自然的存在的相互支撑与共同优化;强化的是人对自然应负的责任;实现的是人对自然的重访与鉴赏。人越是统治自然,自然反过来愈加统治人;人越是优化自己的生命存在,就越是走向愿望的反面;人对自然界索取越多,自然对人的报复就愈深;人在物质生活中越舒适,在精神生活中就越痛苦。在重塑人对自然的关系方面人类在认识上必须承认自然万物存在的权利和价值,正确看待人在整个自然界中所处的地位,合理把握人的生命存在与万物存在的连带关系。在人对自然界中地位与责任的重塑方面也标志着人对自然的尊重与鉴赏,重建人的自然的家园也是克服人的危机的重要途径,在物质与精神的和谐中重塑人,必须突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应当使经济发展与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和社会教育的发展保持恰当的匹配关系,使精神文化的事业体现理想性与现实性,高层次与通俗化的关系,重建人的精神家园。可见,克服人的深重危机取决于对人的重新塑造,人的重新塑造必须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和谐。为可持续发展及环保型建筑的启动立德,我们必须建构一种能够与可持续发展特征和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文化体系,对传统道德文化作出批判性的继承和创造性的转化,从而建设持续而美丽的精神和物质家园。

另外,绿色环保性建筑一方面要有建筑设计思想的革命,另一方面就是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与保障。在宏观政策环境和相应的制度调整上,彻底放弃扭曲自然自源的不可用尽性,要求政府一方面要尽快推进市场机制的建立,以使反映资源短缺程度的市场价格的诱导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提高自然环境自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府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以及适当的行政手段进行环境产权的界定,从而使环境得以保护和改善,使可持续发展制度化、法制化。

另外,经济要有所保障。经济的支持对可持续发展——即环保型建筑有其重要意义。如果没有经济的支持,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有科学的技术与方法进行再加工,这就需要资金的保障。还有在能源的利用上,如风能、太阳能还需一定的研究支持资金及投入相应的试产品资金和符合利用风能及太阳能利用的设施及产品,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有效保障,所以政府要给予支持与鼓励。

三、只有绿色环保型建筑才会有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绿色环保型建筑是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是人类与自然和协相处的产物,环保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保护自己的懒以生存环境的明智的选择。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哲学给科学发展以根本方法,哲学与科学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使人类意识在不断变化发展者。所以我们生活在一种运动,流动的过程中。变化着的认识造成了生活的变化,变化着的生活也造成了认识者意识的变化。困此,我们每一位建筑师,在做建筑设计时,都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要有意识地保护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在设计方法上力求做到自然与人的协调,为共同的发展创造出优美和谐的绿色家园。

相关期刊更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地质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