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相遇;交谈;理解问题

    跨文化语言交流是指在“跨文化相遇”(intercultural encounter)中有着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所进行的交谈,谈话的双方所使用的语言对于一方来说是母语,而对于另一方来说却是外语,也可能对于双方来说,这种语言均不是自己的母语。本文只讨论一方是母语讲话人,另一方是外语讲话人的情况。双方对于交谈所使用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文化背景,因而在交谈中经常会出现理解问题。谈话是双方面的,理解达成与否取决于双方。本文试图阐述跨文化相遇中的理解问题,从谈话双方出发对于理解问题的产生进行分析,说明双方为解决交谈中的理解问题所采取的策略,提出语言理解是涉及多层面的动态选择。

    一、交谈中的理解问题

    跨文化相遇指语言、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不期而遇,在这种不期而遇的碰面中交谈的内容具有不可预见性,尤其对于讲外语的谈话者来说,他们无法预见会谈中可能碰到的词汇、语法等内容。因此,理解问题或多或少会出现在这种不可预见的跨文化的交谈中。在跨文化相遇中说话双方完全理解,交流与沟通顺利进行的情况不能被称之为问题,在此讨论的理解问题是指听话人在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时表现出来的听不懂(non-understanding)和误解(misunderstanding)的情况。

    听不懂是听话人能听懂的话语有限或者完全听不懂,也有可能由于遇到突然的话题转换(topicswitch)导致听话人不知所措。

    当说话者之间出现部分或完全的、暂时或长久的理解错觉时,误解就这样产生了。误解是母语讲话人和外语使用者对同一语言单位赋予了不同的意思。听话人对于所听内容得出了他觉得言之成理的一种意思,但事实上却不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义。

    在跨文化相遇中出现听不懂或误解的理解问题时,双方的交流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当谈话一方或双方均发现交流中存在理解问题时,一方或双方可能针对问题进行解决,交流可能被继续进行了。有时,也可能由于无法解决理解问题,比如讲外语的说话人完全无法理解母语讲话人的话,交流被迫中断了。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形是对话双方均没有意识到交流中出现的误解,交流的思路没有被中断而是继续了下去。例如,在洗衣店讲法语的智利人Berta询问窗帘的清洗问题,而母语是法语的店主回答她的是床罩的价格。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误解的存在,交流继续进行了。

    区分听不懂和误解这两种情况并非易事。听不懂与误解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尤其是误解,它通常是讲外语的说话人对于自己听不懂的内容作了假想、主观臆测。

    二、理解问题的产生

    在跨文化相遇中出现的理解问题可以归因于语言、会话原则以及文化的差异。

    首先,理解问题可能出现在语言层面,例如词汇层面。如果没有词汇基础,语言交流必然受阻,当然会出现理解问题。彼此语言不通、完全无法进行交流的情况没有讨论的意义。在此讨论的情况是交谈整体来说可以进行,只是因个别词汇造成的语言理解问题。比如,土耳其人Mahmut。在荷兰应聘一家面包店工作时,对话一直十分顺利,但是当店主告诉他“必须先接受体检”(moet noggekeurd worden)时,Mahmut不知道“gekeurd”(检查)这个单词的意思,交流被暂时中断。当作为母语讲话人的店主给出“检查就是你要看医生,看内科医生”的释义之后,交流又继续进行了。

    除了完全听不懂词汇带来的理解问题之外,还有因为误听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导致的误解。误听是误解的一种情况。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听话人对于一个或数个语音要素认知有偏差。如意大利人Angelina在面试时把德语zuerst(第一件事)听成zu essen(吃饭)了。这是她自己假想的、猜测的。当听话人认为理解的内容是谈话内容的延续,比说话人实际表达的话语还要连贯时就有可能出现误听,听话人可能会按照自己认为母语讲话人会沿着的谈话思路作答。误听的产生常常是有其诱因的,比如,当母语讲话人的话语中有与前面话语有关联的要素(指称的、时间的或空间的等等)时,听话人可能会对所听到的话语产生误听。这些要素会给讲外语的听话人带来理解方面的错觉,由于不是完全能听懂,所以就凭借自己听到的只言片语联想、发挥地去理解了。另外,母语讲话人语速太快、讲话含混或发音不清也容易造成讲外语的听话人误听的情况。

    语言的其他层面也会带来外语听话人在跨文化相遇中的理解问题。内嵌句子等比较复杂的语法结构,省略的话语诸如使用代词、口语中的缩略式、弱读的元音等都会造成外语听话人一定的理解困难。

    其次,语言交流背后隐藏着的比较模糊的会话原则也能带来跨文化相遇中的理解问题。语用学家发现人们在交谈时遵循一定的会话原则,如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和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在跨文化相遇中尤其以礼貌原则、人的面子问题所带来的理解问题具有普遍性。会话时的礼貌原则实质上就是谈话双方对于面子(face)问题的关注。面子是我们在公众面前的自我形象(self-image)。这种自我形象包括正面子(positive face)和负面子(negative face)。正面子指我们需要被他人接受、喜欢。人具有社会性,需要他人的认同,面子就体现了人对他人的需要。负面子指我们独立行使行为的权利,我们的行为不受到他人的胁迫等等。礼貌是人们有保全面子或自我公众形象的需要的意识。正礼貌(positive politeness)是要在一个社会群体中有被接受、重视和喜爱的自我形象。负礼貌(negative politeness)是要维护不受他人强加的意志影响,拥有作为一个自由人的自我形象。礼貌原则是我们在与他人进行谈话时表现出来的对他人面子的关注,从礼貌的角度出发不威胁他人的面子,不让他人丢面子。同时,对于谈话的另一方来说,他也要关注我们的面子,即也要给我们面子,不让我们丢面子。

    面子问题充分体现在跨文化相遇的理解问题中,说话双方有时为了保全对方的面子,为了表现有礼貌而选择终止谈话。例如,智利人Berta到了法国一家木材店,她想把家里的搁板加工成自己想要的尺寸,但是她听不懂木材店老板问她的有关尺寸的专业问题。由于不愿意在公众面前承认自己没有听懂,她试图保住面子,没听懂却仍答非所问地说着自己想把这些搁板安装到墙壁上的想法。她的回答与店主的问话内容不一致,Berta的停顿和迟疑将自己的理解问题暴露无遗。店主看到她尴尬地犹豫和沉默,为顾及她的面子,没有再问什么。Berta很尴尬,担心再次出现听不懂的丢面子的情形,所以既不想重复自己的问题,也不想再问任何问题了。他们的交谈不了了之。

    第三,从讲外语的谈话人角度来看,还要考虑作为非母语使用者,他的母语文化背景对于跨文化相遇的影响,即文化因素在跨文化相遇中的作用。如摩洛哥人Fatima在与负责住房问题的官员用荷兰语进行交谈时,很长一段时间保持沉默,表现得很不合作。她沉默的原因是她觉得必须对自己不认识的政府官员讲自己的私生活,如一个房间里有几个孩子睡觉,对自己来说是侮辱。由于Fatima的沉默,那位官员不知道哪里出现了问题,交流受到了阻碍。由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问题是最难解决的。这位官员如果认为Fatima的外语语言能力是她无法回答的原因,相互的误会不会很深。但是,如果他从Fatima前面的交流认定她有足够的外语语言能力回答他的问题,而她却保持沉默,那么他多半会认为这种行为比语言问题严重得多,误会将会比较深。

    从跨文化语言交流中产生理解问题的上述三个方面看,语言层面的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会话原则和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问题则比较难解决。下面讨论谈话双方在解决跨文化相遇中的理解问题时通常采用的策略。

    三、理解问题的解决

    在跨文化语言交流中出现理解问题,谈话双方均负有一定的责任。事实上,出现理解问题时,谈话双方都不会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他们都会采取一定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外语谈话人通常采用以下四种策略。①如果他的外语语言能力足以识别自己的理解问题,而且还不怕丢面子,他会采取积极有效的、能够表明自己理解问题的策略,如问“……的意思是什么”,采取向母语谈话对象寻求帮助的策略。②如果他的外语语言能力有限而且很顾及自己的面子,可能会出现上文例子中Berta在木材店里的情况,听不懂店主的问题,虽然知道理解问题已经出现却选择答非所问、掩饰问题的应答策略。③避开。谈话双方都会尽可能避开会使交流中断的语言问题,外语使用者在遇到此类理解问题时尤其经常运用这个策略。④不管外语语言能力如何,他都采取了观望、等着瞧的策略。先忽略理解问题,且听下文,期盼自己的问题在下文中自然而然被解决。另外,讲外语的说话人有时选择不表明问题或作出模糊、含混的反应,是因为他想让母语讲话人决定是否要进行协商以及采取何种策略。他也可能会因为想保住面子,害怕表明自己用外语进行交流时存在的劣势,因而选择观望。①、②是两种极端的情况,最好的和最差的情形。视情况而定,第③和④种策略有时会有一定积极的效果。

    母语谈话人在跨文化语言交流中的策略有以下三种。①积极且有针对性地解决外语讲话人的理解问题。在理解问题出现时,首先要肩负起解决问题的重任,放弃最初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选择更能与讲外语的谈话人语言能力相配的语言,通过给出同义词或反义词的释义使交流继续。②观望。这个策略对语言能力或高或低的讲外语的谈话人都是有效的。③放弃。母语谈话人使用①、②种策略之后,仍然无法解决理解问题时,只得选择放弃。母语讲话人解决交谈中的理解问题时采用的策略是被动的,是视外语讲话人的情况而确定的策略。

    四、理解:多层面的动态选择

    在跨文化相遇中,虽然谈话双方进行的是语言的交流,但是在交流中传递的却不仅仅是语言的信息,还包括文化的信息。Bremer认为:从理论上讲,形成语言理解的每一个层面都可能造成理解问题。话语(utterance)本身以及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与听话人期待的语境是否一致等层面综合在一起形成的“力”(force)决定理解。语言理解的实现是多种要素的一个合力。由于语言文化背景不同,跨文化语言交流中会出现理解问题,然而,由非常简单的原因造成的理解问题仍然是特例。在大多数情况下,听不懂和误解等理解问题的背后常常有来自多个层面的多个原因。由于谈话双方在语言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外语讲话人与母语讲话人之间的理解问题十分复杂。

    跨文化相遇的理解是母语使用者与外语使用者对于谈话中所涉及的语言和文化等各个层面信息的表达和理解的动态选择。在要不要选择的问题上,他们没有选择的自由,他们拥有的唯一的自由是可以决定是继续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还是保持沉默、中断或终止交谈。语言交流的双方要对“话语的产出和理解作出选择”,这里的选择涉及话语的各个层面,例如,选择语言形式、词汇、短语和语法等等。在出现理解问题时,谈话双方要对语言理解策略进行动态的选择,或直接提出问题,或观望或回避。

    跨文化相遇中理解的达成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如果不了解谈话对象的语言文化的禁忌,谈及对方禁忌的内容必然引起尴尬或不快。彼此若了解对方的文化,交流便能避开谈话的禁区,或者即便出现了尴尬,觉得不快的一方也能体谅另一方并非是有意冒犯,只是两种文化对这一事物的诠释不同而已。

    跨文化语言交流理解的达成还取决于谈话双方心智的正确选择。任何谈话都是在谈话双方依据自己的心理状态、意向和社会地位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进行选择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跨文化语言交流的双方在顾及文化差异的同时,更要顾及政治、经济等方面带来的社会地位差异,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以便达成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理解。

    综上所述,跨文化语言交流中的动态选择不仅存在于语言理解形成的每个层面上,还存在于交流所涉及的语言以外的其他层面上。所有层面的选择,始终都是动态的。跨文化语言交流的理解是不断进行着的多层面的动态选择,只有谈话双方在各层面上所作的选择都是适当的才能规避理解问题,达成理解,使交流成功。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如何在写作中进行思维创新呢?

首先要了解话题作文的命题情况和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通观迄今为止的话题作文,从命题的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某种实际存在的事物为话题,即所提供的题目、材料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等,如以“桥”、“镜子”为话题,便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以某个抽象的概念、词语或句子为话题,即文题是虚拟的、隐寓的,如以“幸福”、“公平”、“压力”为话题,便属于这一类。

对于这两类话题,我们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分别运用不同的写作策略,才能在写作中有所创新。那么采用怎样的写作策略呢?本人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把它归结为“化实为虚,化虚为实”八个字。

一、所谓“化实为虚”,即虚化理解那些以实际事物为话题的文题。面对某个实际事物,我们要跳出现实的束缚,通过创设情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实为虚,化具体为抽象,用“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面对以“桥”为话题的文题,怎样写呢?你可以把“桥”当作一种建筑物,写与之有关的人和事;或围绕“桥”的变迁,反映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应该说,这些写法还是不错的,但立意平平,缺乏创新。也有学生以虚实结合来理解“桥”,写“桥”及与“桥”有关的人和事,有写实的一面,也有象征的一面。如河两岸的往来原来靠船,很不方便,现在架起了桥,既方便,又密切了两岸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在人们心灵上架起了交流之桥。这种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写法,和第一种写法比较起来,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而有些更聪明的同学却能完全虚化理解“桥”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全都建立在对“桥”的象征性理解之基础上。如写同学间、邻里间、好朋友间甚至父母子女间由于一次激烈的冲突,出现了一条似乎不可逾越的鸿沟,后来终于在一个特定的时机,宽容和理解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的“心桥”,于是“天堑变通途”。这种写法,入题思路不受“桥”的具象的限制,写作的自由度大,便于展示自己的个性,挥洒自己的文学才华,值得学习借鉴。

二、所谓“化虚为实”,就是把抽象的话题落到“实处”来理解,化抽象为具体。这样能把抽象的话题写得实在可感,把虚的东西写得具体真实,把隐寓的道理说得清楚明白,富有新意。如以“诚信”为话题,如果仅就“诚信”谈“诚信”,弄不好就会苍白无力或空洞无物。如果通过某个具体的人或某件具体的事,因为诚信或不讲诚信,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从而表现“做人做事要讲诚信”的思想,就显得实在了。有一次,我以“幸福”为话题让学生作文,从批阅结果来看,写得好的或比较好的,都是那些善于具体生动描述事物讲述故事的同学,这些学生深得化抽象为具体之道,善于以“烟霞”去写“山”之精神,以“草树”去写“春”之精神。他们或叙写自己在某件事中对“幸福”的感悟,或编述寓言故事,通过动物间的温情而表现幸福、感悟幸福,或以微型小说形式表述对“幸福”的理解和看法。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204-01

阅读者(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阅读对话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一般情境下的阅读对话呈现三类状态:生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考场情境下的阅读活动,具有阅读对话的一般形态。生本对话,仍是阅读活动的中心环节。生本对话的有效建构,是决定考场阅读对话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平素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好读深思,心知其义”,面对文本能做到“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荀子・劝学篇》),进而将文本内涵、生活经验乃至人生意义等融为一体,产生独特而富有创造的感悟。

而在考场阅读文本时,只是一个人在战斗的考生,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日积月累的知识积累、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中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惟有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本对话。

考场阅读对话模式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是相关的教师参与者在充分尊重考生、尊重文本的基础上,人本地和科学地履行命题、阅卷等系列检测任务。

考场情境下的师生之间的阅读对话,对于考生而言,是单向的、非互动性的,因而注定是不平等、不自由的。命题者、阅卷者把握了对话的话语权,他们决定了对话的范畴,掌控着对话的方向。命题者所命制的试题及预设的试题答案,制约了考生的阅读取向与阅读策略。其后,阅卷者对试题的理解,尤其对试题答案的判读,如果稍一刻板机械,即制约着文本最大化价值的呈现。考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否真实、顺利、有质量,除了自身与文本对话水准高低与策略当否的因素外,也取决于命题者、阅卷者与考生、与文本对话时能否具有尊重的态度。

作为命题者的教师应该明白,无论是在平素的课堂中,还是在应试的考场里,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从知的角度而言,教师与学生其实只有先知与后知的区别,并不存在施与受的关系;从情的角度而言,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对话,是在民主与平等的前提下,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对话双方只有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才能触发智慧的碰撞,激起思想的火花。

命题教师要在尊重考生的前提下,巧妙设问,以期激活学生与文本相关的生活经验。要深刻体察学生的心灵历程和精神状态,准确估计文本的哪一点、哪一线、哪一面最有可能介入学生的生命体验、精神活动,从而找到对话的最佳切入点,激发学生与之对话的热切愿望。

作为阅卷者的教师,也应充分尊重考生的独特体验。文本作为言语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统一体。阅读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读者“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文本阅读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产生不同于他人的感悟和发现。阅卷教师应善于发现和接纳学生的这些个性化感悟,理解、认可、接纳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与文本实现有机的融合,从而提出的合乎情理的、具有独创性的对话结果(答案),使考场对话也能像课堂对话一样,成为点亮智慧火炬的愉快过程。

谈及命题者对文本的尊重之前,首先要强调,命题者命题(设计)的主体性也应该得到考生的善意接受与充分尊重。对阅读文本的选择和编辑,对话的设计者拥有以自己真实的、独立的感受和体验加以分析、理解和表达的权利。但是,他们对文本的加工、运用,是为阅读者(学生)了解文本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在与文本进行前期对话,进而命题时,他们的主体性是有很大限度的。

命题者必须尊重文本,正视作者在自己的语境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权利。必须避免超越文本许可范围进行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必须杜绝脱离对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进行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必须认可文本的文本空间与意义空间的存在,对于部分文本需要从基本理解、创新理解等层面解读出文本的不同层级的意义。然后,以作为先于表达和接受而存在的经验信息的“预设”为基础,围绕“角色”(诗歌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和叙述人)分析,紧扣那些“省略”、“隐蔽”(生成“象外之象”)、“中断”、“冗余”的话语,关注凸显“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及“隐喻化”的修辞手段,寻找对话的话题,设计对话的情境,并将这种对话的成果转化为试题的命制。

此一考量下命制完成的试题,应该具备这样的特征:既有助于文本基本意义的生成,又比较契合考生与文本对话的原始期待;既隐射了重要的文本空间、涵盖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又关照了考生与文本对话的对话策略;呈现适度、适时地开放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利生成基于积极、正确前提的文本意义的多元建构。

而从阅卷者的角度来回溯考场情境下的生本、师生阅读对话,也可以触发两点思考: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4篇

一、提笔前的三思后行:芜杂落尽见“真词”

慎思之,作文正道是沧桑

江苏考题一出,试探解释的、猜测下水的、批判炮轰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更理智地从考题的角度客观解读,题目(只要无原则性的错误,可能有表述上的瑕疵)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无论面对怎样的文题,一如对待生活中各色现象,都要发挥独立思考与个性表达的能力,有见解,有判断,不迷惘,不盲从。

任何一个题目,都不要去批判,批判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消极行为,只会影响对题目的正确理解与深层把握。既然是考题,必然有一定的限制,甚至陷阱,考生必须冷静而清醒地面对,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所以,教师平时的作文教学,要避免让自己对作文题不满的情绪影响学生,尽量不对文题挑刺,它只是一个限定性的题目而已,自然有难易之分,题材宽窄之别,但它起着共同的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功用。

考场写作能力的自信,首先表现为审题的自信。学生考场写作有别于随感写作,当文题为一个简单的现象、观点时,两者差别不大,当文题有一定的复杂性,考生必须冷静地去分析、比选、甄别,确定写作的对象与重点,审题的过程侧重于对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考查,主要解决写作方向的问题,而随感写作中写作方向是明确的,只要解决构思结构及具体写作内容的问题,侧重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审题表现为提笔前的三思后行,它不同于提笔前的反复酝酿,它是为了明确写作方向与主旨,考察思维的准确性敏锐性;而后者是构思的过程,思量如何巧妙落笔,考查思维的灵活性与表达的独创性。

明辨之,芜杂落尽见“真词”

我们可以多角度切入,审一审这则文题。

从整体表述的角度分析:题干三句话:第一句为俗语,第二句是对俗语的新解,第三句是对新解的定性。题干的重点显然在后两句,俗语只是为了在对比中引出话题。

从句间逻辑的角度分析:第一句是为引,目的在于引出与此俗语相左的话题;第二句是为转,一个“却”字构成与第一句的意义逆转,一个破折号对新解提出全新界定;第三句是为结,个性或创新是对第二句中行为现象的理性评价。第三句中两个有时究竟是何种关系,争论颇多,其实,无论选择、并列、递进,都讲得通,写作时,选择其一或综合其二,两种写法皆可。

从具体内容的角度分析:题干涉及的关键词有三组:话长话短,说与不说,个性创新。第一句俗语,一般指语言表达,说话或写文章简洁不嗦,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第二句新解针对“说”:“别人已说的不再说、别人无话说我有话说”,此句在具体内容上与上句似有裂缝,但在思维上要想法将两者统一起来:说与话都应针对表达,有口头表达――发言、讲话、表达见解等,有书面表达――写文章等,这样“不说别人已说”可理解为表达的个性与独创性,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说别人不说”可理解为敢说敢于发声,有个性有见解;第三句的定性使第二句的内容进一步明晰,帮助少部分理解能力弱的学生更明确地理解题意。

题目的理解障碍在于一二句间的话题转换:从话长话短跳到说与不说,很让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所以这时学生一定要沉得住气,比选一下哪一句才是写作重点,抓住第二句中的“却”字,便能拨开云雾见青天:第一句原来只是一个引子,这个题目绝不止要学生在此俗语上做文章,去阐发表达的要领在于言简意赅,果真如此,此题实在无聊狭隘!所以,学生现场的判断能力非常重要!题干中的每一句话并不是同等重要,有时有轻重主次之分。忽视第一句,瞄准二三句,仔细推敲,原来是将表达(说话)与个性或创新中的某一点或两点关联起来作文,即以“表达”的外在形式体现个性或创新的内涵实质。

经过以上详细分析,我们看出,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变化在于有了两个层面意义的核心词,比起前两年一个模糊概念的文题,指向性更强,聚焦更集中,但由于第二层面的核心词“个性”与“创新”非常明确,开放度很大,可写话题较多,故写作难度也不算很大,且能很好地防止简单化的个性与创新方面的宿构之作。两个核心词限制写作的内容,是观点型新材料作文的常见形式。以一个明确的核心词命题带来的危害,是题目过于简单,大量宿构之作会削弱文题考查选拔功能。若以一个核心词命题,则该词常为内涵抽象的概念,需要学生现场的个性理解与界定,然后再生发成文。

二、落笔时的界定转化:行云流水巧“扣题”

衡量考场文最基本最首要的标准是切合题意,切合题意是考场文的“1”,其它立意、结构、语言等要素为“0”,离开切题,谈文章的优劣是毫无意义的。无论观点型文题还是叙述类文题,抓准核心词有了写作方向之后,未必能将文章写得很切题。切题不好的文章常表现为:对核心词生硬叙述或论述,显得极不自然而失真,或论述牵强浅陋而空洞。

那么,文章怎样写才算真切题?切题是阅卷老师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暗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表现为论述(或叙写)巧妙暗合题意,或素材精当贴合题意,体现了考生对核心词很强的驾驭能力与对素材的选择处理能力。若为议论文,则对核心词的界定自然贴切,体现自我的个性见解,行文中能紧扣自我的个性界定展开,并将核心概念与所选用素材成功对接,将核心词融合转化到对素材的评论之中;若为记叙文,概念界定呈隐性形式,直接将题干中的核心词转化融合到事件的叙述中,以浑然天成不落痕迹为上。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5篇

一、明白概念,树立主体意识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只有概念清楚,才能较好地抓好实施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工作。概念不清楚,模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起来就会乱了套,失去了应有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力。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实行“对话”教学,语文老师应该明白一个概念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对话”阅读?“对话”阅读的过程中涉及哪些方面、有哪些对象?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操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学生阅读文本是一种对话,教师实施语文阅读教学,也是一种对话过程。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据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学生阅读,其过程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这个过程是无声的,但内心是有一股滚动着的激流,是一种思考、分析、判断、感受的一种十分复杂的综合的心智活动。而老师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是主体,客体是文本,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怎样搭起沟通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呢?

一要树立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即主体,这是不争的事实。教学的组织者要是没有这个意识,教学时就有可能本末倒置,没有了主次。二要激发学生对于文本的一种热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会主动积极愉快地去接受它,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探究它。”有了兴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并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热情。比如说,在《化石吟》这一科学抒情诗体裁的阅读教学时,课堂教学刚开始,我用《一个美丽的传说》创设情境,然后由此导入。“石头怎么会说话,它怎么说,说了什么”这样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探究这首诗的欲望。同时,利用化石图片也同样可以起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目的,带着激动、兴奋、急切的心情去阅读探究课文。

二、借助“媒体”,营造对话氛围

无论做什么事,讲的就是一种氛围。学生阅读文本,虽然是一种个性化的独立行为,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也离不开“氛围”这两个字,特别是“对话理论”已经成为人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共识之后,这一“氛围”就显得更为重要。笔者认为,对话阅读的氛围越浓,其阅读效果就会更好。也就是说,只有营造良好的和谐的对话阅读的氛围,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于文本的阅读理解之中。反之,则要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对话阅读文本的氛围,落实对话阅读。比如说,我们可以借助媒体,渲染氛围。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恰当运用,为学生创设一个比较良好的对话阅读情境,一则可以弥补学生一些知识的缺陷,二则可以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从而帮助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比如说,在教学《三峡》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一是借助多媒体课件,充分展示三峡那种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飞奔的船只和凄异的猿啸等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从视觉和听觉感官上对三峡来一次亲历,亲历课文意境;二是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意韵之美。

三、借助问题,落实对话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