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棉纺纱线行业研究报告

棉纺纱线行业研究报告

棉纺纱线行业研究报告

棉纺纱线行业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穆藕初(1876-1943)祖籍苏州,曾祖父因避乱移居上海浦东务农,祖父经营棉业,五个儿子都继承父业。穆藕初从小在农家长大,幼年体弱胆小、温雅少言,因排行第五,被穆氏族人戏称为“五小姐”。1889年因父亲年迈,家境渐衰,14岁的穆藕初与哥哥穆抒斋双双弃学谋业。哥哥在家乡设馆授徒,穆藕初则入棉花贸易行当学徒,1892年父亲去世后开始自谋生计。

1895年中日战争以《马关条约》的割地赔款告终,生活的磨练和时政风云,使穆藕初深受刺激,决定转学西学,以雪耻报国。他坚持业余学习英语,历时五年,后考入江海关就职,与金氏成婚。但他不甘于庸碌一生,不惜放弃海关“金饭碗”,于1906年进龙门师范学校任英文教师兼学监,同时进修学业。1909年穆藕初在亲友资助下踏上赴美求学之路,时年34岁。

留美五年,穆藕初获得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士学位(1913年),得克萨斯州农工专修学校农学硕士学位(1914年),他还到农场考察,足迹遍及20余州。但他最大的收获或许是与美国的科学管理倡导人泰罗的交往,从中接受了科学管理理念之熏陶。 留美寻梦

泰罗(F·W·Taylor,1856-1915,一译泰勒)曾考取哈佛大学法学院,因发现视力损伤遂放弃学法律,于1874年进厂当艺徒。1878年进费城米特维尔钢铁厂当工人,在担任工长时,他开始研究车间管理。1884年升总工程师,并在斯蒂文斯研究所取得机械工程学位。1901年他离开工厂,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从改革计件工资制入手,研究了作业分析、工时测定、车间组织等问题。

他先后向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提交《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09年)三篇论文。1910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正式通过决议采用“科学管理”一词。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在纽约出版。

泰罗的《车间管理》(1903年)如同一本内容丰富细致的办厂指南,包括方法研究、时间研究、工具标准化、工艺制度、计划部门、零配件分类编目、成本核算法、选用工人、奖励制度等。当时科学管理已是一个受到美国学界、商界关注的话题。1911年世界上第一次科学管理会议就在达特姆斯大学的阿默斯脱克学院举行,与会者有300余教育家、顾问、企业家。1912年“效率学会”在纽约成立。穆藕初因学习工厂管理而接触到泰罗的新著《科学管理原理》,并与泰罗及一生从事“时间和动作研究”的工程师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Bunker Gilbrech,1869-1924,泰罗的学生)多次探讨现代化大生产的科学管理问题。这些学术交往活动无疑是日后促成穆藕初人生道路转折的重要因素。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的妻子莉莲·吉尔布雷斯(Lillian Evelyn Gilbreth,1878-1972)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女性,她是心理学家和教师。夫妻合作把社会科学应用于工业管理,强调工人是生产中主要因素。《动作研究》(Motion Study,1911)是他们发表的第一个重要研究成果,提出提高工人效率和产量的时间-动作研究方法。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认为,泰罗和吉尔布雷斯夫妇所进行的“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为“工业工程技术”或“工业工程学”奠定了基础。泰罗等人的“科学管理论”,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把人看作“经济人”的设想,注意到职工的生理(疲劳)和经济(金钱)的欲望,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正是在美留学期间,穆藕初逐步确立了人生目标:“全力注意于植棉与纺织”,“并研习科学管理法”,这为他日后回沪办纱厂实践科学管理法奠定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1914年 “取经”返沪的穆藕初对谋求高薪职位自然不屑一顾,而是全力以赴实行自己的大计划。 移植美棉

他的大计划首先是通过移植美棉来改良本地棉种。由于美棉细长而韧,可纺42支以上的棉纱;而华棉纤维粗而短,只能纺24支以下的棉纱,无法织成细布。因此必须改良品种,自产长纤维棉花,才能解决自产细布的原棉。穆藕初的这一计划很快就得到好友郁屏翰(老公茂洋行买办)的支持,他慨然在自家墓地划出一块60亩的土地(沪东引翔乡),作为穆的引种美棉试验田。

在穆氏棉场,他将从美国带回的乔治亚州的克里夫伦大球种进行培育,逐年选种,五易寒暑。试验结果表明美棉生长与中国天气、地质并无太多不适。这就为改善中国棉花质量打通可行的路径。《申报》报道“穆氏在引翔植棉场引种的美棉,每亩平均产160斤,最高为200斤”。

1917年穆藕初还与郁屏翰、聂云台等在浦东创设中华植棉改良社,以郁屏翰为名誉社长,会员约800人,试验场设在杨思乡。穆编写的《植棉改良浅说》由该社刊印,另购备大批美棉种子分布各省。穆藕初又购置美国锯齿式轧花机,建立轧花厂,优价收购各地改良新棉,以资提倡。他又在浦东创办五个县立植棉试验场,兼任各场主任,亲自下田指导棉农操作,印发资料推广。穆藕初表示,试验移植美棉的目的是为了“推广棉产,改良棉质”,使国产棉花能适应生产机制细纱的市场需求。

此外,穆藕初还为华商纱厂、社会团体提供专业知识讲座《棉花与棉花之种植》《入厂后之棉花》等。他亲自将经过四年培育的移植美棉在厚生纱厂试纺成纱,并发表《试验移植美棉纺纱能力之报告》认为:在华移植的美棉纤维,长度、性质、韧力与进口美棉相当,这表明美棉适应中国的气候、土壤,可以推广种植。1918年穆藕初利用移植的美棉纺成32支、40支细纱。他还组织听讲者到厚生纱厂参观,传播植棉、棉纺织生产等专业知识、技术。在传播植棉专业知识,增进棉业、纱业的相互了解、协作方面穆藕初都做出开创性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中国棉纺织工业起步的最初30年(1898年-1928年)间,穆藕初被认为是四位代表人物之一(另三位是张謇、聂云台、荣宗敬),他的贡献是:“竭力提倡植棉,期有以改良其品质而扩充其产额,果著明效,迄今我国棉产日增,而豫鲁等省棉质日有改进,未始非先生提倡之力也”。然而,穆藕初并不只是一位单纯的植棉专家, 1916年穆藕初与人将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合译成中文,书名《工厂适用学理的管理法》,由中华书局出版。

在当时的中国,工厂管理、科学管理还是个新奇、陌生的领域,穆藕初曾是最初的拓荒者,引进、实践近代企业科学管理理念的传播者和先驱。 理想撞上现实

1919年至1925年,穆藕初身兼三家纱厂经理,奔波于沪豫两地,他的企业管理实践得以施展。

在经营中他注重提供纱厂经营管理的协助、示范、培训。德大厂采用英式机器设备,而厚生厂采用美式机器,两家纱厂除日常生产外,还提供不同纺机使用性能的示范、接纳外厂工人学习生产操作。

1917年至1918年国内纱业购置美制纱锭75万枚,均由穆藕初介绍慎昌洋行定购。德大厂初期的产品也非随大流的单一粗纱,而是兼产细纱线。这一产品的长处在第二年就见成效。1916年4月至5月,当上海市面出现粗纱滞销,细纱缺货时,仅产粗纱的纱厂一时只得暂停夜班,唯有德大厂昼夜加班,仍供不应求。穆藕初的纱厂也在华商纱厂中率先纺出42支棉纱,32支、42支双股线。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穆藕初对拼花工序的各环节制定细致、严格的质量指标:拼合的棉花纤维长短相差不得超过十分之一;棉花色泽须注意配合匀称、粗细相当、不可混用等。6月德大纱厂的宝塔牌棉纱在北京商品陈列所的产品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厚生厂的产品是纱、布并举,生产的双喜牌棉纱、股线;三虎、飞机、团鹤商标的平布、市布、粗细斜纹布,颇受国内市场欢迎。

在担任德大纱厂经理期间,穆藕初曾亲自起草制定厂规《工人约则》《厂间约则》《罚则》等,《德大厚生两厂服务约则》也经他亲自修订。他将纱厂经营管理、职工岗位规则细分为总则、厂约、厂员、告假、账房、栈房、验花、物料、车务稽查等29项,使员工明确生产流程各环节的岗位职责、奖罚规定。

为了规范纱厂生产管理,穆藕初于1919年9月发表《纱厂组织法》,将公平、廉洁、谦抑、爱才及指挥能力、遵守章程作为当好经理的要素。他的管理模式是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并掌握人事任免权;下设科室、车间,由工程师、技术人员为负责人;由工程师、技术人员制定生产操作、原材料消耗、设备使用维护等规程。他还拟订各种报表的格式、内容,供科室、车间负责人使用,通过建立一日一报的报表制度,力求实现对生产流程的耗材、用工、用时、产量、质量进行量化管理,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技术等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同期在沪的其他华资纱厂管理系统仍沿袭文场(账务)、武场(生产)两大分工,武场由工头指挥生产,从无报表记录。

穆藕初的经营管理实践显然是在探索科学管理本土化运用。他后来将科学管理的原则归纳为纪律化、标准化、专门化、简单化、艺术化五个方面,最终目标是无废才、无废材、无废时、无废力。由于穆藕初过早离开企业经营第一线,未能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完善这些管理规则,但他对纱厂生产管理采用统计、报表、簿记等方式,渐为在沪其他纱厂参照、借鉴。

经济史学家朱荫贵认为,穆藕初以泰罗制的规范原则为基准,针对当时纱厂管理的工头负责制进行的改革,主要在四个方面:建立新的生产指挥系统。即总经理负责制,掌握企业的人事任免权,下设科室、车间,直接负责对生产的指挥调度;建立起比较科学的用人制度。雇佣工人必须经厂方考核,解雇工人必按厂规;建立对工人进行较严格的科学训练制度,使工人的操作规范化。穆藕初在自家纱厂办短期培训班,实行养成工制;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针对当时许多中国的企业依然延续流水账、旧式会计方式的管理,企业在资金运用上厂、家不分,跨厂混用等现象,穆藕初在厂里引入西方国家的复式记账方式,并保留传统单式记账方式作为补充。这种较温和的过渡方式也使复式记账较易于被接受。穆藕初在总结自己管理纱厂的经历时,欣慰地认为,“从民国四年开始办纱厂以后,但凡遇到业务繁荣的年度,我的厂总比别家的工厂盈利多些。如遇到不景气的年度,即使亏本,也总比别人的厂亏的少些。这不能不说是实行科学管理的结果。”这些业绩对于独自在企业管理领域执着探索的穆藕初来说,无疑是至高的酬劳。

然而,严酷的现实使穆藕初的追梦之旅连遭重挫。德大是无限公司,集资范围小。经理事事须请示股东,大股东拥有支配决策的影响力,穆藕初只是董事会意见的执行者。后因放款给德大的钱庄陆续收回放款,德大总账范某等宕账严重,致使德大资金周转不灵。1921年德大总会计结伙挪用公款做私人投机,亏空数十万元,德大遂于1925年4月以65万元出售,改名申新五厂。厚生、豫丰均为有限公司,股东任意安插私人,厚生厂初期连年赢余,累计达107万银两,股东满意。1923年初厚生厂约200余万银两借款到期无法偿还,银行、钱庄催索。董事会对于穆藕初提出的解决方案拖延不办。穆藕初被迫停产三天,清查全厂财务(亏损甚微)后,宣布辞职。1931年10月荣家纺织集团以340万银两盘入厚生厂,更名为申新六厂。

第三家纱厂豫丰厂的命运更令人痛心。它地处中原,遭逢1920年至1930年间华北军阀混战,在劫难逃。1920年7月的直皖战争、1924年直奉战争、1930年蒋冯阎中原之战期间,豫丰厂屡遭军阀种种名目的勒索。首先是1920年吴佩孚驻军过境征收慰劳费、开拔费,1926年又以筹集军饷为名,索取借款4万元。吴佩孚胁迫与豫丰厂有业务关系的浙江兴业银行出钱,这笔钱最后也由豫丰厂“垫付”。因中原战事频繁,平汉、陇海铁路均被军队占据,豫丰厂因供销中断、资金短缺被迫停产。豫丰厂原本可凭借地利就近以陕西棉花为原料,就地产纱销售,“易于获利”,不料连遭兵灾,难以幸存。1936年豫丰厂因欠浙江兴业银行34.1万元,被迫以25万元作价清算,于1937年易主,成为内战的牺牲品。

作为一个民初的企业家,穆藕初的个人投资能力确实很有限,但他以沪商子弟、海关职员及植棉、纺织专业留美学生的个人文化背景,奉献社会的事业心,在沪商界赢得极高的社会声誉,也成就他在上海纱厂界知名经理人的机遇。他五年间创办三家纱厂,由他运作的资金:德大20万银两、厚生120万银两、豫丰200万银两,合计投资340万银两,其中他个人投资15万银两,仅占4.4%。他经营三家纱厂的业绩,他有关著述、演讲,为1915年至1925年华商纱厂的创业篇留下不可替代的印痕。

经济学家方显廷认为,穆藕初不仅首先引进美国长纤维棉花作为细支棉纱精纺的原料,同时还最早将主要由索科劳威尔制造的纺织机器引进中国。尽管在1937年前日本、英国的纱厂占据中国棉纺织工业的主要位置,但大多数华资棉纺厂在穆藕初影响下,以慎昌洋行为商,在沪购买自美国进口的棉纺织机器。他的经营目标是实践富民强国的梦想,但他的理想与实践难免也留下难以超越时代的遗憾。

1926年他在《五十自述》中回顾总结经营纱厂的期待和反省,流露“不知世局何日澄清,法律何时有效,而扫除实业界之障碍”;“精神之不能不节用,处世之不能太猛进”的感慨。

1931年穆藕初退出纱厂经营圈已有多年,却依然关注华资纱厂的发展。他对日本在华纱厂的优点归纳为三点:工作精良,在于精选人才,专心任事;营业稳健,进花销纱有最经济的计算,只要有薄利可图就尽量销售,销纱速、存纱少,原棉充足;互助合作,厂外互助包括银行、轮船、保险、政府各方对纱厂均各尽所能提供服务,促其发展。这些技术、管理、环境方面的差别,也使在沪华资纱厂与日资纱厂竞争的难度颇大。

穆藕初也是棉纺织界第一个有较广泛社会影响的企业家。他的一生自奉俭约、敬业奉献。1919年时任北京大学执行校长的蒋梦麟请求穆藕初资助五位学生运动领袖出国留学,穆慨然答应提供5万银元。

他的勇气与坚定的信念也来自崇奉的佛教信仰。穆藕初是位虔诚的佛教居士,深信“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主义,做许多好事于人间”。1922年10月穆藕初在参加太平洋商务会议期间日记中曾留下一段话:“信仰可为行事之标准,凡深信一事必须如此者,必能力行勿怠。”

棉纺纱线行业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纺织业鲁泰公司;科学管理;科技创新;产品升级;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 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3-0004-02

鲁泰公司始终坚持依靠科技引领企业发展,以创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升级产品档次、扩张主业规模、完善产业链。自1989年成立至今的20年中,由一个资产不足4000万元、产品档次低结构单一、员工不足300人的集体小厂发展为一个拥有71亿资产、产值40亿元、利润5.1亿元、员工16700人,拥有棉花种植、纺纱、漂染、织布、后整理、成衣于一体的产业链完善的大型纺织企业集团,中外合资A、B股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最大的色织布生产商和我国最大的色织布出口厂,在我国色织布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实施科学管理,夯实发展基础

鲁泰公司的主导产品是棉色织布和衬衫。从国际市场看,棉色织布和衬衫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欧美国家早已停止大规模生产,生产基地已转移到亚洲,而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基地。对我国纺织品的出口,欧美国家一直实行高额关税的限制,2005年配额限制取消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又从配额限制转变为人权、技术和环保壁垒,一般企业仍难以畅通无阻地进入。鲁泰是出口型企业,产品80%以上出口,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冲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鲁泰公司与国际接轨,强化实施科学管理,分别于1995年、1998年、2003年、2006年通过了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S 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认证,2007年通过了环球服装生产社会责任认证和有机棉体系认证。执行ISO、美国AATCC、日本JIS标准、REACH法规,实行Oeko-Texstandard100认证、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认证,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奠定了基础,见表1。

二、加大科技投入,保持技术领先

公司始终以科研和技术创新作为竞争、发展的核心,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引进、使用和研究及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努力确保技术和设备在同行业中的领先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每年将销售收入的3%(近年达到了5%)用于科研投入。2000年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分别与东华大学、瑞士科莱恩国际有限公司、美国陶士化学建立研发中心,聘请科学院院士担任研究中心主任,现有从事科研开发的人员720人,其中有6名国外专家。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认定为“部级企业技术中心”。

2003年公司被评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2005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十大品牌文化企业及最优创新企业,2008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评定的国家色织面料研发基地在鲁泰公司揭牌。

鲁泰公司在保持纯棉高支免烫技术领先的同时,先后研制了多功能人性化衬衫、无缝线衬衫生产技术、300支纯棉超高支高密面料生产技术及半缸染色节能工艺技术,分别被纺织、服装界众多专家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先后有15项新产品、新技术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4项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11项居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科技步二等奖两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一项,“国家火炬计划”一项。公司共申报受理了38项专利技术,其中19项发明专利。参与制订了2项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

三、瞄准前沿技术,升级产品结构

多年来公司积极贯彻国家产品结构调整方针政策,始终瞄准本行业国际前沿技术,坚持走高端产品道路,不断引进日本、德国、瑞士等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产品升级。主导产品从低附加值、低毛利率的棉纱、坯布发展为高附加值、高利润的高档色织布和高档衬衫,实现了产品不断升级换代。

1988~1989年只有1万锭国产纺纱设备,只生产纯棉27tex纱。1990~1993年,淘汰了落后的国产设备,改造为2万锭进口纺纱设备,生产T/C13tex、CVC13tex、纯棉14.5tex纱。1994年开始生产涤长丝系列色织面料和衬衫,1997年淘汰涤长丝色织布产品,开始生产涤棉、纯棉系列产品。2000年开始专门生产纯棉高支高密免烫产品,而服装也只接由自己公司生产面料的高档免烫衬衫订单。2006年开发匹染免烫面料。目前公司已开发了LCS100%纯棉纬弹面料、珀尔面料、棉/羊绒/XLA混纺高支弹力面料、棉丝交织、棉/丽赛、棉/竹原纤维、棉/铜氨纤维面料等新品种,形成了以新疆长绒棉为基础、紧密纺纱(COMPACT)为原料,LT-AM、LT-GP等整理为主线的82个系列、几十万个花色的色织面料产品体系,见表2:

表2鲁泰公司产品升级路线图

年代 主导产品

1988~1989 低端纺纱、纯棉27tex

1990~1993 中高支纯棉、混纺纱,T/C13tex、CVCT/C13tex、

纯棉14.5tex

1994~1996 涤长丝色织布、衬衫

1997~2000 普通纯棉、CVC色织布、衬衫、COMPACT纺纱

2001~2005 高支高密纯棉免烫色织面料及衬衫、液氨潮交联免烫面料及衬衫、棉花种植、捻线

2006~2007 开发了高档纯棉匹染免烫面料、后焙烘免烫面料及衬衫

2008~2010 开发1.94tex纯棉超高支高密面料、多功能多组份服装面料、女装面料、DP免烫衬衫、无缝线衬衫

1994~2008年,纺纱产品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由86.5%下降至0,而同期色织布的比重由12.1%上升至70%,衬衣的比重也由1.3%上升到30%。2000~2007年,公司面料和衬衣的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9.02%和41.18%。产品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公司业绩的不断提升。

四、完善产业链,做强做大主业

多年来公司坚定不移地抓住纺织主业,历次募股资金全部投入纺织主业,多年来投资于主业的比例在97%以上,由此驱动主业迅速扩张,公司由一个小型棉纺织企业迅速成长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色织布生产商。目前(2009年),公司具有年纺纱42000t、色织布15000万米、衬衣1600万件的生产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的规模优势。

主导产品色织布扩张到一定规模后,公司自2002年起开始实施完善产业链战略。以面料为龙头向上下游延伸。首先,解决棉纱的供应约束。2001年以前公司纺纱能力不能满足自身色织布对棉纱的需求,所需棉纱的50%须外购。外购棉纱在质量、交货期以及价格波动方面均对色织布的生产和盈利造成影响。为此2001年公司成立了主营棉纱生产的东营鲁信纺织有限公司;2004年新疆鲁泰丰收棉业开始生产高支纯棉纱线;2004年4万锭COM纺纱项目投产。2009年公司已形成58万锭纺纱、年产纱29000t、线23000t的能力,所产纱线全部用于自织面料,解决了棉纱对色织布生产的瓶颈约束。2008年因东营鲁信产品档次低,不能满足高支纱的需求,鲁泰公司将东营鲁信转让。其次,解决棉花供应约束问题。棉花是公司生产的主要原料,多年来国内外棉价大幅波动,给公司成本控制带来很大难度。鲁泰目前年需棉花5万吨。为解决棉花的瓶颈约束,早在2002年鲁泰就在高青收购了一家油棉加工厂,解决了细绒棉的需求。2003年鲁泰又在新疆设立了以长绒棉棉花种植与加工为主业的新疆鲁泰丰收棉业有限公司。按正常年份预测,棉业公司可确保年产成品长绒棉1.5万吨以上,完全能够满足鲁泰的面料对长绒棉的需求。第三,向下游发展,扩大配套衬衫规模。鲁泰色织布的最终产品主要是做为衬衫的原料。出口到国外后又由采购商转到国外的服装厂生产成衬衣。因此,2004~2007年,鲁泰的衬衫规模也迅速扩大,依靠交货期短、质量好、综合成本低的优势稳定了大批客户,形成了面料、服装的良性互动。有关专家认为,目前鲁泰已成为具有从棉花种植到成衣制作完整产业链的公司,这在纺织企业中是极为罕见的。鲁泰的产业链的完善并不是低效率的“大而全”,而是工厂专业化与集团产业链完善化的结合。专业化生产能够保持高效率,产业链配套能够规避风险,降低成本,使上下游良性互动,从而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基础。

五、结语

鲁泰的发展史实际就是一部通过科技创新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鲁泰公司积极落实国务院《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走出了一条基于纺织又超越传统纺织的科技兴企之路,为纺织工业摆脱经济危机、获得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1995~2008年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年度报告[R].

棉纺纱线行业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联网;节能减排;纺织行业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志码:B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Textile Mill

Abstract: Building internet of things is a good way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st. This paper took a domestic cotton spinning mill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output value and profit. The authors also introduced a construction scheme and functional desig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o reduce textile mill’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st.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xtile industry

1 引言

在物联网研究和应用中,一些学者集中于传感器本身的研究。例如陈新河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夏恒星等人基于CC2430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宋合营等人对分布式环境的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应用;闫涛等人则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企业安全生产方面,利用繁杂异形的各种信息节点采集企业生产中的各种预警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形成预警决策信息;蒋林岑等人提出一种新的物联网业务模型描述语言,将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概念应用于物联网业务中,可以对应用组件进行部署、组合和使用;陈荣伶等人提出一种新的算法,目的是防止读写传感网数据时发生冲突;毛国君等人对采集的传感器数据流进行研究,探讨了分布式数据流的挖掘模型,目的是解决数据挖掘质量和效率问题;陈科文等人对物联网中多种数据源的数据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信息融合的新方法和发展趋势。但是,现在企业还缺乏数控机床相关的物联网应用,本文将主要研究由传感器、智能仪表和数控机床等组成的物联网。

通过物联网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纺织企业进行节能减排,以及面对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委员会曾组织开展了“纺织工业企业百万节能义诊”(简称“纺织工业百万节能义诊”)、“节能服务进万家”等活动。本文作者作为信息化节能分组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对调研过的一些企业提出了纺织企业物联网建设的建议和方法。节能义诊活动中所调研的纺织企业生产各有侧重,本文以中等规模的国有棉纺企业为例,重点探讨了纺纱生产过程中如何通过物联网应用实现节能减排。

2 纺织行业耗能现状分析

2.1 能耗分析

企业节能减排既有国家政策方针的硬性规定,也有来自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以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2010年和2011年的能耗对比来说明能耗与产值的关系(图 1)。

如图 1 所示,该企业2010年完成纺纱产量6 230 t,综合能耗10 876 t标准煤,工业总产值37 125万元,工业增加值11 235万元,利税6 049万元;2011年完成纺纱产量6 153 t,综合能耗11 007 t标准煤,工业总产值 46 448万元,工业增加值11 085万元,利税3 088万元。从中可以看出,2010年与2011年的综合能耗相差无几,但2011年的总产值明显高出2010年,利税却少很多。其原因既有来自市场环境的压力造成利润降低,也有无法降低运行成本增加利润收入的因素。通过节能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美化了环境。

假设该企业主要消耗电力、液化气、水和各类油等能源,2010年和2011年其能源消费结构对比如图 2 所示。

从图 2 可以看出,该企业耗水量非常大,使用电能以外购为主,购买的天然气和各种燃油相对很少。因此,控制并节约水消耗将产生积极影响。

图 3 是该企业2010年和2011年棉纱生产的能源消费对比关系。从中可以看出,2010年和2011年间消耗的电能和折算的标煤用量没有明显区别,也就是说,节能减排成效不明显,需要借助新技术和新方法实现节能减排、增产增效的目标。

电力的主要消耗为清花、梳棉机、滤尘装置、精梳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自落、倍捻、烧毛、倒筒、空调、地吸等专用设备;液化气主要用于烧毛机烧掉纱线表面纤维;水主要用于空调加湿、降温及冲卫等;自来水主要用于员工饮用水和食堂用水;油主要用于厂内车辆和车间检修。能源的具体流向如图 5 所示。

图 6 中,数据采集主要采集各种类型传感器感知获得的各类数据,用于环境和能量监测,目的是为数据处理单元传输分析所需要的数据。数据处理部分将数据分成两类进行处理:一类在线分析,及时发现隐患并报警处理;另一类离线分析,将数据整理归类后放入数据仓库,留待以后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生产报告。能源管理平台有两个任务:一是控制能耗,直接连接到能源控制中心;二是数据分析和查询。能源控制中心的用途是控制能源消耗,既有节能减排的用途,也有排除、及时发现隐患的作用。

3.2 详细流程

图 7 所示为棉纺织企业物联网的详细流程和工作方式。

图 7 中,其流程顺序为:系统从传感器、智能仪表、数控车床采集的数据经网络传输后交付给数据处理程序,数据处理程序根据数据值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再决定两个方向的程序是否启动,能源管理中心接收数据处理程序处理后的数据的同时,也接收报警/控制系统发送的控制指令状态信息,随后,控制纺纱车间、织染车间、烧毛车间和动力车间耗能设备的指令通过人工或者自动方式启动相应设备运行或者停止,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排除隐患的目标。

传感器单元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监测环境和能源消耗数据,通过能源报警/控制系统提醒工作人员和控制环境及耗能设备运行等情况,数据值如果达到或者超过预设阈值,则警报提醒并经过能源管理系统中心的数据分析和控制进行下一步处理工作。报警功能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厂区电子板和警笛等实现。自动控制子系统系统通过调节空调、蒸汽/冷凝水等设备控制生产的纺纱部、织染部等的环境和耗能设备运行。

智能仪表采集的数据经公用总线传输到数据分析程序之后,能源管理平台进行能源消耗分析,制定能源使用和分配等控制策略和方法,也可以通过网络设置智能仪表参数等。

现代的棉纺织数控机床都具有操作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功能,并且具有远程接口。数控机床管理系统中心通过公用数据总线访问棉纺织数控机床,采集数控机床运行状态和参数数据,控制数控机床设置运行参数。

棉纺纱线行业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中日两国近代社会不同的发展历程,在同时期双方的商品贸易中,特别是作为主要交易商品的棉织品贸易中,有着充分和清晰的反映。对中日近代棉织品贸易的研究与考察,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其贸易本身的发展演变过程,而且有助于从一个侧面增加对两国近代社会不同发展道路的认识与理解。本文论述内容的时间下限为“九·一八”事变前。“九·一八”事变后,中日贸易的性质开始发生转变。

中日近代商品贸易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基本处于发展停滞状态。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对中日贸易采取了限制压缩政策。铜,是当时两国间最大宗的交易商品。清朝政府鼓励中国商人从日本输入铜,以供国内鼓铸货币之需。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铜从日本输往中国。“顺治迄嘉道年间,常与[日本]通市。江浙设官商额船,每岁赴日本办铜数百万斤。”(注: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79,第47页。)为了阻止铜的大量外流,日本幕府政府于十八世纪初颁布命令,限制来日中国商船数量及每只中国商船贸易额。而且,这种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力度也越来越大。准许赴日中国商船的数额,颁布该政策之初的元禄元年(1688)为每年70艘,到宽政二年(1791)缩减到每年10艘。每只商船的额定贸易数量从最初的钱6,000贯,降到2,740贯。(注: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1页。)另外,幕府还严格限制日本商人前往中国从事商业活动。

就这一时期贸易的特点而言,多是进行原料和土特产品的交易。从中国输往日本的商品主要为绢丝织物、毛织物、书籍、书画、土布、骨董、文具、茶叶、磁器、漆器、宝石、药品、扇子等。中国商船带回的日本货物主要是铜、大米、漆、漆器、咸鱼、乾鱼、海菜等。双方的棉织品贸易在其中只占微乎其微的比重。中国运往日本市场出售的土布数量非常有限,有许多清朝商人将白布带往日本,只是为了在长崎进行漂染,然后再携回中国出卖。而日本政府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棉布、棉纱以及棉花列为禁止出口商品,不许人们卖给中国商人。

日本“明治维新”后,中日贸易开始得到发展。根据中国海关的记载,中国进口的日本商品值,从1872年起,年均在200万两以上。而在以往的10年间,多数年份不足200万两。1876年,突破300万两。1885年以后的4年内,每年进口额均在500万两以上。1889到1893年间,每年都在600至700万两之间。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商品值,从1869年到1886年,大多数年份基本在100万两以上、200万两以下徘徊。1887年开始出现大幅度增长。当年出口到日本的商品价值为211万海关两,以后逐年攀升,1893年达到933万两。6年间,增长342%。(注: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00页。)

但是,两国间的棉纺织品贸易在较长的时期内却没有发生大的改观。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日本的棉纺织企业才拭探着向中国出口产品。1889年,日本棉纺业向中国的厦门和上海分别送去了机制棉纱的样品。据日本纺织联合会统计,1890年,首次向中国出口棉纱31捆,价值2,000日元。1891年,输出108捆。这也是日本在近代首次向国外输出棉纱。(注:[日]名和统一:《日本纺织业和原棉问题研究》,大同书院1941年版,第104-105页;[日]大江志乃夫:《日本的产业革命》,岩波书店1968年版,第238页;[日]长冈新吉:《近代日本的经济——统计与概论》,第23、26页。)类似的记载在稍晚的时候,也在中国海关反映出来。英国驻上海领事哲美森在其提供的1893年上海贸易和商业报告中写到:“我注意到海关统计表上第一次出现了日本棉纱。”1893年,上海进口日本棉纱2,909英担。当年,上海还“进口了日本制造的棉布和棉绉布,数量达到142,000匹。”(注:李必樟编译:《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40页。)自八十年代下半期起,日本开始从中国大量输入棉花,这也是该时期中国出口日本商品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日棉织品贸易的驻足不前,与当时两国的棉纺织生产能力及其国内市场状况密切相关。当时中国的棉织品市场正在受到来自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列强商品的猛烈冲击,西方物美价廉的机制棉纱、棉布,大量涌入中国广大的城镇和乡村,逐渐排挤和取代当地生产的土纱、土布。而其时中国的民族纺织工业尚未成长起来。日本的情况与中国相似。自1854年日本在美国炮舰威逼下签订《日美神奈川条约》后,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又被迫相继与荷兰、俄国、英国、法国、葡萄牙、普鲁士、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国门大开。外国廉价商品蜂拥而入,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秩序。“明治维新”开始时及其后的较长时期内,这种状况仍在持续,甚至更为严重。就棉织品市场而言,英国商品的进口量呈直线上升状态。据写于明治七年(1874)的日本《澳国博览会见闻录》记载,明治元年(1868)英国向日本输出了价值128万日元的棉纱和190余万元的棉布。到明治三年(1870),英国棉纱输出值为285万日元,棉布为274万日元。增幅分别为123%和44%。从明治元年(1868)到十年(1878),日本每年进口的棉织品数量均占当年进口商品总量的30-40%。(注:[日]名和统一:《日本纺织业和原棉问题研究》,大同书院1941年版,第90-91页。)其后,棉织品输入量逐年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到八十年代末,棉纱进口量达到最高峰,1888年为158,132捆。(注:明治元年(1868年)为12,196捆。参见[日]长冈新吉:《近代日本的经济——统计与概论》,第23页。)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大压力,日本政府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作为“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明治政府在农业中推行地税改革的同时,在工业领域实行了著名的“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这一政策在棉纺织业具体表现为不断地兴建新式工厂,引进外国先进的机械化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迅速扩大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最终目标是要将外国棉纱驱逐出日本市场。

日本近代化的机械纺织工厂始建于“明治维新”前的1867年。该年,萨摩藩从英国购买1,848纱锭的纺织设备,聘请6名英国技师,在鹿儿岛创设了鹿儿岛纺织所。其后又在泉州设立了具有2,000锭生产能力的纺织分厂,该厂于1870年竣工投产。1872年,东京棉商鹿岛万平又在东京郊外创建了纺织工厂——鹿岛纺织所,生产能力为576纱锭。这三家建立最早的近代纺织工厂在日本被称为纺织业三始祖。明治政府成立后,为了加速机械纺织的发展,在七十年代末,开始动用政府资金,大量引进外国先进设备。1878年,从英国购买了2套2,000锭的纺织机器,分别在爱知县和广岛建立了机械纺织工厂。1879年,又从政府“创业资金”中出资,进口英国2,000锭纺织机器10套,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售卖给私人企业家,货款分十年还清。由于这一政策,在1882年至1885年间,在全国各地相继有9家机械纺织工厂开工。与此同时,明治政府还实行了为私人企业家垫付进口纺纱机械价款的措施,扶植民间纺织业的发展,因此又有6家纺织工厂建成投产。

1883年,日本近代第一家大规模股份制棉纺织企业——大阪纺织会社成立。该企业与以往建立的工厂相比较,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其一,规模大,生产能力为10,500纱锭。其二,建厂资金采取向全社会以股份形式募集的办法筹措。其三,机械动力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水力的做法,改用蒸气机。其四,纺织原料棉花不再依赖国内,主要从中国、印度进口。其五,工人劳动实行昼夜两班交替制。大阪纺织会社的成立,使日本棉纺织业向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迈进了一大步。从1887年到1890年,日本国内又相继成立了东京、钟渊、尾张、尼崎等四家类似于大阪纺织会社的棉纺织企业,生产规模均在10,000锭以上。(注:参见[日]名和统一:《日本纺织业和原棉问题研究》,第14-16页;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95页。)由此,日本的机械棉纺织生产能力迅速增加。1870年时,日本全国共有纱锭5,648锭,1880年为13,148锭,到1890年则猛增为358,184锭,与1880年相比,增长26倍多。机制棉纱的产量也随之大幅增长。1870年,日本棉纱产量为1,500捆,1880年为3,246捆,1890年为104,839捆。1890年比1880年产量增加31倍。(注:[日]名和统一:《日本纺织业和原棉问题研究》,大同书院1941年版,第22页。)

上述日本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虽然还不能够直接促成中日棉纺织品贸易格局的改变,但是它已经为迅速扩大对华出口奠定了物质基础。八十年代末日本开始向中国出口棉纱和棉布,以及日本国内市场外国棉纱输入的减少,都是中日棉纺织品贸易格局将要发生变化的先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事件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在短短的几年里,中日棉纺织品贸易迅猛增长。请看下表:

1895~1899年日本对中国输出棉纱数量统计 单位:捆

年度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棉纱输出量 6,383

33,794

94,606

161,748

棉纺纱线行业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牛仔布;新工艺;新技术;新原料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52-01

牛仔布,英文翻译为Denim,亦有音译作丹宁布,是一种较粗厚的色织经面斜纹棉布,经纱颜色深,一般为靛蓝色,纬纱颜色浅,一般为本白纱。牛仔服装俨然已成为时尚的代名词。通过回顾牛仔布的发展历史、分析牛仔布独特的风格特征、牛仔布的发展趋势以及牛仔布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说明牛仔布仍然是无可替代的,将继续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文章结合我国牛仔面料生产现状,说明我国是牛仔布生产大国,但并不是牛仔布生产强国,牛仔布的品种仍有不少差距,因而,大力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现实意义。

1 中国牛仔服装市场现状

据美国棉花公司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人均拥有4条牛仔裤,一般的牛仔服装是牛仔裤,消费者每周有3天穿着牛仔裤,60%的消费者喜欢或享受穿着牛仔裤。从美国棉花公司的调研报告可以看出,未来牛仔市场潜力仍然巨大。牛仔服装作为流行元素的一部分,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2 牛仔布发展趋势

2.1 组织结构

牛仔布的组织结构以平纹、斜纹、缎纹的三原组织为主。近几年,市场上牛仔服装出现了复杂组织,如提花组织、复合组织、人字斜等。织物组织的变化,使牛仔服装的布面肌理更加丰富。

2.2 纱线使用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查显示,中国的牛仔生产企业在使用非棉纱线的趋势越来越频繁,天丝、莫代尔、粘胶、雅赛尔等纤维素纤维和混纺纱线的使用量在逐年增加。使用纤维素纤维和混纺纱线,可以有效避免纯纺纱线的缺点,使纤维具备纯纺纱线和纤维素纤维的优点。

2.3 生产设备

牛仔布的生产包括浆染、织造、后整理等,服装厂的生产除了缝制外还需要进行水洗,生产工序复杂,尤其是浆染、整理过程,所以生产设备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成衣的风格和质量。

3 牛仔布开发原则

牛仔布的新品开发应当基于两个原则:适销对路和大胆创新。

3.1 以市场需求为方向,开发适销对路、符合时代潮流的产品

在对市场进行充分、细致的调研与分析后,对产品的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作出正确评佑与判断,并对新品开发方向有一个准确的预测。这是任何一个产品开发都必须做到的。

3.2 以创新发展为理念,挖掘新的产品风格哦功能,引领新的消费需求

一方面,牛仔服装是现代快节奏、休闲自由生活中的一个亮点,是流行时装中的久销不衰的佼佼者,也因此往往需要不断地开发新、奇、特的新品种来丰富满足;另一方面,牛仔布与华达呢、驼丝锦、礼服呢等传统经典织物不同,后者形象高贵、精细、经典。以“不变”为准则,而牛仔布及其服装讲究返朴归真,粗犷不羁,是大众化、通俗化的表现,“变”应是它的基本特点,萤光牛仔、磨绒植绒牛仔、金属印花牛仔、“布丁纹”牛仔等等新品的出现都曾给牛仔布市场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

3.3 后处理工艺的开发

这几年在防缩、定型、丝光这些普通的后处理工艺上,我们又研发出一些新的后处理方法。如抓毛、剪毛、涂料染色、涂层、植绒、喷金、喷银等。涂料染色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进行涂面或涂底。抓毛也有抓面和抓底之分,目的是让织物手感柔软,增加厚度感。下面举两个较新的后整理例子。高档的秋冬面料可作如下的复合处理;退浆一丝光一套活性~磨毛一涂层(色)一定型,这样的处理成本较高。简单的处理方法有;退浆一磨毛一硫化染色一定型,成本较低。相信越来越多的后处理方法还会不断涌现。

4 牛仔布设计思路

4.1 新工艺

牛仔布的设计已经不是单纯的织物设计,而更多的与织物最终的服用效果相结合。比如通过后整理工艺的优化来简化服装水洗的工序,达到降低废水排放及能源消耗。在浆染过程中,更多的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通过使用环保染料、浆料,减少污水处理的承受能力。

4.2 新技术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尤其是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对产品的稳定性具有特殊意义。比如信息技术在面料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设计人员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建立图形库,利用现有图形进行各种重组设计新图形,并可模拟试织布样,使设计效果更加直观。

4.3 新原料

传统牛仔布以全棉为主,随着市场的变化,原料种类不断拓展,涤棉混纺、粘棉混纺、粘涤棉混纺及麻棉混纺等牛仔面料相继出现,其它纤维品种如氨纶等弹性纤维、羊毛和亚麻等天然纤维以及天丝、竹浆纤维、铜氨纤维、再生涤纶等也被不断应用到牛仔面料中,通过混合比例的不断调整和优化赋予牛仔服装更加丰富的功能和更高的舒适性。

5 结语

目前,我国牛仔服装生产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企业生产、设计、营销能力在不断上升,但面临内外市场压力,尤其是原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牛仔布产业需要通过不断的开发新产品和技术创新为转型升级提供条件。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值得一提的是,成功的经验是除了狠抓新产品开发以外,整合企业资源、稳定产品质量、完善管理制度等都是有效可行的措施。既要降低成本,又要有优秀的品质,相信这样的企业能熬过任何一个寒冬,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马磊,赵永霞.国内外牛仔产品的市场及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纺织导报,2014,(3):32-34.

[2] 刘涛. 牛仔面料新品开发的探索[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04,(02):35-38+10.

相关期刊更多

棉纺织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陕西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放射免疫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方舱与地面设备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一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