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我省从2001处秋季高一年级开始将执行该教学计划,因此,“研究性学习”作为面向所有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正向我们走来。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设置和渗透在各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之间具有怎么样的关系?研究性学习和科学研究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应形成怎么样的关系?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将影响“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策略和收效。

一.对独立设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各学科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关系的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这种改变,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各学科教学的任务。从学习的意义看,学生的任何学习,包含了“接受学习”,也应该包含“经验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成份,在学科学习中,回避研究性学习活动,就是削弱了学习的丰富生命,这也是学生对某些学科学习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从教学的意义看,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主动地寻找和发现知识、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培养能力。因此,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各学科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必须完成的任务,研究性学习应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保障措施类似于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建立深圳、浦东等经济特区一样,以特区精神和在特区创造的经验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研究性学习”课程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活动机会。从知识域限角度看,基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往往是综合的问题,在各学科中受到本门学科知识体系、逻辑体系和方法的限制,而“研究性学习”课程打破学科界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天地。从学习机会角度看,由于规定了一定的课时计划,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相对稳定的、集中的训练、展示时空。因此,设立显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更有利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之所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和突破口,是由其课程价值决定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能对一些片面的想法加以纠正。如: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只跟部分老师有关;认为“研究性学习”是“阳春白雪”,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学校可以搞,其它学校则可以降低要求;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教育改革中的时髦的东西,不会长久实施;等。应增强法规意识,严格按教学计划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注重实效,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而在各学科教学中更自觉地推进素质教育,为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出积极的探索。

二.对“研究性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关系的认识

在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和在科研部门开展的科学研究属于不同层次的研究活动。

成人和科研单位从事的研究活动,是生存的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有创新和突破,取得造福社会或被社会接受的成果。而在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研究是学习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这种手段和方式在学习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获得信息社会所需具备的能力。因此,学生的研究过程可以模仿,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活动中发展自身。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研究有三个层次的使用方式:科学研究、基于研究的教学(以研究为本的教学)、以研究为本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就是后两层次的活动方式。

承认成人的“研究”与儿童“研究”的本质区别,有利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正常实施。如:在课程目标制定中,应重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瞄准创造成果(或解决社会问题);在研究内容上,强调问题来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不一定是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在确定实施对象时,应重视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能使课程成为学有余力学生的弹性课程;在研究方法上,允许学生对他人的研究进行重复和模仿;在课程管理上,着眼于学生的实践;在课程评价中,尤为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等等。

三.对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作用的认识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

由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实施方式决定,教师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的地位将受到冲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根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教师既不能“教” “研究性学习”课程,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因此研究性学习是教师的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的产物。

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范文第2篇

1.个体研究

针对单个或是一组有关联的古代文人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了解他们的生平,领会他们的风格,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讲授东晋陶渊明时,课前我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对陶渊明其人和其诗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如对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还是积极的行为进行讨论时,学生的讨论异常热烈。此外关于陶渊明诗歌的总体面貌,通过对陶渊明的田园诗、咏史诗和咏怀诗的综观,学生得出了陶渊明诗歌不仅呈现静穆的一面,同时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的观点。这种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思维的视野被大大地拓宽了。这种开放式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迅速融入古典诗文的氛围中,锻炼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比较鉴赏

古诗文中的一些作品的思想性或艺术性往往有共通之处,教师在讲解时可有意识地进行作品对比,或看该作家的作品与他同时代的作家或其他时代的作家有何异同,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讲解李密的《陈情表》时,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样是表示不愿出仕,《陈情表》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二者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二者的语言风格有了明确的认识,前者动之以情,婉曲深致,情辞恳切;后者嬉笑怒骂,批判力极强,极尽嘲讽之能事。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风格解读形成这两篇作品的不同认识,通过查找相关资料研究两人不同的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进而顺藤摸瓜地找出作品的旨意,最后要求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这种文体的总认识,写出一些相关的文章。经过这种延伸比较,学生的体会更深刻了,并且觉得这样的课上得有深度,有广度,比死抠文本好多了。

3.纵横贯通

语文学习中要善于将各种零散的知识点,把各种看似独立的课文及观点纵横贯通起来,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而又不流于空谈。由于多种原因,现在的中学生对古典诗词兴趣不浓,对古典诗词的创作艺术知之甚少,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有待继续培养。教师可以把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必修的词作为认知的点,沿着朝代向前、向后贯穿选修中不同时期的词作进行教学,按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打乱选修中的作品排序,重新整合、排序选修中的作品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词的发展、演变有整体认识,加上对词人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感知、赏析词。当然探究所依据的词作是必修、选修和少许补充的词作,这样才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为了便于明确探究的问题,老师可以提供几个探究方向:(1)词的体制变化;(2)词的题材变化;(3)词的艺术手法的变化。通过学生探究、交流,师生明确几个步骤后,词的发展、演变从形式到内容到艺术手法,线条清晰,不仅对选修和必修中涉及的词进行了梳理,而且可以拎出一条词史的发展、演变的线索,做到语文教与学的集约化。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词的发展、演变,词的知识图式有清晰的认识,鉴赏词的能力自然提高。

4.积累知识

文学作品是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古诗文反映的是古代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学生在阅读古诗文时会接触到大量的古代文化常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化常识,用卡片分门别类地记录,以便进行系统的整理,按照历法、天文、礼仪、宗教、农业、建筑、科举、官宦制度等各方面进行知识的收集。如国君是一国之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最大的官。战国以前,夏、商、周的君主称“侯”、称“王”,战国时期,各大国的国君先后称王,后来有的甚至称“皇”称“帝”了,但都为时不久,未成定制,直到秦始皇初步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从公元前二二一年开始,确定“皇帝”为新的国君称号,这个称号一直使用了两千多年,到辛亥革命清朝统治为止。秦汉以后,有些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国君的称号与汉族不同。如匈奴称“单于”;乌孙称“昆莫”;高车称“候娄匐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称“可汗”,简称“汗”;吐蕃称“赞普”,等等。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他们的搜索面。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就不仅有面的巩固,还能获得点的深化。

5.社会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的确,“高中语文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比如,在学习《六国论》时,苏洵的主要观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写作此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部战国史探究一些原因,联系当今全球的发展局势,得出一些自圆其说的看法,来让今人和后人受到启发。通过读“六国”,看世界,学生能拓宽阅读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加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这种开放的、灵活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大大地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范文第3篇

研究性学习观,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学习观。

从本世纪中叶开始,在学习心理学领域,行为观逐渐被认知观取代,许多学习心理学家对传统学习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其中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角度,奠定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观在吸取不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框架,基于科学性、主体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基本特点,可以对研究性学习理论作如下简要的描述:

(1)研究性学习观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基本观点与传统消极学习观相对立。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学习过程。

(2)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

(3)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因而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4)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知觉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

(5)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与及主体性人格培养,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

学习心理学家在提出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同时,也探索了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模式,这些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反映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具有代表性的操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布鲁纳于1961年发表了《发现的行为》一文,并在以后的著作里进一步发展发现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现已形成了一种发现式教学方法群,并不断发展,不断包容新的方法。如体验学习教学法,积极学习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个案研究法,紧急情况研究法,智力激励法,主题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均主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不仅重视学生心智技能获得发展,而且也促使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奥苏贝尔用有意义学习的观点巧妙地综合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与接受。他认为,学习模式中既包括发现模式,也包括接受模式,但即使在接受模式中,学生需要将教师组织好和系统呈现的定论性科学知识内化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之中,是一个积极探索转化和研究过程。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际上与研究性学习观是相一致的。

2.研究性学习的建构主义模式

建构主义由皮亚杰(Piaget)的结构的观点发展而来。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可用图式(Scheme)来表示,图式具有整体性,同时图式也可以发展,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与环境的平衡,导致个人内部图式的变化。这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构(Construction)的过程,建构的观点提出,使结构主义发展成建构主义,这样,在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学习被视为了一个动态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来逐步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知识的内部图式,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其中同化实现了认知结构的量的补充,是把环境因素纳入的认知结构;顺应则是认知结构质的变化,是对认知结构的调整以利于接受新的环境信息。在建构过程中,新的认知冲突出现后,同化和顺应实现对认知冲突的解决,实现新的平衡,从而促进了认知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重心在于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自主地建构和完整自己的认知结构。这种学习模式把研究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冲突阶段、建构阶段和应用阶段。在冲突阶段,教师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景的问题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则积极地搜索旧有的认知结构,为认知结构的转换奠定基础;在建构阶段,由于冲突引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的心态,学生对冲突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推理,借助有效的学习和思维策略解决冲突,实现冲突过程的同化和顺应,在顺应过程,学生特别需要借助归纳,分析,对比等思维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应用阶段里学生通过变式的练习,巩固和完善新的认知结构,顺利实现迁移。研究性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重视学生在知识内化过程中探索研究的作用,重视教学过程中有关问题情景的创设,重视知识结构的更新,因而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解决模式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解决模式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强调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地接受信息和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强调学生知识表征的方式的重要性,一种良好的认知结构比获得零散知识更重要。这些思想影响着研究性学习问题解决模式的构建。问题解决模式认为研究性学习即是对学习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问题解决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Simon,1959)。因此,研究性学习过程有这样三个基本特征:(1)目的指向性。学生学习是有目的的过程,最终要达到某个终结状态:(2)认知操作。学生的学习依赖于一定的学习与思维策略,并依此来进行一系列的认知操作;(3)操作序列。学习活动包括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和系列。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解决模式把学习过程分为这样三个阶段:(1)问题表征阶段,学生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表征和理解,这种表征依赖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知识表征能力的差异,最终导致认知结构的差异,优秀学生和差生对课题理解的差异主要就是由他们认知结构的差异引起;(2)策略选择阶段,在明确问题的各个方面以后,人们需要提出各种可以用于问题解决的策略并进行假设检验,最后在教师指导和自己的探索下,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理念和策略;(3)反思结果阶段,这一过程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对整个思维过程进行检查,检验策略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确,二是评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值得吸收的经验,并对认知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解决模式,实际上把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过程相比较,认为学习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相似之处,采用问题解决模式培养学生,容易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为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近年来这一学习模式备受关注。

4.研究性学习的创造性模式

近年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为各国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个性教育与创造力培养在学校教育中开始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创造力理论的研究也突破了吉尔福特(Guilford)的创造力结构理论的限制,提出了创造力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观点,如斯腾伯格(Sternberg)提出了创造力投资理论,把创造力看成是六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环境。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人们对创造教育的认识,对创造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研究性学习的创造性模式,强调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这样一些过程。(1)问题情景的探索过程。学生在学习情景中积极尝试,并培育探索精神和人格、自隹、不怕失败;(2)智力与思维方式的弘扬过程

。由于个体之间存在智力与思维方式差异,每一个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依据自身的特长运用和驾驭自身的智力和思维风格,调动创造性思维思维解决学习问题;(3)元认知监控过程。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通过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识和调节,从而运用有效的认知策略,以创造性思维来解决学习问题。

创造性学习模式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数学、自然、音乐等学科教学中,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有利于贯彻研究性学习观,因而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学习模式。

5.我们的观点

通过对不同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分析和透视,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不仅被应用于问题解决过程,也被应用于知识的表征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观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在知识的表征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发展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些良好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可以帮助他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顺利地通过探索问题的结点,全面地认识问题的起始状态和目的状态;在问题解决过程,研究性学习完成指向目的状态的认知操作,获得对问题的解决,在最高层面上,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使知识结构、智慧技能水平和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因而我们倾向于将研究性学习看成是广义的问题解决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层次的学习过程:(1)问题解决的知识表征过程;(2)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3)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

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

当前,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研究型课程也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其作用,广大教师仍然在不断地探索。笔者试就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环境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内涵的再理解

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对研究性学习作了如下说明: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可以说,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内容既可以是传统学科的,也可以是新兴学科的;既可以是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方面的:既可以是单科性的,也可以是多科综合、交叉性的;既可以是偏重社会实践的,也可以是偏重文献研究和思辨的。即便是同一主题,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视角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的运用以及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均有相当大的灵活度,留给学习者以足够的思维空间。研究性学习适应了信息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然趋势,是一个理性的价值趋向,它有力地回答了校本课程向何处去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目的:(1)面向未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基本的科研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2)立足现在,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培养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具有“双向性”,既要注重学生今天的成长,又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形态迥异、独具特色的课程类型。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征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力培养的成效性、实施过程的规律性和实施方式的灵活性。

研究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是新课程结构中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

首先。基础性课程是课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知识基础、研究意识、研究方法和背景知识。如果离开这个基础,片面强调研究性课程,必将削弱课程结构的主体功能,使研究性课程丧失物质来源,从而最终丧失其生命力。

其次。研究性学习对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研究性学习又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的研究能力和方法,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最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相互作用,渐进发展。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是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依从关系。在实施过程中,如果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这“三课程互联体”的关系,那么,这三类课程的学习就会是一个在层次上逐级提高、在量上逐步扩大、在质上逐级升华的统一体。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历了好几年的发展过程,探索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由于认识上的肤浅和理解上的偏差,研究性学习实施中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性学习功能的发挥,阻碍了研究性学习深入、健康地发展。

1对研究性学习定位把握不准。对于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二是认为它是一种课程形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观点认为,它是指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将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主动求知,学会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实施中,坚持这一观点的教师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向研究周期短、内容适合的学科内容渗透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模式。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有必要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理由是:(1)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为载体;否则,教师容易沿用习惯的课堂学科教学方法。(2)即使各门学科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3)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侧重点不同。所以需要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开设研究性课程。

其实,在实践中这两种观点并不互相排斥。从理论上可以认为研究性学习既是学习方式又是课程形态。

2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理解不透彻。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在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列出了六条:(1)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要求突破传统的认知性单一的课程目标,把情意目标提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在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人的发展最深层的指标上有所长进。

3教师思想与知识准备不充分。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学生在选择研究内容、研究时间,指导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和地位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在实际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有关文件学习不够,思想与知识也准备不足,结果一时难以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正常开展。

(1)教师思想准备不足。随着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降低,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把学习内容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学习内容的垄断者变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但相当多的教师思想准备不足,未能及时转变角色,不能很好地适应研究性学习指导,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在指导学生课题研究时越位,甚至包办代替,学生创造性与自主性受到扼杀,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2)教师的知识准备不足。

[摘要]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年的发展过程,也探索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为了推动这一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真正发挥其作用,文章就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环境等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

当前,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研究型课程也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其作用,广大教师仍然在不断地探索。笔者试就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环境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内涵的再理解

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对研究性学习作了如下说明: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可以说,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内容既可以是传统学科的,也可以是新兴学科的;既可以是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方面的:既可以是单科性的,也可以是多科综合、交叉性的;既可以是偏重社会实践的,也可以是偏重文献研究和思辨的。即便是同一主题,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视角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的运用以及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均有相当大的灵活度,留给学习者以足够的思维空间。研究性学习适应了信息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然趋势,是一个理性的价值趋向,它有力地回答了校本课程向何处去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目的:(1)面向未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基本的科研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2)立足现在,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培养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具有“双向性”,既要注重学生今天的成长,又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形态迥异、独具特色的课程类型。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征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力培养的成效性、实施过程的规律性和实施方式的灵活性。

研究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是新课程结构中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

首先。基础性课程是课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知识基础、研究意识、研究方法和背景知识。如果离开这个基础,片面强调研究性课程,必将削弱课程结构的主体功能,使研究性课程丧失物质来源,从而最终丧失其生命力。

其次。研究性学习对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研究性学习又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的研究能力和方法,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最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相互作用,渐进发展。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是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依从关系。在实施过程中,如果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这“三课程互联体”的关系,那么,这三类课程的学习就会是一个在层次上逐级提高、在量上逐步扩大、在质上逐级升华的统一体。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历了好几年的发展过程,探索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由于认识上的肤浅和理解上的偏差,研究性学习实施中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性学习功能的发挥,阻碍了研究性学习深入、健康地发展。

1对研究性学习定位把握不准。对于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二是认为它是一种课程形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观点认为,它是指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将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主动求知,学会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实施中,坚持这一观点的教师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向研究周期短、内容适合的学科内容渗透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模式。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有必要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理由是:(1)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为载体;否则,教师容易沿用习惯的课堂学科教学方法。(2)即使各门学科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3)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侧重点不同。所以需要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开设研究性课程。

其实,在实践中这两种观点并不互相排斥。从理论上可以认为研究性学习既是学习方式又是课程形态。

2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理解不透彻。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在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列出了六条:(1)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要求突破传统的认知性单一的课程目标,把情意目标提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在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人的发展最深层的指标上有所长进。

3教师思想与知识准备不充分。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学生在选择研究内容、研究时间,指导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和地位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在实际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有关文件学习不够,思想与知识也准备不足,结果一时难以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正常开展。

(1)教师思想准备不足。随着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降低,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把学习内容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学习内容的垄断者变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但相当多的教师思想准备不足,未能及时转变角色,不能很好地适应研究性学习指导,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在指导学生课题研究时越位,甚至包办代替,学生创造性与自主性受到扼杀,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2)教师的知识准备不足。

[摘要]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年的发展过程,也探索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为了推动这一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真正发挥其作用,文章就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环境等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

当前,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研究型课程也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其作用,广大教师仍然在不断地探索。笔者试就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环境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内涵的再理解

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对研究性学习作了如下说明: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可以说,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内容既可以是传统学科的,也可以是新兴学科的;既可以是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方面的:既可以是单科性的,也可以是多科综合、交叉性的;既可以是偏重社会实践的,也可以是偏重文献研究和思辨的。即便是同一主题,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视角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的运用以及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均有相当大的灵活度,留给学习者以足够的思维空间。研究性学习适应了信息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然趋势,是一个理性的价值趋向,它有力地回答了校本课程向何处去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目的:(1)面向未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基本的科研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2)立足现在,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培养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具有“双向性”,既要注重学生今天的成长,又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形态迥异、独具特色的课程类型。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征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力培养的成效性、实施过程的规律性和实施方式的灵活性。

研究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是新课程结构中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

首先。基础性课程是课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知识基础、研究意识、研究方法和背景知识。如果离开这个基础,片面强调研究性课程,必将削弱课程结构的主体功能,使研究性课程丧失物质来源,从而最终丧失其生命力。

其次。研究性学习对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研究性学习又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的研究能力和方法,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最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相互作用,渐进发展。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是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依从关系。在实施过程中,如果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这“三课程互联体”的关系,那么,这三类课程的学习就会是一个在层次上逐级提高、在量上逐步扩大、在质上逐级升华的统一体。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历了好几年的发展过程,探索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由于认识上的肤浅和理解上的偏差,研究性学习实施中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性学习功能的发挥,阻碍了研究性学习深入、健康地发展。

1对研究性学习定位把握不准。对于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二是认为它是一种课程形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观点认为,它是指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将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主动求知,学会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实施中,坚持这一观点的教师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向研究周期短、内容适合的学科内容渗透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模式。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有必要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理由是:(1)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为载体;否则,教师容易沿用习惯的课堂学科教学方法。(2)即使各门学科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3)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侧重点不同。所以需要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开设研究性课程。

其实,在实践中这两种观点并不互相排斥。从理论上可以认为研究性学习既是学习方式又是课程形态。

2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理解不透彻。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在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列出了六条:(1)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要求突破传统的认知性单一的课程目标,把情意目标提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在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人的发展最深层的指标上有所长进。

3教师思想与知识准备不充分。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学生在选择研究内容、研究时间,指导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和地位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在实际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有关文件学习不够,思想与知识也准备不足,结果一时难以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正常开展。

(1)教师思想准备不足。随着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降低,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把学习内容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学习内容的垄断者变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但相当多的教师思想准备不足,未能及时转变角色,不能很好地适应研究性学习指导,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在指导学生课题研究时越位,甚至包办代替,学生创造性与自主性受到扼杀,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2)教师的知识准备不足。由于学生的研

4不重视研究性学习,拒绝开展研究性学习。很多教育者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仍然把研究性学习当作单纯的学科教学来看待。还停留在过去的考试和评价模式之中,担心开设研究性学习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高考成绩,特别是担心会影响学习好的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有的人认为,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搞研究性学习难有作为,成效不大。因而研究性学习成了某些学科的正常课时外的补充课,成为一种科普活动或兴趣小组等随意性较强的课外活动或者培养尖子生的课堂。

5过度提倡研究性学习。与不重视研究性学习相反,过度重视研究性学习,将研究性学习和正常学科教学对立起来,甚至用新的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将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学科课程相对立,没有认识到必须将不同学习方式、不同课程的优势结合起来。

三、构建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良好环境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在实施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需要学校、教师的长期努力,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更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中,在考试的超常压力下,研究性学习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教师、学生、家长的观念能否根本改变?教师的业务素质能否达到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求?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是否愿意去搞研究性学习?在学生的合作意识差、研究能力低、缺乏成功体验的情况下,如何启动研究性学习?因此,如何构建一个适合研究性学习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关系素质教育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课题。

1要从转变观念人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各校师生要转变传统的培养人才的观念,要认识到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要站在国家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不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构建的立体教育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全社会人人有责。

2要进一步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讨工作。实施研究性学习应该有一套科学的理论,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性教育政策,是以改革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评估制度、考试制度为其固有内涵的全面改革。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全面实施。

3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情况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很难适应要求。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显得束手无策,有些教师的实践能力还远不如学生。各地要有组织地进行师资培训,在教师的培训工作中,应尽快增加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模式、科学研究方法等内容。

4学校要成立专门机构,各级教研部门也要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评估,各校之间要相互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各地、各校可有侧重地先试点,后推广。有条件的学校,可选择个别班级开展实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绝不可一开始就一哄而上,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影响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实施。

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研究性学习 现状分析 调查

一、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强调,“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1]根据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而达到增强学生的体质及通过体育活动调节心理的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认识到竞争的复杂性和群体性,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摆脱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在这种过程中学习,不仅有助于养成学生不断质疑、反思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要求。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阜阳市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临泉县、界首市和亳州市部分初、高中的体育教师和初、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和数据。调查问卷分学生卷和体育教师卷。学生卷设计了17道题,均为选择题,有单选和多选两种。内容涉及对研究性学习的运用及了解情况;体育课程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及效果;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顾虑;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如何解决及建议等方面。共发放问卷380份,收回368份,有效率95% 。体育教师卷设计了18道题,均为选择题,有单选和多选两种,内容涉及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关注程度、了解情况及运用状况;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顾虑、困难及效果;教师对体育研究性学习的价值的认识;体育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需要改善的方面以及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同等方面。共发放问卷78份,收回75份,有效率98%。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及运用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程度不高。体育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非常了解”的只有8%,60%的教师只是“有所了解”,近32%的教师表示“听说过”或“不了解”。当问及教师对研究型学习的理解与实践的关注程度时,78%的老师只是“偶尔关注”。59%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只是“有所了解”,29%的学生只是“听说过”。对研究性学习“非常了解”的学生寥寥无几。这说明很多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课标宣传、执行不是很到位,进而研究性学习在老师中的宣传、执行就很不理想。

在接受调查的师生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运用情况很不理想,主要是偶尔运用。关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情况,79%的学生表示老师是“偶尔运用”,“经常运用”不到7%。和对学生的调查数据基本吻合,被调查的老师在教学中“偶尔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占78%,但在问及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态度时,67%的老师表示“非常赞成”,33%的老师持“赞成”态度。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运用情况不佳,但老师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是持肯定态度的,这有利于进一步深入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课标,开展该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2.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认识情况

关于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知识是否有帮助,被调查老师认为 “有很大帮助”和“有帮助”的分别占20%和60%,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和“有帮助”的分别占16%和68%。可见,运用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方面不管在老师中间还是在学生中间是有很高的认同度。关于以学生小组的形式来组织课堂对提高团体协作能力的作用,所用的老师均表示有帮助,甚至是有很大帮助;80%的学生认为有帮助或有很大帮助。但问及学生“小组成员强调其互助合作的精神,你认为你的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近60%的学生表示一般或不好。

3.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效果反馈

针对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效果,问卷中从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的主旨:体验过程、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相关学科联系及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这四个方面来体现。根据统计结果来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研究型学习实施的效果更多持一般态度。如对于完成研究性课题让学生体验“过程”的艰辛和欢乐的体验程度,63%的老师感觉学生体验到的艰辛和欢乐程度一般;11%的学生感觉很好,35%的学生感觉好,感觉一般和没有体验到过程的艰辛和欢乐的学生分别占46%和8%。关于改变学习方式和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方面学生及老师更多持有一般态度。关于加强相关学科联系方面,87%的学生和78%的老师均表示有时或很少综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4.研究性学习实施困难及原因

由调查结果可知目前体育研究性学习的运用情况不理想及实施效果整体表现不佳,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难题,同时老师和学生在体育研究性学习中也有其自身的一些顾虑。这些共同导致了体育教育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实施困难。在教师的调查问卷中问及“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困难有哪些”(该题的设计是多项选择)。根据统计结果来看,老师提及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65%的老师认为自己缺乏有效的运用研究性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指导,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稍显力不从心;二、60%的老师认为是学校缺乏资料、设备等资源,难以保障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三、50%的老师认为学生探究、动手操作能力差,难以保证研究性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老师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何顾虑”(该题的设计是多项选择)的结果统计中居于前三的分别是:所有的老师都担心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学生学不到东西;86%的老师担心学生“一放就乱”难以管理;71%的老师担心指导成果难以体现。

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设计的问题是“你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何顾虑”(该题的设计是多项选择)。统计结果中位居前三的分别为:84%的学生担心学校搞形式、走过场;73%的学生担心得不到很好的指导;67%的学生担心自己知识水平和能力达不到研究高度。此外,担心影响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担心查阅文献困难或调研有难度;担心自己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参与等方面都占有比较高的比例。由此对照教师提及的困难发现师生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谋而合,主要来自于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四、建议

1.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前提

好的教学模式若想得到充分的应用,首先必须转变参与到教学中各个人员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可以说是一种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它需要体育老师和学生同时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从体育老师的角度来说,实现教学观念的六大转变是关键,即:“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由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由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由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2]从学生角度来说,应彻底摆脱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的束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总之,只有实现了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研究性学习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才有可能得到最终的实践。

2.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

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运用过程中,虽说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并建构知识的过程。但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能否成功实施主要是看体育老师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能否被学生所接受、认可,并使研究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教师能否提供有效的指导;教师能否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评价等等。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过程中,仍需要体育老师的进行系统的活动设计和适时的引导与启发。可见,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关键。这要求体育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有:扎实宽厚的理论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有:组织教学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机智和自我调控能力、自学和科研能力。此外,熟悉网络,拥有较高的信息整合能力,具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

3.学校的支持与保障是基础

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超越,对于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学校应给予支持和鼓励,以保障其实施。诸如:进行合理的体育课程的设置,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受到学校应有的重视;加大投入,提供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性学习和教学所必须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尤其是进行教学资源系统和操作性强的远程教学平台的建设;保证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探究学习活动所需的便利的上网条件与充足的时间;建立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研究性学习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促进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顺利地运用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制.

[2]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页.

作者简介:

相关期刊更多

少先队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对外汉语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研究》编委会

上海少先队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