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薪家庭理财方法

工薪家庭理财方法

工薪家庭理财方法

工薪家庭理财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理财 投资 经济优先权

一、中小城市工薪家庭理财方式及收入来源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早已成为人所共识。中小城市工薪家庭普遍存在养老、医疗、育儿、赡养长辈等生活责任,家庭理财负责人亲力亲为学会理财,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对工薪家庭来说,一方面,应进行稳健的投资;另一方面,应进行均衡略偏积极的理财投资活动。

亲力亲为的理财方式,就是由自己规划家中的财务。中小城市工薪家庭亲力亲为理财时,首先必备的条件是家庭理财负责人应掌握一定的财富管理知识,能够量入而出。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理财负责人必须立下目标,然后收集相关的资讯,分析目前的财务状况,研究并探讨实现财务目标可行的方法,从中找出适合家庭的投资工具及方案。同时理财负责人必须经常监督及掌控投资理财活动的进度。通过这种“自立”的理财方式,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还可以不借助专业理财师的服务,从而节省一笔开支;无需公开家庭的重要机密资料。因为较清楚家庭所追求的目标及需要,也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理财效果。

中小城市工薪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工资和奖金,每月收入扣除必要的生活开支后的结余不是很多。要加速家庭财富的积累,实现人生各个阶段的购房、育儿、养老等理财目标,在安排好家庭的各项开支,进行必要“节流”的同时,应通过合理的投资理财,即“开源”也尤为重要。

二、中小城市工薪家庭理财基本要求

1、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如果不把理财当作一个习惯来养成,那么在开始理财的初期可能就会功亏一篑。因为理财最困难的时期,就是在刚开始理财的时候。通常刚下定决心理财的人,往往凭着一股热情,期待理财能立即改善家庭的财务状况。但他们却常常忽略了一点,即初期理财的绩效,是不容易有显著成效的。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对理财产生失望的情绪和认知上的差距,从而进一步导致原来设定的理财目标被放弃。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投资者可以渐渐控制自己的理财行为。如在日常生活中记录投资行为;剔除日常不必要支出;对于某些风险性产品严格按照“止赢止损”操作等。

2、设定家庭理财目标及实行计划

家庭理财目标最好是以数字衡量,是需要努力一点才能达到。具体地说,就是要先检视家庭每月可存下多少钱、要选择投资报酬率多少的投资工具、预计需花多久时间可以达到目标。建议家庭理财第一个目标最好不要订得太难实现,所需达到的时间在2—3年左右最好。当达到这一目标后,就可订下难度高一点、花费时间约3—5年的第二个目标。

3、定期检视理财活动

不论做任何一件事,追求成效的人都很讲究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因为通过这些控制,才可以确定事情的发展是不是朝着我们既定的目标前进;若不是,也可以立即做出修正。理财投资是有关钱的事情,应加强控制,定期检视。理财的事前控制如设定理财目标,拟定达成目标的步骤;事中控制如坚持记帐,分析长期的记帐记录;事后控制如家庭理财投资计划完成时所做的分析总结,也是下一个理财投资规划重要的参考资料。

三、中小城市工薪家庭理财规划

1、备用金规划

工薪家庭一般都要赡养老人和养育小孩,因此应该至少准备家庭三个月的生活费用作为备用金,建议备用金按照每月的必需支出为单位,错期循环存为三个月的定期储蓄或者购买知名基金公司的高收益货币基金,这样既保证了流动性,又取得了比活期存款明显多的收益。据统计2008年全部实现正收益的货币基金,实现了3.56%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远超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截至2008年底,规模居于前三位的货币基金是工银瑞信货币、华夏现金增利和嘉实货币。

2、教育金规划

孩子的教育金具有可预见、期限长的特点。九年制的义务教育结束后从高中开始教育花费就会逐步加大,建议考虑购买保险公司相应的大学教育金等保险产品,每年投入几千元,到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可筹集到数万元的资金。在目前银行利率较低的情况下,购买保险具有防范风险和投资增值的双重意义。

3、购房规划

已拥有满意住房的工薪家庭没有购房压力,而那些没有自己名下房产的家庭或对现有住房不满意的家庭,可根据自己现有的积蓄情况,选择相应的房源分期付款或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2009年房价有下降空间,但降到大多数工薪家庭现有积蓄的地步也希望不大,等攒够钱再买房,等待的年限可能太漫长。因此,想购房的工薪家庭应抓住购房有利时机,利用现有积蓄积极采取实际行动。

4、投资增值规划

工薪家庭理财负责人应根据自己的爱好、知识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利用业务时间做相应的金融投资增值活动,进一步增加家庭的收入。

(1)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现在多家银行都推出有不同期限、不同品种的理财产品,如农业银行的“本利丰”,经过多期的运作收益率稳定在12%左右,而且风险较小。风险厌恶型的工薪家庭可根据每月收入情况购买大比例的银行理财产品。

(2)购买基金。尽管基金在2008年的亏损让“基民”口袋缩水,但是专家认为,作为专业的投资理财工具,基金的投资理财功能不可小看。在经历了2007年的超常规发展和2008年的超常规下滑后,基金公司也会从挫折中反思和改进的。本身已是“基民”的工薪家庭可根据自己现有的基金品种运营状况,及时补进或更换。购买基金应首先选择好基金公司的基金。2008年,遭遇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基金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强者恒强”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大基金公司依然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2008年行业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在全部基金公司中,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基金公司共有10家。前十大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9775.15亿元的基金资产,占全部基金管理公司的50.44%。华夏、嘉实、博时分别名列60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第一、第二、第三名。

2008年系统性风险让基金业绩“一团糟”,大家比的是谁亏的少。2009年结构性的机会将更加考验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基金公司业绩的迥异,将会导致基民对基金公司不同的取舍,从而导致资源向规模更大的基金公司倾斜。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时,除了对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资金投资期限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外,还要对所投的基金产品进行细致分析,尽可能地选择资产管理规模较大、综合管理能力突出的基金公司产品。

其次,选择适当种类的基金。截至2008年12月12日,银河证券数据中心数据统计显示,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49%,偏股型基金平均下跌48%,指数型基金平均下跌61%,混合型基金平均下跌41%,仅债券型及货币型基金平均业绩呈正收益。券商机构总体认为,2009年对股票型基金总体思路和策略是增持。因此,愿意降低收益换取较低风险的家庭理财负责人应根据家庭节余状况,分阶段逢低陆续介入股票型基金。而券商报告中对债券型基金总体思路和策略是减持,大都认为花无百日红。多家券商报告一致认为,“2009年股市将以震荡式呈现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倾向于混合型基金的投资。”集合多家券商机构2009年投资策略报告分析,2009年券商最为看好的10家基金分别是,华夏大盘精选、华夏策略精选、嘉实增长、富国天益价值、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博时平衡配置、泰达荷银成长、汇添富优势精选、华夏回报。

【摘要】中小城市工薪家庭普遍存在收入来源单一、生活责任重大等问题。本文在总结中小城市工薪家庭理财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现状,提出了中小城市工薪家庭理财规划。

【关键词】理财 投资 经济优先权

一、中小城市工薪家庭理财方式及收入来源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早已成为人所共识。中小城市工薪家庭普遍存在养老、医疗、育儿、赡养长辈等生活责任,家庭理财负责人亲力亲为学会理财,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对工薪家庭来说,一方面,应进行稳健的投资;另一方面,应进行均衡略偏积极的理财投资活动。

亲力亲为的理财方式,就是由自己规划家中的财务。中小城市工薪家庭亲力亲为理财时,首先必备的条件是家庭理财负责人应掌握一定的财富管理知识,能够量入而出。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理财负责人必须立下目标,然后收集相关的资讯,分析目前的财务状况,研究并探讨实现财务目标可行的方法,从中找出适合家庭的投资工具及方案。同时理财负责人必须经常监督及掌控投资理财活动的进度。通过这种“自立”的理财方式,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还可以不借助专业理财师的服务,从而节省一笔开支;无需公开家庭的重要机密资料。因为较清楚家庭所追求的目标及需要,也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理财效果。

中小城市工薪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工资和奖金,每月收入扣除必要的生活开支后的结余不是很多。要加速家庭财富的积累,实现人生各个阶段的购房、育儿、养老等理财目标,在安排好家庭的各项开支,进行必要“节流”的同时,应通过合理的投资理财,即“开源”也尤为重要。

二、中小城市工薪家庭理财基本要求

1、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如果不把理财当作一个习惯来养成,那么在开始理财的初期可能就会功亏一篑。因为理财最困难的时期,就是在刚开始理财的时候。通常刚下定决心理财的人,往往凭着一股热情,期待理财能立即改善家庭的财务状况。但他们却常常忽略了一点,即初期理财的绩效,是不容易有显著成效的。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对理财产生失望的情绪和认知上的差距,从而进一步导致原来设定的理财目标被放弃。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投资者可以渐渐控制自己的理财行为。如在日常生活中记录投资行为;剔除日常不必要支出;对于某些风险性产品严格按照“止赢止损”操作等。

2、设定家庭理财目标及实行计划

家庭理财目标最好是以数字衡量,是需要努力一点才能达到。具体地说,就是要先检视家庭每月可存下多少钱、要选择投资报酬率多少的投资工具、预计需花多久时间可以达到目标。建议家庭理财第一个目标最好不要订得太难实现,所需达到的时间在2—3年左右最好。当达到这一目标后,就可订下难度高一点、花费时间约3—5年的第二个目标。

3、定期检视理财活动

不论做任何一件事,追求成效的人都很讲究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因为通过这些控制,才可以确定事情的发展是不是朝着我们既定的目标前进;若不是,也可以立即做出修正。理财投资是有关钱的事情,应加强控制,定期检视。理财的事前控制如设定理财目标,拟定达成目标的步骤;事中控制如坚持记帐,分析长期的记帐记录;事后控制如家庭理财投资计划完成时所做的分析总结,也是下一个理财投资规划重要的参考资料。

三、中小城市工薪家庭理财规划

1、备用金规划

工薪家庭一般都要赡养老人和养育小孩,因此应该至少准备家庭三个月的生活费用作为备用金,建议备用金按照每月的必需支出为单位,错期循环存为三个月的定期储蓄或者购买知名基金公司的高收益货币基金,这样既保证了流动性,又取得了比活期存款明显多的收益。据统计2008年全部实现正收益的货币基金,实现了3.56%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远超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截至2008年底,规模居于前三位的货币基金是工银瑞信货币、华夏现金增利和嘉实货币。

2、教育金规划

孩子的教育金具有可预见、期限长的特点。九年制的义务教育结束后从高中开始教育花费就会逐步加大,建议考虑购买保险公司相应的大学教育金等保险产品,每年投入几千元,到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可筹集到数万元的资金。在目前银行利率较低的情况下,购买保险具有防范风险和投资增值的双重意义。

3、购房规划

已拥有满意住房的工薪家庭没有购房压力,而那些没有自己名下房产的家庭或对现有住房不满意的家庭,可根据自己现有的积蓄情况,选择相应的房源分期付款或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2009年房价有下降空间,但降到大多数工薪家庭现有积蓄的地步也希望不大,等攒够钱再买房,等待的年限可能太漫长。因此,想购房的工薪家庭应抓住购房有利时机,利用现有积蓄积极采取实际行动。

4、投资增值规划

工薪家庭理财负责人应根据自己的爱好、知识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利用业务时间做相应的金融投资增值活动,进一步增加家庭的收入。

(1)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现在多家银行都推出有不同期限、不同品种的理财产品,如农业银行的“本利丰”,经过多期的运作收益率稳定在12%左右,而且风险较小。风险厌恶型的工薪家庭可根据每月收入情况购买大比例的银行理财产品。

(2)购买基金。尽管基金在2008年的亏损让“基民”口袋缩水,但是专家认为,作为专业的投资理财工具,基金的投资理财功能不可小看。在经历了2007年的超常规发展和2008年的超常规下滑后,基金公司也会从挫折中反思和改进的。本身已是“基民”的工薪家庭可根据自己现有的基金品种运营状况,及时补进或更换。购买基金应首先选择好基金公司的基金。2008年,遭遇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基金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强者恒强”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大基金公司依然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2008年行业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在全部基金公司中,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基金公司共有10家。前十大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9775.15亿元的基金资产,占全部基金管理公司的50.44%。华夏、嘉实、博时分别名列60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第一、第二、第三名。

工薪家庭理财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薪阶层 证券投资 生命周期 风险偏好 收入水平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工薪阶层依旧是社会经济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部分人群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工薪阶层的经济特点分析

工薪阶层是指以获得工作单位相对固定的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群体。他们有着比较相似的经济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对工薪阶层来说,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由于目前大部分工薪阶层的理财观念比较传统,加之我国整体理财的条件不够成熟,理财收入相当有限。相比而言,工作收入在工薪阶层的经济来源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也是他们理财的重要基础,更是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所要考虑的现实条件。(二)投资理念相对趋同。目前的工薪阶层大多对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有诸多近忧远虑。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前景、子女未来教育、父母养老送终、健康身体的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样的生活状况决定了他们对资金的变现能力、货币的流动性等方面有较多要求,投资的基本目标比较一致。(三)消费方式相对多元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工薪阶层在基本生存需要上有所满足的前提下,开始更多地关注能实现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消费品位的相关项目。他们不仅对旅游、健身、美容、娱乐等方面有普遍追求,而且对教育、房产、汽车、人际关系的维系有较大的差异性支出,所以在能使有限的经济收入用于实现更大的效用水平方面的证券投资策略组合方面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四)家庭整体承受风险能力相对有限。在现行的社会保障机制作用下,考虑到工薪阶层受工作年限与经济条件的制约,工薪阶层在各方面的风险系数依旧比较大。但结合我国目前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可知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很难保证有确定的高收益,所以他们在真正面临风险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应对不暇。从这种角度上来看,在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中还要加入更多的社会与制度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分析。(五)适宜进行证券投资的工薪阶层行业相对集中。虽然工薪阶层本身是一个覆盖面相当广泛的概念,但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较大,并不是所有的工薪阶层都可以进行证券投资。根据我国历年的行业收入水平排名情况来看,金融业、电信业、汽车业、石油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收入,可以考虑进行适度的证券投资。同时,公务员、教师、医生、外企职员、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等职业都可以考虑参与证券投资活动。本文中将主要以工薪阶层的这些有证券投资愿望与能力的人员为分析对象。

二、证券投资策略的基本产品分析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放于有价证券上以获取一定收益的行为。证券投资的主要形式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等。证券投资策略即指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前应当掌握的行动方针和谋略,在对总体策略定位的基础上,还可以详细确定市场策略、行业策略、公司策略、期限策略、组合策略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按不同的比例对多种不同风险与收益状况的证券投资工具进行有机组合。可见对各种证券投资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比较是制定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的必然要求。

从概念上看,广义的证券包括商品证券(如提货单、购物券等)、货币证券(如支票、商业票据等)以及资本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等)。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它们是代表对一定资本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投资凭证。在本文中涉及的证券投资工具主要根据后者界定。股票是典型的风险投资工具,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高风险高回报。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还不够成熟与规范的情况下,选择股票为主要证券投资工具的投资者需要以足够的时间与专业知识为保证,还要有较充裕的资金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考虑到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行情有复苏迹象,并且股票的可选空间较大,投资机会较多,在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适当调整绩优股的比重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债券品种比较丰富,一般都有收益与风险适中的特点。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国债、企业债券与地方债券及某些根据特殊需要发行的债券。相对而言,工薪阶层比较了解与愿意购买的主要债券产品是国债和有一定收益保证的企业债券。尤其是前者,因为其相对存款而言具有免税与收益较高的优势,相对股票而言又具有较好信用保证与较强社会信誉等特点,往往是深受工薪阶层欢迎的证券投资品种,也有“金边债券”之称。基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投资产品。根据不同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比较高,一般在8%左右,适合1年期以上的投资;债券基金一般年收益率分别在2%和2.4%左右,收益稳定,本金较安全,可以确定比较自由的投资期,但考虑到其相应费用与持有期时间有关,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前,可以适当延长投资时间;货币基金是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幅度不大,是银行储蓄的良好“替代品”,适合短期投资,也可以作为一种过渡型投资品种。

三、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工薪阶层在激烈的投资过程中都希望避免或分散较大的投资风险,并达到较高的预期收益,所以正确选择和运用适宜自身情况的证券投资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

设计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时,要顾及诸多因素,比如工薪者的收入水平、消费情况、投资理念、生活区域、职业特点、行业前景、年龄阶段、家庭构成、性格类型等等,不一而足。下文主要从工薪阶层的不同生命周期、家庭阶段、风险偏好、收入水平几方面简单地制定其对应的证券投资策略。

(一)以不同生命周期分类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中,强调人们会在人生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生活的消费支出,并达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情况最优配置。由于人们的收入在满足消费之余主要可以用于储蓄与投资,所以该理论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提出年轻人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收入水平,在此阶段多以负债消费为主,即便有一定剩余资金,也主要用于未来投资资本的原始积累,可以不要过多地考虑证券投资策略。当然,为了鼓励年轻人进行必要的资金贮备,可以建议他们采取定期定额方式购买货币型基金,或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相信一定时期的累积可以为下一个生命周期的证券投资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和更为丰富的投资经验。随着人们进入中年阶段,收入水平日益增长,收入会多于消费,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上都趋于稳定。保证提供子女教育的经费和赡养父母的资金是现阶段工薪阶层主要需考虑的问题,着手准备投资保值与增值计划成为必然的投资选择。此阶段的工薪者可以考虑每月将剩余收入的20%投向较有风险的投资或股票,40%购买各项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较为稳定型基金,20%购买新型证券投资产品或选择其他理财或投资工具,10%作为保险资金,另10%作为紧急备用金或储蓄费用。由于他们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应该以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力求投资品种多样化,投资思路开阔化。等到工薪者进入老年阶段,他们收入水平相对消费需要又会略显不足,但由于有中年阶段的投资与理财的补充收入,仍有制定证券投资策略的必要。鉴于老年工薪者几乎没有提高经济收入的发展空间,风险承受能力也越来越低,生活需求相对简单,对养老资金的安全性、保值增值性考虑较多,所以证券投资策略应该

以投资收益稳妥、有底线保证为首选目标,尽量少选择风险性、激进性投资工具,以避免养老费用的损失。一般每月可以将多余收入的30%投向平衡型基金,40%购买国债,20%购买货币型基金,10%进行储蓄。这种组合既能对老年工薪者的资金有一定收益保障,缓解通货膨胀或其他经济因素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也能有效降低风险程度,有利于老年工薪者的身心健康,减轻他们的心理与经济压力。总体而言,不论身处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都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不要低估长期投资的升值能力,要尽早形成证券投资的意识并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与感兴趣的产品。

(二)以不同家庭阶段分类分析

根据家庭所处的阶段,一般可以划分为单身打拼期(一人)、家庭形成期(两人)、家庭建设期(三人以上)、家庭成熟期(子女进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细分期(子女开始独立生活)等类型。为了简单起见,也有理财专家将其划分为青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但因为在本文中已经有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在此还是主要侧重于前一种分类标准下的具体分析。1、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往往因为对于创建事业与组建家庭的考虑比较多,主要资金大多形成对自身和工作或感情的投资,所以在证券投资方面的考虑还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阶段。当然,如果有其他外来资本,又有较多时间与精力学习证券投资方面的新知识,也不排除“借鸡生蛋”的获益。鉴于这种情况尚不是主流趋势,在本文中不必过多涉及。2、家庭形成期的工薪阶层可以合二人之力共同参与证券投资,在资金方面相比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有所增加,投资观念也逐渐形成,对于培育下一代、开展家庭建设、完善家庭设备等方面的考虑还有较大的弹性,所以可以设定比较灵活、主动的证券投资策略,在风险较高、收益也较大的证券投资品种要多加关注,适当增加其在证券投资中的比重以实现增值型投资目标,同时也要增加适当低风险或无风险的投资品种达到保证基本收入的目标。在对日常生活水平不会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可以用家庭成员中一方的资金大胆尝试多种证券投资手段,并放松心态,强化投资的积极与进步意识。3、处于家庭建设期的工薪阶层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比家庭形成期的工薪者要更显紧张,但因为年龄或工作经验等原因,投资理念更趋理性与成熟,所以在开源节流的途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对小孩养育与培育的费用有充分的估计,同时在证券投资工具的选择上要集中于比较擅长与熟悉的几种工具上,不必过于分散。当然,相对而言,如果已经有了证券投资的心得,还可以适当的融资投入比较有把握的证券产品上。4、处于家庭成熟期的工薪者,一方面事业发展进入上升期,工作比较繁忙,投资的跟踪时间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家庭规模比较确定,在经济收入与支出方面都比较清晰,对未来安排与生活定位比较明了,投资的目标比较明确。此阶段家庭的主要开支是小孩的后续教育经费、夫妻双方的事业发展经费、日常的医疗保健经费等项目。所以应该以温和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可以在扣除日常消费支出后,先将比较固定的存款转换成较有保障的国债或基金,以保证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剩余的零散资金投入货币市场基金及保险。在投资产品期限与种类的选择上,可以与小孩受教育的阶段性费用支出相对应,形成一个中长期(2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策略,目标年收益率要在通货膨胀率的两倍以上,并形成长期理财习惯。5、当工薪阶层进入家庭细分期时,如果不要额外负担子女们在经济方面的要求,又没有更多消费支出方面的增加项目,可以在证券投资的长期策略基础上,增加部分短期与中期投资品种,以提高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并能更主动地抓住更多的良好投资机会。当然,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在此阶段的工薪者可能要随时应对子女们在事业与家庭发展等方面的追加资本投入需求,所以还是要准备部分流动性较强的证券投资产品提高资金的变现能力。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工薪阶层在不同家庭阶段,都要先保证实现家庭经济基本功能,再顾及证券投资的增值功能,切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三)以不同风险偏好分类分析

证券投资中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形势风险、行业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一般而言,风险偏好类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年龄、收入、性别、经历和个性等具体因素。比如,年龄较小的人不怕失败,所以多为风险趋向型投资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风险的态度逐渐表现为中立型甚至规避型;收入越高的人们能承受的风险往往比较高,相比而言,收入偏低的人群对于风险大多有回避的倾向。通常认为男性趋于冒险、女性趋于保守,但也有人认为随着现代经济生活中男女承担社会角色的互换及女性在理财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女性也呈风险爱好型;一般人生经历比较丰富的个体属风险趋向型,而经历比较简单顺利的个体属于风险规避型,自然也有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风险选择。总体而言,工薪阶层中大部分人员属于风险规避型和风险中立型,对证券投资风险的整体承受能力相当有限。只有在对工薪阶层的风险状态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才能选择各自适合的证券投资策略。一般而言,对于风险趋向型的工薪投资者可以增加证券投资新品种的比重,因为往往新产品在高风险的后面也隐含高 收益。对于风险中立型的工薪阶层可以采取在高、中、低风险型的不同投资工具中设置不同比例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将资金主要投入风险中等的债券和混合型基金上,这样可以集中精力,深入分析比较集中的品种,从而获取更高收益。而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一方面可以采取购买国库券、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为主的简单投资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各种年度报道与评比结果,选择有较好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进行集合型证券投资。相对而言,由于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低风险理财产品相比较,在收益率相当的情况下,在投资门槛和流动性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可以满足偏好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资金的高流动性和对收益的稳定性的综合要求,分析人士指出,货币市场基金将继续成为这部分人群的首选理财工具。当然,随着人们对基金市场的熟悉,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可以成为低风险的证券投资产品。由于工薪者处于不同境遇时,也可能改变风险偏好,所以要在对自己的投资意愿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

(四)以不同收入水平分类分析

虽然同为工薪阶层,但收入水平还是有较大差异。比如以湖南省2005年的工资水平为标准,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月工资水平为1503元。以此为标准,比平均线低20%,但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工薪者可以认为是低收入群体。而高出平均水平一定值的工薪阶层可归为高收入群体。低收入者一般会采用比较传统与保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比如购买国库券是他们选择的主要证券投资方式。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一般投资观念传统,家庭理财要求绝对稳健。建议每月做好支出计划,除正常开支外,可将剩余部分分成若干份进行重点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理财,切忌广而全,频繁交易。对于风险较大的股票市场,考虑到工薪阶层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专业知识也相对匮乏,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保险、基金和国债等投资产品仍是该收入水平工薪阶层的主要选择。至于高收入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考虑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进攻型投资,更大地发挥“钱生钱”的功能。考虑到风险因素,“攻”的资金中又可以分为“稳攻”和“强攻”两部分。

对于稳攻部分,有一定投资理财概念的人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市场波动度较小、预期报酬较稳健的证券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力求年收益率达到5%-10%的水平;强攻部分则为某些高风险高收益发证券产品组合。可以考虑在专业理财规划师的指点下,将部分资金投入各类预期收益率较高的股票上。在证券投资中,既要有对单个股票和债券、基金行情的把握,又要具有投资组合的理念,以适度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总体而言,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不同需求目的以及对不同价格与风险类型产品的需求弹性,从而在保障他们现有资产与生活水平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现未来资产价值与质量的提升。

也就是说,工薪阶层不论是属于上述哪种类型或阶段,在进行证券投资时,都要具体状况具体对待,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进行抉择。当然,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也有共通之处。一旦工薪者决定了要进行证券投资,就应努力作到以下四点来保证策略生效。(一)制定具体可行的各期目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计划,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与经济实力,确定在不同年龄与时期的投资目标,并在达到预期收益水平时要适时收手,重新选择下一个目标。

(二)遵照投资理财的基本规律。总体上工薪阶层进行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本着“终身快乐”的原则,也就是要尽量作到“抓住今天的快乐,规避明天的风险,追逐未来生活的更加幸福”原则。在具体选择投资品种时,要遵循“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三)确定详细周全的步骤。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最好要制订具体的投资步骤,逐步有效的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各层次的投资品种,最终实现自己的投资理想。(四)制定稳中求变的策略。投资策略的适应性与创新性是决定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投资策略有很多,关键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并在投资实践中不断反思与修正。工薪阶层如果能真正理解与掌握以上四点,在找到适合自己的证券投资策略基础上,加强对策略的落实与调整,在投资理财的道路上必然有较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柏丹.低风险公务员不妨尝试高风险理财[N]北京现代商报,2004.11.1

[2]理财专家讲解家庭理财误区面面观[EB/OL] ,2006.3.20.

[3]家庭月收入一万如何低风险理财[EB/OL] .cn,2006.2.23.

[4]理财从货币市场基金开始[EB/OL] .cn,2006.3.20.

[5]李艳,佘若雯. 探寻职业外财富延展 女性修炼攻守兼备投资功力[J] 大众理财顾问.2006(3).

[6] 工薪阶层如何才能获得更多“外快” [EB/OL] ,2005.4.5

[7]朱桂芳.工薪族理财:收入状况决定风险控制级别[N] . 南方日报. 2005.6.27

[8]彭振武. 中国家庭的投资理财模型:工具、模型、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工薪家庭理财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生命周期风险偏好收入水平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工薪阶层依旧是社会经济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部分人群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工薪阶层的经济特点分析

工薪阶层是指以获得工作单位相对固定的劳动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群体。他们有着比较相似的经济特点,主要表现在: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对工薪阶层来说,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由于目前大部分工薪阶层的理财观念比较传统,加之我国整体理财的条件不够成熟,理财收入相当有限。相比而言,工作收入在工薪阶层的经济来源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也是他们理财的重要基础,更是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所要考虑的现实条件。投资理念相对趋同。目前的工薪阶层大多对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有诸多近忧远虑。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前景、子女未来教育、父母养老送终、健康身体的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样的生活状况决定了他们对资金的变现能力、货币的流动性等方面有较多要求,投资的基本目标比较一致。消费方式相对多元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工薪阶层在基本生存需要上有所满足的前提下,开始更多地关注能实现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消费品位的相关项目。他们不仅对旅游、健身、美容、娱乐等方面有普遍追求,而且对教育、房产、汽车、人际关系的维系有较大的差异性支出,所以在能使有限的经济收入用于实现更大的效用水平方面的证券投资策略组合方面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家庭整体承受风险能力相对有限。在现行的社会保障机制作用下,考虑到工薪阶层受工作年限与经济条件的制约,工薪阶层在各方面的风险系数依旧比较大。但结合我国目前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可知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很难保证有确定的高收益,所以他们在真正面临风险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应对不暇。从这种角度上来看,在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中还要加入更多的社会与制度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分析。适宜进行证券投资的工薪阶层行业相对集中。虽然工薪阶层本身是一个覆盖面相当广泛的概念,但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较大,并不是所有的工薪阶层都可以进行证券投资。根据我国历年的行业收入水平排名情况来看,金融业、电信业、汽车业、石油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收入,可以考虑进行适度的证券投资。同时,公务员、教师、医生、外企职员、企业中高级治理人员等职业都可以考虑参与证券投资活动。本文中将主要以工薪阶层的这些有证券投资愿望与能力的人员为分析对象。

二、证券投资策略的基本产品分析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放于有价证券上以获取一定收益的行为。证券投资的主要形式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等。证券投资策略即指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前应当把握的行动方针和谋略,在对总体策略定位的基础上,还可以具体确定市场策略、行业策略、公司策略、期限策略、组合策略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按不同的比例对多种不同风险与收益状况的证券投资工具进行有机组合。可见对各种证券投资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比较是制定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的必然要求。

从概念上看,广义的证券包括商品证券、货币证券以及资本证券。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它们是代表对一定资本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投资凭证。在本文中涉及的证券投资工具主要根据后者界定。股票是典型的风险投资工具,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高风险高回。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还不够成熟与规范的情况下,选择股票为主要证券投资工具的投资者需要以足够的时间与专业知识为保证,还要有较充裕的资金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考虑到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行情有复苏迹象,并且股票的可选空间较大,投资机会较多,在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适当调整绩优股的比重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债券品种比较丰富,一般都有收益与风险适中的特点。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国债、企业债券与地方债券及某些根据非凡需要发行的债券。相对而言,工薪阶层比较了解与愿意购买的主要债券产品是国债和有一定收益保证的企业债券。尤其是前者,因为其相对存款而言具有免税与收益较高的优势,相对股票而言又具有较好信用保证与较强社会信誉等特点,往往是深受工薪阶层欢迎的证券投资品种,也有“金边债券”之称。基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投资产品。根据不同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比较高,一般在8%左右,适合1年期以上的投资;债券基金一般年收益率分别在2%和2.4%左右,收益稳定,本金较安全,可以确定比较自由的投资期,但考虑到其相应费用与持有期时间有关,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前,可以适当延长投资时间;货币基金是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幅度不大,是银行储蓄的良好“替代品”,适合短期投资,也可以作为一种过渡型投资品种。

三、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工薪阶层在激烈的投资过程中都希望避免或分散较大的投资风险,并达到较高的预期收益,所以正确选择和运用适宜自身情况的证券投资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时,要顾及诸多因素,比如工薪者的收入水平、消费情况、投资理念、生活区域、职业特点、行业前景、年龄阶段、家庭构成、性格类型等等,不一而足。下文主要从工薪阶层的不同生命周期、家庭阶段、风险偏好、收入水平几方面简单地制定其对应的证券投资策略。

以不同生命周期分类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中,强调人们会在人生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生活的消费支出,并达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情况最优配置。由于人们的收入在满足消费之余主要可以用于储蓄与投资,所以该理论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提出年轻人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收入水平,在此阶段多以负债消费为主,即便有一定剩余资金,也主要用于未来投资资本的原始积累,可以不要过多地考虑证券投资策略。当然,为了鼓励年轻人进行必要的资金贮备,可以建议他们采取定期定额方式购买货币型基金,或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相信一定时期的累积可以为下一个生命周期的证券投资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和更为丰富的投资经验。随着人们进入中年阶段,收入水平日益增长,收入会多于消费,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上都趋于稳定。保证提供子女教育的经费和赡养父母的资金是现阶段工薪阶层主要需考虑的问题,着手预备投资保值与增值计划成为必然的投资选择。此阶段的工薪者可以考虑每月将剩余收入的20%投向较有风险的投资或股票,40%购买各项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较为稳定型基金,20%购买新型证券投资产品或选择其他理财或投资工具,10%作为保险资金,另10%作为紧急备用金或储蓄费用。由于他们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应该以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力求投资品种多样化,投资思路开阔化。等到工薪者进入老年阶段,他们收入水平相对消费需要又会略显不足,但由于有中年阶段的投资与理财的补充收入,仍有制定证券投资策略的必要。鉴于老年工薪者几乎没有提高经济收入的发展空间,风险承受能力也越来越低,生活需求相对简单,对养老资金的安全性、保值增值性考虑较多,所以证券投资策略应该

以投资收益稳妥、有底线保证为首选目标,尽量少选择风险性、激进性投资工具,以避免养老费用的损失。一般每月可以将多余收入的30%投向平衡型基金,40%购买国债,20%购买货币型基金,10%进行储蓄。这种组合既能对老年工薪者的资金有一定收益保障,缓解通货膨胀或其他经济因素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也能有效降低风险程度,有利于老年工薪者的身心健康,减轻他们的心理与经济压力。总体而言,不论身处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都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不要低估长期投资的升值能力,要尽早形成证券投资的意识并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与感爱好的产品。

以不同家庭阶段分类分析

根据家庭所处的阶段,一般可以划分为单身打拼期、家庭形成期、家庭建设期、家庭成熟期、家庭细分期等类型。为了简单起见,也有理财专家将其划分为青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但因为在本文中已经有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在此还是主要侧重于前一种分类标准下的具体分析。

1、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往往因为对于创建事业与组建家庭的考虑比较多,主要资金大多形成对自身和工作或感情的投资,所以在证券投资方面的考虑还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阶段。当然,假如有其他外来资本,又有较多时间与精力学习证券投资方面的新知识,也不排除“借鸡生蛋”的获益。鉴于这种情况尚不是主流趋势,在本文中不必过多涉及。

2、家庭形成期的工薪阶层可以合二人之力共同参与证券投资,在资金方面相比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有所增加,投资观念也逐渐形成,对于培育下一代、开展家庭建设、完善家庭设备等方面的考虑还有较大的弹性,所以可以设定比较灵活、主动的证券投资策略,在风险较高、收益也较大的证券投资品种要多加关注,适当增加其在证券投资中的比重以实现增值型投资目标,同时也要增加适当低风险或无风险的投资品种达到保证基本收入的目标。在对日常生活水平不会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可以用家庭成员中一方的资金大胆尝试多种证券投资手段,并放松心态,强化投资的积极与进步意识。

3、处于家庭建设期的工薪阶层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比家庭形成期的工薪者要更显紧张,但因为年龄或工作经验等原因,投资理念更趋理性与成熟,所以在开源节流的途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对小孩养育与培育的费用有充分的估计,同时在证券投资工具的选择上要集中于比较擅长与熟悉的几种工具上,不必过于分散。当然,相对而言,假如已经有了证券投资的心得,还可以适当的融资投入比较有把握的证券产品上。

4、处于家庭成熟期的工薪者,一方面事业发展进入上升期,工作比较繁忙,投资的跟踪时间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家庭规模比较确定,在经济收入与支出方面都比较清楚,对未来安排与生活定位比较明了,投资的目标比较明确。此阶段家庭的主要开支是小孩的后续教育经费、夫妻双方的事业发展经费、日常的医疗保健经费等项目。所以应该以暖和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可以在扣除日常消费支出后,先将比较固定的存款转换成较有保障的国债或基金,以保证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剩余的零散资金投入货币市场基金及保险。在投资产品期限与种类的选择上,可以与小孩受教育的阶段性费用支出相对应,形成一个中长期的证券投资策略,目标年收益率要在通货膨胀率的两倍以上,并形成长期理财习惯。

5、当工薪阶层进入家庭细分期时,假如不要额外负担子女们在经济方面的要求,又没有更多消费支出方面的增加项目,可以在证券投资的长期策略基础上,增加部分短期与中期投资品种,以提高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并能更主动地抓住更多的良好投资机会。当然,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在此阶段的工薪者可能要随时应对子女们在事业与家庭发展等方面的追加资本投入需求,所以还是要预备部分流动性较强的证券投资产品提高资金的变现能力。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工薪阶层在不同家庭阶段,都要先保证实现家庭经济基本功能,再顾及证券投资的增值功能,切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以不同风险偏好分类分析

证券投资中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形势风险、行业风险、财务风险、治理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一般而言,风险偏好类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年龄、收入、性别、经历和个性等具体因素。比如,年龄较小的人不怕失败,所以多为风险趋向型投资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风险的态度逐渐表现为中立型甚至规避型;收入越高的人们能承受的风险往往比较高,相比而言,收入偏低的人群对于风险大多有回避的倾向。通常认为男性趋于冒险、女性趋于保守,但也有人认为随着现代经济生活中男女承担社会角色的互换及女性在理财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女性也呈风险爱好型;一般人生经历比较丰富的个体属风险趋向型,而经历比较简单顺利的个体属于风险规避型,自然也有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风险选择。总体而言,工薪阶层中大部分人员属于风险规避型和风险中立型,对证券投资风险的整体承受能力相当有限。只有在对工薪阶层的风险状态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才能选择各自适合的证券投资策略。一般而言,对于风险趋向型的工薪投资者可以增加证券投资新品种的比重,因为往往新产品在高风险的后面也隐含高收益。对于风险中立型的工薪阶层可以采取在高、中、低风险型的不同投资工具中设置不同比例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将资金主要投入风险中等的债券和混合型基金上,这样可以集中精力,深入分析比较集中的品种,从而获取更高收益。而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一方面可以采取购买国库券、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为主的简单投资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各种年度道与评选结果,选择有较好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进行集合型证券投资。相对而言,由于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低风险理财产品相比较,在收益率相当的情况下,在投资门槛和流动性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可以满足偏好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资金的高流动性和对收益的稳定性的综合要求,分析人士指出,货币市场基金将继续成为这部分人群的首选理财工具。当然,随着人们对基金市场的熟悉,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可以成为低风险的证券投资产品。由于工薪者处于不同境遇时,也可能改变风险偏好,所以要在对自己的投资意愿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

以不同收入水平分类分析

虽然同为工薪阶层,但收入水平还是有较大差异。比如以湖南省2005年的工资水平为标准,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月工资水平为1503元。以此为标准,比平均线低20%,但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工薪者可以认为是低收入群体。而高出平均水平一定值的工薪阶层可归为高收入群体。低收入者一般会采用比较传统与保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比如购买国库券是他们选择的主要证券投资方式。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一般投资观念传统,家庭理财要求绝对稳健。建议每月做好支出计划,除正常开支外,可将剩余部分分成若干份进行重点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理财,切忌广而全,频繁交易。对于风险较大的股票市场,考虑到工薪阶层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专业知识也相对匮乏,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保险、基金和国债等投资产品仍是该收入水平工薪阶层的主要选择。至于高收入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考虑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进攻型投资,更大地发挥“钱生钱”的功能。考虑到风险因素,“攻”的资金中又可以分为“稳攻”和“强攻”两部分。

对于稳攻部分,有一定投资理财概念的人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市场波动度较小、预期酬较稳健的证券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力求年收益率达到5%-10%的水平;强攻部分则为某些高风险高收益发证券产品组合。可以考虑在专业理财规划师的指点下,将部分资金投入各类预期收益率较高的股票上。在证券投资中,既要有对单个股票和债券、基金行情的把握,又要具有投资组合的理念,以适度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总体而言,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不同需求目的以及对不同价格与风险类型产品的需求弹性,从而在保障他们现有资产与生活水平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现未来资产价值与质量的提升。

工薪家庭理财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影响;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8-0063-04

2011年9月起,我国工资薪金将实行新七级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按月的费用扣除标准提高到3500元。个体工商业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人企业适用最低税率5%的对应的所得额上调为1.5万元(原为5000元),最高35%税率对应的所得所得额上调为为10万元(原为5万元),适用其他档税率的所得额也有相应的提高。同时,个人投资者生产经营所得税税前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提高到4.2万元,年(原为2.4万元/年),向从业人员支付的合理工资薪金可在税前据实扣除。个人所得税的政策调整必然对国家财政、社会经济和分配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拟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逐项分析个人所得税调整对社会经济、国家财政和社会分配的影响,指出未能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一、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劳动供给效应

根据财政部测算的结果,2011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调整,使工资薪金收入者的纳税比例由原来的约28%下降到约7.7%,纳税的人数将由原约8400万人减少到调整后的约2400万人。意味着新政实施后,约有6000万原工资薪金个税的纳税人改革后不需要缴纳个税。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变动总效应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即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典型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替代效应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在丁资率较低且家庭收入处于较低水平时,提高工资率引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变化通常是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2011年,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大幅提高,对于原约28%(即调整前月工资薪金超过2000元)的纳税人而言,基本可以认定为工资率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不同群体的劳动力供给影响会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分析月工资3000元~1万元的占原纳税人比例最大的群体,这部分人群的主体应属标准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情形,即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后替代效应会主要发挥作用,刺激他们更努力的工作。其次分析原月收入2000元以下,比例约占72%的群体,新政前后工资率没有变化,劳动力供给情况也应不变。最后分析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群体,这部分人在新政实施后劳动力供给会同时受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影响,劳动力供给变动通常难以评价。

通过分析可知,此次政策调整减负较多的是约占劳动者总数11%的月工资3000元~1万元的群体,这部分约有3300万人。从理论上讲这个群体减税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从而决定了这次改革会极大地调动中间层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全社会劳动力的供给,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二)社会投资效应

有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居民总体消费率为48.6%,假如把居民的储蓄也看成是投资,则个人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部分约各占一半,个税调整对刺激国内消费和促进投资增长的作用明显。

从表-1可以看出,个体工商业户、个人独资合伙企业这次改革的降税效应也十分明显。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累进税率适应的所得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原适用5%税率的所得范围从5000元提高到1.5万元,适用35%的所得范围从超过5万元提高到了超过10万元。各层级的税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年所得6万元。二是业主税前可扣除的工资由2.4万元/年提高到4.2万元/年,这样,如果原来年所得是1.8万元、3万元、6万元和10万元的,现在则是0元、1.2万元、4.2万元和8.2万元。同时,税法还规定雇员的工资据实扣除,这样,原来为了避税以福利形式的支付额(比如工资月2000元,其余的以福利支付)现在可能堂而皇之地列入工资,如果考虑这部分新增的税前扣除因素,改革后的税负降幅会更大。但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就是我国现实情况是相当大的一部分个体业户采取的是定期定额纳税形式,新政的直接影响是定额标准的下调引起税负下降。所以,此次个人所得税调整大幅减轻了个体经营者的税负,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其投资的积极性。

(三)个人消费效应

3.86万元成为调整后的个人所得税月工资薪金新旧税率表税收负担的临界点。月工资薪金低于3.86万元的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税负,月工资薪金高于3.86万元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款有所增加。但应该看到,这种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作用非常有限。其一,有调查显示,我国绝大部分高收入者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工资以外的资本性收入,如利息、股息、红利、特许权使用费和租金收入等。其二,为了避开个人所得税,许多企业都采取了用隐性的高福利替放高工资的作法。

个人所得税调整后,我国约6000万劳动者进入了不纳税的行列,适用25%税率的所得额从2万元~4万元调整为9000元-3.5万元,范围明显扩大。这会使部分劳动者的收入明显增加,提高其消费能力,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和旅游等方面的支付能力将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势必增加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二、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一)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按照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工薪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要先去除纳税人缴纳的“三险一金”费用,然后再按新的减除费用标准扣除3500元。因此,月工资收入约4500元以下的人都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纳税免征额上调虽然会让财政收入减少,但还不会产生较大的压力。2010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仅5.82%。按照财政部官员的说法,参照2010年的情况,政策调整后,年个人所得税收人将减少1600亿,其中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和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距形成的减收约1440亿元,占2010年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的46%;其余160亿为个体工商户税率级距变化形成的减收。同时,注意到一些企业可能将原来的隐性工资显性化,增加了企业所得税前费用的扣除,使企业所得税减少。但从培植税源的角度看,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很明显意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最终可能收获的是更多的税收。

(二)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依据财政学理论,增加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属于增加了财政支出中的税式支出,税式支出对财政转移性支出具有替代功能,如果政策中既有对低收入家庭征税又有对这部分低收入家庭的财政补贴和社会保障支出,此时改革的目标应是取消对这部分低收入家庭征税同时相应的减少财政补贴和社会保障支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结果让政府节约了征税成本(C)和财政转移性支出监管费用(F1);让家庭节约了纳税费用(F2)和为获取转移性支出而发生的费用(F3)。按我国官方的说法,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每月扣除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纳税群体将下降6000万人,这其中应包括一定比例享受财政补贴、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等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家庭,情况有多种多样,或单职工家庭,或家中有长病人员,或赡养无退休金的老人,或供子女读大学,或一年只工作几个月而其它月份无工作。考虑这些因素后这部分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会很低(甚至低于贫困线),对其减税就会收到替代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效果,会形成C+F1+F2+F3的财政支出总节约。

三、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对社会分配的影响

(一)对社会分配的正面影响

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对社会分配也会产生一些影响,具体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纳税人负担普遍减轻。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从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即提高了75%,应属国家通过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和调整税率级次对因物价上涨等因素造成居民生活成本上升的综合性补偿,使大多数的工资薪金所得原纳税人享受到了提高减除费用标准的好处,同时税负进一步减轻。二是个体工商业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人企业的税收负担有所减轻。降税幅度最大的是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以下的纳税人,平均降幅达到40%,最大的降幅达到57%;同时对业主的个人开支扣除标准从2.4万元/年提高到4.2万元/年,按年计算的扣除标准提高了75%。体现了国家对个体经营者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有利于增进就业,培植税源,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三是适度加大了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力度。实现提高费用减除标准和调整税率结构的改革联动,使部分高收入者在抵消提高费用减除标准的减税好处同时适当地增加了税负。

(二)对社会分配的负面影响

毋庸置疑,在此轮个税调整的8000多万工资薪金受益者中,绝大多数人的纳税能力与新政策相匹配。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分类个人所得税,且按单个自然人征收,纳税人的月工资水平并不能等同于纳税能力。在此次调整的受益群体中,不乏有相当部分纳税能力很强的人,他们有大量的工资外收入,除工资薪金之外,还有大量的劳务性收入(如劳务报酬、稿酬)、财产性收入(如特许权使用费、租金)和资本性收入(如利息、股息、红利)等,工资收入对他们而言属于九牛一毛。从这种状况看,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提高,属于弱化了社会公平。

四、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按照官方的解释,我国个人所得税将实行分步改革,本次调整只是一个步骤,但此次改革离最终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目标相差甚远。所以,有必要探讨本次调整回避的关键性问题和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一)未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按单个自然人的费用扣除方法不合理。计税方法单纯依据自然人月收入的计税方法没有考虑到纳税人个体差异的情况。如在同一单位的A、B两个纳税人月工资相同,都是6000元,年应纳个人所得税都是1740元,但A的妻子无工作,B的妻子有工作,这样的规定对A无疑是不合理的。依此类推,两个工资相同的纳税人,纳同样的税对家中有长病人员,或赡养无退休金的老人,或有上大学的子女等情况的一方显然是不合理的;再如,一个人一年只工作了几个月,其它各月均失业,与一个一年工作12个月的纳税人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只身一个人到城里打工收入较高的农民工和城市双职工家庭的职工纳税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合理等等。

2.费用扣除方式不符合公平的税收导向。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分类计税分项扣除费用的方法,造成不同类别的收入存在不同的扣除标准,不仅计征口径不一,容易造成纳税人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费用,或者在各项收入之间人为转移,降低税负,从而增加了征管的难度。如工资收入按月计算,每月按3500元的标准扣除,劳动报酬按次计算,属于连续性的按每月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如果1月之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项目收入,就可做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扣除,每项低于800元的收入可不纳税。假设有纳税人甲和乙,月收入分别为6700元和6000元,其中甲的工薪收入3500元,劳务报酬、稿酬、房屋出租和特许权使用费各800元,按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甲不纳税:而乙的收入全部为工资,其应税所得为2500元,每月需缴税145元。这样,甲的税前年收入比乙多8400元,而经过个人所得税调节后甲的年收入比乙多1.014万元,比征税前收入差距拉大了1740元,逆向调节明显。

3.未建立起科学的应对物价上涨机制。我国通常是以调整扣除标准的来应对物价上涨等因素,如工资薪金的免征额先后从800元/月(1980年10月)调整到1600元/月(2006年1月),调到2000元/月(2008年3月),再到现在的3500元(2011年9月)。调整费用扣除水平可以缓解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但仅仅调高工资薪金的免征额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缺陷,费用扣除标准不灵活,考虑物价和住房因素不够。

(二)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1.按公平导向改革费用的扣除内容。实行限额扣除与据实扣除相结合的方法,在限额扣除的基础上,增加据实扣除的方式。考虑我国医疗、住房和养老等社会制度的现状,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需要增加的具体项目可以包括医疗费用、家庭住房抵押贷款利息、老人赡养费、公益救济性捐赠和教育培训费支出等。

工薪家庭理财方法范文第5篇

家庭理财(FamilyFinance)并不是一个新鲜词,简单地说就是开源节流、管理好您的钱(MoneyManagement)。当今工薪阶层的家庭有一定的银行存款,还有可能买卖股票、债券,还可能给自己和家人买了保险。而在国外大部分人是请经验丰富的理财专家或顾问来替他们理财、节支开源。因为投资市场的变化和理财工具的复杂,使得理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人理智地选择了专家。在国外,理财个人理财服务(PersonalFinancialService,简称PFS)正在蓬勃兴起。

家庭理财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科学的运用多种投资理财工具结合、跨多边市场运作的综合性投资理财行为。家庭理财要求各类家庭,既要善于利用各类风险投资工具追逐高额的风险投资收益,又要善于运用各类避险工具的规避风险。

家庭理财服务市场直接受到个人金融资产分配的影响。在许多新兴国家和地区,很大一部分个人资产仍是银行存款,而不像经济发达地区个人资产主要投向股票和共同基金。在美国,存款只占到个人资产的17%,其它资产都放在共同基金、证券和人寿保险上;而在较不发达的亚洲国家,存款占到多达80%。个人理财服务意味着将部分财富从保守和低回报的存款,转移到相对具有风险和高回报的证券等。尤其当经济稳定、通胀和利益可预测的时候,消费者就更愿意投资。

二、家庭理财中,证券投资要注意的问题

人们总是将理财与投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投资”和“理财”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投资是战术,关注的是如何“钱生钱”的问题。而理财是战略,理财即管理财富,理财的核心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以实现个人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目标。个人参与理财计划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未来生活的保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财的内涵比仅仅关注“钱生钱”的个人投资更广泛。而投资只属于理财的一个子系统,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包括证券投资、不动产投资、教育投资、保险规划、退休规划、税务筹划、遗产规划等等。

因此,我们在追求投资收益的同时,更应注重人生的生涯规划、税务规划、风险管理规划等一系列的人生整体规划。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在充分考虑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分析规划。首先,按照设定的生活目标及自身的具体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收支情况、各类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生活方案的设计,以达到创造财富、保存财富、转移财富的目的。其次,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分析,重点分析自身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财务情况以及自己对未来生活情况进行预测,经过分析后,制定符合自身的生活理财目标及规划。在以后的生活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变化不断修正理财方案的内容。

前几年股市的赚钱效应使得许多人对收益高的证券投资方式很感兴趣,往往不看风险只认收益。这潮流中,老年人可能把所有的养老金都投资于股市,却忽视了风险;期货、非法集资等让人趋之若鹜,结果有的人购买期货赔钱,有的人集资被骗等等。近些年,随着理财新品的不断推出,一哄而上的现象屡见不鲜,各家银行基金卖疯现象可见一斑。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普通工薪家庭已经有很强烈的证券投资欲望,但是由于股票市场的不完善,证券投资本身的高风险性,很多工薪投资者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常常受到损失。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理财意识仍处于非理性期,理财意识从最初主要所谓“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过日子”发展到了盲目跟风、追求“快速致富的秘诀”的阶段。古代司马迁认为,占用了一定量的资本,选择了谋生、经营的行业之后,能否经营得好,发财致富,还取决于经营者的聪明才智。他说:“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能者可以积累财富,无能者已有的财富也会散失。随着“金融经济”时代产生及发展,金融工具大量涌现,层出不穷,个人和家庭资产中证券金融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个人理财的需求在范围上不断扩展的同时在时间跨度上也开始扩展到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我们更应该理性的对待理财和证券投资,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背景、及个人不同生命的周期,从人生不同阶段和家庭资产合理配置的角度理性分析理财活动和进行证券投资。只有把证券投资纳入整个家庭理财的大系统中进行规划,才能使得工薪收入家庭在维持家庭必要开支的情况下,又能在高风险的证券市场获得一定的收益。

三、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证券投资策略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中,人的需求特点、收入、支出、风险承受能力与理财目标各不相同,证券投资理财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在实际家庭理财运作中,一个人一生中不同的年龄段,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亦非常重要。通常我们可以分六大阶段来考虑。

阶段一、单身期:指从参加工作至结婚的时期,一般为2至5年。该时期经济收入比较低且花销大,是家庭未来资金积累期。

理财优先顺序:节财计划>资产增值计划>应急基金>购置住房。这个阶段的证券投资策略,如果工资水平比较高,可以适当投资证券市场,因为在这一阶段家庭负担不重,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所以如果能在股票市场获得高收益,为以后组建家庭打好基础。

阶段二、家庭形成期:指从结婚到新生儿诞生时期,一般为1至5年。这一时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期。经济收入增加而且生活稳定,家庭已经有一定的财力和基本生活用品。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家庭建设支出,如购买一些较高档的用品;贷款买房的家庭还须一笔较大开支——月供款。

理财优先顺序:购置住房>购置硬件>节财计划>应急基金。这一阶段证券投资策略应该较保守,可以购买些国债或货币性基金,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阶段三、家庭成长期:指从小孩出生直到上大学,一般为9至12年。在这一阶段,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学前教育、智力开发费用。同时,随着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

理财优先顺序:子女教育规划>资产增值管理>应急基金>特殊目标规划。在子女的教育投资和家庭开支还有剩余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中长期证券投资,购买成长性股票或基金都是不错的选择。

阶段四、子女大学教育期:指小孩上大学的这段时期,一般为4至7年。这一阶段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猛增,财务上的负担通常比较繁重。

理财优先顺序为:子女教育规划>债务计划>资产增值规划>应急基金这个阶段生活开支比较大,证券投资应该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为主。

阶段五、家庭成熟期:指子女参加工作到家长退休为止这段时期,一般为15年左右。这一阶段里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状态,子女已完全自立,债务已逐渐减轻,理财的重点是扩大投资。

理财优先顺序:资产增值管理>养老规划>特殊目标规划>应急基金这个阶段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证券投资,不过也要为退休后的生活留出一定资金,避免投资失败影响晚年生活。

阶段六、退休期:指退休以后。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是安度晚年,投资和花费通常都趋于保守。

理财优先顺序:养老规划>遗产规划>应急基金>特殊目标规划。这个阶段证券投资应该减少或者不投资,最多购买些国债。因为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低,不能承受证券的高风险。

四、家庭资产配量过程中证券投资策略

目前对国内百姓而言保险、基金、债券、股票等产品中进行分配。由于这些投资产品的风险性、收益性不同,因此进行理财时,根据不同的年龄必须考虑投资组合的比例,不宜将所有的资金投入到单一品种内。对投资者而言,年龄越小,风险大的投资产品如股票可以多一点,但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性投资产品的投资比例应逐渐减少。在国外,有种观点是将财产四分法,主要分为不动产、现金、债券和股票。对于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投资组合,如25岁的话,理财师一般会建议这种组合:不动产占10%、现金占5%、债券占20%、股票占65%。

因此,我们需要确定自己阶段性的生活与投资目标,时刻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不断调整资产配置、选择相应的投资品种与投资比例。而不应盲从他人的理财行为。

家庭整体规划要注重长期效益。一些投资者受到利益驱动,只顾眼前的利益,不注重家庭长期利益,往往采取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短期行为,结果赔了个大出血。因此,家庭理财必须注重长期效益。通过理财对未来的长期整体计划,可以弄清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现在在何处(目前的家庭经济状况分析?)第二、是要到哪去(将来希望达到的经济目标?)第三、是如何到那里去(通过最恰当、最合适的方式实现这些目标?)通过对各个阶段家庭收支的合理有效支配,实现家庭资产最大化。同时,家庭理财也一定要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要合理划分高风险的投资(股票、期货、实业)和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储蓄、保险、房产、教育),不要因短期内过度追求投资而影响家庭生活水准,造成家庭财务危机。

因此,投资人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性格特征和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投资取向及理财方式。多作一些长期规划,选择一些投资稳健的产品,因为只有根据年龄、收入状况和预期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流存款,使之以不同形式组成个人或家庭资产,才是理财的最佳方式。

家庭在投资理财中,一定要善于把握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考虑自身的资金实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选择何种投资方式,要从自己的经济实力出发,综合考虑自身的职业性质和知识素质。你手里只有数千元或者数万元钱,那只能选择一些投资少、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如、储蓄、炒股、国债等;而如果你手中有十万以上或数十万元钱,就可以考虑去购置房产,这样既可以居住,也可以用来实现保值、增值。

然而,现实中不少人对一种投资理念可能烂熟于心,那就是:“分散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能赚钱。这也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财之道。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不少投资者却走向反面,往往过分地分散风险,使得投资追踪困难或“分心乏力”,自身专业知识素质跟不上,造成分析不到位,最终导致预期收益降低甚至出现资产减值的危险。

又如,你是一名公务员,对上班时间有严格要求,你就不宜投身于股市;相反,如你具有一定的股票知识,信息也比较灵通,又有足够业余时间,就可以增加股市投资方式,因为投资股票尽管风险大,但收益也很大,是值得你伸手一试的。对于资金量较多的客户而言,有必要通过资产分散投资来规避风险;但对于资金不多的投资者而言,投资过于分散,收益可能不会达到最大化。具体操作时,建议集中资金投资于优势项目中,这样可能会使有限的资金产生的收益最大化。

由于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具体投资理财中,就应立足当前,注重长远。一般地说来,投资能获取收益,但工薪家庭不应该将自己的全部资产全都用于投资。

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工薪投资理财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可以说,如今个人投资理财正呈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每种投资方式和保值形态具有多重性,每个人的各自情况又有所不同,所以,工薪阶层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才能有益于个人资财的保值增值。在心态上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能激进亦不可太怯懦”,远离和,谨慎对待期货等投机型产品。

参考文献:

[1]钱海波,《论人理财目标分析与资产结构设计》,《财会月刊》,2005,9。

[2]叶蓓,《个人理财的业务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特区经济》,2005,3。

[3]包纯正,《个人理财新探》,《农村金融研究》,2005,7。

[4]穆利,《这边风景独好—个人理财业务浅析》,《商业研究》,2005,10。

[5]《2004个人理财市场翻过难忘一页》,《家庭金融》,2005,1。

[6]《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国家理财规划师(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4。

相关期刊更多

新疆化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工会信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全国总工会

心功能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空军军医大学